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集团控股(02283)

搜索文档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1:09
财务表现 - 收入为19.46亿港元,同比下降14.6%[1] - 年内溢利为2.04亿港元,同比下降10.0%[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5港元,同比下降7.4%[1] - 集团收入达1,94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6%[23] - 集团毛利为512.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6.3%[4] - 集团净利润为204.2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25港元[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約為512.8百萬港元,較2022年減少約28.5百萬港元或5.3%,毛利率上升2.7個百分點至26.4%[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溢利約為204.2百萬港元,較2022年減少約22.7百萬港元或10.0%[50] 股利分配 - 建議每股末期股息為7.5港仙,建議每股特別股息為10.0港仙[1] - 董事會建議向股東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7.5港仙及特別股息每股10.0港仙[87] - 建議末期股息及特別股息須於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上獲得股東批准[88] 财务状况 - 流動資產淨值為11.93億港元,同比增加9.4%[2] - 流動比率為276.0%,同比上升56.9個百分點[2] - 速動比率為222.9%,同比上升46.6個百分點[2] - 資產負債比率為1.5%,同比下降20.1個百分點[2]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流動比率約為276.0%,較2022年12月31日的219.1%增加56.9個百分點[56] -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約為1.5%,較2022年12月31日的21.6%下降[52] - 本集團的銀行借款餘額為25.7百萬港元,資產負債率較低[22] 业务表现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收入下降20.7%,受海外消费需求降温影响[23] - 模具制作业务收入增长2.2%,受益于全球供应链大致回复正常[23] - 模具製作分部2023年收入約為619.6百萬港元,較2022年增加約13.4百萬港元或2.2%[38] - 注塑組件製造分部2023年收入約為1,326.1百萬港元,較2022年減少約347.0百萬港元或20.7%[39] - 模具製作分部毛利率同比上升10.6個百分點至37.0%[41] - 注塑組件製造分部毛利率下降1.4個百份點至21.4%[42] - 受經濟疲軟、需求減弱影響,集團調整生產排程,但毛利率上升2.7個百分點至26.4%[25] - 模具制作业务收入增长2.2%,毛利率上升10.6个百分点至37.0%,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29][30]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受消费市场低迷影响,收入下降20.7%,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21.4%[32][33][35]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下降18.0%,但長期看好醫療健康行業發展,電子霧化器收入增加63.4%[34] 客户结构 - 本集團的客戶主要為歐美知名企業及品牌,涵蓋大型汽車、中型家電、手機及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醫療及個人護理用品等多種行業[36] - 2023年收入按下游行業分析,手機及可穿戴設備、汽車、醫療及個人護理等行業占比較大[24] 生产布局 - 本集團已在越南成功建立境外生產基地,主力服務電子消費品牌客戶[73] - 本集團正探索在北美地區佈局另一生產基地,考慮通過併購或投資等方式[73] - 本集團將按市場需求逐步擴展越南工廠產能[73] - 本集團在越南及惠州的硅膠產品生產基地布局導致額外開支,淨利潤下降10.0%[26] 产品创新 - 本集團融合矽膠與傳統注塑技術開發新產品,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解決方案[70] - 本集團引入新技術直接移印工藝(PDS),應用範圍廣闊,為客戶提供低成本、兼容性高、環保的生產方案[70] - 本集團已與國內一家骨傳導耳機的領先品牌及一家知名穿戴攝像頭品牌開展業務,成為戰略供應商[72] - 本集團正配合品牌商在積極籌備推出新產品[69] 企业管治 - 本公司認為良好的企業管治對於維護和促進投資者的信心及本集團的持續增長非常重要[76] - 董事會致力於加強本集團的企業管治措施以確保本公司業務的透明度和問責性[76] - 本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載之所有守則條文[78] - 審核委員會包括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主要職責為審閱及監督本集團的財務申報程序及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系統[79] - 審核委員會已同管理層一起審閱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業績、所採納的會計原則及慣例,並已討論本集團的審計、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及財務申報事宜[81] 其他 - 本集團為本公司股份獎勵計劃,透過受託人在公開市場購入本公司1,930,000股股份[75] - 本集團主要收入以美元、歐元、人民幣及港元計值,而主要支出以人民幣計值[60]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佈及年度報告將適時登載於聯交所網站及本公司網站[91][92]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32
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855,9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69,182千港元有所下降[6] - 期内溢利为54,6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452千港元略有减少[6] - 每股基本盈利为6.6港仙,建议每股中期股息为2.8港仙[6] - 毛利率为23.3%,较去年同期的18.7%有所提高[6] - 淨利率为6.4%,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0%[6] - 股本回报率为3.6%,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8%[6] - 资产回报率为2.2%,与去年同期持平[6] - 存货周转天数为116天,较去年同期的123天有所改善[6]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61天,略低于去年同期的63天[6]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70天,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6天[6] 业务发展 - 下半年展望:全球经济仍面临挑战,美国通胀明显缓解,但中等收入美国民众消费意愿疲弱[92] - 新业务发展:集团在越南成功部署海外生产基地,积极拓展东南亚、美国和欧洲市场[94] - 医疗业务增长:近年发展的医疗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液态硅胶产品在多个应用场景受到青睐[95] - 技术领先优势:集团致力于国内医疗科技和创新科技产业,通过高精密模具优势吸引更多优质国内客户[97] - 内部优化:集团持续进行内部优化,推动技术升级,采用工业4.0推动生产数字化,提升经营效率[99] 股权结构 - 集东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2.85%的股份 - 安领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0.73%的股份 - 興邦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67%的股份 - 適时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44%的股份 - FMR LLC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5.91%的股份 - FIL Limited通过子公司持有公司9.99%的股份 - Pandanus Partners L.P.通过子公司持有公司9.99%的股份 - Pandanus Associates Inc.通过子公司持有公司9.99%的股份 股份獎勵计划 - 公司股份獎勵计划规定,董事会根据计划规则决定獎励股份的归属期,一般为自授出日起计算五年[142][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通过受托人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为股份獎勵计划购买了总共1,930,000股公司股份[143][143]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股份獎勵均由受託人持有,且概无股份已獲歸屬[144][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共授出4,578,000股獎勵股份,其中1,999,974股未歸屬,265,965股已取消[145][145] - 授出的獎勵的公允價值按股份於各自授出日期的市场報價計量[146][146] 资金管理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176,742千港元[161] - 投资活动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支出为49,838千港元[161] - 融资活动中,银行借贷所得款项为65,000千港元[161] - 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涉及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178] - 公司通过保持足够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来进行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以及通过自有现金资源和银行融资来缓解流动性风险[181]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22:19
财务表现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K Group (Holdings) Limited的收入为855,9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11.7%[2] - 每股基本盈利为6.6港仙,较去年同期的7.0港仙有所下降[2] - 毛利率为23.3%,较去年同期的18.7%有所提高[2] - 流动比率为231.3%,较去年同期的219.1%有所增加[2] - 股本回报率为3.6%,较去年同期的3.8%略有下降[2] - 期内溢利为54,6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452千港元有所减少[2] - 资产负债比率为11.3%,较去年同期的21.6%显著下降[2] - 速动比率为178.8%,较去年同期的176.3%有所增加[2] - 2023年6月30日,TK Group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02,2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8,593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TK Group的权益总额为1,526,3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05,595千港元有所减少[6] 业务表现 - 本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与客户所订合同并在某时点确认的合同[15] - 本集团的模具制作和注塑组件制造两个可报告分部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入为883,911千港元[15] - 本集团的政府补助收入为8,084千港元,销售废料及剩余材料收入为3,638千港元[16] - 本集团的财务收入净额为3,814千港元,其中利息收入为11,718千港元[16] - 本集团的分部收入中,模具制作部门的收入为291,250千港元,注塑组件制造部门的收入为592,661千港元[15] 风险管理 - 公司外汇风险主要面临美元、欧元和港元,已实施外汇对冲措施[65] 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下半年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将着重提升内部优势和降本增效策略[76] - 公司在越南成功布局境外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在中国以外地区的供货方案[77] - 公司近年开发的医疗业务逐步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77] - 公司正瞄准Mini LED显示屏零部件市场,开发融合矽胶的功能性产品[77] - 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扩增实境公司的合资格供应商,未来有望迎来更多元宇宙相关业务机遇[78] - 公司专注拓展国内醫療科技及创新科技产业,与国内骨传导耳机领先品牌合作,产品受到市场热烈反应[79] - 公司持续进行内部优化,推动技术升级,采用工业4.0推动生产运营数字化,提升经营效益[80]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18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的收入为2,279,321千港元,较2021年的2,404,398千港元有所下降[5] - 公司2022年的年内溢利为226,909千港元,较2021年的282,383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7港元,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8.6港仙[5] - 毛利率为23.7%,净利率为10.0%[5] - 股本回报率为14.1%,资产回报率为8.4%[5] - 存货周转天数为98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4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57天[6][7][8] - 流动比率为219.1%,速动比率为176.3%[9][10] - 资产负债比率为21.6%,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11] 全球经济形势 - 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包括新冠疫情变种的蔓延,持续上升的通胀,俄乌战争的催化[23] - 上半年營商環境困難,消費氣氛轉趨審慎保守,全球供應鏈未恢復暢通,影響本集團生產計劃和效率[26] - 下半年市场波动减少,客户订单稳定,部分新兴行业和行业龙头客户订单显著增长,本集团盈利能力有所回升[28] - 2023年,随着中国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全球经济将迎来新动力,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将稳步复苏[31] 公司业务发展 - TK集团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解决方案,2021年收购了矽膠业务,并成功研发了融合液态矽膠与传统注塑技术的产品方案[33] - TK集团将加大力度发展多型腔的高效精密模具,提升双色注塑技术,深耕一体化注塑工艺,以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和附加值的生产方案[36] - TK集团在趋势下将继续推进内延外拓的业务策略,已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并计划扩大产能[38] - TK集团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收购或投资标的以扩大业务版图及产业优势[39] - TK集团将继续强化在注塑产业链上的领先实力,不断寻求产品及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加快提升运营规模,抓紧全球市场及经济复苏带来的无限机遇[40] 业务板块表现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行业收入下降19.4%,汽车行业收入下降33.5%[50]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的收入按年下跌19.4%[67] - 智能家居、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稳定增长,分别增加7.7%和3.6%[69] - 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按年显著增加72.1%[71] - 海外电子烟市场发展迅速,电子雾化器板块收入增长27.0%[72][73] - 下半年订单稳定性较上半年显著改善,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毛利率增加0.6个百分点至22.8%[74][7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219.1%,较2021年略有下降[101] - 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1.6%,较2021年略有增加[102]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溢利约为226.9百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55.5百万港元或19.6%[100] 公司发展战略 - 集团将继续追求卓越,积极抓住商机,探索潜在客户群,推动长期业务发展[136] - 集团将继续深挖智能家居和医疗健康市场机遇,积极开发内地市场[139] - 集团将继续追求卓越,通过展示精密模具的优势,积极抓住商机,推动长期业务发展[140] - 集团将继续寻找适合的收购或投资标的,加速扩展业务版图,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143]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53
财务表现 - 2022年全年收入为22.79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5.2%[2] - 2022年全年溢利为2.27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9.6%[2] - 2022年毛利率为23.7%,与2021年持平[2] - 2022年淨利率為10.0%,較2021年的11.7%下降[2] - 2022年股本回報率為14.1%,較2021年的17.4%下降[2] - 2022年資產回報率為8.4%,較2021年的9.9%下降[2] - 2022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為10.91億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11.63億港元下降[2,5,6] - 202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比率為21.6%,較2021年12月31日的20.9%上升[2,8] - 2022年12月31日的淨現金狀況為9.25億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8.64億港元增加[2,9] - 2022年12月31日的存貨周轉天數為98天,與2021年持平[2,3] - 集团收入为22.7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13] - 集团毛利为5.41亿港元,毛利率为23.8%[12] - 集团净利润为2.27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27港元[20] - 2022年总收入为2,279.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2%[25] - 年内溢利为226.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6%[28] - 现金净额达924.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0%[29] - 集团於2022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淨額約為1,090.9百萬港元[57] - 集团於2022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約為1,271.6百萬港元[57] - 集团於2022年12月31日的流動比率約為219.1%[57][63] - 集团於202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比率約為21.6%[58] - 集团的存貨周轉天數為98天[60] - 集团的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為54天[61] - 集团的貿易應付款項周轉天數為57天[62] 业务表现 - 模具制造分部收入为6.06亿港元,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收入为16.73亿港元[12]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收入下降19.4%,医疗及个人护理、智能家居板块保持稳健增长[26] - 上半年毛利率下降至18.7%,下半年毛利率基本回复至去年同期水平[27] - 模具制作业务收入下降14.1%,受汽车供应链不稳定影响[30,33]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收入微跌1.5%,积极开拓新产品和新客户[37,38] - 汽车板块在手订单较2021年末改善5.8%[34] - 智能家居、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稳定增长,按年分别增加7.7%及3.6%[39] - 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按年显著增加72.1%[40]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毛利率增加0.6个百分点至22.8%[41] - 模具制作分部收入减少14.1%,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收入减少1.5%[44][45]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26.4%[47]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毛利率增加0.6个百分点至22.8%[48] - 蘇州及惠州業務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越南注塑生產基地第一階段已投產,第二期建設正推進中[77] - 持續開發融合矽膠與傳統注塑技術的新產品,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解決方案[77] - 惠州新廠房提高矽膠產品的生產能力以支持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77] - 加大投入開發精密模具業務,擴展內地市場[78] - 把握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設計需求,提供一體化注塑工藝解決方案[78] - 積極開發醫療行業、智能家居及元宇宙概念的新興產品[79] - 電子霧化器業務將迎來高速增長期,積極開發國內電子煙市場[80] 财务状况 - 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8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8%[22] - 集团贸易应付款项为2.5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23] - 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3.47亿港元,其中1.16亿港元为有抵押借款[23] 税务优惠 - 集团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附属公司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8] - 集团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公司,無需繳納開曼群島所得稅[16] 股息分配 - 集团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8.6港仙,全年股息合计11.4港仙[21] - 本公司股息政策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財務業績、營運資金需求、整體經濟狀況等[93,94] -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8.6港仙[95]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全體董事於2022年度遵守標準守則,除李沛良先生於2022年1月25日因無心之失而違規外[90] - 本公司公眾持股量曾低於上市規則最低要求25%,後於2022年11月恢復至33.80%符合要求[91,92] - 董事會致力於加強企業管治措施以確保本公司業務的透明度和問責性[83][84][85] 其他 - 集团主要收入以美元、欧元、人民币及港元计值,主要支出以人民币计值[67] - 集团將投資於產能擴充及投資項目,以把握未來業務的潛在增長[69] - 集团對2023年的經濟增長前景保持樂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969,18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0,829千港元[2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8,4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5,191千港元[22]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0港仙,2021年同期为13.9港仙[22] - 2022年建议每股中期股息为2.8港仙,2021年为5.4港仙[22]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8.7%,2021年同期为23.7%[2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率为6.0%,2021年同期为11.3%[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060,32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62,975千港元[23]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19.7%,2021年12月31日为220.7%[23] - 2022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160.0%,2021年12月31日为169.2%[2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9.7%,2021年12月31日为20.9%[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9692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02080万港元下降5.1%[29][31][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809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4230万港元下降25.3%,毛利率下降5.0个百分点至18.7%[34][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85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1520万港元减少约49.3%,净利率下降5.3个百分点至6.0%[36][37]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0港仙,较2021年上半年的13.9港仙下降49.6%[36][37] - 2022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同期增加4天至123天,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增加7天至63天[4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净额为75120万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66230万港元增加13.4%[25][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手头销售订单为100230万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106500万港元下降5.9%[40] - 2022年上半年收入约9692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5160万港元或5.1%[58][59]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180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6140万港元或25.3%,毛利率为18.7%,较去年同期下降5.0个百分点[60][6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26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20万港元或4.3%[67][68]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约9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70万港元或14.4%[70][71]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开支约33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620万港元或15.9%,占总收入百分比下降0.4个百分点[72][73]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129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540万港元或4.4%,占总收入百分比上升1.2个百分点[74][75]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约10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30万港元或14.1%[78][80] - 2022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约0.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0百万港元减少约1.6百万港元或79.0%[81]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为7.4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14.2百万港元),实际税率11.2%(2021年上半年:11.0%)[82][8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8.5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115.2百万港元减少约56.7百万港元或49.3%[83][8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42%的收入于上半年累积所得,58%的收入于下半年累积所得[87][89]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资产净额约为1,060.3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1,163.0百万港元)[91]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053.2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1,203.2百万港元)[91]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权益总额约为1,536.0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1,621.9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9.7%(2021年12月31日:20.9%)[91]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为123天,较2021年同期增加4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63天,较去年同期增加7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66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0天[97][101][102][103][108][109][110]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219.7%(2021年12月31日:220.7%)[91][97][11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19.7%,与2021年12月31日的220.7%相若[118] - 2022年公司上半年收入为969,18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20,829千港元下降5.06%[193]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80,93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42,291千港元下降25.32%[19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4,67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8,085千港元下降53.70%[193]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8,45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5,191千港元下降49.26%[193]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86,06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24,307千港元下降5.28%[19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45,79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26,853千港元下降8.51%[197]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631,86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851,160千港元下降7.70%[197]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535,95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21,919千港元下降5.30%[197]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10,44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5,363千港元下降20.69%[19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85,47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3,878千港元下降8.13%[199]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模具制作业务收入因汽车供应链受阻下降32.4%,注塑组件制作业务收入增长10.2%[29][31]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收入28530万港元,占比29.4%;医疗及个人护理收入19080万港元,占比19.7%[34] - 智能家居收入15040万港元,占比15.5%;汽车收入13370万港元,占比13.8%[34] - 2022年上半年模具制作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约为2.4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655亿港元减少约32.4%,占集团总收入约25.5%[41][44] - 2022年上半年注塑组件制造业务部的收入约为7.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553亿港元上升10.2%,占集团总收入约74.5%[47][49] - 2022年手机及可穿戴设备、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0%及1.1%[52][55] - 2022年智能家居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比上升25.3%[53][55] - 2022年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13.7%[53][55] - 2022年电子雾化器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比上升57.4%[53][55] - 2022年上半年模具制作业务收入下跌32.4%,注塑组件制作业务收入增长10.2%[58][59] 各业务线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同比下降7.0个百分点至22.6%[46][48] - 2022年上半年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毛利率为17.3%,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3.2个百分点[56][65][66] - 2022年上半年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为22.6%,较2021年同期下降7.0个百分点[64][66] 公司人员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3688名全职雇员(2021年12月31日:3641名)及606名派遣工人(2021年12月31日:543名)[123][128] 公司重大事项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31][13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32][135]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集团对注塑业务销售五年翻一番计划保持乐观[133][136] - 集团计划2022下半年启动越南注塑生产基地二期扩产[138] - 集团开发整合硅胶和传统注塑技术的新产品[138] - 集团2022年整合惠州新租工厂生产线提升产能和效率[138] - 集团国内扩张战略契合中国发展方向,尤其在医疗和包装行业[139] - 集团管理层积极推进收购计划,寻找有发展潜力的目标[139] - 公司计划2022年下半年开展越南注塑生产基地第二期投入扩大产能[140] - 2022年公司已在惠州新租厂房整合生产线提高生产能力及效益[140] - 据报告元宇宙全球市场规模至2024年可达8000亿美元,公司已与行业巨头接洽开发相关新产品[144][146] 公司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30日,李沛良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股份数目为442336000,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3.08%[152] - 2022年6月30日,翁建翔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股份数目为55620000,概约股权百分比为6.67%[152] - 2022年6月30日,李良耀先生于公司股份的好仓股份数目为53640000,概约股权百分比为6.44%[152] - 集东已发行股本分别由李沛良先生、翁先生及李良耀先生持有45%、28%及27%[154][155] - 安领由李沛良先生全资拥有及控制[154][155] - 兴邦由翁先生全资拥有及控制[156] - 适时由李良耀先生全资拥有及控制[156] - 集東持股352,936,000股,占比42.36%[163] - 安領持股89,400,000股,占比10.73%[163] - 興邦持股55,620,000股,占比6.67%[163] - 適時持股53,640,000股,占比6.44%[163] - FMR LLC持股42,186,899股,占比5.06%[163] - FIL Limited、Pandanus Partners L.P.、Pandanus Associates Inc.均持股67,024,000股,占比8.04%[163]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股41,664,600股,占比5.00%[163] 公司股息及股份相关事项 - 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8月26日决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8港仙,总额约23,331,000港元[166] - 公司将自2022年9月13日至9月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67]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情况[172] - 2022年1月25日李先生因无心之失收购100,000股本公司股份,发生单一一次性违规事件[182][185] - 公司于2013年11月29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本期无任何人士持有可认购新股份且尚未行使之购股期权[183][184][186][187] - 公司于2019年2月2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本期通过受托人购买1,646,000股本公司股份[1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所有股份奖励由受托人持有,无股份已获归属[190] 公司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43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收入为24.04398亿港元,2020年为20.33419亿港元[8]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2383亿港元,2020年为2.09687亿港元[8]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34港元,2020年为0.25港元[8] - 2021年毛利率为23.7%,2020年为26.2%[8] - 2021年净利率为11.7%,2020年为10.3%[8] - 2021年股本回报率为17.4%,2020年为15.0%[8] - 2021年资产回报率为9.9%,2020年为8.2%[8] - 2021年存货周转天数为98天,2020年为105天[8] - 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0天,2020年为54天[8] - 2021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62天,2020年为74天[8] - 2021年公司总收入达24.044亿港元,较2020年的20.334亿港元上升18.2%[26][29]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2.824亿港元,较2020年的2.097亿港元大幅提升34.7%[26][29] - 2021年模具制作收入为7.06025亿港元,注塑组件制造收入为16.98373亿港元[20] - 2021年公司总收入达24.044亿港元,较2020年的20.334亿港元同比上升18.2%[51][52] - 2021年公司总营收24.044亿港元,较2020年的20.334亿港元增长18.2%,其中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汽车、智能家居等业务营收均有变动[54] - 2021年公司毛利上升6.9%至5.692亿港元,毛利率下降2.5个百分点至23.7% [57][6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大幅提升34.7%,达2.824亿港元,净利率增加1.4个百分点至11.7%,每股基本盈利为0.34港元,较去年增加36.0% [58][60] - 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降至50天,存货周转天数减至98天,公司维持现金净额达8.641亿港元,在手销售订单达9.183亿港元,较2020年微跌0.7% [59][61] - 2021年模具制作业务收入约7.0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0.8%,占公司总收入约29.4%,毛利率微跌0.3个百分点至27.1% [64][66][67][68] - 2021年塑料组件制造业务收入约16.98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7.4%,占公司总收入约70.6% [70]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7%,公司积极拓展国内智能手机品牌等客户,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71] - 2021年公司收入约为2404.4百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371.0百万港元或18.2%[87] - 智能家居板块收入同比大幅上升51.1%,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驱动力[72][74]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同比减少4.6%,主要因半导体短缺致客户订单临时减少[73][75]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部收入约为1698.4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7.4%,占公司总收入约70.6%[74] - 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同比显著增加70.5%,因客户供应链调整使公司销售大增[78][79] - 2021年模具制作分部外界客户收入约为706.0百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5.8百万港元或0.8%[88][89] - 2021年公司毛利约为569.2百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36.6百万港元或6.9%,毛利率降至23.7%[94]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微降至27.1%,因宏观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等因素[95]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毛利率降至22.2%,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致生产效率和机器使用率下降[80][81][96] - 2021年其他收入约为51.9百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6.9百万港元或11.8%,主要因政府补助收入减少[97] - 2021年毛利约5.692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3660万港元或6.9%,毛利率下降2.5个百分点至23.7%[98] - 2021年其他收入约519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690万港元或11.8%[99] - 2021年其他收益净额约1110万港元,2020年为其他亏损净额约3080万港元[101][103] - 2021年销售开支约793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820万港元或11.4%,占销售百分比下降0.2个百分点[105] - 2021年行政开支约2.47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770万港元或3.0%,占销售百分比下降2.2个百分点[105] - 2021年财务收入净额约181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310万港元[105] - 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约5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20万港元或18.9%[108][113]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4210万港元,实际税率13.0%,2020年开支约3090万港元,税率12.8%[109][11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2.824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7270万港元或34.7%[109][11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20.7%,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0.9%[110] - 2021年存货周转天数为98天,较2020年减少7天[119][120][123] - 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0天,较2020年减少4天[119][126][130] - 2021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62天,较2020年减少12天[119][127][131]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20.7%,较2020年增加38.2个百分点[119][128][13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3641名全职雇员,较2020年增加200名;有543名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工人,较2020年减少93名[143]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2022年公司将谨慎管控成本,继续推展国内市场开发,分散地域性风险[22] - 董事会建议2021年派息比率为41.3%,末期股息每股8.6港仙,全年共派息每股14.0港仙[32][34] - 2020年公司制定注塑板块业务5年销售翻倍的五年计划,正持续向目标迈进[39][41] -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龙头客户,新开拓的国内龙头电子雾化器客户成增长引擎[38][40] - 受疫情影响越南设厂进展慢,2021年11月一期投产,2022年推进二期生产线设立,预计下半年投产[38][40] - 2022年初欧美及新兴市场通胀超预期,消费力恢复放缓,公司将谨慎管控成本,推进国内市场开发[43][46] - 公司推出内部革新政策,鼓励员工开发新客户和产能地点,允许员工入股子公司[39][41] - 公司专注高精密注塑模具领域,持续精进技术提升模具精度[39][41] - 公司不断物色合适收购或投资标的以扩大业务版图[39][41] - 公司秉持“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经营理念和“三公原则”企业文化[44][47] - 公司业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未来前景可期[45][48] - 集团于2021年11月在越南设立注塑生产基地并开始第一阶段投厂,计划2022年下半年落实第二阶段投厂[160][163] - 过去一年,集团在惠州生产基地投资扩产,收购雅高硅胶制品有限公司以扩宽产品线[161][164] - 集团维持严谨高效的信贷及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政策,稳定现金流及财务状况[161][164] - 集团管理层对有发展潜力的并购计划采取积极态度[161][164] - 集团将持续投入相关项目,持守多元化业务布局,拓展国内外市场[161][164] 市场环境与风险 - 2022年全球供应链混乱、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胀压力上升及俄乌紧张局势带来风险[33][35] - 疫情后电子产品需求增加、5G和物联网技术发展及欧美消费反弹利好公司业务[33][35] - 2022年全球增长率将从2021年的5.5%放缓到4.1%,集团客户行业多元化策略可分散业务风险[151][152] - 美国智能家居收入未来数年将以12.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468亿美元[154][156]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24年达227亿美元[154][156] - 2021年集团模具制作业务受供应链物流动荡影响,预计影响2022年模具业务表现,2022年下半年至年底芯片供应有望恢复正常[155][157] 公司管理与人员 - 李沛良62岁,为集团主席,负责整体管理及战略规划,有逾38年注塑模具制作及注塑经验,1983年在香港成立东江机械制模厂,1992年将业务扩展至中国[167][169] - 翁建翔60岁,为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负责制订及执行集团业务计划,有逾30年注塑模具制作及注塑经验[173][175] - 李良耀61岁,为集团执行董事,负责集团采购,有约38年注塑模具制作及注塑经验,1983年与李沛良创办东江机械制模厂[174][176] - 张芳华59岁,为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负责集团财务、税务、审计及投资,有逾30年审计、会计及企业财务经验[178][179] - 钟志平69岁,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也是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成员[180] - 李沛良、翁建翔、李良耀均于201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167][169][173][175][174][176] - 张芳华于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178][179] - 钟志平于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0] - 翁建翔1983年11月毕业于香港大学工业工程系,获工程学学士学位,2008年11月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获佛学研究硕士学位[173][175] - 张芳华1987年11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会计学系,自1996年1月起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自1990年9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78][179] - 鍾志平博士於2013年11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於2011 - 2013年任香港工業總會主席,2018 - 2019年任職業訓練局主席[182][185][189] - 曾華光先生於2013年11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具逾30年審計及相關交易支援經驗[187][189] - 梁蘊莊女士於2019年12月20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香港執業大律師近15年[192][196] - 岳耀聰先生於2014年7月加入集團任公司財務總監,有約30年審計和財務經驗[195] - 曾華光先生現為招商局中國基金等多家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及HUYA Inc.的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於2016 - 2020年任平安證券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188][190] - 鍾志平博士是創科實業聯合創辦人及非執行董事,自2017年6月24日起任維他奶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2014 - 2021年任富士高實業獨立非執行董事[186][189] - 梁蘊莊女士自2007 - 2012年兼任公司法課程講師,是相關法律刊物特約編輯[193][196] - 梁蘊莊女士自2020年起擔任多個香港特區政府諮詢委員會職務及參與多項社會服務[194] - 曾華光先生是香港會計師公會等多個會計組織成員[187] - 岳耀聰先生是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195] - 余耀宗先生于2014年7月加入公司,担任财务总监,负责财务等多项事务[198] - 余耀宗先生拥有近30年审计及财务经验,取得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自2000年8月起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98] 其他信息 - 公司主要经营地在中国,面临美元、欧元及港元外汇风险,首席财务官管理外汇对冲,首席执行官监控[129][133] - 公司主要收入以美元、欧元、港元及人民币计值,主要支出以人民币计值,未订立人民币对冲协议[136][139] - 公司资本结构年内无变动,资本包括普通股及其他储备[141] - 公司实施雇员培训计划以提高生产力,并为中国雇员缴纳强制性社保基金[146][1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4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50]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9 17:11
收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10.2082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7.29393亿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0.208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7.294亿港元同比增长40.0%][19][22][25]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汽车、医疗及个人护理、智能家居和商业通讯设备等板块收入增长,电子雾化器板块表现亮眼,数字设备和其他板块收入下降][2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10.208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2.914亿港元或40.0%,订单及生产量恢复至与2019年相约水平][51][55]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为272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750万港元或38.1%,主要因销售废料及剩余材料收入增加][59][6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0.2082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29393亿港元增长约39.96%][179] 盈利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5191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135.7万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9港仙,2020年同期为5.0港仙][10] - [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7%,2020年同期为22.3%][11] - [2021年上半年净利率为11.3%,2020年同期为5.7%][1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423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1.625亿港元同比增长49.1%,毛利率增加1.4个百分点至23.7%][25][26] - [预计2021年下半年随着原材料价格波动缓解和生产效率提升,毛利率将持续改善][25][2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52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的4140万港元大幅增长178.5%,净利率为11.3%,较去年同期增加5.6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为13.9港仙][27][28] - [2021年上半年毛利约为2.423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7980万港元或49.1%,毛利率为23.7%,较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52][56]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约为114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430万港元或61.3%,主要因租金宽减增加][60][65]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约为94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840万港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63][6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约为1420万港元,有效税率为11.0%,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560万港元和12.0%][71][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52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7380万港元或178.5%][72][77] - [2021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20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约70万港元][75] - [期内毛利为2.4229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62479亿港元增长约49.12%][179] - [经营溢利为1.1808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665.1万港元增长约153.12%][179] - [期内溢利为1.1519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135.7万港元增长约178.53%][179] - [期内溢利为115191][197] - [其他综合收益为22044,综合收益总额为137235][19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7351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35259亿港元][12] - [2021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04.6%,2020年12月31日为182.5%][12] - [2021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145.4%,2020年12月31日为138.3%][12] - [2021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20.1%,2020年12月31日为20.2%][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为9.73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9.575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04.6%][74][7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14.662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0.1%,与2020年12月31日相若][8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1年内到期借贷为1.88724亿港元,1 - 2年为1.06498亿港元,2 - 5年无到期借贷][8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6.06526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5.72311亿港元增长约1.33%][181] - [非流动资产为7.01939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7.24362亿港元减少约3.09%][181] - [流动资产为19.04587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8.47949亿港元增长约3.06%][181] - [负债总额为11.4036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77756亿港元减少约3.17%][184] - [非流动负债为2.0929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5066亿港元增长约26.79%][184] - [流动负债为9.3107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1269亿港元减少约8.06%][184] 业务板块情况 - [2021年上半年模具制作分部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约为3.6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34.6%,占集团总收入约35.8%][32][35]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上升1.7个百分点至29.6%,公司将提升工艺技术、开拓新客户和项目、拓展内销市场来改善毛利率][37][38] - [2021年上半年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收入约为6.5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3.1%,占集团总收入约64.2%][39][41]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比上升31.4%,较2019年同期增加16.0%,公司将开拓国内相关领域客户][40][41] - [医疗和个人健康护理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34.0%,公司将在下半年量产相关塑料组件,预计该板块持续产生可观收入][44] - [智能家居板块收入同比显著增加67.4%,较2019年同期增加12.8%,公司对该板块长期发展有信心][45] - [商业电信设备板块收入同比增加55.2%,公司作为主要供应商,下半年订单可观,预计全年销售持续反弹][46] - [2021年上半年注塑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约18.9%上升1.6个百分点至20.5%,下半年预计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毛利率改善][47] - [模具制作分部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9.6%,较2020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收入显著增长但毛利率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53][56]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0.5%,较2020年上半年上升1.6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将进一步改善][49][54][56]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34.0%,新增多个海内外知名品牌客户,下半年相关注塑组件将量产][48] - [智能家居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比大幅上升67.4%,比2019年同期增加12.8%,下半年预计有多款新产品量产][48] - [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55.2%,下半年订单充裕,预计全年销售额持续反弹][48] 运营指标情况 - [公司订单及生产量已从疫情中恢复至与2019年相约水平][19][2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6天,存货周转天数减至119天,净现金达6.623亿港元,在手订单达10.65亿港元,同比增加11.5%][31][3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119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8天][89][9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6天,较去年同期减少8天][90][9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76天,较去年同期减少5天][91][9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04.6%,较2020年12月31日的182.5%增加22.1个百分点,主要因流动资产净额增加][106] 人员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3902名全职雇员(2020年12月31日为3443名)及624名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工人(2020年12月31日为636名)][113] 发展规划与战略 - [集团将按招股章程投资产能扩充及投资项目,未来资金主要来自内部资源][113] - [集团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长加速带动消费需求,将在下游客户供应链寻找并购目标][118][121] - [集团首个五年发展计划目标是精密模具和注塑板块业务5年销售翻倍,管理层有信心达成][118][121] - [集团主要在中国大陆经营,面临美元、欧元和港元等外汇风险,首席财务官管理外汇对冲,首席执行官监控][103][108] - [公司坚持内延外拓策略,与国家“双循环”战略相符,今年将拓展国内销售,上半年已拓展多个国内知名品牌客户][124][126] - [公司越南海外注塑厂房预计今年量产,东南亚注塑产能将补足客户需求,为新项目做储备][124][126] - [2021年上半年集团与Techco Silicone签署资产收购协议,将收购其全部资产以提升硅胶模具和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和产能][12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购东莞雅高硅胶全部资产,扩充硅胶模具与制品解决方案技术及产能,拓宽产品组合及市场][125] -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开发新客户,为品牌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提升生产线智能自动化水平和研发能力][129][13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李沛良先生持有公司440,458,000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2.86%][1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翁建翔先生持有公司55,620,000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6.67%][1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李良耀先生持有公司53,640,000股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6.44%][1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东、安领、兴邦、适时等公司持有公司5%以上已发行股本][139][14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Eastern Mix持有351,05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2.13%;Lead Smart持有89,400,000股,占10.73%;Cheer Union持有55,620,000股,占6.67%;Normal Times持有53,640,000股,占6.44%;FIL Limited、Pandanus Partners L.P.、Pandanus Associates Inc.均持有50,214,000股,各占6.03%][143] - [Eastern Mix的已发行股本由李先生、翁先生和李先生分别拥有45%、28%和27%,Lead Smart由李先生全资拥有和控制,李先生被视为拥有这两家公司持有的股份权益][141] 股息分配 - [2021年上半年建议每股中期股息为5.4港仙,2020年同期为2.0港仙][10] - [董事会于2021年8月16日决议宣派本期中期股息每股5.4港仙,总额约44,996,000港元,预计9月15日支付给9月3日营业结束时在册股东][147][151] - [为确定中期股息资格,公司9月1日至9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需在8月31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148][152] - [股息为66661][197] 证券交易与守则 - [本期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49][153] - [公司认为良好企业管治重要,本期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50][15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期遵守规定标准][156][158] - [公司为相关员工制定不低于标准守则要求的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本期未发现违规情况][157] - [公司制定不低于标准守则的书面指引规范雇员证券交易,本期未发现不遵守情况][159] 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13年11月29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本期无人持有可认购新股且未行使的购股期权][160][161][162] - [公司于2019年2月2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本期未通过受托人购买公司股份,截至2021年6月30日股份奖励均由受托人持有,未授予承授人][164][165][167] 审核与财务资料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常规,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包括审阅本期未经审计中期财务资料][166][168]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已审阅公司2021年6月30日中期财务资料,未发现资料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的情况][170][171][175][177] 市场规模预测 - [全球液态硅胶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6:43
财务业绩 - 2020年公司收入为20.33419亿港元,2019年为23.10842亿港元[10]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9687亿港元,2019年为3.01803亿港元[10] - 2020年毛利率为26.2%,2019年为28.9%;2020年净利率为10.3%,2019年为13.1%[10] - 2020年股本回报率为15.0%,2019年为25.3%;2020年资产回报率为8.2%,2019年为13.0%[10] - 2020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05天,2019年为83天;2020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4天,2019年为49天;2020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74天,2019年为65天[10] - 2020年流动资产净值为8.35259亿港元,2019年为6.19628亿港元[11] - 2020年流动比率为182.5%,2019年为170.1%;2020年速动比率为138.3%,2019年为125.2%[11] - 2020年资产负债比率为20.2%,2019年为20.3%;2020年和2019年净资产负债比率均为0%[11] - 2020年模具制作收入为7.00198亿港元,2019年为5.90786亿港元[19] - 2020年注塑组件制造收入为13.33221亿港元,2019年为17.20056亿港元[19] - 2020年公司总收入20.334亿港元,较2019年的23.108亿港元同比减少12.0%[28][31]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2.097亿港元,较2019年的3.018亿港元下降30.5%[28][31] - 2020年公司总收入20.334亿港元,同比下降12.0%[37] - 2020年公司毛利5.326亿港元,同比下降20.2%,毛利率降至26.2%[39][42]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97亿港元,同比下降30.5%,纯利率降至10.3%[40][42] - 2020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增至54天,较中期减少10天[41][43] - 2020年公司现金净额7.86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41][4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销售订单9.252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4.8%[41][43] - 2020年模具制造业务收入约7.002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8.5%,占总收入约34.4%[46] - 2020年模具制造业务毛利率降至27.4%,较2019年下降7.8个百分点[48]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模具交付数量增加,收入约增1.086亿港元,同比增长165.5%[48] - 下游行业中,医疗及个人护理、汽车和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年内仍录得增长[37] - 模具制作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约为700.2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8.5%,占集团总收入约34.4%[49] - 模具业务年内毛利率同比下跌7.8个百分点至27.4%,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按年增加约108.6百万港元,增长165.5%[50]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收入约为1333.2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2.5%,占集团总收入约65.6%[52][55]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收入按年增加3.7%[53][55]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按年增加7.0%(约16.9百万港元)[54][56] - 智能家居板块收入按年减少43.4%[58] - 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按年大幅减少69.5%[58] - 注塑业务毛利率稍微下降至25.6%(2019年:26.7%)[58] - 2020年全年收入约20.334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2.774亿港元或12.0%[59][62] - 模具制作分部2020年外界客户收入约7.002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1.094亿港元或18.5%[60][62]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2020年外界客户收入约13.332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3.868亿港元或22.5%[61][62] - 2020年毛利约5.326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1.349亿港元或20.2%,毛利率降至26.2%[65][69]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的35.2%降至2020年的27.4%[66][69]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的26.7%稍降至2020年的25.6%[67][69] - 2020年其他收入约588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870万港元或17.3%[68][70] - 2020年其他亏损净额约308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2500万港元[72][76] - 2020年销售开支约711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960万港元或11.8%[73][77] - 2020年行政开支约2.547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1490万港元或5.5%,占销售百分比升至12.5%[74][78] - 2020年财务收入净额约为500万港元,2019年为财务成本净额约140万港元,主要因银行借款、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减少[79] - 2020年应占联营公司纯利约为7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30万港元或75.2%[82][86] - 2020年所得税开支约为3090万港元,实际税率12.8%,较2019年下降约3.5个百分点[83][87]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2.097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9210万港元或30.5%[84][88] - 2020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8.35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0.69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82.5%[85][89] - 2020年末集团权益总额约为13.946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0.2%,与2019年相若[91] - 2020年集团1年内到期借贷为2.238亿港元,1 - 2年为4836万港元,2 - 5年为1007.5万港元[94] - 2020年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为105天,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为54天,贸易应付款周转天数为74天[95] - 2020年末集团流动比率较2019年增加12.4个百分点,因疫情下采取审慎现金流管理[104][109] 股息政策 - 公司维持向股东分派不少于溢利30%股息的政策不变[29][32] - 董事会建议2020年派息比率为39.7%,末期股息每股0.08港元,全年共派息每股0.1港元[29][32] 业务发展规划 - 董事会制定集团成立以来首个五年计划,目标是注塑板块业务5年销售翻倍[24] - 公司除维持与现有客户关系争取更大供货比例外,还注重开拓新客户[24] - 公司在越南设立海外注塑厂房计划已执行,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量产[35] - 2021年新客户和新产品订单显著增加,公司计划在三个国内厂房扩产[35] - 公司新开发的电子雾化产品已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2021年开始量产[35] - 董事会制定首个五年计划,目标是注塑业务销售在五年内翻倍[35] - 预计2021年上半年生产线负荷状态大幅改善,订单量将增长[132][134] - 公司重启在越南设注塑生产基地计划,生产线预计2021年三季度完成安装,四季度投产[136] - 公司将在深圳光明区总部、惠州及苏州的三个生产基地扩产,预计自2021年起逐步投入使用[139] - 2021年公司将坚持多元化政策,提升现有生产线智能自动化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138] - 2021年公司将坚持多元化策略,提升现有生产线的智能自动化水平和技术研发[140] 市场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因供应链中断、消费低迷和物流受限供货困难,下半年恢复稳定量产,业务基本恢复疫前水平[34] - 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手销售订单高于2019年底水平[34] - 2020年全球GDP下降4.2%,中国增速为1.8%,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34] - 市场预期全球经济自2020年衰退中快速回升,但2021年初仍处境艰难[34] - 疫情推动互联网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未来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规模有望带动公司订单[34] 资产收购 - 2021年2月公司与Techco Silicone & Technology Co., Ltd.签署资产收购协议,预计收购其全部资产[34] - 收购将扩充公司硅胶模具与制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及产能,拓宽产品组合并进入新市场[34] - 公司认为此次收购具协同效应,有助于长远发展,巩固全球领先一站式综合注塑解决方案供应商地位[34] - 2021年2月,公司作价1200万元人民币(折合约1437万港元)收购东莞市雅高硅胶制品有限公司全部资产[139] 公司优势与地位 - 公司凭借产品和客户多元化策略、技术工艺优势与产品质量保证,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28][31] - 公司客户主要为欧美知名企业及品牌,行业跨度大[58] - 公司坚守多元化客户策略,有效管理及分散风险[58] 人员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雇员3443名,较2019年的4072名减少;第三方派遣工人636名,较2019年的632名增加[121][125] - 李良耀60岁,201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在注塑模具制作及注塑方面有约37年经验,负责集团采购[149] - 张芳华58岁,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累积逾30年审计、会计及企业财务经验[152][155] - 钟志平68岁,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身兼多职且获多项荣誉学位和奖项[153][154][156] - 钟志平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自2013年7月5日起为该会名誉会长[158][162] - 梁蕴庄40岁,2019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执业大律师近14年[160][162] - 曾华光68岁,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审计及相关交易支持经验[166] - 钟志平是创科实业联合创始人之一及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4月1日起任富士高实业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7年6月24日起任维他奶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159][162] - 梁蕴庄执业范围涵盖各类民事纠纷诉讼,2007 - 2012年兼职教授公司法课程,是相关刊物特约编辑[161][163] - 张芳华曾任职德勤,历任《FORTUNE》500强及香港和美国上市制造公司财务总监[152][155] - 曾华光是香港和中国普华永道前合伙人,拥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66] - 余耀宗先生54岁,2014年7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有近29年审计及财务经验[168][170] - 曾华光先生68岁,2013年11月27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审计等经验[167][169] - 卢功善先生41岁,2002年5月加入集团,2013年10月任标准模具业务部总经理[172][173] - 严湛深先生55岁,2017年12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任注塑组件业务总经理[174][177] - 骆思源先生44岁,2009年8月加入集团,任注塑组件业务部市场总监,有近八年塑料行业经验[175][177] 企业管治 - 公司认为良好企业管治对维持投资者信心和集团可持续发展重要[181][187]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定期检讨[182][187] - 公司董事认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83][18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2020年遵守该守则[184][188] - 公司制定员工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发现员工违规情况[185] - 公司订有监管雇员证券交易的书面指引,未发现雇员违反情况[189] - 公司若知悉有期限制证券交易,会预先通知董事及相关雇员[190] - 董事会目前有7位成员,含4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95][196] - 公司按上市规则在公司通讯中披露董事列表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196] - 除李沛良和李良耀为兄弟外,董事会成员彼此无关系[197][200] - 公司支持董事长和行政总裁职责分离,确保权力平衡[198] - 董事长负责集团整体管理、战略规划和董事会有效运作[199] - 行政总裁专注集团日常业务管理及执行董事会批准的目标等[199] 其他事项 - 集团主要运营于中国,面临美元、欧元和港元外汇风险,由CFO管理外汇对冲[105] - 公司资本结构年内无变动,资本包括普通股及其他储备[118] - 公司将按招股章程投资产能扩充及项目,资金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6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729,39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004,945千港元[1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35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4,123千港元[19]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0港仙,2019年同期为13.7港仙[19] - 2020年上半年建议每股中期股息为2.0港仙,2019年同期为5.0港仙[19] - 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2.3%,2019年同期为27.5%[19] - 2020年上半年净利率为5.7%,2019年同期为11.4%[1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640,68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19,628千港元[1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73.8%,2019年12月31日为170.1%[19] - 2020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122.9%,2019年12月31日为125.2%[19] - 2020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27.5%,2019年12月31日为20.3%[1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72940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10.049亿港元,同比下降27.4%[26][2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625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2.764亿港元,同比下降41.2%,毛利率下降5.2个百分点至22.3%[32][3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归属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4140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1.141亿港元,同比下降63.8%[3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率为5.7%,2019年上半年为11.4%,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3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5.0港仙,2019年上半年为13.7港仙[36] - 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净额分别为5.02589亿港元及4.9315亿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21]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增至约64天,存货周转天数增至约137天[37][3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净额为5.026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3.189亿港元有所增加[37][3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为9.551亿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下降2.5%,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8.1%[37][38]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40万港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63.8%,纯利率为5.7%,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5.7个百分点[38]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7.29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2.755亿港元或27.4%[59] - 2020年上半年收入约为7294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049亿港元减少约2.755亿港元或27.4%[60] - 2020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62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764亿港元下跌约1.139亿港元或41.2%,毛利率为22.3%,较去年同期的27.5%下降5.2个百分点[61][63]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为197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270万港元减少约300万港元或13.3%[68][70]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约为710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的其他亏损净额约860万港元[69][71] - 2020年上半年销售开支约为322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360万港元或10.1%,占销售的百分比为4.4%,较2019年上半年上升0.8个百分点[73][74] - 2020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为1.10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720万港元或6.1%,占销售的百分比为15.1%,较2019年上半年上升3.4个百分点[75][76] - 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为560万港元,实际税率12.0%,较2019年同期减少4.7个百分点[81][8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14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约1.141亿港元减少约7270万港元或63.8%[82][86] - 2019财年公司上半年收入累积占比43%,下半年占比57%[88][9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为6.40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196亿港元[90][9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8.13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351亿港元[90][9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11.29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915亿港元[91][9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5%,2019年12月31日为20.3%[91][9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1年内到期借贷为1.8832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66049亿港元[9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137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6天[99][103][11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64天,较去年同期增加9天[99][104][11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8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7天[99][105][11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73.8%,与2019年12月31日的170.1%相若[90][93][99][115][1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收入2.129亿港元,占比29.2%,2019年同期为2.412亿港元,占比24.0%,同比下降11.7%[32] - 2020年上半年汽车收入1.628亿港元,占比22.3%,2019年同期为2.053亿港元,占比20.4%,同比下降20.7%[32] - 2020年上半年医疗及个人护理收入1.408亿港元,占比19.3%,2019年同期为1.363亿港元,占比13.6%,同比增长3.3%[32] - 2020年上半年模具制作分部收入约为2.7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7.7%,占公司总收入约37.2%[39][40]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下降5.4个百分点至27.9%[44][45] - 2020年上半年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收入约为4.5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32.2%,占公司总收入约62.8%[47]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收入同比减少11.7%,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同比减少75.2%,智能家居板块收入同比下跌32.6%,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同比增加3.3%[52][53][54][55][57] - 2020年上半年注塑产品机器使用率同比减少18.2个百分点至30.4%,毛利率降低5.8个百分点至18.9%[56][57] - 模具制作分部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7.9%,较2019年同期的33.3%下降5.4个百分点[62][63]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8.9%,较2019年上半年的24.7%下降5.8个百分点[66][67] 公司管理层及员工相关情况 - 自2020年4月1日起,公司全体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成员减薪20%[32][3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3475名,较2019年12月31日的4072名减少;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工人370名,较2019年12月31日的632名减少[133][137] - 公司实施雇员培训计划以提高生产力,并为中国雇员缴纳强制性社保基金[135][137] 公司经营策略及风险应对 - 公司为应对欧元贬值风险,采用欧元贷款方案对冲欧元订单未来应收款项贬值风险[12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经营现金流入及流出主要以美元、人民币、欧元及港元计值,将密切监察汇率波动并定期检讨资产负债结构以降低预期汇率风险[123][127] - 公司主要收入以美元、欧元、港元及人民币计值,主要支出以人民币计值,未订立人民币对冲协议[124][128] - 公司已按招股章程投资产能扩充及投资项目以把握未来业务潜在增长[126][130] - 公司预期2020年下半年市况动荡,将加大中国业务开发力度,放慢海外厂房扩充及收购计划[141][142][145] 公司股权结构 - 李沛良先生持有股份425,054,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51.01%[150] - 翁建翔先生持有股份55,62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6.67%[150] - 李良耀先生持有股份53,64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6.44%[150] - 集東持有股份335,654,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40.28%[160] - 安領持有股份89,40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10.73%[160] - 興邦持有股份55,62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6.67%[160] - 適時持有股份53,64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6.44%[160] - 惠理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股份65,302,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7.84%[160] -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持有股份58,20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6.98%[160] - FIL Limited持有股份45,332,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百分比5.44%[160] - 惠理集团有限公司等被视为拥有65,302,000股股份权益[162] - Pandanus Associates Inc.等被视为拥有45,332,000股股份权益,Pandanus Partners L.P.持有FIL Limited 36.86%股份[162] - FMR LLC被视为拥有49,415,526股股份权益[162] 公司股息分配 - 2020年8月21日董事会决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共约16,665,000港元,预计9月24日支付[164][168] - 为确定股息资格,9月9日至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未登记持有人需8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165][169] 公司证券交易及守则遵守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66][1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167][171]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规定标准[173][175] - 公司制定书面指引规范有关雇员证券交易,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违规情况[177][178] 公司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3年11月29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激励合资格参与者[179][18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人持有可认购新股份且尚未行使之购股权[181] - 公司于2019年2月2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183] - 2020年1月1日股份奖励计划下股份期初结余为1154千股[18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受托人购买股份1778千股[186] - 2020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股份结余为2932千股[18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所有股份奖励均由受托人持有,未向任何承授人授出[187] 公司审核及财务资料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华光先生、钟志平博士及梁蕴庄女士组成[189]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常规,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包括审阅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中期财务资料[190]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拟备及呈列中期财务资料[194] - 经审阅,集团中期财务资料在各重大方面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拟备[199] 公司其他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36][13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40][144] - 公司资本结构在本期内无变动,资本包括普通股及其他储备[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