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利用(01636)
搜索文档
中国金属利用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08亿元 同比减少6.16%
智通财经· 2025-08-29 19:3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营业额3.41亿元 同比减少24.9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8亿元 同比收窄6.16% [1] - 每股亏损0.46元 [1] 主营业务 - 再生铜产品销售量4877吨 实现销售额3.39亿元 [1] - 通信电缆业务及送配电缆业务因缺乏营运资金及房地产行业市况欠佳尚未恢复运作 [1] - 大部分产品已售出 [1] 行业展望 - 房地产市场开始稳定 [1] - 公司预期获得充足营运资金后将恢复两项下游业务运作 [1]
中国金属利用(01636.HK)中期亏损减少至约2.08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19:3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341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454百万元减少24.9%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人民币208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22百万元收窄6.3% [1]
中国金属利用(0163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9:1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额下降至3.4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9%[4]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54.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40.8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9%[21][22][2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080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21735亿元亏损收窄6.2%[35] - 公司营业额从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4.54亿元减少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3.41亿元,同比下降24.9%[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34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54百万元下降25%[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人民币20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2百万元有所收窄[5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毛损为23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379万元人民币大幅收窄93.1%[4] - 财务成本高达1.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4]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37.41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142.57百万元人民币[21][22]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87.9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43.1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7%[32] - 呆账拨备净值从2024年上半年的20.35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1.58百万元人民币[21][22] - 呆账拨备从2024年的人民币20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2百万元[59] 业务线表现 - 再生铜产品分部营业额为340.31百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额的99.8%[21][28] - 再生铜产品分部分部业绩亏损41.0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45.69百万元人民币有所收窄[21][22] - 送配电缆分部营业额仅为0.54百万元人民币,通信电缆分部营业额为零[21][2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4,877吨再生铜产品[46] - 再生铜产品销售额达人民币3.39亿元[46] - 铜产品销量从2024年同期的7,004公吨下降30%至2025年的4,877公吨[58] - 铜产品平均售价从2024年同期的每吨人民币63,658元上涨9%至2025年的每吨人民币69,596元[58] - 通信电缆及送配电缆业务因缺乏营运资金尚未恢复运作[46] 现金流和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骤降至8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75.6%[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880,000元,而一年内或按要求须偿还债务约为人民币1,651,780,000元(2025年6月30日)[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已抵押存款)为人民币0.9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3.6百万元减少[61] 债务和负债状况 - 净流动负债达48.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9%[6] - 总权益为负43.62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状况恶化[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维持7.905亿元人民币高位[5]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激增至28.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达16.278亿元人民币,维持高负债水平[5] - 公司净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4,897,048,000元,净负债约为人民币4,361,867,000元(2025年6月30日)[9] - 公司未能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1,627,777,000元和应付票据约人民币24,003,000元(2025年6月30日)[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7.90503亿元,其中超过180天的应付账款占比高达99.8%,达人民币7.88988亿元[40] - 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4.67063亿元,较2024年末的22.68276亿元增长8.8%[40] - 计息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651.78百万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利率区间为3.85%-9.92%[60] - 净负债约为人民币4,361.9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4,161.5百万元增加[65]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中港元计值部分本金总额约为3.762亿港元[68] 资产和应收账款状况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362.4万元,其中超过180天的应收账款达人民币1162万元,占比85.4%[39] - 存货抵押金额为人民币2658.3万元,与2024年末持平[37] - 应收政府补助金额为人民币2.11797亿元,与2024年末的2.11698亿元基本持平[39]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末的38天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3天[61] - 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末的578天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41天[62] 法律和诉讼风险 - 公司面临多项诉讼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及物业、厂房、设备、使用权资产和存货被查封[9] - 公司因法律诉讼导致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及资产被查封[73] 子公司破产重整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银联湘北涉及债务约人民币11.9百万元,正在进行破产重整[10]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湖北融晟正在进行预重整程序[11]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保和新世纪及金鑫已提交自愿破产重整申请(2025年2月24日和4月27日)[12] - 子公司银联湘北涉及债务约人民币1,190万元[51] - 公司集中完成附属公司破产重整以改善财务状况[46][48] 融资和债务管理 - 公司已与华融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就延长可换股债券到期日进行磋商[12] - 公司正在寻求其他融资安排包括发行可换股债券[15] 政府补助和税务影响 - 政府补助及增值税退税从2024年上半年的33.29百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0.42百万元人民币[21][22] - 公司获得增值税退税比例从历史50%降至30%,影响政府补助收入[33] 客户和市场风险 - 主要客户集中度高,2025年上半年客户A贡献营业额326.01百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额95.7%[24] - 房地产行业市况欠佳影响业务恢复[46] - 铜价下半年预期面临下行压力[47] - 战略行业如清洁能源将继续支持长期铜需求[47] - 铜市场预计从2025年1,361.6亿美元增至2034年2,138亿美元[47] - 亚太地区铜消耗量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5.3%[47] 公司治理和合规事项 - 公司完成股份合并,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44.8155726亿股减少至4.48155726亿股[42] - 购股权计划项下未行使购股权从2024年的14.1883万份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1.128万份,减少92.1%[44] - 公司未持有任何未平仓铜期货合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无相关合约[67] - 公司境外实体财务报表汇兑差额约为人民币770万元[68] - 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580万元,涉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72] - 公司主要股东时建有限公司因强制出售在禁售期内减持5,112,000股股份[76] - 公司董事俞建秋违反上市规则附录C3第B.8条,导致不合规事件发生[77] - 公司未按上市规则要求为董事购买法律行动保险,因报价超出预算[79]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俞建秋一人兼任,未符合上市规则角色分离要求[79] - 公司审阅委员会已完成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的审阅[81]
中国金属利用(01636.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22:00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处理刊发中期业绩及其他可能事务 [1]
中国金属利用(01636)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21:54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2] - 董事会会议将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其刊发[2] 董事会构成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四位执行董事[3]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中国金属利用(01636) - 截至31/07/2025 的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4:59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亿港元,股份数目100亿股,每股面值1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4.48155726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股份期权 - 上月底结存股份期权1128万股,本月失效75万,月底结存1053万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港股铜概念股下跌,中国大冶有色金属跌超6%,江西铜业跌超3%,中国黄金国际、中国金属利用跌超2%!特朗普意外宣布加征新关税致期铜暴跌
格隆汇· 2025-07-31 16:40
港股铜概念股市场表现 - 中国大冶有色金属股价下跌6.45%至0.058港元 总市值10.38亿港元[1][2] - 江西铜业股份股价下跌3.85%至15.98港元 总市值553.34亿港元[1][2] - 兴业合金股价下跌2.94%至0.99港元 总市值8.91亿港元[2] - 中国黄金国际股价下跌2.51%至67.9港元 总市值269.16亿港元[2] - 中国金属利用股价下跌2.2%至0.89港元 总市值3.99亿港元[2] - 五矿资源股价下跌1.75%至3.93港元 总市值477.12亿港元[2]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半成品铜征收50%关税 不包括精炼铜[2] - 关税适用范围包括铜管、铜管件及其他半成品铜制品 以及电缆与电气元件等铜制成品[3] - 最初7月初曾暗示关税适用于各类铜产品包括电解铜及制成品 但最终范围缩小[3] 大宗商品市场反应 -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单日暴跌20.3% 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1][2] - 铜期货价格收报每磅445.15美元 反映市场对关税政策的剧烈反应[2]
中国金属利用(01636) - 有关对本公司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之无法表示意...
2025-07-30 16:31
业绩相关 - 核数师对2024年财报持续经营问题出具无法表示意见[2] - 2024年部分附属公司复产,库存周转天数缩至7 - 10日,月资金周转率提至3倍[8] 资金与债务 - 拟将主要国有债权人债务转股权,再定全面债务重整计划[2] - 预估筹集3 - 5亿使业务正常,产量超总产能50%[3] - 预期银行债务及欠税按延期、减息、免违约金重整[7] - 2024年与凯越订4亿可换股债券协议,四川投资者讨论3 - 5亿投资[5] - 2025年凯越投资延迟,川鄂投资者尽职调查[12] 运营策略 - 投入100万更新设备系统,节约燃气成本15元/吨,控铜净损耗率0.5%以内[8] - 通过安排工作、发布休假令提高人员效率,减固定经营开支[14] 公司动态 - 2024年6月举行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支持继续生产[4] - 2025年6月两家附属公司破产重整后业务恢复,账户及资产解冻[15] - 主要运营附属公司重整后业务不受诉讼影响[15]
中国金属利用(0163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28 16:50
董事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鄺偉信先生购股权数目为400万股,朱玉芬女士为300万股,董事小计700万股[3] 其他人员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以外雇员购股权年初为1.07075亿股,本年度注销127.5万股,年末为1.058亿股[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服务供应商购股权年初为2774.4224万股,本年度注销74.4224万股,年末为2700万股[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合资格人士(本集团客户)购股权年初为6.411万股,本年度注销6.411万股,年末为0股[5] 所有类别购股权总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类别购股权总计年初为1.41883334亿股,本年度注销208.3334万股,年末为1.398亿股[5] 2014年购股计划情况 - 2024年1月1日和12月31日,2014年购股计划下可授出的购股总数分别为3.45602006亿股及0股,分别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71%及0%[6] - 2014年购股计划于2024年1月28日届满[6] 董事会构成情况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四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7]
中国金属利用(01636.HK)5月23日收盘上涨23.33%,成交6.3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23 16:30
市场表现 - 5月23日港股收盘,中国金属利用股价上涨23.33%至0.37港元/股,成交量18万股,成交额6.36万港元,振幅30.0%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43.4%,年初至今累计跌幅63.88%,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7.37%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68亿元,同比减少44.13%,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减亏19.03%),毛利率-6.57%,资产负债率484.21% [2] - 公司市盈率(TTM)-0.19倍,低于行业平均值-3.69倍和中值-0.1倍,在一般金属及矿石行业中排名第66位 [3]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专业再生铜加工企业,拥有88万吨铜熔融加工、8万吨深加工、50万吨废旧铜标准化年产能,形成"回收-加工-再制造"全产业链 [4] - 产品涵盖铜杆、铜棒、铜排等基础材料及电力电缆等终端产品,市场覆盖全国20余省市,部分出口欧美 [4] - 旗下控股20余家企业,包括铜鑫铜业、博鑫铜业等,建立"互联网+金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的金循环电商平台 [4] 技术与研发 - 拥有46项专利技术、9项核心关键技术,3项获省级科技成果认证,科技成果转化率超70% [4] - 采用纯氧燃烧、余热回收等先进工艺,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 [4] - 旗下多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等称号 [4] 战略规划 - 目标打造千亿级企业集团,计划建设50个全国性产业基地,实现年加工100万吨废旧铜、30万吨深加工产能 [4] - 远期规划包括50万吨矿产资源开发能力、100万吨有色金属加工配送能力,目标年税收超60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