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特能源(01799)
icon
搜索文档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7 20:55
营业收入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2.2594亿元[1] 营业成本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营业成本140.4113亿元[1] 净利润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88亿元[1] 资产总额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891.2714亿元[1]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Xinte Energy Co., Ltd.,股票代号为1799[2] - 董事会成员包括陈维平先生、张建新先生、崔翔先生等[4] - 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网站为www.xinteenergy.com[5] - 公司擅长建设绿色能源循环经济项目,如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和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6] - 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以港元认购及买卖[7] 公司股权结构 - 本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本公司64.52%股权[9] - 新疆特变直接及间接持有本公司6.07%股权[9] - 张新先生持有本公司股份约6.07%[107] - 特变电工持有本公司股份约64.52%[109] 业绩总结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586.9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1%[18] - 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396.3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1%[18]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758.9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28%[18] 多晶硅项目 - 公司实现多晶硅产量7.61万吨,实现销量8.61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4.72%和80.50%[19] - 公司实现多晶硅板块营业收入人民币12,618.4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9%[21] - 公司实现多晶硅板块毛利人民币6,696.4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1%[21] 风能、光伏电站项目 - 公司新增获得光伏、风电项目指标开发约1.08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共计1.02GW,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34.4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2%[2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10,667,958,31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3,409,764,114.29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3.25%[48] - 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5.28%,较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114.30%增加20.98个百分点[55] 未来展望 - 2023年下半年,面对机遇与挑战,本集团将加快产业布局,加大创新力度,深化提产增效、降本增效、提质增效,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66] - 公司将加快风、光资源的储备及开发建设,包括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项目合作建设以及运营电站资源获取[70] - 公司将继续围绕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方面进行重点技术研发与创新,包括优化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管控,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开发模式的创新学习[71]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9-25 22:42
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 - 2022年3月及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的通知[2] - 本公司已就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展自查,并根据指引提供了进一步澄清和指引[4] - 2023年1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资格项目清单的公告[6] - 本公司已启动在审项目的自查工作,并确定了可能无法获得部分已确认收入但尚未收到的电价补贴的项目[7] - 本公司将调整2022年度合并财务数据中有关已确认但尚未收回的电价补贴收入,沖减2022年度营业收入[16] 业绩公告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1]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5 16:41
财务业绩概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75.8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利润总额为64.42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7.58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2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3.3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0元[2]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175.87亿元,较2022年1 - 6月的147.16亿元增长19.51%[9]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106.33亿元,较2022年1 - 6月的75.39亿元增长41.04%[9]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53.96亿元,较2022年1 - 6月的60.30亿元下降10.51%[10] - 2023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3.3280元/股,较2022年1 - 6月的3.9282元/股下降15.28%[13]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合计17,402,249,179.22元,较上期14,533,382,298.50元增长约19.74%[21] - 2023年毛利合计8,031,568,104.66元,较上期8,304,159,209.68元下降约3.28%[21] - 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75.87亿元,上期发生额为147.16亿元,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为94.80亿元,上期发生额为62.77亿元[38] - 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为10.46亿元,上期发生额为10.63亿元[3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9%,基本每股收益为3.33元/股[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5.87亿元,同比增长19.51%,净利润53.9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5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0.51%和15.28%[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74.0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6887亿元,增幅19.74%[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发生成本93.70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4146亿元,增幅50.43%[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毛利80.31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259亿元,降幅3.28%,综合毛利率46.15%,较上年同期下降10.99个百分点[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589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832亿元,降幅15.28%[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少数股东利润为6.37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444亿元,增幅54.35%[6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董事会建议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40] - 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25.390281710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3.687456831亿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17.8609616354亿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517.8584122434亿元基本持平[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843.251243346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91.5458690744亿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40.533221716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9.4464660674亿元略有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185.4770286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1.7270506107亿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417.2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0.37亿元增长15.78%[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合计84,325,124,334.6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9,154,586,907.44元增长约6.53%[21][22]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合计42,601,025,033.6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117,351,667.81元下降约1.19%[21][22] - 期末应收票据合计1,744,217,567.51元,较期初2,099,428,816.78元下降约16.92%[23] - 期末已用于质押的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474,283,221.29元[23] - 应收票据期末未终止确认金额为1.1263784591亿元,期初为6.2997647亿元[24] - 应收票据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账面余额期末为17.6183592678亿元,期初为21.2063516846亿元,计提比例均为1%[25] - 本期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合计变动为 - 358.799241万元,期末余额为1761.835927万元[26]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52.3894942783亿元,坏账准备为5.854161861亿元,账面价值为46.5353324173亿元[27] - 按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为9256.581617万元,计提比例100%,因部分电站电价补贴风险[28] - 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7.2144940911亿元,坏账准备为3.7316191409亿元[29]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应收账款期末为16.3892269447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2%[29] - 电费及补贴款组合应收账款期末为24.2493420255亿元,期末坏账准备为1.1968845584亿元,计提比例4.94%[31] - 应收账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账面余额期初为56.6139742997亿元,计提比例8.03%[2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2.39亿元,期初余额为57.54亿元,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为5.85亿元,期初余额为5.47亿元[32][3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63.50亿元,期初余额为61.72亿元[34] - 银行及其他借款期末余额为214.87亿元,期初余额为213.36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借款期末余额为43.18亿元,期初余额为39.81亿元[35]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65.24亿元,期初余额为47.01亿元[3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92.28亿元,期初余额为103.99亿元[37] - 2023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中以应收票据质押金额为1.12亿元,长期借款中以资产抵押及担保金额为131.3852亿元[6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25.3903亿元,流动负债为240.5332亿元,净流动资产为84.8571亿元,流动比率为135.28%[69]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风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14] - 公司业务分为多晶硅、风能和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其他等经营分部[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7.61万吨,销量8.6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4.72%和80.50%,多晶硅板块营收126.18亿元,同比增长21.79%,毛利66.96亿元,同比下降2.01%[47] - 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10万吨预计2023年底前达质达产[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的N型料产量是上年同期的6倍[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光伏、风电项目指标开发约1.08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建设项目装机1.02GW,截至6月末并网发电运营电站约2.93GW[48] - 公司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2023年上半年营收27.34亿元,同比增长11.22%,毛利4.99亿元,同比下降17.01%;运营板块营收11.39亿元,同比下降6.15%,毛利7.08亿元,同比下降11.07%[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多晶硅产品电子一级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约24个百分点,少子寿命提升49%,体、表金属含量分别下降56%及61%[49] - 公司在风、光资源开发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模式,如光伏柔性支架设计等[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多晶硅板块收入126.18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5758亿元,增幅21.79%,销量增约80%,售价降约32%[53] 费用及收益情况 - 2023年1 - 6月研发费用9369.93万元,较2022年1 - 6月的1.25亿元下降25.22%[9] - 2023年1 - 6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 2912.98万元,2022年1 - 6月为 - 1470.35万元[10] - 2023年1 - 6月信用减值损失为 - 6317.16万元,较2022年1 - 6月的 - 6996.90万元有所收窄[10] - 2023年1 - 6月资产减值损失为 - 6.09亿元,较2022年1 - 6月的 - 6721.29万元大幅增加[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费用2.39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4746亿元,降幅16.55%[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管理费用3.6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5253亿元,增幅16.55%[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研发费用0.93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316亿元,降幅25.22%[58]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7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9027亿元,增幅68.45%[6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金额为33.62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7451亿元,降幅52.22%[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9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416亿元,降幅69.26%[65]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6.679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3.25%,存货周转率为2.32次,存货周转天数为77.57天[66][67] 重大事项及未来计划 - 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资产等事项,除建议发行A股及投资建设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未来计划[74][75] - 2023年6月30日后及截至公告日期,无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75] - 2023下半年公司将加快产业布局,加大创新力度,深化提产、降本、提质增效[77] - 公司将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开展隐患专项治理活动[78] - 公司将实现30万吨多晶硅产能的稳产、满产,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提升产品质量[79] - 公司将加快风光资源储备及开发建设,聚焦大型基地项目,管控电站建设成本和质量,加强合规管理和智能运维[80] - 公司将围绕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进行技术研发创新,优化多晶硅工艺,加强新技术开发和产学研合作[81] - 公司将搭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优化“引、育、用、留”人才生态链[82] - 新能源产业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和盈利,公司将跟踪分析政策并积极应对[83] - 多晶硅价格呈震荡下行趋势,公司将借助基地规模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84] - 建议发行不超3亿股A股,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项目总投资预期为人民币176亿元,其中资本金88亿元[92]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技术及新产品替代、市场竞争加剧、光伏风电并网消纳、国际贸易争端和政治因素等风险[85][86][87][89] - 公司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市场挑战,合理规划风光资源开发,关注国际形势完善合规体系[85][86][88][89]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8454人,报告期内向员工支付薪酬共计人民币9.8372亿元[90][91] - 公司重视员工培训,建立覆盖全员的培训课程体系,将科技创新项目核心人员培养与基础岗位资格认定作为重点[91] -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实现企业和员工中长期利益结合[90] 合规与治理 - 本中期业绩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
新特能源(0179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8: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Xinte Energy Co., Ltd.,股票代号为1799[2]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办事处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6] - 公司建议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00,000股A股[7] - 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8] - "主板"指的是聯交所營運的股票市場,獨立於聯交所GEM並與GEM並行運作[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风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148] 公司财务数据 - 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7,541.11百万元[28]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1年的58,198,873,145.40元增长至2022年的79,261,044,062.13元[29] - 公司營業收入从2018年的12,226,738,122.03元增长至2022年的37,541,114,499.68元[29] - 公司净利润从2018年的1,110,642,992.32元增长至2022年的14,426,245,721.45元[29]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从2018年的1.06元增长至2022年的9.37元[29]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淨利潤为人民幣133.95億元,同比增长170.33%[3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幣37,541.11百万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幣14,426.25百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幣13,395.47百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6.68%、167.95%和170.33%[48] 公司战略规划 - 2023年度计划实现多晶硅产量23-24万吨,实现确认收入的风能、光伏电站开发及建设装机规模2–3GW[100] - 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持续向好,新能源产业链部分环节供需结构调整,本公司将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100] 公司股权结构 - 张新先生持有本公司股份约6.07%[184] - 特变电工持有本公司股份约64.52%[186] 公司风险管理 - 政策变动风险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密切监察和分析新政策的出台及其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积极应对,减少政策变更对公司的不利影响[111][112] - 多晶硅价格可能存在下降的风险,公司将加快多晶硅项目达产,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及盈利能力[113][114] - 全球能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117]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4 20:13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0.87亿元,营业成本人民币50.07亿元,净利润人民币34.67亿元[3] - 本集团资产总额截至2023年3月31日为人民币837.31亿元[3] 审计情况 - 本公告所载资料为未经审计,不应被视为对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财务表现的任何指示或保证[4]
新特能源(0179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30
营业收入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9.3122亿元[1] 营业成本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营业成本118.2274亿元[1] 净利润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95亿元[1] 资产总额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777.5071亿元[1]
新特能源(0179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7 16: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点位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4]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4]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4] - 公司H股股份过户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4] - 公司网站为www.xinteenergy.com[4] - 公司投资者联络电话为86 991-3665888,传真为86 991-3672600-102[4] - 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799[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4.3亿元[93] 公司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正在推进内蒙古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5] - 公司正在推进新疆准东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项目[5] - 新疆多晶硅产能提升至10万吨/年,内蒙古10万吨项目预计2022年四季度达质达产,准东20万吨项目稳步推进[14]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四季度全面达产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使多晶硅产能提升至20万吨/年[37] - 公司加快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预计于2023年–2024年陆续投产[37] - 公司将继续扩充多晶硅产能,优化产品质量、能耗和数字化建设水平[37] - 公司计划加快风、光资源的储备及开发建设,扩大发电装机规模[37] - 公司计划推进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达质达产,并加快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46] - 公司计划在风、光资源开发时合理规划,确保电站发电效率及效益[48] - 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内资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2.93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2.93亿元用于补充风电及光伏资源开发的营运资金[53][54]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3亿股A股,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76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金88亿元人民币[61] - 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的资本金将通过A股发行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解决,剩余部分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61] - 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A股发行申请材料,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并已获受理[6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716.27百万元,同比增长88.83%[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030.24百万元,同比增长345.14%[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617.29百万元,同比增长357.37%[1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36.5万吨,同比增长53.4%[11]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12] -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36.20GW[12] - 2022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12.94GW,同比增长19.37%[12] -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342.24GW[12] - 2022年上半年单晶致密料均价从人民币23.44万元/吨上涨至人民币27.00万元/吨,涨幅为15.2%[11] - 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和销量分别为4.62万吨和4.77万吨,同比增长29%和36%[14] - 多晶硅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0,360.86百万元,同比增长193.34%,毛利为人民币6,833.72百万元,同比增长337.29%[14] - 新增获取光伏、风电项目指标超过2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项目装机约1GW[15] - 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实现毛利人民币601.62百万元,同比增长87.01%[15]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实现毛利人民币795.61百万元,同比增长53.31%[15] - 截至2022年6月末,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共2.37GW,在建项目约1GW[15] - 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533.38百万元,同比增长87.51%,主要由于多晶硅产品销量增加和销售价格上涨[20]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213.37百万元,同比增长66.86%,主要由于运营电站规模增加[21] - 主营业务成本增加至人民币6,229.22百万元,同比增长17.91%,主要由于收入规模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22] - 多晶硅板块成本增加至人民币3,527.14百万元,同比增长79.11%,主要由于销量增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22] - 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成本减少至人民币1,856.95百万元,同比下降30.63%,主要由于平均单瓦成本下降[22]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成本增加至人民币417.77百万元,同比增长100.64%,主要由于运营规模增加[22] - 毛利增加至人民币8,304.16百万元,同比增长236.49%,综合毛利率提升至57.1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至人民币5,617.29百万元,同比增长357.37%[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至人民币5,683.22百万元,同比增长465.56%[26] - 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至人民币7,036.72百万元,同比增长559.23%[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加至人民币5,223.08百万元[28] - 资本负债比率上升至56.00%[2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7,459.64百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为人民币7,149.14百万元[31]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1,316.82百万元,其中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0,471.80百万元[31]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6,142.82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1,532.76百万元[31]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28.82%,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4.91个百分点[31]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1,926.06百万元,主要用于担保的定期存款以及票据和信用证保证金[31]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1年底的5,379,011,955.63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7,149,135,980.94元[74]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1年底的76,985,909.10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371,635,644.40元[74] - 公司应收票据从2021年底的1,802,510,347.06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019,604,719.85元[74] - 公司固定资产从2021年底的25,216,001,023.25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6,256,479,566.21元[74] - 公司资产总计从2021年底的58,198,873,145.40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67,665,295,361.79元[74]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合计为21,316,819,855.9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278,269,261.98元增加了10.6%[75]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长期借款为17,442,878,620.3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340,567,421.42元增加了21.6%[75]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未分配利润为12,938,195,592.0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93,910,525.69元增加了45.5%[76]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合计为27,720,388,434.8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388,639,600.89元增加了18.5%[76]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684,229,819.8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66,945,065.67元减少了53.4%[7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684,028,125.8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1,910,806.33元增加了45.0%[7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长期股权投资为12,594,607,037.9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189,474,219.63元增加了37.1%[7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固定资产为6,083,863,059.9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32,057,505.37元增加了4.3%[7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7.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8%[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60.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2%[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为7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8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63.3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下降0.1%[7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7.0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下降4.9%[7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60.1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5.4%[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9%[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为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0%[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为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80]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0.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2%[8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5%[8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8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8%[8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6.3%[82]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9282元,同比增长283.8%[81]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346.0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未披露[82]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333.4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4%[82] - 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1%[81]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0%[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8%[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9.2%[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6%[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1%[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28.1%[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7.3%[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116,350,000元,较2021年同期的500,000,000元大幅减少[8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为1,897,549,904.09元,较2021年同期的268,832,935.08元显著增加[8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1,199,904.09元,较2021年同期的231,167,064.92元大幅下降[8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19,784,246.95元,较2021年同期的1,102,937,982.21元大幅减少[8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1,504,106.39元,较2021年同期的1,758,711,694.12元大幅减少[8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为23,388,639,600.89元[8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少数股东权益为3,361,064,807.16元[8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8,893,910,525.69元[8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资本公积为9,160,068,619.11元[8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1,430,000,000元[88] - 股东权益合计为14,501,239,323.02元[89] - 少数股东权益为2,459,870,212.14元[89] - 未分配利润为4,262,694,085.15元[89] - 专项储备为343,605,668.09元[8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为319,956.86元[89] - 资本公积为6,234,749,400.78元[89] - 股本为1,200,000,000.00元[89]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5,195,049,393.17元,较期初增加822,793,252.82元[90] - 未分配利润为4,104,154,802.33元,较期初增加810,306,323.63元[90] - 资本公积为9,114,857,692.39元,较期初增加10,287,782.41元[90] - 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0,126,778,768.18元,较期初增加402,643,858.06元[9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387,719,883.77元,较期初增加402,307,128.29元[92]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6,197,070,310.25元,与期初持平[92] - 母公司专项储备为336,729.77元,较期初增加336,729.77元[92] - 母公司股本为1,200,000,000.00元,与期初持平[92] - 公司盈余公积为546,036,898.45元,与期初持平[90] - 母公司盈余公积为341,988,574.16元,与期初持平[9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涉及11家有限合伙企业[5]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向500名员工授予2994万股内资股,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3.73元[60] - 公司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9]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非执行董事组成,谭国明先生担任主席[57] - 公司委任了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崔翔先生、陈维平先生和谭国明先生[56] - 公司董事及监事在报告期内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未发现雇员违反相关指引[51] - 公司董事张新先生通过所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86,759,908股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07%[63][64] - 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持有公司921,286,161股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4.43%[67] - 特变电工全资附属公司特变电工(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23,200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9%[67] - 新疆特变持有公司83,863,108股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86%[67] - 新疆特变的全资附属公司新疆远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896,800股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20%[67]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特变电工(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1,223,200股H股[6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新疆远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896,800股内资股[68] - 公司员工总数为7,104名,工资由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组成[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内资股占比73.69%,H股占比26.31%[58]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2022年下半年关键设备和生产线检修,提升多晶硅产品转换效率[38] - 公司计划加快N型单晶硅料的批量生产,并完善现有质量管理体系[38]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原材料价格研判和供应商战略洽谈,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40] - 公司计划通过设备改造和工艺优化,进一步降低硅单耗和电耗[40] - 公司计划加快电站智慧运维平台建设,推进智能电站建设[39]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新能源大基地、源
新特能源(0179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20: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號為1799[1] - 公司於2021年6月16日進行了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換屆[2] - 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市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3] - 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66.61%股权[7] - 公司於2021年4月21日为年报付印前加载若干资料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5] - 公司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风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结构为:内资股1,053,829,244股,占比73.69%;H股376,170,756股,占比26.31%[75] - 特變電工持有本公司951,226,161股內資股,佔相關類別股份約90.26%,合計持股佔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約66.61%[97] - 張新先生直接持有新疆特變的40.08%權益,新疆特變持有本公司4.27%股權[97] - 公司通过特变电工(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223,200股H股[105] - 新疆远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2,896,800股内资股[105] - 陈伟林先生通过新疆特变间接持有公司4.27%股权[105] - 公司遵守OFAC承诺,未使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资助或促成与制裁对象的活动[107] - 公司于2021年8月5日与特变电工签订内资股认购协议,发行167,304,874股内资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2.93亿元人民币[111] - 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约66.61%,为公司的控股股东[125] - 特變電工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790,111,289元,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變壓器、電抗器、電線、電纜和其他電氣和機械設備及國內外的輸電項目、水電和熱電站項目的工程建設承包[125] - 新疆特變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75,000,000元,主要業務為生產銷售機電產品和變壓器配件及實業投資[126] - 公司已制定關連交易管理規則,確認、記錄及監視本公司關連交易,包括持續關連交易,以符合上市規則的規定[128] - 公司外聘核數師確認,持續關連交易已經董事會批准,並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本集團的定價政策及相關協議[129] - 公司2021年度内未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处罚[130] - 公司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并取得相关认证,2021年无重大环境事故或污染情况[131] - 控股股东特变电工遵守不竞争承诺,未做出任何违背承诺的行为[132][133] - 公司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公眾人士持有已發行股份不少於25%[134]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則,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載之適用守則條文[135] - 公司自2021年度起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138] - 2021年11月22日,公司终止委任罗兵咸永道为国际核数师,委任信永中和为审计核数师[139] - 公司章程於2021年6月16日、2021年6月28日及2021年11月22日經股東大會審議及批准修改[197] - 提名委員會每年在《企業管治報告》中披露董事會組成,並監察本政策的執行[196] 公司业务及项目 - 公司正在推進內蒙古10萬噸多晶硅項目和准東20萬噸多晶硅項目[4] -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多晶硅、风能、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8] - 公司加速新能源产业布局,启动新疆多晶硅生产线技改及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11] - 公司计划2022年上半年完成新疆生产线技术改造,产能提升至10万吨/年,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预计2022年中期建成投产,年底前达产,届时总产能将达到20万吨/年[22] - 公司2021年新增获取平价项目指标超过4GW,其中在山西和宁夏实现了储能项目领域的突破[23] - 公司2021年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能电站装机规模约2.3GW,收入为人民币77.61亿元,同比增长5.11%,毛利为人民币10.27亿元,同比增长11.60%[24] - 公司2021年末风能、光伏运营电站装机达到2.2GW,较2020年末的830MW大幅增长,收入为人民币18.74亿元,同比增长111.15%,毛利为人民币12.86亿元,同比增长137.28%[25][26]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改造,提升多晶硅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单晶料占比提升和N型单晶用料批量供应[21] - 公司通过优化供應商結構和集約化採購,降低工程原材料成本,并通过系统设计和设备升级降低工程建造成本[24] - 公司通过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和設備健康診斷,實現設備能量可利用率超過99%,降低電站運營成本[25] - 公司加强与下游客户的战略合作,引入投资者持有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9%的股权,形成资本纽带战略关系[22] - 公司在科技研发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和数字化建设,提升多晶硅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认证[27] - 公司计划通过设备运行质量管控和精准检修,力争将单晶硅料占比进一步提高[52] - 公司将优化降本管理机制,通过冷氢化系统改造等方式,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53] - 公司将通过数字化管控流程建设,提升人均运维容量,提高电站营运效率[54] - 公司将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关注N型电池、海上风电等前沿技术,加大研发投入[55] - 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计划,引进研发、技术、数字化方面的人才,满足产能扩充需求[56] - 公司将密切跟踪和分析新能源产业政策变化,采取有效对策减少不利影响[57] - 公司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研发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58] - 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优化业务结构,巩固提升行业地位[59] - 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加快多晶硅项目投达产,通过产量、质量提升降低成本[61] - 公司将在风、光资源开发时合理规划,在并网及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加大开发力度[62] - 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00,000股A股,募集資金用於投資建設准東20萬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176億元[101] - 公司擬向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者授予不超過3,000萬股內資股股份,授予價格為每股內資股人民幣13.73元[102] - 公司建議派發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1.10元,共計人民幣15.73億元[10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52.30亿元,同比增长58.81%[8][9] - 多晶硅业务收入1157.56亿元,同比增长158.82%,占营业收入的51.39%[9] - 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收入776.14亿元,同比增长5.11%,占营业收入的34.46%[9]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业务收入187.35亿元,同比增长111.15%,占营业收入的8.32%[9] - 其他业务收入131.24亿元,同比下降8.76%,占营业收入的5.83%[9]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31.84亿元,同比增长显著[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53亿元,同比增长显著[8] - 2021年度公司实现收入为人民币225.23亿元,同比增长58.81%[11] - 2021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49.55亿元,同比增长680.88%[11] - 2021年公司多晶硅产量同比提升约10%[11] - 公司新能源电站开发及运营规模实现重大突破,新获取开发资源超过4GW,自营电站装机容量超过2.2GW,同比增长近2倍[11] - 公司电力电子制造业实现新突破,推出1,500V 300kW+系列新一代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和新一代高可靠性SVG机型[11] - 公司研发的±800kV/3,000MW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及阀控产品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产品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1] - 公司供应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昆柳龙工程累计安全送电262亿千瓦时[11] - 公司完成H股配售及内资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超过人民币30亿元[11] - 公司正积极筹备回归A股工作,努力打造境内外两个融资平台[11] - 2021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67.1万吨,同比增长19.2%[16] - 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63.1万吨,需求量为65.3万吨[16] - 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49.0万吨,净进口量为11.6万吨,总需求量为61.3万吨[16] -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为54.88GW,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18] - 2021年中国光伏发电量为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18] - 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为47.57GW,累计装机达到328GW[19] - 2021年中国风电发电量为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19]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523.04百万元,同比增长58.81%[20]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55.26百万元,同比增长680.88%[20] - 2021年中国多晶硅价格从年初的人民币8.76万元/吨上涨至年底的人民币23.25万元/吨,涨幅为165.4%[17] - 公司2021年多晶硅产量达到7.82万吨,收入为人民币115.76亿元,同比增长158.82%,毛利为人民币67.90亿元,同比增长791.60%[21] - 公司2021年单位能耗较上年同期减少12%[30] - 公司2021年获得授权专利102件,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645件、国际专利7件[28] - 公司研发的I-V扫描与智能诊断系统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最高等级认证[28] - ±800kV/3000MW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及阀控产品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产品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8] - 公司2021年发生成本1323.13亿元,同比增长12.66%[35] - 多晶硅板块成本478.53亿元,同比增长28.95%[35] - 公司2021年未发生员工重伤、死亡、职业病及环境污染等超出HSSE目标指标事故事件[30]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成本增加至人民币587.08百万元,增幅70.09%[37] - 毛利增加至人民币9,291.70百万元,增幅281.20%,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1.25%[37] - 销售费用增加至人民币742.48百万元,增幅46.62%[37] - 管理费用增加至人民币702.44百万元,增幅53.58%[37] - 研发费用增加至人民币337.25百万元,增幅74.62%[37] - 财务费用增加至人民币713.88百万元,增幅1.54%[38] - 投资收益减少至人民币282.29百万元,降幅58.03%[38] - 所得税费用增加至人民币934.33百万元,增幅1,357.40%[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至人民币4,955.26百万元,增幅680.88%[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至人民币4,310.26百万元,增幅45.38%[4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6.10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41亿元增加39.69亿元[4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3.91%,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4.07%增加19.84个百分点[4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21.87亿元,主要用于担保的定期存款以及票据和信用证保证金[4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5,774人,其中管理人员972人、技术人员235人、销售人员390人、生产人员4,177人[48] - 2021年,公司向员工支付薪酬共计人民币15.01亿元[48] - 2021年6月18日,公司及投资者对内蒙古新特增资,分别增资人民币28.1亿元及6.3亿元,增资后公司在内蒙古新特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82%[48]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