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联合投资(08159.HK)达成复牌指引 拟8月12日复牌
格隆汇· 2025-08-11 22:13
公司复牌申请 - 公司已达成联交所所有复牌指引并向联交所申请股份恢复买卖 [1] - 股份恢复买卖申请生效时间为2025年8月12日上午九时正 [1]
新华联合投资达成复牌指引 8月12日复牌
智通财经· 2025-08-11 22:11
公司复牌进展 - 公司已达成联交所复牌指引 [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7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 [1] - 已申请于2025年8月12日上午9时起恢复股份买卖 [1]
新华联合投资(08159)达成复牌指引 8月12日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22:10
公司复牌进展 - 公司已达成联交所要求的复牌指引 [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7月2日上午九时起暂停买卖 [1] - 公司申请于2025年8月12日上午九时正式恢复股份交易 [1]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达成復牌指引及恢復买卖
2025-08-11 22:00
业绩总结 - 2024年十五个月集团收入约2.086亿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25.7%[17] - 2024年十五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溢利410万港元,2022财年亏损5330万港元[17] - 扣除一次性收益后,2024年十五个月集团亏损约6600万港元[17] - 2025财年收入约1.64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5710万港元[18] - 撇除一次性收益,集团净亏损由2024年十五个月约6600万港元减至2025财年约5710万港元[18] - 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十五个月约9.8%降至2025财年约8.1%[18] - 2025财年每月平均销售及营销开支和管理开支分别减少约42.2%和约4.7%[1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2.176亿港元,总负债约1.396亿港元[18][1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7970万港元[20] 时间节点 - 2024年7月2日公司股份暂停买卖,以待刊发2024年十五个月业绩[5] - 2024年9月3日前公司向核数师提供持续经营业务相关审核确认及新业务文件资料等[8] - 2025年6月成功完成新业务销售,相关证明文件获核数师接纳[10] - 2025年6月18日刊发所有尚未刊发之财务业绩[10] - 2025年6月30日刊发2025财年全年业绩,且不受审核修订意见影响[10] - 2025年3月及4月才收到出售附属公司的审核确认[11] - 2024年11月地方税务机关对贸易附属公司实施临时限制,2025年3月解除[11] - 2024年4 - 5月引入并强化新内部监控政策[35] - 2024年6月起实施新交易审批政策[39] - 方案预计2024年9月底前由财务部完成并传阅[43] - 公司股份自2024年7月2日上午9时起按要求暂停在联交所买卖[47] - 公司申请股份自2025年8月12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47] 新策略 - 2024年引入并强化新内部监控政策,包括交易审批政策和尽职调查协议[35] - 2024年6月起实施新交易审批政策,强化附属公司报告架构,要求合规培训[39] - 建立定期每月向董事会报告机制[43] - 实施每半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周期,加强内部审核职能[41] - 未来两至三年内完成全面评估所有业务流程,减轻风险[45] - 招聘内部审核专业人员,监督内部审核执行及协调合作[45] - 公司有计划地清算所有存货,暂停新业务,电子业务不受影响[44] - 公司将在年度企业管治报告中加强内部监控框架披露[44] 其他 - 2023年8月至10月期间公司订立8份与新业务相关的合约[11] - 公司认为已达成所有复牌指引,并申请股份恢复买卖[6] - 执行董事为范小令先生,非执行董事为王漓峰先生(主席),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甄嘉胜医生(首席独立董事)、张德安先生、卢彩霞女士及杨琛女士[49] - 公告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连续七天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49] - 公告中英文版本如有歧义,以英文版本为准[49]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6: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0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公司名稱: 新華聯合投資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於百慕達存續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159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 ...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2024
2025-07-31 22:54
ESG政策与管理 - 报告按港交所ESG报告指引编写,遵循重要性等原则[15][16] - 董事会负责ESG政策制定修订,未来将接受相关培训[19][20] - SER团队2016年成立,负责监督执行各级ESG事宜[26] - 公司2020年8月实施《管理手册》,助力ESG策略执行[40][42] - 确定15个重大ESG议题[49] 环境数据表现 - 2024财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排放较2023财年减少[64] - 2024财年范围1、2温室气体排放较2023财年减少[66] - 2024财年有害、无害废物总量及强度数据[73] - 2024财年电力、柴油等能源消耗较2023财年减少[83] 员工数据情况 - 报告期末集团全职员工约407人,2023年为476人[104] - 2024财年不同性别、年龄段员工数量及流失率[105] - 2024财年不同层级员工平均受训时数及受训百分比[119] 供应商管理 - 报告期内评估36家中國供应商,均为合格[144] - 实施《供应商稽核管理规范》,甄选供应商[136] 产品质量与合规 - 报告期内无产品召回及退货案例,接获22宗投诉[151][154] - 未发现侵犯知识产权、违反广告法规等情况[157][161] - 为管理层及员工提供反贪污等培训,未发现贪污个案[170][171] 其他方面 - 集团致力回馈社会,未发现重大违规事件[172][173] - 遵守多项环境、人文、产品相关法律法规[180][184][186]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1 22:52
电子及建筑设计业务收入表现 - 电子及建筑设计业务收入从约2.086亿港元下降20.9%至约1.649亿港元[19] - 报告期内电子业务收入约1.636亿港元,同比下降20.7%[20]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130万港元,同比下降40.9%(对比15个月期220万港元)[23][26] - 电子业务收入约1.636亿港元,同比下降20.7%[47][49]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130万港元,同比下降40.9%[52][57] - 集团总营业额约1.649亿港元,同比下降20.9%[53][5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费用约580万港元,同比下降53.6%[62] - 行政费用约5500万港元,同比下降23.7%[63] - 融资成本约170万港元,同比下降63.0%[6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53.6%至5.8百万港元[67] - 行政开支减少23.7%至55.0百万港元[68] - 财务成本减少至1.7百万港元[69] 利润和亏损相关指标 - 集团毛利约1340万港元,同比下降34.0%[54][59] - 加速计算服务毛利率仅2.4%[55][59] - 其他收益约390万港元,同比下降4.9%[56][60] - 其他收益大幅下降至170万港元(对比7150万港元)[61][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扩大至57.0百万港元[72][7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8.1港仙[73][79] 现金流和财务健康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65.1%至26.3百万港元[74][80] - 资本负债比率上升至1.79[75][81] - 流动比率下降至1.34[74][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偿还银行贷款及无抵押借款约1490万港元[149] - 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及无抵押借款金额为14.9百万港元[152]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零港元[151][154] 业务战略和运营调整 - 越南生产基地自2023年9月开始部署以应对订单转移[20] - 公司计划逐步退出加速计算业务以避免美国出口管制影响[20] - 江西吉安生产基地转型为仅保留高自动化线束材料生产线及融资职能[24][26] - 在新能源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线束应用领域持续研发投入并获国内大客户试产订单[24][26] - 积极开拓东南亚及南美等新兴市场线束业务[24][26] - 公司正在越南设立新生产设施并探索半导体业务[86][90] 公司治理和董事变动 - 王漓峰先生于2023年4月23日由董事会副主席调任为董事会主席并于2024年5月30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7] - 范小令先生于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拥有逾17年经验[98] - 甄嘉胜医生于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24年5月30日获委任为首席独立董事[101][105] - 张德安先生于2023年4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0][114] - 杨心女士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任命徐千童为公司秘书[14] - 2025年6月26日任命徐倩彤为公司秘书以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14条[41] 股东结构和权益披露 - 王先生通过PT Design持有355,62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168] - 王先生个人实益持有52,595,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47%[168] - PT Desig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55,62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172] - 龎国玺先生通过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持有74,403,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57%[172] - 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4,403,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57%[1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PT Consultants由王漓峰先生持有23.07%权益,孔力行先生持有22.0%权益,赵国庆先生持有13.6%权益[187][191] - 王漓峰董事直接持有PT Consultants 23.07%权益,并通过PT Consultants间接持有PT Shenzhen 23.07%权益[197] - 王漓峰董事间接持有上海柏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17%权益[197] 审计和内部控制 - 聘请独立专业咨询公司全面审查审计问题以加强内部控制框架[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全年业绩无审计修改[33][36] - 核数师为栢淳会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1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被确认符合独立性要求[177][182] 公司基本信息和上市状态 - 公司股份代码为8159[17] - 公司总部自2024年5月30日起迁至香港湾仔新址[15] - 公司注册地位于百慕大[15] - 公司股份自2024年7月2日起停牌,导致财务健康审查被评为高风险[24][32] - 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刊发所有未刊发财务业绩(含15个月期及6个月期报告)[33][36] - 公司确认已维持GEM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200]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最大供应商占公司总采购额约28.3%[137] -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公司总采购额约57.8%[137] - 最大客户占公司总营业额约16.8%[137] - 前五大客户合计占公司总营业额约57.6%[137]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采用节能设备并减少电耗以降低能耗[134] - 公司使用再生纸作为印刷材料[134] - 公司要求承包商实施环境措施控制污染[134] 其他公司事项 - 报告期内月均收入与上年同期保持稳定[19][20] - 2023年3月及10月出售金融服务业务予独立第三方[34][37] - 外汇风险未进行对冲因汇率波动影响不显著[84][88] - 公司未建议派发报告期间末期股息[139] - 公司无重大资本开支及承担[140] - 集团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150][153] - 公司曾于2001年采纳购股权计划但未授出任何期权,且未采纳新计划[173][174] - 董事及最高执行人员除披露外未持有公司及关联公司股份权益[168][169] - 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持有公司74,403,000股股份,占权益的重要部分[175] - 报告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90][195] - 报告期间公司未进行任何慈善或其他捐赠[199] - 除已披露关联交易外,报告期间无其他需要披露的关联交易[180][185]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5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164,94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08,569千港元下降20.92%[3] - 该年度毛利为13,36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0,342千港元下降34.29%[3]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除税前亏损为59,41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溢利3,351千港元[3] - 年/期内亏损为57,07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亏损4,268千港元[3] - 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7,16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收益21,872千港元[4] - 每股年/期内亏损为8.10港仙,上一年度为亏损0.10港仙[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客户合约收入总计164,940千港元,其中销售接驳产品163,654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1,286千港元[14] -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客户合约收入总计208,569千港元,其中销售接驳产品206,357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2,212千港元[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接驳产品分部收入163,654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合约分部收入1,286千港元,总计164,940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1,073千港元和 - 1,599千港元,总计 - 526千港元[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除税前溢利为 - 59,417千港元[22] - 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接驳产品分部收入206,357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合约分部收入2,212千港元,总计208,569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2,763千港元和 - 1,006千港元,总计1,757千港元[24] - 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除税前溢利为3,351千港元[2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韩国、中国、日本、美国、台湾及其他地区的收入分别为14,892千港元、54,565千港元、29,357千港元、55,070千港元、7,510千港元和3,546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分别为42,169千港元、25,997千港元、55,069千港元、71,342千港元、6,321千港元和7,671千港元[2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23千港元,应收贷款利息收入32千港元等,其他收入总计3,85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分别为515千港元、26千港元等,总计4,077千港元[32]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汇兑收益净额1,850千港元等,其他收益净额总计1,72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分别为1,386千港元等,总计71,509千港元[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和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抵免分别为2340千港元和739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所得税抵免分别为0和247千港元,总计分别为2340千港元和986千港元[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和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溢利分别为57031千港元和4967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分别为0和5660千港元[42] - 电子产品业务报告期收入约1636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过往年度减少约20.7%[55]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由约220万港元减至报告期约130万港元,按年减少约40.9%[56] - 报告期集团总营业额约1649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过往年度减少约20.9%[57] - 报告期集团毛利约134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减少约34.0%[58] - 报告期集团其他收益约39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减少约4.9%[59] - 报告期集团呈报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570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增加约5630万港元[65] - 本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8.1港仙,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为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约0.7港仙[6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银行借贷利息开支170千港元,其他借贷利息开支412千港元等,财务成本总计1,66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分别为2,079千港元、388千港元等,总计4,617千港元[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和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溢利扣除的董事酬金分别为3625千港元和7545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分别为60146千港元和75247千港元[40] - 报告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8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减少53.6%[61] - 报告期行政开支约为550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减少约23.7%[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客户合约收入总计164,940千港元,其中销售接驳产品163,654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1,286千港元[14] - 销售接驳产品收入于货品交付至指定地点并获客户确认时确认[16] - 全面建筑服务合约收入使用投入法参照履约进度随时间确认[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接驳产品分部收入163,654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合约分部收入1,286千港元,总计164,940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1,073千港元和 - 1,599千港元,总计 - 526千港元[22] - 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接驳产品分部收入206,357千港元,全面建筑服务合约分部收入2,212千港元,总计208,569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2,763千港元和 - 1,006千港元,总计1,757千港元[24] - 电子产品业务报告期收入约1636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过往年度减少约20.7%[55]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由约220万港元减至报告期约130万港元,按年减少约40.9%[56]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客户合约收入按地区市场划分,中国为54,565千港元,美国为55,070千港元等[1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韩国、中国、日本、美国、台湾及其他地区的收入分别为14,892千港元、54,565千港元、29,357千港元、55,070千港元、7,510千港元和3,546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分别为42,169千港元、25,997千港元、55,069千港元、71,342千港元、6,321千港元和7,671千港元[29] - 2025年3月31日,中国、香港及其他地区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7,621千港元、6,137千港元和26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54,447千港元、15,857千港元和0千港元[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8] - 公司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修订本,部分准则生效时间待确定[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其他准则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影响未来损益表呈列及披露[10] -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报告期结算日由12月31日变更为3月31日,本年度财报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11] - 公司要求部分客户预付总合约金额10%至30%的按金[18] - 2023年3月24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出售新华国投集团、新华国通集团及瑞金资产全部权益,分别于2023年10月3日、6月14日、6月14日完成,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35] - 两个年度内中国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符合条件附属公司享有15%减免税率[36][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并无派付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为零港元[41]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在两个期间均为704000千股[44]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扣除减值拨备)分别为28194千港元和26856千港元[47]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分别为34177千港元和30675千港元,集团获贸易供应商平均信贷期介乎30至150日[49] - 法定股本在2023年1月1日、2024年3月31日、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均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7040千港元[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维持于约1.34,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79,较2024年3月31日有所上升[67][6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76]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报告期内经审核全年业绩[77] - 董事不建议就报告期(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派付末期股息,金额为零港元[78] - 集团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该标准[79] - 集团将遵照上市规则附录C2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在发布年报时在联交所网站发布报告期内的相关报告[80] - 于公布日期,集团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百分比[81] - 集团核数师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确认初步业绩公布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相符,其工作不构成核证工作[82] - 业绩公布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发布,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发[83]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范小令先生,非执行董事为王漓峰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甄嘉胜医生等四人[86] - 公告自刊发日期起最少七天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中英文版本有歧义以英文版本为准[8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客户合约收入按确认时机划分,某时间点确认163,654千港元,随时间确认1,286千港元[14]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6-18 07:45
管理层变动 - 黄斌于2023年4月23日调任为联席主席,2024年3月13日辞任[12][14] - 倪弦于2023年11月22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024年5月30日离任[12][14] - 王漓峰于2023年4月23日调任为联席主席,2024年3月13日调任为主席,2024年5月30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2][14] - 甄嘉胜于2024年5月30日获委任为首席独立董事[12][14] - 曾晓东于2023年6月1日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3][14] - 吴天智于2023年6月1日获委任公司秘书,2023年10月16日辞任[13][14] - 李海薇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公司秘书,2025年3月23日离任[13][14] - 范小令于2023年6月1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2024年5月30日调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3][14][19] - 杨琛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联席主席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13][14][18][19] - 隋福祥于2024年3月28日离任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13][14][16][18][19] - 王先生62岁,2016年9月15日起任集团执行董事,2023年4月23日由副主席调任主席,2024年5月30日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94][99] - 范先生39岁,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16年经验[96][100] - 倪先生36岁,2022年3月4日任执行董事,2023年11月2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5月30日不再为董事[104][108] - 张德安先生62岁,自2023年4月23日起任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17][123] - 杨琛女士51岁,自2024年6月1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119][124] - 卢彩霞女士37岁,自2024年3月28日起任公司多委员会成员,6月14日起不再担任执行及战略发展委员会成员[125][127] - 隋福祥先生49岁,2022年8月17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24年4月16日辞任[126][128] - 李瑞兰女士63岁,是公司电子业务子公司董事[129] - 王先生、范先生及甄医生应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卢女士、张先生及杨女士应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予以重选[17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电子板块收益约2.06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26亿港元减少约24.3%[27][30]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设计板块收益约2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30万港元减少约73.3%[31][34] - 公司于2023年出售金融服务板块数家附属公司并因高级管理人员离职,该业务终止,原因是与主营业务缺乏协同效应[22][24] - 公司电子板块2023年完成东莞塘厦总部制造基地搬迁,在江西吉安搭建制造基地并形成规模产能[28][30] - 公司电子板块2023年9月开始布局越南制造基地,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建成海外制造基地[28][30] - 公司电子板块在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线束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获内地客户试产订单[29][30] - 公司设计板块受内地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正探索与建筑设计AI研发团队合作,打造AI平台[32][34]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和建筑设计业务,2023年第四财季售出金融服务业务债务及不良资产[45][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15个月,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2.06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减少约24.3%[46][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15个月,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2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73.3%[51][55] - 本期公司总营业额约2.086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5.7%[52][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15个月,公司毛利约20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3.5%,毛利率从约10.9%降至约9.8%[53][5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15个月,公司其他收入约41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2.7%[58] - 本期公司其他收益为715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约11.9万港元,主要因一次性土地收回事宜[59] - 本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25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7.3%[60] - 行政开支约72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20万港元或4.7%[61][67] - 财务成本约4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62][68] - 所得税抵免约73.9万港元,上一年度为所得税开支20.2万港元[63][69] - 其他收益约4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2.7%[64]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2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7.3%[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69.3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98.9%[71][75]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约为0.70港仙,上一年度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7.49港仙[72][7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约为8580万港元、7520万港元及1.368亿港元[73][77]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5,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79有所下跌[74][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在股份暂停交易期间聘请外部顾问审查内部控制和补救措施,采取措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36] - 公司股份于2024年6月14日恢复交易,未来将进一步实施内部控制改进措施[37] - 公司董事会调整部分委员会组成,增加独立董事数量至不少于董事总数50%[36] - 公司董事会将独立董事人数增加至不少于董事总人数的50%,并委任杨琛女士为独立董事,甄医生为首席独立董事[38] - 公司股份于2024年6月14日恢复交易,短期将落实内部控制改善措施[39] - 因预计外部业务环境不稳定,董事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147][154] - 集团计划在越南租赁约10000平方米物业作为生产基地,为期五年[79][8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十五个月[134][138] - 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总采购额约15.83%及35.2%[145][151] - 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集团总营业额约20.3%及69.0%[145][15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未偿还借款约为220万港元[156][160]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为零港元[158][162] - 除年报披露外,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开支及承担[148][155] - 集团采取多项政策提升环境质量,如设计产品考虑拆解回收等[142] - 业务回顾在年报第5 - 9页、10 - 15页、33 - 50页[136][140] - 业绩及事务状况在年报第61 - 220页财务报表[137][141] - 2024年3月31日,王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PT Design持有355,62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0.51%;王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2,595,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47%[177] - 2024年3月31日,PT Desig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55,62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0.51%;庞国玺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74,403,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0.57%;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4,403,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0.57%[181] - 公司于2001年12月13日采纳的购股期权计划,在成为无条件当日起10年期届满,未授出购股期权,此后未采纳新计划[182] - 期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订立使董事通过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185]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独立[186] - 2024年3月31日,除董事权益披露外,主要股东登记册无人士在公司已发行股本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8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涉及的重大合同中,董事无直接或间接重大权益[18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按GEM上市规则需披露的关连交易[189] - 建议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与公司无一年内不可无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7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董事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19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须按GEM上市规则披露的关连交易[194] - 财务报表附注41披露的重大关联方交易不属GEM上市规则第20章定义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9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PT Shenzhen由PT Consultants全资拥有,王先生持股23.07%,孔立行持股22.0%,赵国庆持股13.6%[197] - 集团员工根据绩效、资格和能力选拔、薪酬和晋升[198] - 公司董事薪酬根据集团经营业绩、个人表现和市场统计数据确定[198] - 公司细则或百慕达法律无优先认购权规定[199] - 年度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0]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18 07: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子板块15个月收益约2.06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2.726亿港元减少24.3%[27][30] - 设计板块15个月收益约2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830万港元减少73.3%[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5个月,设计板块收益约2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30万港元减少约73.3%[34] - 电子业务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5个月贡献收入约2.06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2.726亿港元减少约24.3%[46][48]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约830万港元降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5个月的约220万港元,减少约73.3%[51] - 集团在该期间总营业额约2.08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2.809亿港元减少约25.7%[5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5个月,集团毛利约203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3060万港元减少约33.5%[53] - 集团毛利率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10.9%降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5个月的约9.8%[54]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从2022年约83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220万港元,减少约73.3%[55] - 集团总营业额从2022年约2.809亿港元降至2024年约2.086亿港元,减少约25.7%[56]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约306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2030万港元,减少约33.5%,毛利率从10.9%降至9.8%[57]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61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410万港元,减少约32.7%[58][64] - 其他收益从2022年亏损约11.9万港元变为2024年收益7150万港元[59][6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80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1250万港元,增加57.3%[60][6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689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7210万港元,增加约320万港元或4.7%[61][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从2022年约619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69.3万港元,减少约98.9%[7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服务业务于2023年终止,因其与主营缺乏协同效应[22][24] - 电子板块2023年完成东莞总部制造基地搬迁,在江西吉安搭建基地[28][30] - 电子板块2023年9月开始布局越南制造基地,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建成[28][30] - 电子板块在新能源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获内地客户试产订单[29][30] - 国内房地产调整影响设计板块,公司正探索设计业务新可能[32] - 公司与AI团队合作建服务设计师的AI平台,待成熟后推广[32] - 公司对通过AI提升设计板块运营效率的举措持谨慎乐观态度[33] - 公司于2023年第四财政季度售出金融服务业务的债务及不良资产[45][47] - 集团强化生活美学咨询服务,结合室内设计服务与自有品牌电子室内饰品销售[89][92] - 集团旨在顺应“互联网 + 文化创意”趋势,提升互联网互动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设计服务[90][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对来年集团业绩保持信心和乐观[42][43] - 董事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因预计期间外部业务环境不稳定[147][154] 管理层变动 - 黄斌于2023年4月23日调任为联席主席,2024年3月13日辞任[13][15] - 倪弦于2023年11月22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024年5月30日离任[13][15] - 王漓峰于2023年4月23日调任为联席主席,2024年3月13日调任为主席,2024年5月30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3][15] - 甄嘉胜于2024年5月30日获委任为首席独立董事[13][15] - 曾晓东于2023年6月1日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4][15] - 吴天智于2023年6月1日获委任公司秘书,2023年10月16日辞任[14][15] - 李海薇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公司秘书,2025年3月23日离任[14][15] - 范小令于2023年6月1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14][15] - 杨琛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联席主席[14][15] - 62岁的王先生于2016年9月15日起任集团执行董事,2023年4月23日由副主席调任主席,2024年5月30日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94][99] - 39岁的范先生于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16年经验[96][100] - 36岁的倪先生于2022年3月4日任执行董事,2023年11月2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5月30日不再为董事[104][108] - 甄嘉胜医生39岁,2019年12月5日起任本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医学界有近15年经验[110][114] - 张德安先生62岁,2023年4月23日起任本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984年获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学士学位[117][123] - 杨琛女士51岁,2024年6月14日起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在相关领域有逾20年经验[119][124] - 罗彩霞女士37岁,2024年3月28日起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6月14日起不再担任部分委员会成员[125] - 隋福祥先生49岁,2022年8月17日起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24年4月16日辞职[126] - 卢彩霞自2024年3月28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6月14日起不再担任执行及战略发展委员会成员[127] - 隋福祥自2024年4月16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王先生、范先生及甄医生应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卢女士、张先生及杨女士应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予以重选[17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2] - 公司呈交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末期业绩[21][24] - 公司董事会采纳新提名政策,将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增加至不少于董事总人数的50%[36][38] - 公司股份于2024年6月14日恢复交易[37][39] - 公司提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年报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34][13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2[135][139] - 公司业务回顾载于年报第5 - 9页、10 - 15页及33 - 50页[136][140] - 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公司期间总采购额约15.83%及35.2%[145][151] - 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公司期间总营业额约20.3%及69.0%[145][15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现金及银行结余和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约为8580万、7520万和1.368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53[73][77]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5,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79有所下跌[74][78] - 公司计划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租赁约10,000平方米物业,租期五年[8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开支及承担[84] - 本年度集团业务交易主要以美元、港元及人民币进行,预期汇率波动风险不重大,未进行对冲活动[85] - 2023年第一财政季度公司第一季财务业绩反映疫情及边境开放有利因素积极成果[88][91] - 2024年3月31日,王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PT Design 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3.5562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0.51%[177] - 2024年3月31日,王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5259.5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7.47%[177] - 除上述披露外,2024年3月31日,公司董事、最高执行人员及其联系人无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178] - PT Design持有355,62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51%[181] - 庞国玺先生被视为在74,403,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10.57%[181] - 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持有74,403,000股股份,占比10.57%[181] - 公司于2001年12月13日采纳购股计划,10年后期满,未授出购股且未采纳新计划[181][18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除已披露权益外,无人士于公司已发行股本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87][19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使董事有重大权益[188][19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89][1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PT Shenzhen由PT Consultants全资拥有,王先生持股23.07%,孔立兴先生持股22.0%,赵国庆先生持股13.6%[197] - 公司员工选拔、薪酬和晋升基于绩效、资格和能力,董事薪酬取决于集团业绩等[198]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该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