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icon
搜索文档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19: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62,051千港元,较2024年的57,852千港元增长7.3%[3][5] - 2025年毛利为48,484千港元,较2024年的46,779千港元增长3.6%[3][5]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0,362千港元,较2024年的26,389千港元减少22.8%[3][5]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461千港元,较2024年的26,890千港元减少27.6%[3][5] - 2025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3.89港仙,较2024年的5.38港仙减少27.7%[3][5] - 2025年纯损率为31.4%,2024年为46.5%[3]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621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420万港元或7.25%[39] - 报告期内毛利增加170万港元或3.63%至485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为78.1%(2024年:80.8%)[4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950万港元(2024年:约2690万港元)[47]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3.89港仙,2024年为5.38港仙[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其他收入43.2万港元,2024年为138万港元[24]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已售存货成本850.9万港元,2024年为689.8万港元[24] - 2025年财务成本净额为 -106.2万港元,2024年为 -81.9万港元[26] - 2025年所得税抵免86.8万港元,2024年开支为53.7万港元[2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360万港元(2024年:约2380万港元),行政开支减少8.3%至约3990万港元(2024年:约4350万港元)[43][44] - 报告期内财务成本约110万港元(2024年:约81.9万港元)[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经营收益52,194千港元,艺术品销售收益9,857千港元,总计62,051千港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8,671千港元、9,181千港元、57,852千港元[20][21][23] - 2025年经营亏损15,225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20,362千港元,年度亏损19,494千港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5,913千港元、26,389千港元、26,926千港元[20][21] - 公司经营分部为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经营、艺术品销售[19] - 来自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的收益约5220万港元,2024年约4870万港元[39] - 来自艺术品销售的收益约990万港元,2024年约920万港元[39] 各地区表现 - 按地理区域,2025年香港收益27,474千港元,日本收益34,577千港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9,459千港元、38,393千港元[21] - 2025年按地理区域划分的非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除外)总计11,660千港元,2024年为27,161千港元[2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在日本、香港、台湾及中国分别有21名、9名、2名及1名全职员工[6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总资为394,962千港元,2024年为396,637千港元[7]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1,299千港元,2024年为235,636千港元[7] - 2025年负债总额为170,376千港元,2024年为157,691千港元[8]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1.45435亿港元,2024年为1.5816亿港元[35] - 2025年3月31日委托人预付款项本金总额约为765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7090万港元),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590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6300万港元)[48] - 2025年3月31日,应收最大委托人及五大委托人的未偿还委托人预付款项分别占未偿还总额约10.4%及33.8%(2024年3月31日:分别占约12.8%及46.1%)[4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流动资产约3814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3681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65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4870万港元)[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借款约373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4160万港元),其中约145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1460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银行存款400万港元已抵押予银行以担保一般银行融资,与2024年持平[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4月1日起,公司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6]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预计在可见未来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 - 公司未呈列分部资产及分部负债分析,因其未由主要经营决策者审阅[22] - 所有客户在2025年及2024年占公司收益均不足10%[21] - 香港及日本7个拍卖会共推出4166件拍品,2152件成功售出,成功率为51.7%[38] - 其他收益约为530万港元(2024年:约7000港元),其他收入约为43.2万港元(2024年:约140万港元)[41][42] - 所得税抵免包括过往年度超额拨备26.3万港元及递延税项抵免约60.5万港元[4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4月25日完成股份转让后,集团母公司为ESSA Financial Group Ltd,最终控股股东为黄仕坤先生[9] - 2025年4月25日,卖方同意出售而要约人及其他买方同意购买合共374967278股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4.99%,总代价为164985602.32港元,相当于每股待售股份0.44港元[54] - 2018年购股计划下,截至2025年3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数为4800万份,其中执行董事葛文海有500万份,雇员有4300万份,且购股要约下的4800万份购股已于2025年6月20日交回注销[64][66] - 公司自2018年全球发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1亿港元,2021年更改约2730万港元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悉数动用[67][68] - 加强及扩充现有拍卖业务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6270万港元,重新分配 - 228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3990万港元[68] - 加强营销及推广活动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220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2200万港元[68] - 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及专家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88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880万港元[68] - 开发集团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550万港元,重新分配 - 45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100万港元[68] - 补充集团营运资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10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1100万港元[68] - 发展线上交易及资讯平台的艺术品业务重新分配273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2730万港元[68]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准则[73]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 公司按规定设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核数师核对集团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数字[76]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未由核数师发表报告,将送呈处长[77] - 公司已将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送呈处长,核数师报告无保留意见[77] - 末期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网站[78]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有4人,非执行董事有2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人[81]
东京中央拍卖盘中最高价触及3.1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5-06 17:21
股价表现 - 截至5月6日收盘,东京中央拍卖(01939.HK)报0.98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34.67%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3.1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资金流向方面,当日主力流入2267.276万港元,流出2186.976万港元,净流入80.30万港元 [1] 公司背景 - 东京中央拍卖控股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2] - 是首家在日本公开举办中国古美术品拍卖会的拍卖公司 [2] - 屡次创下中国艺术品在日本拍卖的成交记录 [2] 业务范围 - 拍卖品类包括古代和近现代中国书画、中国瓷器与工艺品、青铜器、茶道具、文房四宝、当代艺术、珍稀佳酿、珠宝及钟表等 [2] - 在香港、台北、上海及北京举办多场预展 [2] - 积极推广艺术文化,在各地美术馆、大型展览会中举办文化展览活动 [2] 市场拓展 - 2013年在香港成立东京中央拍卖(香港)有限公司 [2] - 2014年11月在香港四季酒店举行首场香港拍卖会 [2] - 2018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 - 2019年与台湾沐春堂合作拓展台湾艺术品市场 [2] 技术创新 - 2020年推出「云图录」和「LiveAuction」系统 [2] - 「云图录」实现全球加速服务,支持电脑或手机浏览拍品 [2] - 提供现场竞投、网络竞投、电话委托、书面委托的多场景拍卖体验 [2]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5月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5月6日收盘共有55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山东墨龙(00568)以185.33%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5.020港元 最高价5.250港元 [1] - 东京中央拍卖(01939)和安德利果汁(02218)分别以112.00%和87.11%创高率位列第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冠轈控股(01872)32.00%和梧桐国际(00613)30.00%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麦迪森控股(08057)以-26.47%创低率表现最差 收盘价0.053港元 最低价0.050港元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和中生联合(03332)创低率分别为-15.00%和-6.02% [2] - 鼎亿集团投资(00508)和衍生集团(06893)创低率在-5.88%至-4.62%区间 [2] 其他显著个股表现 - 巨子生物(02367)收盘价80.800港元 最高价83.350港元 创高率1.89% [1] - 网易云音乐(09899)收盘价184.000港元 最高价191.700港元 创高率1.37% [1] - 华润万象生活(01209)收盘价36.800港元 最高价39.000港元 创高率0.20% [2]
东京中央拍卖(01939)控股权易主ESSA集团 遭1.65亿港元收购74.99%股份 5月6日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5-02 22:41
文章核心观点 东京中央拍卖控股股东出售大部分股份完成交易,公司申请股份恢复买卖 [1][2] 交易情况 - 2025年4月25日卖方、要约人及其他买方订立买卖协议,卖方同意出售3.75亿股待售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4.99% [1] - 待售股份总代价为1.65亿港元,相当于每股待售股份0.44港元,完成已于2025年4月25日落实 [1] 公司股本情况 - 联合公告日期公司有5亿股已发行股份及4800万份未行使购股权,持有人可按每股0.80港元行使价认购4800万股新股份 [1] 权益变动 - 紧接完成前,除卖方持有的3.75亿股待售股份外,要约人等无持有公司股份或其他有关证券 [1] - 完成后及联合公告日期,要约人等在3.75亿股股份中拥有权益,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4.99% [1] 要约价格及股份买卖 - 每股要约股份0.44港元的要约价等于买卖协议支付的每股待售股份价格 [2] - 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股份于2025年5月6日上午九时正起在联交所恢复买卖 [2]
探秘2025春拍:从书画到珠宝,谁将引领收藏热潮?
36氪· 2025-04-21 10:52
2025艺术春拍市场概况 - 全球拍卖行如苏富比、佳士得、富艺斯推出涵盖书画、珠宝、钟表、现当代艺术等多领域珍品,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1] 古代书画板块 - 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总成交额达328,165,630港元,成交率85%,创该板块历史第二高 [2] - 元代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以2.501亿港元成交,超估价20倍,成为苏富比史上最贵中国书法作品 [2] - 中国嘉德香港春拍推出黄道周楷书《孝经》册及吴昌硕、张大千等近现代大师作品,展现传统与创新融合 [6] - 宋元珍本、明清宫廷旧藏因稀缺性和历史价值受机构资本青睐,普通明清古画流通性下降 [7] 珠宝板块 - 富艺斯"珍贵珠宝:香港"专场总成交额近5,000万港元,同比增长55%,成交率达77% [9] - 钻石品类包揽成交价TOP3,哥伦比亚祖母绿、缅甸蓝宝石等顶级彩宝需求强劲 [11] - 苏富比香港春拍呈现缅甸红宝石项链及6.32克拉粉红钻耳环,粉红钻因阿盖尔矿关闭更显稀缺 [13][15] - 佳士得香港将拍卖35.09克拉喀什米尔蓝宝石和13.22克拉缅甸红宝石,有望创价格纪录 [17] 钟表板块 - 苏富比重点推出5件清宫御制座钟,展现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18] - 百达翡丽古董表受追捧,1971年型号2499万年历腕表和1937年型号96全日历腕表亮相 [20] - 独立制表师作品需求激增,高珀富斯24秒陀飞轮等限量款首次现身拍场 [21][23] - 富艺斯日内瓦拍卖将呈现Philippe Dufour等11位独立制表师捐赠作品 [24] 现当代艺术板块 - 中国嘉德香港推出赵无极《大船入港》等作品,展现东西方艺术融合 [28] -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2.98亿港元,马克·夏加尔《瓶承春华》以3453.5万港元创纪录 [30] - 新兴艺术家李黑地、季鑫作品分别以139.7万和254万港元刷新个人拍卖纪录 [31] - 佳士得香港春拍巴斯奇亚《星期六的夜晚》以1.13亿港元成交,创亚洲市场最高价 [34]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6 21:11
业务扩展与市场策略 - 公司加速在线系统和在线拍卖平台的建设,以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并整合平台、升级技术,为收藏家提供多场景拍卖新体验[23] - 公司计划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当代艺术品和珠宝领域,并进一步拓展台湾市场,以增强品牌形象和影响力[24] - 公司通过专业且聚焦历史及文化导向的营销技术,提升拍卖艺术品的交易价格,并加强在香港和日本的市场地位及市场份额[17] - 公司目标是将业务扩展至其他潜在市场,以在亚洲主要城市和全球市场建立和增强品牌形象及影响力[17] - 公司计划扩展业务至当代艺术品及珠宝领域,并进一步拓展台湾市场[25] - 公司已开始与台湾同业进行联合征集活动,以覆盖亚洲其他重点地区[29] - 公司将继续丰富拍品种类,并寻求与其他拍卖公司的合作机会[29] 财务表现与资金管理 - 公司收益为31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0.9%[31][35] - 公司毛利为27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6%,毛利率从91.6%下降至84.5%[32][36] - 公司其他收入为48.4万港元,主要来自竞投保证金没收及客户杂项手续费[34][37]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0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5%[40][41] - 公司行政开支为17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1%[43][45] - 公司财务收入为21.9万港元,财务成本为52万港元[42][46]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为44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3.6%[44][47] - 公司录得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约110万港元,主要由于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基础付款[48][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委托预付款项本金总额约为6920万港元,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6700万港元[49][52] - 最大委托人和五大委托人的未偿还委托预付款项分别占集团未偿还委托预付款项总额的12.1%和42.8%[50][5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4.06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560万港元[59][65] - 集团计息银行借款约为4070万港元,其中1530万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60][65] - 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按计息借款金额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除以股东权益计算[61][66] - 集团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或重大投资计划[62][67] - 集团未为任何第三方提供担保,且无重大或有负债[63][68] - 集团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也未进行任何重大子公司或联营公司的收购或处置[64]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也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69] - 公司主要资金以日元和港元计值,存放于银行中短期存款,用于营运资金[71][75] - 公司未建议派付中期股息[72][73] - 公司借款主要以日元和港元计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主要以日元和港元计值,借款为浮息借款,抵押银行存款约400万港元[76] - 公司自全球发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10.0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部分动用[121][122] - 公司于2021年3月26日决议更改约27.3百万港元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用途[122] - 公司计划用于加强及扩充现有拍卖业务的净收益为6270万港元,已动用3990万港元[123] - 公司计划用于加强营销及推广活动的净收益为22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23] - 公司计划用于招聘高质素管理人才及专家的净收益为8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23] - 公司计划用于开发集团ERP系统的净收益为550万港元,已动用100万港元[123] - 公司计划用于补充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的净收益为11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23] - 公司计划用于发展线上交易及资讯平台艺术品业务的净收益为2730万港元,已动用2200万港元,剩余530万港元[123] - 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3月31日或之前悉数动用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动用的净收益530万港元[123] - 公司2024年中期收益为31,891千港元,同比下降0.9%[150] - 公司2024年中期毛利为26,953千港元,同比下降8.6%[150] - 公司2024年中期经营亏损为25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经营溢利2,219千港元[150] - 公司2024年中期期内亏损为1,10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689千港元[150] - 公司2024年中期每股亏损为0.23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32港仙[150] - 公司2024年中期综合溢利为98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综合亏损4,357千港元[153] - 公司2024年中期总资产为432,266千港元,同比增长9.0%[155] - 公司2024年中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613千港元,同比增长14.1%[155] - 公司2024年中期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89,357千港元,同比增长19.7%[155]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3月31日的238,946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242,603千港元[157] - 公司储备从2024年3月31日的65,906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69,370千港元[157]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36,674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3,210千港元[157]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21,017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56,453千港元[157]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32,14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8,205千港元[161]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2,175千港元改善至2024年的129千港元[161]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12,58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126千港元[164]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79,127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5,613千港元[164] - 公司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基础付款为2,675千港元[159] - 公司综合收入从2023年的1,68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104千港元[15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已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并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170][176] - 公司未采纳的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尚未生效,目前正在评估其潜在影响[178] - 公司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账面值与其各自的公允价值相若[187] - 公司管理层基于收益类别确认两个经营分部: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经营和艺术品销售[190]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根据毛利计量评估经营分部的表现,以分配资源[19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金融资产中,认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500千港元[188]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金融资产中,认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500千港元[183] - 公司未审计的简明合并财务报表已由公司审计委员会审阅[17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包含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有关的财务资料作为比较信息[176] - 公司管理层在编制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时,需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数据有所不同[180] - 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為31,891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32,194千港元下降0.9%[200] - 藝術品拍賣及相關業務收益為29,447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31,495千港元下降6.5%[200] - 藝術品銷售收益為2,444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699千港元增長249.8%[200] - 公司期內虧損為1,104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期內溢利1,689千港元轉虧[195][198] - 服務╱銷售成本為4,938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2,693千港元增長83.4%[195][198] - 行政開支為17,282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6,603千港元增長4.1%[195][198] - 銷售及分銷開支為10,297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0,910千港元下降5.6%[195][198] - 其他收入為484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231千港元增長109.5%[195][198] - 所得稅開支為440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001千港元下降56.0%[195][198] 人力资源与员工福利 - 公司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家,以加强管理和运营团队,支持可持续发展[17] - 公司员工分布:日本21名,香港13名,台湾1名,中国1名[77][81] - 公司为香港员工提供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按员工基本薪金的百分比作出[78][81] - 公司于2023年4月24日授予48,000,000份购股权给董事、高级管理层及员工[80][82] - 公司于2023年9月4日通过2023年购股权计划,并终止2018年购股权计划[84]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9月4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获得通过[8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旨在认可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的贡献,并吸引和保留人才[88][91]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员工、非执行董事、控股公司或联营公司的董事或员工,以及为集团提供服务的个人[89][91] - 任何参与者在12个月内获得的购股权所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0][9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自2023年9月4日至2033年9月3日[101][10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可发行的购股权相关股份总数为500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10%[103] - 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所有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总数占该期间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的约9.6%[10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授出购股权可予发行的股份总数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约9.6%[10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予发行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10%[107] - 购股权计划旨在奖励对集团业务发展有贡献的合资格参与者,并鼓励其提升公司价值[116] - 购股权计划无附加绩效目标,旨在使承授人利益与公司及股东利益保持一致[110][113] - 购股权计划涵盖承授人不再为集团雇员时购股权将失效的情况[115][118] - 公司未在截至2023年及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授出任何购股权[116][11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安藤湘桂先生及其配偶安藤恵理女士分别持有公司75%的股份[127] - 公司董事葛文海先生持有TCA日本50股A类股份,占5%的权益,但无投票权[127]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查集团未经审计的中期财务信息[141] - 公司股份在2023年4月23日的收市价为0.76港元[87]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未审计的简明合并财务报表已由公司审计委员会审阅[17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包含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有关的财务资料作为比较信息[176] - 公司管理层在编制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时,需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数据有所不同[180] - 公司未采纳的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尚未生效,目前正在评估其潜在影响[178]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5 21:11
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计合并收益约为31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0.9% [3] - 2024年1 - 9月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收益29447千港元,艺术品销售收益2444千港元,总计31891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1495千港元、699千港元、32194千港元[32] - 按地理区域划分,2024年1 - 9月香港地区收益14399千港元,日本地区收益17492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8345千港元、23849千港元[36]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为31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0.3百万港元或约0.9%[76] 盈利与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计合并亏损约为11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约160万港元 [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3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32港仙 [3] - 2024年9月30日期内综合溢利总额为98.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435.7万港元 [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104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689千港元[29][32] - 2024年1 - 9月其他亏损净额中的汇兑亏损为109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亏损[39]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收入分别为21.9万和13万港元,财务成本净额分别为-30.1万和-11.3万港元[4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分别为44万和100.1万港元[4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14.9万和159.9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0.23港仙和0.32港仙[49]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为27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6%,毛利率由约91.6%下跌至约84.5%[77] - 报告期内其他亏损约为10.9万港元,其他收入约为48.4万港元[78]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财务收入约21.9万港元,财务成本约52万港元[82] - 报告期内所得税支出包括即期税项支出约44万港元[83]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约160万港元[8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3]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中期股息[96] 资产情况 - 2024年9月30日存货为13379.9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858.8万港元有所增加 [16]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8935.7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5816万港元有所增加 [16] - 2024年9月30日总负债为18966.3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5769.1万港元有所增加 [18] - 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为43226.6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9663.7万港元有所增加 [16] - 2024年9月30日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208.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604.6万港元 [10]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递延所得税资产除外)总计2397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161千港元有所减少[37] - 2024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89357亿和1.5816亿港元[53] - 2024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按金及预付款项分别为2288.2万和2773.3万港元[60] - 2024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均为5亿股,股本均为1.6973亿港元[61] - 2024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分别为4072.2万和4159.8万港元[63] - 2024年9月30日有抵押定息银行借款约686.9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706.8万港元[66] - 2024年9月30日无抵押定息银行借款约708.9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653.1万港元[67] - 2024年9月30日委托人预付款项本金总额约6920万港元,未偿还本金总额约6700万港元[85] - 2024年9月30日,应收最大委托人和五大委托人的未偿还委托人预付款项分别占集团未偿还总额约12.1%和42.8%,2024年3月31日分别约为12.8%和46.1%[86]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06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560万港元[8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借款约4070万港元,其中约1530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89] - 2024年9月30日银行存款400万港元已抵押给银行,集团无其他资产押记[98]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4年1 - 9月已售存货成本为2127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642千港元[41] - 2024年1 - 9月拍卖及预展场地租用及设置成本为1774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739千港元[41] - 2024年1 - 9月员工福利开支为8379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0097千港元[41] - 2024年1 - 9月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基础付款为2675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开支[41] - 2024年1 - 9月使用资产折旧为1763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226千港元[41]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0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79]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增加约4.1%至约1730万港元,主要因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基础付款[81]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45] - 日本公司所得税实际法定税率约为33%,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所得税分别为44万和88.7万港元[43][46] - 台湾所得税按20%计算,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所得税为6.2万港元,2024年无[43][47] 人员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在日本、香港、台湾及中国分别有21名、13名、1名及1名全职员工[99] 购股权情况 - 2023年4月24日,4800万份购股权已授予集团若干董事、高级管理层及雇员[102]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2018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4800万份,其中执行董事葛文海500万份,雇员4300万份[103] - 2023年9月4日,公司建议采纳2023年购股计划及终止2018年购股计划获股东通过[105] 重大事项 - 报告期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事项[93] - 报告期结束至公告日期,无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的事项[10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收购、出售或赎回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证券的行为[108] 企业治理 - 董事会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公司报告期内遵守相关条文[110]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相关规定[11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对公司报告期内未经审计中期财务资料会计处理方法无异议[112] 公告与报告 - 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中期报告将适时派发及登载[113]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与台湾同业进行联合征集活动,丰富拍品种类并留意合作商机[74] - 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不明朗对中日艺术品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加速线上系统及平台搭建,整合平台并提升技术[107] - 公司计划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当代艺术品及珠宝领域,拓展台湾市场业务[107]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0 16:4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一家在香港和日本广受认可的拍卖行,专门拍卖中国和日本艺术品,包括中国绘画、书法、古玩以及日本和中国茶具[37] - 公司通过采取不同方式改善运营,包括利用专业的营销技术和提供优质服务来最大化拍卖艺术品的交易价格,进一步加强在香港和日本的中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招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家,扩大业务范围进入当代艺术品和珍稀酒类领域,以支持可持续增长[40] - 公司计划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当代艺术品和珠宝领域,加速在线系统和在线拍卖平台的建设,以跟上当前发展趋势,提供新的多场景拍卖体验,以及发展在线交易和信息平台,进入当代艺术品和珠宝领域,以扩大业务并提供更多灵活性以应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43] 财务表现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收入约为57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约1490万港元或20.5%[60]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总毛利约为46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约650万港元或12.2%,总毛利率约为80.8%[61] - 公司在报告期内取得成功的拍卖结果包括在香港和日本举办的7场拍卖中推出了4934件拍品,其中3612件成功售出,成功率为73.2%,在香港和日本分别实现了约8320万港元和2489.5亿日元的总落槌价[52] - 2024年报告期间,公司收益约为57.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4.9百万港元或20.5%[63] - 毛利率约为80.8%,较2023年同期增加7.6个百分点[64] - 其他收入约为7,000港元,主要来自按公平值计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公平值收益[65] - 銷售及分銷開支约为23.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1百万港元[68] - 行政开支增加约26.8%至约43.5百万港元,主要由折舊和股份基礎付款增加所致[71] - 财务成本约为819,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略有下降[74] - 所得稅抵免包括即期稅項支出、过往年度撥備不足和遞延稅項抵免[79] - 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26.9百万港元,主要由收益减少和金融資產減值虧損增加所致[80] - 委託人預付款項总额约为70.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7.7百万港元[81] - 最大委託人和五大委託人的委托人預付款項占比分别约为12.8%和46.1%[83] 资产负债状况 - 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有流动资产约为368.1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8.7百万港元[91] - 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有计息银行借款约41.6百万港元,其中约14.6百万港元须在一年内偿还[92] - 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按计息借款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除以股东权益计算,处于净现金状况[94] - 本集团的业务主要由内部产生的资源、银行融资和公司股份上市所得款项提供资金支持[91] - 本集团的收入主要以港元和日元计价,成本和费用也主要以港元和日元计价[110] - 本集团的借款均为浮息借款,抵押约为4.0百万港元,用于在报告期间担保银行设施[110] 股票期权计划 - 2018年设立了股票期权计划,截至2023年4月1日,可授予的股票期权总数为5,000,000股[120] - 2023年4月24日,向董事、高级管理层和员工授予了48,000,000股股票期权[121] - 2023年9月4日,公司通过投票通过了2023年股票期权计划并终止了2018年股票期权计划[13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计划下已授出的股票期权可发行股份总数约为9.6%[137] - 2023年股票期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38] - 薪酬委员会考虑到承授人过去的表现和对集团的贡献,认为授予股票期权可以激励员工继续努力[140] - 未设定股票期权的绩效目标[149] - 如果承授人因除死亡、疾病或按照雇佣合同退休以外的原因停止担任董事或员工,已授予的股票期权将失效[151] 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 安藤湘桂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负责整体战略发展和领导集团的业务发展[157] - 安藤恵理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副主席,负责客户管理、品牌推广和营销[161] - 葛文海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负责集团的整体运营管理[164] - 孙鴻月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整体业务发展[166] - 孙鴻月先生在艺术品交易和拍卖领域拥有超过30年和20年的经验[167] - 孙鴻月先生曾在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工作,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5 20: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收益为57,852千港元,同比下降20.5%[1] - 2024年毛利为46,779千港元,同比下降12.3%[1]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389千港元,同比增加211.2%[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890千港元,同比增加224.5%[1] - 2024年每股亏损为5.38港仙,同比增加224.1%[1] - 2024年纯损率为46.5%,较2023年的11.4%大幅上升[1]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57,852千港元,同比下降20.5%[27] - 公司2024年收益为57.9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72.8百万港元减少20.5%[44] - 公司2024年毛利为46.8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53.3百万港元减少12.2%,但毛利率从73.2%提升至80.8%[45] - 公司2024年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9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8.3百万港元增加224.1%[52]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396,637千港元,较2023年的466,001千港元下降[5] - 2024年公司总权益为238,946千港元,较2023年的263,088千港元下降[5]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157,691千港元,较2023年的202,913千港元下降[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121,017千港元,较2023年的168,455千港元下降[6]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为368.1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44.8百万港元有所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7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7.3百万港元减少[58]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计息银行借款为41.6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9.3百万港元减少,其中14.6百万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59] - 公司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按计息借款金额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除以股东权益计算[60]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银行存款4.0百万港元已抵押给银行,以担保银行融资[69] 会计准则与政策 - 公司首次应用2023年4月1日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第12号等[13][14]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会计政策披露有影响,但未对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重大影响[15][17] - 公司追溯实施香港会计师公会关于取消香港强积金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的会计影响指引,认为该变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8][19][21]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这些修订不会对合并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2] 经营分部与地区收益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根据毛利计量评估经营分部表现,识别出两个经营分部: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经营、艺术品销售[23] - 公司2024年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收益为48,671千港元,同比下降18.7%[27] - 公司2024年艺术品销售收益为9,181千港元,同比下降29.0%[27] - 公司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9,459千港元,同比增长0.5%[25] - 公司2024年日本地区收益为38,393千港元,同比下降28.1%[25] 财务成本与税务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819千港元,同比下降4.9%[32] - 公司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537千港元,2023年为所得税抵免197千港元[32] 应收款项与拨备 - 公司2024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计提为6,778千港元,同比增长184.7%[24]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7,417千港元,较2023年的11,683千港元减少36.5%[38] - 公司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中,应收买家拍卖及相关业务款项为83,835千港元,较2023年的113,843千港元减少26.4%[38] 开支与成本 - 公司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3.8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4.9百万港元减少4.4%[48]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为43.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4.3百万港元增加26.8%[49] 委托人预付款项 - 公司2024年委托人预付款项总额为70.9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53.2百万港元增加33.3%[5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收最大委托人及五大委托人的未偿还委托人预付款项分别占未偿还委托人预付款项总额的12.8%和46.1%,较2023年同期的20.0%和67.6%有所下降[54] 员工与购股权 - 公司2024年3月31日在日本、香港、台湾及中国分别有21名、15名、1名及1名全职员工[70] - 公司2018年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在2024年3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48,000,000股[72] 资金运用与业务扩展 - 公司自2018年全球发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10.0百万港元,其中27.3百万港元尚未动用[73] - 公司已动用部分所得款项净额,其中62.7百万港元用于加强及扩充现有拍卖业务,22.0百万港元用于加强营销及推广活动,8.8百万港元用于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及专家,5.5百万港元用于开发企业资源规划系统,11.0百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74] - 公司计划将业务扩展至亚洲主要城市,包括东京、香港及台湾,并积极开拓潜在客户,巩固竞争优势,增加收藏界广泛脉络,推动拍卖业务增长[75] - 公司未来将分配更多资源发展线上拍卖平台、珠宝及当代艺术品分部,使其拍卖渠道更多元化,并考虑与其他拍卖公司合作及进行战略投资[7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1.5百万港元,预计将于2025年3月31日或之前悉数动用[7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已遵守所有相关法律及法规,未发生任何重大违规情况[77]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董事会已审阅并确认公司企业管治常规符合守则条文[78]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审阅会计原则、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事宜[81] - 公司核数师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核对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财务状况表、合并损益表及合并其他综合收益表,确认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一致[83] - 公司已按香港公司条例规定,将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送呈公司注册处,核数师报告无保留意见[84]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刊载于前述网站[85][86]
东京中央拍卖(019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17:1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香港及日本受認可的中日藝術品拍賣行,專拍中國及日本藝術品[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香港及日本从事拍卖及相关服务以及艺术品销售[115]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16] - 公司有两个经营分部,分别为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经营、艺术品销售[134] 业绩报告期间 - 公司呈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5] 市场环境 -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不明朗,影響中日藝術品市場[1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過多種方式改善營運,包括運用營銷技術、加強市場地位、多元化業務等[9] - 公司有志擴大業務範圍到當代藝術品及珠寶領域[12] - 公司加速搭建線上系統及線上拍賣平台,帶來多場景拍賣體驗[12] - 發展線上平台和多元化業務可擴展公司業務,靈活應對經濟不確定性[13] - 公司未来将分配资源发展线上拍卖平台、珠宝及当代艺术品分部[16] - 公司未来将继续寻找合适业务伙伴合作,考虑对艺术品相关业务进行战略投资[16] 财务数据 - 收益与利润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为32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320万港元或29.1%[20]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为29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1.1%,毛利率升至约91.6%[22]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760万港元减少[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19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433千港元有所下降;期内溢利为1,68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801千港元减少[105] - 期内综合亏损总额为4,35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24千港元有所减少[10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的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32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1.52港仙下降[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15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2.2万港元[1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亏损)总额为 - 43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702.4万港元[1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32,194千港元,期内溢利为1,689千港元[1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45,433千港元,期内溢利为7,801千港元[137]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较2022年同期下降29.14%,期内溢利下降78.35%[136][1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收益为3.1495亿港元,艺术品销售收益为69.9万港元,总收益为3.2194亿港元,较2022年的4.5433亿港元有所下降[138] - 按地理区域划分,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为834.5万港元,日本地区收益为2384.9万港元,较2022年的1212.5万港元和3330.8万港元均有所下降[1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32港仙,较2022年的1.52港仙有所下降[1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等,因行使未行使购股权具反摊薄影响[1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6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82千港元[178] 财务数据 - 其他收支 - 报告期内无汇兑亏损,2022年同期约为27.5万港元[24]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为23.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58.5万港元[25]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09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190万港元[26]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为16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8%[28]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财务收入约13万港元,财务成本约24.3万港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实际税率为37.2%,2022年同期为24.9%[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无汇兑亏损,2022年为27.5万港元[1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64.2万港元,较2022年的603.4万港元大幅下降[1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11.3万港元,较2022年的55万港元有所减少[1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00.1万港元,较2022年的258.1万港元有所下降,其中香港无当期所得税,日本为88.7万港元,台湾为6.2万港元[146]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2023年上半年因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未计提,2022年为81.4万港元;日本公司所得税实际法定税率约为33%;台湾所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20%计算[146][148][15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309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85千港元[178] 财务数据 - 资产负债 - 2023年9月30日委托人预付款项本金总额约4560万港元,未偿还本金总额约4200万港元[36] - 2023年9月30日最大委托人和五大委托人未偿还预付款项分别占总额约12.5%和55.7%,较2023年3月31日的20.0%和67.6%下降[3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1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910万港元[4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借款约3980万港元,其中约1220万港元须一年内偿还[5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按计息借款减现金等价物除以股东权益计算,处于净现金状况[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报告日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未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无重大或然负债[54] - 报告期内委托人预付款项授予20名企业或个人艺术品收藏家[36] - 因委托艺术品公平值高于预付款项账面价值,未录得减值[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为435,97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66,001千港元有所减少;总负债为177,242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2,913千港元减少[108][109] - 非流动负债为30,73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4,458千港元减少;流动负债为146,50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68,455千港元减少[10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5,262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9,317千港元减少[10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58731亿港元,2023年4月1日为2.63088亿港元[1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递延所得税资产除外)为2.085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9866亿港元有所增加,其中香港为205.5万港元,日本为1209.2万港元,台湾为670.9万港元[141]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48,048千港元,3月31日为181,807千港元[15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4,293千港元,3月31日为11,683千港元[158] - 2023年9月30日其他应收买家拍卖及相关业务款项为87,228千港元,3月31日为113,843千港元[158] - 2023年9月30日委托拍卖品向卖家预付款项约41,970,000港元,3月31日约51,699,000港元,年利率0% - 1%[160] - 公司应收佣金信贷期7天,应收艺术品销售款项信贷期30天[161] - 2023年9月30日按金及预付款项为58,466千港元,3月31日为60,915千港元[163] - 2023年9月30日就已拍卖艺术品向卖家预付款项约33,665,000港元,3月31日约36,584,000港元,款项免息[164] - 2023年9月30日及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公平值与账面价值相若[158][1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亿股,股本为1.6973亿港元[1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银行借款为3983.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933.2万港元有所减少[1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借款为1446.5万港元,无抵押借款为2536.9万港元[1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借款按偿还期限划分,一年內为1177.4万港元,一至两年为415.3万港元,两至五年为1245.9万港元,超过五年为1101.9万港元[1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借款按货币计值,港元为42.9万港元,日元为3940.5万港元[168] - 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浮息银行借款约42.9万港元,年利率为1个月香港银行同業拆息加2.25%[168] - 2023年9月30日,无抵押定息银行借款约634.6万港元,2030年偿还,年利率0.9%[169] - 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定息银行借款约769万港元,2031年偿还,年利率0.9%[1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3263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46596亿港元有所减少[1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已收按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均免息,公平值与账面价值相若[1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资本承担[1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尚未偿还的重大或然负债[183] 财务数据 - 现金流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2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78.7万港元[112] - 2023年1 - 9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1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4.1万港元[112] - 2023年1 - 9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2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595.8万港元[113] - 2023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73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671.2万港元[113]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日本、香港、台湾及中国分别有19名、14名、1名及1名全职员工[64] 购股期权计划 - 公司于2018年9月13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有效期10年[82] - 购股期权计划下所有购股期权行使后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数10%[83] - 已发行在外购股权行使后可发行股份上限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12个月内不得超已发行股本1%[85] - 2023年4月24日公司授出4800万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9.8%[8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2018年购股计划下4800万股购股权有效且未行使[89] - 2023年9月4日公司通过决议采纳2023年购股计划[90] - 2023年购股计划目的为认可参与者贡献、吸引挽留人才及使利益一致[92] - 2023年购股计划主要规则概要在2023年7月28日通函附录三[94] - 董事相信2023年购股计划条款能保护公司价值并达目的[94] - 概无董事为2023年购股计划受托人或有相关权益,未委任受托人[95] 上市及所得款项 - 公司2018年10月11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1亿港元,2021年3月26日决议更改约273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已部分使用,未动用金额为2070万港元,预计2025年3月31日或之前全部使用[71]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付报告期内中期股息[57] - 公司不建议宣派截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