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icon
搜索文档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2 17:26
财务业绩 - 2021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总收益为1445915千港元,较2020财年的1571459千港元下降8.0%[16] - 2021财年毛利为561083千港元,较2020财年的689978千港元下降18.7%,毛利率为38.8%[16] - 2021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73713千港元,较2020财年的215631千港元下降19.4%,利润率为12.0%[16] - 2021财年经调整EBITDA为466797千港元,较2020财年的476246千港元下降2.0%,经调整EBITDA率为32.3%[16] - 2021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4867150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4580200千港元增长6.3%[16] - 2021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为2007041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974107千港元增长1.7%[16] - 2021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2860109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606093千港元增长9.8%[16] - 2021财年非专利药收益为1048757千港元,较2020财年的1189917千港元下降11.9%[16] - 2021财年品牌医疗保健品收益为397158千港元,较2020财年的381542千港元增长4.1%[16] - 2021财年总收益同比稍降8.0%至14.459亿港元,净盈利为1.737亿港元[19] - 2021年公司总收益1445.9百万港元,较上一期减少8.0%[30] - 2021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73.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9.4%[30] - 集团非专利药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下降11.9%,收益为10.488亿港元[33] - 公营界别口服糖尿药及抗溃疡药类别分别增长28.3%及26.0%[33] - 集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类别心血管产品分别实现62.2%及33.6%销售增长[33] - 私营界别缓泻剂增长48.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降脂产品分别实现50.2%、19.6%及18.8%增长[33]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催眠产品与2020财年同期相比增长38.7%[33] - 健倍苗苗2021年报告期内总收益增长4.1%,达3.971亿港元[36] - 2021财年公司总收益14.459亿港元,较2020财年减少1.256亿港元或8.0%,非专利药分部收益减少1.412亿港元,品牌医疗保健分部收益增加1560万港元[51][52][54] - 香港为主要收益来源,占总收益91%,较2020财年减少1.324亿港元,澳门收益因AIM亚妥明眼药水销售额增加而增长,中国内地收益稳定,其他海外市场收益减少1090万港元[57] - 2021财年销售成本8.848亿港元,与2020财年大致持平,材料成本占49%,员工成本减少2380万港元或9.0%,其他生产成本减少130万港元或0.6%[59][60][62][63] - 经营溢利减少6200万港元或19.5%至2.562亿港元,主要因毛利及一次性分拆上市开支减少,部分由政府资助及出售业务收益补偿[66] - 融资成本减少,因提前赎回可换股票据令摊销成本减少及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下降[69]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部分由融资成本及所得税减少补偿[71] - 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424.0百万港元,部分被折旧151.8百万港元及出售事项9.8百万港元抵销[72] - 无形资产增加75.5百万港元,部分被摊销40.0百万港元抵销[73] - 2021年3月31日约93.7%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港元计值,高于2020年3月31日的88.4%[75]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96亿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动用6.65亿港元,未动用3093.4万港元[77] - 向云南白药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4.12亿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79][81] - 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的资产账面价值由2020年3月31日的7.514亿港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10.422亿港元[84]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0年3月31日的43.6%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38.4%[85] - 2021财年公司收益14.46亿港元,2020财年收益15.72亿港元[194] - 2021财年公司收益为14.46亿港元,2020财年为15.715亿港元[200] 业务发展 - 2020年疫情冲击下,公司采取措施维持基础药物供应,推进产品组合发展并采取新渠道与客户联动[18] - 公司将推进产品组合策略、实现持续增长及开拓跨境电商渠道[20] - 2021财年推出多项专科药物,包括三氧化二砷口服液、双氢可待因片、培哚普利片及托莫西汀胶囊[22] - 计划继续开展临床研究,扩大三氧化二砷口服液治疗适用范围并在英国及新加坡取得上市许可[22] - 公司参与将复星BioNTech复必泰疫苗引进香港及澳门市场[23] - 2021年2月5日,成功将分拆后业务健倍苗苗于主板上市[24] - 分拆后形成两个独立平台,分别专注非专利药及专科药物和个人保健产品[24] - 公司是香港领先医药公司,经营10间非专利药持牌生产设施和2间品牌中药生产设施[27] - 报告期内公司非专利药业务受居家隔离和口罩佩戴影响[32] - 报告期内向200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供应超45000盒MedProtect口罩[33] - 报告期内推出三氧化二砷口服液等多项新产品[33] - 三氧化二砷口服液为首项于香港成功注册且列入公立医院药物名册的产品[33] - 大湾区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经营的定点医疗机构使用港澳上市药品及普通医疗器械[35] - 公司与冷链物流合作伙伴合作获得超冷链药品配送运营经验[35] - 截至2021年5月31日,公司在港澳分销复星BioNTech复必泰疫苗,已接种约137万剂[36] - 报告期内,公司与欧洲及韩国知名制药商签订15种专科药物的区域授权协议,其中7种已报批,将获来年竞标资格[36] - 皮肤病学、胃肠病学及内分泌学领域的4项产品已成功注册,准备在香港推出[38] - 另外5项新产品已完成开发并提交香港卫生署审批,报告期内新增7个研发项目[3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有158项产品处于不同开发及注册阶段[38] - 与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为期两年的合作项目获香港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并已完成[39] - 与北京制药公司合作的抗癌药物生产工业化项目进展顺利,两项相关研究接近竣工[41] - 2021年2月5日,公司分拆品牌医疗保健业务健倍苗苗于主板独立上市[43] - 分拆后,公司间接持有健倍苗苗已发行股本的53.74%权益[45] - 2020年10月公司以9340万港元收购一间制药公司50%股本权益,收购后该公司成全资附属公司[46] - 2020年6月公司以4160万港元出售康宁行及其附属公司49%股本权益,对康宁行持股降至21%[47] - 公司新增一间附属公司American Unicorn Laboratories Ltd [194] 公司治理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遵守所有守则条文,仅偏离第A.2.1条[90]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岑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对集团业务前景及管理有利[96]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98] - 非执行董事以三年特定任期委任,任期届满可续约[99]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在任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9] - 林诚光教授、杨俊文先生及黄志基教授将在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00]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公司,将策略执行及日常营运委托给管理层[101] - 报告期内,董事参加外部研讨会及联交所直播加强知识学习[102]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和执行四个委员会监督企业管治事宜,各委员会均有明确职权范围[107] - 审核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2次会议,履行多项工作[108][110][111]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2次会议,审核多项薪酬相关事宜[113][114]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审核多项内容并评估效率[116][117]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举行7次会议,审核集团业务项目情况[119][121]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在执行董事避席情况下召开2次会议[112] - 薪酬委员会审核黄志基教授重续委任函及潘裕慧女士重续服务协议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14]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人选参考公司董事提名政策及客观标准[117] - 执行委员会职责是协助董事会提高集团日常运营和业务效率并处理委派事务[120]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寻求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有出席研讨会等和阅读期刊等[104] - 公司于2016年8月30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2018年11月21日修订[122] - 公司根据2018年11月21日董事会决议案采纳董事提名政策,明确董事甄选及推荐标准和提名程序[123][130] - 公司根据2018年11月21日董事会决议案采纳股息政策,通常一年派息两次,派息时需考虑若干因素[135] - 报告期内董事会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方面情况[137] - 报告期内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董事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情况公布,如岑广业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9 [138][139] - 报告期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其他董事避席情况下举行一次会议[141] - 股东可提名他人参选董事,详细程序参照公司网站相关内容[165] - 股东可书面形式向公司寄发查询,公司设投资者关系职能部门处理[166] - 公司透过多个沟通渠道与股东保持联系,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162] - 任何一位或以上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正式登记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62] - 董事(或代表)将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核数师根据规定受邀出席[168] 风险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委聘外聘顾问检讨包括风险管理政策在内的风险管理框架[145] -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由“三道防线”模式指引,分别为营运管理、风险管理职能、内部审核[146] - 公司采用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混合方法识别风险,使用5乘5风险矩阵评估风险[155] - 公司主要风险报告工作有自下而上和自风险管理委员会至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两条报告渠道,有不同的报告频率[156] - 公司外聘顾问向审核委员会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信纳公司拥有充足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59]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规范相关原则及程序[160] - 管理层认为集团汇率及相关对冲无重大波动风险[86]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87]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编制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时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遵守相关准则及条例规定[142] - 董事不知悉有任何涉及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43] - 公司外聘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申报责任载于年报第64页至第68页的独立核数师报告[14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核数服务及非核数服务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分别为997.3万港元及326.7万港元[161] 环境、社会及管治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情况[17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包括13间生产设施、办公室及实验室[172] - 董事会于2021年6月29日批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75] - 公司计划不久后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负责实施政策程序及数据监测分析等[177] - 除衬垫外,大部分包装物料成本在报告期内减少,外箱成本324.82万港元(-18%)、彩盒成本2044.54万港元(-2%)、衬垫成本204.00万港元(-13%)、标签成本407.91万港元(-26%)[185][186] - 截至2021年3月,公司用17,588个LED照明取代设施中大多数设备[187] - 2021年公司通过更换冷水机组升级空调设备,并参加中华电力组织的节能设备升级计划[189] - 2021年公司三间附属公司参加中华电力组织的高峰用电管理计划[189] - 2020年公司安排五名工程部主管参加中华电力环保节能研讨会[189] - 2021财年电力消耗3289.32万千瓦时(+1%)、电力消耗密度0.023千瓦时/港元(+10%)、煤气消耗17382.83万千瓦时(+8%)、煤气消耗密度0.120千瓦时/港元(+17%)、燃油(柴油)消耗108,544公升(-10%)、燃油(柴油)消耗密度<0.001公升/港元(不变)[190] - 报告期内公司燃油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7 16: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非专利药收益为551,76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0%;品牌药收益为143,6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2%;总收益为695,4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2%[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66,2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1%;毛利率为38.3%,较去年同期减少8.0%[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2,5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4%;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率为14.7%,较去年同期减少2.1%[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EBITDA为233,3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0%;经调整EBITDA率为33.6%,较去年同期增加0.4%[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权益回报为8.4%,较去年同期减少1.3%[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4,810,711千港元,较3月31日增加5.0%[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2,033,790千港元,较3月31日增加3.0%[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权益总额为2,776,921千港元,较3月31日增加6.6%[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69540万港元,较上一期减少8.2%,股东应占溢利10250万港元,减少19.4%[26] - 2021财年中期总收益为6.954亿港元,2020财年中期为7.572亿港元,减少6180万港元或8.2%[59][60] - 2021财年中期非专利药收益5.518亿港元占79%,品牌药1.436亿港元占21%;2020财年中期非专利药6.269亿港元占83%,品牌药1.303亿港元占17%[59] - 2021财年中期香港收益6.526亿港元占94%,中国内地1420万港元占2%,澳门850万港元占1%,其他2010万港元占3%[66] - 2020财年中期香港收益7.067亿港元占94%,中国内地2490万港元占3%,澳门1580万港元占2%,其他980万港元占1%[68] - 2021财年中期销售成本4.292亿港元,材料成本1.997亿港元占47%,员工成本1.26亿港元占29%,其他生产成本1.035亿港元占24%[71] - 2020财年中期销售成本4.065亿港元,材料成本1.687亿港元占42%,员工成本1.307亿港元占32%,其他生产成本1.071亿港元占26%[73] - 2021财年中期经营溢利1.468亿港元,较2020财年中期减少3820万港元或20.6%[78][79] - 融资成本减少因2020财年中期提前赎回可换股票据使摊销成本减少;所得税减少因除税前溢利较低,实际税率下降因确认免税保就业计划资助收入[80][81] - 2020财年中期(经重列)股东应占溢利对应金额为10250万港元,2021财年中期为12720万港元[85] - 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增添18270万港元及公平值调整560万港元,部分被折旧7020万港元及出售970万港元所抵销[87] - 无形资产增加,增添1740万港元及资本化开发成本440万港元,部分被摊销1870万港元及出售100万港元所抵销[88] - 存货增加1430万港元或3.9%,因整体销售额减少致存货变动放缓[89] - 2020年9月30日,约97.0%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港元计值,2020年3月31日为88.4%[90]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9554亿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动用6.37596亿港元,未动用5794.4万港元[94] - 发行可换股票据所得款项净额4.90352亿港元,已按计划全部动用[95][97][98] - 向云南白药发行股份集资所得款项净额4.11658亿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动用3.3308亿港元,未动用7857.8万港元[101][103] - 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的资产账面价值从2020年3月31日的7.514亿港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8.301亿港元[105]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由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43.6%降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39.5%[106]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8港仙,总额约为1550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0港仙)[128] - 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695,425千港元,2019年为757,207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266,257千港元,2019年为350,658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46,825千港元,2019年为185,046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7,813千港元,2019年为157,559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溢利为112,450千港元,2019年为129,773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12,453千港元,2019年为131,879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5,901千港元,2019年为129,637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2,513千港元,2019年为127,218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25,961千港元,2019年为124,976千港元[167] - 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盈利为5.35港仙,2019年为6.32港仙[169] - 2020年9月30日投资物业为416,600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358,000千港元增长16.37%[174] - 2020年9月30日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186,249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135,476千港元增长4.47%[174] - 2020年9月30日存货为385,79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371,456千港元增长3.86%[174] - 2020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82,597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20,158千港元增长52.0%[174] - 2020年9月30日银行贷款(非流动)为505,074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014,982千港元下降50.24%[174] - 2020年9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642,444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537,740千港元增长4.13%[174] - 2020年4 - 9月期内溢利为102,51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9,940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5,901千港元[177] - 2020年4 - 9月已宣派及应付的股息为47,89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附属公司宣派的股息为3,480千港元[177] - 2020年9月30日股本为19,157千港元,较2020年4月1日的19,170千港元下降0.07%[174][177] - 2020年9月30日储备为2,623,287千港元,较2020年4月1日的2,518,570千港元增长4.16%[174][17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0,608千港元,2019年为257,211千港元[18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245,415千港元,2019年为195,461千港元[18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3,687千港元,2019年为25,819千港元[18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8,880千港元,2019年为87,569千港元[180] - 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9,496千港元,2019年为718,206千港元[180] - 2020年9月30日,有1,071,160,000港元的银行贷款按合约规定应于一年内偿还[185] - 报告期后,公司安排一笔300,000,000港元的银行贷款,其中45,000,000港元及255,000,000港元分别于一年内及一年后偿还[185] - 2020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709,627千港元,2019年为871,686千港元[200] - 2020年分部间收益为566千港元,2019年为3,570千港元[200] - 2020年可报告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DA)为233,373千港元,2019年为256,329千港元[200] - 2020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209千港元,2019年为2,758千港元[200] - 2020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5,611千港元,2019年为6,900千港元[200] - 2020年折旧及摊销为 - 88,952千港元,2019年为 - 83,914千港元[200] - 2020年融资成本为 - 15,700千港元,2019年为 - 30,412千港元[200] - 2020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减亏损为 - 1,547千港元,2019年为2,925千港元[200] - 2020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127,813千港元,2019年为157,559千港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非专利药业务总体下降12.0%,收益为55180万港元,私营界别下降24.1%,公营界别增长9.0%[27] - 报告期内,公司抗溃疡药及口服糖尿药类别分别增长56.2%及43.2%[28] - 报告期内,公司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别的心血管产品分别实现43.4%及19.9%的销售增长[28] - 报告期内,公司安眠药类别产品于公营界别增长11.7%[29] - 报告期内,公司私营界别缓泻剂销售增长44.2%[29] - 报告期内,公司私营界别心血管产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抑制剂及降脂剂分别增长70.3%、33.7%及28.0%[29] - 报告期内,公司私营界别安眠药的销售增长31.6%[29] - 报告期内品牌药分部销售收益达1.437亿港元,增长10.2%[39] - 2020年前9个月香港药物及中草药零售额锐减29%,保济丸整体销售额仅轻微下降6.9%[39] 公司业务布局与合作 - 公司为香港领先医药公司,经营9间非专利药持牌生产设施和2间GMP认证品牌中药生产设施[20] - 公司拥有保济丸、何济公止痛退热散等多个获消费者高度认可的品牌药[20]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多项新产品,还获批多项即将上市的新注册产品[30] - 报告期内,公司向公私营界别供应逾200000瓶世卫标准酒精搓手液及酒精消毒液[33] - 公司取得11款专科药物授权,其中4项产品获本财年竞标资格,5项产品将获来年竞标资格;取得109项产品市场销售许可,72项正在注册,37项已在香港递交注册申请[35] - 到2020年底,约30款产品将通过国内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向中国消费者推出[36] - 公司与生物科研院合作项目建立了超40项通用活性药物成分及超80项辅料的数据库[43] - 抗癌药物生产工业化项目于2020年第一季度开展,两项相关研究接近竣工[44][45] - 2020年8月27日,公司与复星医药集团签署意向书,将在香港及澳门营销及供应潜在1000万剂新冠病毒疫苗[46]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有1915名雇员,2019年同期为1911名;2020年雇员成本总额为2.126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2.253亿港元[54]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1 17: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益从14.78亿港元增至15.71亿港元,增长6.3%[14] - 毛利从6.75亿港元增至6.90亿港元,增长2.3%[14] - 毛利率从45.6%降至43.9%[14]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2.51亿港元降至2.16亿港元,下降13.9%[14] - 经调整EBITDA从4.58亿港元增至4.76亿港元,增长3.9%[14] - 资产总值从42.61亿港元增至45.80亿港元,增长7.5%[15] - 负债总额从15.73亿港元增至19.74亿港元,增长25.5%[15] - 权益总额从26.87亿港元降至26.06亿港元,下降3.0%[15]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6.3%至1571.5百万港元[40] - 公司毛利增长2.3%至690.0百万港元[4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13.9%至215.6百万港元[40] - 2020财年总收益15.715亿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9340万港元或6.3%,非专利药和品牌药分部收益分别增加4570万和4770万港元,占比分别为83%和17%[69] - 按地区划分,2020财年香港收益占比92%,贡献增长7320万港元;中国内地微跌150万港元;澳门增长1710万港元;其他海外市场增长460万港元[72][76] - 2020财年销售成本8.815亿港元,较2019财年增加6990万港元或21.0%,材料成本占比约46%[74][77] - 2020财年员工成本2.649亿港元,较2019财年增加1300万港元或5.2%[74][78] - 2020财年经营溢利3.182亿港元,较2019财年减少5240万港元或14.1%[81][82] - 2020财年股东应占溢利2.156亿港元,较2019财年减少[84][85] - 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主要因添置1.063亿港元、准则影响7780万港元及公平值调整120万港元,部分被折旧1.447亿港元抵销[87] - 无形资产增加,主要因收购附属公司添置2.832亿港元及资本化开发成本1600万港元,部分被摊销2600万港元抵销[88] - 银行贷款由2019年3月31日的8.296亿港元增至2020年3月31日的15.536亿港元,包括提前赎回可换股票据再融资的5亿港元[91]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6.9554亿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实际使用6.37596亿港元;发行可换股票据所得款项净额4.90352亿港元[93][94] - 所得款项净额4.90352亿港元已按拟定用途动用,其中拨付潜在并购及策略联盟4.11352亿港元,支持技术主导型生物制药项目7900万港元[95][96] - 向云南白药发行股份集资所得款项净额4.11658亿港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实际使用3.3308亿港元[97] - 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的资产账面价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8.716亿港元降至2020年3月31日的7.514亿港元[101]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3月31日的24.8%增至2020年3月31日的43.6%[10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数服务酬金为548万港元(2019年:548.5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为381.6万港元(2019年:275.6万港元)[1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专利药收益从12.53亿港元增至12.99亿港元,增长3.6%[14] - 品牌药收益从2.25亿港元增至2.73亿港元,增长21.2%[14] - 公司非专利药业务收益同比增长3.6%至1298.7百万港元[46] - 报告期内,公司口服糖尿药及抗溃疡药类别分别增长42.3%及34.1%[47] - 报告期内,公司心血管产品及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销售额分别增长28.4%及28.7%[48] - 报告期内,私营界别销售中,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β受体抑制剂及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分别增长96.0%、15.9%及18.4%[49] - 报告期内,私营界别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催眠产品增长20.7%,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类增长14.1%[49] - 整合新收购的品牌中药业务后,公司品牌药分部销售收益增长21.2%至2.728亿港元[58] - 止痛药类目专利品牌何济公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8%[61] - 药油品牌十灵油于海外市场增长8.4%[61] 业务发展与合作 - 2020财年提交超27份新药注册监管备案,增添19项新产品[21] - 计划进军跨境电子商务领域[23] - 计划分拆品牌保健业务,创建两个独立经营平台[2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6星期内向公营医院及机构供应逾117,000瓶500毫升及120,000瓶100毫升的世卫标准酒精搓手液[53] - 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国制造商签订地区授权协议,引进79款专科药物,23项产品获来年竞标资格[53] - 报告期内,公司在香港取得22项产品市场授权,12项参与公开招标[53] - Oncotype DX®乳腺癌复发评分测试在香港及澳门顶尖外科医生及肿瘤医生覆盖率超60%[53] - 公司是0.01%、0.05%及0.125%阿托品滴眼液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广东省区域市场的独家分销商[58] - 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就“用于预防近视的低浓度阿托品(LAMP - 2)”进行临床研究[58] - 公司与富利卫美订立独家分销协议,在内地市场营销及分销“恢甲清”系列产品[58] - 公司与建丰胃仙-U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公司协议,向亚太区新市场分销及销售其若干产品[58] - 公司在香港推出两款医疗营养产品,即意大利Difass的Aterinorm及法国Indigo的Gynositol [58] - 公司与挪威的Smartfish订立授权协议,以战略合作形式于亚洲推出其健康和运动营养饮品[58] - 公司以“Dr. Freeman医臣®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快速测试”产品品牌,在香港及澳门推出家用式诊断套件[58] - 公司以“Dr. Freeman医臣®感染控制产品系列”品牌,推出新系列手部消毒产品[58] - 报告期内6项产品成功注册并准备于香港推出[61] - 6项新产品完成开发过程并已向卫生署提交申请[61] - 报告期内有6项新增研发项目[6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正在研发的产品有113项[61] - 其中50项已获注册,8项已提交注册,41项正进行稳定制备或稳定性研究,22项正进行配方研发[61] - 建立的数据库载有超40项通用活性药物成分及超80项辅料[61] - 公司于2017年12月对复宏汉霖投资1500万美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其账面价值提高至1.643亿港元[62] - 报告期内,片剂及胶囊等固体产品、乳膏及液体的产量分别达31.36亿颗、333吨及268万升,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6.7%、4.5%及8.8%[62] - 公司经PIC/S GMP认证的制造厂房安装高速设备后,固体剂型及液体剂型的产量分别呈现27.5%及18.5%的增长[62] - 2019年8月6日,公司收购Orizen Capital Limited另外43%股本权益,代价总额为1.134亿港元[62] - 2019年10月9日,公司持有50%权益的合资公司收购一间制药公司全部股本权益,代价为1.78亿港元[6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康宁行有限公司70%实际权益,于2020年6月15日出售其49%股本权益,代价总额为4165万港元,出售后继续持有21%权益[65] - 公司于2017年10月3日发行本金总额5亿港元按票息率每年3.5%计息的可换股票据,于报告期内提前悉数赎回[65] - 2020年3月19日公司与满贯订立基石投资协议,以每股1.49港元认购8000万港元的满贯股份[105] - 2020年4月8日公司以9915万港元现金代价完成收购LKC Holdings Limited全部股权[105] 股息分配 - 建议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宣派每股2.5港仙末期股息,全年派付股息每股4.5港仙[25] - 公司通常一年派息两次,即中期及末期股息[159] 公司运营设施 - 公司在香港经营9间非专利药持牌生产设施[35] - 公司经营两间位于香港的GMP认证生产设施用于品牌中药[35] - 公司有12间位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的生产设施,其中9间在香港、1间在中山为非专利药持牌生产设施,2间在香港为GMP认证中成药生产设施[200]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共有1944名雇员,较2019年3月31日的1822名有所增加[65] - 报告期内,公司雇员成本总额为4.587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则为4.23亿港元[65] - 公司团队由超1900名雇员组成[19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现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岑广业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对集团业务前景及管理有利[115] - 董事会将继续检讨董事会主席与公司行政总裁的角色,并适时考虑划分该两个职位[116] - 董事会需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117]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期满可续约;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岑广业等三人将在本次大会退任并参选连任[118]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控制、策略制定等重大事项决策,将策略执行和日常运营委托给管理层[119] - 报告期内,董事通过出席研讨会、参加网络直播等方式寻求持续专业发展,不同董事参与不同类型培训[120][122]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和执行四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12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报告期内已召开两次[126][127]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履行多项工作,包括审核财务报告、外聘核数师报告等[128]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在执行董事避席情况下与外聘核数师召开两次会议[129]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130]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审议董事薪酬等事项[13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年度董事酬金按等级列示,但各等级人数未填[132]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133]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审议董事会结构等事项[134]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138] - 报告期内执行委员会举行八次会议,审议业务分拆及项目情况[139]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6年8月30日采纳,2018年11月21日修订[140] - 报告期内董事会审阅并确认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成效[144] - 公司根据2018年11月21日董事会决议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45] - 董事提名政策规定评估及甄选董事候选人的多项标准[146] 董事出席情况 - 岑广业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8次,出席率100%[163] - 严振亮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8次,出席率100%[163] - 潘裕慧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8次,出席率100%[163] - 林诚光教授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163] - 林炯堂医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出席率100%;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163] - 杨俊文先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出席率100%;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163] - 黄志基教授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次,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次,出席率100%[163] 公司会议情况 - 报告期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1次[164] 风险管理 - 公司采用5乘5风险矩阵(“热力图”)评估风险[178] - 公司自下而上报告重大风险、拟定风险缓解措施整治状况每半年一次,超出风险胃纳的风险实时报告[179] - 风险管理委员会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报告最高风险整治状况、风险全域图更新每半年一次[179] - 风险管理委员会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政策更新、最高风险识别每年一次[179] 信息披露与沟通政策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规范消息处理及发布流程[183] - 公司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确保股东意见及关注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8 17: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19年中期收益为871,686千港元,同比增长6.8%[13] - 非专利药收益为626,867千港元,同比增长5.3%[13] - 品牌药收益为130,340千港元,同比增长17.7%[13] - 批发及零售收益为114,479千港元,同比增长3.8%[13] - 毛利率为41.1%,同比增长5.4%[1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27,218千港元,同比增长30.5%[13] - 经调整EBITDA为255,968千港元,同比增长21.0%[13] - 资产总值为4,657,259千港元,同比增长9.3%[13] - 负债总额为1,921,901千港元,同比增长22.1%[13] - 权益总额为2,735,358千港元,同比增长1.8%[13] - 公司总收益为871.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8%,股东应占溢利增长30.5%[27] - 非专利药业务销售收益达62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3%[28] - 公司总收益较2019财年中期增长55.4百万港元或6.8%,达到871.7百万港元[64][67] - 经营溢利增加29.1百万港元或18.3%,达到187.7百万港元[85] - 股东应占溢利增加29.7百万港元或30.5%,达到127.2百万港元[90] - 材料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54%,增加12.1百万港元或4.6%[81] - 员工成本增加6.9百万港元或5.6%,反映业务扩展[81] - 其他生产成本轻微减少,反映优化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有效[82] - 无形资产增加274.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购品牌中药业务附属公司[92] - 银行贷款由829.6百万港元增加至1,478.1百万港元,主要用于提前赎回可换股票据[97]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95,540,000港元,主要用于扩展非专利药及品牌药业务[99] - 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3月31日的24.8%增加至2019年9月30日的27.8%,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新增银行贷款[109] - 公司持有的银行抵押资产账面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871.6百万港元轻微减少至2019年9月30日的864.0百万港元[108] - 公司通过合营公司以8900万港元收购了一家拥有非专利药及品牌中药生产设施的公司,该收购已于2019年10月9日完成[114]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总额约为40.3百万港元[131] - 公司报告期内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11] - 公司报告期内无任何重大环境法律及法规的监管不合规情况[118] - 公司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重大适用的法律及法规[119] - 公司报告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6]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汇率波动风险[110] - 公司报告期内通过营运及银行借贷赚取的现金拨付其现金需求[107] - 公司于2017年10月3日完成500百万港元可换股票据的认购,按每股2.50港元的换股价计算,最多可发行200,000,000股股份[133] - 公司已于报告期内悉数赎回500百万港元的可换股票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无未赎回的可换股票据[134]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871,686千港元,同比增长6.8%[181]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358,517千港元,同比增长12.5%[181]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187,693千港元,同比增长18.3%[181]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131,879千港元,同比增长27.6%[181]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盈利为6.32港仙,同比增长19.7%[181] - 公司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29,637千港元,同比下降33.7%[181]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3,016,587千港元增加至3,280,211千港元,增长8.7%[18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629,842千港元增加至718,206千港元,增长14.0%[184] - 流动负债总额从1,054,371千港元减少至974,781千港元,下降7.5%[184]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从2,647,168千港元增加至2,666,898千港元,增长0.7%[184] - 期内溢利从97,531千港元增加至127,218千港元,增长30.5%[186] - 其他全面收益从92,105千港元减少至2,242千港元,下降97.6%[186] - 已付股息从58,453千港元增加至60,265千港元,增长3.1%[186] - 非控股权益从39,970千港元增加至68,460千港元,增长71.3%[186] - 投资物业从356,800千港元增加至363,700千港元,增长1.9%[184] - 无形资产从1,073,487千港元增加至1,341,000千港元,增长24.9%[184] - 公司经营所产生现金净额为257,211千港元,同比增长23%[19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5,461千港元,同比下降38.5%[190] - 融资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25,819千港元,同比下降89.4%[1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7,569千港元,同比下降35.5%[190] - 公司于九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8,206千港元,同比下降9.2%[190] 产品与业务 - 心血管产品系列中的β受体抑制剂及钙拮抗剂类分别增长25.0%及21.1%[29] - 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系列中的抗精神病药类增长15.1%,安眠药类增长9.4%,口服糖尿药类增长32.2%[29] - 新推出的纈沙坦片销售增长330.3%,非甾体抗炎药类增长27.6%[30] - 固体产品产量达1,598百万颗,同比增长13.5%[35] - 液体及乳膏产品产量分别为162,000千克及1.29百万公升[36] - 公司推出多项新产品,包括地尔硫䓬控释片、双氢可待因片及普潘奈口服液[34] - 公司通过整合及精简计划提升整体产能及效率[36] - 公司积极拓展亚太区战略市场的区域性布局[24] - 公司与希腊、西班牙、韩国及台湾的知名制造商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取得19款专科药物的授权,其中12项产品具备来年竞标资格[39] - 公司在香港推出两款医疗营养产品Aterinorm和Gynositol,分别针对高胆固醇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40] - 公司与挪威Smartfish合作,推出健康和运动营养饮品,计划于2020年在香港、台湾及中国推出[41] - 公司是0.01%、0.05%及0.125%阿托品滴眼液的独家分销商,产品销往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广东省[42] - 公司品牌药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17.7%的增长,总收益达1.303亿港元[45] - 保济丸在香港及澳门市场的销售收益实现11.0%的增长,并扩展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45][46] - 何济公在香港及澳门市场录得27.3%的显著增长,并推出新产品何济公猴枣散[45][46] - 公司药油品牌十灵油在海外市场销售收益增加28.8%,并计划推出新产品十灵通鼻塞[46] - 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注册4款产品,包括托莫西汀胶囊和甲硝唑凝胶,并提交8项新产品的注册申请[4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正在研发103项产品,其中48项已获准注册,8项已提交注册[47] - 公司非专利药分部收益增加31.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自制非专利药业务温和增长及现有及新授权产品收益[67] - 公司品牌药分部收益增加19.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收购附属公司及何济公等品牌药表现优秀[68] - 公司批发及零售分部收益增加4.2百万港元,尽管2019年6月起香港社会动荡[68] - 公司研发的新型家用前列腺癌筛查工具将于12至18个月内在香港及澳门上市[50] - 公司与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合作,获得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研究共焦拉曼显微镜技术[51] - 公司创新纳米复合物获美国专利,用于检测认知障碍症,并于2019年8月商业化[52][53]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买卖非专利药及品牌药[192] 股东与股权 - 岑先生为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1,289,826,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3.99%[143] - 严振亮先生为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27,5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36%[143] - 潘裕慧女士为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2,21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10%[143] - 林炯堂医生的配偶持有47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2%[143] - 严振亮先生和潘裕慧女士分别持有9,000,000股和3,000,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具投票权股份的0.44%和0.14%[145] - Queenshill为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280,092,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3.89%[150] - Kingshill为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1,007,734,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00%[150] - 云南白药集团为公司实益拥有人,持有2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92%[150] - 岑先生通过Queenshill持有280,092,000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权益[153] - Kingshill持有公司850,684,000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权益[154] - 云南白药以每股2.06港元认购200,000,000股新普通股,占公司股份的权益[155]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的普通股股份上限为13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85%[157] - 自购股权计划生效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共授出37,000,000份购股权,其中14,020,000份已失效[162] - 严振亮先生持有9,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2.06港元,有效期至2020年9月30日[163] - 潘裕慧女士持有3,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2.06港元,有效期至2020年9月30日[164] - 其他雇员持有11,48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2.06港元,有效期至2020年9月30日[166] - 2017年6月30日授出的购股权分两批行使,有效期至2020年9月30日[167] - 2017年10月18日授出的购股权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7日,受归属日期2018年4月1日限制[167] - 公司于2018年10月16日采纳股份授予计划,旨在奖励合资格人士对集团增长及发展的贡献,计划有效期为十年[170][17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受托人已在市场上购买公司7,700,000股现有股份,但报告期内未向任何经选定参与者授予股份[172] 财务报告与准则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阅,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阅[194] - 公司自二零一九年四月一日起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198] - 公司采用经修订的追溯法确认首次应用的累计影响为二零一九年四月一日期初权益结余的调整[198]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将所有租赁资本化,包括之前分类为经营租赁的租赁(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200] - 新资本化租赁主要与物业、厂房及设备有关[200] - 公司选择不区分合约中的非租赁部分,并将其与租赁部分一起入账为单一租赁部分[200] - 低价值资产租赁(如办公设备)按个别租赁基准决定是否资本化[200] - 未资本化的低价值资产租赁付款在租赁期内系统确认为开支[200] -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现值初步确认,并使用隐含利率或增量借贷利率贴现[200] - 租赁负债在初步确认后按摊销成本计量,利息开支使用实际利率法计算[200] - 非基于指数或利率的可变租赁付款不计入租赁负债计量,并在产生的会计期间扣除[200] 市场与地域 - 香港地区收益占总收益的94%,贡献收益增长51.7百万港元[75] - 中国地区收益减少9.8百万港元或50.0%,主要由于分销商变更[75] 投资与合作 - 公司与复宏汉霖合作,投资15.0百万美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账面值提高至212.7百万港元[54] - 公司收购Orizen Capital Limited的43%股本权益,总代价为113.4百万港元[57] - 公司提前赎回500百万港元可换股票据,节省利息开支及摊销成本[58]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24 20: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非专利药收益1253022千港元,较2018年增长6.3%;品牌药收益225103千港元,增长17.1%;批发及零售收益226516千港元,增长27.5%;总收益1704641千港元,增长10.1%[15] - 2019年毛利689888千港元,较2018年增长11.7%;毛利率40.5%,2018年为39.9%[15]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250561千港元,较2018年增长23.9%;股东应占利润率14.7%,2018年为13.1%[15] - 2019年经调整EBITDA为464387千港元,较2018年增长17.0%;经调整EBITDA率27.2%,2018年为25.6%[15] - 2019年权益回报为11.0%,2018年为10.8%[15] - 2019年资产总值4260594千港元,较2018年增长18.0%;负债总额1573456千港元,下降1.9%;权益总额2687138千港元,增长33.8%[15] - 公司本年度收益总额达1704.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10.1%[25] - 公司本年度经营溢利为376.6百万港元,同比上升26.7%[25] - 集团总收益同比增长10.1%至17.046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跃升23.9%至2506万港元[43] - 集团非专利药业务销售收益为12.53亿港元,较2018财年的1.1788亿港元增长6.3%[43] - 报告期内,私营及公营界别销售收益分别为8452万港元及4078万港元[43] - 2019财年公司总收益1704.6百万港元,2018财年为1548.7百万港元[74] - 批发及零售收益较2018财年增长155.9百万港元或10.1%[75] - 2019财年总收益17.046亿港元,较2018财年的15.487亿港元增长,其中香港贡献增长1.383亿港元,中国内地增加500万港元,澳门增长50万港元,其他海外市场增长1210万港元[78][79][80] - 2019财年销售成本中材料成本10.148亿港元占54%,员工成本2.519亿港元,其他生产成本减少,员工成本较2018财年增加100万港元或0.4%[84][85] - 经营溢利从2.972亿港元增加7940万港元或26.7%至3.766亿港元,增长因毛利及其他收入净额增加,部分被销售及分销开支等增加抵消[92] - 投资物业以及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因添置4.088亿港元及投资物业公平值调整2340万港元,部分受折旧8670万港元抵消[97] - 无形资产减少,因摊销2750万港元,部分受添置及资本化开发成本450万港元和940万港元抵消[98] - 2019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5.6%以港元计值,2018年3月31日为65.1%[100] - 银行贷款从2018年3月31日的9.039亿港元减至2019年3月31日的8.296亿港元[101] - 首次公开发售集资所得款项净额6.9554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实际使用5.2794亿港元[103][104] - 可换股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4.90352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实际使用2.91363亿港元[105] - 向云南白药发行股份集资所得款项净额4.11658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实际使用2.12779亿港元[106] - 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的资产账面价值从2018年3月31日的4.64亿港元增加至2019年3月31日的8.716亿港元,主要因收购3.568亿港元投资物业用作抵押[109]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从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34.6%降至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24.8%,下降归因于发行股份及减少银行贷款[1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1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数服务酬金为548.5万港元(2018年:638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为275.6万港元(2018年:268.4万港元)[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中枢神经系统产品中,抗精神病药类及安眠药类分别增长39.0%以及74.0%[43] - 集团心血管类产品氯沙坦片及氨氯地平片在市场中建立稳固地位,私营界别销售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及钙通道抑制剂产品分别录得113.5%及64.7%的强势增长[43] - 集团降脂药录得16.9%的增长[43] - 集团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治疗的安眠药产品较2018年同期明显增长25.8%[43] - 集团部分治疗类产品在公营界别中增幅逾30%[43] - 公司品牌药分部总收益较去年显著增长17.1%[59] - 保济丸较去年同期销售增长15.6%[59] - 何济公品牌产品销售收益较去年录得8.3%的稳定增长[59] - 保濟丸在海外市場銷售額顯著增長19.0%[61] 公司战略与计划 - 2018年启动“BIRD 2020”三年战略增长计划,目标包括增加市场份额、扩大海外市场覆盖等[18] - 2019年向监管机构呈交超100项产品审批申请,涵盖多个治疗领域[19] - 公司完成销售生产力及效率计划的首期实施,借助Salesforce.com开发的先进云计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47] - 公司实施计划的第二阶段,设置量身定制的电子销售拜访计划及汇报系统[47] - 2019年推出青光眼治疗协作计划,为临床稳定的青光眼患者提供选择[47] - 公司将在大中华区及经鉴定的亚洲各国市场推出Smartfish产品系列[50] - 公司与欧洲知名生产商就三个医学营养产品系列订立授权协议,产品2019年起于大中华区及选定亚洲国家推出[52] - 公司扩张计划已在中国、澳门、台湾、新加坡及柬埔寨设立5个经营办事处[52]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目前非专利药组合有超100种差异化类别产品[19] - 授权产品曲妥珠单抗预计2020年年中完成III期临床试验[19] - 公司非专利药及品牌药业务收益及毛利稳定增长[25] - 公司心血管产品氯沙坦及缬沙坦在对手召回产品后建立稳固市场地位[25] - 公司0.01%及0.05%阿托品滴眼液预计未来一年在多个亚洲市场实现收益飞跃增长[25] - 公司是香港领先医药公司,从事非专利药等垂直一体化研发生产销及分销[38] - 公司在香港经营9间非专利药持牌生产设施[38] - 公司经营两间位于香港的GMP认证品牌中药生产设施[38] - 公司品牌药组合包括保济丸等多个获消费者高度认可的品牌[38] - 报告期内公司在私营界别推出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新产品[47]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中枢神经系统类的利斯的明、内分泌系统类的非那斯特莱等多个新研发产品的注册批文[47] - 公司取得52项高效专科药物授权,部分已获来年竞标资格[52] - 公司营销的0.01%及0.05%阿托品滴眼液已建立市场领导地位,超3000名指定病人获处方[52] - 公司17种新产品已成功注册且准备于香港推出,6项提交申请批核,16项进行稳定性研究[60] - 公司正在研發的產品有99項,其中44項已獲准註冊,55項處於開發中[64] - 創新非侵入性前列腺癌篩查工具計劃於2019 - 2020年在港澳上市[65] - 基於創新納米技術的認知障礙症實驗室測試方法定於2019年第三季度推出[66] - 公司生產單位片劑及膠囊產量達2939百萬顆,乳膏產品達318噸,口服液達2463千升[68] - 2014 - 2019年,固體及半固體劑型產品產量年均分別提高11%及20%[68] - 新科製藥固體及液體劑型產量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25.8%及23.4%[68] 公司管理与制度 - 公司为管理人员实行绩效奖励计划已进入第二年[27] - 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所有守则条文,惟守则条文第A.2.1条除外[114] - 董事会现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岑广业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对集团业务前景及管理有利[123]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的规定[12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以三年特定任期委任,任期届满后续约[127] - 根据组织章程细则,林诚光教授、林烱堂医生及杨俊文先生将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28]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公司,将集团策略执行及日常营运委托予管理层[12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召开两次会议[133][134][136]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审核董事薪酬等事宜[139][140]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召开一次会议,审核董事会结构等[142][143]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审核集团业务项目情况[144][146]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0 - 100万港元酬金董事有4人,100.0001 - 200万港元有1人,400.0001 - 500万港元有2人[138] - 公司为董事就2018年及2019年上市规则修订等事宜举行内部培训课程[130] - 公司向董事提供相关阅读资料,董事从联交所短片巩固上市规则知识[130]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报告期内已履行多项工作[134][135] - 薪酬委员会审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政策及结构[140] - 提名委员会考虑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按客观标准甄选董事人选[143]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6年8月30日采纳,2018年11月21日修订[148] - 公司于2018年11月21日通过董事会决议案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52] - 公司根据2018年11月21日董事会决议案采纳股息政策,通常一年派息两次[168] - 岑广业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2/2、1/1[173] - 严振亮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2/2、1/1[173] - 潘裕慧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2,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2/2、1/1[173] - 林诚光教授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73] - 林烱堂医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2/2、2/2、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73] - 杨俊文先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2/2、2/2、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73] - 黄志基教授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2/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为1/1[173] 公司财务报表与审计 - 公司编制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时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遵守相关准则及条例规定[175] - 董事不知悉有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76]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其申报责任载于年报第66页至第70页[177] 公司风险管理 - 集团采用“三道防线”模式指引风险管理框架[179] - 集团使用5乘5风险矩阵评估风险,按剩余风险水平评级[188] - 自营运管理层至风险管理委员会,重大风险及拟定风险缓解措施整治状况每半年报告,超出风险胃纳的风险实时报告[189] - 自风险管理委员会至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最高风险整治状况及风险全域图每半年更新,风险管理政策等每年更新,超出风险胃纳的风险实时报告[189]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业务营运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有效且充分[189] 公司信息披露与股东沟通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规范相关原则及程序[194] - 公司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196] - 公司就独立重大议题在股东大会提呈独立决议案,决议案须投票表决,结果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登[196] - 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且附有投票权利的注册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要求提出后2个月内举行[196] - 若董事会在要求提出后21日内未召开大会,提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其合理开支[196] - 股东发出书面要求须在信封注明「股东通讯」[197] - 股东提名他人参选董事程序可参照公司网站相关内容[198] - 股东可书面形式向公司寄发查询,公司设投资者关系职能处理[199] - 股东可将查询或要求发送至香港九龙观塘观塘道388号创纪之城1期1座23楼2313 - 18室[200] - 联系电话为(+852) 2267 2298,电子邮箱为Jacobsonpharma @ sprg.com.hk,收件人为纵横公共关系顾问集团╱公司秘书[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