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能源(01799)

搜索文档
新特能源:业绩符合预告,市场或低估电站、逆变器板块价值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8-31 11: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特能源上半年归母净亏损8.9亿元,2季度亏损12.5亿元,多晶硅价格大跌致2季度亏损,不过多晶硅价格已企稳反弹,市场或低估电站、逆变器板块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1][2] 公司业绩情况 - 上半年多晶硅产/销量14.65/13.68万吨,2季度6.9/7.5万吨,环比-12%/+21%,单吨生产成本同比降30%至4.8万元,单吨售价4.23万元,多晶硅板块亏损12.8亿元,电站等其他板块盈利3.9亿元,计提9.8亿元资产减值 [1] - 电站建设/运营/其他收入32.1/12.4/14.3亿元,同比增17.3%/9.0%/56.8%,毛利率19.3%/59.0%/27.7%,同比+1.1/-3.1/+13.6个百分点,确认收入的电站建设项目装机1.35GW,同比增32%,逆变器中国市场集采中标量和海外市场签约量同比增长超2倍,交货/收入7GW/8.8亿元,同比增长105%/100%,逆变器子公司净利润超0.5亿元 [1] 多晶硅价格走势 - 3月底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致密料/颗粒硅单吨价格由6.8/6.1万元跌至最低3.9/3.6万元,对应不含税仅3.5/3.2万元,已低于所有企业的现金成本,中国月产量由4月的19.18万吨下降32%至8月的13万吨,推动供需差大幅收窄,目前已基本供需平衡,价格7月以来已保持稳定并在8月反弹超1%,预计价格已见底,短期或仍有继续反弹空间 [1] 盈利预测调整 - 将2024 - 26年盈利下调至-16.6/-7.4/20.5亿元,其中稳定增长的电站、逆变器等板块贡献约11/16/18亿元 [2] 估值情况 - 给予电站等板块5.5倍2025年市盈率,估值达88亿元,剩余多晶硅板块市值接近0,基于1.5亿元的每万吨产能市值对多晶硅板块进行估值,下调目标价至9.93港元,对应6.3倍2026年市盈率,其中电站板块每股价值约6.7港元 [2] 财务数据 损益表 - 2022 - 2026E年收入分别为375.41/307.52/228.33/227.55/297.59亿元,同比增长66.7%/-18.1%/-25.7%/-0.3%/30.8%;净利润分别为133.95/43.45/-16.64/-7.42/20.46亿元 [3][10]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27.32/143.71/-20.65/17.30/35.6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2.35/-71.48/-63.85/-30.61/-28.88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7.11/12.32/29.40/2.14/-6.32亿元 [10] 资产负债简表 - 截至2022 - 2026E年12月31日,总资产分别为792.61/859.29/844.95/833.36/873.99亿元,总负债分别为431.17/446.98/469.62/467.57/493.62亿元,股东权益分别为318.00/364.13/347.49/340.07/354.39亿元 [10] 财务比率 - 2022 - 2026E年毛利率分别为56.1%/33.5%/7.2%/7.9%/19.3%,净利率分别为35.7%/14.1%/-7.3%/-3.3%/6.9%,ROA分别为25.5%/8.1%/-1.7%/-0.5%/3.7%,ROE分别为51.7%/12.7%/-4.7%/-2.2%/5.9% [10]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 交银国际新能源行业覆盖公司包括京能清洁能源、龙源电力、华润电力等,对不同公司给出买入、中性等评级,并给出收盘价、目标价、潜在涨幅等信息 [9]
新特能源(0179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19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7.43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2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总额为人民币9.4121亿元,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人民币64.4225亿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8.870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47.5897亿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 -0.62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3.33元[2]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117.43亿元,较2023年1 - 6月的175.87亿元下降33.22%[9]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117.32亿元,较2023年1 - 6月的106.33亿元增长10.33%[9] - 2024年1 - 6月营业利润亏损9.54亿元,而2023年1 - 6月营业利润为64.35亿元[10] - 2024年1 - 6月利润总额亏损9.41亿元,2023年1 - 6月利润总额为64.42亿元[10] - 2024年1 - 6月净利润亏损8.48亿元,2023年1 - 6月净利润为53.96亿元[10] - 2024年1 - 6月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51.28万元,2023年1 - 6月为 - 1.49万元[12] - 2024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亏损8.47亿元,2023年1 - 6月为53.96亿元[13]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 - 0.6203元/股,2023年1 - 6月为3.3280元/股[13] - 2024年1 - 6月稀释每股收益为 - 0.6203元/股,2023年1 - 6月为3.3280元/股[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31亿元,净亏损8.478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8.8702亿元,经营业绩大幅下滑[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17.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8.438亿元,降幅33.23%[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发生成本104.50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998亿元,增幅10.23%[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毛利12.930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8.1377亿元,降幅84.05%,综合毛利率为11.01%,较上年同期下降35.08个百分点[60][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费用为2.8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4377亿元,增幅18.30%[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管理费用为4.52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8214亿元,增幅22.2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研发费用为1.8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8747亿元,增幅93.35%[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费用为-9340万元,较上年同期10.46亿元减少11.39亿元[66] - 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8.87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47.59亿元减少56.46亿元[67] - 同期,少数股东利润为3920万元,较上年同期6.37亿元减少5.98亿元,降幅93.85%[68] -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75亿元,较上年同期95.74亿元减少87.98亿元,降幅91.90%[69] - 同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8.31亿元,较上年同期33.62亿元增加24.69亿元,增幅73.43%[70] - 同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36亿元,较上年同期10.39亿元减少1.03亿元,降幅9.91%[71]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311.649050998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15.2039494860亿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559.855569535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4.0906181690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为人民币871.504620534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59.2945676550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252.592748314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4.4528383241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213.279089116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2.5231196629亿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为人民币465.871837430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46.9759579870亿元[7]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405.6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2.32亿元有所下降[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871.5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9.29亿元[18][19]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465.8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6.98亿元[18][1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7.5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67亿元;资本负债率为33.91%,2023年12月31日为21.87%[7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存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分别为2.53次及71.22天,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4.95次及72.73天[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重大资本支出26.70亿元;2024年6月30日,集团长期借款抵质押借款金额为159.95亿元,保证金额为5.16亿元[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59.0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75亿元减少21.69亿元;流动比率为123.38%,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4.44%减少11.06个百分点[76] 应收票据相关情况 - 2024年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3.85亿元,期初余额为6.19亿元[20] - 期末已用于质押的应收票据金额为6.88亿元[21] - 期末已经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未终止确认金额为2541.88万元[22] - 应收票据期末账面余额为13.99亿元,坏账准备为1398.89万元,账面价值为13.85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6.25亿元,坏账准备为625.36万元,账面价值为6.19亿元[23] - 银行承兑汇票期末账面余额为13.74亿元,占比98.22%,坏账准备为1373.99万元,账面价值为13.60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5.95亿元,占比95.08%,坏账准备为594.61万元,账面价值为5.89亿元[23] - 商业承兑汇票期末账面余额为2490.26万元,占比1.78%,坏账准备为24.90万元,账面价值为2465.35万元;期初账面余额为3075.69万元,占比4.92%,坏账准备为30.76万元,账面价值为3044.93万元[23] - 本期银行承兑汇票计提坏账准备779.38万元,商业承兑汇票计提坏账准备 - 5.85万元,合计计提773.53万元[24] 应收账款相关情况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58.93亿元,坏账准备为6.37亿元,账面价值为52.56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55.04亿元,坏账准备为6.03亿元,账面价值为49.02亿元[25][26] - 按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为9256.58万元,计提比例100%[25][26][27] - 按组合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账面余额为58.00亿元,占比98.43%,坏账准备为5.45亿元,账面价值为52.56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54.12亿元,占比98.32%,坏账准备为5.10亿元,账面价值为49.02亿元[25][26] - 账龄组合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28.54亿元,占比48.43%,坏账准备为3.76亿元,账面价值为24.78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27.43亿元,占比49.83%,坏账准备为3.61亿元,账面价值为23.82亿元[25][26] - 电费及补贴款组合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29.46亿元,占比50.00%,坏账准备为1.69亿元,账面价值为27.78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26.69亿元,占比48.49%,坏账准备为1.49亿元,账面价值为25.20亿元[25][26][31] - 应收账款1年以内期末余额为23.61亿元,期初余额为24.31亿元;1 - 2年期末余额为11.29亿元,期初余额为10.87亿元;2 - 3年期末余额为12.95亿元,期初余额为11.08亿元;3 - 4年期末余额为5.55亿元,期初余额为3.90亿元;4 - 5年期末余额为2.59亿元,期初余额为2.64亿元;5年以上期末余额为2.95亿元,期初余额为2.24亿元[32]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余额6.0257510497亿元,本期计提4239.161793万元,转销或核销10万元,其他变动-770.632186万元,期末余额6.3716040104亿元[33] 其他应收款项及负债情况 - 应收款项融资中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8.1880950284亿元,期初余额48.8938254441亿元[34] - 银行及其他借款期末余额224.6959687525亿元,期初余额221.8723518464亿元,其中信用借款期末余额54.1451260334亿元,期初余额49.0315191094亿元等[35]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87.7340493938亿元,期初余额74.5038025001亿元,2024年6月30日已到期尚未支付的应付票据总额为6.0462962146亿元[37]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04.2504586598亿元,期初余额98.6980194281亿元,其中一年以上期末余额41.4664931649亿元,期初余额39.1041251089亿元[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多晶硅营业收入58.74亿元,上期为126.41亿元;毛利为-4.56亿元,上期为66.96亿元[18] - 2024年风能、光伏电站建设营业收入48.08亿元,上期为36.70亿元;毛利为6.20亿元,上期为4.99亿元[18] - 2024年风能、光伏电站运营营业收入12.63亿元,上期为11.39亿元;毛利为7.33亿元,上期为7.08亿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多晶硅产量14.65万吨、销量13.68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2.55%和58.86%,生产成本约4.80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0%[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4.23万元/吨(不含税),较上年同期下降超70%,多晶硅板块营业收入58.6711亿元,毛利 -4.5597亿元,均大幅下降[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光伏、风电项目指标开发约2.2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建设项目装机1.35GW,建设板块营业收入32.06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7%,毛利6.20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5%[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营业收入12.41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4%,毛利7.33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3%,截至6月末并网发电运营电站项目约3.33GW[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国内市场集采中标量和海外市场签约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200%,交货约7GW,收入约8.8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约105%和100%[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多晶硅板块收入58.67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7.5134亿元,降幅53.50%,销量增加58.86%,平均售价下降超70%[58]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106.87万吨,同比增长约64%,单晶致密料价格从1月初5.81万元/吨(含税)跌至6月底3.46万元/吨(含税),跌幅超40%[47] - 2024年上半年全国
新特能源:N型料产量占比持续提升,产能爬坡推动生产成本下降
海通国际· 2024-07-26 08:01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5亿元,同比下降16.5%;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67.4% [11] -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45%,同比下降21.84个百分点,主要系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 [11] 多晶硅业务 - 2023年公司多晶硅业务实现收入195亿元,同比下降23.9% [12] - 2023年公司全年多晶硅产/销量为19.13/20.29万吨,同比增长52%/90%,推动单吨成本降至6.2万元,单吨售价大幅下降至9.6万元,毛利率为36%,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12] - 随着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恢复投产,公司硅料单吨成本有望实现持续下降 [12] - 展望2024年,公司预计全年硅料产量为28-30万吨,N型料产量占比有望持续提高至80%以上 [12] 电站业务 - 2023年,公司电站建设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下滑18%;电站建设业务毛利率为1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3] - 2023年,公司电站运营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8%;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电站运营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2GW,同比增加0.6GW,电站运营业务毛利率为5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13]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考虑到行业供给过剩情况仍存,硅料价格维持低位震荡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3(-70%)/21.10(-77%)/24.54亿元 [14] - 公司受益于多元化业务结构以及N型料出货比例提升,持续开发新技术,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0倍PE(原为2023年3.5倍PE),目标价由18.80港元下调28%至13.56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 风险提示 - 多晶硅价格下行、行业竞争加剧、N型组件占比提升不及预期 [15]
新特能源:上半年盈警,静待硅料价格穿越周期底部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7-18 1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持有"评级 [10][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预警 - 预计2024年上半年亏损7.8-9.5亿元,主要受多晶硅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影响 [7][13] - 公司2024Q1实现盈利3.59亿元,预计Q2亏损约12亿元 [7] 硅料价格及库存情况 - 硅料价格已逼近底部,但库存水平仍在高位,预计只有库存消化到15万吨及以下,价格才有望从底部反弹 [8][14] 行业政策利好 - 工信部发文规范光伏制造业,对新建及改扩建项目中的自有资金比例从20%上调至30%,预计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利好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9][15] 目标价及评级 - 更新公司目标价至9.16港元,相当于2025年和2026年9倍和5.5倍PE,较现价有17%上升空间,给予"持有"评级 [10][16]
多晶硅价格下跌,周期底部估值具吸引力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5-11 16:02
公司业绩 - 公司1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分别为56.0/3.59亿元,环比下降26%/扭亏,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3.4%/6.4%[1] - 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预测为3.5/8.2/20.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 - 公司2022-2026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3,395/4,345/347/822/2,065百万人民币,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和增长[1] - 公司2022-2026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9.37/3.04/0.24/0.57/1.44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也有明显波动[1] - 公司2022-2026年的市盈率分别为0.9/2.8/35.1/14.8/5.9倍,市盈率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1] 行业展望 - 多晶硅价格下跌,但预计已基本见底,3季度有望触底回升[1] - 龙源电力、京能清洁能源、大唐新能源等公司也被评为买入[3] - 2024年5月10日,交银国际覆盖的新能源行业公司中,多数公司被评为买入[3] 公司展望 - 2024年预计新特能源的收入将从2023年的307.52亿元下降至254.83亿元,但在2025年和2026年有望反弹至278.79亿元和308.65亿元[4] - 2024年预计新特能源的税前利润将从2023年的61.05亿元降至7.19亿元,但在2025年和2026年有望分别达到13.71亿元和29.87亿元[4] - 新特能源的毛利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呈下降趋势,从56.1%下降至19.5%[4] - 新特能源的ROA在2022年至2026年间呈下降趋势,从25.5%下降至4.0%[4]
新特能源(01799)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19:29
集团营业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6.0111亿元[1] 集团营业成本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营业成本42.9009亿元[1] 集团净利润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13亿元[1] 集团资产总额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876.5227亿元[1]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总部及注册地在中国北京市[4] - 公司法律顾问为金杜律师事务所[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4] - 公司网站为www.xinteenergy.com[4] - 公司联系电话为86 991-3665888[4] - 公司电子邮箱为ir@xinteenergy.com[4] - 公司在H股上市,符合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持股特变电工64.52%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9] - 公司持股新疆新能源75.75%股权,为公司的附属公司[9] - 公司持股吴起华光100%股权,为特变电工的全资附属公司[9] - 公司持股盱眙高传100%股权,为特变电工的全资附属公司[9] - 公司持股新疆特变6.07%股权,为公司董事张新先生的30%受控公司[10] - 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特变电工财务有限公司,为特变电工的附属公司[10] - 公司持股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拥有公司6.07%股权[1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51.80百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6,104.68百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345.03百万元[30] - 多晶硅业务板块在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518,129,685.35元,占主营业收入的63.47%;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268,048,675.54元,占20.38%;风能、光伏电站运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213,004,077.65元,占7.20%;其他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752,613,280.70元,占8.95%[3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85,929,456,765.50元,负债总额为44,697,595,798.70元,所有者权益为41,231,860,966.8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5,034,528.79元[3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达216.9GW,同比增长约148%[45] - 2023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达75.9GW,同比增长约102%[45] - 2023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47.1万吨,同比增加77.87%[43] - 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约510GW,中国光伏和风电贡献超过50%[45]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51.80百万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117.52百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345.03百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6.51%、64.26%和67.37%[46] - 公司多晶硅业务产能提升至30万吨/年,实现多晶硅产量19.13万吨,销量20.29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2.01%和90.16%[47] - 多晶硅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9,518.13百万元,实现毛利人民币7,006.24百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3.95%和61.22%[49] - 光伏、风电建设项目装机总量达2.19GW,实现光伏、风电建设板块营业收入人民币6,268.05百万元,实现毛利人民币1,206.09百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8.47%和19.96%[5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1.87%,较2022年同期显著下降至45.51%[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周转率为4.95次,存货周转天数为72.73天,较2022年同期有所改善[8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淨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075.1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人民币4,651.01百万元[91] - 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4.44%,较2022年同期增加20.14个百分点[9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现多晶硅产量28-30万吨,风能、光伏电站建设装机规模2-3GW,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5GW[105] - 公司将持续密切跟踪和分析新政策的出台及其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积极应对,减少政策变更对公司的不利影响[116] - 公司将借助年产30万吨多晶硅的规模优势,实现稳产满产,加强设备及工艺流程管理,不断提高多晶硅产品质量,全面提升N型硅料占比,降低能耗、物耗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及盈利能力[118] - 公司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强技术研发团队的人才建设,充分发掘改良西门子法技术、工艺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12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層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131][132][133] - 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具有高学历和专业资质,为公司提供独立监督和建议[138][139][140] - 公司監事具备丰富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确保公司运营合规和稳健[141][142][143]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拥有多年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和创新[147][148][149][150][151][152]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在报告期
硅料降本持续推进,电站运营建设提速
国信证券· 2024-04-1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滑68%[1]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07.5亿元,同比下滑18%[1] - 公司2023年多晶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4%,毛利率36%[7] - 公司2023年电站建设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8%,毛利率19%[7] - 公司2023年电站运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毛利率58%[7] - 公司2023年硅料销量20.3万吨,同比增长90%,单吨售价9.6万元,单吨成本6.2万元[9]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33%,同比下滑23pcts[6]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硅料产量28-30万吨,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2] - 公司2023年电站运营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23GW,预计2024年末达到4-5GW[11] - 公司2023年电站EPC业务确认2.2GW,同比下滑5%,预计2024年EPC业务确认2-3GW[12] - 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硅料单位不含税售价5.4/5.4/5.4万元/吨,单位毛利0.6/0.7/0.8万元/吨[19] - 公司预测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70/277/292亿元,归母净利润17.3/21.1/26.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2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电站运营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23GW,预计2024年末达到4-5GW[11] - 公司2023年电站EPC业务确认2.2GW,同比下滑5%,预计2024年EPC业务确认2-3GW[1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ROE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7%,较2022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22] - 公司在上海浦东民生路证大五道口广场1号楼12层设有办公室[29] - 公司在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兴盛街6号国信证券9层设有办公室[29]
剔除减值影响后业绩略超预期,满产后多晶硅成本已大幅下降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新特能源公司去年实现归母净利43.5亿元,同比下降67%,符合业绩预告,剔除减值影响后盈利1.2亿元,高于预期[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27,677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0.0%,净利润预计为1,877百万人民币,市盈率为7.3倍[1] - 新特能源2024年预计收入为27,677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预计税前利润为2,680百万元人民币[5] 产品和技术 - 公司去年多晶硅产/销量同比增长52%/90%,今年计划产量28-30万吨,暂无新增产能计划[1] - 公司多晶硅生产成本随着产能爬坡大幅下降,N型料占比目前已达65-70%,计划提高至85%[1] - 预计全球光伏产品价格将趋稳,今年全球新增装机增速有望接近30%,多晶硅价格有望稳定在约6万元/吨[1] 市场展望 - 预计20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将稳步增长至27.9亿元,其中电站板块贡献15.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 - 交银国际对新特能源(1799 HK)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2.80港币,潜在涨幅为24.0%[4] - 新特能源2023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05.3%,预计2024年多晶硅产量将达到29万吨,销售均价为6.1万元/吨[3] 其他 - 交银国际的分析员个股评级定义中,买入表示预期个股未来12个月的总回报高于相关行业[6] - 作者确认在发表研究报告前30天内未处置/买卖相关证券[9] - 报告提供一般性数据,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15]
新特能源(0179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0,751.80百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51%[1]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利潤總額為人民幣6,104.68百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3.70%[2]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4,345.03百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7.37%[3]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3.04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27元[4] - 公司建議不宣派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4] - 公司2023年度營業總收入为30,751,795,719.24元,较2022年度下降16.6%[11] - 公司2023年度營業總成本为23,312,380,994.84元,较2022年度上升19.8%[11] - 公司2023年度營業利潤为6,069,473,398.51元,较2022年度下降64%[12]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5,117,523,661.60元,较2022年度下降64.3%[12]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動資產合計為31,520,394,948.60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6] - 公司非流動資產合計為54,409,061,816.90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7] - 公司流動負債合計為23,445,283,832.41人民幣,較上年同期下降[8] - 公司非流動負債合計為21,252,311,966.29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9] - 公司股東權益合計為41,231,860,966.80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1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2023年度營業總收入主要来自多晶硅、风能、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分部间抵消交易额为-38.3亿美元[28] - 公司主要營運決策者基于收入及毛利率评估經營分部表现,分部间交易按相关方协议进行[27] - 公司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实现營業收入人民币2,213.00百万元,同比增长66.57%[59] - 公司逆变器出货量超过15GW,同比增长近一倍[60] - 公司多晶硅緻密料占比提升约24个百分点,少子寿命提升约40%[61]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借款结构主要包括信用借款、抵押借款、担保借款、质押借款、抵押加质押借款等,总额约为221.87亿人民币[39] - 借款到期日情况显示一年内到期的借款约为23.72亿人民币,一至两年和两至五年的借款分别为31.06亿和80.02亿人民币[39]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4.73亿人民币,本年变动金额为8.32亿人民币[37] - 公司应收票据年末余额为48.89亿人民币,较上年减少20.6%[38] 行业发展及展望 - 行业发展状况回顾显示,中国新能源发展持续加速,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3] - 中央政府发布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等,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44][45][46] -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中国将在2028年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106] - 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保优势,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广阔[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