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汇集团(08161)
icon
搜索文档
医汇集团(0816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20:4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收益约为1.063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980万港元或8.4%[9][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806.2万港元,上一年度应占年内亏损约为808.2万港元[9][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为87.8万港元,上一年度为56.1万港元[10]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8,062千港元,2024年为亏损8,082千港元[47] - 2024/25财年公司收益约为106.4百万港元,较2023/24财年的116.2百万港元减少约9.8百万港元或8.4%[62][63] - 2024/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8.1百万港元,2023/24财年则为亏损约8.1百万港元,实现转亏为盈[62]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解决方案收益由2023/24财年约40.4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25财年约42.5百万港元,增幅约为5.2%[63] - 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收益由2023/24财年约25.2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25财年约23.0百万港元,减幅约为8.7%[64]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解决方案收益由2023/24财年约5.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25财年约4.5百万港元,减幅约为18.2%[64] - 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收益由2023/24财年约45.2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25财年约36.4百万港元,减幅约为19.5%[65] - 其他收入由2023/24财年约561,000港元增加至2024/25财年约878,000港元[67] - 其他亏损由2023/24财年约2.6百万港元减少约1.4百万港元至2024/25财年约1.2百万港元[68] - 2024/25财年所得税开支约33,000港元,2023/24财年约105,000港元[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4534.3万港元,上一年度为5026.2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为3689万港元,上一年度为3722.7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5.5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73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53.3万港元,上一年度为799.8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为588.3万港元,上一年度为938.8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租金开支为80.3万港元,上一年度为91.2万港元[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为65.5万港元,上一年度为66万港元[10]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由2023/24财年约9.4百万港元减少约37.2%至2024/25财年约5.9百万港元[73] - 租金开支从2023/24财年约0.9百万港元减至2024/25财年约0.8百万港元,减幅约0.1百万港元[74] - 其他开支从2023/24财年约14.0百万港元减至2024/25财年的12.4百万港元,减幅约为11.4%[75] - 2024/25财年及2023/24财年融资成本分别约为655,000港元及660,000港元[76] - 2024/25财年相关员工成本约为3690万港元,2023/24财年约为3720万港元[89]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为24752千港元,2024年为12777千港元[11] - 2025年流动资产为26900千港元,2024年为29249千港元[11] - 2025年流动负债为36529千港元,2024年为35771千港元[11] - 2025年流动负债净额为-9629千港元,2024年为-6522千港元[11] - 2025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5123千港元,2024年为6255千港元[11] - 2025年非流动负债为3973千港元,2024年为3074千港元[12] - 2025年资产净值为11150千港元,2024年为3181千港元[12]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604千港元,2024年为3632千港元[12] - 2025年非控股权益为-454千港元,2024年为-451千港元[12] - 2025年应收账款为8,069千港元,2024年为7,453千港元[49] - 2025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22,843千港元,2024年为11,495千港元[49] - 2025年非流动资产项下所示租金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285千港元,2024年为816千港元[49] - 出售附属公司恒泉有限公司应收代价为14,400,000港元,初始日期公平值约为13,429,000港元[49] - 2025年计入非流动部分的其他应收款项约为9,552,000港元,计入流动部分的约为3,127,000港元[50] - 2025年应收账款总额7540千港元,2024年为6903千港元,其中30日内账款2025年为4132千港元,2024年为3607千港元[51]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逾期账面总值为126.4万港元,2024年为105.4万港元,逾期超90日的2025年为0,2024年为24.9万港元[52] - 2025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3052千港元,2024年为14239千港元,其中应付账款2025年为9806千港元,2024年为10517千港元[53] - 2025年合约负债总计6572千港元,2024年为6406千港元,2023年4月1日为6253千港元[5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与年初合约负债有关的收益确认为506.4万港元,2024年为1745.6万港元[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51.7百万港元,2024年约42.0百万港元[78]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7倍,2024年约0.8倍[7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400,000港元,普通股数目为41,600,000股,每股面值0.25港元[8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也无[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牙科业务收益为40,876千港元,较2024年的50,711千港元下降19.4%[24][25] - 2025年医疗业务收益为65,514千港元,较2024年的65,537千港元微降0.04%[24][25] - 2025年牙科业务中解决方案收益4,521千港元,服务收益36,355千港元;2024年解决方案收益5,525千港元,服务收益45,186千港元[24][25] - 2025年医疗业务中向保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收益30,134千港元,向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收益12,399千港元,服务收益22,981千港元;2024年对应收益分别为30,197千港元、10,164千港元、25,176千港元[24][25] - 公司牙科解决方案服务收益按一段时间后确认,因公司在年度预付款合约期内履行责任[26][27] - 公司一般牙科服务收益按某一时间段确认,在牙科诊所完成服务后履行责任[28] - 公司隐适美治疗服务收益按一段时间后确认,在病人接受并享受益处的时间内确认[29] - 集团医疗解决方案包括与企业的年度预付款合约及向保险公司提供的方案,前者收益按时间消逝模式确认,后者按某一时间点确认[30][31] - 集团经营医疗诊所提供普通及男士健康医疗服务,收益按某一时间点确认[32] - 集团所有客户合约期限不多于两年,分配至未履约合约的交易价格未披露[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牙科服务(隐适美治疗服务)一年内剩余履约责任交易价格为397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为83千港元,总计480千港元[33] - 集团经营分部分为牙科业务和医疗业务,二者为可呈报分部[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牙科业务外部收益40,877千港元,医疗业务外部收益65,513千港元,分部总收益106,390千港元[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牙科业务分部溢利9,845千港元,医疗业务分部溢利382千港元,分部总溢利10,227千港元[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8,092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公司牙科业务外部收益50,711千港元,医疗业务外部收益65,537千港元,分部总收益116,248千港元[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公司牙科业务分部亏损8,066千港元,医疗业务分部溢利11,666千港元,分部总溢利3,600千港元[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公司除税前亏损7,999千港元[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使用权资产添置总计10,137千港元,其中牙科业务2,126千港元,医疗业务8,011千港元[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总计292千港元,其中牙科业务78千港元,医疗业务214千港元[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计1,255千港元,其中牙科业务533千港元,医疗业务722千港元[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总计7,533千港元,其中牙科业务3,373千港元,医疗业务4,160千港元[35]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香港市场收益为106,194千港元,中国市场收益为196千港元;2024年香港市场收益为115,919千港元,中国市场收益为329千港元[24][25] - 2025年香港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06,194千港元,2024年为115,919千港元;中国地区2025年为196千港元,2024年为329千港元[42] - 2025年3月31日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为12,249千港元,2024年为10,628千港元;中国地区2025年和2024年均为0[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本年度首次应用2020年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18] - 负债分类基于报告期间结算日已存在的权利,不受管理层12个月内结算意图或预期影响[19] - 负债可通过转让现金、货品、服务或实体本身的股本工具结算[19]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引入新规定[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其他准则修订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应用预计影响损益表呈列及财务报表披露[22] - 集团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的详细影响[22] - 部分准则修订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3] - 部分准则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15年8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5月31日起在联交所GEM上市[13] - 2024年3月31日雇员总数114人,2025年3月31日为82人[88] - 2024/25财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0]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25财年派发股息,2023/24财年也无股息[91]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9月2日举行,8月28日至9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94] - 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就租赁协议披露须予披露交易详情及补救措施[94]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监管董事证券交易,2024/25财年董事全面遵守规定[96] - 公司于2016年5月1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
医汇集团(08161.HK)4月15日收盘上涨13.79%,成交3.2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4-15 16:32
市场表现 - 4月15日恒生指数上涨0 23%至21466 27点 医汇集团股价上涨13 79%至0 33港元/股 成交量11 6万股 成交额3 21万港元 振幅18 97% [1] - 最近一个月医汇集团累计跌幅13 43%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42% 跑输恒生指数6 77%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公司营业总收入5219 11万元 同比减少0 36% 归母净利润-82 6万元 同比增长59 65% [2] - 毛利率93 77% 资产负债率95 08% [2]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2 1倍 行业中值0 29倍 [3] - 公司市盈率-1 79倍 行业排名第93位 低于同业巨星医疗控股(0 2倍)、京玖康疗(0 38倍)、永胜医疗(3 59倍)、环球医疗(4 42倍)、瑞慈医疗(5 65倍) [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扎根香港超过25年 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4] - 全资拥有6间牙科中心、2间西医门诊中心、2间男士健康中心及1间医学化验所 与400多家联系诊所合作 [4] - 2016年上市 2018年进军中国内地市场 在大湾区开设牙科中心 [4]
医汇集团(0816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3 16:3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为57.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8,000港元[6][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为91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74,000港元有所减少[13][34] - 除税前亏损为73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83千港元大幅减少[34] - 所得税开支为1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千港元有所增加[34]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98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22千港元大幅减少[34] - 公司期内亏损为3,1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18千港元有所增加[85][9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02港仙,较去年同期的5.457港仙有所改善[9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57.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1百万港元略有下降[132] - 公司期内亏损为429港元[186]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总亏损为2,322港元[194] 成本与开支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25,00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269千港元略有下降[34] - 员工成本为18,7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586千港元有所增加[34]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7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40千港元略有增加[34]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为3,60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112千港元大幅减少[34] - 员工成本总额为18,7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586千港元有所增加[118]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减少1.0%,降至25.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支付予联系医生、联系辅助服务供应商、外聘牙医及医生以及第三方化验所服务的总额减少[153] - 员工成本增加6.5%,达到18.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及年度薪金调整增加[154]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大幅减少29.4%,降至3.6百万港元[155]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12,777千港元增加至15,390千港元,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增加[98] - 公司流动负债从35,771千港元增加至37,595千港元,主要由于合约负债和租赁负债增加[101]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17,325千港元减少至15,009千港元[98] - 公司应收账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10,679千港元增加至12,852千港元[98] - 公司应付账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14,239千港元增加至14,503千港元[101] - 公司合约负债从6,406千港元增加至7,222千港元,预计将在两年内确认为收益[101][125] - 公司流动比率保持在0.9倍,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139] 收益来源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方案的收益增加9.5%,达到20.9百万港元[132] - 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收益增加5.5%,达到12.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自费病人对医疗咨询服务的需求增加[133] - 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的收益减少12.8%,降至21.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寻求第二次牙科服务的病人就诊次数减少[152]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6] - 公司不建议就本期间派付中期股息[173] - 公司董事酬金为2,8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40千港元有所增加[118] 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将来将进一步巩固牙科业务,拓宽收入来源及节约开支,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150] 其他 - 公司提供了一笔本金额为13,868,000港元的三年期无抵押免息贷款[199] - 该免息贷款的公平值调整为1,253,000港元[19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200]
医汇集团(0816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5 20:4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57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8万港元[5]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净额约为91.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30万港元[5] - 2024年同期收益为578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8083千港元[7] - 2024年同期其他收入为2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9千港元[7] - 2024年同期除税前亏损为7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83千港元[7] - 2024年同期所得税(开支)抵免为1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千港元[7] - 2024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2.202港仙,2023年为5.457港仙[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0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0千港元增长约173.64%[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227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43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848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7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10万港元减少约0.4%或20.8万港元[67]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91.6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净额约230万港元[67] - 其他收入由去年同期约30万港元减少至本期约20万港元[72] - 集团截至2023年及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约为264,000港元及353,000港元[80] - 集团本期所得税开支约179,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约9,000港元[81] 集团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39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777千港元增长约20.45%[10]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27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249千港元增长约0.10%[10]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3759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5771千港元增长约5.10%[10]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831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 - 6522千港元亏损扩大约27.54%[10] - 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07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55千港元增长约13.06%[10]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87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074千港元增长约58.6%[12] - 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19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181千港元下降约30.93%[1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0,14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903千港元有所增加[52]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10,298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为1,050千港元,应计开支为3,155千港元[5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9倍(2024年3月31日:0.9倍),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89(2024年3月31日:4.39)[8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中期股息[5]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4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中期股息[109]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编制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依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港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第18章适用披露规定[21]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金融工具期末按公平值计量,除应用修订准则致会计政策变动外,本中期报表会计政策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报表一致[22] - 本集团于本期首次应用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23] 业务线服务内容及收益确认方式 - 牙科方案及服务包括为企业等提供方案和向自费病人提供服务[25] - 牙科方案服务收益于整个服务期内确认,因集团在合约期内履行责任[27] - 一般牙科服务收益于完成服务时某一时间点确认,隐形牙箍治疗服务收益于整个服务期内确认[28] - 医疗方案及服务包括向企业和保险公司提供方案和向自费病人提供服务[29] - 向企业提供医疗方案收益按时间确认,因集团在合约期内履行责任[31] - 向保险公司提供医疗方案收益于完成方案后某一时间点确认[32]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牙科服务外部收益26,791千港元,医疗服务外部收益31,292千港元,分部总收益58,08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牙科服务外部收益24,104千港元,医疗服务外部收益33,771千港元,分部总收益57,875千港元[36][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亏损1,127千港元,除税前亏损2,28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溢利501千港元,除税前亏损737千港元[36][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方案中保险公司收益14,767千港元,企业收益6,16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保险公司收益15,152千港元,企业收益3,967千港元[42]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方案收益由去年同期约1910万港元增加约9.5%至本期约2090万港元[69] - 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收益由去年同期约1220万港元增加约5.5%至本期约1280万港元[70]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方案收益由去年同期约180万港元增加约28.2%至本期约230万港元[70] - 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收益由去年同期约2500万港元减少约12.8%至本期约2180万港元[70] 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同期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250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269千港元[7] - 2024年同期员工成本为187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586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2,869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18,72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2,540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17,586千港元[45]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由去年同期约2530万港元轻微减少1.0%至本期约2500万港元[73] - 员工成本由去年同期约1760万港元增加约6.5%至本期的1870万港元[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层成员短期福利为350.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34.2万港元;离职后福利为3.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7万港元[6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0.8百万港元减少至本期约0.7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从约3.6百万港元增加至约3.7百万港元[75]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5.1百万港元大幅减少约29.4%至本期约3.6百万港元[76] - 集团本期租赁开支约0.5百万港元,源于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有关短期租赁的租金付款[78] - 其他开支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7.2百万港元减少约13.1%至本期约6.2百万港元,因成本控制[79] 税务政策及相关数据 - 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200万港元的溢利按16.5%征税;不符合的集团实体溢利按16.5%固定税率征税[46] 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账龄情况 - 按发票日期,2024年9月30日30日内应收账款为6,262千港元,31至60日为3,343千港元,61至90日为542千港元[55] - 按发票日期,2024年9月30日30日内应付账款为2,852千港元,31至60日为3,044千港元,61至90日为2,271千港元,91至180日为2,131千港元[57] 银行借款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筹集新银行借款,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筹集新银行借款9,000,000港元[59] - 本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3.375%,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3.625%[59] 公司股本情况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200,000,000股,金额为50,000,000港元[6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股份数目为41,600,000股,金额为10,400,000港元[6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400,000港元,普通股数目为41,600,000股,每股面值0.25港元[83] 客户付款结算情况 - 以医疗卡支付的客户付款一般将由发卡公司或银行自发票日期起60至90日内结算[54] 公司收购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耗费约134,000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329,000港元[51]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陈志伟先生和姜洁女士于公司普通股好仓持股23,4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6.25%[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Medi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普通股234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6.25%[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NSD Capital Limited持有普通股78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Convoy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普通股78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Favour Sino Holdings Limited持有普通股78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Convoy (BVI) Limited持有普通股78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康宏环球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78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9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及行政总裁由陈先生一人兼任[10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4] 重大事件情况 - 自本期中期以来,无发生重大事件[11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6年5月1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112] - 审核委员会遵照GEM上市规则第5.28至5.33条及企业管治守则制订书面职权范围[11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宝汉先生担任主席[11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本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13]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1月25日,执行董事为陈伟志先生及姜洁女士[114] - 截至2024年11月25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宝汉先生、黄伟梁先生及吴伟雄先生[114]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90名雇员(2023年9月30日:89名),本期员工成本约为18.7百万港元(2023年9月30日:约17.6百万港元)[89]
医汇集团(0816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08 19:44
财务表现 - 2023/24财年,醫匯集團的收益约为116.2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长约5.3%或约5.8百万港元[18]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解决方案所得收益增幅约为45.7%,主要由于探访联系医生及辅助服务供应商的病人增加及合约客户数量增加[20] - 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增幅约为43.6%,主要由于自费病人对体检、其他检测程序及疫苗接种服务等的需求增加[21]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解决方案所得收益减少约22.3%,主要由于牙科解决方案服务的合约客户及个别人士数量减少[22] - 自费病人提供的牙科服务收入从2022/23财年的约58.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24财年的约45.2百万港元,减幅约为22.2%[23] - 其他收入由2022/23财年约3.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24财年约561,000港元[24] - 其他虧損由2022/23财年约17.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24财年约2.6百万港元[25] - 醫療及牙科專業服務开支由2022/23财年约42.9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24财年约50.3百万港元,增幅约为17.2%[27] - 员工成本由2022/23财年约37.8百万港元略微减少至2023/24财年约37.2百万港元,减幅约为1.6%[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由2022/23财年约2.3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24财年约1.7百万港元,减幅约为26.1%[29] - 醫療及牙科供应品成本由2022/23财年约10.8百万港元减少约13.0%至2023/24财年约9.4百万港元[30] - 租金开支由2022/23财年约1.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24财年约0.9百万港元,减幅约为1.0百万港元[31] - 其他开支由2022/23财年约14.2百万港元轻微减少至2023/24财年的14.0百万港元,减幅约为1.4%[32] 董事会成员 - 董事会目前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陈志伟先生是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负责整体业务发展和财务战略规划[49] - 陈先生在2024年3月31日拥有23,400,000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56.25%[51] - 姜洁女士是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业务发展和客户关系管理[52] - 姜女士在2024年3月31日被视为拥有23,400,000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56.25%[55] - 梁宝汉先生是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5年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58] - 黄伟梁先生是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59] - 郭思治先生是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0年的证券业务经验和投资知识[61] - 吴伟雄先生是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香港執業律师,从事证券法、公司法和商业法的业务[63]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初步为三年,可在特定情况下终止[65] 企业管治 - 公司致力于以崇高的商业道德标准经营业务,相信这将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73] - 董事会负责指导公司管理层如何确保实现业务目标,致力于维持完善的企业管治常规[74] - 公司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并根据其制定一系列政策及程序以提升公司的业务操守[76] - 公司已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并且其中至少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需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如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87] - 董事会成员之间概无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关系[88]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在提名新董事时考虑不同的技能、经验、背景、地区和行业经验、种族、性别、知识和服务年资以及其他特质[90] - 公司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已属充足,具备切合公司业务所需的平衡技能、经验和多元化观点[106] - 董事委员会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分别是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各自具有界定职责和权责范围[107] 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 - 公司的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已考虑到业务性质和整体组织架构,目的在于管理而非排除操作风险[127] - 董事会已向审计委员会成员呈列内部监控检讨报告和企业风险评估报告,认为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足够[128]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供员工和与公司有往来的人士以保密和匿名方式举报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131] - 公司已制定反贪污政策,开放内部举报渠道,员工可匿名举报涉嫌贪污和贿赂行为[132] - 公司合规主任负责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监督内部监控系统和程序的有效性,并评估其修复功能[133] 公司运营 - 公司主要活动是为合约客户提供企业医
医汇集团(0816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5 20:4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收益约为1.16248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580万港元或5.3%[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2490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810万港元[6][8]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6.1万港元,2023年为353.9万港元[8] - 2024年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5026.2万港元,2023年为4286万港元[8] - 2024年员工成本为3722.7万港元,2023年为3779.3万港元[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3万港元,2023年为231.5万港元[8]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99.8万港元,2023年为942万港元[8] - 2024年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为938.8万港元,2023年为1084.8万港元[8] - 2024年租金开支为91.2万港元,2023年为186.6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16,248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10,392千港元增长5.31%[41][4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7,999千港元,较2023年的25,463千港元有所收窄[41][42] - 2024年客户A贡献收益13,637千港元,较2023年的9,484千港元增长43.79%[44]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15,919千港元,较2023年的109,417千港元增长5.94%;中国地区收益为329千港元,较2023年的975千港元下降66.26%[4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05千港元,2023年为抵免313千港元[47]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94千港元(8,082÷41,600),2023年为0.600千港元(24,882÷41,600)[53] - 2024年应收账款为7,453千港元,较2023年的5,522千港元增长35.06%[54] - 2024年30日内应收账款为3,607千港元,较2023年的3,142千港元增长14.80%[5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账面总值为105.4万港元,较2023年的24.7万港元增加[56] - 2024年应付账款为1.0517亿港元,2023年为8153万港元;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为77.6万港元,2023年为126.6万港元;2024年应计开支为294.6万港元,2023年为409.6万港元[57] - 2024年合约负债为640.6万港元,2023年为625.3万港元;2022年4月1日,合约负债为744.8万港元[5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1745.6万港元已确认为与年初合约负债有关的收益,2023年为648.9万港元[60] - 2023/24财年集团收益约为1.162亿港元,较2022/23财年的约1.104亿港元增加约5.3%或约580万港元[64] - 2023/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810万港元,2022/23财年约为2490万港元[64] - 2023/24财年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190万港元,2022/23财年约为1760万港元;2023/24财年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90万港元,2022/23财年约为9000港元[64] - 其他收入由2022/23财年约350万港元减少至2023/24财年约56.1万港元[69] - 其他亏损由2022/23财年约1790万港元减少约1530万港元至2023/24财年约260万港元[70]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从2022/23财年约4290万港元增至2023/24财年约5030万港元,增幅约17.2%[72] - 员工成本从2022/23财年约3780万港元减至2023/24财年约3720万港元,减幅约1.6%[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2/23财年约230万港元减至2023/24财年约170万港元,减幅约26.1%[74]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从2022/23财年约1080万港元减少约13.0%至2023/24财年约940万港元[76] - 租金开支从2022/23财年约190万港元减至2023/24财年约90万港元,减幅约100万港元[77] - 其他开支从2022/23财年约1420万港元轻微减至2023/24财年的1400万港元,减幅约1.4%[78] - 2023/24财年所得税开支约10.5万港元,2022/23财年所得税抵免约31.3万港元[80]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4200万港元,2023年约4290万港元[81] - 2024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0.8倍,2023年约0.9倍[8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6]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股息,与2023年相同[52]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于2023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12]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5]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19] - 集团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生效时间分别为待确定日期、2024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2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的2020年修订和2022年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可提前应用[26] - 2020年修订为评估将结算期限延迟至报告日期后最少十二个月的权利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22] - 2022年修订修改了2020年修订引入的规定,规定只有报告期结算日当时或之前须遵守的契诺影响推迟偿还负债的权利[24] - 2022年修订规定若实体将贷款安排产生的负债分类为非流动,须披露相关资料[25] - 除部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外,公司董事预期应用其他新订准则及修订本在可见将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16,248千港元,其中牙科业务50,711千港元,医疗业务65,537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10,392千港元,其中牙科业务65,161千港元,医疗业务45,231千港元[28]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总收益增长约5.31%((116248 - 110392) / 110392 * 100%),牙科业务收益下降约22.17%((50711 - 65161) / 65161 * 100%),医疗业务收益增长约44.90%((65537 - 45231) / 45231 * 100%)[27][28] - 2024年按地区市场划分,香港收益为115,919千港元,中国为329千港元[27] - 2023年按地区市场划分,香港收益为109,417千港元,中国为975千港元[28] - 2024年按确认收益时间划分,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85,423千港元,一段时间后确认收益30,825千港元[27] - 2023年按确认收益时间划分,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77,980千港元,一段时间后确认收益32,412千港元[2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与牙科服务(隐适美治疗服务)有关的剩余履约责任交易价格一年內为397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为83千港元,总计480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与牙科服务(隐适美治疗服务)有关的剩余履约责任交易价格一年內为660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为179千港元,总计839千港元[40] - 公司经营分部分为牙科业务和医疗业务,也是可呈报分部[40] 股本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法定股本为50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40万港元[61]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40万港元,普通股数目为4160万股,每股面值0.25港元[84]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99] - 全体董事确认2023/24财年已全面遵守标准守则所规定的交易准则[10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6年5月1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并根据相关规则制定书面职权范围[10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宝汉先生担任主席[102] - 2023/24财年,审核委员会共举行4次会议[103] - 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适用准则及规定并充分披露[104] 其他事项 - 自2024年3月31日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05]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陈志伟先生及姜洁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郭思治先生、梁宝汉先生及黄伟梁先生[106] - 公告将自刊登日起至少连续七天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07]
医汇集团(0816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3 22:12
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58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60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8083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2283千港元;2022年同期总收益为58723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87千港元[35][37] - 2023年牙科方案及服务外部收益26791千港元,医疗方案及服务外部收益31292千港元;2022年牙科方案及服务外部收益36756千港元,医疗方案及服务外部收益21967千港元[35][37] - 2023年向保险公司提供医疗方案收益15152千港元,向企业提供医疗方案收益3967千港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9600千港元和3885千港元[39] - 2023年向自費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收益12173千港元,提供牙科服务收益24992千港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8482千港元和34617千港元[39]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方案收益增加41.8%至1910万港元,自費病人医疗服务收益增加43.5%至1220万港元[63][64]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方案收益减少15.9%至180万港元,自費病人牙科服务收益减少27.8%至2500万港元[63][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8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或60万港元[62] 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净额约为23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5万港元[8] - 2023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5.457港仙,2022年为0.107港仙[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227.4万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546港元,2022年为0.0011港元[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2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5万港元,主要因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额外收入减少约180万港元[6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98] 收入与开支对比 - 2023年其他收入为30.9万港元,较2022年的228.7万港元大幅减少[14] - 2023年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2526.9万港元,高于2022年的2146.3万港元[14]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758.6万港元,低于2022年的1876.2万港元[1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7万港元,低于2022年的126.5万港元[1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64万港元,低于2022年的474.6万港元[14] - 2023年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为511.2万港元,低于2022年的617.6万港元[14] - 2023年其他收入309千港元,包括银行利息收入18千港元、租金收入180千港元等;2022年其他收入2287千港元,含政府补助1822千港元[4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扣除董事酬金2540千港元、员工成本17586千港元等;2022年对应扣除董事酬金2372千港元、员工成本18762千港元等[42] - 2023年员工(不包括董事)退休福利计划供款592千港元,较2022年的317千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3年经营租赁租金799千港元,较2022年的1424千港元有所减少[4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9000港元,2022年为26000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耗费约132.9万港元,2022年为70.1万港元[48] - 其他收入大幅减少约86.5%至30万港元,主要因保就业计划额外收入减少[65]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增加17.7%至2530万港元,员工成本减少约6.4%至1760万港元[66][6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减少至8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至360万港元,无形资产不再摊销[69]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减少约17.7%至510万港元,其他开支增加约14.3%至720万港元[70][7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77.7万港元,较3月31日的1758.4万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3202.1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529.1万港元有所上升[17]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3680.1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768.6万港元有所上升[19]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478万港元,较3月31日的 -239.5万港元亏损扩大[19]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900.7万港元,较3月31日的1132.9万港元有所下降[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271.1万港元,3月31日为1035.5万港元[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70.6万港元,3月31日为1351.5万港元[5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9倍,已发行股本为1040万港元,普通股4160万股[76][77]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7万港元,较2022年的881.7万港元大幅下降[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22.7万港元,2022年为 -6.2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84.8万港元,2022年为 -472.8万港元[22]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94.6万港元,较期初的1557.4万港元有所增加[22] 收益确认方式 - 公司牙科方案服务收益在整个服务期内确认,一般牙科服务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隐形牙箍治疗服务收益在整个服务期内确认[28][29][31] - 公司向企业提供医疗方案收益按时间确认,向保险公司提供医疗方案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医疗服务收益于某一时间点确认[32][34] 银行借款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筹集新银行借款900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55] - 贷款年利率为3.625%,须于提款日起120个月内偿还[55] 股本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40万港元[57] 薪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层成员薪酬为336.9万港元,2022年为342.2万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关联方交易中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521.6万港元,2022年为597万港元[59] 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雇员89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100名减少[8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1760万港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约1880万港元减少[83] 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陈志伟先生和姜洁女士分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公司234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6.25%[84] - 2023年9月30日,陈志伟先生和姜洁女士分别以实益拥有人和配偶权益持有相联法团Medi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 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0%[86] - 2023年9月30日,Medi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234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6.25%[89] - 2023年9月30日,NSD Capital Limited、Convoy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等公司分别持有公司7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89] 业务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未发现董事、控股股东或其联系人业务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利益冲突[9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并制定相关政策程序[9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偏例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守则条文[95]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陈先生,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可提升公司制定及推行策略之效率,将按需检讨是否委任行政总裁[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全面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交易必守准则[97] 重大事件情况 - 自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期以来,无重大事件发生[10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出售、或然负债及重大投资和资本资产未来计划[79][80][8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6年5月1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宝汉任主席[10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2]
医汇集团(0816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3 22:08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为58.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6百万港元[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净额约为2.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5,000港元[6] - 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2,32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12千港元[7] - 公司每股亏损为5.457港仙,去年同期为0.107港仙[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期内亏损为2,2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5千港元大幅增加[1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收益为58.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7百万港元减少了1.0%[4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亏损净额为2.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000港元大幅增加[43] - 公司除稅前虧損為2,283千港元,同比擴大1,121.9%,主要由於員工成本總額為17,586千港元,醫療及牙科專業服務開支為25,269千港元[29]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77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7,584千港元有所减少[9]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4,78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395千港元有所增加[9] - 公司资产净值为9,00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329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9,44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758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总额为10,20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153千港元增加了25.1%[3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股本为50,000,000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3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400,000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39]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0.9倍[61] 现金流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7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817千港元大幅下降[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1,227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为4,848千港元,主要来自新银行借款9,000千港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391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946千港元[12] 收益与成本 - 公司牙科方案服务收益在服务期内确认,主要来自与企业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年度预付款合约[18] - 公司牙科服务收益在服务完成后确认,包括洗牙、补牙、口腔内X光及例行口腔检查等服务[20] - 公司医疗方案服务收益在服务期内确认,主要来自与企业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年度预付款合约,涵盖全科医生咨询、免疫接种、体检等服务[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為58,083千港元,其中醫療方案及醫療服務收益為31,292千港元,牙科方案及牙科服務收益為26,791千港元[27] - 公司向保險公司提供的醫療方案收益為15,152千港元,同比增長57.9%,向企業提供的醫療方案收益為3,967千港元,同比增長2.1%[28] - 公司向自費病人提供的醫療服務收益為12,173千港元,同比增長43.5%,牙科服務收益為24,992千港元,同比下降27.8%[28] - 公司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方案的收益为19.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5百万港元增加了41.8%[45] - 公司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收益为12.2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百万港元增加了43.5%[46] - 公司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方案的收益为1.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百万港元减少了15.9%[47] - 公司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的收益为25.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6百万港元减少了27.8%[48]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由21.5百万港元增加17.7%至25.3百万港元[51] - 员工成本由18.8百万港元减少6.4%至17.6百万港元[5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由1.3百万港元减少至0.8百万港元[53] - 使用权资产折旧由4.7百万港元减少至3.6百万港元[54]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由6.2百万港元减少17.7%至5.1百万港元[56] - 其他开支由6.3百万港元增加14.3%至7.2百万港元[58] - 融资成本由316,000港元减少至264,000港元[59] 投资与融资 - 公司於期內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耗費1,329千港元,同比增長89.6%,以擴展及升級營運能力[33]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筹集了9,000,000港元的新银行借款,年利率为3.625%,用于一般营运资金[38]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公司應收賬款總額為7,054千港元,同比增長40.4%,其中30日內應收賬款為3,931千港元,佔比55.7%[36] - 公司應付賬款總額為10,200千港元,同比增長25.1%,信貸期介乎30至120日[3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公司股份中的权益占比为56.25%[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主要股东Medi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23,4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6.25%[73] - NSD Capital Limited持有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73] - Convoy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73] - Favour Sino Holdings Limited持有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73] - Convoy (BVI) Limited持有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73] - 康宏环球控股有限公司持有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7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85] - 自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期间以来,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事件[86]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守则条文,惟守则条文第C.2.1条偏离除外[81]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陈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可提升公司制定及推行策略之效率[82] 员工与成本 - 公司共有89名雇员,员工成本为17.6百万港元[67]
医汇集团(08161)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1 19:40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为29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0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291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387千港元[8] - 公司2023年Q2收益约2912.7万港元,较2022年Q2的约2838.7万港元增加约2.6%[15][23][26] 公司盈利及亏损情况 - 2023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9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纯利约10.5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962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52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962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52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6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05千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2.30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25港仙[9]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96万港元,2022年Q2为纯利约10.5万港元[21][2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付中期股息[6]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Q2中期股息,2022年Q2亦无派息[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56] 公司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为11353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37181千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为10922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36967千港元[11] 补贴及开支情况 - 2023年Q2不再获取2022年同期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下的68.8万港元补贴[24]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从2022年Q2约1160万港元增至2023年Q2约1320万港元[24] - 其他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86.1万港元减至本期约17.8万港元[30]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1160万港元增加约13.8%至本期约1320万港元[31] - 员工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910万港元减少约5.5%至本期约860万港元[33] - 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约60.4万港元及44.3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形资产摊销约40万港元,本期无[34]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230万港元减少约8.7%至本期约210万港元[35] - 其他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210万港元增加约71.4%至本期约360万港元[38] - 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财务成本分别约16.9万港元及9.6万港元[39]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方案收益从2022年Q2约650万港元增至2023年Q2约1020万港元,增幅约57.8%[26] - 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收益从2022年Q2约410万港元增至2023年Q2约550万港元,增幅约36.5%[26][27]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方案收益从2022年Q2约138.7万港元增至2023年Q2约150.7万港元,增幅约8.7%[26] - 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收益从2022年Q2约1649万港元降至2023年Q2约1189.7万港元,降幅约27.9%[26]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方案的收益较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增加约120,000港元[29] - 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的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约1650万港元减至本期约1190万港元,减幅约27.9%[29] 税务情况 - 估计应课税溢利首200万港元按8.25%税率征收香港利得税,超过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税率征收[18] 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陈志伟先生和姜洁女士于公司普通股好仓持股234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56.25%[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Medi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234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6.25%[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NSD Capital Limited持有公司7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Convoy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7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Favour Sino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7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Convoy (BVI) Limited持有公司7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宏环球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8.75%[47]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2]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全体董事确认全面遵守交易必守标准[55] 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57]
医汇集团(08161)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1 19:36
收益与亏损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益约为29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0万港元[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96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纯利约10.5万港元[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2.30港仙,而2022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25港仙[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益为29.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4百万港元增长2.6%[22][2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亏损净额为960,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盈利105,000港元[23] 收入与支出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17.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6.1万港元大幅减少[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为1318.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7万港元有所增加[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员工成本为857.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12万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4.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0.4万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97.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5.3万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为214.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3.6万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租金开支为30.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9万港元有所减少[7] - 其他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861,000港元减少至178,000港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减少[30] - 医疗及牙科专业服务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11.6百万港元增加13.8%至本期间的13.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与专业人员最近更新的条款及安排的服务费百分比增加所致[32] - 员工成本由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9.1百万港元减少5.5%至本期间的8.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和中国内地员工人数减少所致[3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由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604,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443,000港元[34] - 医疗及牙科供应品成本由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2.3百万港元减少8.7%至本期间的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其他医疗及牙科耗材数量减少所致[36] - 其他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2.1百万港元增加71.4%至本期间的3.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宣传营销开支增加及租约期满的诊所恢复营业所致[38] - 财务成本由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169,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96,000港元[39] 业务表现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方案的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6.5百万港元增长至10.2百万港元,增幅57.8%[26] - 向自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4.1百万港元增长至5.5百万港元,增幅36.5%[27]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方案的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1.4百万港元增长至1.5百万港元,增幅8.7%[26] - 向自费病人提供牙科服务的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16.5百万港元减少至11.9百万港元,减幅27.9%[29]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陈志伟先生及其配偶姜洁女士分别持有公司56.25%的股份[41][42] - Medi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23,4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6.25%[45] - NSD Capital Limited持有公司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45] - Convoy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45] - Favour Sino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45] - Convoy (BVI) Limited持有公司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45] - 康宏環球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8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75%[45] 其他 - 公司不再获取2022年同期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提供的688,000港元补贴[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付中期股息[5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