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中药集团(01643)
icon
搜索文档
现代中药集团(0164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196.1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4.1%;纯利约为人民币49.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3.1%[7] - 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1.718亿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1.961亿人民币,增幅约14.1%[16][25] - 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7860万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8640万人民币,增幅约9.9%[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4410万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4990万人民币,增幅约13.1%[16][2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从2021年上半年7.43分增至2022年上半年8.32分,增幅约12.0%[16] - 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约45.7%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44.0%[2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950万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1120万人民币,增幅约18.6%[28]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约13.1%,财务成本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约6.1万人民币至约6000元[2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4.292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3.95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总负债约5010万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5860万人民币有所下降;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04%,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0.12%下降[30] - 本期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约5850万人民币,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490万人民币大幅增加;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410万人民币,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010万人民币减少;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860万人民币,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1.159亿人民币[3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86名雇员,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6名减少;本期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60万人民币,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930万人民币略有增加[37] - 本期集团资本开支约为90万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6240万人民币大幅减少[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96,064千元,2021年同期为171,798千元,同比增长约14.12%;毛利为86,353千元,2021年同期为78,575千元,同比增长约9.90%;期内溢利为49,916千元,2021年同期为44,120千元,同比增长约13.14%[7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0,68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098千元;流动资产为338,50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06,845千元;流动负债为49,998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8,513千元;资产净值为379,116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7,361千元[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时的汇兑差额为161千元,2021年同期为18千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0,077千元,2021年同期为44,138千元,同比增长约13.45%[77]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8.32分,2021年为7.43分,同比增长约11.98%[7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31,306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692千元减少约46.66%;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5,391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2,062千元增长约18.50%;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21,806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6,091千元增长约25.96%[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0,28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0,896千元减少约20.84%;租赁负债为9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1千元减少约71.55%;应付所得税为9,61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276千元增长约32.13%[79] - 2022年1 - 6月,公司与拥有人进行的交易总额为 - 8,322千元,主要为已批准及已支付2021年股息[8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8,461千元,2021年同期为24,928千元[8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60)千元,2021年同期为(40,128)千元[8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8,570)千元,2021年同期为115,931千元[8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5,831千元,2021年同期为100,731千元[87] - 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1,806千元,2021年同期为173,932千元[87]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99千元,2021年同期为220千元[102]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291千元,2021年同期为185千元[102]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中计息借款利息为6千元,2021年为5710千元;租赁负债利息2022年为6千元,2021年为67千元[105]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9614千元,2021年为9250千元[105]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7626千元,2021年为16072千元;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106][10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9916千元,2021年为44120千元;计算每股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2年为600000千股,2021年为593836千股[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付按金为1293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9435千元[115]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31306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8692千元[116]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362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71490千元;其他应收款项2022年为1769千元,2021年为572千元[11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0381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822千元;其他应付款项2022年为40287千元,2021年为50896千元[122] - 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流动部分为97千元,非流动部分为71千元;2021年12月31日流动部分为341千元,非流动部分为69千元[1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付款项一年以内为349千元,第二至第五年为72千元,租赁负债总额为410千元[1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现金流出总额约为人民币0.2百万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28] - 2022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净额为5,170千元,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131] - 法定股本股份数目在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及2022年6月30日为10,000,000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在2022年6月30日为600,000千股,金额约为人民币5,010千元[13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177,000,000港元(约等于人民币147,802,000元),发行股份应占开支约31,891,000港元(约等于人民币26,638,000元)[1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987千元,2021年同期为1,013千元[140] - 于2022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扣除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付按金为8,02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0[1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东北地区销售实现约18.3%的增长,于总收入的占比超50%[9] - 2022年上半年东北和华南地区收益贡献分别约为1.092亿和3210万人民币,2021年同期分别约为9230万和3000万人民币[20] - 补肾填精丸和气血双补丸在2022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别占公司总收益约45.5%及46.4%[25] - 2021年上半年客户A贡献收益17,941千元,2022年个别客户贡献总收益10%以下[100]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生产中成药)的收益为196,064千元,2021年同期为171,798千元[101] 公司产品与研发情况 - 公司拥有71个药品批准文号和约60种中成药产品[9] - 公司正在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新产品耆丹御风胶囊[12] - 公司原研产品「心安胶囊」正在进行质量提升工作,产品强化研究处于尾声阶段[12] - 公司拥有约60种中成药产品,分销网络由83名经销商组成,覆盖约40个城市[19][20]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41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7800万港元,未动用3610万港元[43][45] - 提高及扩大产能方面,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5170万港元已全部实际使用[45] - 扩大中国华南及华东分销网络方面,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1970万港元,已实际使用160万港元,未动用1810万港元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前动用[45] - 透过媒体营销及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方面,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1200万港元已全部实际使用[45] - 加大研发力度等方面,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2340万港元,已实际使用940万港元,未动用1400万港元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前动用[45] - 升级信息技术系统方面,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400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2年年底前动用[45]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2年6月30日,谢先生(身故)通过现代生物科技持有公司4.5亿股股份(好仓),权益百分比为75%[54] - 2022年6月30日,谢先生(身故)持有现代生物科技1股面值1.00美元的股份(好仓),权益百分比为100%[57] - 2022年6月30日,谢先生(身故)对承德御室金丹药业有限公司权益百分比为100%[57] - 2022年6月30日,现代生物科技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4.5亿股股份(好仓),占公司股权百分比为75%[62] 公司其他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未行使购股权,上市日期至该日及直至中报日期期间,购股计划项下无已行使、已届满、已注销或已失效的购股[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合约安排产生的持续关连交易外,集团未订立须披露为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的交易[66] - 截至中报日期,公司维持已发行股份的充足公众持股量,公众最少持有已发行股份的25%[70] - 2021年集团识别两大主要风险为政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72] - 2021年12月上旬,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1年)调整后药品总数达2860种,含1486种西药、1374种中成药及892种传统中药片剂[72] - 各董事确认在本期内已遵守标准守则所载规定准则[5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梁子荣先生,已审阅集团本期未经审核中期业绩[74] - 中成药行业总体增速可能放缓,经销商数量或减少,市场从业者竞争加剧,跨行竞争也可能激化业内竞争[73] - 2021年根据全球发售发行股份带来147,802千元权益变动,发行股份应占交易成本为 - 26,638千元[82] - 公司于2019年8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在中国从事中成药生产[89][90]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112] - 中期财务报表于2022年8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142]
现代中药集团(0164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9 19: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60.7百万元,较2020年增长16.8%;纯利约为人民币81.8百万元,较2020年增长28.6%[6] - 2021年度综合收益约3.607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5200万元,增幅16.8%[21] - 2021年东北和华南地区收益分别约为1.929亿元和6170万元,2020年分别约为1.65亿元和5230万元[15] - 2021年东北收益1.92872亿元,占比53.5%;华东2967.1万元,占比8.2%;华南6172.7万元,占比17.1%等[23] - 2021年总收益较2020年增加16.8%,主要因东北和华南分别增长约2790万元和940万元[26] - 2021年整体毛利率由2020年的约44.3%降至约43.9%,因补肾填精丸收益增加且毛利率低[2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年约1030万元增至2021年约2190万元,增幅约111.4%[28]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2021年较2020年增加约5.0%[28] - 财务成本2021年减少约17.3万元[29] - 除税前溢利从2020年约9050万元增至2021年约1.142亿元,增幅约26.2%[30] - 2021年末总资产约3.959亿元(2020年末约2.093亿元),总负债约5860万元(2020年末约744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约0.1%(2020年末约3.9%)[32] - 2021年末员工196名(2020年末172名),员工成本总额约1840万元(2020年约1360万元)[39] - 2021年资本开支约6240万元(2020年约50万元)[42]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约5760万元(2020年约428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7000万元(2020年约40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1.158亿元(2020年所用现金净额约510万元)[44] - 董事会建议按每股0.0167港元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合共约1000万港元[43] - 2021年度董事会建议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167港元,须待股东批准[137] 业务线产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约60种中成药产品[8] - 公司拥有约60种中成药产品,主要产品有补肾填精丸等[14] - 补肾填精丸和气血双补丸在2021年和2020年分别贡献总收益约42.6%和38.3%[21] - 2021年加味藿香正气丸和清瘟解毒丸收益下降,因疫情防控需求减少[21] 分销网络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经销商达79个,分销网络覆盖中国约40个城市[8] - 公司分销网络由79名经销商组成,覆盖约40个城市,由逾35名推广人员服务管理[15] 研发开支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增加研发开支至约人民币10.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8]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41亿港元,截至2021年底已动用7440万港元,占比65.2%[18] 公司人员信息 - 张宏丽女士57岁,2019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制药行业经营及业务管理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48] - 栗景连先生42岁,2020年1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传统中医药行业的销售及营销方面拥有逾16年经验[51] - 姜振东先生39岁,2020年1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药品生产及管理行业拥有逾15年经验[53] - 刘凌女士61岁,2020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食品工程方面拥有逾31年经验[55] - 梁子荣先生38岁,2020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9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2016年起成为资深会员[59][61] - 张宏丽女士于1990年3月毕业于中国光明中药函授学院,2005年12月获认可为中药师[48] - 栗景连先生于1998年7月毕业于双阳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1月获授予医师资格[51] - 姜振东先生于2005年6月获得中国佳木斯大学药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获授予助理工程师,2018年9月获授制药工程师资格[54] - 刘凌女士于1982年7月在天津轻工业学院取得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10月在东京大学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所取得哲学博士学位[55] - 梁子荣先生于香港科技大学取得工商管理(会计及金融)学士学位,持有特许财务分析师(CFA)及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CAIA)称号[61] - 陈锦良47岁,2020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等职[62] - 李文韬39岁,2020年1月加入集团出任首席财务官,2013年2月成为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会员等[64] - 贾艳茹38岁,2021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财务)及董事会办公室主任,2021年6月取得大连财经学院管理学学士学位[67][68] - 梁君慧2021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在公司秘书领域拥有逾15年经验[7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守则条文第C.2.1条自2021年12月24日起至年报日期止有偏离外,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4] - 董事会负责公司业务的发展方向及控制,负责所有重要事项,定期检讨董事贡献及职责[76][77] - 若董事在事项中有重大潜在利益冲突,须放弃表决,公司举行无重大利益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讨论及投票[80] - 公司为董事因公司业务面对的法律诉讼相关责任作适当投保,投保范围每年检讨[8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谢伟等执行董事和陈锦良等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2][83]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梁子荣,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刘凌,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陈锦良[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规定[85] - 公司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一年,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均遵守《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公司不知悉雇员有违反行为[102] - 2021年董事会举行四次定期会议,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103]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至少提前14日送交董事,会议文件至少提前三日寄发[105] - 谢伟先生于2021年12月24日辞世,此后主席职务空缺,由其他成员分担职责[89] - 谢伟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3次、股东大会1/1次[107] - 张宏丽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3/3次、股东大会1/1次[107] - 刘凌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3/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3/3次、股东大会1/1次[107] - 2021年12月31日前,谢伟先生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执行董事列席的会议[108]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其书面职权范围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11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2次会议,分别审阅2020年度财报和2021年中期财报[112][113] - 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3次会议,讨论薪酬政策和待遇[114] - 2021年度,4名高级管理层成员年度薪酬在0港元至100万港元[116]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3次会议,检讨董事会结构等[117][122]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董事会有2名女性和4名男性董事,年龄39岁至61岁[118][119]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财报、监督外聘核数师等[112]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审批绩效薪酬等[114]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人选等[117]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检讨公司多项政策和合规情况[123] - 公司董事负责编制2021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24]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中审众环2021年度酬金总计190万港元,其中年度审计服务150万港元,中期财务资料协定程序40万港元[133] - 刘静诗自2021年5月27日起辞任公司秘书,梁君慧同日接任,梁君慧2021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4] 股东相关政策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9] - 股东提名非退任董事以外人士参选董事,相关通知须至少在股东大会召开前7日送达指定地址[140] - 公司认为与股东有效沟通重要,设有网站作为沟通平台,股东可书面查询或要求[136] - 公司制定股东通信政策并定期检讨,无预定派息比率[137] 公司沟通与关注事项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研讨会等沟通,关注保障权益、风险管理等[149]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通过政策咨询等沟通,关注企业管治、遵守法规等[151] - 公司与供应商通过招标会议等沟通,关注透明公平遴选程序、长期合作[151] - 公司与公众社区通过社区事件等沟通,关注环境影响、社会责任等[151] - 公司与客户通过客服热线等沟通,关注产品质量、隐私措施[151] ESG相关情况 - 相对更重要的ESG范畴为客户满意度、职业健康及安全、材料使用、员工薪酬福利及权利[156] - 持份者可通过电邮、网址等渠道反馈ESG意见[157] - 董事会重视可持续发展,将监控动态并加大投资[159]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访谈及问卷了解可持续发展看法并识别重大ESG事项[159] - 2021年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371.01千克,2020年为232.05千克,约93%来自气态燃料消耗,7%来自车辆使用[163][165]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157.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3219.7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1是最大组成部分[163][166] - 2021年有害废弃物(实验室废弃物)为0.42吨,2020年为0.3吨[169] - 2021年无害废弃物中建筑废物为40.9吨,2020年为6.5吨;食品废物为4.25吨,2020年为3.55吨;一般办公室废弃物为2.13吨,2020年为1.68吨[169] - 2021年所产生的废弃物总量为47.28吨,2020年为12.03吨[169] - 2021年员工总数为196名,2020年为172名[164][169]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69.59千克,2020年为230.17千克[163] - 2021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10千克,2020年为1.20千克[163] - 2021年颗粒物排放量为1.32千克[163] - 公司目标为2022年原料浪费及有害材料数额均不会明显高于2021年[171] - 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7,388.35兆瓦时,每名员工密度为145.68;2020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7,010.66兆瓦时,每名员工密度为98.90[174] - 2021年天然气消耗26,971.17兆瓦时,每名员工密度为143.46;2020年消耗16,655.47兆瓦时,每名员工密度为96.83[174] - 2021年电力消耗296.25兆瓦时,每名员工密度为1.58;2020年消耗254.22兆瓦时,每名员工密度为1.48[174] - 2021年水消耗18,362立方米,每名员工密度为97.67;2020年消耗15,527立方米,每名员工密度为90.27[178] - 2021年包装材料中塑料使用985吨,每名员工密度为5.03;2020年使用728吨,每名员工密度为4.23[182] - 2021年包装材料中纸张使用1,402吨,每名员工密度为7.15;2020年使用1,329吨,每名员工密度为7.73[182] - 2021年包装材料中金属使用223吨,每名员工密度为1.14;2020年使用216吨,每名员工密度为1.26[182] - 2021年所用包装材料总量为2,610吨,每名员工密度为13.32;2020年总量为2,273吨,每名员工密度为13.22[182] - 公司目标2022年能源消耗数额不明显高于2021年[176] - 公司将气候相关风险分为实体及转型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应对[186][187] 员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拥有全职员工196名[190] - 2021年男性员工63名,较2020年的56名有所增加;女性员工133名,较2020年的116名有所增加[191] - 2021年全职员工196名,较
现代中药集团(0164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16: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9年8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1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中成药[75] - 公司于2019年8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注册成立时法定股本为380,000港元[124] - 2020年12月18日公司法定股本由380,000港元增至100,000,000港元[122] - 2020年12月18日公司向现代生物科技配发现代生物科技贷款资本化的99股入帐列作缴足的股份[124] - 2021年1月15日完成资本化发行,向现有股东配发及发行449,999,9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涉及金额4,499,999港元[125] - 2021年1月15日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15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普通股,每股1.18港元,所得款项总额177,000,000港元(约合人民币147,802,000元)[125] - 全球发售发行股份应占开支约31,891,000港元(约合人民币26,638,000元)于公司股份溢价账中确认[125] - 中期财务报表于2021年8月26日获董事会批准[129] 公司产品与业务覆盖领域 - 公司拥有71个药品批准文号以及59种中成药,涵盖六大治疗领域[8] 公司股权结构 - 2021年6月30日,谢伟先生通过现代生物科技持有公司4.5亿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的75%[48] - 谢先生持有现代生物科技1股面值1.00美元的股份(好仓),占比100%;持有承德御室股权占比100%[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代生物科技持有公司450,000,000股(好仓),占公司股权75%[53] 公司总销售收益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长8.8%[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171.8百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158.0百万元增加约8.8%[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益约1.7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138亿元或8.8%[20] - 中国东北在本期和去年同期对集团总收益的贡献均超50.0%,本期总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8%[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1,79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57,961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上半年生产中成药收益为171,798千元,2020年同期为157,961千元[85] 公司净利润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5%[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溢利为人民币44.1百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40.0百万元增加约10.5%[14] - 除税后溢利由去年同期约4000万元增加约10.5%至本期约4410万元[2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44,12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39,919千元人民币[62] - 2020年期内溢利39,919千元,2021年期内溢利44,120千元[6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4,120千元,2020年同期为39,919千元;计算每股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93,836千股,2020年同期为450,000千股[98] 公司毛利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78.6百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71.2百万元增加约10.4%[14] 公司每股盈利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7.43分,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8.87分减少约16.2%[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7.43人民币分,2020年同期为8.87人民币分[62] 公司毛利率情况 - 本期整体毛利率约45.7%,较去年同期的约45.1%轻微增加[21] 公司费用开支情况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约350万元增加约168.3%至本期约950万元[22]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2%[22] - 财务成本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1万元至6.7万元[22]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20千元,2020年同期为184千元[86] - 2021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7,941千元,2020年同期为20,451千元[88]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67千元,2020年同期为118千元;员工成本为9,250千元,2020年同期为7,164千元;研发开支为2,600千元,2020年同期为3,140千元[93]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6,072千元,2020年同期为14,879千元;中国企业所得税率为25%[94][96]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包括董事)薪金、补贴等实物福利为872,000元,2020年同期为528,000元[128]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界定供款计划供款为141,000元,2020年同期为92,000元[128] - 2021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包括董事)薪酬总额为1,013,000元,2020年同期为620,000元[128]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总资产约3.474亿元,2020年12月31日约2.093亿元[2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约4730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744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约0.1%,2020年12月31日约4.1%[26]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0,238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20,394千元人民币[65]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87,187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88,864千元人民币[65]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7,262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74,223千元人民币[65]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00,134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34,832千元人民币[65] - 于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5,010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少于1,000元[65] - 2020年1月1日公司储备总计68,854千元,2020年6月30日为108,519千元,2021年1月1日为134,832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300,134千元[68] - 2021年根据全球发售和资本化发行发行股份,股本增加5,010千元,股份溢价增加116,154千元[68] - 2021年6月30日存货为29,195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3,964千元;其中预付研发开支2021年约为3.2百万元,2020年约为1.3百万元[104]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4,060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81,709千元[105] - 2021年6月30日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38,643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45,628千元[107]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第三方为21,79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26,884千元[108] - 2020年12月31日的结余包括应计上市开支约12400千元[109] - 2021年6月30日租赁负债即期部分为343千元,非即期部分为29千元;2020年12月31日即期部分为335千元,非即期部分为203千元[115] - 2021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为5068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4418千元[118] - 2021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600,000千股,金额为6000千港元,约等于人民币5010千元[122] 公司现金流情况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约2490万元,2020年同期约590万元[27] - 本期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4010万元,2020年同期约23万元[27] - 本期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1.159亿元,2020年同期约820万元[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928千元,2020年同期为5,900千元[7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128)千元,2020年同期为(231)千元[7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5,931千元,2020年同期为8,243千元[71]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00,731千元,2020年为13,912千元[71] - 2021年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932千元,2020年为49,746千元[7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现金流出总额约为200千元,2020年同期约为300千元[117] 公司员工情况 - 本期员工成本总额约930万元,2020年同期约720万元[32]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172名雇员,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32]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股息,2020年同期也未派付[36]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无)[100] 公司资本开支情况 - 本期资本开支约4030万元,2020年同期约27万元[35]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141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动用7310万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32.3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0.5百万元[101] - 2021年6月30日资本开支承担(未经审核)为20,198,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7,548,000元[130]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12月31日也无[28] 公司主要产品收益占比情况 - 补肾填精丸及气血双补丸在本期和去年同期分别占集团总收益约46.4%及30.5%[20]
现代中药集团(0164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6 16:35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2021年1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8] - 2021年1月15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141亿港元[19] - 公司股份自2021年1月15日起在联交所上市,2020年度企业管治守则不适用,上市后适用[70] - 股份自2021年1月15日起于联交所主板上市,2020年度董事会及董事委员会未举行会议,2021年3月26日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公司将在2021年召开至少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087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21880万元增加约41.1%[8] - 2020年公司纯利增至约人民币6360万元,较2019年增加约37.5%[8] - 2020年公司研发开支增至约人民币102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830万元增加约22.9%[10] - 2017 - 2020年四个年度期间中国东北及华南所得总收益增加约239.1%[15] - 2020年东北收益贡献约为总收益的53.4%,2019年约为55.0%[16] - 所得款项净额分配:提高及扩大产能5170万港元(45.3%)、扩大分销网络1970万港元(17.3%)等[19] - 2020年度综合收益约3.087亿元,较2019年增加约8990万元或41.1%[21] - 补肾填精丸及气血双补丸2020年占总收益约38.3%,2019年约40.8%[21] - 2020年整体毛利率由2019年的约45.3%降至约44.3%[28] - 2020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030万元,较2019年增加约27.2%[30] - 2020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较2019年增加约54.6%[30] - 2020年财务成本增加约20万元,因2019年12月底提取新贷款[31] - 公司2020年度除税前溢利约为人民币905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6530万元增加约38.6%[33]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总资产约人民币2.093亿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1.231亿元有所增加;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人民币732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3590万元增加[3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约为人民币744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5430万元增加;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人民币616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4000万元增加[3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9%,较2019年的约7.3%大幅下降[3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172名雇员,较2019年的176名减少;2020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36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1130万元增加[41] - 2020年度,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110万元减少[44] - 2020年度,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人民币4280万元,较2019年的约人民币4020万元增加[46] - 2020年度,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40万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120万元减少[46] - 2020年度,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510万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9290万元减少[4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0年度任何末期股息[45] - 2020年度公司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中审众环酬金总计630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160万港元,有关上市的专业发展(作为申报会计师)470万港元[120] 公司业务产品情况 - 公司目前拥有约60种中成药产品[15] - 按2019年中国东北的补气补血类中成药丸及心脑血管中成药胶囊销售额计算,公司是中成药生产龙头公司之一[15] 公司分销网络情况 - 公司分销网络由70多名经销商组成,覆盖约40个城市,由30多名推广人员服务管理[16]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栗景連41岁,2020年1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首席营运官,负责销售及营销,有逾15年传统中医药行业销售及营销经验[53] - 姜振东38岁,2020年1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2019年1月加入负责生产等管理,有逾14年药品生产及管理行业经验[54] - 刘凌60岁,2020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食品工程经验[57] - 梁子荣37岁,2020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2009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2016年起成为资深会员[58][62] - 陈锦良46岁,2020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中药研究方面经验丰富[63] - 李文韬38岁,2020年1月加入出任首席财务官,负责财务管理及监管合规,2013年2月成为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会员,2011年5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2018年7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65] - 栗景连1998年7月毕业于双阳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社区医士专业,2001年1月获医师资格[53] - 姜振东2005年6月获中国佳木斯大学药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获助理工程师资格,2018年9月获制药工程师资格[56] - 刘凌1982年7月在天津轻工业学院取得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10月在东京大学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所取得哲学博士学位[57] - 陈锦良1997年12月及1999年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理学士及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取得中医文凭,2007年12月取得中医哲学博士学位[6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77][79]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梁子荣先生,成员有刘凌女士、陈锦良先生[78]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刘凌女士,成员有张宏丽女士、陈锦良先生[78]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陈锦良先生,成员有刘凌女士、姜振东先生[78] - 公司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一年[8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84] - 谢伟先生、张宏丽女士及刘凌女士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84] - 公司已就董事法律诉讼责任作适当投保,投保范围每年检讨[76]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础[70] - 上市起至年报日期公司组织一次全体董事参加的培训课程[86]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至少提前14日送交董事,董事会文件至少提前三日寄发[91] - 谢伟等7位董事在董事会及各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与会议次数比多为1/1,谢伟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其他执行董事未出席的会议[96]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97] - 审核委员会由梁子荣、刘凌、陈锦良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子荣有适当专业资格[9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财务报表、监督外聘核数师等[98] - 上市起至年报日期,审核委员会于2021年3月26日举行一次会议,审阅2020年度财务业绩等内容,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对外聘核数师续聘无意见分歧[99]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自上市起至报告日期遵守该守则[87]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相关雇员买卖公司证券准则,不知悉雇员有违反行为[89]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3月26日举行一次会议[102] - 2020年度高级管理层成员中,薪酬在0港元至100万港元的有2人[103]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3月26日举行一次会议[104][10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实施情况[107]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检讨公司多方面情况[109] - 董事确认负责编制公司2020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11] - 公司无可能令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12]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审核委员会协助监督[114] - 公司每年进行内部评估,委聘外部专业公司进行独立检讨[114]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分且有效,后续将持续审阅[117] 公司沟通与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设有网站“www.cdysjdyy.com”作为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平台,股东及投资者可通过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津围公路88号地址或IR@cdysjdyy.com电邮进行书面查询或要求[122] - 公司于股东周年大会前至少20个完整营业日及所有其他股东大会前至少10个完整营业日向股东寄发通知[123]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附有于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5] - 股东提名非退任董事以外人士参选公司董事,相关通知须于股东大会召开前7日送达公司中国公司总部或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125] - 2020年公司未对组织章程细则作出任何变动,最新版本可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cdysjdyy.com)查阅[129]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资料时间跨度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所载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33] 公司员工情况 - 公司与员工通过员工活动、会议及简报会、表现评估等渠道沟通,员工关注健康与安全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及培训机会[135] - 公司2020年员工总数为172名[147] - 公司在2020年中国及香港分别拥有171名员工及1名兼职员工[168] - 公司员工中男性56人,女性116人[169] - 公司全职员工171人,兼职员工1人[169] - 公司30岁以下员工4人,31 - 40岁74人,41 - 50岁62人,51岁以上32人[169] - 公司员工在中国内地171人,在香港1人[169] - 公司员工男女比例为男性33%、女性67%,职位类别比例为高级管理层2%、中级管理层11%、前线及其他员工87%[179] - 公司员工每人每年平均接受30小时培训,男性为30.00小时、女性为30.34小时,高级管理层为30.00小时、中级管理层为30.00小时、前线及其他员工为30.27小时[178][179] 公司环境指标情况 - 202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30.17千克,每名员工密度为1.34[147] - 2020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1.20千克,每名员工密度为0.0069[147] - 2020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68千克,每名员工密度为0.00040[147] - 2020年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232.05千克,每名员工密度为1.35[147] - 2020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957.59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密度为17.20[147] - 2020年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46.08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密度为1.43[147] - 2020年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6.08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密度为0.09[147] - 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219.76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名员工密度为18.72[147] - 报告期内约96%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来自气态燃料消耗,4%来自车辆使用[150] - 公司种植265棵树,减少6.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151] - 2020年公司产生的废弃物总量为12.03吨,其中有害废弃物(实验室废弃物)0.3吨,无害废弃物(建筑、食品、一般办公室废弃物)分别为6.5吨、3.55吨、1.68吨[152] - 2020年公司能源消耗总量为17,010.66千瓦时,其中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分别为53.94、4.29、16,655.47、42.73、254.22千瓦时[156] - 2020年公司水资源消耗为15,527立方米[161] - 2020年公司所用包装材料总量为2,273吨,其中塑料、纸张、金属分别为728吨、1,329吨、216吨[155] 公司供应商管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34名预先批准的供应商,每种主要原材料至少向三名供应商采购[186] - 公司将采购过程分为A、B、C三组供应商,对不同组供应商有不同审查标准[184] 公司员工关怀与管理情况 - 公司加强工作环境预防措施,降低2019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如员工戴口罩、场所消毒等[174] - 公司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健康法规及职业准则,维护设备并配备安全控制措施[175] - 公司为员工提供医疗及辅导服务,2020年无工伤致命事故和损失工作日数[175] - 公司2020年举办活动减轻员工压力,按员工所选给予假期并调整营运时间表[175] - 公司培训内容根据员工职责和业务需求定制,包括工作场所安全、质量管理等[178] - 公司严格遵守中国劳动相关法律,禁止骚扰、歧视员工及招聘童工[182] 公司产品质量与管理情况 - 报告期内无产品召回或产品质量投诉情况[187][195] - 公司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覆盖业务运营并与不同部门联系加强保护措施[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