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信通(06188)
icon
搜索文档
迪信通(06188) - 申请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3.28及8.17条
2025-08-01 16:31
合规情况 - 公司申请延长遵守上市规则第3.28及8.17条规定的豁免[3] - 2022年8月1日起获三年豁免遵守上述规定[3] 人员任职 - 黄先生与伍女士审核期间继续担任联席公司秘书[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日[3] - 公告日公布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名单[3]
迪信通(0618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1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548,760,400股,面值1元,股本548,760,4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337,700,000股,面值1元,股本337,700,000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886,460,4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548,760,400股,库存股0股[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内资股已发行股份337,700,000股,库存股0股[2] - 2025年7月H股和内资股法定/注册、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县城手机店,消失于街头
虎嗅· 2025-07-23 14:36
行业趋势分析 - 成都太升南路及山东县城手机店生意大幅下滑 往日的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 鼎盛时期曾占据成都通讯市场七八成份额 与深圳华强北齐名 [1][2][3] - 全国范围内手机一条街数量减少一半 手机大卖场空空荡荡 类似20多年前网吧的衰落轨迹 [4][5] - 迪信通全国门店从2015年超3000家缩减至2019年约1500家 目前仅剩超600家 数量缩减近半 [7] 渠道变革 - 品牌线下渠道向商场靠拢 商场店美观高级体验好吸引年轻客流 县城手机店受线上渠道和商场店双重挤压 [10] - 2023年我国有超151万家手机相关企业 其中批发零售行业占比82% 25%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13] - 消费者更倾向前往地级市或省会城市购买手机 小镇青年消费习惯改变加速县城手机店衰落 [14] 经营困境 - 单台手机销售利润从400多元降至100多元 县城三成左右中小手机卖场倒闭 部分店主净利润从50多万元滑落至十来万元 [9][12] - 县城手机店月销量仅30-40台新机 月销百台即属顶尖大店 远低于历史水平 [12] - 中老年客群流失严重 信息透明化使靠信息差获利的经营模式失效 年轻人更倾向线上购买后寄回家 [19][20] 产品结构矛盾 - 千元机线上销量份额稳定在80%以上 但县城中老年消费者仍青睐千元机 形成渠道错配 [24][25] - 2023年2500元以下手机出货量占市场49% 其中1500元以下占17% 低于150美元手机同比增长20% [26] - 千元机利润微薄 县城手机店难以依靠该品类维持经营 [27] 转型尝试 - 手机店纷纷拓展副业 包括手机维修 回收二手手机 销售配件 甚至涉足黄金烟酒回收 [32] - 二手手机单台利润可达100-200元 高于新机 中国二手智能手机市场预计2024年占比达20% 同比增长6% [33][34] - 转型模式缺乏想象力 难以复制网吧升级网咖的路径 行业期待创新性产品带来转机 [36][37]
"国补+创新"双轮驱动,迪信通全面发力惠民生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3:50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商务部数据显示消费者申请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已达6486.6万件,手机、平板等产品首次被纳入国补范畴[3]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2.89亿台,同比增长1.6%,实现连续两年正向增长[7] - 行业趋势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深化和5G技术普及催生的换机需求[7] 公司战略与执行 - 公司在全国超600家门店同步启动多品类补贴服务,形成"四维让利"叠加效应[3] - 采用"上门购"服务新模式,已在多地开展超百场活动,多次单场销售超百台[4][7] - 实施"全域融合"战略,线下覆盖全国20省4直辖市,线上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渠道实现全场景触达[7]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手机零售销量实现大幅跃升,成为行业政策落地的标杆案例[1] - 获得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商务部选定其门店开展3C国补调研[4] - 行业专家评价其线上线下融合渠道网络和数字化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范本[9] 资源整合与竞争优势 - 凭借股东华发集团科技、城市、金融三大产业集群资源,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爆发力[1] - 联动国家补贴、手机厂商、运营商及金融机构形成"四维让利"叠加效应[3] - 依托数字化中枢系统优化库存,联合京东、美团等打造"线上前置仓"网络[7]
迪信通(061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53
公司规模与布局 - 2024年末公司旗下拥有100多家附属公司,在中国20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开拓超650家直营和加盟门店[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8,016,358千元,较2023年的17,145,992千元增长5.07%[1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70,911千元,较2023年的781,351千元下降14.13%[1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1,406,214千元,较2023年的666,025千元亏损扩大111.13%[12]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1.55元,较2023年的0.84元亏损扩大84.52%[12]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34,451千元,较2023年末的346,721千元下降3.54%[12]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10,061,524千元,较2023年末的7,985,467千元增长26.00%[12]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为10,127,462千元,较2023年末的8,117,215千元增长24.77%[1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32,368千元,较2023年的57,523千元由正转负[12]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09,731千元,较2023年末的717,266千元增长361.44%[1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80.163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1.45992亿元增加8.70366亿元,增幅5.08%[14][20] - 2024年净亏损为14.0621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66025亿元增加7.40189亿元,增幅111.14%[14][20][21] - 2024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3.7414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0045亿元增加7.44097亿元,增幅118.10%[21] - 剔除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影响,集团可实现净利润885.2万元[2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16亿元,较2023年的171.46亿元增加8.70亿元,增幅5.08%[22]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73.45亿元,较2023年的163.65亿元增加9.81亿元,增幅5.99%[2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71亿元,较2023年的7.81亿元减少1.10亿元,降幅14.13%;2023年和2024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56%及3.72%[27]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3亿元,较2023年的1.35亿元减少0.02亿元,降幅1.59%[28] - 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总额为4.11亿元,较2023年的3.96亿元增加0.16亿元,增幅3.94%[29]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总额为1.85亿元,较2023年的2.05亿元减少0.20亿元,降幅9.80%[30] - 2024年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14.15亿元,较2023年的7.09亿元增加7.06亿元,增幅99.50%[31] - 2024年公司其他开支为0.26亿元,较2023年的0.79亿元减少0.54亿元,降幅67.45%[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7.17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33.10亿元,主要因年末自关联方取得贷款及非控股权益支付款项[35] - 2024年12月31日,扣除减值后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5.11亿元,较2023年减少5.32亿元,降幅26.05%[3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为362万元,较2023年减少3785万元,降幅91.27%,主要因票据结算方式减少[37] - 2024年12月31日,扣除减值后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为13.64亿元,较2023年减少5.90亿元,降幅30.19%[3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3.87亿元,较2023年增加5504万元,增幅16.60%,主要因门店数量增加[3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9.27亿元,较2023年增加5.14亿元,增幅124.42%,因业务规模扩大采购量增加[44]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70亿元,较2023年减少1.81亿元,降幅27.75%,因与部分客户及供应商其他应付款项减少[4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6594万元,较2023年有所变动,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和计息银行借款减少[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性支出为2221万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47]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0.99,较2023年增长0.01,增幅1.02%,主要因货币资金增加[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98.31%,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30%减少0.99个百分点,降幅0.99%[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65.89%,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86.03%减少6920.14个百分点,降幅93.69%[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雇员2733人(2023年:2689人),薪酬成本及员工福利开支约为305531千元[50] - 2024年度手机销量达4340千台,较去年同期3838千台增加502千台,增幅13.08%[86]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8016358千元,较去年同期17145992千元增加870366千元,增幅5.08%[86] - 2024年度净亏损为1406214千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666025千元增加740189千元,增幅111.14%[86] - 2024年年度前五名客户交易额占集团该年度营业收入的21.03%,单一最大客户交易额占比5.09%[98] - 2024年年度前五名供应商交易额占集团该年度营业成本的22.32%,单一最大供应商交易额占比5.71%[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为886,460,400股股份[10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 - 3,223,779千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 - 1,849,637千元)[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手机销量达434万台,较上年同期的383.8万台增加50.2万台,增幅13.08%[14][20] - 2024年公司移动通信设备及配件销售收入为160.23亿元,较2023年的161.81亿元减少1.58亿元,降幅0.98%[24] - 2024年公司来自光伏设备的销售收入为7.92亿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25] 2025年公司业务规划 - 2025年1月20日开始的3C国补为行业和市场带来机遇[18] - 2025年公司将在供应链侧布局手机、3C融合产品及增值服务业务[19] - 2025年公司将在渠道侧实施差异化渠道策略开展线上国补业务[19] - 2025年公司将在业务侧探索新业务场景和模式、推进政企业务和扩大光伏代理业务[19] - 2025年公司将深化渠道协同,推进线下门店系统落地,优化门店结构,推动国补机型销售;巩固线上平台合作,拓展国补品类授权;构建私域运营服务体系[54] - 2025年公司以手机为主线,深化与品牌合作,拓展产业链衍生业务,培育供应链优势,优化手机后市场业务[55] - 2025年公司在户用光伏业务基础上增规模、抓并网、做增量,拓展社区项目和运维机会,进军工商业光伏市场;深化光伏供应链业务合作[56] - 2025年公司全面落实降本增效,优化供应链环节,完善预算、成本和绩效机制,强化业财融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57] 公司经营策略与风险 - 公司在2024年推进降本增效,优化零售主业经营结构,提升全渠道竞争力[15] - 公司零售门店大部分为租赁物业,面临到期不能续租及租金上涨风险[87] - 产品库存和应收款项占用公司日常营运资金,对现金流形成较大压力[89] - 公司已实现资金池管理模式,实时归集各附属公司营业款[89]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92] - 公司股息分配形式可为现金、股份或两者同时采用[93] - 普通股息以人民币计价和宣布,内资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境外上市外资股股息按规定货币支付,非上市外资股股息以港币支付[94] - 公司股息分配方案由董事会制定并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94] - 公司以可分派溢利派付股息,可分派溢利为税后利润按顺序提取后的余款[97] - 董事会将根据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因素检讨股息政策[97] 公司股权结构与股东权益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86,460,400股,包括337,700,000股内资股及548,760,400股H股[116] - 董事刘东海洋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49.86%,占股本总数18.99%;作为一致行动人士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50.14%,占股本总数19.10%[115] - 2024年4月8日,华发科技产业集团、迪信通科技及刘东海洋订立为期3年的一致行动人协议,迪信通科技将168,362,098股内资股投票权委托给华发科技产业集团[115] - 2024年12月31日,除已披露情况外,无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有须知会或登记的权益或淡仓[117]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安排使董事或监事通过购买股份或债权证获利,无相关人员获认购权利或行使该权利[118] - 主要股东刘咏梅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49.86%,占股本总数18.99%;作为一致行动人士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50.14%,占股本总数19.10%[119] - 主要股东刘华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49.86%,占股本总数18.99%;作为一致行动人士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50.14%,占股本总数19.10%[119] - 主要股东刘文莉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49.86%,占股本总数18.99%;作为一致行动人士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50.14%,占股本总数19.10%[119] - 主要股东刘文萃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49.86%,占股本总数18.99%;作为一致行动人士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50.14%,占股本总数19.10%[119] - 主要股东刘松山于2024年12月31日,作为一致行动人士持有337,700,000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100.00%,占股本总数38.09%[119]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86,460,400股,包括337,700,000股内资股及548,760,400股H股[121] - 迪尔通持有337,700,000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百分比100.00%,占股本总数百分比38.09%[120] - 迪信通科技直接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百分比49.86%,占股本总数百分比18.99%;一致行动人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百分比50.14%,占股本总数百分比19.10%[120] - 华发科技产业集团持有169,337,902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百分比50.14%,占股本总数百分比19.10%;一致行动人持有168,362,098股内资股好仓,占内资股类别百分比49.86%,占股本总数百分比18.99%[120]
迪信通(061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06: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8,016,358千元,较2023年的17,145,992千元增加5.08%[3] - 2024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374,142千元,较2023年的630,045千元增加118.10%[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55元/股,2023年为0.84元/股[3] - 2024年毛利为670,911千元,2023年为781,351千元[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404,183千元,2023年为661,080千元[5]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406,214千元,2023年为666,025千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34,451千元,2023年为346,721千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0,061,524千元,2023年为7,985,467千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0,127,462千元,2023年为8,117,215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6593.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3174.8万元,获珠海华发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授予循环账期额度人民币50亿元,其中10亿元于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11]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人民币1800532.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13099.2万元,2024年其他来源收入中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103.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500万元,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801635.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14599.2万元[15]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1481.1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581.9万元,2024年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799.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913.4万元,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3280.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3495.3万元[1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中即期年內稅項開支为人民币226.1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21.7万元,2024年递延为 - 人民币23万元,2023年为 - 人民币27.2万元,2024年年内总税项开支为人民币203.1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94.5万元[1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 - 人民币140418.3万元,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项为 - 人民币35104.6万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 - 人民币66108万元,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项为 - 人民币16527万元[17]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佔亏损及年內已发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886460400股计算,2023年为748228000股[19]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374142,2023年为630045;用于计算年内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886460400股,2023年为748228000股[22]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80.16358亿元,较2023年的171.45992亿元增加8.70366亿元,增幅5.08%[37][39] - 2024年净亏损为14.06214亿元,较2023年的6.66025亿元增加7.40189亿元,增幅111.14%[37][38]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73.45447亿元,较2023年的163.64641亿元增加9.80806亿元,增幅5.99%[42] - 2024年毛利为6.70911亿元,较2023年的7.81351亿元减少1.1044亿元,降幅14.13%,整体毛利率从4.56%降至3.72%[4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2805亿元,较2023年的1.34953亿元减少0.02148亿元,降幅1.59%[44]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总额为4.11209亿元,较2023年增加0.15604亿元,增幅3.94%[45] - 2024年行政开支总额为1.84919亿元,较2023年减少0.2008亿元,降幅9.80%[46]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14.15066亿元,较2023年增加7.05754亿元,增幅99.50%[47] - 2024年其他开支为0.2582亿元,较2023年减少0.53507亿元,降幅67.45%[50] - 2024年财务成本总额为1.73908亿元,较2023年减少0.05919亿元,降幅3.29%[5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0.02031亿元,较2023年减少0.04945亿元[5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的7.17266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3.09731亿元[53] - 2024年扣除减值后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5.10741亿元,较2023年减少5.32311亿元,降幅26.05%[54] - 2024年扣除减值后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为13.63993亿元,较2023年减少5.89815亿元,降幅30.19%[56] - 公司就有担保应收款项计提减值亏损拨备4.54亿元,2023年为2.78亿元[5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386,52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5,042千元,增幅16.60%,因门店数量增加[6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927,00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13,934千元,增幅124.42%,因业务规模扩大采购量增加[61]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70,48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80,745千元,降幅27.75%,因部分客户及供应商其他应付款项减少[6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65,93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变动,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和计息银行借款减少[63] - 2024年12月31日即期未偿还借贷为3,662,093千元,长期为3,734,893千元,较2023年有变动[6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0.99,较2023年增长0.01,增幅1.02%,因货币资金增加[6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98.31%,较2023年减少0.99个百分点,降幅0.99%,因债务净额减少[68] - 2024年12月31日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65.89%,较2023年减少6,920.14个百分点,降幅93.69%,因债务净额减少[69] 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华发集团持有公司约56.00%股权,共同控制约74.99%的总投票权[9] 税收相关情况 - 公司一家附属公司四川億佳隆通訊連鎖有限公司因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15%的优惠税率缴税,其他按25%法定税率计提[17]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81] 潜在摊薄普通股情况 - 集团于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潜在摊薄普通股[20]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以人民币列值,除另有订明外,所有数值均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10][11]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732370千元,应收票据为3620千元,减值为1225249千元,账面净值为1510741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824061千元、41471千元、822480千元、2043052千元[22] - 按发票日期并扣除损失准备金后,2024年90天内应收款项为351596千元,91 - 180天为331957千元,181 - 365天为155273千元,超过1年为668295千元,总计1507121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48167千元、184104千元、440102千元、729208千元、2001581千元[2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2024年初为822480千元,减值亏损为734324千元,撇销为不可收回款项为331555千元,年末为1225249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02433千元、420047千元、0千元、822480千元[25] - 对账面总值为660百万元的有担保贸易应收款项2024年计提减值亏损拨备为189百万元(2023年:92百万元),对账面总值为891百万元的有担保其他应收款项2024年作出减值亏损拨备为265百万元(2023年:186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估计金额为1107百万元[27] - 2024年12月31日无担保贸易应收款项三个月内预期信贷亏损率为8.8%,三至六个月为11.3%,六至十二个月为10.0%,一年以上为82.7%,总计为50.1%;账面总值分别为384826千元、370977千元、172540千元、1140229千元、2068572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33852千元、42020千元、17268千元、943313千元、1036453千元[29]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预付款项及按金为838648千元,其他资产为104885千元,其他应收款项为1267245千元,总计2210778千元,减值拨备为846785千元,最终总计1363993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39633千元、86538千元、1663882千元、2490053千元、536245千元、1953808千元[30]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备抵2024年初为525575千元,减值亏损为667857千元,撇销为不可收回款项为357544千元,年末为835888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72011千元、253564千元、0千元、525575千元[30] - 2024年按金减值亏损拨备年初为10670千元,减值亏损为227千元,年末为1089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53千元、9917千元、10670千元[30] - 2024年12月31日,无担保其他应收款项计提减值亏损拨备5.81亿元,应收第三方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由2023年的5.25575亿元增至8.35888亿元[34] - 2024年12月31日,按金账面总值为1.03991亿元,计提减值亏损拨备22.7万元,减值率约1%,特殊情况为100%[35]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45844亿元,应付票据为7.81157亿元,总计9.27001亿元,较2023年的4.13067亿元有变化[36] 手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手机销量达434万台,较2023年的383.8万台增加50.2万台,增幅13.08%[37] - 2024年来自移动通信设备及配件的销售收入为160.22592亿元,较2023年减少1.58023亿元,降幅0.98%[40] 资本性支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性支出为22,211千元,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64]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雇用员工2,733人,薪酬成本及员工福利开支约为305,531千元[75]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增规模、抓并网、做增量,拓展户用光伏业务,适时进军工商业光伏市场[79] - 2025年公司将继续全面落实降本增效工作,提升内部运营和资源配置效率[80]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大部分适用条文,董事长及总裁由许继莉女士担任[82] 董事及监事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及监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迪信通(0618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04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旗下拥有100多家附属公司,在中国20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开拓超650家直营和加盟门店[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5.36亿元,2023年同期为91.50亿元[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34亿元,2023年同期为3.48亿元[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908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3291万元[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3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7亿元[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9.6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85亿元[8]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93.0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32亿元[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0.8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17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940万元,2023年同期为2.77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83亿元,2023年同期为1004万元[8]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535821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86219千元,增幅4.22%[10][1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29267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831千元,增幅10.71%[10][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净亏损29077千元,较2023年同期降幅11.65%[1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9201551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00094千元,增幅4.55%[1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34270千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3875千元,降幅3.99%;总体毛利率分别为3.51%及3.81%[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9125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356千元,增幅22.53%[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借贷合计468166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0.99,较2023年12月31日变动0.01,变动比率1.02%;资产负债率99.86%,变动0.56%,变动比率0.57%;净债务权益比率43547.30%,变动36161.27%,变动比率489.59%[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99,较2023年12月31日的0.98增加0.01个百分点,增幅1.02%[2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99.86%,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30%增加0.56个百分点,增幅0.57%[2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3,547.30%,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86.03%增加36,161.27个百分点,增幅489.59%[2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雇员2,478名,2023年6月30日为2,521名[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开支及员工福利费用约150,521千元,2023年同期约为152,965千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95.36亿元,2023年同期为91.50亿元;毛利为3.34亿元,2023年同期为3.48亿元[5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754.4万元,2023年同期为4131.2万元;期内亏损为2907.7万元,2023年同期为3291.1万元[55]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03元,2023年同期为0.04元[5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469万元,2023年同期为213.7万元;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376.7万元,2023年同期为3504.8万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3.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67亿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9.6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85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90.8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17亿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1.2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亿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1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亿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0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亿元;净资产为1021.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98万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6亿元;非控股权益为 - 264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2663.2万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3376.7万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395.7万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收益为19万元[6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9395千元,2023年同期为277188千元[6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8740千元,2023年同期为-644682千元[6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22428千元,2023年同期为911827千元[6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83083千元,2023年同期为10043千元[6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7544千元,2023年同期为41312千元[63]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76479千元,2023年同期为68774千元[63]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4605千元,2023年同期为-20千元[63]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40537千元,2023年同期为232166千元[63] - 2024年上半年存货增加142114千元,2023年同期为6344千元[63]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9535821千元,2023年同期为9149602千元,同比增长4.22%[73][74]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4605千元,2023年同期为21134千元,同比下降30.9%[75]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3617千元,2023年同期为2030千元,同比增长78.18%[75]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及已提供服务成本为9201551千元,2023年同期为8801457千元,同比增长4.55%[7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065千元,2023年同期为10503千元,同比下降32.73%[76]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05千元,2023年同期为567千元,同比下降46.21%[76]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6027千元,2023年同期为49460千元,同比增长13.28%[76]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及撇减为14739千元,2023年同期为4805千元,同比增长206.74%[76] - 公司按25%法定税率计提即期所得税拨备,四川亿佳隆通讯连锁有限公司按15%优惠税率缴税,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533千元,2023年同期为-8401千元[77] - 2024年和2023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886,460,400股和732,460,400股[78] - 2024年和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29,267千元和-26,436千元[7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17,476,000元,2023年同期为8,184,000元;出售账面净值为194,000元,2023年同期为1,475,000元,产生出售净亏损35,000元,2023年同期为18,000元[7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168,8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43,052千元[8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4,1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7,266千元[81] - 2024年6月30日即期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总计4,601,66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65,644千元;非流动无抵押须于一年后偿还贷款为80,000千元,2023年无此项[82] - 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2024年年息率为1.30%至3.80%,2023年为1.15%至6.00%;集团银行贷款以2,530,321,000元已抵押存款及412,447,000元金融资产作抵押,2023年分别为1,770,500,000元和443,377,000元[8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13,2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3,067千元[84]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登记、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均为886,460,4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股本均为886,460千元[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货品收入61,266千元,2023年同期为43,392千元;采购汽车2024年无,2023年为45,089千元;提供线上及线下销售及营销服务的收益为58,113千元,2023年同期为122,161千元[90] - 2024年上半年已收融资896,528千元,2023年同期为1,188,996千元;已偿还融资935,709千元,2023年同期为1,101,376千元[90] - 合营企业广州市中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采购货品17,496千元,2023年为261,785千元;2024年出售货品35,735千元,2023年无[9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性质应收受华发集团控制/重大影响的公司款项293,26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9,354千元;应收受刘氏家族控制/重大影响的公司款项1,45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2千元;应收广州市中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款项64,52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082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融资性质应付受华发集团控制/重大影响的公司款项2,717,4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36,076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非贸易性质应收受刘氏家族控制/重大影响的公司款项306,28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6,147千元;2024年应收广州市中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款项为0,2023年12月31日为5,292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之资产总计482,350千元,其中指定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投资(第三层)20,000千元,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二层)412,447千元,应收票据(第二层)49,903千元[93]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之资产总计504,848千元,其中指定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投资(第三层)20,000千元,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二层)443,377千元,应收票据(第二层)41,471千元[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手机销量达2473千台,较2023年同期增加266千台,增幅12.05%[1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移动通信设备及配件销售收入为9168948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89147千元,增幅4.43%[13]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线下零售将适度扩张
迪信通(061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02 22:00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损失 - 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应收款项减值虧損約人民幣263,481,000元[2] - 有擔保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撥備人民幣186,127,000元[3] - 無擔保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撥備人民幣339,448,000元[4] - 應收第三方其他應收款項的預期信貸虧損率為11.33%、45.96%和27.98%[5] 按金减值损失 - 按金減值虧損撥備人民幣9,917,000元[6]
迪信通(061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7:1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人民币9,535,821千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2%[2]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净亏损为人民币29,26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幅为10.71%[2]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3元/股,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0.01元/股[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净亏损29077千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同比降幅11.65%[2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535821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86219千元,增幅4.22%[21][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29267千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831千元,增幅10.71%[21][22]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3元/股,较去年同期减少0.01元/股[22]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332,3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46,721千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8,968,03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985,467千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087,7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117,215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19,66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1,748)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02,5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70,993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人民币10,2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3,980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956164千元,应收票据为49903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 -837219千元[1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13267千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借贷合计46.81669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65644亿人民币增加[3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0.99,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0.01,增幅1.02%;资产负债率99.86%,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0.56%,增幅0.57%;净债务权益比率43547.30%,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6161.27%,增幅489.59%[35][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25.30321亿人民币的已抵押存款和4.12447亿人民币的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39] 股权结构情况 - 报告期内,华发集团合共持有公司约56.00%的股权,共同控制约74.99%公司总表决权[7] 会计政策变更情况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预期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0]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的会计政策及估计变动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未对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影响[10]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就租赁相关暂时差额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未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0]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追溯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国际租税变革修订,因不在规则范围未受影响[11] 客户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单客户收入占总收入10%以上情况[12] 各业务线收入及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9535821千元,2023年同期为9149602千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29125千元,2023年同期为23769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经扣除已售存货及服务成本9201551千元等项目后达成[16]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及撇减14739千元,2023年同期为4805千元[16] - 2024年上半年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 - 3147千元,2023年同期为 - 9241千元[16] - 2024年上半年移动通信设备及配件销售收入916.8948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3.89147亿人民币,增幅4.43%[2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920.155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4.00094亿人民币,增幅4.55%[2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3.3427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0.13875亿人民币,降幅3.99%;2024年和2023年总体毛利率分别为3.51%及3.81%[2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2912.5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535.6万人民币,增幅22.53%[2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1.94333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234.4万人民币,降幅5.97%[2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7647.9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770.5万人民币,增幅11.20%[30] 税务相关情况 - 公司按25%法定税率计提即期所得税拨备,附属公司四川亿佳隆通讯连锁有限公司按15%优惠税率缴税[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所得税期内开支为1612千元,递延税项为 -79千元,期内税项开支/(抵免)总额为1533千元[1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未建议派付报告期的中期股息[2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7] 业务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手机销量达2473千台,较2023年同期增加266千台,增幅12.05%[21] 资本性支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1747.6万人民币,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及门店装修[34]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478名,较2023年6月30日的2521名有所减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开支及员工福利费用约为150,52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52,965千元有所降低[44] 股份认购情况 - 2023年9月1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按每股H股1.70港元价格配發及發行154,000,000股本公司新H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61.80百万港元,净额约为260.75百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按计划悉数使用[47] 业务发展策略 - 2024年下半年线下零售延续适度扩张策略,增加门店数量并提高门店密度;新零售强化私域渠道能力,开展“一件代发”业务,成为多平台本地生活板块合作夥伴[45] - 升级推出竞价回收平台2.0版本,力争在回收业务已翻番基础上再创新高;抓住新品上市机会提升融合产品配比率;拓展政企业务新类型[46] - 2024年下半年深化对户用光伏产业链参与,收缩新能源汽车零售和出口业务规模[46] - 坚持降本增效,提高毛利产出和业务收益,实现成本平稳或下降[46]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董事长及总裁许继莉女士身兼两职,董事会认为该安排有助维持公司营运效益[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及监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49][50]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振辉先生(主席)、吕廷杰先生及一名非执行董事潘安然女士[51] - 审计委员会连同公司管理层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业绩[51] 信息披露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分别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52]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分别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52]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23日[53] - 公告日期时,执行董事为许继莉女士、许丽萍女士及刘东海先生[53] - 公告日期时,非执行董事为谢辉先生、贾召杰先生及潘安然女士[53] - 公告日期时,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吕廷杰先生、吕平波先生及蔡振辉先生[53]
迪信通(061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3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号为06188[3] - 公司拥有100多家附属公司,在中国20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开设了近600家门店[4] - 公司致力于移动通讯终端的销售和服务,近年来新能源业务发展迅猛[4] - 公司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一站式服务[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达到1714.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26.8%[8] - 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66.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亏损幅度扩大[8] - 公司总资产达到833.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8.0%[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493.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大幅增长[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现净亏损为人民币666,025千元,同比增加386,880千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移动通讯设备及配件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6,356,788千元,较上一年增加26.57%[2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移动运营商的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26,589千元,较上一年减少11.98%[2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线上线下销售及营销服务的收入及其他服务费收入为人民币494,237千元,较上一年增加51.26%[25] 经营策略 - 公司将在線上、線下齊發力,全面實現提質增效,並推動直播電商業務的開展[95] - 公司將聚焦1+N,開展手機後市場和政企企業務的全面挖潛,並實現政企企業務營收和利潤規模的大幅提升[96] - 公司將全面鋪開光伏業務,爭取在戶用光伏業務方面實現規模化拓展,並在工商業光伏方面完成突破[98] 董事会及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长报告中提到全年业绩将会被呈报给股东[9] - 公司将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审议金融服务框架协议、光伏设备购销框架协议及公司章程修订等事项[87] - 一致行动人协议已于2024年4月7日届满,迪信通科技、劉東海及华发科技产业集团签订新一致行动人协议[88] - 根据新一致行动人协议,迪信通科技及劉東海需与华发科技产业集团一致行动,包括行使表决权、提名董事等[90] - 公司董事及监事名单已确定,各董事及监事服务合约固定任期三年[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