Workflow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25 16:3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42.2029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3.18742亿港元下降2%[7] - 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12.9668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90554亿港元下降18%[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为3.7187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0203亿港元下降47%[7] - 2022年上半年股东资金回报率为2.75%,较2021年同期的5.40%下降2.65个百分点[7]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8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33.98港仙下降4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413.5221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5.39581亿港元增长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268.7323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3.94214亿港元增长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132.9344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7.61195亿港元下降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0.0537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4411亿港元增长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64.99%,较2021年12月31日的65.11%下降0.12个百分点[7]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约42.2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3.19亿港元减少2%[28][29] - 回顾期内EBITDA约12.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91亿港元减少18%[28][29] - 回顾期内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3.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7.02亿港元减少47%[28][29]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8.00港仙,较去年同期33.98港仙减少15.98港仙[28][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0.05亿港元,银行贷款总额度254.55亿港元,未使用额度86.46亿港元,可用现金及未使用贷款共116.51亿港元[28][29] - 收入和盈利下降主因公司调整战略致建筑服务收入和利润减少,运营服务受疫情影响,生物质原料成本增加、危废和固废需求弱且处理单价下降[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政府补助约6937.2万元,增值税退税约4293.9万元[39] - 公司董事会宣布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036港元,2021年同期为每股0.07港元[4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批政府各类补贴约6937.2万元及增值税退税约4293.9万元[41] - 公司宣布派发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3.6港仙,2021年为每股7.0港仙[4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413.5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05.39亿港元;净资产约为144.7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1.45亿港元[8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6.43港元,较2021年底的6.66港元减少3%[8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99%,较2021年底的65.11%减少0.12个百分点[8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41.74%,较2021年底的137.50%增加4.24个百分点[8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0.05亿港元,较2021年底的26.44亿港元增加约3.61亿港元[83][8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借款约为216.84亿港元,较2021年底的205.51亿港元增加约11.32亿港元[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抵押计息借款约为89.5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7.20亿港元;无抵押计息借款约为127.2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8.31亿港元[84] - 公司借款中人民币和港币分别占比75%和25%,大部分借款为浮动利率[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授信额度约为254.5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3.34亿港元;其中未使用额度约为86.4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9.07亿港元[84] - 银行授信额度期限为1年至18年[8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偿还贷款总额约216.84亿港元,较2021年底增加约11.32亿港元[8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抵押计息借贷约89.55亿港元,无抵押计息借贷约127.29亿港元,贷款以人民币和港币为单位,分别占总数75%及25%[8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额度约254.55亿港元,其中约86.46亿港元为尚未动用额度,融资额度期限为一至十八年[86] - 2022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总额约175.3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5.84亿港元[8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建造合约采购承担约5.73亿港元,注资联营公司资本承担为0,注资合营企业资本承担为2925万港元[88] - 中国为集团主要业务所在地,占总投资及收益超95%,大部分资产、贷款及主要交易以人民币为单位[87][8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或有负债[9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内地共雇用逾3700名员工,截至该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约3.22亿港元[90]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42.2029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3.18742亿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9.7669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22582亿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4.6189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8.71453亿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本期盈利为3.7381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08844亿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盈利为18港仙,2021年同期为33.98港仙[120]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78.4311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6.38118亿港元[12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35.09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9.01463亿港元[12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95.3070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6.54959亿港元[12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144.789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1.45367亿港元[123]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中股本为16.08029亿港元,储备为116.85416亿港元[124] - 2022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14,145,367,000港元,本期盈利373,811,000港元,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 - 397,850,000港元[126] - 2022年发行永续中期票据806,962,000港元,非控股权益出资额7,124,000港元[126] - 2022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11,685,416,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153,166,000港元,同比下降3.85%[127] - 2021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12,866,841,000港元,本期盈利708,844,000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1,112,040,000港元[128] - 2021年支付2020年末期股息144,625,000港元[128] - 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3,848,781,000港元[12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57,329,000港元,2021年为187,409,000港元[13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38,750,000港元,2021年为 - 1,697,841,000港元[13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中经营所得(动用)现金为 - 632,281,000港元,已收利息8,265,000港元,已付中国所得税33,313,000港元[13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支出434,911,000港元,增置无形资产支出513,725,000港元[130] - 2022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发行中期票据所得款项为5158538千港元,2021年为3281589千港元[132] - 2022年上半年发行永续中期票据所得款项为806982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132] - 2022年上半年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4358689千港元,2021年为1456088千港元[132]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之现金流量净额为2201353千港元,2021年为1407162千港元[132]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05274千港元,2021年减少103270千港元[133] - 2022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83568千港元,2021年为2505975千港元[133] - 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1955千港元,2021年为2459864千港元[133]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69261千港元,2021年为2407170千港元[133] - 2022年上半年无抵押银行存款为202694千港元,2021年为52694千港元[1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4220291000港元,2021年为4318742000港元[151][158] - 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1338269000港元[151] - 2022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39478779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600799000港元[155] - 2022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16409724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120839000港元[1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当地政府机关的收益为986240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961012000港元[156][157]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4029910000港元,2021年为4137000000港元[1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当地政府机关的建造服务、运营服务收益及财务收入总额为33.0686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5.98743亿港元[159][160]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40.299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1.37亿港元[163] - 2022年上半年随时间转移之服务收益为39.43288亿港元,于某一时刻转移之货物收益为8662.2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40.87136亿港元和4986.4万港元[166]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3.33134亿港元、租赁负债利息32.8万港元、中期票据利息5457.4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15715亿港元、22.1万港元、2197.7万港元[170] - 2022年上半年产生财务费用3.88036亿港元,资本化利息2058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90077亿港元和3086.6万港元[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成本按3.65% - 4.55%年利率资本化,2021年同期为3.89% - 4.70%[170][171] - 2022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3.1105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522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257[3][5]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15个省份、自治区、香港以及德国[3][5] - 公司董事包括王天义(主席)、钱晓东(行政总裁)等[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11[7] - 公司香港总部位于远东金融中心36楼3602室[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7] - 公司律师包括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北京市中伦文德(深圳)律师事务所等[8]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8]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开曼群岛[8]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香港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收益为8446999千港元,较2020年的9835376千港元下降14%[10] - 2021年EBITDA为2837942千港元,较2020年的3064595千港元下降7%[10]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为1110385千港元,较2020年的1502532千港元下降26%[10] - 2021年股东资金回报为8.40%,较2020年的13.10%下降4.70个百分点[10]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3.74港仙,较2020年的72.72港仙下降26%[10] - 2021年资产总额为40539581千港元,较2020年的35264668千港元增长15%[10] - 2021年负债总额为26394214千港元,较2020年的22397827千港元增长18%[10]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13761195千港元,较2020年的12524282千港元增长10%[10]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6.66港元,较2020年的6.06港元增长10%[10] - 2021年公司营收约84.47亿港元,较2020年的98.35亿港元下降14%[57] - 2021年公司EBITDA约28.38亿港元,较2020年的30.65亿港元下降7%[57]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11.10亿港元,较2020年的15.03亿港元下降26%[57]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5374港元,较2020年的0.7272港元减少0.1898港元[57] - 截至2021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44亿港元,银行贷款总额为243.34亿港元,其中未动用银行贷款额度为79.07亿港元,可用现金及未动用银行贷款额度总计约105.52亿港元[57] - 2021年公司收益约84.47亿港元,较2020年的98.35亿港元减少14%[58] - 2021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28.38亿港元,较2020年的30.65亿港元减少7%[58]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11.10亿港元,较2020年的15.03亿港元减少26%[58]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3.74港仙,较2020年的72.72港仙减少18.98港仙[58] - 截至2021年底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44亿港元,未使用银行贷款额度为79.07亿港元,可动用现金及未使用银行贷款额度共达约105.52亿港元[58] - 2021年运营服务收益由2020年度的50.99亿港元增加至63.51亿港元,增幅达25%[59][62][67][69] - 2021年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2020年为每股7.0港仙[71][7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405.40亿港元,较2020年年底的352.65亿港元有所增加;净资产约为141.45亿港元,较2020年年底的128.67亿港元有所增加[122][12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6.66港元,较2020年年底的6.06港元增加10%[122][12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5.11%,较2020年年底的63.51%增加1.60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为137.50%,较2020年年底的156.20%下降18.70个百分点[122][12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44亿港元,较2020年年底的27.27亿港元减少约0.83亿港元[124][12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贷款总额约205.51亿港元,较2020年年底的169.33亿港元增加约36.18亿港元[126][128] - 贷款包括有抵押之计息借贷约97.20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85.66亿港元)及无抵押之计息借贷约108.3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83.67亿港元)[126][128] - 集团的贷款以人民币及港元为单位,分别占总数76%及24%[126][12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之银行融资额度约243.3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220.39亿港元),其中约79.0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75.92亿港元)为尚未动用之额度[126][128] - 银行融资额度为一至十八年期[126][1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总额约为215.8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0.20亿港元[136][1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建造合约采购承担约为6.20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04亿港元[138][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注资联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3653.5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540.5万港元[138][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注资合营企业资本承担为0,2020年12月31日为357.5万港元[138][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有负债,2020年12月31日也无[139][140] - 2021年无形资产建造收益为1148285千港元,2020年为2304535千港元;2021年服务特许权资产建造收益为588332千港元,2020年为2158094千港元;2021年总计建造收益为1736617千港元,2020年为4462629千港元[150] - 2021年总员工成本为7.74257亿港元,2020年为6.3885亿港元[170][171] 业务项目进展 - 2021年成功发行首单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应收账款为基础的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89亿元[14] - 2021年7月江苏省海门固废综合处置项目建成投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及乡村振兴绿色熊猫中期票据,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15] - 2021年10月公司向中建投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价值为人民币1.93亿元的基础资产[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落实环保项目136个,总投资额达约人民币326.69亿元[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承接环境修复项目42个,涉及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1.65亿元[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136个环保项目,总投资约326.69亿元,承接42个环境修复项目,合同总额约11.65亿元[38]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17个新项目并签署2份生物质供热补充协议,新增总投资约12亿元,环境修复项目合同总额约1.5亿元[42][43] - 新项目包括3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1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13个太阳能项目和6个环境修复项目[42][43] - 项目规模上,发电装机容量增加39.07兆瓦,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增加1300吨,蒸汽年供应设计能力增加约60万吨,危废及固废年处理设计能力增加约10万吨[42][43] - 报告期内,17个新项目开工,28个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23个在建或执行项目,含10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和13个环境修复项目[44][43] - 2021年1月公司收到注册本金金额上限为20亿元人民币资产支持票据的接受注册通知书,有效期两年[60][62]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发行规模为5.89亿元人民币的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优先级发行规模5.69亿元,占比96.6%,票面利率4.05%[61][63] - 2021年7月公司完成发行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的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期限3 + 2年,首三年票面利率3.5%[65][68] - 2021年10月公司根据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进一步出售应收账款金额为1.93亿元人民币[66][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53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分布10个省份,总投资约167.46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059兆瓦,生物质总设计处理能力每年约8,089,800吨,生活垃圾总设计处理能力每日约11,210吨[77][78] - 2021年公司运营及完工50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上网电量约6,027,143兆瓦时,较2020年增加12%;蒸汽供应量约2,154,671吨,较2020年增加60%;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7,964,335吨、生活垃圾约2,918,918吨,分别较2020年增加19%及28%[79][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筹建3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32兆瓦,总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每日1,300吨[79][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61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分布10个省份及自治区,总投资约144.72亿元,年处理设计能力约294.19万吨[8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1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分布在10个省份及自治区,总投资额约144.72亿元,总设计处理能力达每年约294.19万吨[89] - 2021年公司运营及完工36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无害化处置约245,676吨,较2020年增加51%;资源综合利用处置23,003吨,较2020年增加51%;销售资源化利用产品约9,490吨,较2020年增加65%[90][92] - 2021年在建10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总设计危废处理能力达约每年972,500吨[90][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执行中的13个环境修复项目位于江苏、安徽和天津,总合同金额约6.03亿元;3个筹备项目总合同金额约1.22亿元[99][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16个光伏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运营,分布于多地,总投资约14.18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为127.66兆瓦[102][104] - 2021年光伏及风电项目售电约282,976兆瓦时,较2020年增加10%[103][10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4个项目已完成建设或开始运营,10个项目在建[147] - 5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和15个危险及固体废物处理项目按服务特许权安排入账[147] - 生物质综合利用及垃圾发电项目中生物质部分和部分危险及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的建造合约计入“无形资产”[147] - 生物质综合利用及垃圾发电项目中垃圾发电部分和部分危险及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的建造合约计入“服务特许权资产”[147] - 集团认为所有BOT安排及若干BOO安排均属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诠释委员会)诠释第12号下的服务特许权安排[143][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04个完工或运营项目及10个在建项目,其中5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及15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入账列作服务特许权安排划分的项目[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的供热市场进一步扩大,废轮胎处理项目取得进一步成功[22] - 2021年公司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EBITDA约20.6053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19%;贡献净利润约10.59693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28%[81][82] - 2021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上网电量6,027,143兆瓦时,2020年为5,365,724兆瓦时[83] - 2021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7,964,335吨,2020年为6,707,958吨[83] - 2021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生活垃圾处理量2,918,918吨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26 17:29
all bellin 光大綠色環保 Everbright Greentech 股份代號 Stock Code: 1257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2021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P (0) f EVOLVE WITH TIMES AND PURSUING LONG-TERM STABILITY 應時而變 行穩致遠 情繫生態 環 境 新 在 麗中國 Devoted to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or a Beautiful China 2 ■ E ■ ■ III BB :: ::::: = ■ == ■ ■ ■ I :: : : lin #### = = 0 == u v == � Contents 目錄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2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概況 5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6 Disclosure of In ...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30 18: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257[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Cayman Islands的Cricket Square,PO Box 2681[10]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夏愨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36楼3602室[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10] - 公司律师包括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北京市中伦文德(深圳)律师事务所等[12]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2]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12] - 股份过户登记香港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2] - 公司网址为www.ebgreentech.com[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为98.35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6%[13] - 2020年EBITDA为30.65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7%[13]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为15.03亿港元,较2019年下降7%[13] - 2020年股东资金回报为13.1%,较2019年下降3.4个百分点[13]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2.72港仙,较2019年下降7%[13]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125.24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21%[13]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6.06港元,较2019年增长21%[13] - 2020年公司发行金额为人民币10亿元的第一期中期票据[19]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仍录得增长[22] - 2020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EBITDA同比增长7%,剔除无形资产一次性减值影响后,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较上一年约增长3%[34] - 2020年公司收益同比增加6%,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同比增加7%,撇除一次性无形资产减值影响,权益股东应占盈利同比增加约3%[37] - 2020年公司收益约98.35亿港元,较2019年的92.79亿港元增加6%[82][84][87][88][90] - 2020年EBITDA约30.64亿港元,较2019年的28.76亿港元增加7%[82][84]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15.02亿港元,较2019年的16.21亿港元减少7%[82][84]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2.72港仙,较2019年的78.48港仙减少5.76港仙[82][84] - 因《补充通知》影响,公司作出一次性无形资产减值2.16723亿港元,使本年净利润减少1.62542亿港元[83][85] - 撇除一次性无形资产减值影响,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及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16.65亿港元及80.59港仙,较2019年均增加约3%[83][85] - 2020年建造服务收益约44.62亿港元,较2019年的49.19亿港元减少9%;运营服务收益约50.98亿港元,较2019年的41.65亿港元增加22%[87][88][90] - 2020年公司获政府补贴约1.37亿元人民币及增值税退税约7826万元人民币[90][9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7.0港仙,2019年为每股8.0港仙[92] - 2020年各项目EBITDA合计31.97亿港元,2019年为30.05亿港元[90] - 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7.0港仙,2019年为8.0港仙[95] - 2020年无形资产建造收益为2304535千港元,2019年为3661081千港元;2020年服务特许权资产建造收益为2158094千港元,2019年为1258678千港元;2020年建造收益总计4462629千港元,2019年为4919759千港元[174] - 2020年度总员工成本为6.3885亿港元,2019年为5.904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8.2%[191][1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0年公司成功拓展到废旧轮胎处理业务,获得17个新项目并签订4份补充协议,总投资约25.6亿元,签订环境修复项目合同总额约2.89亿元[35] - 2020年8月公司签署江苏省涟水一般工业固废热电联供项目[22] - 2020年9月安徽省叶集生物质热电联供项目二期及山东省临沭危废填埋项目一期建成投运,签署湖北省黄石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项目[22] - 2020年10月河南省柘城生物质及垃圾发电一体化项目及安徽省萧县生物质及垃圾发电一体化项目(垃圾发电二期)建成投运[22][23] - 2020年12月江苏省滨海危废焚烧项目及新沂危废填埋项目二期建成投运[23][24] - 2020年公司共取得17个新项目并签署4份补充协议,涉及总投资约人民币25.6亿元、环境修复项目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2.89亿元[3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119个环保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14.68亿元;承接36个环境修复项目,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0.14亿元[54] - 2020年公司成功拓展废旧轮胎处置业务,丰富业务组合[37][55] - 2020年公司签署两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分别位于萧县和涟水县[55] - 2020年公司环境修复合同签署数量和金额创历史新高[55] - 年内公司取得17个新项目及签署4份补充协议,新增总投资约25.60亿元,环境修复项目合同总金额约2.89亿元[56][57] - 新增生活垃圾及餐厨垃圾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38.69万吨,新增设计蒸汽供应能力约每年82万吨,新增危废及固废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61.25万吨[56][57] - 公司出资7056万元持有南京六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司44.1%权益,该项目投资承担总额为7.92亿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58][59] - 年内新执行或在建项目28个,完工及建成投运项目20个,年末在建或执行中的项目共34个[60][6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落实环保项目119个,总投资额达约314.68亿元,累计承接环境修复项目36个,涉及总合同金额约10.14亿元[57] - 公司成功拓展废旧轮胎处置业务,签约两个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项目,环境修复合同数量和金额创历史新高[57] - 2020年公司采取抗疫举措加速复工复产,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降低采购成本,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扩大市场辐射面[71,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50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分布10个省份,总投资约159.71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027兆瓦,生物质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8,089,800吨,生活垃圾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日9,910吨[97][98] - 2020年运营及完工44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上网电量约5,365,724兆瓦时,较2019年增加40%[98][99] - 2020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6,707,958吨,较2019年增加45%;处理生活垃圾约2,271,844吨,较2019年增加58%[98][99] - 2020年蒸汽供应量约1,343,552吨,较2019年增加64%[98][9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建6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59.5兆瓦,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每日2,760吨[98][99] - 2020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EBITDA约25.57204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17%;贡献净利润约14.7871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10%[100][10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60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分布10个省份及自治区,总投资约141.02亿元,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2,841,900吨[106][107] - 2020年运营及完工23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无害化处置约166,825吨,较2019年减少9%;资源综合利用处置15,276吨,较2019年增加12%,销售资源化利用产品约5,768吨,较2019年增加10%[108][109] - 2020年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贡献EBITDA约4.19733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27%;贡献净利润约2.0318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44%[110][111] - 2020年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无害化处置量为166,825吨,2019年为184,248吨;资源综合利用量为15,276吨,2019年为13,654吨;资源化利用产品销售量为5,768吨,2019年为5,242吨;EBITDA为419,733千港元,2019年为571,824千港元[1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13个执行中的环境修复项目,主要位于江苏、江西和广东,总合同金额约5.83亿元;3个筹备中的项目,总合同金额约1.17亿元[117][119] - 2020年环境修复项目EBITDA约39,223,000港元,较2019年减少29%;净利润约15,317,000港元,较2019年减少50%[120][125] - 公司有7个太阳能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运营,分布于江苏、安徽、山西和德国,总投资约13.95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25.9MW[121][126] - 2020年太阳能和风电项目上网电量257,781MWh,较2019年减少4%;EBITDA约181,365,000港元,较2019年减少2%;净利润约78,415,000港元,较2019年减少6%[122][126][129] - 2020年公司产生约5,623,505MWh绿色电力,可供4,686,259个家庭一年使用,节约标煤2,249,40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78,665吨,少砍731,055,625株树[129][131] - 2020年公司处理501,782.6立方米渗滤液,去除化学需氧量15,599.8吨[129][131] - 公司环境修复业务涵盖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等多个领域[115][11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境内14个省份及自治区,并拓展至德国[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50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分布10个省份,总投资约159.71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027兆瓦,生物质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8,089,800吨,生活垃圾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日9,910吨[97][9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60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分布10个省份及自治区,总投资约141.02亿元,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2,841,900吨[106][10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13个执行中的环境修复项目,主要位于江苏、江西和广东,总合同金额约5.83亿元;3个筹备中的项目,总合同金额约1.17亿元[117][119] - 公司有7个太阳能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运营,分布于江苏、安徽、山西和德国,总投资约13.95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25.9MW[121][1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1年公司将推动现有生物质和危固废业务转型升级,环境修复等前景业务纵深发展[42] - 未来环保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30] - 公司将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推动存量项目提质增效,优化业务结构,推进业务转型[137][139] - 公司生物質综合利用业务将向热电联供和高附加值业务转型,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向工业环保服务商转型,加大环境修复业务发展力度[137][139] - 公司将加快研究新型业务模式,围绕能源、资源、环境定位转型为科技型、敏捷性、生态平台型企业[137][139] - 2020年国际国内形势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环保行业加速整合,强者淘汰弱者[135][136] - 公司坚持“三度并举”,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驱动,提升服务和价值创造能力[135][136] - 公司依托光大集团和光大环境支持,凭借经验和能力,紧跟政策和市场,秉承愿景发展[138][140] - 公司采用审慎现金和财务管理方法,主要通过内部现金流、中期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和银行贷款为运营融资[14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连续三年获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22] - 公司首次获得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关怀企业”2019/20标志[36] - 公司“一般可燃工业固体废物安全清洁高效焚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名单[36] - 公司连续三年获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38] - 公司首次荣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2019/20年度「商界展关怀」标志[38] - 公司「一般可燃工业固废安全清洁高效焚烧技术开发及应用」课题获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立项[38] - 公司开展2020年风险评估工作,围绕重大风险落实具体管控措施[67][68] - 公司编制并发布《突发疫情风险专项报告》,应对疫情风险,整体经营情况稳健[69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27 17:09
股份代號 Stock Code: 1257 (於闕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2020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TIMES 牢築根基 • 與時俱進 情 繫生 態 環 境, 築 夢美麗中國 Devoted to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or a Beautiful China Contents 目錄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2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概況 5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6 Disclosure of Interests 披露權益資料 32 Corporate Governance 企業管治 37 Other Information 其他資料 41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中期財務報告 43 Report ...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3-27 17:18
股份代號 Stock Code: 1257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ANNUAL REPORT 年報 2019 o "" ....... ........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TIMES 牢築根基 • 與時俱進 CORPORATE PROFILE 公司簡介 China Everbright Greentech Limited ("Everbright Greentech" or the "Company" or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the "Group") is a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 provider in China, with its businesses focusing on integrated biomass utilisation, hazardous and solid wa ...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8-29 16:37
股份代號 Stock Code: 1257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2019 mo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TIMES 牢築根基 • 與時俱進 n the 0 ( ffi HBB 4771 ® � @)@ Contents 目錄 | --- | ---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 2 | |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概況 | 5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6 | | Disclosure of Interests 披露權益資料 ...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3-28 17: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5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码为1257[1][3] - 公司董事包括王天义(主席)、钱晓东(行政总裁)等[5]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合规顾问为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6]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Estera Trust (Cayman) Limited[6]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香港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6] - 公司电子网址为www.ebgreentech.com[6]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257[6]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境内14个省份及直辖市,并拓展至德国[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8年收益及EBITDA为70.0182亿港元,较2017年的45.81352亿港元增长53%[7] - 2018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为13.24871亿港元,较2017年的9.53823亿港元增长39%[7]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4.12港仙,较2017年的51.70港仙增长24%[7] - 2018年公司收入约为70.02亿港元,较2017年的45.81亿港元增长53%[54] - 2018年公司EBITDA约为21.61亿港元,较2017年的15.18亿港元增长42%[54]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3.25亿港元,较2017年的9.54亿港元增长39%[54] - 2018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64.12港仙,较2017年的51.70港仙增加12.42港仙[54] - 2018年公司收益约70.02亿港元,较2017年的45.81亿港元增加53%[56][57][58][60] - 2018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21.61亿港元,较2017年的15.18亿港元增加42%[56] - 2018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13.25亿港元,较2017年的9.54亿港元增加39%[56]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4.12港仙,较2017年的51.70港仙增加12.42港仙[56] - 2018年建造服务收益约41.27亿港元,较2017年的29.53亿港元增加40%;运营服务收益约27.34亿港元,较2017年的15.49亿港元增加77%[57][58][60] - 2018年各收益比重为建造服务占59%,运营服务占39%,财务收入占2%[57][58] - 2018年公司获政府补贴约9700.5万元及增值税退税约5023.9万元[60][61] - 董事会建议2018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6.5港仙,2017年为9.0港仙[62][65] - 2018年公司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EBITDA约16.32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43%;贡献净利润约10.42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38%[68] - 2018年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16.31932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43%;贡献净盈利约10.41932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38%[71] - 2018年公司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3.70246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53%;贡献净盈利约2.45373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48%[79][80] - 2018年环境修复项目贡献EBITDA约2451.5万港元,净利润约1986.7万港元[90][91] - 2018年光伏和风电项目售电约3.16811亿千瓦时,贡献EBITDA约2.25605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5%[93][94] - 2018年光伏和风电项目贡献净利润约1.10047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4%[93][94] - 2018年发电项目供电量较2017年增长约72.35%[174][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18年公司22个生物质综合利用运营项目,上网电量和蒸汽供应量较2017年分别提升84%和112%[22] - 2018年公司有22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运营,上网电量约25.57亿千瓦时,较2017年增加84%;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316万吨,较2017年增加88%;处理生活垃圾约88.13万吨,较2017年增加254%;供应蒸汽约36.34万吨,较2017年增加112%[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5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额约154.24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073兆瓦,生物质总设计处理能力每年869.98万吨,生活垃圾总设计处理能力每日9350吨[70] - 2018年公司运营中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22个,上网电量约25.57亿千瓦时,较2017年增加84%;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315.999万吨,较2017年增加88%;处理生活垃圾约88.1254万吨,较2017年增加254%;供应蒸汽约36.3391万吨,较2017年增加112%[70] - 2018年在建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14个,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354兆瓦,设计生物质处理能力约每年280万吨,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每日2150吨[7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36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总投资额约76.5亿元,总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118.103万吨[76][77] - 2018年公司运营中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12个,安全处置危险废弃物约12.7052万吨,较2017年增加12%[76][77] - 2018年公司签署协议以1.8亿元收购江苏佳愿90%股权,江苏佳愿可处理含铜蚀刻废液等危险废物,旗下江阴中鑫和昆山中环部分业务正常运营[78][80] - 公司可安全处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所列46类危废中的43类,并拓展至危废综合利用领域[75] - 2018年在建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4个,总设计处理能力达每年9.3万吨[76][77] - 环境修复板块员工中具备注册职业资格、高级职称及高级学历的人员占比超85%[85][87] - 2018年公司自主承接9个环境修复项目,总合同金额约1.87亿元人民币[88][90] - 公司以2.222亿元人民币收购上田环境修复88.88%股权[89][91] - 上田环境修复持有96项国家专利,其中19项为发明专利,还有10项注册商标[89][9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田环境修复执行中项目合同金额约4.32亿元人民币[89][91] - 公司有7个光伏和2个风电运营项目,总投资约13.95亿元人民币,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25.9兆瓦[92][94] - 2018年光伏和风电项目售电约3.16811亿千瓦时,贡献EBITDA约2.25605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5%[93][94] - 2018年光伏和风电项目贡献净利润约1.10047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4%[93][94] - 2018年公司提供绿色电力约28.7387亿千瓦时,处理渗滤液143676立方米[94][95] 项目投资与建设 - 2018年公司多个项目建成投运,包括四川绵竹、江苏常州等项目[11] - 2018年公司开辟5个省份的环保市场,环境修复及危废固废处置业务获首份合同[2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96个环保项目和9个环境修复项目[22] - 2018年公司取得24个新项目,包括8个生物质综合利用、7个危废及固废处置和9个环境修复项目[22] - 2018年公司以股权转让方式收购2家环保公司,新增总投资额约51.3亿元,新增环境修复服务合同金额约1.87亿元[22] - 2018年公司新拓展24个项目及签署2份股权收购协议,新增总投资额约51.3亿元,新增环境修复服务合同金额约1.87亿元[32][34] - 截至2018年底,公司已落实环保项目96个,总投资额达约244.68亿元,自主承接环境修复项目9个,涉及总合同金额约1.87亿元[33] - 2018年公司新增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22兆瓦,新增生物质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60万吨,新增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约每日3100吨,新增危废及固废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54.7万吨[32][34] - 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佳愿90%股权,代价1.8亿元,增加年危废处理设计容量18.3万吨;收购上田环境修复88.88%股权,代价2.222亿元[35][38] - 2018年公司进入甘肃、浙江等5个新省份环保市场,业务拓展至14个省市[36][38] - 2019年1 - 2月,公司签署安徽怀远危废填埋项目,投资约1.74亿元,年处理设计容量4万吨;签署江苏丰县项目,合同金额约3032万元[37][39] - 2018年公司新开工项目23个,完工及投运项目14个,截至年底在建或执行项目24个,预计2019年完工或投运[40][42] - 安庆固废综合处理项目公司持股49%,投资约5.76亿元[30] - 安庆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涉及投资额约5.76亿元,公司权益占比49%[32][33][34] - 2019年1月公司完成对Suntime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和Jiangsu Jiayuan的收购[10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投资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20.69亿港元、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6.59亿港元、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3.1亿港元、研发及收购先进技术6617.6万港元[12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有45个投运项目和24个在建项目,其中34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及7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入账列作服务特许经营权安排[131][132] 公司管理与运营 - 公司每月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对项目投资、筹备、建设和运营进行审查[135] - 公司强调安全生产和排放合规管理,组织“支出减少、效率提升、节能和成本控制”四项指标竞赛[135] - 公司引入“五小创新奖”鼓励员工创新[135] - 公司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纳入审计流程,确保管理系统有效实施[134] - 公司加强端到端业务流程标准化运营,控制运营风险[134] - 公司加强ESHS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演练[134] - 公司组织4次团队执行力拓展培训,逾300人参训;派遣19名骨干人才参加第八期清华大学总裁班学习[139][140] - 集团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提拔引进人才,提升员工素质[138][140] - 集团制定《光大绿色环保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等,加强人才储备管理[141][144] - 集团完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重大风险[143][145] - 公司内部法律人员与外部法律顾问配合,实现双重法律风险控制[154][155] - 2018年公司完善ESHS管理体系,贯彻执行“SOP”,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检查整改[148] - 公司坚持垃圾发电项目环保排放资料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148] - 公司优化组织制度,建立“安全委员会 – 安全分委员会 – 安全支委员会”安全管理结构[157] - 公司按季度和重大节日前开展ESHS项目检查,及时闭环整改消除隐患[157] - 2018年公司健全ESHS制度体系,优化组织体系,修订评价标准,加强隐患管理,采用工艺技术确保排放达标,增强第三方监测,完善环境信息系统[159] - 2018年公司快速建设ESHS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完成烟气排放信息系统建设并每周对接国发平台烟气数据[158][160] - 公司项目运营和环境服务表现严格参照相关标准和环评报告要求,2018年无违反法律法规及环保标准致重大损失和影响记录[161][162] - 公司旗下所有运营项目完成线上监测系统比对并与政府平台联网,建成环境信息系统对接国发平台[166][169] - 公司今年首期开放5个项目,2019 - 2020年计划陆续开放15个项目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167][169]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按GRI标准等编制,融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71] - 公司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英文版在年报发布后三个月内可在公司和港交所网站下载[172] - 发电项目提供约28.74亿千瓦时绿色上网电力,能满足2394892户家庭一年用电,节约标准煤约1149548吨[174][176] - 运营避免约2480116.54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相当于约373603100棵树被保存[177][181] - 生物质发电项目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低于100mg/m³[180][182] - 危废处置项目安全处理约127052吨危险废弃物,处理《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超90%的危废种类[183][184] - 公司采用“以人为本”发展策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86][189] - 为全职员工提供包括保险、医疗等的综合福利套餐[187] - 多数项目配备健身房、图书馆等娱乐设施[188] - 通过公司内网、问卷等与员工积极沟通[188] - 提供涵盖业务发展、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综合培训项目[189] - 报告期内公司每位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104.38小时,较2017年上升1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