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360(02360)

搜索文档
优品360(0236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16
優品360控股有限公司 Best Mart 360 Holdings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2360 Annual Report 2024 2024 年度報告 年度報告 本年報採用環保紙印製 This Annual Report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5 | |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Statement | 行政總裁報告 | 8 | | Financial Summary | 財務概要 | 19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20 | | Biographical ...
优品360(023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9:15
公司业绩 - 公司主席Li Guanpeng代表公司董事会向股东呈现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业绩[5] - 在回顾的财政期间,本集团的收入约为1,930,831,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7.3%[19] - 在回顾的财政期间,本公司的擁有人應佔溢利约为168,335,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8.9%[19] - 本集团的零售店铺总数从2023年3月31日的154间增加至167间[21] - FoodVille品牌在香港新增了2家店铺,专注于中高端全球优质食品[21] - 自家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显著增加约23.5%,收入占比提升至约15.8%[22] - 2023年全年零售业销售额按年上升16.2%[41] - 2023年全年香港旅客人数约为3400万人次,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一半[42] - 2023年度前九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9.3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7.3%[44] - 2023年度前九个月,公司同店销售表现增长约3.4%[45] - 2023年度前九个月,公司净利润率约为8.7%[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共经营167家连锁零售店[47] 产品和市场拓展 - 本集团在回顾财政期间积极拓展企业对企业(B2B)业务,出售“優質”产品给香港和其他市场的零售商,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群[24] - 本集团将继续以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广泛种类的产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为本地社区顾客及海外旅客搜罗更多食品及必需品[27] - 针对中高端市场,本集团将继续拓展环球美酒食品品牌“FoodVille”,为消费者引入更多環球优质及多元化食品,保持審慎乐观态度[30]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毛利为约694,258,000港元,毛利率约为36.0%[79]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淨额约为4,676,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17,996,000港元[80]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422,722,000港元,占总收入的21.9%[82]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62,568,000港元,占总收入的3.2%[83] - 2023年度前九个月,集团的融资成本约为10,930,000港元,实际利率约为3.13%[84]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中的企业治理守则[191] - 主席和行政总裁分工明确,确保权力不集中于任何个人[192] - 全体董事已确认在回顾财政期间内遵守了模型守则的要求[194] - 董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和督导集团业务的整体管理[196] - 董事会已成立多个董事委员会,委托这些委员会各种职责[197]
去年贵州省建筑业完成产值3939亿元 增速6.7%
新华网贵州频道· 2024-02-06 13:04
建筑业产值 - 贵州省建筑业完成产值3939亿元,增速6.7%[1] 绿色低碳发展 -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3万平方米[1] - 新建绿色建筑项目331个,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86.2%[1] 绿色建材推广 -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通过绿色建材认证产品38种[1]
优品360(023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4 19:01
公司业务及发展 - 本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澳门和中国经营连锁零售店的休闲食品零售商,主要提供来自海外的进口预先包装的休闲食品和其他杂货产品[4] - 公司于2021年推出全新環球美酒食品店“FoodVille”,截至2023年9月30日,共经营6家店铺[17] - 公司展望积极,计划每年净增加15-20家零售店铺,以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本集团录得约1,237,781,000港元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0%[9] - 本集团的毛利率约为36.1%,同比增加约22.4%[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零售店租金开支占零售收入比例约为9.8%,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6个百分点[1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76,57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4%[48] - 行政及其他开支截至2023年9月30日约为34,87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5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约为4,90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7%[52] 人力资源及成本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注册粉丝和会员人数约为2,087,700人,手机应用会员人数约为980,000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1%和20.2%[26][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员工成本占收入比率约为9.1%,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3个百分点[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员工人数增至1,214名,员工成本约为112,839,000港元[68] - 集团的薪酬政策基于员工的表现、资格、经验和能力,包括薪金、退休金计划供款、年终花红等[70] - 集团注重员工持续发展和培训,提供各种内部培训课程,包括技术能力、职业安全意识等[74] 资产及负债情况 - 本集团的地域分部收入情况为:香港 1,207,336千港元,澳门 27,528千港元,中国 2,917千港元,总计为1,237,781千港元[141] - 本集团的非流动资产情况为:香港 451,803千港元,澳门 11,435千港元,中国 1,493千港元,总计为464,731千港元[14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财务资产总额为342,990千港元,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最大,为255,561千港元[18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财务负债总额为324,247千港元,其中应付股息为110,000千港元[180] 股息派发及股权 - 公司决定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额为8,000万港元[155]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涉及款项合共80,000,000港元[80] - 公司已于2018年12月18日采纳了购股权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任何购股权[94]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结束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95]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系统以满足股东的期望,并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中的所有适用守则[96][98]
优品360(0236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22:0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2.3778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0.31896亿港元增加约20.0%[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63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8204.9万港元增加约34.8%[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约为11.1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8.2港仙[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636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204.9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4.8%[30][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2.377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31896亿港元增加约20.0%[72][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6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204.9万港元增加约34.8%,剔除补贴影响同比增加约72.7%[7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4.46265亿港元,毛利率约36.1%,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加约22.4%和0.8个百分点[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4.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2.4%,毛利率约为36.1%,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8个百分点 [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31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793.9万港元大幅下跌 [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4%;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348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 [1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内溢利为1.10636亿港元,上一年同期为8204.9万港元[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1.1298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37627亿港元增长18.7%[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5.0074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45427亿港元增长44.96%[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0394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1977亿港元增长1.93%[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4.79332亿港元,较2022年的4.78712亿港元增长0.13%[1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32912亿港元,较2022年的1.13488亿港元增长17.12%[1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2.6935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44219亿港元增长10.3%[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1329.2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3.9万港元增长116.52%[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9092.7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892.6万港元增长31.92%[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556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6047亿港元增长74.99%[14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与2022年同期相同[10] - 2023年11月28日,董事会决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股息总额为8000万港元[29]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11.0港仙获批,110000000港元已于2023年10月18日派付[52]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12月18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涉及款项共8000万港元,预期于2023年12月29日或前后派付[132] 负债及应付款项变化 - 2023年9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14.5万港元,3月31日为191.9万港元[4] - 2023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1.29767亿港元,3月31日为1.11569亿港元[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29.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13.9万港元[31] - 2023年9月30日流动应计雇员福利开支为2658.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063.2万港元[33] - 2023年9月30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承担为8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8.1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292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139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为90927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8926千港元[56][57] 地区收入及资产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香港收入为1.207336亿港元,澳门为275.28万港元,中国为29.17万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为4518.03万港元,澳门为114.35万港元,中国为14.93万港元[21] 政府补助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就香港「保就业」计划补助确认政府补助约1799.6万港元[23] 人员成本及酬金变化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79.3万港元,2022年为73.8万港元[2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1.08034亿港元,2022年为9260.1万港元[25] 税收情况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的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过200万港元的溢利按16.5%征税[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224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12千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227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64千港元;澳门所得补充税2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千港元[49] - 澳门所得补充税按累进税率计提,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税率上限为12%[51]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421.2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242.7万港元,增幅约为57.8%[79] 店铺经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经营165间连锁零售店舖,2022年9月30日为144间[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以相关零售品牌经营6间店铺,较2022年9月30日的3间增加[94] - 公司目标每年净增加15 - 20间零售店铺[70] 其他收入及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5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千港元;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31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39千港元[46] 业务线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零售收入12274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8617千港元;批发收入253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64千港元;扣除销售折扣后收入为12377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1896千港元[45] 行业环境情况 - 2023年1月1日至9月30日,访港旅客人次超2330万,较2022年同期反弹近倍;2023年前九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临时估值为302291百万港元,按年上升18.6%[61] 店铺租金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零售店舖租金开支对销售收入比率约为9.8%,2022年同期约为10.4%,减少约0.6个百分点[64] 产品销售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共销售超1140个品牌及逾3400个SKU的产品[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自家品牌产品销售额约1.9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8%,占整体收入比例约15.6%,期内净新增183个SKU [96] 会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登记粉丝及会员人数为208.77万名,按期增加约8.1%;使用手机应用程式的会员人数约98万名,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2% [97] 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全职及兼职工雇员人数为1226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1167名增加;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占收入比率约9.1%,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3个百分点 [99] - 经过前线员工架构优化后,集团雇员数目由2022年9月30日的1162名(不计5名董事)上升至2023年9月30日的1214名(不计12名董事);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13亿港元 [115] 银行借款及融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未偿还银行借款约7761.9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或具有按要求即时偿还条款[8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7761.9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约2.2%,获商业银行提供的未使用银行融资合共约为2.41亿港元 [109] 公司股份及期权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 [111] - 公司于2018年12月18日采纳一项股份期权计划,截至公布日期,并无根据该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期权[128] 公司交易及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直至公布日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股份[1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1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并无其他涉及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131] 公司资产账面价值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办公室物业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1.63863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1.66358亿港元[125]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情况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将由2023年12月14日起至2023年12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填妥的股份过户表格连同有关股票须于2023年12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119] 合约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合约负债约640000港元,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收入[59] 融资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490.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8.6万港元增加约40.7%[78] 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约为1484.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603.5万港元[88] 顾客收入占比情况 - 来自香港、澳门及深圳零售店的顾客,占公司回顾期间收入约97.9%[92] 公司经营分部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为在香港、澳门及中国的“优品360°”及“FoodVille”品牌店铺进行食品和饮品、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及在香港进行批发的业务[158]
优品360(0236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03 21: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Best Mart 360 Holdings Limited,股份代号为2360[1]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2]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公司的独立核数师为BDO Limited[4] 业绩总结 - 2022/2023财政年度,集团收入约为2,305,907,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6.3%[19] - 公司净利润约为200,997,000港元,同比增长约83.1%[19] - 如果不计及政府补贴,净利润增幅约为66.7%[19] - 2023年度收入为2,305,907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16.2%[47] - 2023年度毛利为817,263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22.3%[47] - 2023年度经营溢利为248,921千港元,较2022年度增长75.8%[47] - 2023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为200,669千港元,占收入的比例为8.7%[47] - 2023年度每股盈利为20.1港仙,较2022年度增长82.7%[47] - 2023年度股息为中期8.0港仙,末期待定[47] 公司发展和战略 - 公司迎来招商局海通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潜在大股东,管理层相信这一合作将使全球采购更为扩大,并进一步强化品牌[9] - 公司将继续密切留意各因素及发展,全力推动零售业务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12] - 通过与招商海通的深入合作,公司有信心保持财务业绩的上升势头,不断改进,保持在香港休闲食品零售市场的领先地位[13] - 集团将积极寻求适当机会,扩大主要零售品牌“優品360°”和全球美食店“FoodVille”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的门店网络,加速扩张[27] - 集团将继续以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通过全球采购策略,优化产品组合,满足社区的需求和期望[28] - 期待在招商海通的支持下,集团将加快在中国内地的扩张步伐,积极探索集团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商机[29] 公司运营 - 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中港澳各地开设了154家店铺[33] - 集团采购约1,230个品牌和约3,770个SKU,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越南[34] - 集团经营着总共154家连锁零售店,主要位于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人流密集的战略位置[37] 社会责任 - 優品360˚与学校合作推出了“凡事皆可能 我们做得到”校园獎勵計劃,共有730名学生参与,363名学生获得奖项[41] - 優品360˚在香港回归25周年和国庆日时向基层家庭和长者捐赠了总值超过20万港币的2,400个礼品袋[41] - 優品360˚在12月与香港循理會合作,向200名长者分发食物盒和礼品袋,带来温暖和关怀[4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银行借款约为79,349,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82,981,000港元减少了约4.4%[99] - 公司的流动资金约为101,977,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46,047,000港元,具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和财务资源以满足未来12个月的營運資金需求[101]
优品360(023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05 2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42,411[1] - 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244,219,较2022年的217,969增长约12.04%[1]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139,较2022年的5,749增长约6.78%[1]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46,047[1] - 2023年3月31日总资为937,627[1] - 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8,926,较2022年的75,624下降约8.86%[1]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345,427,较2022年的349,412下降约1.14%[1]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01,977,较2022年的71,721增长约42.19%[1] - 2023年3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92,200,较2022年的550,741增长约7.53%[1]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4440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42411亿港元[40]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13488亿港元,2022年为1.12698亿港元;资产净值2023年为4.78712亿港元,2022年为4.38043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23.0590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9.83526亿港元增加约16.3%[47][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00997亿港元,2022年约1.09804亿港元,增加约83.1%;扣除政府补贴后,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66.7%[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约20.1港仙,2022年为11.0港仙[47] - 2023年确认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政府补助1799.6万港元,2022年为零[50] - 2023年已批准并派发上个财政年度末期股息8000万港元,2022年为2500万港元;所宣派并派发的中期股息2023年为8000万港元,2022年为1500万港元[5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139千港元,2022年为5749千港元[62] - 2023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约为3.46352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7.0%[6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15266亿港元,较2022年约4.57812亿港元增加约12.5%,香港及澳门净开设16间新零售店[66] - 2023年融资成本为8708千港元,2022年为7309千港元[7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39216千港元,2022年为24380千港元[76] - 2022年末期股息8000万港元于2023年度派发[7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以及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8926千港元,2022年为75624千港元[83] - 2023年集团收入约为23.05907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约16.3%,公司所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00997亿港元,大幅增长约83.1%[87] - 2023年集团同店销售表现录得2.5%增长,2022年约为7.3%增长[87] - 2023年集团获取港府资助约1799.6万港元[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零售门店租金开支约2.2023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3.8%[88] - 零售门店实付租金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约为9.6%,低于上一财年的约10.7%[88] - 2023财年公司零售收入22.9646亿港元,批发收入3614.2万港元,销售折扣2669.5万港元,总收入23.05907亿港元[102]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992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875万港元增加[103] - 2023财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3.69074亿港元,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2800.3万港元,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3.24887亿港元[9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每股基本盈利按拥有人应占溢利200,997,000港元(2022年:109,804,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0,000,000股计算[109] - 2023年3月零售总额价值及总量分别同比增长40.9%和39.4%,公司实现双位数销售增长[1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121人(2022年:937人),员工成本约203,338,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2.1% [11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占集团收入的8.8%,低于2022年的9.1% [117] - 2023财年集团售出约3,770个SKU的产品(2022财年:约3,560个)[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库存约为244,219,000港元(2022年:约217,969,000港元),同比增长12.0% [119] - 2023年流动应计雇员福利开支为20,632千港元(2022年:17,164千港元)[113] - 2023年流动应计租金开支为5,871千港元(2022年:8,714千港元)[113] - 2023年流动应计物流开支为6,299千港元(2022年:8,222千港元)[113] - 2023年涉及顾客忠诚计划的合约负债为640千港元(2022年:491千港元)[113] - 会员人数从2022年3月31日的1,861,245人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2,059,688人,增长约10.7%[120] - 2023财年毛利约为817,263,000港元(2022年约667,654,000港元),增加约22.4%,毛利率约为35.4%(2022年约33.7%)[126]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19,920,000港元,2022财年约875,000港元,增加主要因收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就业计划的17,996,000港元[126] - 2023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72,996,000港元,较2022财年约69,224,000港元增加约5.4%[128] - 2023财年融资成本约为8,708,000港元,较2022财年约7,309,000港元增加约19.1%[1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7934.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8298.1万港元减少约4.4%[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获商业银行提供的未使用银行融资额合共约为2.44411亿港元,2022年为2.34639亿港元[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46047亿港元,较2022年的1.30076亿港元增加约1597.1万港元[1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为1.01977亿港元[1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未偿还银行借款约7934.9万港元,2022年为8298.1万港元[16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溢利约为2.0099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09804亿港元增加约83.1%[1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除息税前纯利率约为10.8%,上一年度约为7.1%;纯利率约为8.7%,上一年度为5.5%[155] 会计准则相关变化 - 自2022年4月1日起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会计政策并无重大影响[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后以“重大会计政策资料”代替“主要会计政策”内容[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有关会计估计值变动概念保留并新增额外说明[2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窄确认豁免范围,需为特定交易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为售后回租交易增加后续计量要求[2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厘清负债分类基于报告期末权利,引入“结算”定义[30] - 香港诠释第5号(经修订)因应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更新措辞,结论无变动[31] - 2022年修订本修订2020年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关于负债分类规定[33] - 2022年修订本将2020年修订本生效日期推迟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34] 集团业务结构及运营相关 - 集团地域分部根据资产位置划分,外部客户收入按客户地理位置划分[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98.4%来自零售店街客的零售销售额[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本财政年度净增设16间新店铺带来额外收入[5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中国企业所得税应课税溢利,未对企业所得税作出计提[6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经营154间连锁零售店,较2022年3月31日的138间增加[88] - 2023财年公司新开26间零售门店,关闭10间租期届满的零售店[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895,919人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注册为会员,4,718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成为会员,1,411人通过微信小程序网购自动成为会员[120] - 集团目标是每年净增加20间门店[152] 公司股权交易相关 - 招商海通将购买49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9%,出售股份总对价为862,400,000港元,折合每股1.76港元[121] - 交易完成后,林先生和许女士合计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6%[151]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相关 - 公司于2018年1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131] - 集团须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合资格雇员的薪金向退休金计划作出介乎薪金14%至15%的供款,与2022年相同[135] - 集团因向海外供应商采购产品及澳门和内地营运所得收入面临外币风险,但董事认为风险并不重大[16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投资[167] - 自2023年3月31日起至公告日期止,未有发生其他可影响集团的重要事件[170]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已经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委员会认为业绩遵照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并已充分披露[175]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并无已被没收的供款可供雇主动用以减低现有供款水平[18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并无进行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181] - 回顾财政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回购、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股份[1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列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财政年度内遵守该守则[184] - 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分开,分别由林子峰先生及许志群先生担任[186] - 公司全年业绩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适时于上述网站刊发并向股东派发[188] 税务相关 - 2023财年澳门所得补充税税率上限为12%[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银行借款的实际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3%,与2022年相同[161]
优品360(023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09 19:37
宏观市场数据 - 2022年1月1日至9月30日,访港旅客人次较去年同期反弹逾2.45倍[7][9] - 2022年前九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临时估值约为254,76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1.3%[7][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031,896,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9.6%[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364,712,000港元,同比增长约30.7%[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为35.3%,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个百分点[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为82,049,000港元,同比增长约261.5%[10] - 剔除2022年上半年收到香港政府就业支持计划约17,996,000港元非经常性收入,溢利同比增长约182.2%[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0.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8.63亿港元按年增加约19.6%[12] - 同期,集团毛利约3.65亿港元,毛利率35.3%,分别按年增加约30.7%和3.0个百分点[12]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204.9万港元,按年增加约261.5%;扣除政府资助后,按年增加约182.2%[12] - 2022年1 - 9月公司收入约为10.3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8.63亿港元增加约19.6%[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8204.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269.9万港元增加约261.5%[37][4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为10.3189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8.62978亿港元增加约19.6%[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3.6471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79132亿港元增加约30.7%;毛利率约为35.3%,较2021年同期的约32.3%增加约3.0个百分点[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460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16023亿港元增加约13.9%[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3682.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3269.2万港元增加约12.6%[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为348.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382.4万港元减少约8.8%[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同期约416.5万港元增至约1421.2万港元,增加约241.2%[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68323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1.30076亿港元增加约29.4%[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8110.7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约8298.1万港元减少约2.3%[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商业银行提供的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为2.50787亿港元[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348.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82.4万港元减少约8.8%[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约为1421.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16.5万港元增加约241.2%[44] - 于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68323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30076亿港元增加约29.4%[44] - 于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811.07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29.81万港元减少约2.3%[44] - 于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4%,较2022年3月31日的18.9%有所下降[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45]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10318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2978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66718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83846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3647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9132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793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1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4608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6023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开支为368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692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974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688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9626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6864千港元[103]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20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99千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8.2港仙,2021年同期为2.3港仙[10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82,0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99千港元[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81,7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699千港元[10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19,76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42,411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189,91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17,969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8,32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0,076千港元有所上升[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62,65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5,624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81,10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2,981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00,73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2,698千港元有所下降[1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39,74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38,043千港元有所上升[1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0,000千港元,与3月31日持平[106] - 2021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10,0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29,284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51,461千港元,权益总计368,131千港元[109] - 2021年4 - 9月,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2,699千港元,已付股息25,000千港元[10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365,830千港元[109] - 2022年4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438,043千港元,外汇储备为108千港元[109] - 2022年4 - 9月,公司期内溢利82,049千港元,其他全面收益 - 348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81,701千港元,已付股息80,000千港元[10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439,744千港元,外汇储备为 - 240千港元[109] - 2022年1 - 6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16,319千港元,较2021年的99,571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 2022年1 - 6月,公司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5,893千港元,较2021年的14,875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 2022年1 - 6月,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62,027千港元,较2021年的121,246千港元有所增加[110] - 2022年6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323千港元,较期初增加38,399千港元[1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1031896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62978000港元增长19.6%[121][123]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19768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42411000港元下降5.1%[121] - 2022年零售收入为1028617000港元,较2021年的866425000港元增长18.7%[123] - 2022年批发收入为14764000港元,较2021年的3662000港元增长303.2%[123] - 2022年销售折扣为11485000港元,较2021年的7109000港元增长61.6%[123] - 2022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81000港元,较2021年的24000港元增长1070.8%[124] - 2022年撇销/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净额为607000港元,较2021年的164000港元增长270.1%[124] - 2022年政府补助为17996000港元,2021年为0[124][125]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7939000港元,较2021年的271000港元增长6520.3%[124] - 公司向单一顾客的销售未占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总额的10%以上[1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348.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2.4万港元[126] - 2022年同期员工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9260.1万港元,2021年为8328万港元;定额供款退休金计划供款为407.5万港元,2021年为356.7万港元[127] - 2022年同期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413.3万港元,2021年为9398.4万港元[127] - 2022年同期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66718.4万港元,2021年为58384.6万港元[127] - 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1421.2万港元,2021年为416.5万港元[128] - 2022年董事会决议就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额80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每股1.5港仙[13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04.9万港元计算,2021年为2269.9万港元[13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在租赁物业装修资本开支约894.4万港元,2021年为1477.7万港元[1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7937.8万港元,2021年为41436.8万港元[134] - 2022年当期确认使用权资产为3401.8万港元,2021年为9403.2万港元[13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租赁物业装修资本开支约894.4万港元(2021年同期1477.7万港元),办公室设备约282.1万港元(2021年同期291万港元),家具及固定装置约112.7万港元(2021年同期375.1万港元)[1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3401.8万港元(2021年同期9403.2万港元)[13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40.9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2269.9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亿股(与2021年同期相同)[136] - 2022年9月30日,使用权资产37937.8万港元计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2021年9月30
优品360(0236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19 20:2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983526千港元,2021年为1627891千港元[5] - 2022年公司毛利为667654千港元,2021年为520154千港元[5]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41493千港元,2021年为101668千港元[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09912千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5.5%;2021年为81449千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5.0%[5]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900153千港元,负债总额为462110千港元;2021年资产总额为821202千港元,负债总额为453071千港元[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1.0港仙,2021年为8.1港仙[5] - 2022年公司每股末期股息为8.0港仙,2021年为2.5港仙[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权益)为438043千港元,2021年为368131千港元[5] - 本财政年度公司收入约19.84亿港元,按年增加约21.8%[17][18] - 本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10亿港元,显著增长约34.8%,撇除去年政府补贴约3177.2万港元,大幅增长约121.0%[17][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19.8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6.28亿港元增加约21.8% [4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6.68亿港元,上一年度约5.20亿港元[42] - 本财政年度公司同店销售业绩增长7.3%(2021年约增长10.1%)[4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19.8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6.28亿港元增加约21.8%[44] - 2022财年公司毛利约6.68亿港元,2021财年约为5.20亿港元[44] - 2022财年公司同店销售表现录得7.3%增长(2021年约10.1%增长)[44] - 2022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10亿港元,2021年约为0.81亿港元,显著增长约34.8%[45] - 2022财年公司毛利率约为33.7%,较2021财年的约32.0%增加约1.7个百分点[45] - 2022财年港澳零售店舖现金租金开支约2.12亿港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12.6%,租金开支占销售收入比率约为10.7%,低于2021财年的约11.6%[45] - 2022财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81亿港元,较2021财年增加约19.6%[48][50] - 2022财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占公司收入约9.1%,2021财年约为9.3%[48][50] - 2022财年公司销售3560个SKU产品,2021财年为3603个SKU[5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存货约2.17969亿港元,较2021年约1.98547亿港元同比增加9.8%[52] - 2022财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约3.23556亿港元,2021财年约1.40564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30.2%[54][56] - 2022财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占公司收入约16.3%,2021财年约占8.6%[54][5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为19.83526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6.27891亿港元增加约21.8%,主要因疫情下民生食品等需求大增、防疫用品销售增加、自家品牌销售上升及净增14间新店[68][70] - 2022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利润约为1.09804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约8144.9万港元增加约34.8% [69] - 2022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息税前净利润率约为7.1%,上一年度约为6.2%;净利润率约为5.5%,上一年度为5.0% [69] - 2022财年溢利约1.098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8144.9万港元增加约34.8%[71] - 2022财年除息税前纯利率约为7.1%,2021财年约为6.2%;2022财年纯利率约为5.5%,2021财年为5.0%[71] - 2022财年毛利约6.677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5.202亿港元增加约28.4%,毛利率约为33.7%,2021财年约为32.0%[73] - 2022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87.5万港元,2021财年约3281.5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未获政府补助[73] - 2022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4.578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3.991亿港元增加约14.7%[73] - 2022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6922.4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5216.1万港元增加约32.7%[75][76] - 2022财年融资成本约730.9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992.1万港元减少约26.3%[77][7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301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9131.2万港元增加约3876.4万港元[79][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银行借款总额约8298.1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075亿港元减少约22.8%[80][8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30076亿港元,营运资金为7455万港元[87]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约为8298.1万港元,2021年为1.07496亿港元[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银行借款实际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3%,2021年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3%至1.5%[88]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抵押的办公室物业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1.7135亿港元,2021年为1.76342亿港元[91] 公司业务拓展与布局 - 公司推出新零售品牌“FoodVille”,目标为中高端市场[10] - 公司在深圳开设两家“Best Mart 360”门店以拓展大湾区新市场[1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的零售店铺总数由2021年3月31日的120间增加至130间[19][20] - 公司推出全新环球美酒食品品牌「FoodVille」,于新界区率先开设3间分店[19][20] - 公司在深圳开设2间「优品360」品牌分店,拓展大湾区新市场[11] - 公司在深圳开设2间零售店,在澳门的零售店总数从2021年3月31日的4间增加至6间[21] - 公司在中港澳已开设138间连锁零售店,中国内地有2间,香港有3间FoodVille店[27] - 公司从全球超18个国家和香港的进口商采购约1100个品牌及3603个SKUs的产品[26] - 公司于深圳开设2间零售店,落实大湾区扩张计划 [65][67] - 公司在澳门市场经营共6间连锁零售店,并将继续落实扩张计划 [65][67] - 公司于2022年5月推出崭新的优品360网站 [64] - 公司自2015年4月起设立会员计划,将优化该计划以增加会员数目及扩阔顾客基础 [64] - 公司计划拓展企业对企业(B2B)业务,将自家品牌及进口产品批量销售给其他零售商等 [64] - 公司本财政年度净开设14间新店铺 [68][70] 公司社会责任活动 - 公司启动「关爱360°膳心同行」计划,与36间慈善机构合作,捐赠7,200张食物券和600个福袋,总值逾47万港元[30][31] - 公司与香港循理会于2021年12月举办「优品赠录龄 暖饭表爱心」活动[31] - 公司捐出10,000支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套装给30多间中小型私营安老院舍及7间群育学校,超4,000人受惠[32][33] - 儿童节公司向童乐居捐赠2,500支快速抗原测试套装和逾200盒成人及幼童口罩,超200人受惠[33]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香港零售业销货价值按年上升8.1%,2022年第一季与2021年第四季比较,经季节性调整的零售总额价值及数量分别下跌14.9%及16.3% [40][43] - 2021年1月至12月访港旅客人次较2020年同期下降97.4%,2022年第一季较2021年同期录得30.5%跌幅[40][43]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937名(不包括五名董事),2021年为930名[48][50] - 公司会员数量从2021年3月31日约167.3万名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约186.1万名,增幅约11.3%[58][6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超74万名人士通过公司手机应用程序注册成为会员[58][61] 公司股份与股息相关 - 公司建议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8.0港仙[13][14]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8.0港仙,2021年为2.5港仙[115][119] - 若末期股息获批准,预计2022年9月7日或前后派付,8月25 - 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16][119] - 公司将于2022年8月16日至8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8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12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10亿股股份[84]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88]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37亿港元[92][95] - 董事会将300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变更为对外投资[93][95] - 董事会将600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变更为支付收购事项部分代价[94][9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分配,原计划用于香港开设新零售店铺的1.421亿港元经两次调整后使用9810万港元,用于加强及扩大市场营销力度的2890万港元经调整后使用1390万港元等[10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全数动用[102] 公司董事与管理层信息 - 林子峰50岁,2018年1月24日任执行董事,有逾24年零售及批发业务经验[122][124] - 林子峰2014年起任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董事等多个社会职务[123][125] - 许毅芬43岁,2018年1月24日任执行董事,有逾12年零售行业经验[126][129] - 施荣怀60岁,2018年12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85年5月获理学学士学位[127][130] - 施荣怀2011年任太平绅士,2015年获铜紫荆星章,担任多家公司董事[127][128][130] - 蔡素玉71岁,2018年12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74年和1980年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31] - 蔡素玉是全国人大代表,1998 - 2008年是香港立法会议员,2005年任太平绅士,2013年获铜紫荆星章[131] - 蔡素玉女士71岁,2018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2年8月 - 2017年10月任区块链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5月 - 2021年1月任永耀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32][133][135] - 李家麟先生67岁,2018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创兴银行等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创兴银行2021年私有化并退市[134][136][138] - 许志群先生45岁,自2015年4月起为集团行政总裁,在零售行业有逾18年经验,担任多个社会组织职务[137][139] - 郑惠琴女士45岁,2021年9月加盟集团任财务总监,在汉高有逾8年工作经验,担任管理职位逾15年[140][142]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采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43][144]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分离,主席林梓峰负责战略规划等,行政总裁许志群负责日常管理[145] - 公司采用《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本财政年度所有董事均遵守规定[146] - 公司在回顾财政年度内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
优品360(0236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10 19:08
公司业务规模与布局 - 公司销售超900个品牌及约3000个SKU的进口产品[6][7] - 2021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港澳零售店从115间增至129间[10][12][16][19] - 公司于回顾期内在港澳新设10间零售店,多数位于社区或住宅区商场[14][15] - 公司9月在将军澳开设环球美酒食品店“FoodVille”,提供中高端环球优质食品[17][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超900个品牌和约3000个SKU的产品[21][2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香港供应急冻和冰鲜食品的零售店从18间增至36间[22][23] - 公司未来将拓展“FoodVille”零售网络,目标为香港大型中高端商场等[35][39] - 公司将业务从B2C拓展至B2B,批发自家品牌和进口产品至香港零售商及海外企业[36][39] - 公司2019年12月在深圳成立外商独资企业,2021年4月设办公室,预计2021年底在深圳开首间零售店[37][39] - 公司将拓展香港及澳门零售网络,加大住宅区布局,调整店铺空间布局[34] 香港市场环境数据 - 2021年1月1日至9月30日香港访客入境人数较2020年同期下降98.2%[8] - 2021年前九个月香港总零售额临时估计约为2581.3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8.0%[8] - 2021年首9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约2581.3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上升8.0%[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约8.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09亿港元增加约21.7%[10][12] - 回顾期内毛利约2.79亿港元,毛利率32.3%,去年同期毛利约2.23亿港元,毛利率31.4%,毛利率增加0.9个百分点[10][12] - 回顾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2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570万港元减少约36.4%,扣除补贴后增加约56.5%[11][1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零售店租金开支对销售收入比率约11.8%,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16][19] - 期内公司同店销售表现录得5.6%增长[16][19] - 急冻冰鲜等产品SKU数目从去年同期约470个增至约880个,收益翻倍,占总收入约22.8%(去年同期约13.4%)[22][2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自家品牌产品销售额约1.400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096.8万港元增加约1.7倍,占整体收入约16.2%(去年同期约7.2%)[24][25] - 登记粉丝及会员人数从2020年9月30日约151.93万名增至2021年9月30日约176.46万名,增加约16.1%[28][3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手机应用程式会员人数达63.71万名(2020年9月30日为36.82万名)[28][3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全职及兼职雇员人数为900名(2020年9月30日为798名)[29][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占收入比率约10.1%(去年同期约9.6%)[29][3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8.62978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7.09387亿港元增加约21.7%[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269.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3568.9万港元减少约36.4%[42] - 2020年同期公司获香港和澳门两地政府补贴约2118.9万港元,2021年回顾期内两地政府未推出补贴计划[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为5.83846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4.86626亿港元增加约20.0%[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791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3%,毛利率约为32.3%,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9个百分点[4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为27.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2240.8万港元减少[4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160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9.1%[4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326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7.7%[4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为38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6.7%[4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约为41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9.6%[4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5476.2万港元,较3月31日减少约40.0%[46][5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9892.2万港元,较3月31日减少约8.0%[47][5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27.0%,较3月31日的约29.2%有所下降[48][5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有10亿股已发行股份[50][53] - 2021年9月30日,集团办公室物业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1.73846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1.76342亿港元[5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099亿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98.2%[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1.8%,预计2022年用毕[69][72] - 集团员工数目从2020年9月30日的793名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895名(均不含5名董事)[70][7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约为8684.7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6778.8万港元[70][73]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涉及款项1500万港元,2021年12月30日或前后派付[75] - 为确定股东获派中期股息资格,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2021年12月13 - 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62,97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09,387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583,84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86,626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79,13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22,761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30,68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2,995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3,82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219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6,86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7,776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4,16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087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2,69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5,689千港元[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2.3港仙,2020年同期为3.6港仙[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836,930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21,202千港元增长1.92%[103]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59,931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57,074千港元增长0.8%[10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65,830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68,131千港元下降0.63%[104]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2,699千港元,已付股息25,000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99,57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4,908千港元增长4.91%[108] - 2021年同期,公司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4,87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6,656千港元[108] - 2021年同期,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21,24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1,382千港元[10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54,762千港元,较期初的91,312千港元减少36,550千港元[10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59,244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431,598千港元增长6.4%[103]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218,183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98,547千港元增长9.99%[10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862,97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09,387千港元增长21.65%[115][11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59,244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431,598千港元增长6.40%[115] - 2021年零售收入为870,087千港元,较2020年的711,428千港元增长22.30%,销售折扣为7,109千港元,较2020年的2,041千港元增长248.31%[117] - 2021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271千港元,较2020年的22,408千港元下降98.70%[118] - 2020年公司确认政府补助21,189千港元,其中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助21,053,000港元,澳门政府补助136,000港元,2021年未确认政府补助[118][121] - 2021年融资成本为3,824千港元,较2020年的5,219千港元下降26.73%[122] - 2021年董事酬金为738千港元,与2020年持平[124] - 2021年员工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83,280千港元,较2020年的65,035千港元增长28.05%[124] - 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984千港元,较2020年的75,571千港元增长24.36%[124] - 2021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583,846千港元,较2020年的486,626千港元增长20.00%[124]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165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2087000港元[126] - 2021年11月26日,董事会决定就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总额15000000港元;2021年8月18日,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获批,25000000港元已在上半年派付[12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2699000港元,2020年同期约35689000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按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0000000股计算[129] - 2021年上半年集团租赁物业装修资本开支约14777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4055000港元[130]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办公室设备资本开支约291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3327000港元[130]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家具及固定装置资本开支约3751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1189000港元[130] - 2020年上半年集团通过收购获办公室物业,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78865000港元,2021年上半年无此类收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