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集团(02383)
搜索文档
TOM集团(0238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9 16:3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增长1.1%至3.39亿港元[13] - 综合收入为3.38692亿港元,同比增长1.1%[17] - 收入为338.69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57]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3.387亿港元,其中媒体业务收入3.362亿港元[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35,024千港元,已终止业务收入为7,845千港元,总收入为342,869千港元[101] - 已终止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8.3%至562.9万港元[119] - 已终止业务收入港币600万元,亏损港币400万元(含出售痞客邦亏损港币100万元)[30] 利润和亏损变化 - 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亏损收窄31%至9600万港元[13] - 未计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6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900万港元)[13] - 持续经营业务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572.2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880.4万港元[1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计入终止业务)为9869.8万港元,同比收窄31.8%[17] - 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5.722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8.804百万港元[57]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内亏损为90.983百万港元,同比收窄32.7%[5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8.698百万港元,同比收窄32.1%[59] - 期内亏损收窄至946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346亿港元改善34.0%[6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港币9900万元(含终止业务)[31]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港币3.39亿元,未计融资成本及税项之溢利为港币6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1900万元)[30] - 公司除税前亏损9014.7万港元[98]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37,313千港元,主要受未能分配之公司开支142,099千港元影响[101] - 已终止业务除税前亏损同比收窄68.7%至257.4万港元[119] - 已终止业务(社交网络集团)亏损247.1万港元[98] - 期内亏损达港币1.45亿元,占股东应占亏损的主要部分[71]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0.024港元(亏损额9566.3万港元)[124] - 已终止业务每股基本亏损0.0008港元(亏损额303.5万港元)[12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为193.9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57] -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55.72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57] - 行政费用为34.3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4%[57] - 其他营运费用净额为56.31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4%[57]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8,21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39,418千港元下降3.1%[107]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营运费用总额为58,12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67,136千港元下降13.4%[107] - 存货拨备显著增加至7,15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5,945千港元增长20.4%[107]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港币1.46亿元,全职员工约1000名[44]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减少23.9%至1079.5万港元[110] - 银行贷款利息及借贷成本同比减少16.8%至9219.9万港元[112] - 租赁负债利息成本同比减少9.8%至126.8万港元[112] - 海外税项支出同比减少30.1%至440.9万港元[115] - 已付利息港币8025万元,同比减少16.9%[74] 毛利和毛利率表现 - 毛利总额由1.39亿港元增至1.45亿港元[13] - 毛利率由41.5%提升至42.7%[13] 业务分部表现 - 出版业务分部收入达3.27亿港元[14] - 出版业务分部溢利为1900万港元[14] - 媒体业务收入总额3.36亿港元[13]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总额300万港元[13] - 媒体业务收入3.36亿港元,分部溢利1900万港元[20]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300万港元,分部溢利900万港元[20] - 城邦出版业务收入3.27亿港元,分部溢利1900万港元[21]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分部利润889万港元[98] - 媒体业务分部利润1869万港元[98] - 媒体业务是收入主要来源,其分部收入为332,403千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99.2%[101] -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分部收入仅为2,621千港元,且该分部录得亏损6,271千港元[101] 联营公司和投资表现 - 联营公司邮乐实现净利润23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3300万元人民币)[14] - 持有WeLab 7.94%股权及妙盈科技6.22%股权[24][25] - 投资邮乐(持股22.39%)账面值港币3.67亿元,占资产总值12.73%[35][36] - 投资WeLab(持股7.94%)账面值港币6.90亿元,占资产总值23.90%[35][40] - 联营公司投资贡献收益74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51.1万港元实现扭亏[132] - 摊占以权益法记账之投资溢利为7.434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511百万港元[57] - WeLab持股比例从7.96%降至7.94%[90] - 持续经营业务FVOCI金融资产股息收入同比增长98.5%至54万港元[108] 现金流表现 - 营运现金净流出从港币6200万元收窄至港币4300万元[29]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港币4518万元,同比减少3.6%[74] - 资本开支港币4992万元,同比减少38.9%[74] - 已终止业务经营现金净流出309.4万港元,投资现金净流出52.5万港元(含出售附属公司现金流出52.5万港元)[122] 融资成本和债务 - 融资成本净额为92.2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4%[57] - 负债净额为16.96236亿港元,较去年底增加9.3%[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4.95亿港元,总信贷额45.2亿港元,已动用88.1%[28] - 银行贷款本金总额39.8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174.3%[28] - 公司负债净额从港币16.64亿元增至港币16.96亿元[29] - 长期银行贷款增加3.1%至397.484亿港元[66] - 新增银行贷款港币11.5亿元,同比增长11.7%[74] - 公司负债净额港币169.6亿元[77] - 银行贷款总额增至港币39.80837亿元,较期初38.57397亿元增长3.2%[15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0.4%至4.949亿港元[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港币49.49亿元,同比增长17.3%[74] - 公司流动比率从1.44提升至1.54,流动资产净值从港币2.33亿元增至港币2.87亿元[29] - 总资产净值下降至负169.624亿港元,较期初增加1.9%[66] - 累计亏损扩大至71.155亿港元,期内增加9869.8万港元[68] - 非控制性权益增长7.7%至3.167亿港元[68]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2.8%至1733.1万港元[63] - 其他无形资产增长11.1%至1.5507亿港元[63] - 公司股东应占累计亏损为港币18.45亿元,较期初增加港币2.49亿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886,190千港元,较2024年末2,801,213千港元增长3.0%[103][106] - 公司总负债为4,582,426千港元,较2024年末4,465,109千港元增长2.6%[103][106] - 借贷是最大负债项,达3,974,837千港元,较2024年末3,857,397千港元增长3.0%[103][106]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少至4.289亿港元,期内折旧支出589.8万港元[129] - 商誉账面净值小幅增长至5.019亿港元,汇兑调整增加71万港元[130] - 其他无形资产增长至1.551亿港元,主要因出版权增加4884.9万港元[131] - 应收账款总额20.974亿港元,其中超90天逾期账款5942.5万港元[140]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878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15.8万港元[140] - 长期应收款项增至788.5万港元,全部为应收第三方款项[136] - 受限制现金为港币500万元(用于台湾出版分销商保证金)[33] - 受限制现金为港币538万元(新台币2023.3万元),主要用于台湾出版分销商潜在销售退货履约保证金及银行信用卡垫款保证[146]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港币4.93468亿元,较期初4.88556亿元增长1.01%[147] - 应付账款账龄中超过90天金额达港币4429.2万元,占比39.66%[151] - 投资物业价值从1685.4万港元增至1733.1万港元,增长2.8%[88][92] - FVOCI金融资产中股权证券总额从8.251亿港元微降至8.273亿港元[88] 金融资产和汇兑影响 - 按公平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重估盈余405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9443.6万港元[62] - 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620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348.5万港元[62] - 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重估亏损港币8770万元[71] - 汇兑差额损失港币1634万元[71] - 第三级金融资产重估亏损206.8万港元[92] - 汇兑调整带来225.1万港元收益[92] - 汇兑净亏损同比增长72.3%至60.3万港元[108][11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陆法兰持有49.2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0.01%[169] - 董事杨国猛通过配偶持有3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低于0.01%[169] - 长和及其附属公司总计持有1,430,120,545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36.13%[172][175] - 长实及其附属公司总计持有1,430,120,545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36.13%[172][175] - Cheung Ko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持有476,341,182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2.03%[172][175] - CK Hutchison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持有952,683,363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4.07%[172][175] - 周凯旋及其控制实体总计持有1,003,432,363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5.35%[172][175] - Cranwood Company Limited (Liberia) 直接持有67,078,363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69%[175] - Cranwood Company Limited (BVI) 直接持有8,354,000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21%[175] - 林添茂及其关联方总计持有529,418,000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3.37%[172][176] - 周凯旋控制实体持有的总计1,003,432,363股本公司股份已全部抵押予长和[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权益外,无其他人士拥有本公司已记录的重大权益或淡仓[178] - 公众持股市值于2025年6月30日约为4.478亿港元[194] - 公众持股比例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5.14%[194]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91]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回购、出售或赎回[191]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88] - 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383)[194]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布日期为2025年8月5日[194] - 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94] - 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194] - 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94] 关联方交易 - 向长和系支付服务费港币169.8万元,较去年同期164.4万元增长3.3%[161] - 支付主要股东贷款担保费港币971.1万元,按贷款本金45亿港元年利率0.5%计算[161] 其他重要事项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亏损109.3万港元[110] - 出售台湾社交媒体附属公司产生亏损109.3万港元[119]
创科实业中期营收约78亿美元 百胜中国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逾一成
新浪财经· 2025-08-05 20:18
业绩速递 - 创科实业上半年营业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7.5% 净利润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1] - 百胜中国第二季度收入28亿美元同比增长4% 经营利润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1] - 上美股份预计中期收入40.9亿-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5.4亿-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35.8% [1] - 置富产业信托上半年收入8.54亿港元同比下降2% 可供分派收益3.77亿港元同比增长2.06% [1] - 子不语预计中期收入19亿-2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0% 净利润1亿-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0% [1] - 时代天使预计中期净利润1340万-1480万美元同比增长538.1%-604.8% [1] - TOM集团上半年收入3.39亿港元同比增长1.13% 净亏损9869.8万港元同比收窄32.13% [2] - 五菱汽车预计中期净利润8400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298% [2] - 力量发展预计中期净利同比减少50%-55% [2] - 南方锰业预计中期净利润超1.5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2] 公司要闻 - 融创中国前7月累计合约销售额2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43% 7月合同销售金额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1% [3] - 兴业控股附属公司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鑫能热电订立1亿元人民币融资租赁协议 [3] - 中国生物制药TQC3302软雾吸入制剂临床试验获NMPA批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 [3] 回购动态 - 汇丰控股斥资1.05亿港元回购110万股 回购价95.35-96.3港元 [3] - 恒生银行斥资2271.7万港元回购20万股 回购价113.1-114.2港元 [4]
TOM集团(02383.HK)上半年净亏损收窄至9869.8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05 17:25
综合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入3.39亿港元,同比增长1.13%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86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5亿港元收窄31.9% [1] - 基本每股亏损2.49港仙 [1] 业务战略重点 - 公司将提升营运效益和优化成本列为优先要务 [1] - 致力于推动营收增长以提高整体表现 [1] 媒体业务表现 - 收入总额3.36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99.1% [1] - 分部溢利1900万港元 [1] 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表现 - 收入总额30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0.9% [1] - 分部溢利900万港元,主要包含电子商贸业务的一项拨回 [1]
TOM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869.8万港元 同比收窄32.13%
智通财经· 2025-08-05 17:22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3.39亿港元 同比增长1.13%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869.8万港元 同比收窄32.13% [1] - 每股亏损2.49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减少主要反映融资成本下降 [1] - 摊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 去年同期为摊占联营公司亏损 [1]
TOM集团(0238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05 17: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增加1.1%至港币3.39亿元[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亏损收窄31%至港币9600万元[2] - 邮乐净溢利为人民币23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3300万元[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38,6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4,917千港元增长1.1%[24] - 公司期内亏损为94,67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3,459千港元亏损收窄34%[2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8,69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5,414千港元亏损收窄32.1%[2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2.42港仙,较去年同期的3.50港仙收窄30.9%[26]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344,025,000港元,其中电子商贸集团收入326,689,000港元(占比95%),移动互联网集团收入9,545,000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334,917,000港元,同比2025年下降2.6%[43] -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港币95,663千元(2025年)和港币138,676千元(2024年),同比改善31%[63] - 每股基本亏损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为港币0.024元(2025年)和港币0.035元(2024年),同比改善31.4%[63] 毛利率和成本费用 - 公司毛利率由41.5%提升至42.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OM集团收入总额为港币3.39亿元,毛利率为42.7%[12] - TOM集团共雇用约1000名全职员工,首六个月员工成本为港币1.46亿元[21]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8,215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39,418港币千元下降3.1%[49]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为5,898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3,546港币千元增长66.4%[52]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及借贷成本为92,199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110,803港币千元下降16.8%[54]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4,525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6,146港币千元下降26.4%[56]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海外税项为4,409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6,303港币千元下降30%[56]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795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14,189港币千元下降23.9%[52] - 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46,255港币千元,与二○二四年同期的46,081港币千元基本持平[52] 业务线表现 - 台湾出版集团收入总额为港币3.27亿元,分部溢利港币1900万元[4] - 公司媒体业务收入总额为港币3.36亿元,分部溢利港币1900万元[8] - 公司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总额为港币300万元,分部溢利港币900万元[8]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溢利总计25,108,000港元,其中科技平台及投资分部贡献14,620,000港元,媒体业务分部贡献22,932,000港元[42] - 公司的业务分部包括媒体业务和科技平台及投资[79] - 公司的科技平台及投资涵盖金融科技和先进的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策略投资[79] 地区表现 - 公司出售台湾社交媒体业务附属公司,该业务被列为已终止业务,详情见财务资料附注9[37] - 公司出售台湾社交媒体业务附属公司,导致已终止业务收入为港币5,629千元(2025年)和港币7,845千元(2024年),同比下降28.3%[60] - 已终止业务除税后亏损为港币2,596千元(2025年)和港币8,214千元(2024年),同比改善68.4%[60] - 2025年上半年已终止业务(社交网络集团)收入5,333,000港元,亏损2,471,000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已终止业务(社交网络集团)收入7,422,000港元,同比2025年下降28%[43] 资产和负债 - 公司负债净额为港币16.96亿元[7] - TOM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港币4.95亿元,总信贷额为港币45.2亿元,已动用88.1%(港币39.8亿元)[13] - TOM集团贷款本金总额约为港币39.8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74.3%[13] - TOM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港币2.87亿元,流动比率为1.54[14] - 集团录得负债净额约为港币16.96亿元,已付利息及税项后营运业务之现金净流出收窄至港币4300万元[14]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063,237千港元,较去年底的2,037,383千港元增长1.3%[2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4,886千港元,较去年底的448,325千港元增长10.4%[28] - 公司长期银行贷款为3,974,837千港元,较去年底的3,857,397千港元增长3%[2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2,012,960千港元,较去年底的-1,958,033千港元扩大2.8%[2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达71.15亿港元,较年初增加9.87亿港元[31] - 公司负债净额为16.96亿港元,但拥有未提取银行融资作为财务支持[3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50,162,000港元,其中业务分部占比49,923,000港元[42]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2,886,190,000港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占比2,357,333,000港元[45]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4,582,426,000港元,其中借贷占比3,974,837,000港元(87%)[45] - 公司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总资产为2,801,213港币千元,总负债为4,465,109港币千元[46] 投资和联营公司 - TOM集团持有WeLab已发行股份7.94%的股权,WeLab拥有超过七千万名用户并提供及促成超过150亿美元的贷款[11] - TOM集团持有妙盈科技已发行股份6.22%的股权[12] - 公司以权益法记账之投资在二○二五年六月三十日为371,177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364,819港币千元增长1.7%[48] - 联营公司二○二五年上半年净溢利为7,434港币千元,较二○二四年同期的净亏损5,511港币千元显著改善[4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汇兑差额收益为62,0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485千港元改善364.3%[27] - 公司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全面收益为22,3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15千港元改善287.8%[27]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差额收益4.33亿港元,占其他全面收益主要部分[31] - 物业重估储备在2025年上半年增加766万港元[31] - 2025年6月股东权益为31.67亿港元,较年初增加7.6%[31] - 2024年金融资产重估亏损8.77亿港元,显著影响当年业绩[33] - 2025年汇兑储备增加4.33亿港元,主要来自汇兑差额收益[31] - 应收账款总额为港币223,586千元(2025年)和港币219,555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1.8%[66]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港币493,468千元(2025年)和港币488,556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1%[67] - 应收账款中超过90天的逾期金额为港币59,425千元(2025年)和港币49,470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20.1%[67] - 应付账款中超过90天的逾期金额为港币44,292千元(2025年)和港币39,657千元(2024年),同比增长11.7%[68] - 公司未在2025年上半年派发任何股息(2024年同期也无)[62] - 已终止业务与持续经营业务的对销收入为港币296千元(2025年)和港币423千元(2024年),同比下降30%[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回报总额,着重取得经常性及可持续的盈利和现金流[76] - 公司专注于收益增长、利润及成本的严谨管理,以及资本及投资回报比率目标[76] - 公司注重可持续发展,并提供支持应对社会及环境挑战的业务解决方案[76] - 公司的过往表现及营运业绩仅属历史数据性质,不保证日后业绩[77] - 公司的前瞻性陈述基于现有计划、估计与预测,实际业绩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77] - 公司的董事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公司的公告中英文版本如有歧义,以英文版本为准[80] 终止业务 - 公司出售社交媒体业务痞客邦,终止业务亏损港币303.5万元[7] - 集团出售社交媒体业务痞客邦,录得亏损约港币100万元[15] - 公司出售台湾社交媒体业务附属公司,该业务被列为已终止业务,详情见财务资料附注9[37] - 2025年上半年已终止业务(社交网络集团)收入5,333,000港元,亏损2,471,000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已终止业务(社交网络集团)收入7,422,000港元,同比2025年下降28%[43] - 公司出售台湾社交媒体业务附属公司,导致已终止业务收入为港币5,629千元(2025年)和港币7,845千元(2024年),同比下降28.3%[60] - 已终止业务除税后亏损为港币2,596千元(2025年)和港币8,214千元(2024年),同比改善68.4%[60]
TOM集团(023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1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聘用约1100名员工,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成员[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业务载于第185至189页[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用约1100名全职员工,本年度员工成本为2.94亿港元[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综合收入减少4.8%至7.47亿港元,媒体业务和科技平台及投资收入分别为7.27亿和0.21亿港元[12] - 2024年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亏损和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0.18亿和2.56亿港元[12] - 撇除一次性影响,2024年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亏损由2023年的0.15亿增至0.18亿港元[12] - 2024年集团收入减少4.8%至7.47亿港元,毛利率为40.7%[25] - 2024年集团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亏损为1800万港元,股东应占亏损为2.56亿港元[25]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集团亏损为2.56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不包括抵押存款)约为4.48亿港元,总信贷额为45.2亿港元,已动用85.5%即38.65亿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本金总额约为38.65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75.6%,2023年12月31日为154.4%[3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3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3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44,2023年12月31日为1.62;负债净额约为16.6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9亿港元[35] - 2024年,计入已付利息及税项后营运活动现金净流出为8900万港元,投资业务现金净流出为9200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57亿港元[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制现金为500万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邮乐普通股投资账面价值为3.59696亿港元,占资产总值12.84%;对WeLab优先股投资账面价值为6.89805亿港元,占资产总值24.63%[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对邮乐投资摊占营运亏损270.3万港元,摊占未变现亏损1.7万港元;对WeLab投资未变现亏损为5827.8万港元[42][45] - 公司2024年慈善捐款约达18.1万港元,2023年约为11.9万港元[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集团借款总额(包括债券)均为38.65亿港元,2023年集团和公司均为36.61亿港元[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薪酬含约650.2万港元审核服务费及38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非审核服务费占比约6%[18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邮乐净亏损由2023年的7700万元人民币收窄85.9%至2024年的1100万元人民币[12] - 台湾出版集团2024年收入7.03亿港元,分部溢利6000万港元[13] - 痞客邦2024年收入1600万港元,分部亏损1300万港元[13] - 2024年媒体业务收入7.27亿港元,分部溢利5900万港元;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0.21亿港元,分部亏损2000万港元[20] - 台湾城邦2024年收入7.03亿港元,分部溢利6000万港元[21] - 内地传统广告业务2024年收入2400万港元,分部亏损收窄至40万港元[21] - 移动互联网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为500万港元,分部亏损700万港元[29] - 社交网络集团“痞客邦”2024年收入总额为1600万港元,分部亏损1300万港元[29] - 出版业务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为7.03亿港元,分部溢利6000万港元[29] - 广告业务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为2400万港元,分部亏损40万港元[30] 公司股权相关信息 - 2024年底TOM集团持有WeLab已发行股份7.96%的股权,WeLab拥有7000万名用户,提供及促成超150亿美元的贷款[23] - 2024年底TOM集团持有妙盈科技已发行股份6.22%的股权[24] - 2024年12月31日,陆法兰持有公司股份492,000股,持股百分比为0.01%[86] - 2024年12月31日,杨国猛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0,000股,持股百分比低于0.01%[86] - 长和、长实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1,430,120,545股,持股百分比为36.13%[89] - Cheung Ko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长江实业(中国)有限公司、Sunnylink Enterprises Limited、Romefield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476,341,182股,持股百分比为12.03%[89] - CK Hutchison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和黄、和记企业有限公司、Easterhouse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952,683,363股,持股百分比为24.07%[89][91] - 周凯旋、Compos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1,003,432,363股,持股百分比为25.35%[91] - Cranwood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995,078,363股,持股百分比为25.14%[91] - Schuman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58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4.65%[91] - Handel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348,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8.79%[91] - 林添茂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529,418,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3.37%[91] - Casaurina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数目为1,096,000股,长和及长实被视为拥有其权益[95] - 2015年12月21日,Cranwood Company Limited (Liberia)等公司将部分股份权益抵押予长和[97] 公司融资及交易相关信息 - 2023年7月19日公司与九间独立财务机构订立新融资协议,获授最高总计本金总额45亿港元的定期及循环贷款融资,为期三年[99] - 根据新的长和担保费协议,公司每年向长和支付的担保费为新融资协议项下已提取本金总额的0.5%,2023年7月19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24年、2025年及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7月18日的年度上限分别为1400万港元、2500万港元、2500万港元和1400万港元[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根据新的长和担保费协议向长和已付或应支付总计1869万港元担保费[99] - 2021年12月10日,羊城广告与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订立为期三年的新广告代理协议,2022 - 2024年新净广告费用年度上限分别为600万元、650万元及725万元人民币[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羊城广告已向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支付或应支付总计50.9万元人民币新净广告费用[101]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持续关连交易作出报告,就年报第25至27页所载集团披露的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104] - 2024年,集团若干业务活动按中国法律及法规被分类为限制国外投资者业务,集团通过合约安排经营该等业务[105] - 2024年,通过合约安排所产生并贡献予集团的收入和资产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约3%和总资产约1%[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无订立或存续将导致发行股份的股份挂钩协议[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无订立或存在有关整体或重要部分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约[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集团五个最大供应商购货额及五个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均少于30%[120]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陆法兰73岁,自1999年12月15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有逾40年法律、环球融资与风险管理经验[54] - 杨国猛60岁,自2008年3月26日起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超6年[55] - 张培薇74岁,于1999年10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有指导中国大陆业务发展经验[57] - 李王佩玲76岁,2004年8月调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曾任多项公职[58] - 沙正治74岁,2000年5月12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04年8月4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方志伟68岁,自2019年12月31日起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多个重要职位[61] - 方志伟于1978年11月获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社会科学学士学位,2007 - 2020年获多个学位[62] - 方志伟于2024年9月1日获委任为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及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67]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首席执行官、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2024年全年,董事会内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符合上市规则下三分之一董事数目之规定[138] - 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会议,会期在每年年初前编定[144] - 董事一般约一个月前接获书面会议通告,并至少于会议日期前三天获发议程与相关文件[146] - 2024年公司举行了四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96.4%[146] - 2024年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46] - 陆法兰先生、杨国猛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1/1[146] - 张培薇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4,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0/1[146] - 李王佩玲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1/1[146] - 沙正治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4/4,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0/1[146] - 每名非执行董事服务函件为期12个月,委任可每12个月自动更新,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149] - 公司提名委员会进行2024年董事会表现评核,董事会认为现行做法有效且已达表现目标[150] - 2025年3月董事会检讨机制,认为2024年实施有效,董事会组成超上市规则独立性规定[151] - 公司提前计划全年会议时间表,主席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开会一次[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向董事提供约26.9小时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位董事年内平均接受约32.4小时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57] - 所有董事确认2024年任期内就证券交易遵守标准守则规定[158] 公司委员会相关信息 - 董事会下设审核、提名、薪酬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永久委员会,必要时成立其他委员会[159] - 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71]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出席率为93.8%[172] - 2024年内部及外聘核数师均出席四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72] - 审核委员会成员方志伟博士、沙正治先生、陈子亮先生出席次数为4/4,李王佩玲女士出席次数为3/4[173]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批准集团2024年中期以及2023年与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及财务报表[174] - 2024年及2025年(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与罗兵咸分别进行四次及一次会议[175] - 报告期内,不存在违反聘用外聘核数师雇员或前雇员政策的情况[176] - 审核委员会认为罗兵咸独立,罗兵咸书面确认2024年内的独立性及客观性[178] - 2024年,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监控环境评估及管理重大风险的程序,确认相关制度有效且足够[178] - 2024年3月、6月、12月,审核委员会分别审阅多项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采纳建议[179] - 审核委员会信纳股东通讯政策在2024年已适当实施且富有成效[181] - 公司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罗兵咸审核,审核委员会也进行了审阅[183]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罗兵咸为外聘核数师,将由股东在股东大会审议[184] 公司制度及政策相关信息 - 公司使用若干非公认会计原则指标评估集团表现,但该指标非香港公认会计原则明确认可,不应用作经营收入等替代[51] - 申报期后,无对公司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的结算日后事项[47] - 申报期后无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的结算日后事项[122] - 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26] - 2015年6月工信部取消外商投资电商限制,集团电商活动重组,由联营公司经营[112] - 公司认为合约安排不违反现行中国法律,将继续监察并保障在内资公司的利益[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29] - 集团核心业务一般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雇员调查以收集意见和确定改进地方[1
TOM集团(023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0 16:59
公司综合收入情况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减少4.8%至7.47亿港元[2]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747016千港元,2023年为784446千港元[8] - 2024年度公司收入减少4.8%至港币7.47亿元,毛利率为40.7%[16][1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47016亿港元,较2023年的7.84446亿港元下降4.77%[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对外客户收入净额为747,016,000港元,较2023年的784,446,000港元下降4.77%[52][55] 公司亏损情况 - 2024年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亏损和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1800万港元及2.56亿港元[2] - 2024年公司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亏损为17948千港元,2023年为8212千港元[8]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56031千港元,2023年为221426千港元[8] - 2024年未计入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之亏损为港币1800万元,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2.56亿元[16] - 2024年年度亏损为2.47119亿港元,较2023年的2.11463亿港元增加16.86%[36]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6.47港仙,较2023年的5.59港仙增加15.74%[36] - 2024年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3.67673亿港元,较2023年的3.54412亿港元增加3.74%[37]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 -19.58033亿港元,较2023年的 -15.95424亿港元亏损扩大22.73%[40] - 2024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总额为15.9542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19.58033亿港元[43] - 2024年度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3.62609亿港元,其中年度亏损2.56031亿港元[43]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总额为12.417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5424亿港元[45] - 2023年度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3.53643亿港元,其中年度亏损2.21426亿港元[45]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36,005,000港元,2023年为197,601,000港元,亏损扩大19.43%[52][55] 邮乐业务亏损情况 - 邮乐净亏损由2023年的7700万元人民币收窄85.9%至2024年的1100万元人民币[3] - 邮乐净亏损由2023年的人民币7700万元收窄85.9%至2024年的人民币1100万元[15][20] 各业务线收入及盈亏情况 - 台湾出版集团全年收入总额7.03亿港元,分部溢利6000万港元[5] - 痞客邦年收入总额1600万港元,分部亏损1300万港元[5] - 2024年媒体业务收入总额7.27亿港元,分部溢利5900万港元[10] - 2024年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收入总额2100万港元,分部亏损2000万港元[10] - 移动互联网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为港币500万元,去年为港币600万元,分部亏损为港币700万元[20] - 社交网络集团“痞客邦”2024年收入总额为港币1600万元,分部亏损为港币1300万元[20] - 出版业务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为港币7.03亿元,分部溢利为港币6000万元[20] - 广告业务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为港币2400万元,去年为港币1500万元,分部亏损为港币40万元[21] - 2024年科技平台及投资业务对外客户收入净额为20,461,000港元,媒体业务为726,555,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28,863,000港元和755,583,000港元[52][55] - 2024年移动互联网集团收入为5,034,000港元,较2023年的6,169,000港元下降18.39%[52][55] - 2024年社交网络集团收入为15,427,000港元,较2023年的22,694,000港元下降32.02%[52][55] - 2024年出版业务集团收入为702,673,000港元,较2023年的740,844,000港元下降5.15%[52][55] - 2024年广告业务集团收入为23,882,000港元,较2023年的14,739,000港元增长61.9%[52][55] 公司股权及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妙盈科技已发行股份6.22%的股权[1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港币4.48亿元,总信贷额为港币45.2亿元,已动用85.5%即港币38.65亿元[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75.6%,2023年12月31日为154.4%[2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现金为500万港元[2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0.37383亿港元,较2023年的21.27657亿港元下降4.24%[3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5.30632亿港元,较2023年的5.44906亿港元下降2.62%[39] - 2024年负债净额为16.63896亿港元,较2023年的12.90461亿港元增加28.94%[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净额为16.64亿港元[47] - 2024年一般储备从9.0307亿港元增加至9.0455亿港元,增加了0.0148亿港元[43] - 2023年一般储备从9.428亿港元减少至9.0307亿港元,减少了0.3973亿港元[45] - 2024年按公平价值于其他全面收益内列账储备从34.7623亿港元减少至25.9788亿港元,减少了8.7835亿港元[43] - 2023年按公平价值于其他全面收益内列账储备从47.1295亿港元减少至34.7623亿港元,减少了12.3672亿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801,213,000港元,负债总额为4,465,109,000港元[5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007900000港元,负债总额为4298361000港元[56] 公司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TOM集团共雇用约1100名全职员工,本年度员工成本为2.94亿港元[34]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集团有五项可申报业务分部,分部间销售按公平原则基准进行[50] 公司融资及费用情况 - 2024年融资收入为8,745,000港元,融资开支为2,625,000港元;2023年融资收入为9,415,000港元,融资开支为582,000港元[52][55] - 2024年业务分部非流动资產开支为139,095,000港元,2023年为214,157,000港元,下降35.05%[52][55] - 2024年和2023年以权益法记账的联营公司投资分别为364819000港元和374996000港元,2024年和2023年联营公司摊占净溢利分别为1499000港元和亏损18910000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营运费用净额分别为131632000港元和132166000港元[60]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分别为亏损965000港元和收益3479000港元[62] - 2024年和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分别为218057000港元和189389000港元[65] - 2024年和2023年税项支出分别为11114000港元和13862000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67][68] 公司股息及股份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均未派發或宣派任何股息[69]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以256031000港元和221426000港元亏损及3958510558股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70] - 2024年和2023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77878000港元和194153000港元,平均信贷期为30至180天[72] - 2024年应付账款为103,713千港元,2023年为109,707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2024年为282,132千港元,2023年为281,835千港元;合同负债2024年为102,711千港元,2023年为106,962千港元[74]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488,556千港元,2023年为498,504千港元[74] - 2024年应付账款即期为49,972千港元,2023年为52,279千港元;31至60天2024年为8,543千港元,2023年为8,653千港元;61至90天2024年为5,541千港元,2023年为6,169千港元;超过90天2024年为39,657千港元,2023年为42,606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80] - 公司现无持有库存股份[81] 公司财务报表及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无保留意见报告将载于年报[77]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年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78]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任期内就证券交易遵守标准守则所需准则[79] 公司股份登记及会议情况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7日至5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于5月6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82]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5月12日举行,通告将适时刊发给股东[83] 公司业务及相关定义情况 - 媒体业务包括出版业务集团及广告业务集团两项可申报业务分部[89] - 妙盈科技指Mioying Holdings Inc.,是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89] 公司公告版本及董事情况 - 公告中、英文版本有歧义时以英文版本为准[90]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杨国猛先生[91]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陆法兰先生(主席)、张培薇女士、李王佩玲女士[9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沙正治先生、方志伟博士、陈子亮先生[91] - 公司替任董事为黎启明先生(陆法兰先生之替任董事)[91] 公司过往减值拨备情况 - 2023年应收联营公司款项拨回减值拨备为14471000港元,社交网络集团社交媒业务商誉减值拨备为7504000港元[58]
TOM集团(023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7 16:30
财务表现 - 集团的综合收入减少9.6%至3.42亿港元[21] - 毛利总额为1.37亿港元,毛利率维持在40.2%[21] - 股东应占相关亏损为1.45亿港元,主要由于融资成本增加和不利汇率影响[22] - 集团录得收入港幣三亿四千二百万元,毛利率为40.2%[36] - 集团股东应占相关亏损为港幣一亿四千五百万元[36] - 期内亏损为143,459千港元,同比增加60.3%[76]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3.67港仙,同比增加53.6%[77] - 公司期內虧損為港幣1.45億元[97] - 期內全面開支總額為港幣2.49億元[97] 业务表现 - 来自媒体业务和科技平台及投资的收入总额分别为3.32亿港元和1亿港元[21] - 郵樂的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40.8%至人民币3.3亿元[23] - 出版集团在台湾保持市场领导地位,收入总额为3.28亿港元,分部溢利2.2亿港元[24] - 社交数字媒体业务痞客邦收入为0.8亿港元,分部亏损0.8亿港元[25] - 集团来自媒体业务的收入总额为港幣三亿三千二百万元,分部溢利为港幣二千二百万元[30] - 集团来自科技平台及投资的收入总额为港幣一千万元,分部虧損為港幣一千四百万元[30] - 城邦媒体及出版业务收入总额减少7.8%至港幣三亿二千八百万元,分部溢利為港幣二千二百万元[31] - 痞客邦业务受到台湾地缘政治及经济不确定的不利影响,录得收入总额港幣八百万元,分部虧損港幣八百万元[32] - 郵樂的净亏损較去年同期收窄40.8%至人民币三千三百万元[35] 投资与资产 - WeLab在四个市场拥有多个品牌[33] - 妙盈科技的软件ESGhub在中国内地、香港及东南亚取得显著进展[34] - 集团持有郵樂22.39%股权,投资成本9,425.1万港元,账面值35,522.2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12.79%[46][47] - 集团持有WeLab 8%优先股,投资成本29,702.9万港元,账面值67,652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24.35%[46][51] - 集团就郵樂投资在中期收益表內錄得攤佔營運虧損791.1万港元,未從郵樂獲得股息[48] - 集团就WeLab投资录得未變現虧損6,532.3万港元,未從中獲得已變現溢利或股息[52] - 本集团的FVOCI金融资产中包括8.00%的WeLab股权[130] - 本集团在首次确认FVOCI金融资产时未确认收益为12,907,000港元[131] - 本集团的投资物业和FVOCI金融资产的第三级公平价值变动分别为-346,000港元和-93,887,000港元[135] 财务状况 - 集团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港幣四億二千二百萬元,資本負債比率為171.6%[39][40]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無重大或然負債[45]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共聘用約1,100名全職員工,員工成本為1.48億港元[56] - 總資產為2,777,008千港元,較去年末減少4.2%[85,87] - 總負債為4,329,849千港元,較去年末增加4.1%[88,92] - 權益總額為-1,551,841千港元,較去年末減少20.3%[95]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負債淨額為港幣15.52億元[114] - 公司擁有由主要股東作為擔保的未提取銀行融資[114] - 公司認為擁有足夠財務資源以營運及償還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負債及承擔[114] 会计政策与风险管理 - 公司採納了與其經營業務相關的新準則修訂,但對會計政策並無重大影響[115] - 中期利得稅乃按估計之年度溢利之適用稅率作出準備[115] - 公司承受各種財務風險,包括信貸風險、流動資金風險及市場風險[118] - 本集团的金融工具公平价值计量采用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三种分级方法[120][121][122][123] 资本性支出与分部表现 - 本集团的非流动资产资本性支出为94,751,000港元[140] - 本集团的公司费用为142,099,000港元[140] - 本集团的除税前亏损为137,313,000港元[140] - 未計入攤銷及折舊之分部利潤為104,410千港元[146] - 攤佔以權益法記賬之投資溢利減虧損為-13,937千港元[147] - 融資收入為4,184千港元[148] - 分部之除稅前溢利為41,878千港元[148] - 分部資產總值為2,778,008千港元[151] - 分部負債總額為4,329,849千港元[151] - 撥回應收聯營公司之款項減值撥備為14,225千港元[156][157] - 員工成本為39,418千港元[158] - 固定資產之折舊為3,546千港元[161] - 融資成本淨額為110,428千港元[163] 资产情况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的賬面淨值為48,374港元[1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間,集團主要新增固定資產為27,023,000港元的租賃物業裝修[174]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的商譽賬面淨值為501,841,000港元[179]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的其他無形資產賬面淨值為133
TOM集团(023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5 17:00
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综合收入减少9.6%至3.42339亿港元[1][3] - 集团媒体业务收入3.32亿港元,科技平台及投资收入1000万港元[1][4] - 出版集团收入3.28亿港元,分部溢利2200万港元[2][5] - 社交数码媒体业务痞客邦收入800万港元,分部亏损800万港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42亿港元,毛利率40.2%,股东应占亏损1.45亿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对外客户收入净额为342,339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对外客户收入净额为378,672,000港元[27] 盈利与亏损情况 - 集团毛利总额1.37亿港元,毛利率维持在40.2% [1] - 集团股东应占亏损1.45414亿港元[3] - 邮乐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40.8%至3300万元人民币[1] - 邮乐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40.8%至3300万元人民币[7] - 撇除一次性影响,未计净融资成本及税项亏损由2023年上半年1600万港元增至2700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43459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8950.5万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为2.613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259亿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4946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747亿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总额为925,226千港元,股东亏损总额为1,241,781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分部除税前溢利为30,671,000港元,除税前亏损为80,326,000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溢利为7,63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37,313千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摊占联营公司净亏损为5,511,000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摊占联营公司净亏损为13,937,000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营运费用净额为67,136千港元,2023年为68,673千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55千港元,2023年为4,470千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10,428千港元,2023年为78,575千港元[37] - 2024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6,146千港元,2023年为9,179千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145,414,000港元,2023年为94,547,000港元[4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22亿港元,总信贷额45.2亿港元,已动用82.3%即37.19亿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本金总额约37.19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171.6%,2023年12月31日为154.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2.15亿港元,流动比率1.41,负债净额约15.52亿港元[10] - 因贷款息率上升,已付利息及税项后营运业务现金净流出62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100万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受限制现金约700万港元,无重大或然负债[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4837.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03.3万港元有所增加[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892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347.4万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2249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1221亿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为4.2179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4551亿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8217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8504亿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8.0504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53455亿港元有所增加[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15.5184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90461亿港元有所增加[1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净额为15.52亿港元,集团有主要股东担保的未提取银行融资[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778,008,000港元,负债总额为4,329,849,000港元[2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007,900,000港元,负债总额为4,298,361,000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77,6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4,153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82,1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8,504千港元[44] 联营公司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以权益法记账的联营公司投资金额为361,736,000港元[3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以权益法记账的联营公司投资金额为374,996,000港元[29][31] - 2023年,公司应收联营公司款项拨回减值拨备为14,471,000港元[30] 业务运营情况 - WeLab拥有超6400万名用户,提供及促成超130亿美元贷款[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WeLab已发行股份8%的股权[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妙盈科技已发行股份6.22%的股权[6] - 公司有五项可申报业务分部,包括电子商务集团、移动互联网集团、社交网络集团、出版业务集团和广告业务集团[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业务分部非流动资开支为81,689千港元,未能分配的非流动资开支为13,062千港元,非流动资开支总额为94,751千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分部非流动资开支为74,931,000港元[27] 人员与成本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雇用约1100名全职员工,首六个月员工成本1.48亿港元[15] 未来规划 - 未来公司将灵活审慎管理业务运营和投资,加快扩展数码业务[8] 税务与股息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作准备,与2023年相同[38] - 2024年上半年未派發或宣派股息,与2023年相同[39] 可持续发展 - 集团制定四大可持续发展支柱目标配合业务策略[45] 财务报表与合规情况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已由核数师审阅,并将刊于致股东的中期业绩报告内,也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46]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47]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任期内就证券交易遵守标准守则所需准则[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9] 公司目标与风险提示 - 公司主要目标是提升所有利益相关人士的长远回报总额,注重取得经常性及可持续盈利和现金流,专注收益增长、利润及成本管理等[50] - 公告所载集团表现及营运业绩为历史数据,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明朗因素,实际业绩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