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珠集团(01513)
icon
搜索文档
丽珠集团(000513)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2 18:11
业务板块及产品情况 - 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和诊断试剂及设备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占比合计达到90.67%[11] - 化学制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33%[15] - 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87.55百万元,同比下降22.80%[53] - 丽珠集团重点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包括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等[54,55]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销售,托珠单抗注射液也已获批上市[55] -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高端抗生素和宠物驱虫药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58,59,60,61] - 中药制剂业务聚焦创新研发和重点产品推广,参芪扶正注射液和抗病毒颗粒销售增长[64,65,66,67] - 诊断试剂及设备业务销售增长32.33%,呼吸道和重大传染病产品表现突出[68,69] 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2.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9%[5]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6] - 营业收入为62.8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09%[37]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1%[37]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5%[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67%[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7人民币元,同比增长4.10%[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4%,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37] 研发情况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进市场扩张和并购等新策略[20] - 公司新增多个研发项目,涉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枢性性早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型糖尿病等领域[87-98] - 公司正在推进多个研发项目的后续工作,以丰富产品管线[87-98] - 公司正在开展多个仿制药的BE试验和临床试验[87-98] 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管线丰富,涵盖多个治疗领域,包括前列腺疾病、消化道疾病、抗真菌、精神疾病、辅助生殖、心血管疾病、抗感染等[19][20][21][22][23][24][25][26][27][28] - 公司中药制剂产品可丰富公司在心脑血管、妇科、骨伤科、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等领域的产品管线[29][30][31][32][33][34][35][36] - 公司持续关注全球新药研发领域新分子和前沿技术,基于临床价值、差异化前瞻布局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49] - 积极开拓国际化业务,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已获批美国上市,其他产品在多个国家的销售和注册工作持续进行[50] - 加快自有创新药品种的国际合作及对外许可授权,推进全球同步开发,不断开拓国际市场[71] 人力资源 - 为精准挖掘、选拔及培养内部优秀人才,集团逐步优化人才发展体系[148] - 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员工平均参与度和满意度超96%[149] - 集团组织员工参与珠海市政府开展的"百万行"业务大培训,并为珠海市提供课程支持[149] - 集团与员工共享相关政府补贴,用于员工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及资格考试[149] - 集团2024年上半年完成2个培训体系升级,助力人才培养工作[149] 投资及并购 - 集团本报告期内进行了1,001,411,700.00元的投资,较上年同期增加37.73%[151] - 集团以自有资金增资控股子公司丽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0,000,000.00元[152][154] - 集团持有多项金融资产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28,275,868.37元[156][157][158][159] - 集团进行了多项远期外汇合约交易,期末投资金额为30,163.43万元[160][164][165][166][167][168][169][170][171] - 报告期内,公司远期外汇合约、期权合约及商品期货合约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715.59万元[176]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45,782.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142,030.04万元[18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艾普拉唑系列创新产品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一期)、利民制药厂袋装输液车间技改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1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2,419.81万元仍存储于募集资金专户中,预期将于2024年12月前使用完毕[179,180] - 募集资金使用中,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68,735.86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8.40%[178] 子公司情况 - 丽珠集团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化学药品、生化药品、微生态制剂、生物制品等[192] - 四川光大制药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
丽珠医药(015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4.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8]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8] - 主营业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5%[8] - 公司营业收入为12,430.04百万元,同比下降1.58%[15]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3.65百万元,同比增长2.32%[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2.67百万元,同比增长17.18%[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2.04元/股,同比增长2.94%[17] - 化学制剂收入为3,252.99百万元,同比增长52.86%[17] - 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为1,744.89百万元,同比增长14.04%[17] - 中药制剂收入为658.97百万元,同比增长5.30%[17] - 生物制品收入为84.43百万元,同比下降79.33%[17] - 消化道领域收入为2,903.20百万元,同比增长10.54%[18] - 促性激素领域收入为602.26百万元,同比增长6.80%[18]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430,038.33千元,同比下降1.58%[36]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3,650.83千元,同比增长2.32%[3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8,934.19千元,同比增长17.18%[3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10元,同比增长2.94%[3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00%,同比减少0.31个百分点[36] - 2023年总资产为25,044,827.13千元,同比增长0.71%[36] - 2023年总负债为10,278,124.13千元,同比增长3.49%[36]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042,495.30千元,同比增长1.20%[36] - 2023年股本为923,938.14千元,同比下降1.24%[36] - 2023年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2.11元[37] - 公司总股本为926,464,448股[38]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413,055,191.98元、3,276,862,922.89元、2,964,874,453.89元和2,775,245,757.06元[39]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81,909,331.89元、552,661,016.66元、466,984,530.41元和352,095,954.32元[39]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569,942,095.34元、523,763,593.87元、481,866,550.98元和305,773,105.77元[39] - 2023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9,784,593.85元、927,520,549.51元、985,098,212.03元和1,036,530,836.41元[3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72,305,487.32元,2022年为28,935,037.18元,2021年为148,635,764.11元[40] - 公司营业收入为124.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68] - 化学制剂产品收入为65.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3%,毛利率为79.09%,增加0.35个百分点[70]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为3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毛利率为35.49%,增加0.14个百分点[70] - 中药制剂产品收入为17.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9%,毛利率为68.62%,增加1.37个百分点[70] - 境内收入为108.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毛利率为67.02%,减少0.54个百分点[70] - 境外收入为1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0%,毛利率为43.74%,减少0.56个百分点[70] - 经销模式收入为88.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8%,毛利率为75.54%,增加0.29个百分点[70] - 直销模式收入为36.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6%,毛利率为36.07%,减少4.36个百分点[70]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4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9%[70] - 材料费用为27.2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的61.05%,同比下降4.27%[72]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总额为1,010,007,676.1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19%[74][75]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710,466,539.6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6.06%[77][78] - 公司四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总额为5,315.62百万元,同比下降6.78%[80] - 公司研发费用为1,334,695,479.62元,同比下降6.44%[80] - 公司所得税费用总额为485.07百万元,同比增加29.36%[80] - 公司前五大客户成为客户的平均年数为15.20年,前五大供应商成为供应商的平均年数为11.60年[73] - 公司前五大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主要客户中均无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权益[76] - 公司第一名供应商焦作健康元是健康元的全资附属公司,公司董事长朱保国先生通过持有健康元股份间接在焦作健康元拥有权益[79] - 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47.67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02.78亿元,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50.45亿元[112]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80.87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上升9.33%;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1.91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下降13.58%[112] - 已偿还债务为人民币31.26亿元,上年已偿还债务为人民币28.05亿元[112] - 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40.43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上升1.20%;少数股东权益为人民币7.24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下降31.69%[112] - 已签约但尚未确认的资本承诺总额为人民币7.10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75.01%[113][116] - 总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41.17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14.83%[114] - 一年以内到期的未偿还债务为人民币34.02亿元,较上年度期末增加29.36%[115]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30.83%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33.96%[118] - 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02亿元,较上年度增加4.65%[119] - 本年投资额为人民币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24.08%[124] - 公司本年度重大股权投资总额为702,000,000.00元人民币,其中对漢康麗健康投资的投资额为600,000,000.00元人民币,持股比例60.00%[126] - 对麗錢(廣東)動物保公司的投资额为102,000,000.00元人民币,持股比例51.00%,本期投资亏损11,178,638.12元人民币[126] - 公司持有的证券投资总额为198,586,942.57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为170,727,260.11元人民币[128] - 对Beam Therapeutics的投资成本为31,117,151.47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为58,193,014.16元人民币[128] - 对Elicio Therapeutics的投资成本为35,363,302.05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为27,002,953.43元人民币[128] - 对Carisma Therapeutics的投资成本为26,098,003.75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为6,183,753.83元人民币[128] - 对LungLife AI的投资成本为58,837,745.24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为9,615,483.94元人民币[128] - 对総竹生物的投资成本为9,564,547.90元人民币,期末账面价值为63,219,286.50元人民币[128] - 公司本年度无重大非股权投资情况[128] - 公司无证券投资审批董事会和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127] - 公司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总额为163,344.70万元,期末投资总额为28,131.5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00%[133] - 公司衍生品投资本期实际损益总额为-1,829.69万元[133]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模型和全面提琴的初始投资金额分别为4,384.48万元和8,426.58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分别为4,251.39万元和8,118.86万元[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本期实际损益分别为229.33万元和156.35万元[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03%和0.10%[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本期实际损益分别为61.6万元和45.52万元[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期末投资金额分别为9,124.96万元和7,405.74万元[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43%和0.33%[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本期实际损益分别为101.85万元和44.15万元[130] - 公司衍生品投资中,全面提琴和全面模型的期末投资金额分别为2,212.59万元和4,650.81万元[13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136] - 公司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内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人民币-120.17万元[135] - 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909.8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45,782.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存入账户人民币142,030.04万元[13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仍存于募集资金专户或进行现金管理,并将继续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37] - 募集资金总额为142,030.04万元,已累计使用139,547.38万元,尚未使用2,482.66万元[138]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总额为68,735.86万元,占比48.40%[138] - 艾普拉唑系列创新产品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投资进度为92.13%,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0] - 对丽泰单抗增资投资建设“治疗用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0%,项目未投入[140] - 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投资进度为99.30%,已于2021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0] -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发装输液车间技改项目投资进度为100.00%,已于2018年8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实现效益4,624.00万元[140] - 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99.86%,已于202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0]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投资进度为100.00%,不适用预计效益[140] - 艾普拉唑系列创新产品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因扩批生产时间滞后及临床试验时间延长,投资进度低于预期[141] -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发装输液车间技改项目因医保目录调整及政策影响,销售未达到预计收益[141] - 公司201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增加全资子公司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作为“艾普拉唑系列创新产品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的实施主体[146] - 公司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对“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进行调整,包括变更子项目名称和实施主体[146] - 公司2020年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同意变更“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146] - 公司2018年度股东大会同意调整“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将结余募集资金3088.98万元调整至“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微球车间建设项目”[148] - 公司2019年度股东大会同意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将结余募集资金15437.2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50] - 公司2019年度股东大会同意终止部分子项目,并将原计划投入的募集资金6400万元用于新建子项目“微球植入剂车间建设”[15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丽珠医药(01513)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3 18:1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4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9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45%[7]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4%[7] - 公司总资产为251.90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0.58%[7]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6.0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01%[7] - 公司其他应收款增加43.55%,主要是本期应收出口退税款等增加所致[10] - 公司其他流动资产增加203.07%,主要是新增现金管理业务所致[10] - 公司长期借款减少46.88%,主要是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11] - 公司合并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减少522.72%,主要是本期存款利息收入较上期增加所致[12] - 非全资附属公司业绩增加导致少数股东损益达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8.80%[14] - 其他综合收益中,主要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和汇率波动导致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变动所致,净额为-2.2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5.23%[15] - 2024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2.4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9%,其中消化道产品收入下降25.68%,促性激素产品增长39.89%等[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8.30%,主要是采购及费用支出减少所致[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6.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7.30%,主要是本期支付投资款较多所致[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22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2.55%,主要是本期新增借款减少所致[1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690.20万人民币,同比减少97.10%,主要是持有的外币资金汇兑损失减少所致[19] - 本期營業收入为32.43亿人民币,较上期下降4.7%[32] - 研发费用为23.82亿人民币,较上期下降23.5%[32] - 稅金及附加为3.23亿人民币,较上期下降20.2%[32] - 營業利潤为8.49亿人民币,较上期增长14.9%[32] - 每股收益为0.65元,较上期增长4.8%[35] 股东情况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3,751户,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最高为33.41%[21]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309,547,589股境外上市外资股[22] 股份回购与股票期权激励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了公司A股股份共计2,152,6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3%,符合公司既定的回购股份方案[2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回购了2,476,300股H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27%[27]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001名激励对象7,045,000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31.31元/A股[28]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自主行权情况中,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共有1,001人,可行权数为704.50万份,自主行权数为270.6605万份[29] 公司治理 - 公司的执行董事包括总裁唐阳刚先生和副董事长兼副总裁徐国祥先生[36] - 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包括董事长朱保国先生、副董事长陶德胜先生、邱庆丰先生和俞雄先生[36]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资产合计为17,178,219,962.61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011,475,794.50元,资产总计为25,189,695,757.11元[30]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合计为8,329,919,964.80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420,275,035.66元,负债合计为9,750,195,000.46元[31]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6]
丽珠集团(000513)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3 16:54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2.43亿元,同比下降4.9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8亿元,同比增长4.4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4亿元,同比增长208.30%[6] - 公司总资产为251.90亿元,同比增长0.5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6.06亿元,同比增长4.01%[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22.72%,达-5.45亿元[13] - 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长238.80%,达10.83亿元[13] 资产负债表变动 - 其他应收款增加至4.59亿元,增幅为43.55%[10]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至15.62亿元,增幅为203.07%[1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至13.40亿元,增幅为103.11%[11] 现金流量表 - 2024年第一季度,丽珠医药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4,248,920.31元,同比增长208.30%[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63,372,361.82元,同比增长177.30%,主要是本期支付投资款较多所致[17] - 公司回购A股股份共计2,152,6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3%,购买的最高价为35.15元/股[23] - 公司回购H股股份共计2,476,3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7%,购买的最高价为25.15港币/股[24] 股权激励和股份回购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自主行权情况显示,共有1,001名激励对象可行权7,045,000份股票期权[25] 公司财务状况 - 丽珠医药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流动资产合计为171.78亿人民币,较年初略有下降[26]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0.11亿人民币,较年初有所增长[26]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83.30亿人民币,较年初有所增加[27]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42.03亿人民币,较年初有所下降[27] 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为32.43亿人民币,较上期略有下降[28] - 营业利润为8.49亿人民币,较上期有所增长[28] - 净利润为7.16亿人民币,较上期有所增长[2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93亿人民币,较上期有所增加[28] 现金流量变动 - 2024年第一季度,丽珠医药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4,248,920.31元,较上期大幅增长[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336,601.18元,出现较大的负增长[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4,613,688.15元,公司在筹资方面有所减少[29]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0]
丽珠集团(00051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9 00:00
公司业绩 -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430.04百万元,同比下降1.58%;净利润人民币1,953.65百万元,同比增长2.32%[7][55] - 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1,881.35百万元,同比增长0.05%[7]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50元[8][27]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2,430,038.33亿元,同比增长-1.58%[38]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3,650.83亿元,同比增长2.32%[38]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8,934.19亿元,同比增长17.18%[38]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00%[39]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25,044,827.13亿元,同比增长0.71%[39]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042,495.30亿元,同比增长1.20%[39] - 公司2023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2.11元[4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775,245,757.06亿元[4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095,954.32亿元[41]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497,878,742.03人民币元,同比增长6.44%[104]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8,934,191.80人民币元,同比增长17.18%[105] 产品研发与上市 - 公司持续关注全球新药研发领域,2023年多个新药获批上市,包括托珠单抗注射液等[9][65] - 公司推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疫苗,提升新冠患者用药可及性[10] - 公司在销售方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12] - 公司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和科技创新,引进消化道领域创新药等,助力长期可持续发展[14] - 公司多年开展“普惠慢病防治公益项目”,为偏远地区慢性病患者提供药品等物资[15] - 公司获得全球最高等级AAA级的MSCI ESG评级,成为全球制药行业中首家获得该评级的中国企业[15] - 公司借助科技手段创新人才测评系统,强化内部人才发展机制,持续引进全球一流人才[16] 产品销售与市场拓展 - 公司化学制剂产品销售收入为6,570.64百万元,同比下降6.13%[5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诊断试剂及设备[54] - 公司在全球市场继续深耕高端抗生素、宠物驱虫药和中间体产品,保持市场占有率前列[69] - 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0%[68] - 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在海外市场布局不断加大,已完成多个产品的工业化验证批生产[70] - 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在103个海外国家/地区完成了167个注册项目,取得多个国际认证证书[71] 公司治理与财务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7] - 公司股票简称为丽珠集团和丽珠医药,股票代码分别为000513和01513[3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创业北路38号总部大楼,邮政编码为519090[32] - 公司的英文名称为LIVZON PHARMACEUTICAL GROUP INC.,英文名称缩写为LIVZON GROUP[3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06人,较上年减少6.89%[103]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235,112,004.58人民币元,较上年减少11.86%[103] - 公司通过外汇远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有效管理汇率波动对外币资产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141] - 公司制定了《外汇风险管理办法》和《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对外汇和商品期货衍生产品进行规范管理和风险控制[142]
丽珠医药(015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59
财务报告寄送与分红派息 - 公司2023年度报告印刷版将于2024年4月底寄发予H股股东[2]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2]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1] - 若年度派息计划获股东大会批准,预计2024年7月8日和8月5日分别向A股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31]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3年我国共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0个品种,包括19个化学药品创新药、16个生物制品创新药及5个中药创新药[8] - 80%以上创新药能在上市后两年内纳入医保[8] - “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研发投入增超20% [20] - 2023年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第九批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2018年以来九批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61] -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增126种药品,调出1种即将撤市的药品,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64] - 2023年医保目录谈判/竞价环节,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64] - 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方案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支持力度,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多方面能力提升[60] - 2023年7月国家多部门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62] - 2023年8月国家药监局起草修订稿提高药品附条件批准门槛,减少重复性创新[6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004亿元,同比下降1.58%[11]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365亿元,同比增长2.32%[11]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实现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135亿元,同比增长0.05%[1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4.3004亿元,较上年的126.2958亿元下降1.58%[25] - 2023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3055亿元,较上年的27.7267亿元下降15.94%[25]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2.04元,上年为2.10元,下降2.86%[25]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4.30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1.58%[50] - 2023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54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32%[5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32.49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7.18%[50] - 2023年末总资产为250.45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0.71%[50] - 2023年末总负债为102.78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3.49%[5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00%,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0.31个百分点[50] - 2023年归属公司股东权益收益率为13.91%,较2022年调整后增加0.15个百分点[50]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7.75亿元,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2亿元[5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230.55万元,较2022年增加4337.04万元[54] - 截至披露前一交易日公司总股本为9.26亿股,用最新股本计算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2.11元/股[52] - 2023年营业收入合计124.30亿元,较2022年的126.30亿元同比减少1.58%[102] - 境内营业收入108.59亿元,同比减少1.86%;境外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0.40%[102] - 经销收入88.19亿元,同比增长0.28%;直销收入36.11亿元,同比减少5.86%[102]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64.08%,较上年减少0.60个百分点;化学制剂产品毛利率79.09%,较上年增加0.35个百分点[103] - 2023年营业成本中,材料费27.26亿元,占比61.05%,同比减少4.27%;人工费5.78亿元,占比12.94%,同比增长0.33%[105] - 本年度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8.19%(2022年:8.77%),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26.06%(2022年:26.36%)[10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0.1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19%,且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108][109]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104665396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6.06%[11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中关联方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8.68%[110]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367738062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8.68%[110] - 本年度集团四项费用发生额共计53.1562亿元,同比减少3.8639亿元,下降6.78%[114] - 销售费用为35.9815272187亿元,同比下降7.44%[114] - 管理费用为6.5427412692亿元,同比下降0.39%[114] - 财务费用为 - 2.7150192289亿元,同比下降1.02%[114] - 研发费用为13.3469547962亿元,同比下降6.44%[114] - 本年度所得税费用总额为4.8507亿元,同比增加1.1009亿元,增加29.36%[11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4.98亿元,较2022年的136.21亿元增加6.44%[120]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2.49亿元,较2022年的108.49亿元增加3.69%[12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49亿元,较2022年的27.73亿元增加17.18%[12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37亿元,较2022年的1.40亿元增加355.71%[12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46亿元,较2022年的13.70亿元减少1.76%[120]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08亿元,较2022年的 -12.30亿元减少42.40%[12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34亿元,较2022年的37.56亿元减少0.59%[120] - 投资收益6181.9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5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65.08万元,占比-1.08%;资产减值-3.10亿元,占比-13.01%;营业外收入465.01万元,占比0.20%;营业外支出3709.20万元,占比-1.56%;其他收益2.05亿元,占比8.59%[12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113.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5.22%;应收账款21.16亿元,占比8.45%;存货20.61亿元,占比8.23%;固定资产42.94亿元,占比17.15%等[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1.04亿元,期末7917.61万元;衍生金融资产期初451.09万元,期末261.60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6.82亿元,期末6.39亿元等[124] - 公司及子公司共享不超18亿元票据池业务额度,截至报告期末应收票据质押余额2.42亿元,开立保函等业务缴纳保证金余额496.60万元[124]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1.39亿元,同比减少30.96%;其他流动资产5154.93万元,同比减少62.35%;投资性房地产1076.67万元,同比增加100.00%等[126] - 交易性金融负债2023年12月31日为8.68万元,同比减少87.77%;合同负债1.38亿元,同比减少38.99%;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60亿元,同比增加6218.19%等[126] - 预付款项减少主要因预付材料款减少;其他流动资产减少因现金管理业务到期收回;投资性房地产增加因附属公司出租房屋建筑物等[126] - 在建工程减少主要因附属公司新厂及车间生产线达到转固条件结转;交易性金融负债减少因远期外汇合约变动;合同负债减少因部分预收合同货款结转收入[12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转入;其他流动负债减少因预计应付退货款减少;库存股减少因回购股份完成注销[128] - 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39.94%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41.04%[130] - 投资收益为6181.90万元,上年同期为4411.16万元,同比增加40.14%,主要因收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分红款[13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 2565.08万元,上年同期为 - 7527.40万元,同比增加65.92%,主要因持有的证券投资标的市值波动[1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37亿元,上年同期为1.40亿元,同比增加355.71%,主要因本期收回投资款较多[1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08亿元,上年同期为 - 12.30亿元,同比增加42.40%,主要因本期收回投资款较多[13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货币资金113.2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4.11亿元,资金主要源于公司运营所得现金[139] - 本年度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可申请的授信额度为264.95亿元,实际向银行申请使用的授信金额为48.12亿元[14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余额为41.2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97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16.45%(2022年为14.46%)[142]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为147.67亿元,负债总额为102.78亿元,资产总额为250.45亿元[143] - 集团流动负债为80.8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97亿元,比上年度期末上升9.33%[143]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1.9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35亿元,比上年度期末下降13.58%[143] - 截至本年末,归属公司股东权益为140.425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上升1.20%;少数股东权益为7.2421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下降31.69%[144] - 已签约但未确认的资本承诺年末余额为7.09927115亿元,年初余额为4.0678576727亿元[145] - 2023年12月31日,总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1.1742亿元,其中20.9039亿元以浮动利率计息,20.2703亿元以固定利率计息,年化利率为2.36%[145] - 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债务合计50.148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0443亿元有所增加[147]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33.96%,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83%上升[150] - 2023年利息支出为1.0208592309亿元,较2022年的0.9754593393亿元有所增加[1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用于质押的资产合计2.4653423406亿元,其中应收票据2.4156827318亿元,其他货币资金0.0496596088亿元[154] - 本年投资额为7.29635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0.4000015205亿元增长1724.08%[1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化学制剂2023年收入34.3590亿元,较2022年下降15.50%[26] - 原料药及中间体2023年收入32.5299亿元,较2022年增长3.70%[26] - 中药制剂2023年收入17.4489亿元,较2022年增长39.19%[26] - 生物制品2023年收入8.443亿元,较2022年下降79.33%[26] - 诊断试剂及设备2023年收入6.5897亿元,较2022年下降8.92%[26] - 化学制剂产品销售收入65.7064亿美元,同比下降6.13%,占营业收入52.86%[68] - 生物制品销售收入8443万美元,同比下降79.33%,占营业收入0.68%[75] - 2023年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销售收入32.5
丽珠集团(000513)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25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三季度,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96.49亿元,同比下降6.9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0亿元,同比下降4.5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2亿元,同比增长19.7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同比下降3.85%[6] - 公司总资产为247.99亿元,较上期下降0.26%[7] - 所有者权益为136.42亿元,较上期下降1.68%[7] - 净利润为16.24亿元,同比增长4.10%[26] - 股东权益合计为1446.82亿元,较年初下降3.07%[25] - 流动负债合计为730.89亿元,较年初下降1.30%[25] - 长期借款为242.87亿元,较年初增长22.67%[25] - 应付票据为104.96亿元,较年初增长3.94%[25] - 应付账款为75.13亿元,较年初下降11.97%[25] - 其他应付款为326.42亿元,较年初增长9.89%[25] - 资本公积为167.68亿元,较年初增长3.03%[25] 资产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3.18亿元,较上期下降32.30%[9] - 在建工程为26.71亿元,较上期下降55.66%[9] - 库存股为40.21亿元,较上期增长618.84%[11] 股权情况 -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丽珠医药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66%,持股数量为221,376,789股[19] - 丽珠医药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了公司A股股份共计11,614,54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24%[22] 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5.78亿元,较上期增长543.62%[16] - 2023年第三季度,丽珠医药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6,793,532.42人民币元,同比下降116.95%[18] - 2023年第三季度,丽珠医药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9.6%[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39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30.7%[2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6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34.3%[28]
丽珠医药(01513)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4 18:2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为296.49亿元,同比下降6.93%[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67亿元,同比下降4.55%[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82亿元,同比增长4.18%[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2亿元,同比增长19.72%[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同比下降3.85%[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3%,较上年同期减少0.29个百分点[7] - 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654.79百万元,同比增长1.76%。化学制剂产品实现收入人民币5,153.48百万元,同比下降4.71%[17]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778户,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09%[21]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309,546,029股境外上市外资股[22]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了公司A股股份共计11,614,54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24%[26]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營業收入为96.55亿人民币[29]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營業利潤为19.87亿人民币[29]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淨利潤为16.24亿人民币[29]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3.18亿元,较年初下降32.30%[9]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在建工程为26.71亿元,较年初下降55.66%[10]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负债为7.82亿元,较年初增长1001.23%[10]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库存股为40.21亿元,较年初增长618.84%[11]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流動資產合計为169.84亿人民币[27]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非流動資產合計为78.16亿人民币[27]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流動負債合計为73.01亿人民币[28]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非流動負債合計为30.31亿人民币[28]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股東(或所有者)權益合計为144.68亿人民币[28]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資產總計为247.99亿人民币[27] -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9月負債和股東(或所有者)權益總計为247.99亿人民币[28] 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457,840,165.72元,同比增长543.6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68,301,850.08元,同比下降133.41%[1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33,034,857.17元,同比下降74.95%[19] - 本期其他綜合收益的稅後淨額为-50,048,149.48元,较上期100,294,789.83元下降[30]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为2,212,403,355.39元,较上期1,847,923,769.75元增加[31] -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为-1,768,301,850.08元,较上期-757,588,971.12元下降[32]
丽珠医药(0151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7: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为麗珠集團,股票代码为000513(A股)和01513(H股)[17]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湾仔告士打道38号万通保险中心13楼1301室[17] -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生产和销售业务,具有良好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16] - 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特别是在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5] - 公司的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和香港联合交易所(H股)上市交易,股票代号分别为000513和01513[17] 财务表现 - 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689.92百万元,同比增长6.15%[28]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34.57百万元,同比增长11.50%[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27.31百万元,同比下降13.96%[28]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公司的研发部门致力于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同时注重环境、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认证[16] - 公司加大了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力度,重点关注终端资源,核心品种的覆盖率和达标率持续提升[30] - 公司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完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体系和药物警戒体系,推进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33] 产品销售情况 - 化学制剂产品在海外市场获批注册1个,新递交注册9个,共有20个品规产品在海外11个国家/地区完成注册批准[34] - 生物制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长5.93%,注射用重組人絨促性素作为国内首仿品种已获批上市并已进行销售[36] - 中药制剂产品營业收入同比增长94.42%,公司在中药制剂领域取得显着增长[4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166] - 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时跟进,积极应对未来医保目录调整[168] - 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投入创新研发,健全研发创新体系,引入高端人才,加强海外创新药合作[170] 资金运作与投资 - 公司计划通过回购A股股份来稳定发展,回购价格不超过40元/股,总回购资金不低于4亿元,不超过8亿元[175] - 公司已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4.2亿元人民币[180] - 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调整,包括对创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升级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调整[181]
丽珠集团: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回购股份
2023-08-27 16:16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本變動及/或股份購回)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3年8月25日 FF304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註11) | 否 | | | 證券代號 (如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 | 說明 | | | | | | 發行股份 | (註6及7) | | 股份數目 | 已發行股份佔 有關股份發行前的 現有已發行股份數目 百分比 (註4、6及7) | 每股發行價 (註1及7) | 上一個營業日 的每股收市價 (註5) | 發行價較市值的折讓/ 溢價幅度(百分比) (註7) | | 於下列日期開始時的結存(註2) | | 2023年8月7日 | 625,721,470 | | | | | | 1). 購回股份(或其他證券)但沒有註銷 | | | 258,000 | 0.02758 % | | | % | | 於2023年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