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金融控股(08239)

搜索文档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8 16:33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对比2022年同期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为69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07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99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及其他开支为64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714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拨回为5095千港元,2022年同期提拨为11228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为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57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27087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抵免为1814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13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273千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3.37港仙,2022年同期为50.59港仙[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157千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为22715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6954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8007千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为4423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7217千港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员工成本(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与退休金计划供款)为3140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4275千港元[22]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468千港元,而2022年为所得税抵免1814千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67千港元,远低于2022年的25593千港元[28] - 2023年第一季度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61425千股,高于2022年的50591千股[29] - 2023年第一季度汇兑收益净额为75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62千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利息收入为270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316千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为5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18] - 2023年第一季度出售一间投资物业之亏损为325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亏损[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424,795股,2022年同期经重列后为50,591,461股[30]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益约695.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05.3万港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及其他开支约646.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4.7万港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12.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43.5万港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509.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提拨约1122.8万港元,减少约1632.3万港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6.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352.6万港元[32]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17864亿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为9490.4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2527.3万港元,全面开支总额为2271.5万港元[9] - 2022年第一季度因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2558万港元[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起由开曼群岛迁册至百慕达,股份在联交所GEM上市[10]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0] - 集团仅存在一个经营分部,即向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集团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16] 财务报表编制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根据香港公司条例及GEM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以港元呈列[11]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中国内地经济环境改善将对本年度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将采取灵活营销策略并探索新商机[33] 资产交易与股份变动 - 2023年3月2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物业,总代价约234.3万港元,预计录得亏损约32.5万港元[34] - 2023年4月13日,部分本金5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转换为500万股新普通股[30] - 2023年5月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协议,最多配售1011万股新普通股,价格为每股0.42港元[30] - 股本重组于2023年2月23日生效,公司有63,091,461股已发行合并股份,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普通股[38] - 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将配发现有股份966,680,000股,换股价0.05港元,换股后将配发新股份48,334,000股,经调整换股价1.0港元;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将配发现有股份2,784,700,000股,换股价0.05港元,换股后将配发新股份139,235,000股,经调整换股价1.0港元[39] - 2023年4月13日,部分本金500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每股1港元转换为500万股新普通股[40] - 2023年5月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10,110,000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0.42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410万港元,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及作一般营运资金[41] 股权结构 - 2023年3月31日,张伟先生持有6,368,896股普通股,占比10.09%;李巍女士持有3,632,640股普通股,占比5.75%[43] - 2023年3月31日,Exuberant Global Limited拥有权益股份132,835,000股,占比210.54%;戴迪先生拥有权益股份132,835,000股,占比210.54%[46] - 2023年3月31日,Bustling Capital Limited拥有权益股份38,834,000股,占比61.55%;靳宇女士拥有权益股份38,834,000股,占比61.55%;戴皓先生拥有权益股份38,834,000股,占比61.55%[46] - 2023年3月31日,叶思贝女士拥有权益股份7,766,500股,占比12.30%;许坤华先生拥有权益股份7,766,500股,占比12.30%[46] - 2023年3月31日,孟常乐先生拥有权益股份7,500,000股,占比11.88%;周洪燊先生拥有权益股份5,000,000股,占比7.92%[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不知悉有需披露权益或淡仓的人士[48] 合规与审核情况 - 本期公司董事等无从事竞争业务或利益冲突情况[49] - 本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50] - 公司采纳不宽松于GEM上市规则的标准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51]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期未经审核财务资料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52] 公司管理层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伟等3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轶华等3人[54]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2 20:20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第一季度与2022年同期)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695.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00.7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9.9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及其他开支为646.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71.4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客户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亏损拨备拨回为509.5万港元,2022年同期提拨为1122.8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为1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55.7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1.8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2708.7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46.8万港元,2022年同期抵免为181.4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13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27.3万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3.37港仙,2022年同期为50.59港仙[6]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15.7万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为2271.5万港元[7] - 2023年一季度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695.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00.7万港元[23] - 2023年一季度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为437.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16.3万港元[25] - 2023年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06.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59.3万港元[36] - 2023年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46.8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181.4万港元[26] - 2023年一季度中国即期税项支出为11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9.3万港元[26] - 2023年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34港元,2022年同期为0.0506港元[36][37] - 2023年一季度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6.1425亿股,2022年同期为5.0591亿股[37] 公司注册与上市信息 - 公司先前在开曼群岛注册,2009年11月30日迁至百慕达,股份在联交所GEM上市[10] 公司业务范围 - 本期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1] - 集团仅有一个经营分部,即向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20]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相关规定及历史成本基准编制,以港元呈列[12][13] - 报表未经过独立核数师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6] - 报表按与年报一致会计政策编制,采纳新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7][18] 集团营运地点与收益来源 - 集团主要营运地点位于中国,所有收益均在中国产生[21][22] 可换股债券转换情况 - 2023年4月13日,部分本金为500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每股1港元转换为公司500万股新普通股[39] - 2023年4月13日,部分本金500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每股1港元转换为500万股新普通股[59] 税收政策 - 集团若干于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2023年不超100万元应税收入部分减至原应税收入总额的25%,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30] - 集团若干于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2023年100万 - 300万元应税收入部分减至原应税收入总额的25%,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30] 股份配售情况 - 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协议,配售最多1011万股新普通股,每股0.42港元[40] - 2023年5月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协议,配售最多10,110,000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0.42港元[60] - 假设全部配售股份获悉数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420万港元,净额约410万港元,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及作营运资金[62] 财务数据变化情况 - 本期集团总收益约69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5.3万港元[42] - 本期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约224.7万港元至约646.7万港元[43] - 本期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12.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43.5万港元[44] - 本期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约50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632.3万港元[45]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352.6万港元[46] 物业出售情况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物业,总代价约234.3万港元,预计录得亏损约32.5万港元[50][52] 股本重组情况 - 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拆细等[55] - 股本重组将降低每股股份面值,为集资提供更大灵活性,产生的进账可抵减累计亏损[56][57] - 股本重组于2023年2月23日生效,公司有63,091,461股已发行合并股份,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普通股[58] - 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换股调整后,行使换股权将配发48,334,000股新股份,换股价1.0港元;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调整后将配发139,235,000股,换股价1.0港元[58] 公司策略 - 公司将采取灵活营销策略,探索新商机,精简运营并降低成本[48] 股权结构(2023年3月31日) - 2023年3月31日,张伟先生持有6,368,896股普通股,占比10.09%;李巍女士持有3,632,640股,占比5.75%[64] - 2023年3月31日,Exuberant Global Limited拥有132,835,000股权益,占比210.54%;戴迪先生同比例拥有权益[68] - 2023年3月31日,Bustling Capital Limited拥有38,834,000股权益,占比61.55%;靳宇女士、戴皓先生同比例拥有权益[68] - 2023年3月31日,叶思贝女士、许坤华先生各拥有7,766,500股权益,占比12.30%[68] - 2023年3月31日,孟常乐先生拥有7,500,000股权益,占比11.88%;周洪燊先生拥有5,000,000股,占比7.92%[68] 业务竞争与利益冲突情况 - 公司董事、控股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利益冲突[74]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及附属公司本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5]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采纳不宽松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的标准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标准[76] 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集团本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经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相关规定并已充分披露[77] 公布刊载情况 - 本公布将自刊出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8] 2022年权益情况 - 2022年1月1日期初权益总额为1.1786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9490.4万港元,期内亏损2527.3万港元[9]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6:49
公司经营环境与挑战 - 2022年公司面临全球经济不稳定、疫情、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争端等挑战,短期融资业务竞争加剧[9] - 受通胀和地缘政治影响,预期全球经济环境仍充满挑战和不明朗,中国国内经济也面临相关挑战[10] - 随着疫情限制放松和边境重新开放,中国内地经济环境有改善迹象,预计对公司来年业务产生积极影响[10] - 预计全球经济环境仍充满挑战和不明朗,但中国内地经济环境已显改善迹象,将对公司来年业务产生积极影响[2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通过引入新客户、加强贷后管理、调整抵押品组合优化业务模式,增强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10] - 公司实施节约成本措施、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0] - 公司将采取快速灵活的营销策略,保持短期融资业务竞争力,探索新商机拓宽和多元化收入来源[11] - 公司将发掘和把握商机,优化资源运用,精简运营并降低成本,改善整体财务表现[11] - 集团将采取快速灵活营销策略,探索新商机拓宽及多元化收入来源,精简营运并降低成本[27]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总收益约4648.3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110.7万港元[17] - 2022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3576.7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271.2万港元[17] - 2022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909.7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611.4万港元[18] - 2022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856.2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约567万港元[18] - 2022年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提拨约608.1万港元,2021年为拨回约2564.2万港元[19] - 2022年对宣威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应占合营企业之亏损约542.5万港元,2021年约54.9万港元[21] - 2022年发行新可换股债券结算未偿还本金,录得一次性收益约2694.4万港元,2021年无此收益[23]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62.6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139.1万港元[25] - 2022年短期融资服务不良债权资产结算收益增加约927.8万港元,利息收入减少约763.1万港元[17] - 2022年财务成本较2021年减少约1388.7万港元,因部分赎回可换股债券[25] - 2022年短期融资服务收益约4629.2万港元,2021年约4464.5万港元;经营业绩录得除所得税前溢利约2429.8万港元,2021年约4379.2万港元[26] - 2022年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提拨净增加约3172.3万港元,导致经营业绩转差[2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债务约17498.7万港元,2021年约28119.8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15.8万港元,2021年约9590.5万港元[3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9,2021年约3.7;债务比率约为0.66,2021年约0.72[30] - 2022年12月31日,无尚未偿还银行借贷和承兑票据[32] - 2022年公司发行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9984万港元,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18540万港元[35] - 2022年4月4日股份市价为0.031港元[35] - 公司现有可换股债券分别于2022年6月及2023年2月到期,内部资源不足以赎回,发行新可换股债券偿债[37] - 假设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0.05港元每股换股价转换,将发行19.968亿股,认购总额9984万港元[38] - 假设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按0.05港元每股换股价转换,将发行37.08亿股,认购总额1.854亿港元[38] - 董事会建议将公司法定股本由1亿港元增至10亿港元,获股东批准于2022年6月28日生效[40][41] - 2021年12月1日配售1.68亿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2521.3万港元,至2022年底已全部动用[43] 公司股本架构与重组 - 集团可能调整股息金额、发行新股份或出售资产以维持或调整股本架构[31] - 2022年12月19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包括2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等内容[51][52] - 股本重组于2023年2月21日获股东通过,2月23日起生效,公司有63,091,461股已发行合并股份,法定股本仍为10亿港元[54] - 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可配发现有股份9.6668亿股,换股价格0.05港元,换股后可配发新股份4833.4万股,经调整换股价格1.0港元;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可配发现有股份27.847亿股,换股价格0.05港元,换股后可配发新股份1.39235亿股,经调整换股价格1.0港元[55] - 2023年1月31日,部分本金500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格每股0.05港元转换为公司1亿股新普通股[56] 公司投资与资产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外汇风险甚微,无外汇对冲政策[46][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49] 公司员工情况 - 2022年底集团雇员49名,较2021年66名减少,员工成本约1936.3万港元[50] - 2022年底公司共有49名雇员,2021年为66名[110] - 2022年女性雇员27名,男性雇员22名;2021年女性36名,男性30名[111] - 2022年30岁以下雇员2名,30至50岁42名,50岁或以上5名;2021年分别为8名、49名、9名[111] - 2022年香港地区雇员8名,中国内地41名;2021年分别为7名、59名[111] - 2022年全职雇员45名,临时/兼职4名;2021年分别为62名、4名[111] - 2022年女性雇员流失率30%,男性41%;2021年分别为6%、17%[118] - 2022年30岁以下雇员流失率150%,30至50岁29%,50岁或以上40%;2021年分别为13%、8%、22%[118] - 2022年香港地区雇员流失率25%,中国内地37%;2021年中国内地为12%[118] - 2022年公司共有17名雇员离职,占雇员总流失率35%;2021年为7名,占比11%[118] - 2022年公司雇员获得总培训时数为121.5,2021年为448.5[133] - 2022年受训雇员总数占比65%,2021年为83%[133] - 2022年每名雇员完成的平均培训时数为2,2021年为7[133] - 2022年女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0%,男性为50%[133] - 2022年高级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3%,中级管理层为13%,其他为84%[133]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环境及社会主要范畴,遵循相关报告指引及准则[58][60] - 公司主要从事短期融资服务,主要于中国及香港营运[62] - 公司将环境及社会责任视为主要承担,策略是通过日常运作达成环境及社会目标[63] - 公司业务目标结合环境及社会因素,通过一系列行动执行策略并实现目标[64]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并制定清晰职权范围[66] - 公司主要持份者包括客户、供应商等,通过多种渠道沟通[67] - 2022年汽车氮氧化物排放478克,2021年为1002克[73] - 2022年汽车二氧化硫(中国业务)排放34克,2021年为94克[73] - 2022年汽车颗粒物排放151克,2021年为317克[73] - 2022年汽车碳氢化合物(中国业务)排放1471克,2021年为3089克[73] - 2022年汽车一氧化碳(中国业务)排放12297克,2021年为25818克[73] - 20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68吨,2021年为88吨[73] - 2022年温室气体密度为每名雇员1.40吨,2021年为每名雇员1.34吨[73] - 2022年范围1温室气体总排放量5413千克,2021年为14666千克[74] - 20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874千克,较2021年的10771千克大幅减少[82] - 2022年中国营运弃置废纸总量为221千克,高于2021年的213千克[82] - 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41吨,高于2021年的1.31吨;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3吨/每名雇员,高于2021年的0.02吨/每名雇员[86] - 2022年直接能源耗量中,不可再生燃料消耗23千个千瓦小时,低于2021年的62千个千瓦小时;外购电力消耗71千个千瓦小时,高于2021年的65千个千瓦小时;能源消耗总量为94千个千瓦小时,低于2021年的127千个千瓦小时;总能源消耗密度为1.93千个千瓦小时/每名雇员,与2021年持平[93] - 2022年年度耗水量为608立方米,高于2021年的538立方米;耗水密度为10.98立方米/每名雇员,高于2021年的9.21立方米/每名雇员[95] - 公司采取控制汽车数量、通勤频率和公干次数等措施减少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87] - 公司采取控制商业废弃物、废纸量和直接处理的无害废弃物数量等措施减少无害废弃物产生[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排污、废弃物相关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89] - 公司制定减少设施能耗政策,推广采购能源效益设备,要求员工采纳绿色办公室常规[91] - 公司要求员工在办公室减少用水,鼓励采取节水措施[94]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薪酬、招聘等相关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121] - 过往三年公司无因工死亡事故[126] - 2022年和2021年公司均无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27] - 2022年无与安全工作环境及职业危害保护相关的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128] - 2022年无与童工或强制劳动相关的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137] - 2022年度公司提供的服务无因安全及健康原因被召回,也未接获任何服务相关投诉(2021年:无)[142] - 2022年度公司或其雇员无牵涉贪污活动之已结案法律案件[149] - 2022年度公司无与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相关且有重大影响的已确认违规事件或申诉[147] - 2022年度公司无与贿赂、敲诈、欺诈及洗钱相关且有重大影响的已确认违规事件或申诉[150] 公司社区贡献 - 2022年公司向社区贡献约60小时参与抗疫职责相关社会活动,2021年约为51小时[154] - 2021年公司向医院及防疫中心作出贡献,有两名雇员参与社区防疫活动[154] - 2021年公司向典当业务从业者提供4次典当业务知识培训[154] 公司管理层与董事会 - 张伟为公司主席、行政总裁等,于金融管理领域拥有逾26年经验[158] - 李巍为公司执行董事,现为中薇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159]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9] - 公司首席财务官林菲萃有超15年会计及金融等经验,于2015年7月加入集团[164] - 2022年1月1日修订后的企业管治守则生效,公司将检讨加强管治常规以符合其发展[1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除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外[167]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相当于GEM上市规则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168]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为期一年,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告退,可重选连任[174] - 董事会负责公司事务主要范畴,包括制订策略、监督风险管理等[173][176] - 执行董事故责监督特定业务范围运作及实施董事会策略政策[175] - 非执行董事就策略及重要事务提供意见,执行与非执行董事定期非正式会议[174] - 主席最少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开会评估董事会运作[174] - 董事会确保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中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9]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偏离GEM上市规则涵义情况并无关联[178] - 董事会建立确保取得独立意见的机制并展开年度检讨[179] - 为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设定若干原则及范畴[180] - 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清楚界定及区分[182] - 公司认为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对提升表现质量有益,将其视为支持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元素[194] - 董事会所有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甄选按教育背景、专业经验、性别等多元化范畴为基准[194]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1 22:54
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2022年收益为4648.3万港元,2021年为4537.6万港元[4] - 2022年年内亏损428.1万港元,2021年为2403.7万港元[4]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5.01港仙,2021年为51.64港仙[4]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1901.7万港元,2022年年内亏损762.6万港元[8][9] - 2022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6900千港元,2021年为44531千港元[26] - 2022年分类为客户贷款的不良债权资产之结算收益9392千港元,2021年为114千港元[26] - 2022年财务咨询收入191千港元,2021年为731千港元[26] - 2022年短期融资服务收入46483千港元,2021年为45376千港元[26]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1512千港元,2021年为2159千港元[26] - 2022年提前赎回可换股债券之收益5190千港元,2021年为126千港元[26] - 2022年出售抵债资产之收益6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26] - 2022年政府补贴150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补贴[26] - 2022年和2021年集团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分别为4.6483亿港元和4.5376亿港元,指定非流动资分别为1.1802亿港元和1.4235亿港元[33] - 2022年有一名客户单独贡献客户贷款的不良债权资产之结算收益约796.3万港元,占集团收益10%或以上[33] - 2022年和2021年集团财务成本分别为2567.8万港元和3956.5万港元[34] - 2022年和2021年集团员工成本分别为1936.3万港元和1748万港元[34] - 2022年和2021年集团所得税开支分别为299.6万港元和1562.4万港元[35] - 2022年集团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8.5万港元,2021年为841.3万港元[43]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626千港元,2021年为19017千港元[48] - 2022年总收益约4648.3万港元,较2021年约4537.6万港元略微增加约110.7万港元[61] - 2022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3576.7万港元,较2021年约3847.9万港元轻微减少[62] - 2022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为909.7万港元,较2021年约298.3万港元显著增加约611.4万港元[63] - 2022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856.2万港元,2021年为收益约567万港元[64] - 2022年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提拨约608.1万港元,2021年为拨回约2564.2万港元[66] - 2022年对宣威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应占合营企业之亏损约542.5万港元,2021年约54.9万港元[68] - 2022年7月21日发行新可换股债券结算未偿还本金,录得一次性收益约2694.4万港元,2021年无此收益[71] - 2022年短期融资服务不良债权资产结算收益增加约927.8万港元,利息收入减少约763.1万港元[6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62.6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901.7万港元减少[72] - 2022年短期融资服务收益约4629.2万港元,2021年约为4464.5万港元;经营业绩除所得税前溢利约2429.8万港元,2021年约为4379.2万港元[7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3016.5万港元,2021年为485.8万港元[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3937.3万港元,2021年为4857.2万港元[6] - 2022年流动资产为25548.7万港元,2021年为36793.1万港元[6] - 2022年流动负债为6537.1万港元,2021年为11318.7万港元[6]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9011.6万港元,2021年为25474.4万港元[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0131.5万港元,2021年为11786.4万港元[7] - 2022年已发行股本为5809.1万港元,2021年为5059.1万港元[7] - 2021年全面开支总额为485.8万港元,2022年为3016.5万港元[8][9] - 2021年供股和配售发行新股份分别获资金7208.2万港元和2521.3万港元,2022年新二零二二年可換股債券轉換獲資金709.4万港元[8][9] - 2021年可換股債券之負債部分視作注資400.2万港元,2022年为474.2万港元及應付債券視作注資1300.6万港元[8][9] - 2021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1.17864亿港元,2022年末为1.01315亿港元[8][9]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344千港元,2021年为1804千港元[51] - 2022年无形资产(典当执照)账面价值为0,成本为151041千港元;2021年账面价值为0,成本为163520千港元[52] - 2022年商誉账面价值为0,成本为636951千港元;2021年账面价值为0,成本为689575千港元[54] - 2022年客户贷款总额为258619千港元,2021年为359908千港元;2022年客户贷款净额为148655千港元,2021年为247252千港元[58] - 2022年客户贷款亏损拨备为109964千港元,2021年为112656千港元[58] - 2022年尚未逾期或信贷减值的客户贷款为96920千港元,2021年为187283千港元[59] - 2022年逾期但未信贷减值(逾期30天内)的客户贷款为18076千港元,2021年为4666千港元[59] - 2022年逾期但未信贷减值(逾期30至90天)的客户贷款为13262千港元,2021年为30250千港元[5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债务(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为1.74987亿港元,2021年约为2.81198亿港元[7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5158亿港元,2021年约为9590.5万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9,2021年约为3.7;债务比率约为0.66,2021年约为0.72[8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尚未偿还银行借贷和承兑票据[82][83]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1] - 集团主要营运地点位于中国,收益及非流动资产主要来自中国[32] - 收购宣威有助于产生新收益来源并使公司收入来源多元化,2022年其收益较2021年有所增加[69] - 宣威业务受《电子烟管理办法》不利影响,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70]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折合至最接近千元[12]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符合GEM上市规则披露规定[13] - 除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2022年报表编制基准与2021年一致[14] - 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采纳均未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5][16][18][19][23] - 公司董事正评估日后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潜在影响,但尚未能合理估计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影响[25] 公司迁册与上市情况 - 公司由开曼群岛迁册至百慕达,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10] 股息与股本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公司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董事也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44] - 本年度及过往年度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45] - 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50797千股,2021年为36828千股(经重列)[49] - 董事会建议将公司法定股本由100,000,000港元增至1,000,000,000港元,获独立股东批准后于2022年6月28日生效[88][90] - 2021年12月1日配售168,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5,213,000港元,至2022年12月31日已全部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和一般营运资金[93] - 2022年12月19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拆细等,已获股东通过并于2023年2月23日生效,公司有6309.1461万股已发行合并股份,法定股本仍为10亿港元[102][106] - 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可配发现有股份9.6668亿股,换股价格0.05港元,换股后可配发新股份4833.4万股,经调整换股价格1.0港元;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可配发现有股份27.847亿股,换股价格0.05港元,换股后可配发新股份1.39235亿股,经调整换股价格1.0港元[106] - 2023年1月31日,部分本金500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格每股0.05港元转换为公司1亿股新普通股[107] 公司运营策略与展望 - 受通胀、地缘政治及中美关系影响,全球和中国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但中国内地经济环境已显改善迹象,预计对公司业务产生积极影响[74] - 公司将采取快速灵活营销策略,保持短期融资业务竞争力,探索新商机拓宽收入来源[75] - 公司将发掘商机,拓宽收入来源,精简营运并降低成本[76] - 为维持或调整股本架构,集团可能调整股息金额、发行新股或出售资产减债[81] 公司股权与债券情况 - 公司持有两个系列已发行免息可换股债券,2022年12月31日,2014年6月25日发行的99,840,000港元债券到期,2015年2月6日发行的194,000,000港元债券年内赎回8,600,000港元、偿付185,400,000港元[84] - 2022年7月21日发行新债券,2023年12月24日到期的本金99,840,000港元,2024年8月5日到期的本金185,400,000港元,换股价均为0.05港元[84] - 假设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0.05港元悉數轉換,公司将发行1,996,800,000股换股股份,认购总额99,840,000港元由2014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抵銷[86] - 假设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按0.05港元悉數轉換,公司将发行3,708,000,000股换股股份,认购总额185,400,000港元由2015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抵銷[87] - 股本重组后,新2022年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0.05港元调至1.0港元[92] 公司重大事项与安排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93] - 除公布披露外,集团目前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明确意向或具体计划[94]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并委任智富融资有限公司为独立财务顾问[8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无重大或然负债,无外汇对冲政策,未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等进行财务安排[95][99][97][9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49名,较2021年的66名减少;2022年度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约1936.3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748万港元增加[100]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8月2日届满,将考虑采纳新购股权计划[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8] 公司管治与合规情况 - 公司致力改善企业管治,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大部分条文,但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张伟先生一人担任,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09][111] - 董事会认为现架构可有效履行职责,长远会按需检讨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的需要[112] - 集团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人民币业务,2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4 16:41
2022 第三季度報告 2022 Third Quarterly Report CMY CM MY CY CMY K ai166718782118_Capital Finance 3Q2022 Cover V03 op.ai .pdf 1 31/10/2022 上午11:43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之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於聯交所上市之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 司提供一個上市之市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 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在GEM上市之公司通常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 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 量之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 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首都金 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共同及個別對此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2 16:56
2022 中期報告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之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於聯交所上市之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 司提供一個上市之市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瞭解投資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 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 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 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 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首都金 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共同及個別對此負全 責。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 重大方面均屬準確完整,且無誤導或欺詐成分,本報告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實, 致使本報告所載任何聲明或本報告產生誤導。 1 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呈報本公司及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3 19:55
2022 第一季度報告 2022 First Quarterly Report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乃為較聯交所上市之其他公司可能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司而設之市 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瞭解投資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 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 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 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 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所載資料包括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規定提供有 關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的資料,本公司各董事(「董事」)對本報告所 載資料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並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 及確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重大方面均屬準確完整,且無誤導或欺詐成分,本 報告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實,致使本報告所載任何聲明或本報告產生誤導。 1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6:39
2021 年 報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乃為較聯交所上市之其他公司可能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司而設之市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了解投資於 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僅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 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 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 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共同及個別對此負全責。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 告所載資料在各重大方面均屬準確完整,且無誤導或欺詐成分,本報告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實,致使本報告所載任 何聲明產生誤導。 1 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二一年年報 目錄 | 3 | 公司資料 | | --- | --- |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1-12 16:31
由於在GEM上市之公司通常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 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 量之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 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首都金 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共同及個別對此負全 責。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 重大方面均屬準確完整,且無誤導或欺詐成分,本報告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實, 致使本報告所載任何聲明或本報告產生誤導。 1 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21 第三季度 報 告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之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於聯交所上市之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 司提供一個上市之市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 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13 16:46
2021 中期報告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之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於聯交所上市之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 司提供一個上市之市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瞭解投資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 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 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 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 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首都金 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共同及個別對此負全 責。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 重大方面均屬準確完整,且無誤導或欺詐成分,本報告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實, 致使本報告所載任何聲明產生誤導。 1 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呈報本公司及其附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