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集团(06893)

搜索文档
衍生集团(0689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8 18:41
收入情况 - 本期(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为52.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41.0百万港元增加约27.6%[6] - 产品开发分部占集团收入约98.1%(2022年:95.4%)为最大业务分部[6]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占比由2022年同期约2.1%减少至本期约1.2%[6] - 货品买卖分部占本期总收入约0.1%(2022年:1.5%)[6] - 健康分部占本期集团总收入约0.6%(2022年:1.0%)[6] - 本期香港市场收入约39.0百万港元(2022年:20.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约74.6%(2022年:50.0%)[8] - 本期内地市场收入约13.3百万港元(2022年:20.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约25.4%(2022年:50.0%)[8] - 本期旅游及零售分部收入约51.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39.1百万港元增加约31.4%[10]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本期收入约0.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0.9百万港元减少约28.2%[12] - 货品买卖分部本期收入约3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615000港元减少约94.3%[14] - 健康分部本期收入约0.3百万港元2022年为0.4百万港元[16]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保健产品销售额为506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34869千港元增长[102]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个人护理产品销售额为114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5712千港元下降[102]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家居产品销售额为264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销售额[102]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保健服务销售额为29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401千港元下降[102]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23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098.6万港元[87] 成本与利润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2年约21.5百万港元减少8.1%至本期约19.7百万港元[26] - 集团毛利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5百万港元增加67.0%至本期32.6百万港元 毛利率由47.6%增加至62.3%[27] - 其他收入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7百万港元减少73.2%至本期1.0百万港元[28] - 本期录得其他收益0.8百万港元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其他亏损1.7百万港元[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百万港元增加5.4%至本期2.8百万港元[30] - 行政开支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6.7百万港元减少7.7%至本期33.9百万港元[31]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1.6万港元增加至本期22.9万港元[32] - 本期净亏损10.5百万港元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24.2百万港元[33] - 其他全面开支由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百万港元增加674.6%至本期8.6百万港元[34]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02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4021千港元亏损减少[104]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32千港元增长[105]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贴为4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210千港元下降[105]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变动收益为19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656千港元[105]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净亏损为11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428千港元亏损增加[105]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为22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15千港元增长[106] - 中国附属公司本期税率为25%[107]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10450千港元2022年为24222千港元[10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4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23.7万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96港仙2022年同期为2.22港仙[87]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91796000股2022年相同[109] 资产与负债 - 存货由2023年3月31日的15.9百万港元增加7.1%至2023年9月30日的17.0百万港元[38]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的10.0百万港元增加35.6%至2023年9月30日的13.5百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78221亿港元[93] - 2023年9月30日以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为14776千港元3月31日为18541千港元[11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175千港元3月31日为12627千港元[111]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566千港元3月31日为6875千港元[113] - 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数为2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数为1091796000股[113] - 2023年9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3614千港元3月31日为1665千港元[116] - 2023年9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金融资产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14776千港元3月31日为18541千港元[116] 公司运营与发展 - 香港市场收入增加因2023年2月初恢复通关后旅游业零售业复苏需求增加[8] - 产品开发分部推出若干新产品包括衍生酒筲箕植物饮料等[9] - 集团将继续开发升级电子商务平台[22] - 集团将扩充制造业业务在中国广东云浮兴建生产厂房[21] - 公司将实施业务战略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93] - 公司将继续采取措施控制行政及运营成本[93] - 公司将物色其他融资来源包括股权融资以改善资本结构并降低整体融资成本[9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1.6万港元[9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2万港元[9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43.2万港元[9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本期的中期股息[49] - 集团本期无重要投资及重大收购或出售[50] - 2023年9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51]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及赎回股份[52] - 彭少衍先生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3608000股股份约占1.25% 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及家族权益持有554242000股约占50.76% 关丽雯女士情况相同[53] - 彭少衍先生实益拥有8125000股购股权相关股份数8125000股约占0.74% 通过配偶权益持有相关股份5885000股约占0.54% 共14010000股约占1.28% 关丽雯女士情况相同[55] - 彭少衍先生在相联法团衍富中实益拥有36000股占90% 关丽雯女士实益拥有4000股占10%[56] - 衍富作为主要股东实益拥有554242000股约占50.76% Viewforth Limited实益拥有250000000股约占22.90% 丰盛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250000000股约占22.90%[57] - 公司2014年9月25日采纳两项购股计划[59] - 公司上市后不再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进一步提呈或授出购股权[60] - 2023年4月1日和9月30日根据购股权计划仍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均为73730000份[64] - 2023年期间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无购股权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2] - 购股权计划2014年10月16日起计十年内有效2024年10月15日届满后不再发行购股权[63] - 彭少衍先生2014年9月25日授出相关购股权共5440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1] - 关丽雯女士2014年9月25日授出相关购股权共3200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1] - 雇员2014年9月25日授出相关购股权共288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1] - 彭少衍先生2015 - 2017年授出相关购股权共2685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5] - 关丽雯女士2015 - 2017年授出相关购股权共2685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5] - 雇员2015 - 2016年授出相关购股权共300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6] - 顾问2015年授出相关购股权共600000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66]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 由彭少衍先生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 董事会认为合理[69]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 董事均确认遵守[70] - 董事会共七名董事 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73]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74] - 董事会负责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75] - 公司采用ISO 9001品质管理体系[77] - 内部审核部每季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汇报[78] - 内部审核部采用风险管理为基础方法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大纲[81]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为2736千港元2022年相同[114]
衍生集团(0689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9 19: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52,318千港元,同比增长27.6%[1][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32,597千港元,同比增长67.0%[1][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10,462千港元,同比减少56.8%[1][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亏损为0.96港仙,同比减少56.8%[1][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10,2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021千港元有所改善[1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为1,95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933千港元大幅提升[1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7,8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137千港元有所增加[1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政府补贴为4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10千港元大幅减少[1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45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222千港元有所改善[2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总收入为52.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0百万港元增长27.6%[28] - 公司录得净亏损10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2420万港元有所改善[56] 收入来源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客户合约收入为52,318千港元,其中保健产品销售占比最大,达到50,618千港元[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市场,达到39,02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74.6%[15] - 公司产品开发分部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51.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1百万港元增长31.4%[33] - 公司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0.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9百万港元减少28.2%[35] - 公司货品买卖分部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3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15,000港元减少94.3%[36] - 公司健康分部2023年9月30日的收入为0.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4百万港元减少25.0%[39] - 电子商務平台收入为81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8.1%[45]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78,221千港元[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6,17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627千港元增长28.1%[2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0至30天的应收款项为2,58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520千港元减少53.2%[2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为7,56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875千港元增长10.0%[2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0,83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398千港元减少4.8%[2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为14,77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8,541千港元有所减少[24] - 公司存货从2023年3月31日的15.9百万港元增加7.1%至2023年9月30日的17.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增加22.7%[6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10.0百万港元增加35.6%至2023年9月30日的13.5百万港元[6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6.9百万港元增加10.1%至2023年9月30日的7.6百万港元[63] - 银行结余从2023年3月31日的10.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3.6百万港元[64]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298.9百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额为22.0百万港元[65] - 公司资产抵押账面值为466.4百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91.2百万港元有所下降[69] 业务策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效率、控制行政及运营成本、物色其他融资来源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7] - 公司与主要往来银行保持持续沟通,预计能够重续银行融资[8] - 公司董事评估了自2023年9月30日起不少于十二个月的现金流量预测,认为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履行财务责任[9][11] - 公司计划通过招聘更多分销商扩大中国内地市场,尤其是儿童健康补充品市场[41] - 公司在广东云浮市兴建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房,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质量[44] - 公司将继续开发及升级电子商務平台,专注于“衍生”产品的线上销售[45] - 公司在小红书、抖音、快手、天猫等平台建立业务,并与KOL合作进行电商直播[46] 公司结构与业务分部 - 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健康分部、产品开发分部和货品买卖分部[84][85]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主要自品牌拥有人采购个人护理产品并管理及开发该等产品的品牌[84] - 健康分部专注于为中国内地母婴提供中医保健相关服务[84] - 产品开发分部开发以自家品牌出售的自家个人护理产品、保健品及家居产品,品牌包括“衍生”、“太和堂”、“千里马”、“私+呵护”及“杀菌王”[85] - 货品买卖分部从事买卖及分销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及家居产品,产品采购自多个授权经销商及独立商家或直接采购自供应商[85] - 本期间指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84]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并于2010年10月28日成立[84] - 公司执行董事为彭少衍先生及关丽雯女士,非执行董事为黄慧玲女士及田珊珊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智杰先生、李禄兆先生及邓声兴博士[85] 其他 - 公司员工总数为265名,截至2023年9月30日[40]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73] - 公司未进行重大收购、出售或重要投资[74] - 丰盛股份的账面值从2023年3月31日的13.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3年9月30日的3.0百万港元,公平值亏损为10.2百万港元[59] - 南京中生股份的账面值从2023年3月31日的5.4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11.8百万港元,公平值收益为6.4百万港元[60]
衍生集团(0689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6: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3年度收入为81,46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32.4%[2] - 公司2022/2023年度毛利为38,83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3.8%[2] - 公司2022/2023年度年内虧損为49,168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75.2%[2] - 公司2022/2023年度毛利率为47.7%,较上一年度下降16.8%[2] - 公司2022/2023年度純利率为-60.4%,较上一年度下降454.1%[2] - 公司2022/2023年度股本回报率为-20.5%,较上一年度下降376.7%[2] - 公司2022/2023年度总资产回报率为-8.0%,较上一年度下降321.1%[2] - 公司2022/2023年度流动比率为0.2倍,较上一年度下降33.3%[2] - 公司2022/2023年度速动比率为0.1倍,较上一年度下降50.0%[2] - 公司2022/2023年度存货周转天数为184.6天,较上一年度增加9.9%[2] - 公司在2023年的总收入约为81.5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减少约32.4%[13] - 公司录得净亏损约49.2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75.2%[13] - 公司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14]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开发分部,占总收入约96.5%,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的收入占总收入约1.7%[25] - 公司在2023年度的收入约为81.5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2.4%[47] - 本年度香港市场收入约为46.1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6.5%[27] - 本年度中国内地市场收入约为35.4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43.5%[27] - 產品开发分部收入约为78.6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2.9%[29]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约为1.4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7%[31]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约为747,000港元,占总收入的0.9%[34] - 健康分部收入约为695,000港元,占总收入的0.9%[36] - 公司的存货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27.3百万港元减少约41.8%至2023年3月31日的约15.9百万港元[62] - 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由2022年3月31日约12.4百万港元减少约19.6%至2023年3月31日约10.0百万港元[64] - 本集团的贸易应付款项由2022年3月31日约11.9百万港元减少约42.2%至2023年3月31日约6.9百万港元[65] - 本集团的银行结余及现金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14.4百万港元减少约25.1%至2023年3月31日的约10.8百万港元,未償还银行借贷约为317.1百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38.4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3,流动比率为0.2[66] 产品与市场 - 公司推出多项针对成人健康护理市场的新产品,包括「衍生清冠灵颗粒冲剂」、「衍生去感灵颗粒冲剂」、「衍生去热灵颗粒冲剂」及「衍生去湿灵颗粒冲剂」[18] - 公司根据OEM客户的规格及要求向其提供保健产品制造服务,为公司带来额外收入并提升盈利能力[19] - 公司推出新设计的官方网站,提升整体在线购物体验,专注于各种社交渠道,通过直播活动和活动推广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20] - 公司在2023年2月初,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恢复正常通关,公司迅速调整营销计划,增加广告投放、电视节目赞助以及户外和室内广告,同时继续投放资源于在线广告,香港销售逐步回升[26]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多渠道营销和多元化产品组合的品牌策略[43] - 公司有信心在香港市场继续增长,努力开发新产品,特别是儿童健康补充品市场[102] - 公司在中国广东省兴建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10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制定良好的企业治理规则以提高问责性和透明度[195]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守则,但存在主席兼行政总裁角色不分离的偏离情况,认为这种偏离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96] - 公司已委任财务总监为公司秘书,遵守公司秘书应是公司员工的规定[197] - 公司董事已确认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98] - 公司董事会对股东负责,全体董事以股东利益为依归,追求卓越成绩[199]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衍生集团(0689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9 22: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81,460千港元,同比下降32.4%[1] - 2023年毛利为38,836千港元,同比下降43.8%[1] - 2023年公司净亏损为49,168千港元,同比增加275.2%[1] - 2023年每股亏损为4.53港仙,同比增加315.6%[1]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81,460千港元,较2022年的120,546千港元下降32.4%[13]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49,223千港元,较2022年的11,418千港元亏损扩大331%[15] - 公司2023年收入为81.5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20.5百万港元减少32.4%[29] - 公司2023年亏损为49,49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10千港元大幅增加[24] - 公司本年度录得净亏损约49.2百万港元,较去年的13.1百万港元亏损有所扩大[61] 分部收入 - 产品开发分部2023年收入为78,644千港元,同比下降32.9%[15] - 健康分部2023年收入为695千港元,同比下降56.8%[15]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78.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17.3百万港元减少32.9%,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放缓导致防疫产品销售减少[33]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为747,000港元,较去年310,000港元增长141%[38] - 健康分部收入为695,000港元,较去年1.6百万港元减少56.6%,亏损减少75.9%至768,000港元[40]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减少38.6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2.9%[52] - 电子商務平台收入为25.9百万港元,较去年29.3百万港元减少11.6%[49] 地区收入 - 香港地区2023年收入为46,038千港元,同比下降36.5%[19] - 中国内地2023年收入为35,422千港元,同比下降26.3%[19] - 香港市场收入为46.1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6.5%,较2022年的72.4百万港元减少36.3%[32]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35.4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43.5%,较2022年的48.1百万港元减少26.4%[32] 成本与开支 - 销售成本减少17.2%至42.6百万港元[53] - 毛利减少43.8%至38.8百万港元,毛利率由57.3%降至47.7%[54] - 其他收入减少至5.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减少[5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的6.8百万港元下降21.8%至本年度的5.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营销策略调整[58] - 行政开支由去年的78.1百万港元减少9.9%至本年度的70.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59]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为30,004千港元,较2022年的39,327千港元减少23.7%[24] 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74,216千港元,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7] - 公司未动用的银行融资约为38,385千港元,预计能够重续银行融资[9] - 公司预计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将有足够的营运资金支付其财务责任[11] - 公司2023年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13,971千港元,同比增长10.1%[21] - 公司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亏损为1,279千港元,而2022年为收益518千港元[21] - 公司2023年香港利得税支出为133千港元,同比下降93.3%[22] - 公司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51千港元,而2022年为抵免9千港元[22]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2,627千港元,较2022年的14,777千港元减少14.5%[27]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6,875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01千港元减少42.2%[28] - 公司2023年投资物业净租金收入为-589千港元,较2022年的-799千港元有所改善[24] - 公司存货由2022年的27.3百万港元减少41.8%至2023年的15.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制成品减少[67]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由2022年的14.4百万港元减少25.1%至2023年的10.8百万港元[7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的1.1上升至2023年的1.3,流动比率由0.3下降至0.2[71] - 公司抵押予银行的资产账面值为491.2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530.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3]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控制行政及运营成本来改善盈利能力[8] - 公司计划在中国内地市场扩展儿童健康补充品业务,并扩大分销网络[45] - 公司在广东云浮市兴建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8]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彭少衍先生自1996年起一直有效经营及管理集团[81] - 公司于2022年7月1日委任财务总监黄铭杰先生为公司秘书[8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本年度未进行任何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赎回[85] - 公司已向所有董事作出特定查询,确认其在本年度已遵守标准守则[84]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品牌开发及管理、健康分部、产品开发分部及货品买卖分部[88][89] - 公司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86]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80] - 公司已应用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一人兼任外[81] 其他 - 公司未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78] - 公司将于2023年9月25日至2023年9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9] - 公司持有丰盛股份的账面值为13.2百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的2.1%,并确认公平值亏损0.6百万港元[64] - 公司持有南京中生股份的账面值为5.4百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的0.9%,并确认公平值收益0.4百万港元[65]
衍生集团(0689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2 16:57
收入与分部表现 - 公司2022/2023中期收入约为41.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7百万港元减少约4.0%[12] - 产品开发分部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95.4%,较2021年同期的95.3%略有增加[12]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的收入贡献从2021年同期的1.2%增加至本期间的2.1%[12]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占比从2021年同期的0.5%增加至本期间的1.5%[12] - 健康分部收入占比从2021年同期的3.0%下降至本期间的1.0%[12] - 香港市场收入为20.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0.0%,较2021年同期的19.3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3]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20.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0.0%,较2021年同期的23.4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3] - 香港市场收入增加主要受益于政府消费券计划的刺激[13]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中国内地公民购买能力减弱[13]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39.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0%,亏损增加至15.9百万港元,亏损率上升至40.8%[14]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为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0.8%,占总收入2.1%,亏损为32,000港元[17]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为0.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7.5%,占总收入1.5%,溢利为0.6百万港元[18] - 健康分部收入为0.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8.8%,占总收入1.0%,亏损为0.4百万港元[19] - 公司总收入为41.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0%,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分部销售减少[28]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40,986千港元,同比下降4%[9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40,986千港元,同比下降4.0%[119]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39,085千港元,同比下降3.9%[119]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为885千港元,同比增长70.8%[119]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为615千港元,同比增长207.5%[119] - 健康分部收入为401千港元,同比下降68.8%[119] 成本与利润 - 销售成本为2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6%,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分部销售下降[29] - 毛利为19.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4%,毛利率为47.6%,略有上升[30]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9,519千港元,同比下降3.4%[9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24,021千港元,同比扩大36%[9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24,237千港元,同比扩大35.4%[9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亏损为24,021千港元,同比扩大36.1%[122] - 期内亏损为24,22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7,212千港元增加40.7%[13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22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0.016港元增加37.5%[133] 市场与销售策略 - 公司计划通过增聘分销商扩展分销网络,并投入更多资源提升企业形象以扩大客户基础[22] - 公司将升级电子商务平台,专注于向中国内地客户销售“衍生”产品,电子商务收入为15.0百万港元[27]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27.6%,从3.7百万港元降至2.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广告策略转向线上[34] 生产与投资 - 公司计划提高自家品牌产品的生产效率,并在广东云浮市兴建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房[24] - 公司认购合营公司股份60,000,000港元,占51%股权,丰盛认购49%股权[56] - 公司向合营公司注入股东贷款69,400,000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尚待注入34,910,000港元[56] - 衍富的控股股东向合营公司注入股东贷款58,280,000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尚待注入58,280,000港元[56] 财务与现金流 - 其他收入增加284.3%,从1.0百万港元增至3.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从0.2百万港元增至2.2百万港元[31] - 行政开支减少4.2%,从38.4百万港元降至36.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从12.6百万港元降至11.5百万港元[35] - 本期间净亏损增加至24.2百万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17.9百万港元[37] - 其他全面开支减少83.1%,从6.6百万港元降至1.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14.3百万港元[38] - 存货减少31.5%,从27.3百万港元降至18.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减少28.6%[4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51.4%,从12.4百万港元降至6.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保健产品分销商的应收款项减少[45]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48.7%,从11.9百万港元降至6.1百万港元[47] - 银行结余减少至11.2百万港元,资产抵押账面值减少至489.2百万港元[48][50] - 公司采取审慎的财务及库务政策,集中管理财务活动,并定期监测现金状况及资金需求[5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634,373千港元,同比下降8.6%[100]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值为-143,226千港元,同比扩大13.7%[10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76,452千港元,同比下降8.4%[10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276,452千港元,同比下降8.4%[10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淨虧損約24,237,000港元[109] - 公司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約143,226,000港元[109] - 公司採取措施提高盈利能力,包括提高自有品牌產品生產效率、控制行政及運營成本、物色其他融資來源[109] - 公司與主要往來銀行維持持續溝通,董事認為能夠於到期日重續銀行融資[10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8,664,000港元[107] - 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5,779,000港元[107] - 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8,492,000港元[107] -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159,000港元[107] - 公司董事評估自2022年9月30日起計不少於十二個月的現金流量預測,認為有足夠營運資金履行財務責任[110]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政府补贴收入为2,210千港元,同比增长844.4%[12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6,137千港元,同比下降6.5%[12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开支为216千港元,同比下降14.0%[1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66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647千港元增加45.4%[129]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62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548千港元减少20.4%[129]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为34,054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8,772千港元增加81.4%[134] - 贸易应收款项为6,032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2,404千港元减少51.4%[136] - 贸易应付款项为33,51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7,725千港元减少11.2%[138]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为2,736千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43] - 公司未派付任何股息,与2021年同期一致[130]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9,180千港元[140]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的香港上市股本證券價值為2,139,159.3千港元[150]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資產的香港上市股本證券價值為34,054,187.72千港元[150]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的人壽保單之按金及預付款項價值為6,416千港元[150]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本證券價值為985千港元[150] - 收購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產生的認購期權價值為1,589千港元[15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及其配偶关丽雯女士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54,24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76%[59] - 公司主要股东衍富持有公司股份554,24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76%[64] - Viewforth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2.90%,丰盛通过Viewforth Limited间接持有相同股份[64]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持有公司相关股份14,01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28%[61] - 公司董事关丽雯女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14,01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28%[61]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持有相联法团衍富90%股权,关丽雯女士持有10%股权[62]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6] 购股权计划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總數為24,640,000股,相當於2014年9月30日已發行股份總數的3.1%[69]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每份購股權的行使價為0.826港元,較2014年10月16日首次公開發售每股股份發售價折讓30%[6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總數為8,928,000份[69] - 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總數為6,270,000份,截至2022年9月30日[73] - 購股權計劃授出之所有購股權獲行使後可予發行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80,000,000股,相當於股份上市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0%[72] - 購股權計劃的行使期由董事釐定,並於不遲於接納購股權要約日期起計十年之日結束[72] - 購股權股份的行使價應不低於授出當日聯交所收市價、前五個營業日平均收市價或股份面值的最高者[73]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彭少衍先生持有5,440,000份購股權,關麗雯女士持有3,200,000份購股權[70]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僱員合共持有288,000份購股權[70]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在2015年4月28日获得每股1.460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7日,共225,000股[76] - 公司董事关丽雯女士在2015年4月28日获得每股1.460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7日,共225,000股[76] - 公司雇员在2015年4月28日获得每股1.460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7日,共90,000股[76] - 公司顾问在2015年4月28日获得每股1.460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6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7日,共180,000股[76]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在2016年10月3日获得每股2.144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10月3日至2026年10月2日,共300,000股[76] - 公司董事关丽雯女士在2016年10月3日获得每股2.144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10月3日至2026年10月2日,共324,000股[76] - 公司雇员在2016年11月18日获得每股2.264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11月18日至2026年11月17日,共27,000股[76] - 公司顾问在2015年4月28日获得每股1.460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4月28日至2025年4月27日,共180,000股[76]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在2017年12月21日获得每股1.412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8年12月21日至2027年12月20日,共324,000股[76] - 公司董事关丽雯女士在2017年12月21日获得每股1.412港元的购股权,行使期为2018年12月21日至2027年12月20日,共324,000股[7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程序、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83]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负责审阅和厘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84]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负责就董事委任及继任人选向董事会提出建议[85] - 公司采用ISO 9001品质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90] - 公司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制定应急指引以应对产品安全问题或潜在风险[91] - 内部审核部每季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汇报,负责独立评估内部监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程序的有效性[92] - 公司采用COSO的《内部监控综合架构》进行风险管理,确保业务成功并为持份者创造价值[88]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由彭少衍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符合公司最佳利益[78] - 公司秘书由财务总监黄铭杰先生兼任,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要求[79]
衍生集团(0689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8 17:1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2022年收入为120,546千港元,同比增长0.9%[5] - 2021/2022年毛利率为57.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5] - 公司年內虧損為13,105千港元,同比減少64.4%[5] - 每股虧損為1.09港仙,同比減少62.8%[5] - 公司年度总收入为1.205亿港元,同比增长0.9%[28] - 公司录得净亏损131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3680万港元减少64.4%[28] - 公司2021/2022年度收入约为1.205亿港元,同比增长0.9%[50]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为1.205亿港元,较去年的1.194亿港元增长约0.9%[52] - 公司2022年收入为1.205亿港元,较2021年的1.194亿港元增长0.9%,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分部的销售增长[86][87] - 公司本年度录得净亏损约13.1百万港元,相比去年的净亏损约36.8百万港元有所改善[106]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品牌開發及管理分部,專注於個人護理產品的採購及品牌管理[7] - 公司健康分部專注於為香港及中國的母嬰提供中醫保健相關服務[9]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主要业务包括产品开发分部和货品买卖分部[12] - 产品开发分部涵盖个人护理产品、保健品及家居产品,品牌包括“衍生”、“太和堂”、“千里马”等[12] - 货品买卖分部涉及护肤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及家居产品的买卖与分销[12] - 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贡献了97.3%的收入,是公司最大的业务部门[50]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占比为97.3%,较去年的97.1%略有提升[52]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1.173亿港元,同比增长1.1%,利润率为0.7%,较去年的亏损率14.5%大幅改善[57]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为130万港元,同比下降31.6%,利润为12.3万港元,同比下降58.0%[63]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为31万港元,同比下降36.6%,占总收入的0.3%[66] - 健康分部收入为160万港元,同比增长60%,占总收入的1.3%,亏损减少27.5%至320万港元[68]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增长130万港元,增幅1.1%,而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减少70万港元,降幅31.6%[87] 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收入约为724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0.1%,同比增长13.1%[51]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约为481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9.9%,同比下降13.2%[51] - 香港市场收入为724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0.1%,较去年的53.6%有所增加[53]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481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9.9%,较去年的46.4%有所下降[53] - 公司计划扩展中国大陆市场,推出蓓儿系列等多款新品[36] - 公司计划扩大中国内地市场,尤其是儿童健康补充品市场,并继续扩展分销网络[74][75] 生产与扩展 - 公司在广东省云浮市建设了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旨在通过自主生产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控制[26] - 公司计划扩大云浮健康医药产业园,将其发展为集健康食品、医疗设备和工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国际一流项目[35] - 公司正在建设云浮衍生健康医药产业园,集种植、生产、文旅、康养、销售为一体[39]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品牌生产和ODM/OEM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39] - 公司在广东省云浮市建立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旨在通过自产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控制[80][83] 产品与创新 - 公司推出了包括“贝儿系列”在内的多种新产品,以满足香港和中国大陆消费者对高质量健康补充品的需求[34] - 公司致力于儿童保健产品市场,并保持显著的市场份额[25] - 公司推出防疫类消毒杀菌新产品,市场反响良好[38] 股息与分红 - 公司未派發中期及末期股息[5] - 公司未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9] 董事会与管理层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以及非执行董事黄慧玲女士和田珊珊女士[14] - 关丽雯女士自1996年起担任集团董事总经理,负责监督集团业务运营,拥有超过30年保健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及家居产品的分销、市场推广及销售经验[153][154] - 关丽雯女士自2010年起担任轩辕教育基金会永久荣誉主席,致力于中国教育工作的发展[153][154] - 关丽雯女士于2017年担任香港孕婴童业协会有限公司副会长,并于2018年担任香港博爱医院董事会董事[153][154] - 黄慧玲女士自2010年起担任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5年会计、税务及审计经验,并担任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58][159] - 田珊珊女士自2021年起担任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10年投资管理及公司秘书经验,现任Fullshare Holdings Limited总裁助理,该公司为公司的主要股东[161] - 田珊珊女士于2021年12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0年投资管理及公司秘书实务经验[162] - 刘智杰先生于2017年10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副总经理兼香港个人银行业务主管[165] - 李禄兆先生于2014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约30年商业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168] - 邓声兴博士于2010年1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约20年金融及证券业经验[169] - 郭宝琳女士于2021年8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拥有超过14年公司秘书服务经验[174] - 公司秘书变动:王仲谦先生自2021年8月2日起辞任公司秘书,郭宝琳女士同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75][178] - 销售副总监卓华杰先生负责管理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护肤产品、个人护理产品、一般食品以及中药产品,拥有16年相关经验[176][179] - 信息技术总监麦永强先生负责公司网络管理及信息技术支持,拥有超过24年相关经验[177][17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主要业务为保健产品的营销、销售及制造[182] - 报告披露了香港尖沙咀总部、元朗仓库、沙田仓库及广东省云浮市制造工厂的ESG表现[182] - 公司采用量化指标进行绩效审查,报告频率为一年一次,并努力披露ESG议题的挑战和机遇[184] - 公司定期与持份者沟通,以更好了解最重要的ESG相关议题,并努力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184] - 公司在报告年度开展了持份者调查,以更好地了解持份者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意识及期望[186] - 公司确认了18个可持续发展议题,涵盖环境保护、雇佣及劳工管理、经营惯例及社区投资四大范畴[187] - 公司通过问卷调查确认了客户、供应商及员工为最重要的持份者,并收集了他们的反馈[187] - 公司通过统计分析和内部策略审查,绘制了“ESG重要性矩阵图”,确认了与公司相关的ESG重要议题[187] - 公司制定了ESG治理架构,董事会负责制定和管理ESG策略,并对ESG议题进行风险管理[198] - 公司计划提升生产线设备及机器的环保特性,并与客户及供应链业务伙伴合作开发绿色技术[199] - 公司在可行情况下将投资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及应用[199] - 公司制定了资源利用、排放控制等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99] - 公司确认已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并加强了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措施[200] - 公司继续履行对社区及其中人群的贡献承诺[200] 其他财务信息 - 存貨週轉天數為167.9天,同比增加51.4%[5] - 貿易應收款項週轉天數為27.4天,同比減少18.7%[5] - 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收入为2930万港元,较2021年的3490万港元有所下降[81] - 公司销售和分销费用减少37.6%,从1100万港元降至680万港元,主要由于广告策略转向线上营销[97] - 公司行政费用减少890万港元,降幅10.3%,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从2980万港元降至2520万港元[98] - 公司其他收入从390万港元增至720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租金收入增加[95] - 公司录得其他收益1010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资产的收益820万港元[96] - 公司其他收入从去年的约3.9百万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的约7.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租金收入的增加[100] - 公司本年度录得其他收益约10.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的收益约8.2百万港元[10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去年的约11.0百万港元下降约37.6%至本年度的约6.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线上市场营销策略的改变[102] - 行政开支从去年的约87.0百万港元减少约8.9百万港元或10.3%至本年度的约78.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的减少[103] - 公司本年度录得其他综合开支约4.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约10.1百万港元[107] - 公司持有的Fullshare股份账面值为约13.8百万港元,公平值亏损约6.0百万港元确认为其他综合开支[109] - 公司持有的南京中生股份账面值为约5.0百万港元,公平值亏损约3.9百万港元确认为其他综合开支[115] - 公司存货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20.1百万港元增加约35.7%至2022年3月31日的约27.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的增加[12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5.7百万港元增加约116.8%至2022年3月31日的约12.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产品开发部门客户购买保健产品的增加[12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750万港元增加58.7%至2022年3月31日的约1190万港元[125] - 公司银行结余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1510万港元减少4.9%至2022年3月31日的约1440万港元[125] - 公司未偿还银行借贷为约3.186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约4810万港元[125]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1,流动比率为0.3[125] - 公司持作买卖的股本证券账面值为约160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的0.2%[12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570万港元增加116.8%至2022年3月31日的约1240万港元[126] - 公司以银行为受益人质押的资产账面值为约5.306亿港元[131]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1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号康宏广场航天科技大厦12楼1213–1215室[1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5] - 公司股份在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893[15] - 公司网站为www.hinsanggroup.com,联系邮箱为contact@hinsanggroup.com[15]
衍生集团(0689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0 16:3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针对儿童的保健产品的营销、销售和制造,其中“衍生”品牌具有长期声誉[17] - 公司通过电子平台继续扩展电子商务业务,以顺应消费者趋势[17] - 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利润,交易知名品牌的护肤、个人护理和瘦身产品[17] - 公司正在发展中医保健以及诊断和治疗服务项目[17] - 公司推出新产品包括“衍生蓓食无优颗粒冲剂”和“彭祖衍生馆酒筲箕草本精华”[24][27] - 公司计划逐步淘汰低利润产品,集中资源发展高利润的产品开发分部[32][36] - 公司计划通过开发新产品丰富健康补充品组合,并聚焦中国儿童健康补充品市场,受益于“三孩”政策[41] - 公司将继续扩展分销网络,增聘分销商并投入更多资源提升企业形象以扩大客户基础[43] - 公司计划通过自建生产厂减少产品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控制,生产厂已于2020年9月19日投产[47] - 电子商务平台收入为15.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0%,公司将继续推出高质量健康补充品以扩充产品组合[52] 财务表现 - 公司本期间收入约为4270万港元,同比下降33.4%[18][20]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4070万港元,同比下降34.9%,亏损600万港元,亏损率从5.2%增至14.6%[25][27]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为50万港元,同比下降58.3%,亏损3.8万港元[30][31]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为20万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0.5%[33][36] - 健康分部收入为130万港元,同比增长210.1%,亏损180万港元[35] - 香港市场收入为1930万港元,同比下降51.4%,占总收入的45.2%[19][21] - 中国市场收入为2340万港元,同比下降4.1%,占总收入的54.8%[19][21] - 公司总收入为42.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4%,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分部销售下降[55]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下降2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4.9%,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下降0.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3%[56] - 销售成本下降17.9%至2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分部销售下降[59] - 毛利下降45.0%至20.2百万港元,毛利率从57.2%下降至47.3%,主要由于高毛利率产品销售下降[60] - 公司其他收入减少约65.5%,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90万港元减少至本期间的约100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从250万港元减少至20万港元[6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约44.5%,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60万港元减少至本期间的约370万港元,主要由于广告开支减少[67] - 公司行政开支减少约4.5%,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020万港元减少至本期间的约3840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从1520万港元减少至1260万港元[68] - 公司本期间录得净亏损约1790万港元,较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1220万港元有所增加[70]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工具录得公平值亏损约920万港元,而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公平值收益约580万港元[71] - 公司持有的丰盛控股股份公平值从2021年3月31日的1980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1260万港元,录得公平值亏损约720万港元[79] - 公司持有的南京中生股份公平值从2021年3月31日的890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690万港元,录得公平值亏损约200万港元[80] - 公司存货减少约10.7%,从2021年3月31日的2010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1790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减少约9.6%[8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增加约8.1%,从2021年3月31日的57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620万港元,主要由于分销商采购健康产品增加[8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增加约54.9%,从2021年3月31日的75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1160万港元[8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5.7百万港元增加8.1%至2021年9月30日的约6.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购买产品开发分部的保健产品导致经销商的贸易应收款项增加[8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7.5百万港元增加54.9%至2021年9月30日的约11.6百万港元[8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1年3月31日的约15.1百万港元轻微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约15.2百万港元,银行借贷约为336.0百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额约为67.4百万港元[90] - 资产抵押的账面值从2021年3月31日的527.2百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524.2百万港元[98] - 资本承担从2021年3月31日的744,000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824,000港元[9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总员工数为292人,薪酬包括固定薪金及销售绩效佣金[40] - 公司认认购合营公司股份60,000,000港元之51%,丰盛认认购合营公司股份60,000,000港元之49%[106] - 来自本公司的股东贷款为69,400千港元,其中34,910千港元尚待注入[106] - 来自衍富的控股股东贷款为58,280千港元,全部尚待注入[106]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股份中的好仓,彭少衍先生实益拥有8,385,000股,持股比例为0.77%[116]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股份中的好仓,彭少衍先生配偶权益为5,223,000股,持股比例为0.48%[116] - 关丽雯女士实益拥有5,223,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48%[121] - 彭少衍先生实益拥有8,125,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74%[126] - 衍富公司实益拥有554,24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76%[121] - Viewforth Limited实益拥有2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2.90%[137] - 丰盛公司通过Viewforth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2.90%[137] - Magnolia Wealth International Limited通过丰盛公司持有25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2.90%[137] - 季昌群通过Magnolia Wealth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丰盛公司约38.69%的权益,并直接持有丰盛公司约4.62%的权益[13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91,796,000股,截至2021年9月30日[124][137] - 公司于2014年9月25日采纳了两项购股权计划,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和购股权计划[142][143]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授出的購股權總數為24,640,000股,佔2014年9月30日已發行股份總數的3.1%[144][145]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行使價為每股0.826港元,較2014年10月16日首次公開發售價折讓30%[147][14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總數為8,928,000份,期間無購股權被授出、行使或沒收[148][149] - 購股權計劃的總發行股份上限為80,000,000股,佔上市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0%[151][152] - 購股權計劃的有效期為10年,自2014年10月16日起生效,期滿後不再發行購股權[151][15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总数为6,270,000份[154] - 本期期间内,公司未授出、行使或没收任何购股权[154] - 董事彭少衍先生持有2,68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1.460港元至2.144港元不等[157] - 董事关丽雯女士持有2,68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1.460港元至2.144港元不等[157] - 雇员合计持有3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1.460港元至2.264港元不等[157] - 顾问合计持有6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1.460港元[157]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并加强内部监控系统[159]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所有守则条文[161] - 公司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4][168]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65][169]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负责审查和确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166][170]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负责向董事会推荐董事任命及继任人选[172][174]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确保其有效性[176]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包括会计和财务报告职能的资源充足性[176] - 公司董事会认为,由彭先生兼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符合集团的最佳利益,因其自1996年以来一直有效管理集团[162] - 公司自2021年8月2日起委聘外部供应商郭宝琳女士为公司秘书,负责向董事会汇报[16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已遵守该守则[163][167] - 公司董事会通过审计委员会持续与董事会沟通任何重大事项,确保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176] 质量管理与内部审计 - 公司采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生产流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80] - 所有食品和中药产品需通过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测试[180] - 公司定期监控供应商的生产和质量检查程序,确保产品合规和安全[180] - 内部审计部门每季度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186] - 内部审计部门采用基于风险管理的方法制定年度审计计划,覆盖集团内重大风险业务活动[189] - 审计委员会审查并批准年度内部审计计划,评估财务、运营、合规和欺诈风险[189] - 公司通过审计委员会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查,认为其有效且完善[195] - 公司未发现可能对股东造成影响的重大违规情况或重大关注事项[197]
衍生集团(0689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23 18:4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为营销、销售和制造以儿童为主要目标的保健产品,其中“衍生”品牌具有长期声誉[20] - 公司通过电子平台继续扩展电子商务业务,以顺应消费者趋势[20] - 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利润,交易知名品牌的护肤、个人护理和瘦身产品[20] - 公司正在开发母婴中医保健以及诊断和治疗服务项目[20] - 公司计划通过自建生产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OEM成本,并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控制[53] - 生产厂已于2020年4月30日建成,并于2020年9月19日开始投产,具备48,884.36平方米的全自动生产线[53] - 公司将继续开发新产品,专注于香港及中国的妇婴健康补充品市场,并扩大分销网络以抓住“二孩”政策带来的机遇[46][49] 财务表现 - 公司本期间收入约为6410万港元,同比下降29.5%,相比2019年同期的9090万港元[22][23]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6250万港元,同比下降28.7%,占总收入的97.5%,相比2019年的96.3%[22][23] - 香港市场收入为397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1.9%,同比下降35.6%,主要由于中国游客减少92.7%[25][27] - 中国市场收入为244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8.1%,同比下降16.7%,同样受疫情影响[25][27]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为120万港元,同比下降38.9%,占总收入的1.9%,相比2019年的2.2%[22][23][32] - 健康分部收入为41.4万港元,同比下降68.7%,占总收入的0.6%,相比2019年的1.5%[22][23][40] - 产品开发分部亏损330万港元,利润率下降至-5.2%,相比2019年同期的26.6%[30][33]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盈利50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亏损13.8万港元[32][35] - 健康分部亏损189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亏损1350万港元[40] - 健康分部收入为414,000港元,同比下降68.7%,亏损为1.89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亏损13.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42] - 公司总收入为64.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9.5%,主要由于品牌开发与管理及商品贸易分部的销售下降[55]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下降25.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8.7%,品牌开发与管理分部收入下降0.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8.9%[56] - 销售成本增加20.5%,从22.8百万港元增至27.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库存减值2.5百万港元[57] - 毛利润下降46.2%,从68.2百万港元降至36.7百万港元,毛利率从75.0%降至57.2%[58] - 公司本期间收入为64.1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0.9百万港元减少29.5%,主要由于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以及货品买卖分部的产品销售额下降[59] - 产品开发分部的收入较2019年同期减少25.1百万港元,减幅为28.7%[59]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的收入较2019年同期减少0.8百万港元,减幅为38.9%[59] - 公司本期间毛利为36.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8.2百万港元减少46.2%,毛利率由75.0%减少至57.2%[61] - 公司本期间销售成本为27.4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2.8百万港元增加20.5%[60] - 公司本期间其他收入为2.9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百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获得香港特区政府的「保就业」计划补贴2.5百万港元[64] - 公司本期间净亏损为12.2百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净利润70,000港元[7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本期间存货为18.9百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0.7百万港元增加76.8%,主要由于成品库存增加43.7%[84] - 公司本期间贸易应收款项为2.7百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6.3百万港元减少83.7%[85] - 公司存货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10.7百万港元增加76.8%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18.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增加43.7%至12.5百万港元[8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16.3百万港元减少83.7%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2.7百万港元[8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14.4百万港元减少47.4%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7.6百万港元[90][95]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0年3月31日的约12.4百万港元增加17.9%至2020年9月30日的约14.7百万港元[91][96]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3月31日的0.7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0[91][96]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0年3月31日的0.7下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0.5[91][96] - 公司资产抵押账面值从2020年3月31日的452.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488.2百万港元[93][98]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无资本承担,而2020年3月31日的资本承担为38.2百万港元[94][9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中,彭少衍先生及其配偶关丽雯女士合计持有554,24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76%[131][136] - 彭少衍先生直接持有8,385,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77%,其配偶关丽雯女士直接持有5,223,000股,占0.48%[131] - 彭少衍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及家族权益持有554,24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76%[131][13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91,796,000股,截至2020年9月30日[137][142] - 彭少衍先生持有8,125,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74%[135] - 关丽雯女士持有5,885,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54%[135] - 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分别持有公司相联法团衍富90%和10%的权益[136] - 主要股东Genwealth持有554,242,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50.76%[157] - Viewforth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2.90%[157] - Fullshare持有2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2.90%[157] - Magnolia Wealth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2.90%[157] - 季昌群持有2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2.90%[157] 购股权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总数为8,928,000份,占2014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1%[16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每份购股权的行使价为0.826港元,较2014年10月16日首次公开发售每股股份发售价折让30%[16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总数为8,928,000份,期间无购股权被授出、行使或没收[167] - 董事彭少衍先生持有2,720,000份购股权,行使期为2018年10月16日至2024年9月24日[170] - 关丽雯女士持有1,600,000份购股权,行使期为2018年10月16日至2024年9月24日[170] - 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总数为6,270,000份[177] - 购股权计划自2014年10月16日起十年内有效,此后不再进一步发行购股权[173] - 购股权股份的行使价不得低于以下最高者:授出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176] - 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80,000,000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73] - 购股权计划旨在吸引和挽留对公司有贡献的合资格参与者[173]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公司董事、员工、顾问、客户、供应商等[175] - 购股权计划的行使期不超过十年[173] - 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股份发行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73] - 公司董事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分别持有225,000和3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460港元[180] - 公司员工合计持有3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460港元[180] - 公司顾问合计持有6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460港元[180] - 公司总购股权数量为6,270,000股[18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0] - 公司董事会主席彭少衍先生兼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认为此举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84] - 公司非执行董事袁志平先生因暂停职务未能出席2020年9月29日的年度股东大会[185]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所有守则条文[183]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公司治理,提高问责性和运营透明度[182] - 公司董事已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10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6] - 公司于2010年11月5日通过董事决议案成立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财务报告流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92][19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禄兆先生[192][193] - 公司于2010年11月5日通过董事决议案成立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确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奖金及其他报酬[194][195]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主席为刘智杰先生[194][195] - 公司于2010年11月5日通过董事决议案成立提名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推荐董事任命或重新任命及董事会继任管理[197][199]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邓声兴博士[197][199]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确保其有效性,特别是在治理、财务、运营和合规方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198][200] - 审计委员会持续监督集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与董事会就任何重大事项进行沟通[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号康宏广场航天科技大厦12楼1213-1215室[1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7]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票代码为6893[17] - 公司核数师为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7] - 公司法律顾问为翟氏律师行和郭叶陈律师事务所[17] - 公司网站为www.hinsanggroup.com[1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总员工数为314人,薪酬包括固定薪金及销售绩效佣金,并实施年度绩效评估系统[43][44] 电子商务与市场表现 - 电子商务平台收入为17.8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8.9百万港元大幅增长,主要由于中国市场的在线购物普及[53] 股息与投资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4][115] - 公司于本期间无进行重要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117] 融资与贷款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衍生行与银行订立融资函件,获得最高19.9百万港元的非承诺分期贷款、循环贷款融资及企业税务贷款,期限不超过5年[125] - 衍生行已于2020年7月24日偿还融资函件项下所有未偿还款项,相关责任已悉数解除[126]
衍生集团(0689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30 06:03
财务表现 - 公司2019/2020年收入为176,209千港元,同比下降4.2%[8] - 公司2019/2020年毛利为118,391千港元,同比下降7.1%[8] - 公司2019/2020年亏损为32,253千港元,同比增加177.6%[8] - 公司2019/2020年毛利率为67.2%,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8] - 公司2019/2020年净利率为-18.3%,同比下降190.5个百分点[8] - 公司2019/2020年股本回报率为-9.6%,同比下降317.4个百分点[8] - 公司2019/2020年总资产回报率为-5.1%,同比下降200.0个百分点[8] - 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1.762亿港元,同比下降4.2%,净亏损为3230万港元,较上年的1160万港元亏损扩大[44][46] - 公司收入为1.762亿港元,同比下降4.2%,去年收入为1.84亿港元[65] - 产品开发分部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96.3%,与去年持平[65] - 香港市场收入为1.23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70.0%,同比下降14.7%[66] - 中国市场收入为528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0.0%,同比增长34.4%[66]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为1.697亿港元,同比下降4.2%,利润为810万港元,同比下降77.2%,利润率从20.2%降至4.8%[72][74]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为320万港元,同比下降34.2%,录得亏损4.2万港元,去年同期利润为130万港元[78][79]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为零,去年同期为37.2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的0.2%[81][84] - 健康分部收入为320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的1.8%,亏损227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670万港元[83][85] - 公司收入为1.76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4.2%,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分部的销售减少[101] - 电子商务平台收入为289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61.5%,主要由于中国市场的在线购物普及[101] - 公司毛利为1.184亿港元,毛利率从69.2%降至67.2%,主要由于高利润产品销量下降[107] - 公司销售成本为57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2%,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分部的成本上升[103][105] - 公司其他收入为1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65.9%,主要由于未收到上市股本证券的股息收入[108][111] - 公司录得其他亏损2810万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减值亏损2010万港元[109][112] - 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2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9.2%,主要由于广告策略调整,减少电视媒体广告[11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19.2%,从27.2百万港元降至22.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广告策略调整[113] - 行政开支减少6.0%,从98.6百万港元降至92.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金开支减少[115][117] - 税项支出减少11.7%,从4.1百万港元降至3.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利得税拨备减少[116][118] - 本年度净亏损32.3百万港元,较去年的11.6百万港元增加[119][122] - 其他全面开支减少71.0%,从444.5百万港元降至129.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股权投资的公平值亏损减少[120][123] - 本集团持有两只上市股本证券,账面值分别为14.2百万港元和7.1百万港元,分别占总资产的2.2%和1.1%[128][129][130] - 存货增加62.5%,从6.6百万港元增至10.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增加67.3%[13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7.3%,从17.6百万港元降至16.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保健产品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34][135]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52.6%,从5.7百万港元增至14.4百万港元[136][138] - 银行结余减少80.5%,从63.8百万港元降至12.4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7[140]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9年3月31日的约63.8百万港元减少80.5%至2020年3月31日的约12.4百万港元[141] - 公司未偿还银行借贷约为250.6百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145.1百万港元[14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19年的0.3上升至2020年的0.7[141] - 公司流动比率保持在0.7,与2019年持平[141] - 公司资产抵押账面值约为452.5百万港元[144][149]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约为38.2百万港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145][150] - 公司未使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继续监控外汇敞口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146][151]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147][152] - 公司无具体未来重大投资计划或资本资产计划[148][153] 业务运营 - 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主要业务包括产品开发分部和货品买卖分部[23] - 产品开发分部涉及自有品牌的个人护理产品、保健品及家居产品,品牌包括“衍生”、“双龙”及“杀菌王”[23] - 货品买卖分部涉及从授权经销商及独立商家采购的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及家居产品的买卖和分销[23] - 公司在广东省云浮市建设了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旨在通过自主生产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控制[41][43] - 公司计划积极扩展云浮健康医药产业园,结合健康食品、医疗设备和工业观光旅游,以满足中国市场的健康需求[50][51] - 公司于2020年2月8日推出“Care Plus”品牌,以应对COVID-19疫情,新产品在市场上反响良好[53]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儿童健康产品市场,并认为这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领域[40][42] - 公司计划开发彭祖衍生馆,结合彭祖中医养生技术,发展工业观光旅游业务[50][51] - 公司计划在广东云浮市建设自主生产的健康补充品工厂,预计2020年6月投产[54][56] - 公司计划扩展海外市场,包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55][57] - 公司推出抗疫类消毒杀菌新产品“私+呵护”,并计划以中高端产品拓展市场[56] - 公司将进一步扩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海外电子商务,以增加营业额和利润[59] - 公司计划逐步淘汰低利润产品,将更多资源投入产品开发分部[80][84] - 公司将继续开发新产品,丰富健康补充品组合,并专注于中国儿童健康补充品市场[89] - 公司计划通过招募更多分销商和推广企业形象来扩大分销网络和客户群[89] - 公司计划扩大中国儿童健康补充品市场,并增聘分销商以扩展分销网络[91] - 公司在广东省云浮市投资1.623亿元人民币建设健康补充品生产厂,预计2020年6月投产[96][9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主席兼行政总裁彭少衍先生及执行董事关丽雯女士[26] - 公司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号康宏广场航天科技大厦12楼1213–1215室[2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29] - 公司股份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893[29] - 公司网站为www.hinsanggroup.com,查询可通过电邮contact@hinsanggroup.com[29] - 公司不推荐支付2020年度的末期股息[45][47] - 公司相信香港市场仍能为其业务发展提供稳定平台,并计划通过审慎策略应对挑战[4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共有194名员工,较2019年的221名有所减少[87] - 公司采用购股权计划以认可和感谢对集团作出贡献的员工[87]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之间无重大纠纷,将继续确保有效沟通和维持良好关系[88][90] - 关丽雯女士自1996年起担任集团董事总经理,负责监督集团业务运营,拥有超过20年保健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及家居产品的分销、市场营销和销售经验[163][165] - 黄慧玲女士拥有超过33年会计、税务及审计经验,自1993年起在香港执业注册会计师,并担任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168][169] - 袁志平先生自2016年起担任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12年中国及香港执业律师经验,专注于公司法、并购及资本市场交易,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17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智杰先生拥有超过35年的银行业经验,曾担任汇丰银行香港个人银行业务主管及亚太区策略执行业务主管[174][17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禄兆先生拥有约30年的商业会计和企业融资经验,曾在联交所工作约15年,负责监管香港上市公司的合规性[178][18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声兴博士拥有超过15年的金融和证券行业经验,现任香港金融分析师及专业评论家协会主席[179][181] - 公司秘书郭宝琳女士拥有超过12年的公司秘书服务经验,曾为私营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183][185] - 公司助理销售总监卓华杰先生自2005年加入公司,负责管理销售部门的日常运营,特别是在香港和海外市场的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普通食品及中药产品[187] - 公司致力于通过贡献和服务回馈社会[199] - 公司追求治理文化的持续改进[199] - 公司与业务合作伙伴和员工合作,坚持问责、公平、奉献和诚信[199] - 公司致力于为所有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成就[199] - 公司强调环境保护[199] - 公司关注公众需求,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积极采购防疫个人卫生用品并通过非政府组织提供给有需要的人[200]
衍生集团(06893)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24 12:3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针对儿童的保健产品的营销、销售和制造,其中“衍生”品牌具有长期声誉[23] - 公司通过电子平台继续扩展电子商务业务,以顺应消费者趋势[23] - 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利润,同时交易知名品牌的护肤、个人护理和瘦身产品[23] - 公司正在开发母婴中医保健以及诊断和治疗服务项目[23] - 公司将继续开发针对香港和中国市场的妇婴健康补充品[53][54] 财务表现 - 公司本期间收入约为90.9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4.7百万港元减少3.9%[25][26]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约为87.6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96.3%,较2018年同期减少4.1%[25][26][34] - 香港市场收入约为61.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7.8%,较2018年同期减少15.9%[29][31] - 中国市场收入约为29.3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2.2%,较2018年同期增长37.6%[29][31] - 产品开发分部利润为23.3百万港元,利润率为26.6%,较2018年同期增长3.2%[34][35]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约为2.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2%,较2018年同期减少19.9%[25][26][37] - 健康分部收入约为1.3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5%,较2018年同期增长73.2%[25][26][43] - 健康分部亏损约为13.5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亏损减少6.9%[43] - 公司总收入为90.9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3.9%,主要由于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和货品买卖分部销售下降[63]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下降3.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1%[64] - 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下降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9.9%[64] - 货品买卖分部收入下降72,000港元,同比下降100%[64] - 销售成本下降25.7%,从30.6百万港元降至22.8百万港元[66] - 公司本期间收入为90.9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3.9%,主要由于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以及货品买卖分部的销售额下降[67] - 产品开发分部收入减少3.7百万港元,降幅为4.1%,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收入减少0.5百万港元,降幅为19.9%,货品买卖分部收入减少72,000港元,降幅为100.0%[67] - 销售成本减少25.7%,从30.6百万港元降至22.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产品开发、品牌开发及管理分部以及健康分部的销售成本分别减少6.4%、6.1%和3.0%[69] - 毛利增加6.5%,从64.0百万港元增至68.2百万港元,毛利率从67.7%提升至75.0%[72] - 其他收入减少64.5%,从3.1百万港元降至1.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上市股本投资的股息收入减少2.2百万港元[7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15.4%,从11.4百万港元增至13.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市场的媒体广告开支和贸易推广开支增加[75] - 行政开支减少1.9%,从48.1百万港元降至47.1百万港元[76] - 公司本期间录得纯利70,000港元,而2018年同期为净亏损4.6百万港元[85] - 公司持有的丰盛股份公平值亏损94.4百万港元,确认为其他全面开支[86] 资产与负债 - 存货增加89.7%,从6.6百万港元增至1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分销的成品增加92.3%[95] - 南京中生股份的公平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13.6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1.1百万港元,确认公平值亏损2.5百万港元[97] - 公司存货从2019年3月31日的6.6百万港元增加89.7%至2019年9月30日的1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待分销成品增加92.3%至10.0百万港元[9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19年3月31日的17.6百万港元减少94.3%至2019年9月30日的1.0百万港元,周转天数从39.1天减少至18.7天[9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3月31日的5.7百万港元减少82.9%至2019年9月30日的1.0百万港元,周转天数从49.0天减少至26.8天[101][106]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9年3月31日的63.8百万港元减少48.5%至2019年9月30日的32.8百万港元[102][10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19年3月31日的0.3上升至2019年9月30日的0.5,流动比率从0.7上升至1.1[102][107]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的228.4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9月30日的175.7百万港元[105][110] - 公司资产抵押账面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264.7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9月30日的257.4百万港元[104][109]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额为65.0百万港元,银行借贷为181.0百万港元[102][107]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彭少衍先生及关丽雯女士共同实益拥有公司53.2%的已发行股本[137] - 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分别持有公司股份8,385,000股和5,223,000股,持股比例分别为0.77%和0.48%[144] - 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通过受控法团及家族权益持有公司股份554,242,000股,持股比例为50.72%[144][14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92,796,000股,截至2019年9月30日[150] - 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分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8,125,000股和5,885,000股,持股比例分别为0.74%和0.54%[153] - 彭少衍先生和关丽雯女士通过受控法团衍富持有公司股份554,242,000股,持股比例为50.72%[161] - 主要股东衍富持有公司股份554,242,000股,持股比例为50.72%[167] - Viewforth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50,000,000股,持股比例为22.88%[167] - Fullshare、Magnolia Wealth International Limited和季昌群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250,000,000股,持股比例均为22.88%[167] 购股权计划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總計可發行24,640,000股股份,佔2014年9月30日已發行股份總數的3.1%[174][177]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總數為8,928,000份,期間無購股權被授出、行使或沒收[180][181] - 購股權計劃總計可發行80,000,000股股份,佔公司上市時已發行股份的10%[185] - 購股權計劃的行使價為每股0.826港元,較2014年10月16日首次公開發售價折讓30%[179][180] - 購股權計劃的有效期為10年,自2014年10月16日起生效[185] - 購股權計劃的行使期由董事會決定,最長不超過10年[185] - 購股權計劃的授出需簽署要約函並支付1港元總代價[174][185] - 購股權計劃的授出不得使任何參與者在12個月內獲得的股份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185] - 購股權計劃有效期至2024年10月16日,期間可發行股份總數不超過80,000,000股,佔上市時已發行股份的10%[18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總數為6,270,000份,期間無任何購股權被授出、行使或沒收[188] - 購股權行使價不得低於以下最高者:授出日收市價、前五個營業日平均收市價或股份面值[188] - 董事彭少衍先生持有2,685,000份購股權,行使價範圍為1.412港元至2.144港元[198] - 董事關麗雯女士持有2,685,000份購股權,行使價範圍為1.412港元至2.144港元[199] - 僱員合共持有300,000份購股權,行使價範圍為1.460港元至2.264港元[200] 投资与融资 - 公司计划在广东省云浮市建设健康补充品生产厂房,已支付86.7百万人民币作为在建工程[57][59] - 电子商务平台收入为8.9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11%[58][60] - 公司向合营公司授予股东贷款金额为340万港元,未来预计将授予3400万港元,视时机及资金需要[120] - 已动用资金总额为9540万港元,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和香港的医疗中心及医院[120][121] - 公司回购了200万股股份,总代价为140.45万港元,所有回购股份均已注销[129][130]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衍生行获得银行提供的最高1990万港元贷款,期限不超过5年[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