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融集团(08029)
搜索文档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公司资料报表
2025-08-29 18:56
監管表格 上市申請表格 G 表格 GEM FF003G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本報表的資料乃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更新 A. 一般資料 註冊成立地點: 開曼群島 在 GEM 首次上市日期: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十四日 保薦人名稱: 不適用 董事姓名: (請列明董事的身分-執行、非執行或獨 立非執行) 執行董事: 鄭丁港先生 鄭美程女士 詹德禮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陳天立先生 杜健存先生 丁煌先生 Page 1 of 4 2023 年 12 月 G 表格 公司資料報表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資料報表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明概不就因本資料報表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 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公司名稱: 帝國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證券代號(普通股): 8029 本資料報表列載若干有關上述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所」)GEM 上市的公司(「該公 司」)的資料。該等資料乃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 證券上市規則》(「GEM 上市規則」) 的規定而提供,旨在向公眾提供有 ...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董事名单及其职责及职能
2025-08-29 18:54
公司信息 - 帝国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股份代号8029[1] 董事会构成 - 公司有3名执行董事,分别是郑丁港、郑美程、詹德礼[2] - 公司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是陈天立、杜健存、丁煌[2] 委员会设置 - 董事会设审核、提名及薪酬委员会[2] 成员任职 - 陈天立任审核、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主席[3] - 杜健存任审核、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3] - 丁煌任审核、提名、薪酬委员会成员[3]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之委任及辞任以及董事会委员会组成变动
2025-08-29 18:53
人员变动 - 鄺沛賢女士自2025年8月29日起辭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3] - 丁煌先生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自2025年8月29日起1年[5][6] 薪酬与架构 - 丁煌先生年度董事袍金為120,000港元[6]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
帝国金融集团:徐善成辞任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8-01 18:33
人事变动 - 徐善成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 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1] - 辞职原因为投入更多时间处理个人事务[1]
帝国金融集团(08029.HK):徐善成请辞执行董事一职
格隆汇· 2025-08-01 18:31
公司人事变动 - 徐善成辞任帝国金融集团执行董事职务 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1] - 辞任原因系为投入更多时间处理个人事务 [1]
帝国金融集团(08029):徐善成辞任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8:28
公司人事变动 - 徐善成辞任帝国金融集团执行董事职务 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1] - 辞任原因为个人事务需要投入更多时间 [1]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董事名单及其职责及职能
2025-08-01 18:27
公司信息 - 帝国金融集团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8029[1] 人员构成 - 执行董事有郑丁港、郑美程、詹德礼[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天立、杜健存、邝沛贤[2] 委员会设置 - 董事会设审核、提名及薪酬委员会[2] - 陈天立任审核、提名成员及薪酬主席[3] - 杜健存任审核、提名主席及薪酬成员[3] - 邝沛贤任审核、提名、薪酬成员[3]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执行董事辞任
2025-08-01 18:24
人事变动 - 徐善成自2025年8月1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3] 公司治理 - 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 公告信息 - 公告将自刊出日期起最少连续七天于GEM网站和公司指定网站刊出[7]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二零二四年╱二零二五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7-31 18:28
业务概况 - 报告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4] - 集团业务覆盖总楼面面积达958平方米[5]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配种马、土地租赁、金融服务及新增买卖电器分部[4] 环境数据 - 202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368.25千克,2024年为298.73千克;硫氧化物排放量0.37千克,2024年为0.31千克;悬浮颗粒排放量3.41千克,2024年为3.11千克[18]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190.48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254.36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20] - 2025年柴油耗量13546升,汽油耗量14211升,电力耗量11863兆瓦时,耗电密度为368.42兆瓦时/百万港元[24] - 公司目标是自2022年起,2032年前实现人均能耗量减少15%[26] - 本财年公司已回收12个碳粉盒,每名雇员平均使用约0.3个,目标是自2022年起,2032年前实现有害废弃物减少15%[28] - 公司循环再用31.1千克废纸[30] 员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24名雇员,雇员总数流失率29%[33] - 男性雇员13人,流失率31%;女性雇员11人,流失率27%[33] - 26 - 35岁雇员7人,流失率14%;36 - 45岁雇员10人,流失率30%;46 - 55岁雇员5人,流失率40%;56岁或以上雇员2人,流失率50%[33] - 普通员工16人,流失率31%;中级管理层5人,流失率20%;高级管理层3人,流失率33%[33] - 员工全年与决策或部门经理最少举行两次单对单会议[39] - 员工平均接受5小时现场培训活动[44] - 2025年男性和女性雇员平均受训时数均为5小时[45] - 2025年高级、中级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平均受训时数均为5小时[45] - 2025年男性和女性受训雇员百分比均为100%[45] - 2025年高级、中级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受训雇员百分比均为100%[45] 供应商与合规 - 公司无香港本地供应商,有1名汶莱供应商及1名美国供应商[47] - 报告期内公司无产品责任相关重大违规个案[48] 未来展望 - 下个财政年度集团将专注协助舒缓气候变化和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及安全[13] 其他策略 - 集团确定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范畴有雇佣、用水、客户服务、产品/服务质量、反贪污[9] - 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等[16] - 管理层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实施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16] - 集团参与环境、社会及管治推广的权益人包括雇员、股东、地方社区、投资者及监管机构[15] - 员工需对集团业务资料保密,受聘期及离职后均适用[51] - 集团确保金融产品广告无误导性或虚假内容[52] - 集团提供反贪污相关指引、手册,定期审核和培训,报告期遵守相关法律[53] - 员工决策避免涉及潜在利益冲突,需获总经理书面同意[54] - 集团禁止欺诈、贪污及不正当交易行为,员工应报告相关情况[55] - 集团鼓励员工参与慈善活动,回馈社会[56]
帝国金融集团(0802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1 18: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财年收益为32,208,000港元,同比增长8.33%[18][22] - 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481,000港元,较上年增加约28,625,000港元[14][18] - 直接成本增加6,944,000港元至27,522,000港元,主要来自电器分部[23] - 其他收益由12,896,000港元转为其他亏损4,328,000港元[25] - 行政开支增加2,940,000港元至29,890,000港元,主要因电器分部收购[26] - 公司财务成本为14,965,000港元,较上年减少13.10%[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481,000港元,较上年的13,597,000港元显著扩大[51] - 公司2025年收益为32,208千港元,较2024年的29,732千港元增长8.3%[197] - 2025年直接成本为27,522千港元,较2024年的20,578千港元增长33.7%[197] - 2025年毛利为4,686千港元,较2024年的9,154千港元下降48.8%[197] - 2025年行政开支为29,890千港元,较2024年的26,950千港元增长10.9%[197] - 2025年财务成本为14,965千港元,较2024年的17,221千港元下降13.1%[197]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46,442千港元,较2024年的11,936千港元扩大289.1%[197]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盈利为4,220千港元,2024年为亏损1,661千港元[197] - 2025年全面开支总额为41,953千港元,较2024年的15,619千港元扩大168.6%[197] - 2025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5港仙,较2024年的5.9港仙扩大179.7%[199]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8.3港仙,较2024年的5.2港仙扩大251.9%[199] 业务线表现 - 新增电器分部贡献收益16,410,000港元[22] - 金融服务收益及溢利因市场波动减少,未披露具体数值[39] - 比特币开采业务因减半效应导致产量直接下降50%[46] - 物业投资分部已无持有任何资产[38] - 公司证券买卖及资产管理服务面临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53] - 加密货币业务资产价值波动存在不确定性[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恢复投资移民业务,以多元化收入来源[52] - 公司预计2025年外部环境严峻,包括减息推迟、中国游客消费模式改变及香港楼市表现欠佳[56] - 公司未派发2025年度末期股息[66] - 公司2025年度未进行任何慈善捐款[70]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75] - 公司严格遵守GEM上市规则关于董事会常规及程序的规定[93] - 董事会确认集团拥有充足资源维持持续经营,财务报告采用持续经营基准[151] - 2025年度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被董事会评估为充足且有效[168] - 2025年度未发现对财务报表或运营有重大影响的欺诈事件[169] - 2025年度无针对公司或员工的贪污法律案件[170] - 公司采用逐级上报方法识别潜在内幕消息[173] - 法律及合规部门持续进行合规审查并向董事会报告[166][171] - 外部顾问协助管理层执行内部审核职能[168][17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郑丁港先生通过Fresh Su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143,791,40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1.61%[77][83][87] - 杨克勤先生通过Raywel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13,543,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80%[83][87]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33,401,621股(2024年:2,334,016,218股)[30]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92]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授予董事或关联人士任何新股认购权[77][89] - 公司确认所有关联方交易均按正常商业条款进行,符合股东整体利益[81][82] - 公司报告期内未采纳任何购股权计划,且无存续购股权计划[90] - 公司董事及主要股东未持有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权益[86] 客户和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年营业额的5.4%,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19.2%[91] - 最大供应商占公司采购额的53.39%,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77.66%[91]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公司已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超过三分之一,其中至少1名拥有合适会计专业资格[114]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全体董事需提前14日收到会议通知[116] - 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更换核数师,由国卫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栢淳会计师事务所[102] - 公司计划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栢淳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104]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一直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95] - 公司高管薪酬政策与业绩挂钩,并提供医疗保险和强制性公积金等员工福利[96] - 公司已购买并维持董事责任保险,每年检讨一次保障范围[98] - 公司确认过去三年内未更换核数师[102] - 公司严格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要求[106] - 董事会成员出席率:郑丁港7/9(77.8%),郑美程8/9(88.9%),詹德礼8/9(88.9%),徐善成1/2(50%),杜健存8/9(88.9%),陈天立7/9(77.8%),洪海集5/7(71.4%),邝沛贤1/2(50%)[118]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率:杜健存6/6(100%),陈天立6/6(100%),洪海集3/4(75%),邝沛贤2/2(100%)[134] - 薪酬委员会成员出席率:陈天立2/2(100%),杜健存2/2(100%),洪海集1/1(100%),邝沛贤1/1(100%)[137] - 执行董事任期:郑丁港3年固定任期,其余执行董事1年固定任期[12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1年可随时终止[129] - 审核委员会年度会议次数:6次[133] - 董事持续专业发展参与次数:郑丁港3次,郑美程3次,詹德礼3次,徐善成3次,陈天立3次,杜健存3次,邝沛贤3次[122] - 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9次[118] - 薪酬委员会年度会议次数:2次[1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独立核数师审计费用为790,000港元[150] - 薪酬委员会根据集团业绩和个人表现确定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具体数据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6[140][141] - 提名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杜健存和陈天立均全勤出席(1/1),洪海集已辞职(0/0)[145] - 公司秘书杨敏华在年度内完成至少15小时专业培训,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154] - 董事会制定多元化政策,强调性别、年龄、专业背景等多元因素作为董事选拔标准[146] - 审计费用反映核数师工作范畴,2025年度审计费用未披露同比变化[150] - 公司确保季度财务报告及时提交董事会,未来计划提供更详细的月度更新[152] - 公司网站和联交所平台披露章程文件,2025年度无变更[156]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旨在管理业务风险,不保证完全消除错误或损失[158] 财务状况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9,527,000港元[16] - 资本负债比率为不适用(2024年:不适用)[29] - 雇员总数从31名减少至24名,降幅22.6%,薪酬总额从14,179,000港元增至19,043,000港元,增幅34.3%[31] - 应收贷款待偿本金从14,700,000港元降至14,300,000港元,其中大额贷款保持14,300,000港元,小额贷款从400,000港元降至零[40] - 有抵押大额贷款利息收入从800,000港元降至700,000港元,逾期贷款占比100%[43] - 流动比率从0.57:1降至0.51:1,流动资产从105,267,000港元减至87,279,000港元,降幅17.1%[48] - 银行结余从47,600,000港元缩减至29,527,000港元,降幅38.0%[48] - 无抵押小额贷款年利率介于42%至48%,197,000港元已结清[43] - 承兑票据到期日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净亏损约42,222,000港元[1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83,722,000港元[1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负债净额约81,937,000港元[176] - 2024年度财务报表曾被核数师出具保留意见[177] 应收账款和信贷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账面值为4,275,000港元,扣除减值亏损拨备约309,000港元[182] - 公司给予客户之孖展融资垫款账面值为4,464,000港元,扣除减值亏损拨备约9,353,000港元[182] - 应收贸易账款及孖展融资垫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涉及重大判断,包括信贷亏损经验、账龄、客户还款记录及经济状况评估[182] - 审计过程中测试了管理层用于制定历史亏损率的数据准确性及完整性[182] - 评估了减值亏损方法的适当性,并测试了历史亏损率计算[182] - 通过抽样方式测试了应收贸易账款及孖展融资垫款的账龄[182] - 应用拨备比率测试了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的计算[183] - 委聘估值专家评估了管理层采用的估值方法及假设的合理性[183]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确保其真实公允[186] - 审计目标为合理确定综合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