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国际(08170)
icon
搜索文档
全民国际(0817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12-14 20:5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为10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700万港元或约73.1%[5] - 相关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50万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约为590万港元[5] - 2022年相关期间收益为9950千港元,2021年为36963千港元[8] - 2022年相关期间服务成本为8750千港元,2021年为19908千港元[8] - 2022年相关期间毛利为1200千港元,2021年为17055千港元[8] - 2022年相关期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227千港元,2021年溢利为9311千港元[8] - 2022年相关期间所得税抵免为768千港元,2021年开支为3449千港元[8] - 2022年相关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459千港元,2021年溢利为5862千港元[8] - 2022年相关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8港仙,2021年盈利为1.42港仙[8]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995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96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2.9%[23]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7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3.3%[30]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124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82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7.5%[31]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相关的投资物业折旧为62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09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3.7%[35] - 中国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中国相关期间支出为40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1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3.0%[39][40]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递延税项为 - 117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39千港元[40]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所得税抵免为 - 768千港元,2021年同期开支为3449千港元[40]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459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为5862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11200千股[42] - 公司收益从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约3700万港元减至相关期间约1000万港元,减幅约73.1%[70] - 服务成本从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约1990万港元减至相关期间约880万港元,减幅约56.0%[71] - 毛利从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约1710万港元减至相关期间约120万港元,减幅约93.0%[7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约60万港元减至相关期间约10万港元,减少约50万港元[73]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在截至2022年及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分别约为530万港元及4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4%[74] - 相关期间公司业务亏损约450万港元,而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溢利约为590万港元[7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相关期间派付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相关期间派付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41] 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物业分租总租金收入为8430千港元,2021年为1521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4.6%[23] - 2022年物业管理费收入及增值服务为661千港元,2021年为314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9.0%[23] - 2022年10月31日,集团在中国租赁总楼面面积约19872平方米的5项大型物业用于分租,2021年同期约为32915平方米;分租物业租用率达83%以上,2021年同期为89% [50] - 2022年10月31日,集团分租管理服务覆盖深圳及中国其他17个省份,总建筑面积约39318平方米,2021年同期约为71899平方米[51] - 本期中深国投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收益约为10000000港元,较2021年10月31日约28500000港元减少约65.1% [57] 其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业务相关期间收益约为零港元,较2021年10月31日约3800000港元减少约100% [61] - 集团承包业务分部相关期间收益约为零港元,较2021年10月31日约700000港元减少约100% [62] - 商品贸易业务收益从2021年10月31日约400万港元降至相关期间约零港元[66] 公司财务状况指标变化 - 2022年10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50万港元(2022年7月31日:约5930万港元)[80] - 2022年10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2.2(2022年7月31日:2.2)[81] - 2022年10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7月31日:零)[82] 公司名称变更情况 - 2022年10月21日董事会建议变更公司英文名称为“ALL NATION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中文名称为“全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2月9日特别决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但仍需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批准[99][100] 公司管理层变动情况 - 2022年8月19日起,刘国飞先生及李琳女士因个人事务辞任执行董事,刘先生同时辞任公司联席主席兼行政总裁[101]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2年10月31日,林烨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9,513,000股股份,占比7.18%;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86,534,000股股份,占比21.04%[104] - 2022年10月31日,Sonic Solution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6,534,000股股份,占比21.04%[109] - 2022年10月31日,经世琪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0,000,000股股份,占比14.59%;Wealth Triumph Corporatio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60,000,000股股份,占比14.59%[109] - 2022年10月31日,刘国萍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4,833,000股股份,占比13.33%[109] - 2022年10月31日,李松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4,738,000股股份,占比8.45%[109] - 2022年10月31日,夏育清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2,135,000股股份,占比7.81%[109] - 2022年10月31日,潘国荣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0,000,000股股份,占比7.30%[10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相关期间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目前无行政总裁,董事会无意增补,将持续检讨[115] 购股权情况 - 自采纳计划以来无授出购股权,2022年10月31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利[12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于2014年11月1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12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报告及集团相关期间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23] 重大事件披露情况 - 董事不知悉2022年10月31日之后至报告日期有其他重大事件须披露[124]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2年12月14日[125]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林烨先生、欧兆聪先生及肖怡廖阁女士[125]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邝嘉琪女士、余华昌先生及郭丽英女士[125] - 发布2022/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127]
全民国际(0817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28 16:4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承包、工程管理及土木工程咨询业务等多项业务[12] - 公司附属公司业务包括香港承包、项目管理及工程咨询,中国物业分租及管理,香港和中国室内设计及装饰,中国商品贸易[85]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1.2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669亿港元减少26.3%[8] - 2022年,中深国投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收益约1.016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9640万港元增加5.5%[21] - 2022年,集团室内设计及装饰业务分部收益约152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740万港元减少约73.5%[25] - 2022年,集团承包业务收益由约820万港元减少91.5%至约7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减少26.3%至约1.23亿港元[32] - 室内设计及装饰业务收益减少73.5%至约1520万港元,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收益增加5.5%至约1.016亿港元,商品贸易业务收益增加至约550万港元[32] - 服务成本减少31.5%至约7910万港元,毛利减少14.5%至约4390万港元,毛利率为35.7% [33][3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13.2%至约740万港元,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5.9%至约1910万港元[35][36] - 贸易应收款项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增加至约900万港元[39] - 集团所得税开支总额约为500万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62.6%,除税后溢利减少75.3% [41][42] - 2022年7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93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2,资本负债比率为零[45][46][47] - 2022年7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及权益分别约为410万港元及1.232亿港元,2021年分别约为410万港元及1.223亿港元[52] - 2021/22年集团总收益约1.23亿港元,2021年约1.669亿港元[99] 业务发展阻碍因素 - 2022年香港爆发严重疫情、中国政府的封锁措施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阻碍集团整体业务发展[8] - 受疫情和中美政治紧张局势影响,集团业务活动和经营环境受较大影响[99] 业务策略与展望 - 公司对中期未来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将利用专注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分部的优势驱动收益和盈利[8] - 集团作为租户就租赁一栋七层工业楼宇订立为期五年的租赁协议,促进分租业务[8] - 公司将继续专注中国市场,主动采取措施拓宽业务范围以提高回报[9] - 预计中国及香港整体市场将逐步复苏,中央政府将推出有利政策刺激室内设计及装饰业务需求[25] - 集团为取得承包新合约采取更积极方式,包括放宽合约付款条款[26] - 短期公司保持审慎态度,长期保持乐观前景[99] - 中国经济将稳步复苏,公司将专注发展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业务[99] 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情况 - 2022年7月31日,集团已租赁总楼面面积约20,935平方米的6项大型物业用于分租运营,较2021年的33,999平方米减少[15] - 2022年7月31日,集团分租物业的租用率达到86%以上,较2021年的92%有所下降[15] - 2022年7月31日,集团分租管理服务覆盖深圳、上海及中国其他18个省份,总建筑面积约58,430平方米,较2021年的67,812平方米减少[16] - 集团物业分租一般集中在办公物业,提供小型细分或分区办公物业并融入共用/共享概念[13] - 集团协同工作空间中心目标客户为企业家及初创企业,位于深圳南山区甲级商业大楼[19][20] - 分租业务中,公司物色物业考虑拟选区域商业开发等多因素,分租前进行翻新装修,提供增值服务[127] - 报告期内公司未收到有关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的重大投诉[128] - 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专注改善市场稳定性和减轻供应链风险,倾向分租租期较长物业[146] 人员与薪酬 - 2022年7月31日,集团共有34名雇员,2021年为61名;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000万港元,2021年约为960万港元[58] - 肖怡廖閣女士27岁,2018年1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内贸、外贸及品牌形象设计经验[70] - 鄺嘉琪女士41岁,2016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核数、税务等经验[73] - 余華昌先生48岁,2018年1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公司通讯及企业形象宣传经验[74] - 郭麗英女士42岁,2018年5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项目投资营运等经验[75] - 張晨志先生42岁,2020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首席营运官之一,有逾10年中国室内设计及建筑行业经验[78] - 羅嘉順先生46岁,2020年6月11日获委任为首席营运官之一,有逾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验,曾负责12000平方米商用物业项目[79] - 公司奉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雇佣原则,招聘等决定基于客观标准[198] - 所有雇员有权享有公平及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各类福利[200] - 中国办事处遵循同工同酬原则,雇员薪金根据工作情况和贡献价值厘定[20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43] 资金运用与投资 - 集团于2021年7月31日承诺投资全资附属公司福清源600万港元,注资已在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支付[55]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已动用2014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220万港元中的1498.1万港元,未动用款项约701.9万港元,拟用于发展中国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业务[56] - 2022年7月31日,集团除附属公司投资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无重大或然负债,也无有关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注销注册及出售[59][60][61]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下新租赁可能确认的投资物业外,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62] 贷款与溢利保证 - 2019年10月11日,集团收到股东林烨先生贷款3000万港元,2020年4月3日偿还1500万港元,2022年1月27日偿还余下1500万港元[65][66] - 集团2020年及2021年EBITDA分别约为8200万港元及8800万港元,均高于林烨先生提供的溢利保证,林先生无需补偿[65][6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 公司提呈2021/22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相关规定[82] - 报告涵盖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财政年度[82]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82] - 可通过指定邮件地址、电话、电邮对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方针提意见[84] ESG策略与管理 - 公司奉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董事会负责监督及制定ESG策略[100][101] - 报告期内八名董事会成员参与ESG报告及管治培训课程[101] - 公司设有三级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评估风险和机遇[101] - 公司根据改进业务、关爱员工、保护环境三个优先范畴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104] - 公司实施多种参与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如商业会议、通讯等[107] - 2020/21年度公司委托独立可持续发展顾问进行全面持份者参与活动及重要性评估,识别出12项重大ESG议题,2022年董事会及管理层确认其适用性[108] ESG议题排名 - 改进业务方面,产品质量保证排名第1,客户满意度排名第2,供应链管理排名第7[114] - 关爱员工方面,人才招聘及挽留排名第8,培训及发展排名第9[114] - 保护环境方面,减轻环境影响排名第10,资源消耗管理排名第4,适应气候变化排名第11[114] ESG报告结构 - 报告结构以改进业务、保护环境、关爱员工三方面的平均得分排序,顺序为改进业务、保护环境、关爱员工[116][117] 业务质量与合规管理 - 公司在承包、室内设计及装饰业务中,对分包商有促进定期质量审核等多项要求,若工程不符标准可取消合约[123] - 报告期内公司无因安全及健康理由召回或暂停建筑工程[124] 道德与合规政策 - 公司制定制度加强在反贪污、劳工标准及资料隐私方面的道德立场,与分包商及合作伙伴沟通秉持相同价值观[131] - 公司禁止员工接受或索取第三方利益,禁止利益冲突,员工需每年确认对商业操守原则的了解并签署“公司行为守则”[132]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审核委员会负责监察及实施该举报计划,报告期内未发现贪污相关违规及诉讼案件[133] - 公司严禁雇佣童工、强迫或非法劳工,承包业务制定“防止雇佣非法外地劳工守则”,报告期内未发现相关违规情况[135][136] - 公司致力于保护客户资料隐私和知识产权,报告期内未发现相关违规情况[137] 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取不同方法管理供应链,确保了解并遵循合作伙伴期望[140] - 承包及室内设计装饰业务,分包商委聘采用三步法,甄选中分包商需在评估表中获总分60%[142] - 分包商需遵守环保规定,包括空气污染、废物处置等方面,违规可能受调查和处罚[144][145] 环保目标与措施 - 公司为香港后勤办公室制定温室气体排放及能源目标,2021/22年度削减绝对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及二)较2018/19基准年减少86%,已达成2023年前减少65%的目标[151] - 2021/22年度公司削减绝对能源用量较2018/19基准年减少89%,已达成2023年前减少70%的目标[15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削减绝对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较2020/21基准年减少24%[15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确保办公室新购买电器中至少30%为附带节能标签的电器[15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按收益计算的能源使用密度(兆焦耳/百万港元)较2020/21基准年减少5%[154] - 公司为分包商及雇员制定资源使用指南,涵盖能源、水和材料方面[156] - 公司为香港办公室制定资源管理指南,涉及电力、水和纸张使用[160] - 公司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出现不合规情况[161] - 公司委托独立可持续发展顾问评估温室气体排放及整体环境影响[161] - 公司针对建筑地盘的空气、噪音和污水影响制定缓解措施[164] 气候风险评估与应对 - 公司加强策略进行初步气候相关风险评估,识别出九项低风险的气候相关风险[172][173] - 针对极端天气实体风险,人力资源部及审核委员会将定期审阅内部政策保障员工健康安全[173] - 针对转型至低碳经济的转型风险,公司将与外部顾问合作分析环境政策[173] - 承包及室内设计装饰业务遇台风或暴雨时所有运营暂停,非必要雇员留在家中[174] - 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加强评估潜在客户程序,物色非沿海受水灾影响地区物业[175] 职业健康与安全 - 公司确保遵守职业健康及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不合规情况[179] - 承包商要求雇员报告不安全工作条件和工伤,熟悉防火措施[180] - 公司为分包商制定“安全规则”,涵盖提交文件、确认回执、提供防护装备等要求[181][182] - 公司持续监察分包商安全表现,实施扣分制度进行处罚[184] - 分包商扣分达到不同程度有不同处罚,如出席会议、发警告、暂停投标等[185] - 报告期内为雇员及分包商分销约270件个人防护装备[186] - 报告期内向雇员提供约500件个人防护装备[197] - 公司《员工手册》涵盖物业分租及管理、职业健康及安全等指示[187] - 公司采取保持换气率、定期消毒公共区域等职业健康及安全措施[190]
全民国际(0817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6-16 17:4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101,000,000港元,同比下降20.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200,000港元,同比增长46.7%,主要由于分租及商品贸易业务收益增加[4] - 期内溢利为13,2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022,000港元增长46.7%[6]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9,0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540,000港元下降45.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22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20港仙增长46.4%[6] - 公司未建议派付股息[4]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1,0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7,060千港元下降20.5%[16] - 物业分租收益为46,4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0,316千港元下降7.7%[16] - 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收益为10,9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676千港元下降77.5%[16] - 商品贸易佣金收入为5,4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48千港元增长745.8%[16] - 融资成本为11,1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526千港元下降11.0%[2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中,分包成本为9,1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2,662千港元下降78.5%[27] - 投资物业折旧为28,5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257千港元下降16.6%[27]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7,4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120千港元增长3.9%[2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20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28千港元下降64.9%[24] - 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业务收益为83,900,000港元,同比增长18.9%[49] - 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业务收益为11,000,000港元,同比减少77.5%[52] - 承包业务收益为700,000港元,同比减少90.3%[53] - 商品贸易业务收益为5,500,000港元,同比增长746%[55] - 公司总收益为101,000,000港元,同比减少20.5%[58] - 服务成本为56,800,000港元,同比减少36.5%[59] - 毛利为44,300,000港元,同比增长17.6%[60] - 相关期间溢利为13,200,000港元,同比增长46.7%[63]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公司总权益为131,37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2,290,000港元增长7.4%[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600,000港元[66] - 资本负债比率为零[68] - 公司维持稳健的流动资金状况,未因汇率波动遭受重大困难或负面影响[70][72] - 公司于2022年4月30日承诺投资全资附属公司福清源人民币5,000,000元(约5,900,000港元)[73] - 公司于2022年4月30日无任何资产抵押或重大或然负债[71][77] 业务运营 - 公司在中国租赁的总楼面面积为30,132平方米,租用率达到92%以上[41] - 公司分租管理服务覆盖深圳、上海、天津及中国其他19个省份,总建筑面积约80,607平方米[44] - 公司在中国提供物业分租及管理业务,主要面向初创企业及中小型企业[40] - 公司在中国提供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服务,并涉及物业维修及保养服务[40] - 公司在中国提供商品贸易业务[39] - 公司在中国提供分租管理服务,覆盖多个省份,总建筑面积约80,607平方米[44] - 公司在中国提供协同工作空间服务,主要面向企业家及初创企业[46] - 公司在中国提供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主要面向初创企业及中小型企业[40] - 公司在中国提供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服务,并涉及物业维修及保养服务[40] - 公司在中国提供商品贸易业务[3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林燁先生通过Sonic Solutions Limited持有86,534,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的21.04%[80] - 主要股东Sonic Solutions Limited持有86,534,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的21.04%[84] - 公司无进行任何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注销及出售事项[76] - 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8] - 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除可能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的新租赁投资物业[78] - 公司目前没有行政总裁,董事会主席林燁先生负责整体管理和业务策略制定[89] - 公司董事会目前无意增补行政总裁职位,认为缺少行政总裁不会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89]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但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截至2022年4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92][9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和监察财务申报程序、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9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报告和相关期间的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95] - 公司董事确认在相关期间及报告日期前一直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9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林燁、欧兆聪、刘国飞、李琳、肖怡廖阁,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邝嘉琪、余华昌、郭丽英[97] 其他 - 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4,155,000港元,主要由于折算境外业务财务报表的汇兑差额[9]
全民国际(0817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3-16 18:2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66,200,000港元,同比下降25.0%[37] - 期内溢利为7,300,000港元,同比增长41.1%,主要由于商品贸易佣金收入增加[37]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28,66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536,000港元有所增长[39]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9,60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778,000港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服务成本为37,49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3,721,000港元大幅减少[39]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10,57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770,000港元有所增加[39] - 融资成本为7,27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645,000港元有所减少[39] - 所得税开支为4,12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21,000港元有所增加[39]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407千港元,同比下降10.8%[42]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7,269千港元,同比增长41.0%[42]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77港仙,同比增长41.6%[42]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总额为66,157千港元,其中物業分租及管理服務贡献最大,为54,633千港元[71] - 公司期内溢利为7,2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152千港元增长41%[71][75]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7,26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157千港元增长41%[88] - 公司整体收益由8830万港元减少至6620万港元,减幅为25.0%[156] - 服务成本由6370万港元减少至3750万港元,减幅为41.2%[158] - 毛利由2450万港元增加至2870万港元,增幅为16.8%[159] - 公司溢利由520万港元增加至730万港元,增幅为41.1%[162]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507千港元,同比下降69.4%[44]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51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产生现金净额72,352千港元[5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39,433千港元,同比增长9.7%[44]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31,898千港元,同比增长7.9%[44]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00,980千港元,同比下降20.1%[44]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6,565千港元,同比增长21.5%[5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07,535千港元,同比增长12.0%[44]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合并总资产为340,4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9,458千港元减少8%[71][75]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合并总负债为208,51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042千港元减少20%[71][75] - 公司期内添置非流動資產为1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393千港元大幅减少[71][75]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投资物业公平值约为106,275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78,010千港元增长36%[93]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为140,658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110,506千港元增长27%[96]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7,304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15,626千港元增长11%[99]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合约资产为4,049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8,685千港元下降53%[99]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约为11,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1,000港元大幅减少[90]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未确认未动用税项亏损约为6,905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6,269千港元增长10%[85]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的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126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83千港元增长52%[9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1年7月31日的15,626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1月31日的17,304千港元,增长10.7%[102] - 公司合约资产从2021年7月31日的8,685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1月31日的4,049千港元,下降53.4%[104] - 公司预付款项、已付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1年7月31日的37,379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1月31日的92,566千港元,增长147.6%[10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7月31日的112,830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1月31日的34,507千港元,下降69.4%[111]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7月31日的18,386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1月31日的8,634千港元,下降53.0%[115] - 公司人民币计值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7月31日的75,017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1月31日的6,374千港元,下降91.5%[111]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7月31日的6,601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1月31日的58,224千港元,增长782.0%[108] - 公司已付按金从2021年7月31日的13,830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1月31日的12,825千港元,下降7.3%[108] - 公司银行现金从2021年7月31日的49,188千港元减少至2022年1月31日的34,450千港元,下降30.0%[111]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租赁负债现值为167,228千港元,较2021年7月31日的151,574千港元有所增加[11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36亿港元减少[16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零,去年同期为13.4%[165] - 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及权益分别为410万港元及1.279亿港元[171] 业务分部表现 - 物业分租收益中,总租金收入为30,2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500千港元下降6.9%[61] - 融资租赁应收款项的融资收入为5,06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73千港元增长24.3%[61] - 分租使用权资产的净收入为13,0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62千港元大幅增长237%[61] - 承包业务收益为7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70千港元大幅下降82.8%[61] - 物业管理费收入及增值服务收益为6,2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34千港元增长9.7%[61] - 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收益为5,36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018千港元大幅下降85.9%[61] - 商品贸易的佣金收入为5,457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6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承包、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物业分租及管理服务、商品贸易[64][65][66][67] - 公司物業分租及管理服務業務分部的收益為約54,7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9.1%[148] - 公司分租物業的租用率達到94%,較去年同期的90%有所提升[141] - 公司分租管理服務覆蓋深圳、上海及中國其他18個省份,總建築面積約80,534平方米,較去年同期的63,344平方米顯著增加[143] - 公司物業分租及管理服務業務分部的主要客戶為初創企業及中小型企業,需求持續增長[138] - 公司協同工作空間中心位於深圳南山區,目標客戶為企業家及初創企業[144] - 公司物業分租及管理服務業務分部的增長潛力來自中國政府對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擴展計劃[148] - 公司物業分租及管理服務業務分部的租賃合同多為2至3年,提供穩定的收益來源[148] - 室内设计及装饰工程业务收益为5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5.9%[151] - 承包业务分部收益为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2.8%[152] - 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540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5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林燁先生通过Sonic Solutions Limited持有86,534,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21.04%[180] - 主要股东Sonic Solutions Limited持有86,534,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21.04%[184] - 主要股东Wealth Triumph Corporation持有6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14.59%[184] - 主要股东刘国萍持有54,833,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13.33%[184] - 主要股东李松持有34,738,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8.45%[184] - 主要股东夏育清持有32,13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7.81%[184] - 主要股东潘国荣持有3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7.30%[184]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股本为411,200千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股本为4,112千港元[126] - 公司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其他储备总额为103,392千港元,较2021年8月1日的93,784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未建议派付股息[37] - 公司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所有价值均调整至最接近的千位数[58] - 公司董事及高級執行人員的薪酬總額為1,360千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586千港元有所下降[132] - 公司金融工具的公平值與賬面值相若,主要由於這些工具均在短期內到期[134] - 公司目前无行政总裁职位,董事会主席林燁先生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及业务策略制定[189]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相关期间及报告日期前一直遵守规定标准[190] - 公司于2014年11月19日有条件采纳一项购股权计划,该计划条款根据GEM上市规则第23章制定[191] - 自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截至2022年1月31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9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及监察公司财务申报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9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报告及相关期间的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99]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林烨先生、欧兆聪先生及肖怡廖阁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邝嘉琪女士、余华昌先生及郭丽英女士[200] 投资与融资 - 公司股东林燁先生提供了一笔30,000,000港元的无息贷款,用于支持公司可能收购香港办公物业及相关开支[119] - 公司于2020年4月3日向林燁先生偿还了15,000,000港元贷款,剩余贷款用于发展分租业务[121] - 公司承诺投资全资附属公司福清源人民币5,000,000元(约6,100,000港元)[172] 员工与成本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共有54名员工,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400,000港元[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