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文控股(08019)

搜索文档
皓文控股(08019)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8 19:0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HAO WEN HOLDINGS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019) 皓文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會會議日期 皓文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公佈,本公司將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星期四)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審議並 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以及 考慮派發股息(如有)。 承董事會命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八日 於本公告發表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馮科明先生及柏潔女士,以及獨立非執 行董事陳君堯先生、馬思靜女士及何苑棋女士。 本公告的資料乃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 證券上市規則》而刊載,旨 在提供有關本公司的資料;董事願就本公告的資料共同及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 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本公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 方面均屬準確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 ...
皓文控股(08019.HK)8月18日收盘上涨43.14%,成交28.22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8 16:25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皓文控股股价单日上涨43.14%至0.365港元/股,成交量68.15万股,成交额28.22万港元,振幅达182.35%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3.77%,年初至今累计下跌62.5%,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5.97%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3858.3万元,同比减少15.65% [1] - 归母净利润-836.3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0.82% [1] - 毛利率74.2%,资产负债率21.68% [1] 行业估值 - 其他金融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2.87倍,行业中值-0.2倍 [1] - 皓文控股市盈率-10.05倍,在行业中排名第116位 [1]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招商局中国基金2.58倍、维信金科3.01倍、香港信贷3.95倍、国银金租4.47倍、海通恒信4.81倍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中国境内生物质燃料生产贸易、香港地区放债业务,以及生物降解食物容器与工业包装产品销售 [2] - 主要子公司包括亿得集团、勇智有限公司和球谊(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2]
皓文控股(0801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7:0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 --- | | 公司名稱: | 皓文控股有限公司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5日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019 | 說明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0 | 本 ...
皓文控股(0801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综合收入为人民币3858.3万元,较2023年减少15.6%[7]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814万元,占总收入72.9%[6] - 电子零部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44.3万元,较2023年减少20.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为人民币398万元,较2023年减少49.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836.3万元,较2023年减少10.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03.8万元,较2023年减少49.5%[8]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为人民币2254.2万元,较2023年减少14.7%[9]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57.1万元(2023年:人民币154.5万元),同比增长1.7%[27] 贷款组合表现 - 贷款组合净额为人民币30138.8万元,较2023年减少6.7%[10] - 有担保贷款金额为人民币22526.1万元,无担保贷款为人民币7612.7万元[10] - 一年内到期应收贷款为人民币12733.2万元,占贷款组合42.3%[11]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约人民币1.149亿元(2023年:人民币8608万元),主要因经济衰退削弱借款人还款能力[12] 流动性和资本结构 - 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7.8倍降至2024年的3.1倍,反映流动性收紧[14] - 现金及短期证券投资总额增至人民币6140万元(2023年:人民币3828万元)[14] - 资产负债比率微降至21.7%(2023年:22.7%)[14] - 公司无银行及其他借贷[187] - 公司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185] 金融资产投资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增至人民币5778万元(2023年:人民币3544万元),未变现收益为人民币398万元[20][22] - 对中国投融资集团持股4.5%,公允值人民币2341万元,占金融资产组合的40.5%[20] - 出售Peak Zone Group Limited 5.4%股权,代价为8万港元(约人民币7.2万元)[13] - 提前偿还无抵押债券本金约人民币141万元(相当于150万港元)[19] 董事及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冯科明先生37岁,拥有逾10年银行及金融行业经验[31] - 执行董事柏洁女士45岁,拥有逾10年投资及金融行业经验[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先生为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32]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1] - 年度董事会会议共举行6次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具备逾10年审计及会计专业经验[41] - 公司已获得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提交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42] - 执行董事冯科明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将轮值退任并有资格膺选连任[49] - 董事可获取公司全部资料并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43] - 公司为董事提供法律行动保险保障[46] - 董事會定期會議每年召开四次,约每三个月一次[38] - 董事會會議通知提前14天发出,会议文件提前至少3日寄发[38] 董事会多元化及结构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女性(60%)和2名男性(40%)[59] - 董事会年龄分布:3名董事(60%)在50至59岁,2名董事(40%)在40至49岁[59] - 董事会服务年限:3名董事(60%)服务超过4年,2名董事(40%)服务在4年内[59] - 所有5名董事(100%)具备会计及财务或管理专业经验[59]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董事会组成架构和成员多元化包括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48]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8项维度[58]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度共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48][50][51]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明确董事甄选标准和程序[52] - 提名委员会定期评估董事会空缺及多元化结构(包括性别、年龄、技能)[56][58] 董事及员工培训 - 所有董事(100%)已完成企业管治及规则培训[62] - 新任董事接受全面履职培训包括GEM上市规则及商业技能[60][61] - 全体员工100%接受培训,女性员工平均受训18小时,男性员工平均受训17小时[139] - 行政管理层员工平均受训20小时,一般雇员平均受训16.4小时[139] - 公司秘书谭芷欣女士本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0] 委员会运作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成员陈君尧、马思静、何苑棋出席率均为4/4(100%)[81][82][8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 薪酬委员会在年度内召开1次会议[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马思静和何苑棋的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1(100%)[7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阅批准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69] - 董事薪酬政策旨在提供公平市场水平以激励和留住优质人才[57]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确认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分[78]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计算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165] - 公司持续监控贷款可收回性评估付款记录和经济环境变化[164] - 任何本金低于公司资产净值5%的贷款须经信贷委员会批准[164] - 超过资产净值5%限额的贷款须经董事会批准[164] - 公司对借款人进行信誉评估包括背景调查和公开搜索[167][163] - 公司设有匿名举报机制用于举报不法行为[152] - 公司定期提供反贪污培训并聘请外部专业人士进行审核[151] 业务风险 - 公司放债业务面临客户违约风险可能对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162] - 公司电子零部件业务在中国运营面临价格竞争可能减少收入[165] - 公司业务主要基于香港和中国受经济政治变化影响[168] - 公司面临外汇汇率风险并对重大风险考虑对冲[169] - 公司加工电子零部件业务面临法律法规变化风险[165] 股东和股息 - 公司未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80]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集团财务业绩、营运资本需求、保留溢利、流动资金状况及经济环境等[96] - 董事会全权酌情决定股息派付,可考虑宣派中期股息[97] - 股东周年大会采用按股数投票表决,结果当日公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9]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缴足股本十分之一股份的股东书面要求召开[101] - 提名新董事需由符合资格的股东提前至少7日提交通知且被提名者签署同意参选[102] - 公司通过网站提供财务资料、公告及通函并鼓励股东选择电子方式获取通讯[104] - 股东周年大会董事出席率:执行董事冯科明1/1(100%)、柏洁0/1(0%);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1/1(100%)、马思静1/1(100%)、何苑棋0/1(0%)[94] - 股东大会通知期限:股东周年大会前21天,其他股东大会前14天[95] 业务范畴和运营地区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分为放债业务与电子零部件加工买卖两大范畴[106] - 主要运营地区为香港及中国[106] - 公司从事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按揭贷款及企业贷款[145] - 公司从事电子零件业务包括CPU、LED屏幕面板、硬盘及智能手机芯片组[145]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五大客户占公司收益总额约27.1%,最大客户占收益总额约6.2%[177] - 五大供应商占公司采购总额约100%,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43.8%[177] - 供应商总数3家全部位于中国地区[144]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10名,较2023年12名减少16.7%,含2名执行董事(2023年:3名)[27] - 公司总雇员人数为10人,性别比例为女性5人(50%)和男性5人(50%)[131] - 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50%及女性50%[27] - 公司雇员流失率为18.2%,其中男性员工流失率为33.3%,一般雇员流失率为25%[131] - 30岁及以下年龄组员工流失率为40%,50岁以上年龄组员工流失率为40%[131] - 中国地区员工流失率为25%,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为0%[131] - 公司为员工提供年度体检和医疗保险,并配备急救用品和防火设备[133] - 公司严格禁止童工和强制劳工,报告期内未发现相关违规情况[142]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守环境法规,严禁雇用童工和强制劳工[143] 健康与安全 - 公司报告期内因工死亡事故0起,损失工作日0天[135] - 因工亡故的人数及比率涵盖过去三年包括汇报年度[15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最重要ESG议题包括雇佣/劳工准则/健康安全/客户隐私保护及反贪污[110] - 识别关键社会范畴议题:员工福利/平等机会/人才保留/职业健康安全/防止强制劳工[111] - 环境范畴遵循香港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及中国环境保护法等法规[113] - 报告期内未违反任何重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13] - 温室气体与废弃物排放均符合法律限定标准[113] - 公司设定2025年能源及水消耗目标为与2024年基线持平或下降[119] - 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以减少纸张消耗[117] - 公司采用LED照明和空调管控措施以减少耗电[118] - 公司通过视频会议减少出差次数以降低碳排放[118] 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4.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全部来自购买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115]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名雇员1.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15] - 范围1排放量为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15] - 范围2排放量为14.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15] - 能源总耗量为21.3兆瓦时,密度为每名雇员2.1兆瓦时[121] - 总耗水量为485立方米,密度为每名雇员48.5立方米[121] - 直接及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计算并可能提供密度数据如每产量单位或每项设施[154] - 按类型划分的直接及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千个千瓦时计算并可能提供密度数据如每产量单位或每项设施[155] - 总耗水量及密度数据如每产量单位或每项设施[155] 废弃物和包装材料 - 有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并可能提供密度数据如每产量单位或每项设施[154] - 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并可能提供密度数据如每产量单位或每项设施[154] - 制成品所用包装材料的总量以吨计算并可能提供每生产单位占量[155] 合规与客户关系 - 公司严格遵守《放债人条例》和《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等香港法规[146][148] - 所有产品宣传均符合《商品说明条例》及相关法规要求[149] - 公司客户投诉数量为0起[150] - 产品召回比例为0%[150] - 报告期间未发生任何贪污或诈骗事件[152] - 公司本年度未发现任何贪污或诈骗事件[87] 审计和费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法定审计费用约为人民币599,000元[74] - 公司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在年度内未提供非审计服务[74]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购股股权数目为33,047,205份[197] - 可供授出购股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3%[197] - 本年度157,000份尚未行使购股股权失效[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97]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9年11月15日起为期十年[197] - 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对公司贡献[198]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雇员非执行董事供应商及客户[199] - 本年度因购股权可能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比值为零[197]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33,047,205股[197] 董事持股 - 董事冯科明持有公司股份2,140,000股,持股比例0.60%[195] - 董事何苑棋持有公司股份2,140,000股,持股比例0.60%[195] 其他公司事项 - 公司未进行任何关联人士交易[188]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82] - 公司控股股东未签订任何重大业务合约[191] - 公司无或然负债(2023年:无)[28] - 公司无重大资金承擔(2023年:无)[29] - 未对任何资产进行质押担保(2023年:无)[26] - 无重大租赁负债(2023年:无)[15] - 监察主任冯科明于2023年6月20日获任命[65] - 公司秘书谭芷欣于2023年9月4日获任命[65] - 董事会有权查阅董事会文件会议记录及相关资料[66] - 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155] - 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155] - 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的受训雇员百分比[156]
皓文控股(0801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8,583,000元,较去年减少约15.6%[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8,363,000元,较去年减少约10.8%[3] - 2024年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2.35分[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9,954,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2,444,000元[4]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28,62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33,296,000元[4]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22,542,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26,416,000元[4]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038,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9,883,000元[4] - 2024年财务费用为人民币5,11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5,076,000元[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89,795,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292,726,000元[5]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3,2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302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3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378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总资产370,013千元,2023年为378,666千元;总负债2024年为80,218千元,2023年为85,940千元[17]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3千元,2023年为6千元;出售金融资产变现收益3,580千元,2023年为0;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收益3,980千元,2023年为7,813千元;应收贷款撇销亏损6,856千元,2023年为0;应付债券修订收益2024年为0,2023年为2,866千元[17] - 2024年应付债券利息5,119千元,2023年为5,076千元;员工总成本2024年为1,571千元,2023年为1,545千元[18] - 2024年厂房及设备折旧323千元,2023年为1,100千元;核数师酬金2024年为599千元,2023年为588千元;存货成本2024年为9,954千元,2023年为12,444千元;短期租赁开支2024年为77千元,2023年为76千元[1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363)千元,2023年为(9,378)千元;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56,071千股[24]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858.3万元,较2023年的4574万元减少约15.6%[33]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由约1988.3万元减少约984.5万元或49.5%至1003.8万元[34] - 2024年财务费用由约507.6万元增加约4.3万元或0.8%至511.9万元[3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36.3万元,较2023年的937.8万元减少约101.5万元或10.8%[34]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等约30860.8万元,较2023年的33980万元减少[35] - 2024年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约11486.2万元,较2023年的8607.7万元增加[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21.7%,2023年为22.7%[40][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1.95957亿元,2023年为2.11587亿元;流动资产(含现金及短期证券投资)合共约6140.5万元,2023年为3827.9万元[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1倍,2023年为7.8倍[40][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市值约为5777.7万元,2023年约为3544.4万元[46] - 2024年公司录得未变现收益约398万元,2023年约为781.3万元[4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3] - 董事会2024年和2023年均不建议派付股息[23] 准则修订情况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准则修订将生效,其中第18号等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部分2025、2026年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厘定[10][1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电子零部件收益为10,4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099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来自放债的利息收入为28,1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641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38,5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740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放债分部对外销售收益为28,1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641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电子零部件分部对外销售收益为10,4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099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放债分部业绩为亏损12,2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2,018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电子零部件分部业绩为亏损112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676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2814万元,占总收入约72.9%;电子零部件加工及贸易业务收入约1044.3万元,占总收入27.1%[32]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024年和2023年均无变化,分别为8.25%、16.5%和25%,因无应课税溢利,未作相关税项拨备[20][22] 账款情况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5,324千元,2023年为9,779千元;其他应收款项2024年为1,680千元,2023年为4,746千元;应收贷款2024年为301,388千元,2023年为322,868千元[26]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4,988千元,2023年为6,447千元;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2024年为14,510千元,2023年为20,603千元[29] - 客户赊数期和采购货品平均赊数期2024年和2023年均为120天和90天[27][29] 贷款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贷款组合净额约30138.8万元,向74名借款人发放贷款,应收五大借款人贷款净额约5334.5万元,约占应收贷款的17.7%[36] 股权出售情况 - 2024年公司出售Peak Zone Group Limited 5.4%股权,代价为8万港元(相当于约7.2万元)[39] 应付债券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总计6072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5747.9万元增加[30] 股本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本年度无变化[4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5607205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49] 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有10名,2023年为12名;执行董事2名,2023年为3名;员工成本约为157.1万元,2023年为154.5万元[52] 公司未来规划 - 2024年公司预计面临持续运营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将密切关注市场并积极应对[55] - 公司未来将投入加工及贸易电子部件业务,探索其他潜在投资机会[56]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冯科明先生和何苑棋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14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0.60%[57] 购股权情况 - 本年度157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已失效,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项下并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8]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购股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数为33047205份,相当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3%[58] - 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的最大股份数量应不超批准采纳购股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60]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全部购股获行使时可发行的最大股份数量合共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60] - 各合资格参与者可认购的最大股份数为最后授出日期前12个月期间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1%[62] - 购股期限由董事会确定,但不得迟于董事会提出授出购股要约之日后10年[63] - 授出的购股须在提出授出购股要约之日起21日内就每份授出支付1港元后接纳[64] - 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要约日期联交所日报表上股份收盘价等三者中最高者[65] - 购股计划自2019年11月15日起十年内有效[66]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全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所有股东大会除外[71]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公司达成策略目标时可接纳的风险性质及程度,确保设立及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71] - 董事会每年或按需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涵盖财务、营运、合规监控及风险管理功能[71] - 公司就董事买卖本公司证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标准,各董事确认本年度已遵守[72] 公告相关情况 - 集团本年度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73]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冯科明先生及柏洁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先生、马思静女士及何苑棋女士[73] - 董事就公告资料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确认公告资料准确完备无误导欺诈成分[73] - 公告将自刊出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刊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3]
皓文控股(0801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7:01
整体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收益约为人民币2231.7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0%[2][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472.5万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82.7万元[3][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4.14分,2023年同期为亏损0.23分[3][4] - 2024年公司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收益约2231.7万元(2023年:2425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8.0%[2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72.5万元(2023年:82.7万元),较同期增加约1389.8万元或1680.5%[2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135.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707.9万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388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158.7万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349.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05.5万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0537.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453.2万元[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71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272.6万元[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2.388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1587亿元[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约人民币3349.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05.5万元[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7.1倍,2023年12月31日为7.8倍[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24.5%,2023年12月31日为22.7%[24] - 2024年应收贷款非即期为14124.9万元、即期为20117.6万元,2023年非即期为16669万元、即期为15617.8万元[1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贷款少于90日为8151.4万元,91至180日为6209.6万元,超逾180日为29884.2万元;2023年12月31日少于90日为7332.9万元,91至180日为7223.2万元,超逾180日为27319.4万元[1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62.5万元,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686.3万元;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44.7万元,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060.3万元[19]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0.9万元,2023年为159.2万元[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0.6万元,2023年为298.4万元[7]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放債的利息收入为15,269千元,2023年为15,242千元;加工及買賣電子零部件收入2024年为7,048千元,2023年为9,008千元;总收益2024年为22,317千元,2023年为24,250千元[10] - 加工及买卖电子零部件业务收益减少约196万元或21.8%至约704.8万元(2023年:900.8万元),放债业务收益微增约2.7万元或0.2%[20] 各业务线业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放債分部業績为5,914千元,2023年为4,779千元;電子零部件分部業績2024年为163千元,2023年为452千元;综合分部業績2024年为6,077千元,2023年为5,231千元[11] 公司开支与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公司開支为469千元,2023年为4,005千元;(虧損)╱收益2024年为18,160千元,2023年为42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經營(虧損)╱溢利为12,552千元,財務費用为2,173千元;2023年經營溢利为1,268千元,財務費用为2,095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除稅前虧損为14,725千元,2023年为827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虧損)为18,160千元,2023年收益为42千元;雜項收入2024年为0千元,2023年为15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財務費用中無抵押債券之利息为2,173千元,2023年为2,095千元;員工成本2024年为615千元,2023年为953千元;其他項目(廠房及設備折舊、核數師酬金、已售存貨成本)2024年分别为215千元、286千元、6,885千元,2023年分别为207千元、276千元、8,557千元[14]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3年约1448.2万元减少约465.8万元或32.2%至约982.4万元,财务费用由2023年约209.5万元增加约7.8万元或3.7%至217.3万元[20] 各业务线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放債分部資產为343,208千元,2023年为323,977千元;電子零部件分部資產2024年为10,085千元,2023年为9,782千元;综合分部資產2024年为353,293千元,2023年为333,759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公司資產为26,935千元,2023年为44,907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放債分部負債为20,906千元,2023年为14,368千元;電子零部件分部負債2024年为6,625千元,2023年为6,447千元;综合分部負債2024年为27,531千元,2023年为20,815千元;未分配公司負債2024年为65,557千元,2023年为65,125千元[13] 应收贷款相关情况 - 来自独立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固定年利率介乎6.5%至12%(2023年:6.5%至12%)[18]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人民币8859.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607.7万元[23] 股权出售情况 - 集团持有Peak Zone 5.4%股权,于2024年3月19日以8万港元(约人民币7.2万元)出售[23]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聘用10名雇员,2023年为24名[31] - 本期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61.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95.3万元[31] 债券情况 - 2018年1月12日发行本金3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实际年利率11%,到期日3年[32] - 2020年11月1日续新无抵押债券,修订本金4250万港元,实际年利率8%,到期日为续新日期的第五周年[32] 股权持有情况 - 冯科明先生和何苑棋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14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0.60%[35]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157,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利失效,并无尚未行使的购股[37]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数目为33,047,205份[37] - 2022年4月8日授出的购股权公平值约为2,434,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975,000元)[38] - 各购股于授出日期的公平值为0.0945港元,预期波幅为90.18%,无风险利率为1.94%[38] - 2024年6月30日,除购股计划外,公司无使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购买股份或债务证券获利的安排[39] 董事相关情况 - 自2024年4月29日以来,董事资料无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B条须披露的变动[41] - 各董事确认在本期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标准[4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主席为陈君尧先生,至少一年举行两次会议[42] 股份交易情况 - 本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的情况[43]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除独立非执行董事未有出席所有股东大会外,报告期内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46] 重大事项情况 - 公司在报告期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47]
皓文控股(0801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19: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收益约为人民币22,317,000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0%[4][5][6]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4,725,000元[5][6] - 本期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4.14分[5][6] - 董事不建议派付本期中期股息[5]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22,317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4,250千元[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6,885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8,557千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22,317千元,较2023年的24,250千元下降7.97%[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內虧損14,725千元,2023年为827千元[8,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虧損)總額为 -5,586千元,2023年为13,736千元[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09千元,2023年为1,592千元[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806千元,2023年为2,984千元[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收益约2.231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8.0%[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72.5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389.8万元或1680.5%[18][22]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1,35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67,079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38,87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1,587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3,4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055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87,1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92,726千元[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贷款35247.5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264.7万元增加[2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3348.8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05万元增加[21] - 2024年6月30日,流動資產約2.3887億元,2023年12月31日為2.11587億元[26] - 2024年6月30日,流動負債約3349.3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2705.5萬元[26] - 2024年6月30日,流動比率約7.1倍,2023年12月31日為7.8倍[26] - 2024年6月30日,資產負債比率約24.5%,2023年12月31日為22.7%[2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無質押資產作貸款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無[2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無重大資金承擔,2023年12月31日也無[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3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放債利息收入为15,269千元,2023年为15,242千元,略有增长[12] - 2024年上半年加工及買賣電子零部件收益为7,048千元,较2023年的9,008千元下降21.76%[12] - 2024年上半年放債业务分部业绩为5,914千元,2023年为4,779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电子零部件业务分部业绩为163千元,2023年为452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公司开支为469千元,2023年为4,005千元[13] - 加工及买卖电子零部件业务收益减少约196万元或21.8%,至约704.8万元[22] - 放债业务收益较2023年同期微增约2.7万元或0.2%,已赚取贷款组合利息收入约1526.9万元[22] - 放債業務利息收入約1526.9萬元,佔總收益68.4%;電子零部件加工及貿易業務收益約704.8萬元,佔總收益31.6%[23] 公司其他财务指标变化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由2023年收益净额约4.2万元转为2024年亏损净额约1816万元[16][22]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3年约1448.2万元减少约465.8万元或32.2%,至2024年约982.4万元[22] - 财务费用由2023年约209.5万元增加约7.8万元或3.7%,至2024年217.3万元[16][22] - 應收貸款預期信貸虧損撥備約8859.3萬元,2023年為8607.7萬元[25] 公司股权及购股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冯科明先生和何苑棋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140000股好仓,概约持股百分比均为0.60%[37] - 2024年6月30日,无人士于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或直接或间接拥有10%或以上投票权股本权益[38] - 本期157000份尚未行使购股权失效,2024年6月30日购股计划下无尚未行使购股;截至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可供授出购股数为33047205份[39] - 2022年4月8日授出购股公平值约为2434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975000元;预期波幅90.18%,无风险利率1.94%,预期股息收益0%[40] - 2024年6月30日,除购股计划外,公司及附属无使董及主行人员购买股份或债务证券获利安排[41]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聘用10名雇员,2023年为24名;本期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615,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953,000元[33] 公司债券情况 - 2018年1月12日,公司发行本金3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实际年利率11%,期限3年;2020年11月1日续新,修订本金4250万港元,实际年利率8%,期限5年;2022年6月16日,发行本金2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年利率5.5%,期限5年[34] 公司合规及治理情况 - 审核委员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陈君尧先生,至少一年举行两次会议,本期未发现重大事项[44] - 本期公司及附属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45] - 公司已就董事买卖本公司证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标准,各董事确认本期遵守该标准[47] - 除独立非执行董事未有出席所有股东大会外,公司董事不知悉有资料显示公司本期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48]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公司出售Peak Zone Group Limited 5.4%股權,代價8萬港元(约7.2萬元人民幣)[25] - 本期間公司無重大投資、收購及出售事項[30][31] - 本集团于本期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49]
皓文控股(0801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02
综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集團綜合收入約人民幣45,740,000元,較2022年減少約26.7%[10] - 其他收益或虧損淨額由淨虧損約人民幣14,598,000元轉為淨收益人民幣2,872,000元,因本金42,500,000港元無抵押債券修訂,年利率由11%修訂為8%[12]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收益╱虧損由未變現虧損淨額約人民幣12,986,000元轉為未變現收益淨額約人民幣7,813,000元[13] - 本年度一般及行政開支由約人民幣29,314,000元減少約人民幣9,431,000元或32.2%[14] - 本年度財務費用由約人民幣4,910,000元增加約人民幣166,000元或3.4%[15] - 本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人民幣9,378,000元,較去年減少約人民幣43,423,000元或82.2%[16] - 本年度已確認於聯營公司的權益的減值虧損約為人民幣1,984,000元[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應收貿易賬款、應收貸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等約為人民幣339,800,000元,本年度減值虧損為約人民幣26,416,000元[18] - 2023年流动比率约为7.8倍,2022年为29.5倍;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7%,2022年为18.2%[2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2.1158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38147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约为2705.5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807.9万元人民币[25] - 2023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154.5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483.3万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法定审核已付或应付核数费用约为人民币588,000元,长青未提供非审核服务[9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放債業務利息收入約為人民幣32,641,000元,佔總收入約71.4%;電子零部件加工及貿易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13,099,000元,佔總收入28.6%[9] - 電子零部件加工及貿易業務收入減少約人民幣8,105,000元或38.2%;放債業務收入微降約人民幣423,000元或1.3%[11] - 2023年贷款组合净额约为3.22868亿港元,2022年为3.18469亿元人民币,向84名借款人发放贷款,应收五大借款人贷款净额共约4966.5万港元,占应收贷款的15.4%[19] - 2023年贷款期限一年以内客户24人,一至两年50人,两年以上10人;2022年对应分别为23人、131人、12人[20] - 2023年应收贷款一年内到期为15.6178亿元人民币,一年以上但不超三年为16.669亿元人民币;2022年对应分别为19.9313亿元人民币、11.9156亿元人民币[21] - 2023年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8607.7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8090.9万元人民币[22] 债券相关情况 - 2018年1月12日发行3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2020年11月1日续新,本金4250万港元,实际年利率由11%修订为8%,确认收益约286.6万元人民币[29] - 2022年6月16日发行2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年利率5.5%,到期日为发行后5年[30] 股权出售情况 - 2024年1月15日集团出售Peak Zone全部5.4%股权,代价8万港元(约7.2万元人民币),3月19日完成出售[23] 公司股本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已发行股份3.5607205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33][34]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12名,2022年为26名;执行董事2名,与2022年持平[37]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约58%、女性约42%[37] - 执行董事冯科明36岁,2020年加入;柏洁44岁,2023年加入[44][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40岁,2017年加入;马思静51岁,2014年加入;何苑棋41岁,2016年加入[46][47][48] - 谭芷欣2023年获委任为公司秘书[49] - 公司员工总数为12人,其中女性5人、男性7人[165] - 公司全职员工12人,兼职员工0人[165] - 公司行政管理人员3人,一般雇员9人[165] - 公司30岁或以下员工3人,31至40岁员工6人,41至50岁员工3人,50岁以上员工0人[165] - 公司香港地区员工3人,中国内地员工9人[165] - 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73.68%[165] - 公司女性员工流失率为100.00%,男性员工流失率为44.44%[165] - 公司全职员工流失率为73.68%,兼职员工流失率为0.00%[165] - 公司行政管理人员流失率为120.00%,一般雇员流失率为43.48%[165] - 公司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为107.69%,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为56.00%[165] - 2023年受训雇员总数为9人,占比75%,女性占比80%,男性占比71.4%,行政管理人员占比100%,一般雇员占比66.7%[171] - 2023年每名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16.7小时,女性为16.3小时,男性为17小时,行政管理人员为20小时,一般雇员为15小时[171] 公司治理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1.6条外,公司已符合所有守则条文[51]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四次,约每三个月一次,会议通知提前约14天发出,文件至少提前3天寄发[55] - 本年度董事会会议次数为8次[58] - 执行董事徐爱妮出席率100%(3/3),冯科明出席率100%(8/8),柏洁出席率100%(1/1);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马思静、何苑棋出席率均为100%(8/8)[5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5位董事组成,包括2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陈君尧在专业公司审计及会计方面拥有逾10年经验[59] - 马思静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逾9年[60]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62] - 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63] - 董事会于2009年11月18日成立提名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19年1月修订[65] - 提名委员会由陈君尧、马思静、何苑棋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5]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67] - 陈君尧先生、马思静女士、何苑棋女士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的出席率为100%(2/2)[68] - 执行董事柏洁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马思静女士、何苑棋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轮值退任,且符合资格膺选连任[67]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70][75] - 提名委员会采用多种方法确定董事候选人,所有候选人按相同标准评估[73] - 提名委员会考虑多项因素确定董事会成员组合及人选[76] - 各新任董事获提供指引资料,了解应承担的职责和责任[78] - 现任董事接受了企业管治、财务等方面培训,符合持续专业发展规定[80] - 公司就董事买卖证券采纳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该标准[80] - 参加定期董事会会议的通知在会议14天前寄发,相关资料在会议3天前寄发[82] - 冯科明先生于2023年6月20日获委任为监察主任,谭芷欣女士自2023年9月4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84] - 薪酬委员会于2006年8月8日成立,2023年1月修订书面职权范围[85]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90]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中,执行董事徐爱妮女士出席率为100%(1/1),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先生、马思静女士、何苑棋女士出席率均为100%(2/2)[91] - 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其为公司核数师[95]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公司风险性质及程度,每年或按需检讨内部监控系统[97] - 集团委聘独立内部监控审阅顾问进行年度检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分[98][99] - 审核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成员陈君尧先生、马思静女士、何苑棋女士出席率均为100%(5/5)[100][101] - 谭芷欣女士自2023年9月4日起任公司秘书,本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08]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29日举行,审核、提名及薪酬委员会主席出席[113] - 本年度股东大会议次数为1次,执行董事冯科明出席率为0%(0/1),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君尧出席率为100%(1/1),马思静、何苑棋出席率为0%(0/1)[115] - 股东周年大会通知提前至少21个整日给予股东,其他股东大会至少提前14个整日给予股东[115] - 公司于2019年3月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对是否派付股息有全权酌情权,须受股东批准(若适用)[117][119] - 任何一位或以上于提请要求当日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赋予权利在公司股东大会投票)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须于提请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21] - 若提请后21日内董事会未召开大会,提请要求的人士可自行召开,公司须补偿合理开支[122] - 提名新董事时,相关通知书最短期限至少为7日,交存期限开始于发送股东大会通知书后一天,结束于股东大会日期前7日[123] - 公司已修订组织章程细则,股东于2023年股东大会批准采纳第二份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28] ESG相关情况 - ESG报告为概述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在环境、社会及管治范畴表现所编[129] - 集团业务主要包括放债业务、电子零部件加工及买卖业务、提供美容护理服务,主要运营地区为香港及中国[129] - ESG报告编制应符合“不遵守就解释”条文,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汇报原则[130] - 持份者可通过邮寄(香港上环德辅道中199号无限极广场12楼)、电话((852) 2155 9506)、传真((852) 2155 9510)与集团分享ESG报告反馈意见[13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保护环境及肩负社会责任同时,致力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137] - 集团董事会负责ESG策略及批准报告,行政管理人员日常监督并向董事会报告[138] - 报告期内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每名雇员1.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47][148] - 报告期内集团能源总耗量为24.2兆瓦时,总耗水量为507立方米,能源消耗密度为每名雇员2.0兆瓦时等值,耗水密度为每名雇员42.3立方米[154] - 集团设定截至2024年能源及水消耗水平与2023年持平或下降的目标[154] - 集团识别出雇佣、劳工准则、健康及安全、保护客户隐私及反贪污为报告期最重要的ESG议题[141] - 集团放债业务无直接废气排放或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全源自购买电力间接产生[146][147] - 集团加工电子零部件业务产生的工业废物交由专业机构处理,损坏电子产品会维修、捐赠或转售[149] - 集团对一般办公室废物分类、回收及处置,交由专业回收公司或按大厦物管规定处理[150] - 集团推行环保办公室管理,包括采用自然采光、限制空调开放等措施[152][153] - 报告期内集团无违反重大环保法律法规情况[145] - 2021 - 2023年因工死亡数目均为0,因工死亡率均为0%,因工伤损失工作日均为0[169] - 2023年供应商总数为7家,其中香港0家,中国7家[175] - 2023年占待召回的已售或已付运产品总数百分比为0%[181] - 报告期内接获关于产品及服务的投诉数目为0[181]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违反健康与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且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181] - 报告期内未出现客户隐私外漏或服务问题造成的客户损失,未接获服务质量欠佳的投诉及赔偿要求[181] - 公司为员工提供放债业务、电子零部件等培训及职业发展培训,安排董事参与外部讲座[170] - 公司从事放债、电子零部件加工买卖及美容护理服务,重视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175][17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任何贪污或诈骗事件,已审结的法律案件数目为0[188]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聘请外部专业人士,定期检讨内部管治机制并提供内部反贪污培训[183] - 公司要求员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反腐等条文列于员工守则[1
皓文控股(0801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2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4574万元,较去年减少约26.7%[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937.8万元,较去年减少约82.2%[5] - 2023年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2.63分[5] - 2023年收益为人民币45740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62408千元[6] - 2023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444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3498千元[6] - 2023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4302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48867千元[6]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9378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53796千元[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67079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22493千元[7] - 2023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11587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38147千元[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9272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95082千元[7] - 2023年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2872千元,2022年为亏损14598千元[2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财务费用中应付债券利息为5076千元,2022年为4910千元[23] - 2023年总员工成本为1545千元,2022年为4833千元[23] - 2023年所得稅抵免为0千元,2022年为抵免995千元[24]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9378千元,2022年为52801千元[24]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为9779千元,2022年为5442千元[25]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6447千元,2022年为1932千元[27] - 2023年应付债券总计为58885千元,2022年为57479千元[28] - 本年度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4574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26.7%[33]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由净亏损约人民币1459.8万元转为净收益人民币287.2万元,因无抵押债券修订收益[3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收益/亏损由未变现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298.6万元转为未变现收益净额约人民币781.3万元[36] - 本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约人民币943.1万元或32.2%至人民币1988.3万元[37] - 本年度财务费用增加约人民币16.6万元或3.4%至人民币507.6万元[38]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937.8万元,较去年减少约人民币4342.3万元或82.2%[39]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7.8倍(2022年:29.5倍),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7%(2022年:18.2%)[4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12名(2022年:26名),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54.5万元(2022年:人民币483.3万元)[5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销售电子零部件收益为13,099千元,2022年为21,204千元;2023年提供美容护理服务收益为0千元,2022年为8,140千元;2023年借贷利息收入为32,641千元,2022年为33,064千元[17] - 2023年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为13,099千元,2022年为29,344千元;2023年中国(不包括香港)市场收益为13,099千元,2022年为21,204千元;2023年香港市场收益为0千元,2022年为8,140千元[18] - 2023年放债分部对外销售收益为32,641千元,2022年为33,064千元;电子零部件分部2023年为13,099千元,2022年为21,204千元;美容业务分部2023年为0千元,2022年为8,140千元;综合收益2023年为45,740千元,2022年为62,408千元[20] - 2023年放债分部业绩为 - 2,018千元,2022年为 - 4,853千元;电子零部件分部2023年为 - 676千元,2022年为554千元;墓園业务分部2023年为 - 19千元,2022年为 - 10,506千元;美容业务分部2023年为 - 5,553千元,2022年为 - 1,345千元;综合业绩2023年为 - 8,266千元,2022年为 - 16,150千元[20] - 2023年放债分部资产为323,977千元,2022年为325,376千元;电子零部件分部2023年为9,782千元,2022年为7,977千元;美容业务分部2023年为93千元,2022年为5,523千元;综合资产2023年为333,852千元,2022年为338,876千元[20] - 2023年放债分部负债为14,368千元,2022年为559千元;电子零部件分部2023年为6,447千元,2022年为1,928千元;综合负债2023年为20,815千元,2022年为2,487千元[20] - 2023年厂房及设备折旧放债分部为422千元,2022年为403千元;电子零部件分部2023年为678千元,2022年为863千元;美容业务分部2023年为0千元,2022年为1,355千元;综合为1,100千元,2022年为2,621千元[21] - 2023年中国(不包括香港)市场收入为13,099千元,2022年为21,204千元;香港市场2023年为32,641千元,2022年为41,204千元;2023年中国(不包括香港)非流动资产为0千元,2022年为0千元;香港2023年为317千元,2022年为3,337千元[21] - 本年度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为人民币3264.1万元,占总收入约71.4%;电子零部件加工及贸易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309.9万元,占总收入28.6%;美容护理业务无销售确认[32] - 电子零部件加工及贸易业务收入减少约人民币810.5万元或38.2%;放债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微降约人民币42.3万元或1.3%[34] 客户收入贡献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客户单独贡献公司总收入的10%[22] 股份发行情况 - 2022年配售新股份51500千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9413千元[29] - 2022年行使购股期权发行股份47000千股,收取代价净额约人民币8990千元[30] 集团或然负债与资金承担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或然负债和重大资金承担[56][57] 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冯科明先生和何苑棋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14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0.60%[62]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9年11月15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本年度无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3] - 2023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为157000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04%[64] - 2022年4月8日授出购股的公平值约为2434000港元(约人民币2101000元),已在2022年损益中扣除[66] - 2022年4月8日授出购股时,各购股公平值为0.0945港元,预期波幅90.18%,预期股息收益率0%,无风险利率1.94%[65] - 2023年12月31日,除购股计划外,公司及附属公司无使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购买股份或债务证券获益的安排[67] 权益披露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无人士于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或拥有10%或以上投票权股本权益[6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01年7月成立审核委员会,本年度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至少每季开会一次[70]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未发现需向董事会呈报的重大事项[71] 公司运营展望 - 2014年,集团预计面临运营挑战,经济增长趋稳,将密切关注市场并积极应对[58] 公司股份买卖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7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全年遵从企业管治守则,仅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所有股东大会除外[73] 公司风险评估与监控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公司风险,需每年或按需检讨内部监控系统[74] 董事证券买卖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就董事买卖证券采纳标准守则,各董事本年度已遵守[75] 集团后续重大事项情况 - 本年度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事项发生[76] 董事会构成情况 - 公告发表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董事责任情况 - 董事就公告资料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78] - 各董事确认公告资料准确完备,无误导欺诈成分[79] 公告刊载情况 - 公告将自刊出日起最少连续七日刊载于港交所和公司网站[80]
皓文控股(08019)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7:0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5,199,000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4.1%[6]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073,000元[6] - 本期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0.301分[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任何股息[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10,949,00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6,512,000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46,000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人民币1,840,000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69分,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22分[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约3519.9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4.1%[24]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溢利84.3万元,2022年同期为317万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除税前亏损24.6万元,2022年同期溢利190.7万元[16]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07.3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228.4万元或68.0%[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0.00069元,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约0.0052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0.003元,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约0.0112元[2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0.9%(2022年12月31日:18.2%)[3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放债业务赚取之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3,920,00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3,846,000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加工及买卖电子零部件收入为人民币11,279,00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4,541,000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提供美容护理服务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7,995,000元[14] - 电子零部件业务收益减少约326.2万元或22.4%,至约1127.9万元[25] - 放债业务收益较2022年同期略微增加约7.4万元或0.3%,已赚取贷款组合利息收入约2392万元[25]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为人民币2392万元,占总收益约68.0%;电子零部件加工及贸易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127.9万元,占总收益32.0%[31] 其他财务指标变化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收益/亏损由净亏损约596.5万元转为净收益约10.3万元[26] - 2023年前三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由约2271.8万元略微减少约22.6万元或1.0%,至约2249.2万元[27] - 2023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由约385.6万元减少约67.2万元或17.4%,至318.4万元[28] 员工相关数据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聘用26名雇员,本期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21.2万元(2022年:人民币342.8万元)[42] 债券发行情况 - 2018年1月12日,公司发行本金3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实际年利率11%;2020年11月1日续新,修订本金4250万港元,实际年利率11%[43] - 2022年6月16日,公司发行本金2000万港元无抵押债券,年利率5.5%,到期日为5年[44] 股权相关数据 - 2023年9月30日,董事冯科明先生、何苑棋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14万股,概约持股百分比均为0.60%[46] - 2023年9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有15.7万份尚未行使购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04%[48] - 所有已授出购股均已立即归属,证券于紧接授出购股日期前收市价为0.25港元[48] - 本期所授出购股估计公平值根据2022年4月8日二项式购股定价模式计量[49] - 各购股权于授出日期公平值为0.0945港元,各股份于授出日期股价为0.25港元,行使价为0.25港元[50] - 预期波幅为90.18%,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无风险利率为1.94%,购股权年期为2年[50] - 2022年4月8日授出的购股公平值约为243.4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97.5万元)[51] 公司人事变动 - 2023年6月20日徐爱妮女士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2023年10月13日柏洁女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01年7月成立,本期有三名成员,主席为陈君尧先生,至少每季举行一次会议[55] - 本集团本期未经审核业绩未经公司核数师审核,但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55] 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6] - 公司已就董事买卖公司证券采纳GEM上市规则标准,各董事确认本期遵守该标准[57] - 除披露外,公司不知悉本期有未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的情况[58] 后续重大事项情况 - 本期后直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