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2 F&B(02108)
icon
搜索文档
K2 F&B(0210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02
Contents 目錄 | 2 | Company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 --- | --- | --- | | 5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書 | | 11 |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 18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29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 56 | Directors' Report | 董事會報告 | | 75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 124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132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 | ...
K2 F&B(021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5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收益为57,172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55,740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2.57%[4] - 2024财政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546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6,320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5.54%[4] - 2024财政年度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61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1,242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4.57%[4] - 2024财政年度除税前溢利为3,077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7,919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1.14%[4] - 2024财政年度年度溢利为2,793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7,310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1.79%[4] - 2024财政年度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790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8,844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8.45%[4] - 2024财政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2,811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7,310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1.55%[4] - 2024财政年度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度溢利为 -18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0千新加坡元[4] - 2024财政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809千新加坡元,2023财政年度为8,844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8.24%[4] - 2024财政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5新加坡仙,2023财政年度为0.91新加坡仙,同比下降61.54%[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94,26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87,361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9,77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0,768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3,217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0,378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13,43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 - 9,610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80,82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77,751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91,62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91,333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净资产为89,20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6,418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股本为1,38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381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储备为87,84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5,037千新加坡元[5] - 2023年销售熟烟草产品、食品及饮品收益为43,891千新加坡元,2024年为43,282千新加坡元[27] - 2023年向租户提供管理、清洁等服务收入为3,949千新加坡元,2024年为4,679千新加坡元[27] - 2023年总收益为47,840千新加坡元,2024年为47,961千新加坡元[27] - 2023年向租户出租场地租金收益为7,900千新加坡元,2024年为9,211千新加坡元[27] - 2023年包含其他来源的总收益为55,740千新加坡元,2024年为57,172千新加坡元[27] - 2024年出售投资物业收益为45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0[28]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净额为235千新加坡元,2023年亏损157千新加坡元[28] - 2024年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收益为0,2023年为1,205千新加坡元[28] - 2024年终止租赁合约收益为0,2023年为4千新加坡元[28]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6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242千新加坡元[28] - 2024年借款利息375.3万新加坡元,租赁负债利息36.2万新加坡元,2023年分别为293.3万和30万新加坡元[29] - 2024年员工成本1741.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1696.4万新加坡元[29] - 2024年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所得税开支28.4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60.9万新加坡元[3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约281.1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731万新加坡元[32] - 2024年末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1.244亿新加坡元,2023年为1.2175亿新加坡元[34] - 2024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4406.9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3348.4万新加坡元[35]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61.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52.6万新加坡元[36]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2628千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3273千新加坡元,其中0至30天账龄的2024年为2623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3270千新加坡元[40] - 公司2024财年收益约5720万新加坡元,较2023财年约55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增幅2.7%[45]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2024财年约4330万新加坡元,较2023财年约43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60万新加坡元,减幅1.4%[45] - 租金收入2024财年约1390万新加坡元,较2023财年约11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10万新加坡元,增幅17.8%[47] - 2024年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占比75.7%,2023年为78.7%[48] - 2024年向租户提供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益占比8.2%,2023年为7.1%[48] - 2024年向租户出租场地租金收益占比16.1%,2023年为14.2%[48]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由2023财年约1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万新加坡元或8.3%至2024财年约110万新加坡元[50] - 所消耗存货成本由2023财年约187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万新加坡元或1.1%至2024财年约1850万新加坡元[51] - 员工成本由2023财年约170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40万新加坡元或2.4%至2024财年约1740万新加坡元,占各期间收益约30.4%及30.5%[52]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3财年约4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0万新加坡元或4.5%至2024财年约460万新加坡元[53]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由2023财年约3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万新加坡元或2.9%至2024财年约330万新加坡元[54]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3财年约4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万新加坡元或4.9%至2024财年约390万新加坡元[55] - 财务成本由2023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80万新加坡元或28.6%至2024财年约360万新加坡元[57] - 所得税开支由2023财年约6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或50.0%至2024财年约30万新加坡元[58] - 除税后溢利减少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减少约480万新加坡元等,被较高收益约150万新加坡元等部分抵销[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9779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23217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净额(13438)千新加坡元,计息银行借款95668千新加坡元,权益89208千新加坡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768千、20378千、(9610)千、90653千、86418千新加坡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95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070万增加约500万或5.5%[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107.2%,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04.9%有所增加[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81名员工,2023年为412名[68] 业务线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分为租金及店铺管理、餐饮档口两类业务分部[14][15] - 两个业务分部为集团经营及可报告分部,用于财务呈报[17] - 分部表现按经营溢利或亏损评估,会计政策与集团相同[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外部收益为47961千新加坡元,外部租金收入为9211千新加坡元,总计57172千新加坡元[18] - 公司分部间租金及服务收入为23161千新加坡元,对销后仍为57172千新加坡元[18] - 公司分部溢利为3077千新加坡元,其中店铺管理为4017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为2474千新加坡元,未分配为 - 3414千新加坡元[18]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546千新加坡元,财务成本为 - 3616千新加坡元[20] - 公司非流动资产添置为20407千新加坡元,包括投资物业、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20]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 - 1738千新加坡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 - 3579千新加坡元[20] - 公司员工成本为 - 17417千新加坡元,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 - 4572千新加坡元[20] - 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71521千新加坡元,综合资产总值为204045千新加坡元[21] - 公司可报告分部负债为112497千新加坡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14837千新加坡元[21] - 公司应付税项为346千新加坡元,未分配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994千新加坡元[21] - 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外部收益为47840千新加坡元,外部租金收入为7900千新加坡元,总计55740千新加坡元[22] - 公司分部间租金及服务收入为23347千新加坡元,对销后仍为55740千新加坡元[22] - 公司分部溢利为7919千新加坡元,其中店铺管理为5477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为5527千新加坡元,未分配为 - 3085千新加坡元[22]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6320千新加坡元,财务成本为 - 2790千新加坡元[22] - 公司非流动资产添置为8873千新加坡元,包括投资物业、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22]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 - 2028千新加坡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 - 2977千新加坡元[22] - 公司员工成本为 - 16964千新加坡元,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 - 4362千新加坡元[22] - 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198129千新加坡元,其中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71411千新加坡元[24] - 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111711千新加坡元,其中可报告分部负债为110196千新加坡元[24] - 2024年1月1日美食中心数量为24间,年内开设1间、结业1间,12月31日仍为24间[43] - 2024年1月1日餐饮档位数为63个,年内开设7个、结业22个,12月31日为48个[44] 公司上市及运营相关 - 公司于2019年3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6] 会计准则应用相关 - 2024财政年度集团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9]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更改借款分类会计政策,本年度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0] - 集团尚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评估影响[11][1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生效时间待定[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之修订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6]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6] 公司业务收购相关 - 2024年10月14日,公司间接附属公司收购New Chance Properties Pte. Ltd全部股权,总代价为950万新加坡元[61] 公司未来策略相关 - 公司未来策略包括撤去表现不佳资产、扩大餐饮版图、开设新食肆、升级现有美食中心[46] 公司股东及公告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69]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4日至2025年6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0]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3] - 2024财政年度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74] - 公告日期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集团2024财政年度初步公告所载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等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77] - 业绩公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78] - 公司
K2 F&B(021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9: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3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食肆场地租赁、店铺及档口管理以及餐饮档口经营[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溢利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8,61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26,384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8.47%[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亏损328千新加坡元[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亏损575千新加坡元,亏损幅度收窄77.39%[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1新加坡仙,2023年上半年为0.07新加坡仙[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8,61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6,384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8.47%[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亏损约114,000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575,000新加坡元,亏损同比减少80.17%[41]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28,61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26,384千新加坡元,销售熟食等产品收益占比分别为77.1%和78.2%,该收益从约20.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约22.1百万新加坡元,增幅6.9%[51]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集团全面亏损总额为130千新加坡元[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与资产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借款为84,359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547千新加坡元[10]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4,879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59千新加坡元[10]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86,288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418千新加坡元[1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2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6千新加坡元,同比减少19.96%[4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039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73千新加坡元,同比减少7.15%[44]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贷款为93,417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731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28%[46] - 2024年6月30日营运资金贷款为1,288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2千新加坡元,同比减少32.99%[46] - 2024年6月30日实际利率为2.00% - 5.46%,2023年12月31日为1.35% - 5.45%[47] - 2024年6月30日一年内或按要求投付款为10,346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06千新加坡元;超过一年投付款2024年为84,359 - 94,70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3,547 - 90,653千新加坡元[4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204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768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为24,060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378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3,856)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10)千新加坡元;计息银行借款为94,705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653千新加坡元;权益为86,288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418千新加坡元[59] - 2024年6月30日总流动负债净值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43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贷款流动部分增加[59]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4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070万新加坡元增加400万新加坡元或4.5%[59] - 2024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9.8%,2023年12月31日约为104.9%,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借款增加[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关重新开发附属公司所持物业的资本承担约为170万新加坡元[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若干资产约1.65377亿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约1.55234亿新加坡元)以取得银行借款[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16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3,863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0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1,368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使用1,738千新加坡元[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开支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715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1,242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8.08%[3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扣除员工成本8,97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8,492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73%[3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55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47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24%,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率为17%[38] - 2024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为6,054,000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5,097,000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8.78%[42] - 所消耗存货成本从约8.8百万新加坡元增至约9.4百万新加坡元,增幅7.5%[53] - 员工成本从约8.5百万新加坡元增至约8.9百万新加坡元,增幅5.7%,占各期收益分别约32.2%和31.4%[54]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约1.9百万新加坡元增至约2.1百万新加坡元,增幅14.5%[55] - 财务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1.2百万新加坡元增至报告期内1.7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40.0%[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收益为28619千新加坡元,其中租金及店铺管理收益6557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收益22062千新加坡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分部溢利/(亏损)为 - 1945千新加坡元,其中租金及店铺管理亏损301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溢利2371千新加坡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计200887千新加坡元,其中租金及店铺管理资产158826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资产8620千新加坡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计114599千新加坡元,其中租金及店铺管理负债85937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负债7507千新加坡元[29] - 向租户出租场地租金收入从约3.8百万新加坡元增至约4.4百万新加坡元,增幅16.0%[52] - 提供管理等服务收入从约1.9百万新加坡元增至约2.1百万新加坡元,增幅9.9%[52] 公司股本与股权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10,000,000,000股股份,对应100,000千港元和17,668千新加坡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8,000,000,000股,对应80,000千港元和1,381千新加坡元[49] - 2019年3月6日公司按每股0.75港元发行2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朱志强先生和廖宝云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分别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75.00%[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trong Oriental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亿股普通股,股权百分比为75.00%;Lee Kek Choo通过配偶权益持有5653.6万股,股权百分比为7.07%;Toh Soon Huat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653.6万股,股权百分比为7.07%[77] 公司经营与管理相关 - 集团分为租金及店铺管理、餐饮档位两类经营业务分部[24] - 报告期内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42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412名[68] - 2024年6月30日,购股计划项下概无尚未行使的购股,自采纳该计划以来,概无授出、行使、注销任何购股或使之失效[70]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期内的任何中期股息[78] - 2024年4月3日,公司附属公司拟950万新加坡元收购New Chance全部已发行股本,截至报告日已支付47.5万新加坡元[63] - 2024年4月3日,公司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订立股份买卖协议,以950万新加坡元总代价购买销售股份,预期2024年10月11日完成收购[79] - 2024年6月19日,买方根据期权协议行使期权,以880万新加坡元总代价向卖方收购物业,预期2024年9月11日完成出售[79]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之指定百分比公眾持股量[80]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已审阅集团所采纳的会计准则及政策以及集团报告期的未经审核中期报告[81]
K2 F&B(0210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35
财务收益与利润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861.9万新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638.4万新元增长8.47%][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5万新元,而2023年上半年为亏损32.8万新元][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万新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7.5万新元有所收窄][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8,619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26,384千新加坡元增长8.47%][14][16][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5千新加坡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328千新加坡元][14][1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为22,062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20,631千新加坡元增长6.93%][18] - [2024年上半年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益为2,134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1,941千新加坡元增长9.94%][18] - [报告期内公司应占亏损约11.4万新元,2023年上半年为57.5万新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亿股][23]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约2861.9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2638.4万新加坡元增长约8.5%,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是最大收益来源,占比约77.1%][34][35]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约22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或6.9%,因餐饮档位数增加][35] - [向租户出租场地租金收入约442.3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61.1万新加坡元或16.0%,受租用率改善推动][34][35] - [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入约213.4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19.3万新加坡元或9.9%,与租金收入增加一致][34][3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865.3万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47.3万新元增长11.91%][3]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利资产为734.8万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5.8万新元下降19.76%][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2.1万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6万新元下降19.96%][3] - [2024年6月30日借款为1.0346亿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06万新元增长45.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为200,88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191,077千新加坡元增长5.13%][14][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为114,599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114,078千新加坡元增长0.46%][14][1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2.1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6万新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03.9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7.3万新元,通常于15天至90天内结付][27]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9470.5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65.3万新元,实际利率为2.00% - 5.46%][28][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1.0204亿新加坡元,流动负债为2.406亿新加坡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3856亿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0768亿、2.0378亿、-0.961亿新加坡元,总流动负债净值增加约430万新加坡元][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4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070万新加坡元增加400万新加坡元或4.5%,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为4.21%,未动用银行融资至少为1210万新加坡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9.8%,2023年12月31日为约104.9%][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关重新开发附属公司物业的资本承担约为170万新加坡元;收购New Chance全部股权代价为950万新加坡元,已支付47.5万新加坡元,其主要资产市值为950万新加坡元][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若干资产约1.65377亿新加坡元以取得银行借款,2023年12月31日约为1.55234亿新加坡元][4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16.5万新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86.3万新元增长7.82%][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0.8万新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36.8万新元增长295.32%][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8万新元,而2023年上半年为使用现金173.8万新元][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3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最终控股股东为朱志强先生][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食肆场地租赁、店铺及档位管理以及餐饮档位经营][8]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股,对应10亿千港元或1.7668亿千新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8亿股,对应8亿千港元或1381千新元][31] - [公司于2019年3月6日上市,发行2亿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43] 财务准则应用 - [报告期内,公司应用多项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0] 经营业务分部 - [公司分为租金及店铺管理、餐饮档位两类经营业务分部][11][12] - [租金及店铺管理业务涉及向租户出租食肆场地及提供清洁和公用事业服务][11] - [餐饮档位业务主要涉及通过食肆向消费者零售饮品、烟草产品及熟食][12] - [管理层按个别基准监察业务单位经营业绩,以决定资源分配及评估表现,分部表现按经营溢利或亏损评估][12] - [分部溢利指各分部赚取的溢利,未分配中央行政成本、董事酬金、汇兑收益/(亏损)、银行利息收入及一般营运资金借款的财务成本][12] 财务报表相关 - [报告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新加坡元呈列,数值凑整至最接近千位(千新加坡元)][8] 成本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1,715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1,242千新加坡元增长38.08%][14][16][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为8,979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8,492千新加坡元增长5.73%][14][16][20] - [所消耗存货成本约94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60万新加坡元或7.5%,增长慢于销售收益因产品售价上调][36] - [员工成本约89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50万新加坡元或5.7%,因工资增加和新档员工人数增加][37]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约2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30万新加坡元或14.5%,因开设新档][38]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约16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10万新加坡元或5.9%,因电费下降][39] - [其他经营开支约2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20万新加坡元或11.7%,因行政和法律专业开支减少,部分被捐赠增加抵消][39] - [财务成本约17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50万新加坡元或40.0%,因未偿还贷款利率上升和额外营运资金贷款][40] 客户与市场情况 - [公司无单一主要客户占集团总收益超过10%,收益分布于广泛客户群][17] - [公司主要于新加坡营运,收益来源及非流动资产皆位于新加坡][17] 税务与股息情况 - [报告期内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所得税开支25.5万新元,2023年同期为24.7万新元][2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亦无中期股息][22]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期内任何中期股息][53] 资产收购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605.4万新元,2023年上半年约509.7万新元,其中在建物业约536.4万新元,2023年上半年为115.2万新元][24] - [2024年4月3日,公司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股份买卖协议,以950万新加坡元收购销售股份,预计10月11日完成][54] - [2024年6月19日,买方行使期权以880万新加坡元收购物业,预计9月11日完成][54] 汇率与风险管理 - [集团大部分收益及经营成本以新加坡元计值,除港元银行存款外,经营现金流或流动资金不受重大汇率波动直接影响,管理层将考虑对冲重大外汇风险][45] 关联交易与财务资助 - [报告期内,集团并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47] - [报告期内,集团未对联属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4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42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412名][49]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虽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但董事会认为有利业务前景及管理,公司将继续检讨及提升企业管治常规][5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全面遵守相关规定][51]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2] 审核与报告发布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和报告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55] - [报告期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56]
K2 F&B(0210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05
财务业绩 - 2023财政年度本集团税后純利增長約28.8%至約7.3百萬新加坡元[10]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录得约55.7百万新加坡元的綜合收益,較2022财政年度增加约17.9%[19]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录得約7.3百萬新加坡元的除稅後綜合純利,較2022财政年度增加約28.8%[20] - 集团产生营运活动及投资活动的所得现金分别约8.9百万新加坡元及3.7百万新加坡元[22]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年初约1.4百万新加坡元净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约7.4百万新加坡元[22] - 本集团收益由2022財政年度的約47.3百萬新加坡元增加約8.4百萬新加坡元或17.9%至2023財政年度的約55.7百萬新加坡元[89] - 除稅後溢利增加主要是由於收益增加約8.4百萬新加坡元、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增加約4.1百萬新加坡元、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收益約為1.2百萬新加坡元[108] 业务拓展 - 本集團於2023年3月對2022年6月收購的一項物業進行資產增值計劃,翻新後出售獲得淨利超過1.0百萬新加坡元[11,12] - 本集團重新評估咖啡店門市並決定出租其中一間,提高了租金收益率[13] - 本集團於2023年9月在榜鵝通道新開一家咖啡店,提供多樣化且價格實惠的食品選擇[14] - 本集團持續透過開設新的食品分店來擴大業務[14] - 本集團新開設的咖啡店空間經過精心規劃和設計,為顧客營造了充滿活力、美觀的用餐環境[14] - 本集團新開設的食品攤位均提供經濟實惠的膳食選擇,配合政府降低生活成本的舉措[14] - 本集團將優先考慮出售表現不佳的資產或業務、收購有前景的餐飲業務和品牌、增加在新加坡的門店數量以及升級現有美食中心[88]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共經營63間餐飲檔位[87] - 本集團在2023財政年度新開設2間美食中心,同時關閉1間美食中心[87] - 本集團在2023財政年度新開設13間餐飲檔位,同時關閉12間餐飲檔位[88] 成本管控 - 集团关闭表现不佳的食档以遏制损失,并重新配置资源至新开设的食档[15] - 集团将继续加强成本策略以實現可持續的營運支出[30] - 本集團的營運成本包括食品、租金、水電費和勞動力成本進一步增加,同時財務成本也大幅增加[88] - 存貨成本增加約3.2百萬新元或21.0%,與銷售收入增加相符[97,98,99,100] - 員工成本增加約4.3百萬新元或33.9%,主要由於工資上漲及2023財政年度新開設檔位增加人員[101] - 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增加約0.8百萬新元或20.7%,主要由於2023財政年度新開設多個檔位[102] - 管理、清潔及公用事業開支增加約0.6百萬新元或19.9%,主要由於2023財政年度新開設多個檔位[104] 风险管控 - 集团預計行業人力短缺將持續,並且勞動力成本將繼續上升[26,27] - 集團將密切關注利率發展及其對貸款的影響,以盡量減少對盈利能力的影響[28]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有資本承擔約6.8百萬新加坡元與重建First Capital持有的物業有關[109]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未償還銀行借款總額為約90.6百萬新加坡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約95.9百萬新加坡元減少約5.3百萬新加坡元或5.5%[118]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約為104.9%,較2022年12月31日的約123.6%有所下降[122] 公司治理 - 董事會主要負責監察及監管本集團業務管理及整體表現[133] - 董事會保留對本公司所有重大事宜之決策權[134] - 董事會由三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具有充分獨立性[149,150] - 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多元化背景及行業經驗,其中一名成員具有適當專業資格或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專業知識[149] - 獨立非執行董事就本公司整體管理提供獨立判斷及意見,在潛在利益衝突時發揮領導功能[150] - 董事會已成立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內部控制合規委員會,負責監督本公司事務的特定方面[159,160] - 審核委員會與高級管理層及外部核數師一同審核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及2023財政年度的財務報表[167] - 薪酬委員會負責就公司全體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政策及架構向董事會提供建議[172] - 提名委員會負責物色合適的董事候選人,並就董事的委任或續任向董事會提供推薦[181] - 內部控制合規委員會負責監督和確保公司遵守適用的新加坡法律法規[191] - 董事會負責制定和檢討公司的企業管治政策及常規,並監督董事和高管的培訓和發展[195]
K2 F&B(021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收益为55,74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47,290千新加坡元增长17.87%[1] - 2023财政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6,32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2,230千新加坡元增长183.41%[1] - 2023财政年度除税前溢利为7,919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6,176千新加坡元增长28.22%[1] - 2023财政年度年度溢利为7,31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5,674千新加坡元增长28.83%[1] - 2023财政年度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91新加坡仙,较2022年的0.71新加坡仙增长28.17%[1]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投资物业为132,75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113,130千新加坡元增长17.34%[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9,61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5,086)千新加坡元减少88.95%[2] - 2023年12月31日净资为86,418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77,574千新加坡元增长11.3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收益为5574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47290千新加坡元增长17.87%[19][21] - 2023年公司总溢利为7919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6176千新加坡元增长28.22%[19][21]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632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2230千新加坡元增长183.41%[19][21] - 2023年非流动资產添置为8873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25940千新加坡元下降65.79%[19][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98129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190815千新加坡元增长3.83%[19][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综合负债总额为111711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113241千新加坡元下降1.35%[20][22]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5574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47290千新加坡元[24]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24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86千新加坡元[24] - 2023年财务成本为279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640千新加坡元[25]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09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02千新加坡元,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率均为17%[27]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溢利约7310000新加坡元及加权平均800000000股股份[28] - 2023年公司以约5097000新加坡元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为22993000新加坡元[3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2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05千新加坡元[33]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27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893千新加坡元[34] - 集团收益从2022财年约47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840万新加坡元或17.9%至2023财年约5570万新加坡元[39] - 销售熟食等产品收益从2022财年约35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830万新加坡元或23.4%至2023财年约4390万新加坡元[40] - 其他收入等净额从2022财年约2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0万新加坡元或567.7%至2023财年约120万新加坡元[44] - 消耗存货成本从2022财年约15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20万新加坡元或21.0%至2023财年约1870万新加坡元[45] - 员工成本从2022财年约12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430万新加坡元或33.9%至2023财年约1700万新加坡元,占各期收益约26.8%及30.4%[46]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2财年约3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80万新加坡元或20.7%至2023财年440万新加坡元[47] - 管理等开支从2022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60万新加坡元或19.9%至2023财年约340万新加坡元[48] - 财务成本从2022财年约1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20万新加坡元或70.1%至2023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49] - 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约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21.3%至2023财年约60万新加坡元[50]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分别为10768千新加坡元和9843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分别为20378千新加坡元和14929千新加坡元[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906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95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30万新加坡元或5.5%[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04.9%,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23.6%有所下降[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12名员工,2022年为373名[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租金及店舖管理和餐飲檔位的分部溢利分别为5477千新加坡元和5527千新加坡元,2022年分别为2623千新加坡元和6960千新加坡元[19][2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及管理24间美食中心,经营63间餐饮档位[37] - 2023财政年度餐饮档位于1月1日数量为62个,新开13个,结业12个,12月31日数量为63个[38] 财务准则相关 - 2023财政年度公司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7] -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收窄初始确认豁免范围,公司单独厘定相关使用资产及租赁负债的暂时性差额[10][11]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公司已开始评估影响[13] 公司经营与管理 - 公司分为租金及店舖管理和餐饮档位两个经营及可报告分部[14][15] - 无单一主要客户占公司总收益超过10%,收益分布于广泛客户群[2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扣除员工成本16964千新加坡元、其他项目相关开支等[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680万新加坡元,与重建First Capital持有的物业有关[52] - 2023年8月23日,公司完成出售FS 700 Pte.Lt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650万新加坡元[53] - 集团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1830万新加坡元[60] - 2019年3月6日,公司上市发行2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亿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1亿港元[66] 公司会议与公告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2024年6月25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8][69] - 业绩公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77] - 公司2023财政年度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7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1] - 公告日期,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朱志强、廖宝云、朱佩诗,独立非执行董事为Wong Loke Tan、黄荣辉、马雄刚[77] 财务报表审核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集团2023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4] - 核数师已将公告中集团2023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董事会审批的核对一致[75] - 核数师执行工作不构成鉴证工作,未发出核证[76] 其他事项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 2023财年结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73]
K2 F&B(021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3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6,384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912千新加坡元增长20.41%[3]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2.6384亿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912亿新加坡元增长20.41%[20][22][25] - 2023年上半年餐饮档位业务收益2.0631亿新加坡元,租金及店舖管理业务收益5753万新加坡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2638.4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为2191.2万新加坡元[42]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由约16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440万新加坡元或26.8%至约2060万新加坡元[43] - 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入由约185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4.9%至约194万新加坡元[44] 财务盈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28千新加坡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1,464千新加坡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575千新加坡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1,317千新加坡元[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2.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46.4万新加坡元[20][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57.5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盈利131.7万新加坡元[28]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80,566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0,972千新加坡元略有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11,898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5,086千新加坡元有所恶化[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76,999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574千新加坡元略有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5.8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万新加坡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96.1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9.3万新加坡元[34]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9682.5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91万新加坡元[35] - 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负债净值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680万新加坡元[55] - 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68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0.9百万新加坡元或1.0%[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0952.6万港元,未动用47.4万港元,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900万新加坡元,用于重新开发附属公司持有的物业[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资产约1.53406亿新加坡元以取得银行借款,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262亿新加坡元[67]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63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964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368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 -5,749千新加坡元有所改善[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738千新加坡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 -71千新加坡元[6] 成本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124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64万新加坡元增长62.57%[20][22][25]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849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929万新加坡元增长43.23%[20][22][2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24.7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7万新加坡元增长68.03%[27] - 所消耗存货成本由约72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60万新加坡元或21.2%至约880万新加坡元[45] - 员工成本由约5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60万新加坡元或43.2%至约850万新加坡元[46][47]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约1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0万新加坡元或15.7%至约190万新加坡元[49]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约1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0万新加坡元或22.7%至约170万新加坡元[50] - 其他经营开支从约240万新加坡元轻微减少约10万新加坡元或2.1%至约230万新加坡元[52] - 财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80万新加坡元增至报告期内120万新加坡元,增幅达约62.6%[5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亦无中期股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期内的任何中期股息[87]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租赁、食肆场地及档位管理以及经营餐饮档位[9] - 公司主要于新加坡营运,收益来源及非流动资產皆位于新加坡[24] - 无单一主要客户占公司总收益超过10%,收益分布于广泛客户群[23] 准则影响情况 - 报告期内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5] 资产收购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购土地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160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约2106.1万新加坡元[29] 员工数量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41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73名[70] 购股权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自2019年2月1日采纳该计划以来,无授出、行使、注销任何购股或使之失效情况[76] 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董事朱志强先生和廖宝云女士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75.00%[80] - 2023年6月30日,法团Strong Oriental、Lee Kek Choo和Toh Soon Huat分别持有公司6亿股、4902万股和4902万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分别为75.00%、6.13%和6.13%[84] 股份出售情况 - 2023年5月3日,公司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买方订立股份销售协议,以650万新加坡元(约3835万港元)出售股份,该出售于2023年8月23日完成[88] 公众持股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指定百分比公众持股量[89] 业绩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所采纳的会计准则及政策[9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备充分独立性,公司将继续检讨及提升企业管治常规[7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相关规定[74]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8]
K2 F&B(0210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8:37
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2638.4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为2191.2万新加坡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57.5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131.7万新加坡元[2]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638.4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91.2万新加坡元增长20.41%[17][18][21] - 2023年上半年租金及店舖管理业务分部亏损62.1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分部溢利230.4万新加坡元,整体亏损32.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租金及店舖管理业务分部溢利154.9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分部溢利148.1万新加坡元,整体溢利146.4万新加坡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2638.4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为2191.2万新加坡元[34]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163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2060万新加坡元,增幅26.8%[34][35] - 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85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94万新加坡元,增幅4.9%[34][3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0566亿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0972亿新加坡元[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189.8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8.6万新加坡元[3]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7699.9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57.4万新加坡元[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5.8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万新加坡元[2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96.1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9.3万新加坡元[28]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9682.5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91万新加坡元[29] - 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68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9590万新加坡元增加90万新加坡元或1.0%[45]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5.7%,2022年12月31日则为约123.6%[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资产约1.53406亿新加坡元以取得银行借款,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262亿新加坡元[5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6.3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为496.4万新加坡元[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6.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为-574.9万新加坡元[5]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3.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为-7.1万新加坡元[5]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24.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6.4万新加坡元增长62.57%[17][18][21]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849.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92.9万新加坡元增长43.23%[17][18][2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4.7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7万新加坡元增长67.9%[23] - 所消耗存货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72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880万新加坡元,增幅21.2%[37]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59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850万新加坡元,增幅43.2%[38][39]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约1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0万新加坡元或15.7%至约190万新加坡元[40]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约1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0万新加坡元或22.7%至约170万新加坡元[41] - 其他经营开支从约240万新加坡元轻微减少约10万新加坡元或2.1%至约230万新加坡元[42] - 财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80万新加坡元增至报告期内120万新加坡元,增幅达约62.6%[43] 每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约0.00072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00165新加坡元[23]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无)[23]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期内中期股息[63] 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租赁、食肆场地及档位管理以及经营餐饮档位[8] - 公司主要分为租金及店舖管理、餐饮档位两类经营业务分部[13][14] - 公司主要于新加坡营运,收益来源及非流动资产皆位于新加坡[20] - 无单一主要客户占公司总收益超过10%,收益分布于广泛客户群[19] - 集团核心业务及收益结构保持不变,主要来自店铺管理和餐饮档位运营[32] 收购与出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土地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160万新加坡元,2022年上半年约2106.1万新加坡元[24] - 2023年8月23日完成出售股份,代价为650万新加坡元(约3835万港元)[64] 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09526亿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47.4万港元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前使用[53] 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900万新加坡元,用于重新开发一间附属公司持有的物业[54] 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41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73名[59]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利业务前景及管理[60]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相关规定[61]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2] 审核与报告情况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政策及未审核中期业绩[65] - 报告期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出[66] 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 中期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按公平值计算的投资物业及若干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除外[9]
K2 F&B(0210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2108,買賣單位為4,000股股份[5] - 公司分享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報告[6] 公司业务发展 - 2022年公司取得比2021年更大的增長[7] - 公司於購物中心的美食廣場分店推出「K2」儲值優惠卡,獲得客戶正面回饋[10] - 2022年公司幾乎所有食檔均搭載至少一個外賣平台,外賣需求呈上升趨勢[11] - 2022年公司重裝及盤活三家咖啡店,增加可出租面積及座位數,獲得更好租金收益[12][13] - 2022年食品分部共开设22个档位,包括素食及传统云吞面两个新菜系[16] - 2022年集团经营规模增加至23间食肆、15个饮品档位及47个食品档位[18] - 2022年5月集团收购First Capital Pte. Ltd.,获批将地块重建为8楼食品厂大楼,2023年开工,预计两年建成[19][20] - 集团将剥离资产释放资金,再投资餐饮业务和互补增长领域[27] - 集团将开设更多食肆并寻求收购有前景的餐饮企业或品牌扩大影响力[28] - 集团自2004年起在新加坡拥有及经营美食中心,收益主要来自租金及店铺管理和餐饮档位运营[89][90] - 2022年1月1日美食中心数量22间,2022年开设1间,2022年12月31日数量为23间,较2021年的22间增长4.55%[92] - 2022年1月1日餐饮档位数量43间,2022年开设22间,结业3间,2022年12月31日数量为62间,较2021年的43间增长44.19%[9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自用物业经营餐饮档位21间,较2021年的14间增长50%;租赁物业24间,较2021年的20间增长20%;独立第三方管理的美食中心17间,较2021年的9间增长88.89%[92] - 公司发展计划包括剥离表现不佳资产、收购有潜力餐饮业务及品牌、扩展新加坡业务网络、翻新现有美食中心[95] - 2022年完成收购First Capital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1450万新加坡元,年末有资本承担约1020万新加坡元用于物业重建[116] - 2022财年除收购First Capital外,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或出售[11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财年集团综合收益约473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26.5%[31] - 2022财年集团除税后综合纯利约57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23.9%[32] - 公司产生的营运资金流量约为980万新加坡元[34]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600万新加坡元[34]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480万新加坡元[3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年初约690万新加坡元净减少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590万新加坡元[34] - 2022年底集团利率翻倍上升,预计影响2023年及后续发展,融资成本将影响现金流和财务状况[25] - 截至2022年底,集团在六个月内经历数轮原材料价格上调,加强成本策略控制开支[26] - 公司2022财年收益约473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37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990万新加坡元,增幅26.5%[96] - 2022财年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约356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28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670万新加坡元,增幅23.1%[97] - 2022财年租金收入约78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60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80万新加坡元,增幅30.5%[98] - 2022财年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益约39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2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40万新加坡元,增幅56.6%[99] - 2022财年所消耗存货成本约155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13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20万新加坡元,增幅16.8%[104] - 2022财年员工成本约127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10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40万新加坡元,增幅22.8%,分别占各期收益的约26.8%及27.6%[106] - 2022财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约36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2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70万新加坡元,增幅22.7%[108]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2021财年约16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2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20万新加坡元,增幅82.5%[110]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财年约23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2财年约3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增幅61.5%[111] - 财务成本从2021财年约15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2财年约1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增幅7.1%[112] - 所得税开支从2021财年约4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2财年约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增幅15.1%[113] - 税后溢利增加主要因收益增加约990万新加坡元、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部分被存货成本、员工成本等增加抵消[114] - 2022财年集团无因外汇汇率波动面临重大困难或影响[120] - 2022财年集团无重大投资[123] - 2022年末银行借款总额约959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末约812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470万新加坡元,增幅18.1%[125] - 集团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1580万新加坡元[12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3.6%,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112.9%增加[128] - 2019年3月6日,公司按每股发售股份0.75港元发行2亿股新股份,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亿港元[1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08711亿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8.9万港元[132]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预期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前动用[133] 公司人员信息 - 朱志強先生51歲,自2004年起於公司任職,擔任董事會主席等多職[45] - 廖宝云女士52歲,自2004年1月起於公司任職,主要負責日常營運等[49] - 朱志強先生於餐飲業擁有逾20年經驗[47] - 廖宝云女士於餐飲業擁有逾20年經驗[50] - 朱佩诗女士26岁,2018年8月30日任非执行董事,2020年10月10日调任执行董事[52] - 朱佩诗女士2012年12月加入集团,2017年6月前为行政助理,2018年4月再次加入任兼职行政助理[53] - 朱佩诗女士2015年1月和2016年3月获新加坡理工学院证书和文凭,2020年9月获新加坡理工大学学位[55][56] - Wong Loke Tan先生67岁,2019年2月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银行从业经验[59][61] - Wong Loke Tan先生1989 - 2003年于华侨银行工作,2003年7月 - 2016年6月于马来亚银行工作[61] - Wong Loke Tan先生1996年5月获英国布鲁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3月获新加坡管理大学及新加坡董事学会文凭[65] - 马雄刚先生55岁,2019年2月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近30年行业经验[66][70] - 马雄刚先生1991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学会特许会计师[68] - 黄荣辉先生58岁,2021年6月29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0年工作经验[73][75] - 黄荣辉先生1990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及统计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英国华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4] - 文润华40岁,2020年9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持有工商行政及管理学士和企业管治硕士学位[78][79] - 尹虹植44岁,2021年10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有超12年外部审计经验,2002年7月毕业于哈工大土木工程专业,2008年7月获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应用会计荣誉学士学位,2014年起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81][83] - 辜宝宝44岁,2008年2月加入集团,2015年5月晋升营运助理,2018年6月晋升美食中心营运主管[8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73名员工,较2021年的326名增加[134] - 集团员工中女性雇员占45.0%,男性雇员占55.0%[134]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與慈善機構開展社區活動,參與節日亮燈儀式等[36] - 公司向註冊公益機構捐款,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36] 公司业务分部信息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属餐饮档位业务分部,租赁物业及提供管理等服务属租金及店铺管理业务分部[101] 投资物业评估 - 投资物业公平值评估由Knight Frank Pte. Ltd.以直接比较法进行[102] 公司未来挑战与应对 - 集团预计2023年劳动力成本将大幅增加,采取调整薪酬和人员重新分配应对[23][2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2022财年各董事均遵守该守则[140] - 公司已制订不逊于标准守则的雇员书面指引,未发现有雇员不遵守该指引的事件[141] - 董事会负责监察及监管集团业务管理及整体表现,保留对公司所有重大事宜之决策权[143][144] - 2022财年董事会审核认为向高级管理层转授职责安排适当[150] - 董事会现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3] - 2022财年董事会一直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159]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初始固定期为3年,之后持续有效,终止需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164]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函初始固定年期为1年,之后持续有效,终止需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166] - 全体董事须每3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167] - 新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须在获委任后公司首届股东大会上接受股东选举[167] - 董事会增任的新董事须在获委任后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接受股东重选[168] - 公司已安排适当责任险对董事责任进行弥偿,并按年审核保险责任范围[152]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财年独立性年度确认书,认为其符合独立性指引[161] 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内部控制合规委员会[171] - 公司于2019年2月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有符合相关规则的书面职权范围[17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具备财务专业资格和/或经验[177][178] - 审核委员会与高级管理层及外部核数师审核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2财年的财务报表等内容[179] - 2022财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了四次会议,包括公司中期和年度业绩相关会议[180] - 审核委员会推荐范陈会计师行有限公司为公司2023年外部核数师,待股东批准[181] - 公司于2019年2月1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有符合相关规则的书面职权范围[183]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朱先生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先生(主席)、Wong先生及马先生组成[186] - 2022财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以审阅向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提供的薪酬待遇条款[187] - 2022财年按薪酬范围划分,已付高级管理层成员薪酬在0 - 200,000新加坡元的人数为2人[190] - 公司于2019年2月1日成立提名委员会,设有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书面职权范围[193]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建议、物色董事人选等[194] - 提名委员会选择及推荐董事候选人标准包括技能、知识、经验等[196]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提名政策,详情载于年报第46至47页[197] - 用以评估候选人的甄选准则包括学历背景、专业资格等[198]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朱先生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Wong先生(主席)、马先生及黄先生组成[199] - 2022财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就重选董事向董事会提供推荐建议[200]
K2 F&B(0210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56
财务收益情况 - [2022财政年度收益为47290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37386千新加坡元增长约26.5%][1] - [2022年总收益为47290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37386千新加坡元增长26.5%,其中客户合约收益39456千新加坡元,其他来源收益(租金)7834千新加坡元][16][18][21] - [2022财年公司收益约473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990万新加坡元,增幅26.5%][39] - [2022财年销售熟食等产品收益约356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670万新加坡元,增幅23.1%][40] - [2022财年租金收入约78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180万新加坡元,增幅30.5%][41] - [2022财年公司总收益约4729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约3739万新加坡元增加约990万新加坡元,其中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为3557万新加坡元占比75.2%,出租物业租金收入783万新加坡元占比16.6%,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益389万新加坡元占比8.2%][43] - [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收益从2021财年约2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40万新加坡元或56.6%至2022财年约39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Lazada One运营及电费增加][42] 利润情况 - [2022财政年度除税前溢利为6176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5004千新加坡元增长约23.4%][1] - [2022财政年度年度溢利为5674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4568千新加坡元增长约24.2%][1]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71新加坡仙,较2021年的0.57新加坡仙增长约24.6%][1] - [2022年除税前进利润为6176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5004千新加坡元增长23.4%,其中店铺管理分部溢利2623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分部溢利6960千新加坡元,未分配亏损3407千新加坡元][16][18] - [2022财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溢利约567.4万新加坡元计算,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亿股][26] 资产情况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2230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654千新加坡元增长约241%][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80972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55481千新加坡元增长约16.4%][2] - [2022年净资为77574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71900千新加坡元增长约7.9%][2] - [2022年非流动资添置为25940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21810千新加坡元增长18.9%,其中店铺管理分部9359千新加坡元,餐饮档位分部782千新加坡元,未分配15799千新加坡元][16][18] - [2022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90815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67837千新加坡元增长13.7%,其中可报告分部资产167148千新加坡元,其他未分配资产23729千新加坡元][17][19] - [2022财年公司以约2299.3万新加坡元收购附属公司及物业等,2021年为92万新加坡元][2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9843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为14929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净额为 - 5086千新加坡元,计息银行借款为95910千新加坡元,权益为77574千新加坡元][5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59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1470万新加坡元或18.1%,主要因收购土地及物业所借额外贷款所致][59] - [集团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1580万新加坡元][61] - [公司2019年3月6日上市,发行2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亿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1.08711亿港元,未动用128.9万港元,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前动用][62][64] 负债情况 - [2022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5086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 - 2297千新加坡元亏损扩大][2] - [2022年综合负债总额为113241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95937千新加坡元增长18.0%,其中可报告分部负债111936千新加坡元,其他未分配负债1305千新加坡元][17][19] 成本费用情况 - [2022年员工成本为12665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0313千新加坡元增长22.8%,人力相关政府补助或援助为1230000新加坡元(2021年为1572000新加坡元)][16][18][23] - [2022年财务成本为1640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531千新加坡元增长7.1%,其中借款利息1523千新加坡元,租赁负债利息272千新加坡元,资本化利息 -155千新加坡元][16][18][22] - [2022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86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251千新加坡元减少25.9%,包括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净额、汇兑亏损、利息收入等][21] - [所消耗存货成本从2021财年约13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20万新加坡元或16.8%至2022财年约1550万新加坡元,增长速度慢于销售收益因成本控制策略][45] - [员工成本从2021财年约10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40万新加坡元或22.8%至2022财年约1270万新加坡元,占各期间收益约27.6%及26.8%,增加与收益增加一致且政府补助减少][46]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1财年约2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70万新加坡元或22.7%至2022财年360万新加坡元,因新开设餐饮档位租金开支增加][47]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2021财年约1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20万新加坡元或82.5%至2022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因水电费及新美食中心清洁开支增加][48]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财年约2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或61.5%至2022财年约380万新加坡元,因配送平台费用、物业税、收购费用及捐款增加][49] - [财务成本从2021财年约1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7.1%至2022财年约160万新加坡元,因租赁场所增加及贷款利息上升][49] - [所得税开支从2021财年约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15.1%至2022财年约50万新加坡元,因除税前溢利增加及捐赠税收优惠部分抵减][50] 税收情况 - [2022财年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率为17%,所得税开支50.2万新加坡元][25]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分为租金及店舖管理和餐饮档位经营两类经营业务分部][11] - [无单一主要客户占公司总收益超过10%,收益分布于广泛客户群][19] - [公司主要于新加坡运营,收益源于新加坡且非流动资产位于新加坡][2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及管理23间美食中心,较2021年增加1间][3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62间餐饮档位,较2021年增加19间][36] - [2022财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0.5万新加坡元,贸易应付款项为289.3万新加坡元][31][33]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发展计划包括剥离不良资产、收购餐饮业务、扩展业务网络和翻新美食中心][38] 收购情况 - [2022财年完成收购First Capital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1450万新加坡元,年末有资本承担约1020万新加坡元用于重建其持有的物业][53]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73名员工,2021年为326名][65] 股东相关安排 - [公司将在2023年6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6月27日至6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6][67] 公司守则与治理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2财年全体董事遵守规定][6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目前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此举有益业务前景及管理][69] 证券交易情况 - [2022财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财务报表审核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与管理层讨论及审阅2022财年综合财务报表][71] 财务报告发布 - [公司2022财政年度业绩公告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74] - [包含上市规则规定资料的2022财政年度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74] 会计准则应用 - [2022财政年度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