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展控股(01826)
icon
搜索文档
丰展控股(0182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6: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由2019年同期约12.933亿港元下降63.4%至约4.739亿港元[6] - 2020年公司毛利由2019年同期约5.856亿港元变为毛亏约1000万港元[6] - 2020年公司亏损净额约4.295亿港元,而2019年同期净利润约1.166亿港元[6] - 2020年公司淨虧損約4.295億港元,2019年純利1.166億港元;2020年流動負債淨額約1680萬港元,2019年流動資產淨值3.563億港元[19] - 2020年集团收益减少约819.4百万港元或63.4%,至约473.9百万港元(2019年:1,293.3百万港元)[33] - 2020年集团录得毛损约10.0百万港元(2019年:毛利585.6百万港元)[33] - 2020年集团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311.1百万港元(2019年:208.0百万港元)[33] - 2020年集团录得亏损净额约429.5百万港元(2019年:净利润116.6百万港元)[33] - 2020年其他收入约为26.6百万港元(2019年:1.4百万港元),增幅约为1800.0%,包括香港保就业计划约9.4百万港元及政府资助约15.9百万港元[39] - 2020年集团其他收益净额约为24.0百万港元(2019年:54.6百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9百万港元被多项减值亏损及汇兑亏损抵销[40] - 2020年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增加约103.1百万港元或49.6%至约311.1百万港元(2019年:208.0百万港元),与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分部约290.9百万港元及建筑分部约20.2百万港元有关[41] - 2020年约104.9百万港元(2019年:160.2百万港元)及约9.2百万港元(2019年:零)确认为已发生信贷减值贸易应收款项[43] - 2020年已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质金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约0.2百万港元(2019年:184.2百万港元)[44] - 2020年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79.9百万港元(2019年:无),其中约74.5百万港元与已发生信贷减值的其他应收款项有关[46] - 集团行政开支由2019年约107.2百万港元减少约36.4百万港元或34.0%至本年度约70.8百万港元[52]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2.45亿港元,2019年为利润2060万港元;年内全面亏损总额约2.309亿港元,2019年为420万港元[56]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股本工具公平值约为1850万港元,2019年为1970万港元;本年度确认亏损约120万港元,2019年为2510万港元;本年度收取股息约50万港元,2019年为30万港元[57]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约为1390万港元,2019年为2470万港元;本年度确认公平值变动亏损约1190万港元,2019年为890万港元;本年度无股息收入,2019年也无[61] - 2020年12月31日,总借款减少约4920万港元至约1890万港元,2019年为6810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约1.578亿港元至约4960万港元,2019年为2.074亿港元;集团现金状况净额下降至约3070万港元,2019年为1.393亿港元[6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为约610万港元及4960万港元,2019年分别为1.346亿港元及7280万港元;银行透支及银行借款以及应付股东款项分别约为650万港元及1240万港元,2019年分别为5260万港元及1550万港元;实际利率为2.97%,2019年介乎5.39%至5.69%[6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96倍,2019年为1.67倍;资本负债比率由2019年12月31日约15.9%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约816.3%[65] - 2020年约3.6%及96.4%收益分别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2019年为57.7%及42.3%[6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约2560万港元银行存款(2019年:3630万港元),作为约4120万港元(2019年:1.088亿港元)信贷额度及融资担保[7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履约保证金约为3320万港元(2019年:4020万港元)[79] - 2020年12月31日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为77600千港元,已全部动用[82] - 2020年集团员工成本约为104.1百万港元,2019年为176.7百万港元[86] - 2020年法定审核服务酬金2280千港元,2019年为2300千港元;2020年其他服务酬金479千港元,2019年为168千港元;2020年总计2759千港元,2019年为3228千港元[139] 公司业务线调整与发展 - 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暂停助贷业务并重新定位,继续回收应收账款及预付款[8] - 公司已扩展平台服务至消费者债务管理,相关业务于第四季度展开准备工作[8] - 2020年融资银行收紧对建筑分部信贷融资限额,导致承包及咨询服务营运受重大影响[10] - 2020年公司出售两家营运非核心业务的附属公司以减轻现金流压力[10] - 2021年2月公司完成出售楼宇咨询服务交易,重组后建筑分部集中资源发展承包业务[10] - 公司长远发展策略以中国市场为主,同时在香港建筑分部业务基础上开拓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10] - 公司于2018年最后一季展开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分部[26] - 公司于2019年在中国“助贷”服务上采用“业务押金模式”和“信任模式”[28] - 2020年下半年公司将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平台业务扩展至消费者债务管理[29] - 2020年8月公司订立两份买卖协议,分别以约5.7百万港元及1.0百万港元出售两间非核心附属公司,相关收益分别约12.4百万港元及6.2百万港元[35] - 2020年8月20日出售丰展幕墙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519.6万港元,12月30日完成出售[70] - 2020年8月20日出售誉丰亚洲有限公司51%股权及相关贷款,代价为93万港元,11月30日完成出售[71] 上海飛毓集团相关数据 - 2018年4月公司成立上海飛毓,8月收購上饒紅淼51%股權,其後上饒紅淼成立兩間全資附屬公司,2019年5月取得OPCO實際控制權[13] - 2020年上海飛毓集團收入約1630萬港元,2019年為7.466億港元;2020年毛損及除稅前淨虧損分別約470萬港元及3.21億港元,2019年毛利5.399億港元及除稅前純利2.575億港元;2020年末總資產及負債淨額分別約7310萬港元及1.092億港元,2019年末總資產5.364億港元及資產淨值2.604億港元[13] - 2020年約7450萬港元其他應收款項與上海飛毓集團兩名代理有關已發生信貸減值,公司已全數撥備[14] - 2020年來自上海飛毓集團信貸服務供應商的其他應收款項約7750萬港元已減值,年末抵押款項約2920萬港元[14] - 2020年向上海飛毓集團金融機構支付按金約920萬港元、信貸服務供應商支付按金約2730萬港元已減值,年末向金融機構支付按金為零,向信貸服務供應商支付按金(經計及預期信貸虧損計量)約1030萬港元[15] - 2020年末上海飛毓集團截至2019年末中國企業所得稅應付稅項約1.193億港元,公司已委聘獨立稅務專家評估[17] 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分部数据 - 2020年公司对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分部应收款项作出约290.9百万港元的减值[29] - 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746.6百万港元减少约729.6百万港元或97.7%至2020年约17.0百万港元,2020年毛损约4.7百万港元,毛损率27.6%(2019年毛利率72.3%)[34] - 本年度金融信息及技术服务收益减少,且录得减值亏损约3.111亿港元[56] 建筑分部数据 - 建筑分部承包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489.1百万港元下跌约15.8%至2020年约411.9百万港元,2020年毛损约9.1百万港元,毛损率2.2%(2019年毛利率6.3%)[35] - 建筑分部咨询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57.7百万港元下跌约22.0%至2020年约45.0百万港元,毛利从约14.6百万港元减少约10.9百万港元或74.7%至约3.7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25.3%降至约8.2%[35][37] - 2020年建筑分部偿还47.5百万港元作为加快偿还贷款的一部分[32] 公司运营资金与政策 - 公司已採取與持份者磋商融資、獲控股股東財務支持、加強成本控制等措施改善財務狀況[19] - 公司董事相信集團具備充足營運資金應付至少12個月所需,綜合財務報表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20] - 集团维持审慎资金及库务政策,剩余资金存放于短期存款,未来项目通过经营现金流、银行融资或其他融资拨付[66] 公司股权与债券相关 - 2019年按初始换股价0.80港元发行本金8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7760万港元[81] - 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中约5240万港元偿还贷款,约1750万港元用于潜在收购及业务发展,约77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81] - 2020年1月8日拟发行本金总额最多800万美元、票息率6%的可换股债券,转股后最多发行5114.75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84%,3月30日终止协议[74] - 目标公司有意从新三板除牌,公司董事会正与其商讨购回公司于目标公司的股本权益[60]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0年2月20日高云红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王晶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92] - 2020年11月26日王晶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92]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2020年吴建韶为集团行政总裁,本年度集团未达符合企业管治守则A.2.1条规定[93] - 2020年11月30日德勤辞任公司核数师,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85] - 公司一直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从多范畴考虑董事成员多元化[9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达成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102] - 2020年度董事会举行14次会议,王晶出席10/10次、冯雪莲出席14/14次、吴建韶出席8/14次、高云红出席14/14次、陈玉生出席14/14次、尹智伟出席12/14次、刘国辉出席14/14次[106] - 2020年度公司举行2次股东大会,王晶出席2/2次、冯雪莲出席2/2次、吴建韶出席1/2次、高云红出席2/2次、陈玉生出席2/2次、尹智伟出席2/2次、刘国辉出席2/2次[107]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三年任期获委任,须根据细则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11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王晶、冯雪莲、高云红通过阅读刊物及资讯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吴建韶、陈玉生、尹智伟、刘国辉通过阅读刊物及资讯和参加培训研讨会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14]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115] - 审核委员会由陈玉生、尹智伟、刘国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国辉任主席[11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成员刘国辉、陈玉生、尹智伟出席率均为100%(4/4)[11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甄选及委任外聘核数师方面无意见分歧[12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批准执行董事服务合约条款并就薪金向董事会提建议[12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尹智伟、高云红、陈玉生出席会议次数与须出席次数比均为3/3,出席率100%[12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1
丰展控股(0182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1 17:15
T Steering Holdings Limited 旭通控股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1826 2 0 2 0 INTERIM REPORT 中 期 業 績 報 告 目錄 公司資料 2–3 財務摘要 4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 5–6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7–8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9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10–11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12–28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29–46 額外資料披露 47–58 1 中期業績報告2020 • 旭通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資料 | --- | --- | |---------------------------------------------|-------------------------------------------| | 董事曾 | 授權代表 | | 執行董事: | 吳建韶先生 | | 王晶先生(主席) | 李志勇先生 | | (於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日獲委任) | (於二零二 ...
丰展控股(01826)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5 17: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年总收益约12.933亿港元,较2018年约6.485亿港元增加约6.448亿港元,增幅99.4%[8] - 公司2019年拥有人应占集团利润约2060万港元,较2018年约3210万港元减少约1150万港元,减幅35.8%[8] - 集团总收益从2018年约648.5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1,293.3百万港元,增幅99.4%[19] - 集团毛利从2018年约109.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585.6百万港元,增幅437.2%,毛利率从16.8%增至45.3%[21] - 其他收入从2018年约2.0百万港元减至2019年约1.4百万港元,降幅30.0%[25] - 2019年其他亏损净额约为54.6百万港元,2018年为0.024百万港元[26] - 行政开支从2018年约39.2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107.2百万港元,增幅173.5%[28] - 集团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约1730万港元增加约8030万港元或464.2%至2019年约9760万港元,因除税前利润从约6860万港元增至约2.142亿港元[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从2018年约3210万港元减少约1150万港元或35.8%至2019年约2060万港元[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从2018年利润约2680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亏损约420万港元[33] - 集团流动比率从2018年1.4倍提升至2019年1.7倍[35] - 集团客户垫款从2018年约660万港元降至2019年约100万港元,银行借款从约5340万港元降至约5260万港元,应付股东款项从5240万港元降至1550万港元[35]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从2018年约67.0%降至2019年约16.1%[3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从2018年12.32亿股增至2019年13.32亿股[37] - 2019年集团法定审核服务费用为2300千港元,2018年为1950千港元[122] - 2019年集团审阅中期报告费用为760千港元,2018年为480千港元[122] - 2019年集团其他费用为168千港元,2018年无此项费用[122] - 2019年集团已付或应付外聘核数师的酬金总计3228千港元,2018年为2430千港元[12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承包项目82项、咨询项目380项,较2018年的93项和397项有所减少[16] - 2019年内部承包及咨询服务专业人员团队有19名专业资格员工,2018年为15名[16] - 承包服务收益从2018年约519.7百万港元减至2019年约489.1百万港元,降幅5.9%[19] - 咨询服务收益从2018年约57.1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57.7百万港元,增幅1.1%[19] - 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收益从2018年约71.8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746.6百万港元,增幅939.8%[20] 业务线介绍及发展战略 - 公司建筑分部为改建及加建等工程提供承包和咨询服务,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14] - 公司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分部为中国个人提供服务,开发平台并转型为全国性企业[15] - 2019年建筑行业因市场需求、成本及劳工问题面临挑战,公司对业务前景保持审慎乐观[10] - 公司自2018年末季在中国开展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业务,2019年继续扩大经营规模[11] - 公司未来将扩大及多元化发展业务,探索商机并考虑资产出售等事宜[11] - 公司董事积极寻求商机,多元化发展香港现有建筑业务并探索中国新市场[9] - 公司相信业务及收入来源多元化可利用新商机,实现股东价值持续增长[9] - 公司认为吸引大型企业客户及竞投资本密集项目可增强在香港市场的地位[10] 公司股权交易相关 - 2019年5月31日,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可变利益实体协议,将OPCO财务业绩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40] - 2019年9月24日,OPCO以约6430.7万港元代价收购阳光小额贷款19.48%股权[44] - 2019年10月18日完成收购阳光小额贷款1996万股股份,OPCO成为持有其19.48%股权的单一最大股东[45] - 2019年12月31日终止向杨先生收购阳光小额贷款1890万股股份(占9.45%股权),此前杨先生已转让10万股(占0.05%股权)[4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宣布有意出售阳光小额贷款2006万股股份,占10.03%股权[45] 公司资产及负债相关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履约保证金约4020.8万港元,2018年为1611万港元[4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将约363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2018年约3320万港元;发出约1.088亿港元履约保证,2018年约1.198亿港元[53] 公司人员相关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567名雇员,2018年为475名;2019年员工成本约1.767亿港元,2018年约9240万港元[54]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报告日期为7名董事[59][60] - 2020年2月20日王晶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高云红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60][6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吴建韶为集团行政总裁,高云红为集团主席,角色已区分[65] - 鲁欣出席董事会会议9/9次,出席股东大会2/2次[75][80] - 冯雪莲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出席股东大会2/2次[75][80] - 吴建韶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出席股东大会2/2次[75][80] - 高云红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出席股东大会2/2次[75][80] - 陈玉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出席股东大会2/2次[75][80] - 尹智伟出席董事会会议8/10次,出席股东大会1/2次[75][80] - 刘国辉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刘国焯出席股东大会1/2次[75][80] - 王晶先生于2020年2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鲁欣先生于2019年11月29日辞任执行董事职务[90] - 冯雪建女士于2019年1月2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齐刚先生于2019年1月24日连任执行董事职务[90] - 高霞红先生于2020年2月20日由执行董事重新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薪酬不多於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1人[109] - 高云红先生、冯雪莲女士、陈玉生先生、尹智伟先生、刘国焯先生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的记录为2/2[11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余子敖先生已参加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23] - 2019年员工人数为567人,其中女性230人(占41%),男性337人(占59%);2018年员工人数为475人,其中女性211人(占44%),男性264人(占56%)[155] - 2019年19 - 40岁员工468人,41 - 60岁员工89人,60岁以上员工10人;2018年19 - 40岁员工395人,41 - 60岁员工75人,60岁以上员工5人[155] - 2019年员工离职人数为356人,离职率为63%;2018年员工离职人数为56人,离职率为12%[157] - 2019年女性员工离职人数为174人,离职率为76%;男性员工离职人数为182人,离职率为54%;2018年女性员工离职人数为15人,离职率为7%;男性员工离职人数为41人,离职率为16%[157] - 2019年因工伤损失的工作日数为1657日,2018年为1415日[159] - 2019年管理层女性总培训时数为56小时,占比2.2%;男性为148小时,占比5.9%[166] - 2019年技术员/督导员女性总培训时数为408小时,占比16.2%;男性为524小时,占比20.9%[166] - 2019年一般员工女性总培训时数为605小时,占比24.1%;男性为770小时,占比30.7%[166]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5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会已举行10次会议[7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举行两次股东大会[80]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次数/应参加会议次数均为2/2[98][9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次数/应参加会议次数均为3/3[104][10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玉生先生、尹智伟先生及刘国辉先生组成,刘国辉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93]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高云红先生以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玉生先生及尹智伟先生组成,尹智伟先生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0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于甄选中委任外聘核数师方面并无意见分歧[102] - 公司集团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年度业绩已经由审核委员会现成员审阅[101] - 应付董事酬金视乎各自服务合约及委任函件所载合约条款而定,并须参考薪酬委员会的推荐建议[10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113]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7] - 有意动议决议案的股东可按程序以要求书方式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9] - 股东对名下股权等有疑问可向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提出,有其他查询可书面寄至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30]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网站为www.steering.com.hk,截至2019年12月31日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32] 公司环境相关 - 2019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氮氧化物排放12.06千克,2018年为13.46千克;硫氧化物2019年排放0.26千克,2018年为0.28千克;悬浮粒子2019年排放0.89千克,2018年为0.99千克[138] - 2019年建筑及咨询业务直接排放(范围1)温室气体53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55吨;间接排放(范围2)2019年为174吨,2018年为551吨;间接排放(范围3)2019年为35吨,2018年为27吨[140] - 2019年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间接排放(范围2)温室气体135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40吨;间接排放(范围3)2019年为33吨,2018年为7吨[140] - 2019年公司温室气体总排放430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680吨[140] - 报告期内公司未产生任何有害废物,无害废物主要源自日常营运[141] - 公司采取排放控制措施,包括为工厂及发电机使用超低硫柴油等[137] - 2019年已产生的无害废物中,拆建废物(填料区)为4416吨,2018年为6721吨;拆建废物(分拣设施)2019年为1458吨,2018年为840吨;拆建废物(堆填区)2019年为1579吨,2018年为2020吨;纸张2019年为7.05吨,2018年为5.03吨[145] - 2019年总耗电量为495711千瓦时,电力密度为2403千瓦时/员工/日;2018年总耗电量为767857千瓦时,电力密度为9306千瓦时/员工/日[150] - 2019年总耗水量为2807.9立方米,耗水密度为0.042立方米/员工/日;2018年总耗水量为1048.0立方米,耗水密度为0.034立方米/员工/日[150] - 公司开发的环境管理系统已被核证符合ISO 14001 [150] 公司供应商相关 - 2019年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为328家,2018年为159家[170] - 2019年香港地区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为190家,2018年为129家[170] - 2019年中国地区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为134家,2018年为29家[170] - 2019年欧盟地区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为4家,2018年为1家[170] 公司合规相关 - 截至
丰展控股(01826)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2 16:34
中期業績報告 Interim Report 2019 Dafy Holdings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1826 股份代號: 1826 2019 中期業績報告 INTERIM REPORT 公司資料 | --- | --- | |----------------------------------------------------------------|------------------------------------------------------------------------------------| | 董事曾 | 審核委員會 | | 執行董事: | 劉國焯先生(主席) 陳玉生先生 | | 高雲紅先生(主席) 图欣先生 | 尹智偉先生 | | 馮雪蓮女士 (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四日獲委任) | 薪酬委員會 尹智偉先生(主席) | | 吳建韶先生(行政總裁) 齊剛先生 (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四日辭任) | 高雲紅先生 ...
丰展控股(01826)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12: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1826[2][7]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7] - 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200号新娱集集团中心6楼[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7] 公司业务拓展 - 2018年4月,公司通过成立全资附属公司上海飞毓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14] - 2018年8月,上海飞毓以1元人民币收购上饶市速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14] - 2018年下半年,公司在中国开展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业务[14] - 2018年8月3日公司完成收购上饶达飞51%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0元,上饶达飞下半年开展业务并产生利润[5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总收益约6.485亿港元,较2017年约7.448亿港元减少约0.963亿港元,降幅12.9%[11] - 公司2018年拥有人应占利润约3210万港元,较2017年约3120万港元增加约90万港元,增幅2.9%[11] - 公司总收益从2017年约744.8百万港元减少约96.3百万港元或12.9%至2018年约648.5百万港元[26] - 公司毛利从2017年约73.4百万港元增加约35.6百万港元或48.5%至2018年约109.0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9.9%增至约16.8%[30]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17年约0.7百万港元增加约1.3百万港元或185.7%至2018年约2.0百万港元[33] - 2018年其他亏损净额约为110万港元,2017年为20万港元[34] - 2018年其他开支减少约220万港元或91.7%,因无转板费用及捐款减少[35] - 2018年行政开支约392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650万港元或19.9%[37] - 2018年融资成本约19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120万港元或171.4%[38] - 2018年所得税开支约173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1030万港元或147.1%[39]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约321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90万港元或2.9%[40]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入总额约2680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约440万港元或14.1%[40] - 2018年资本负债比率约67.0%,较2017年的约53.1%增加[43] - 2018年经营租赁承担约2690万港元,2017年约为360万港元[45] - 2018年认购民银资本股份总代价为50003469.97港元,投资公平值亏损约523.4万港元[47][4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履约保证金约为1611万港元,2017年为3058.9万港元[5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将约332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2017年约为3600万港元;发出约1.198亿港元保证信用额度及一般银行融资担保,2017年约为1.174亿港元[5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475名雇员,2017年为235名;2018年度员工成本约为9240万港元,2017年约为9380万港元[60] - 公司2015年9月30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9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已悉数列用[61] - 2018年法定审核服务费用为1950千港元,2017年为1150千港元[12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阅中期报告费用为480千港元[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有93项承包项目和397项咨询项目带来收益贡献,2017年分别为78项和406项[25] - 2018年底公司内部承包及咨询服务专业人员团队有15名专业资格员工,2017年为17名[25] - 承包服务收益从2017年约686.2百万港元减少约166.5百万港元或24.3%至2018年约519.7百万港元[26] - 咨询服务收益从2017年约58.6百万港元减少约1.5百万港元或2.6%至2018年约57.1百万港元[26] - 2018年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收益约为71.7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71.7百万港元或100%[27] - 承包服务毛利从2017年约63.3百万港元减少约30.8百万港元或48.7%至2018年约32.5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9.2%减至约6.3%[30] - 咨询服务毛利从2017年约10.1百万港元增加约7.3百万港元或72.3%至2018年约17.4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7.2%增至约30.5%[31] 公司治理结构与人员变动 - 2018年1月1日至1月4日,吴建韶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1月5日高云红先生调任董事会主席,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64] - 2018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7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会举行17次会议,股东大会举行3次[80][85] - 高云红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5/16次,出席股东大会1/3次[80][85] - 鲁欣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7/8次,出席股东大会不适用[80][85] - 吴建韶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7/17次,出席股东大会2/3次[80][85] - 齐刚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6/16次,出席股东大会3/3次[80][85] - 朱文会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4/7次,出席股东大会1/3次[80][85] - 陈玉生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4/15次,出席股东大会3/3次[80][85] - 尹智伟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5/15次,出席股东大会0/3次[80][85] - 刘国辉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5/15次,出席股东大会3/3次[80][8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8]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9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8年举行三次会议[96][101] - 审核委员会成员刘国辉、陈玉生、尹智伟出席次数/应参加会议次数分别为2/2、1/2、2/2[103]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8年举行六次会议[107][108] - 薪酬委员会成员尹智伟、高云红、陈玉生出席次数/应参加会议次数均为4/4[111] - 刘国辉、陈玉生、尹智伟于2018年1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陈启能、陈骏康、刘耀杰于2018年1月12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甄选及委任外聘核数师方面无意见分歧[106] - 薪酬委员会批准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件的条款[108] - 薪酬委员会就考虑董事等在2017年度的酌情花红向董事会提出推荐建议[10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多於100万港元薪酬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24人[113]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8年举行了六次会议[114][115] - 2018年1月5日高云红先生和齐刚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齐刚先生于2019年1月24日辞任[119] - 2018年1月12日陈玉生先生、尹智伟先生、刘国辉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2018年1月12日陈骏康先生、陈启能先生、刘耀杰先生、学镇尊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高云红先生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4/5次,陈玉生等部分成员出席率为100%[120] 公司环境相关数据变化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氮氧化物排放13.46千克,2017年为7.92千克[144]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硫氧化物排放0.28千克,2017年为0.20千克[144]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悬浮粒子排放0.99千克,2017年为0.58千克[144]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范围1)为55吨二氧化碳当量,2017年为163吨[146]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温室气体间接排放(范围2)为551吨二氧化碳当量,2017年为591吨;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2018年为40吨[146]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温室气体间接排放(范围3)为27吨二氧化碳当量,2017年为39吨;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2018年为7吨[146] - 2018年建筑及咨询业务温室气体总排放为633吨二氧化碳当量,2017年为793吨;金融相关信息及技术服务2018年为47吨[146] - 2018年公司产生无害废物9589吨,2017年为12699吨,其中拆建废物(填料区)2018年为6721吨,2017年为7611吨;拆建废物(分拣设施)2018年为840吨,2017年为2638吨;拆建废物(堆填区)2018年为2020吨,2017年为2445吨;办公室纸张2018年为8吨,2017年为5吨[151] - 2018年公司总耗电量为767857千瓦时,电力密度为9.306千瓦时/员工/日;2017年总耗电量为787664千瓦时,电力密度为10.325千瓦时/员工/日[157] - 2018年公司总耗水量为1048.0立方米,耗水密度为0.034立方米/员工/日;2017年总耗水量为3601.8立方米,耗水密度为0.047立方米/员工/日[157] 公司员工相关数据变化 - 2018年公司雇员人数为475人,其中女性211人(占比44%),男性264人(占比56%);2017年雇员人数为235人,其中女性65人(占比28%),男性170人(占比72%)[162] - 2018年公司19岁至40岁雇员395人,41岁至60岁雇员75人,60岁以上雇员5人;2017年19岁至40岁雇员148人,41岁至60岁雇员79人,60岁以上雇员8人[162] - 2018年公司雇员离职人数为56人,离职率为12%;其中女性离职15人(离职率7%),男性离职41人(离职率16%)。2017年雇员离职人数为118人,离职率为50%;其中女性离职32人(离职率49%),男性离职86人(离职率51%)[163] - 2018年公司因工作关系死亡事故1宗,2017年为0宗[165] - 2018年公司因工伤损失的工作日数为1415日,2017年为1125日[165] - 2018年管理层女性总培训时数为40,男性为296,占比分别为1.5%和10.9%;技术员/督导员女性总培训时数为468,男性为892,占比分别为17.2%和32.7%;一般员工女性总培训时数为623,男性为404,占比分别为22.9%和14.8%[172] - 2017年管理层女性总培训时数为30,男性为129,占比分别为28%和30%;技术员/督导员女性总培训时数为12,男性为315,占比分别为4%和12%;一般员工女性总培训时数为81,男性为190,占比分别为38%和81%[172] 公司供应商相关数据变化 - 2018年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为159,2017年为136[176] - 2018年按地区划分,香港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为129,中国为29,西班牙为1,英国无;2017年香港为131,中国为2,西班牙为1,英国为2[176]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所载「不遵守就解释」条文[14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有关排放的重大不合规情况[15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日常业务中无取水问题[1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涉及健康及安全的重大不合规案例[16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涉及童工及强制劳工的不合规案例[17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因质量及安全不过关接获重大投诉或被要求终止项目,未发现涉及产品责任的不合规案例[177] - 截至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