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集团(08317)

搜索文档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07 16: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为10,414千港元,2024年为13,433千港元[1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261千港元,2024年为8,497千港元[13] - 2025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溢利1,194千港元,2024年为1,216千港元[1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3港仙,2024年为0.91港仙[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约1041.4万港元,业绩表现稳健[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1041.4万港元(2024年约1343.3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2.5%[26] - 2025年香港税项开支为零,递延税项抵免约20.5万港元,除税后亏损约306.7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约119.4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426.1万港元[27]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0,414千港元,2024年为13,43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2.47%[19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3,267千港元,2024年为9,289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64.83%[19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为205千港元,2024年为2,01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9.83%[193] - 2025年年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3,062千港元,2024年为7,273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57.90%[193]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5千港元,2024年为8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37.50%[193] - 2025年年内亏损为3,067千港元,2024年为7,281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57.87%[193]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4,256千港元,2024年为8,489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9.86%[193]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5千港元,2024年为8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37.50%[193] - 2025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1,194千港元,2024年为1,21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81%[193]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3港仙,2024年为0.91港仙,亏损幅度收窄约52.75%[193] - 2025年年内亏损3067千港元,较2024年的7281千港元有所收窄[194] - 2025年全面开支总额3018千港元,较2024年的7396千港元减少[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雇员福利开支约1117.2万港元(2024年约1359.5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7.8%[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经营开支分别约582万港元及约582.1万港元,维持稳定[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成本约32.9万港元(2024年约16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05.6%[2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收益约300.2万港元(2024年约6000港元)[24] - 集团传媒、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将改善网站及应用程序并招募记者和主播[108] - 集团金融服务、经纪及基金管理业务受金融市场下滑影响,将加强风险管理[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准备推出更多教育课程服务对数字资产交易及代币化融资产品有兴趣的投资者[15] - 公司将与香港投资推广署及香港财富传承学院联合,为外国来港设家办的财团提供专业服务,成新收入增长点[18] - 公司将巩固财经新闻服务领先地位,壮大销售及营销团队,投资者关系业务预计未来数年成可盈利业务[4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过去10年港交所首次公开募股集资额超3,030亿美元,占全球首位[14] - 2024至2025第一季诞生160多家上市公司[14] - 公司2024年获CFS财经峰会“垂直领域奖 — 2024年度股票领域Top 10”等多项奖项[17] - 2025年公司出售七间已出售附属公司全部股本权益,代价每股1港元,出售日资产净值为零,无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流入/流出净额[35] - 2025年集团公允价值约2355.6万港元的投资物业质押作借款融资抵押品[3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有40名全职雇员,较2024年减少12名[38] - 报告期集团产生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1117.2万港元,较2024年约1359.5万港元有所下降[3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度末期股息[42] - 劳玉仪65岁,2010年10月28日加入集团,2020年11月起任大森控股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戴国良67岁,2024年1月18日加入集团,持证券交易、证券意见、资产管理牌照,任信越控股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黄伟健66岁,2010年9月13日加入集团,有超38年会计等专业商业经验[49] - 王国贤45岁,2022年9月16日加入集团,2025年6月13日辞任,有逾15年投资银行经验[50][52] - 李志洪67岁,2024年8月27日加入集团,2016年起任BioLife Ventures主席等职[53][55] - 徐祖力45岁,2025年6月13日加入集团,2010年起任中国力创董事长等职,教育领域深耕14年[56][57] - 公司提呈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报告,致力完善企业管治[58] - 董事会认为公司该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59] - 全体董事确认该年度遵守规定买卖准则,公司不知悉相关雇员违规事件[60][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及履历详情载于年报相关章节[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三次会议,劳玉仪、戴国良、黄伟健、王国贤出席率100%,郁继燿出席率约66.7%,李志洪出席率约33.3%[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黄伟健、王国贤出席率100%,郁继燿、李志洪出席率50%[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王国贤、劳玉仪、黄伟健出席率100%[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劳玉仪、黄伟健、王国贤出席率100%[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郁继燿、黄伟健、王国贤出席率100%[7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建议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续聘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为核数师[69] - 公司董事会负责整体管理,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业务策略及日常营运[64] - 公司最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均获年度独立确认书[65] - 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为期一年,董事须轮席退任[66]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董事会架构等[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就审核服务收取约350,000港元,并无收取非审核服务费[86] - 公司秘书张延女士于2022年9月1日获委任,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8] - 所有董事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培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84]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愿承担的风险性质及程度,确保建立及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89]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的检讨每年进行,涵盖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措施[89] - 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载有董事提名及委任的遴选标准、程序以及董事会继任计划考虑因素[79] - 提名委员会将适时审阅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和董事提名政策,确保其有效性[78][82] - 公司重视集团各层面性别多元化,工作团队性别比率载于年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83] - 董事会由具有多元化专业知识、不同年龄层及性别的成员组成,认为已达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76] - 董事确认对编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负有责任[87] - 董事会于2022年4月采纳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92][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对集团财务报表或整体营运造成重大影响的欺诈或不当行为事件[92]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98] - 公司内幕消息发布须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发布相关资料[97]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通过企业刊物、网站等渠道与股东沟通[100]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先确定派息比率,董事会可建议及宣派股息[102] - 董事会提呈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03] - 报告期内,集团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09]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付股息,2024年也无派息[11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分派储备,2024年同样无[1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116] - 报告期内,集团并无资本化任何利息,2024年也无[118] - 2025年3月31日,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在公司999,808,161股已发行普通股中拥有673,689,976股权益,占比67.38%[125][126] - 2025年3月31日,Maxx Capital持有公司594,340,889股普通股,占比59.45%;Broadgai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47,052,000股,占比7.06%;王源持有39,000,000股,占比5.85%[127]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的委任为期一年[124] - 公司已采纳一套有关全体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且全体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131]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董事或主要股东及其联系人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也无其他利益冲突[133] - 支付予电子动感有限公司的租金开支属GEM上市规则关连交易,其他关连方交易属持续关连交易,获全面豁免遵守GEM上市规则第二十章项下的年度审阅及披露规定[13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国富浩华审核,2025年4月14日国富浩华辞任,先机会计师行获委任审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先机会计师行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合资格膺选连任[139] - 公司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20披露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2] - 公司与雇员通过内部电邮、简报、培训等互动,与客户通过客户会议、公司网站互动,与投资者通过新闻发布、报告等互动[143] - 公司业务预期不会对环境构成重大影响且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鼓励雇员减少有害排放物[146][147]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运营无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地污染及产生有害废弃物的情况[1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范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零,范畴2间接排放为75,378.2千克,总计75,378.2千克,密度为1,884.5千克/雇员;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零、87,302.8千克、87,302.8千克、1,678.9千克/雇员[150] - 报告期内租赁办公室物业用电约为118,290千瓦 时,2024年为135,032千瓦 时,同比下降约12.39%[157] - 报告期内A4纸用量约为71,349张,2024年为92,686张,同比下降约23.02%[157] - 公司根据新雇员资历、工作经验等核定薪酬,薪酬由工资、奖金等构成,雇员有权享受多种带薪假期[162] - 公司为中国雇员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为香港雇员缴纳强积金,为雇员投保劳工保险及医疗保险[162] - 公司实施标准工时工作制,每天工作7.5小时,每周工作五天,有权调整作息时间,雇员休假需提前申请[163] - 雇员因个人原因辞职或不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提前30天至60天书面申请或通知[164] - 公司为平等机会雇主,不因多种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应征者或员工有影响[165] - 报告期内公司不知悉有严重违反雇佣及劳动条例的情况[166] - 公司提供完善入职培训,开展管理技能等多方面培训[168]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相关法律,严禁童工及强制劳动,新雇员入职需出示有效身份证明[169] - 截至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分别为40人和52人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22:0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041.4万港元,较上年的1343.3万港元下降22.4%[14]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营业额为10,414,000港元[18] - 公司收益较上年减少约22.5%(2025年:10,414,000港元;2024年:13,433,000港元)[27] - 收入为1041.4万港元,较去年1343.3万港元下降22.4%[19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426.1万港元,较上年的849.7万港元收窄49.9%[14] - 除税后亏损为3,067,000港元,同比减少57.9%(2024年:7,281,000港元)[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4,261,000港元,同比减少49.9%(2024年:8,497,000港元)[28]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306.2万港元,较去年亏损727.3万港元收窄57.9%[19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26.1万港元,较去年849.7万港元收窄49.9%[194] - 公司年内亏损收窄至306.7万港元,较去年728.1万港元改善57.9%[19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3港仙,较上年的0.91港仙收窄52.7%[1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43港仙,较去年0.91港仙改善52.7%[194] - 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溢利为119.4万港元,较上年的121.6万港元略降1.8%[14]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119.4万港元,与去年121.6万港元基本持平[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减少约17.8%(2025年:11,172,000港元;2024年:13,595,000港元)[27] - 公司融资成本增加约105.6%(2025年:329,000港元;2024年:160,000港元)[27] - 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保持稳定(2025年:约6,565,000港元;2024年:约6,622,000港元)[27] - 公司其他经营开支保持稳定(2025年:约5,820,000港元;2024年:约5,821,000港元)[27] - 雇员福利开支1117.2万港元,较去年1359.5万港元下降17.8%[194] - 折旧开支405.1万港元,较去年415.2万港元下降2.4%[194] - 其他收益净额656.5万港元,与去年662.2万港元基本持平[194] - 应缴关联公司款项减值亏损计提55.2万港元,较去年88.9万港元减少37.9%[194] - 所得税抵免20.5万港元,较去年201.6万港元下降89.8%[19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168.5万港元,去年为计提373.1万港元[194] - 香港税项开支为零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205,000港元(2024年:2,016,000港元)[28]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11,172,000港元,同比下降17.8%(2024年:13,595,000港元)[4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已终止贷款业务,专注于财经资讯、广告、投资者关系服务及科技解决方案[9] - 公司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收益为3,002,000港元(2024年:约6,000港元)[25] - 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收入减少是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27] - 公司持有证监会牌照可从事第1、4及9类受规管活动[24]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持续产生收入[2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过去10年累计IPO集资额超过3030亿美元,占全球首位[15] - 香港地区雇员流失人数为13人(2025年),中国大陆地区为9人(2025年)[1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股息政策无预设派息比率需根据流动性及资金需求决定[10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113] - 于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分派储备[115] - 报告期间内,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117] - 报告期间内,公司并无资本化任何利息[119] - 传媒及广告业务面临激烈竞争风险需持续改善网站与移动应用质量[109] - 金融服务业务易受金融市场下滑影响存在经济及政治因素风险[109] 其他财务数据 - 资产总值为6477.4万港元,较上年的6611.4万港元下降2.0%[14] - 负债总额为2395.0万港元,较上年的2227.2万港元增加7.5%[14] - 资产净值为4082.4万港元,较上年的4384.2万港元下降6.9%[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9.9万港元,较上年的855.1万港元增加7.6%[14] - 流动资产净值为29,846千港元,同比增长37.6%(2024年:21,695千港元)[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99千港元,同比增长7.6%(2024年:8,551千港元)[29] - 银行借款为10,515千港元,全部为新增人民币计值贷款(2024年:零)[29] - 负债与股本比率上升至0.6倍,同比增长20%(2024年:0.5倍)[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919.9万港元,较去年855.1万港元增长7.6%[196] - 公司总资产下降至6477.4万港元,较去年6611.4万港元减少2.0%[196] - 公司流动负债大幅减少至832.0万港元,较去年1476.8万港元下降43.7%[196] - 公司非流动负债增至1563.0万港元,较去年750.4万港元增长108.3%[196] - 公司权益总额下降至4082.4万港元,较去年4384.2万港元减少6.9%[197] - 公司投资物业价值微降至2355.6万港元,较去年2390.0万港元减少1.4%[19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降至180.8万港元,较去年583.6万港元大幅下降69.0%[196] - 公司汇兑储备增至195.0万港元,较去年190.1万港元增长2.6%[19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34.4万港元,期末估值约为2355.6万港元[182] - 投资物业质押作为借款抵押品,公允价值为23,556,000港元[37] 企业管治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60]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规定买卖准则[6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相关雇员违反买卖准则及书面指引的事件[62] - 公司已采纳高级管理层进行证券买卖的合规手册作为书面指引[61]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59]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审阅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60] - 公司遵循高标准的道德水平、透明度、责任承担及诚信原则[59]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融入管理架构及内部监控程序[5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履历详情载于年报董事会报告一节[63]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8.44(2)条提呈[59] - 董事会举行3次会议,执行董事劳玉仪和戴国良出席率均为100%[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伟健和王国贤在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64] - 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黄伟健和王国贤出席率均为100%[69] - 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王國賢、劳玉仪和黄伟健出席率均为100%[71] - 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劳玉仪、黄伟健和王国贤出席率均为100%[72] - 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郁继燿、黄伟健和王国贤出席率均为100%[7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伟健担任主席[68] - 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1]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志洪担任主席[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审计服务酬金为35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为0港元[87] - 董事会由多元化专业背景成员组成,涵盖管理维护、金融会计、销售推广等领域,并已达到性别多元化[77] - 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具备充足多元化,未设立任何可衡量目标[78] - 公司秘书张延女士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89] - 所有董事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均完成企业管治守则要求的培训[85] - 董事会成员培训完成情况:6名董事完成公司提供的更新资料/自习,1名新委任董事不适用[86] - 风险管理系统覆盖战略、信贷、运营、市场、流动性、法律及监管等风险类别[90] - 内部审计职能对内部管治程序、风险管理框架有效性提供独立评估[91] - 集团坚持公平雇佣原则,工作团队性别比率数据载于ESG报告雇佣状况章节[84] - 核数师独立性受保障,350,000港元酬金仅涉及审计服务[87] - 公司内部监控系统在年度及年报发布日期间均被评估为有效且充分[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对财务报表或整体运营造成重大影响的欺诈事件[93] - 公司已采纳举报政策及反贪污政策并于2022年4月实施[93][94] - 公司全体董事在报告年度内已遵守有关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32] - 公司确认各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属独立[138] - 公司未订有任何管理及行政合约[137] - 公司确认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二十章的适用披露规定[136] - 公司核数师由国富浩华变更为先机会计师行,自2025年4月14日起生效[140] - 公司支付予电子动感有限公司的租金开支属于GEM上市规则关连交易[135] - 股东可持有至少10%缴足股本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99] - 所有股东大会决议案均按GEM上市规则进行投票表决[100] - 公司通过ir.finet.hk网站及企业刊物与股东保持沟通[101] - 公司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直接及通过全资控股的Maxx Capital International Limited合计持有673,689,97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7.38%[126][127]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999,808,161股[127][129] - 主要股东Maxx Capital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594,340,889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9.45%[128] - 主要股东Broadgai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47,052,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6%[128] - 主要股东王源持有39,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85%[128] 环境社会治理(ESG) - 公司2025年温室气体范畴2间接排放量为75,378.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年87,302.8千克下降13.7%[151] - 公司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884.5千克/雇员,较2024年1,678.9千克/雇员上升12.3%[151] - 公司业务未产生范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51] - 公司业务预期不会对环境构成重大影响且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147] - 公司环境社会治理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143] - 报告期间公司租赁办公室用电量为118,290千瓦时,同比下降12.4%(从135,032千瓦时)[158] - 报告期间公司A4纸用量为71,349张,同比下降23.0%(从92,686张)[158] - 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中国)及强积金(香港)[163] - 公司实施标准工时制,工作日为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8小时[164] - 公司薪酬福利包含工资、奖金、佣金及带薪假期(法定假期、年假等)[163] - 公司严禁童工及强制劳动,入职需进行合规年龄检查[170] - 办公室夏季室温维持在约25.5摄氏度以节能[159] - 公司通过无纸化电子工资系统及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消耗[153][159] - 所有薪酬及社保供款均在限期内支付[167] - 公司提供入职培训及管理技能、专业技能发展课程[169] - 公司雇员总数从52人减少至40人,同比下降23.1%[177] - 雇员流失率为50.7%(2025年)与51.6%(2024年)[177] - 女性雇员流失率78.9%(2025年)对比男性33.3%(2025年)[177] - 受训雇员百分比从13%下降至8%[178] - 管理层受训比例从100%降至50%,一般雇员受训比例从4%降至2%[178] - 一般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从27.5小时大幅增加至190小时[178] - 30岁以下雇员人数从14人减少至6人,降幅达57.1%[177] - 管理层人数从5人减少至4人,一般雇员从47人减少至36人[177] - 雇员总数减少至40名,同比下降23.1%(2024年:52名)[39] 物业和资产 - 公司主要物业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安联大厦12A03及12A04单位[108]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31 20:4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167,000港元,同比下降65.8%[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未审核综合亏损为4,30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 - 公司毛利为3,90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7.0%[23] - 公司期间亏损为4,13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2.2%[23] - 公司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5,09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0.0%[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全面开支为5,26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4%[25] - 公司2024年中期收益为41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380千港元下降55.6%[49] - 公司2024年中期期间亏损为41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44千港元扩大102.2%[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167,000港元,同比下降55.6%[9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未审核综合亏损为4,30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66,114千港元增加至77,279千港元,增长16.9%[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8,551千港元增加至18,307千港元,增长114.1%[27] - 流动负债从14,768千港元增加至31,028千港元,增长110.1%[29] - 公司资产净值为38,74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3,842千港元下降11.6%[29] - 公司股本及储备为45,60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318千港元下降7.5%[29] - 公司2024年中期总资产为7727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6114千港元增长16.9%[59] - 公司2024年中期总负债为3853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2272千港元增长73.0%[5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8,13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下降[93]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90.0%,较2024年3月31日下降[9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307,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93] 现金流 - 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4,41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68千港元大幅增加[3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156千港元,主要来自银行贷款11,082千港元[3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3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551千港元显著增加[6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及手头现金为18,3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551千港元显著增加[69] 业务收入 - 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8661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760千港元,降幅达79.7%[49] - 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从2023年的606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840千港元,增幅达203.6%[49] - 财经资讯、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业务2024年中期分部业绩为-374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45千港元扩大142.1%[52] 成本与开支 - 公司收益成本为264,000港元,同比下降11.4%[92]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9,525,000港元,同比下降25.7%[92]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5,971,000港元,同比下降14.7%[111] - 公司2024年中期融资成本为11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千港元增长233.3%[61] 股东与股权 - 公司累计亏损从331,871千港元增加至336,172千港元,增长1.3%[31]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5,476千港元增加至5,308千港元,下降3.1%[31] - 公司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持有公司67.38%的股份,共计594,340,889股[115] - 公司主要股东Pablos和Maxx Capital分别持有公司59.45%的股份,共计594,340,889股[118]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999,808,161股[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持有的购股权结余为9,038,640股[123] 公司治理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和内部监控程序[128] - 公司未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132] - 公司董事会认为保守管理政策有效,目前未为董事购买法律诉讼保险[135] - 郁繼燿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39] - 李志洪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39] - 劳玉仪女士自2011年起担任董事会主席并兼任行政总裁[143] - 董事会认为劳玉仪女士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对公司的管理及业务发展有利[143] - 董事会将继续检讨并考虑在适当时候分开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角色[14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增强销售及营销团队,促进收益增长[97] - 公司预期投资者关系业务将成为未来盈利来源[97] 应收与应付款项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4,99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36千港元有所下降[6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为2,61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27千港元略有减少[7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日的应收款项为4,73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84千港元有所减少[6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日的应付款项为2,61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375千港元有所增加[7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亏损为4,30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81千港元有所增加[6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99,808,161股,较2023年同期的797,661,156股有所增加[6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84千港元大幅减少[6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借款为11.1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无借款有所增加[72]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20:2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16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5.8%[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未审核综合亏损为4,301,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781,000港元[20] - 公司毛利为3,90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9,082,000港元[22] - 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为1,60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633,000港元[22]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9,52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2,815,000港元[22] - 公司融资成本为11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3,000港元[22]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13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2,044,000港元[22] - 公司每股亏损为0.43港仙,去年同期为0.47港仙[2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期间亏损为4,13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44千港元增加102.2%[2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09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23千港元增加140.0%[24] - 公司2024年中期收益为41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9380千港元下降55.6%[40] - 公司2024年中期期间亏损为41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2044千港元增加102.2%[45] - 公司2024年中期融资成本为11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33千港元增加233.3%[45] - 公司2024年中期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为16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3633千港元下降55.9%[4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4,16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5.6%[7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成本为26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8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9,52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7%[8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审核综合亏损为4,30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80]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77,27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6,114千港元增加16.9%[2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8,3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551千港元增加114.1%[2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31,02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768千港元增加110.1%[2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38,74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3,842千港元减少11.6%[2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66,114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9月30日的77,279千港元,增长16.9%[52]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22,272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9月30日的38,533千港元,增长73.0%[52] - 公司银行借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0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9月30日的11,082千港元[6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从2024年3月31日的8,551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9月30日的18,307千港元,增长114.1%[6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5,836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4,995千港元,减少14.4%[61]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2,627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2,618千港元,减少0.3%[6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8,13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8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90.0%,较2024年3月31日有所改善[83] 现金流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4,41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68千港元增加409.1%[3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1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464千港元增加217.1%[3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9,7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39千港元增加161.0%[32] 业务表现 - 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8661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760千港元,降幅达79.7%[40] - 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从2023年的606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840千港元,增幅达203.6%[40] - 财经资讯、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业务2024年中期分部业绩为-374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1545千港元亏损扩大142.1%[45] - 证券业务2024年中期分部业绩为-3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742千港元亏损收窄50.3%[45] - 物业投资业务2024年中期分部业绩为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278千港元下降67.6%[45] - 公司2024年中期提供财经资讯服务的服务收入为56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111千港元增长409.9%[40]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20] - 公司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67.38%的股份[97] - 公司主要股东Pablos和Maxx Capital分别持有公司59.45%的股份[10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999,808,161股[10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购股权结余为9,038,640股,较期初的9,618,040股减少了6.02%[107]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规定[11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18] - 公司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符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但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分离的偏离事项[119] - 公司未为董事购买针对法律诉讼的保险,并将不时检讨购买保险的需要[121] 员工与成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全职雇员人数为32名,较2024年3月31日的52名减少了38.46%[9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总额为5,971,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001,000港元减少了14.71%[92] 未来展望与风险 - 公司将继续巩固在财经新闻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并通过多元化平台提升市场份额[85] - 公司预计投资者关系业务将在未来数年成为盈利来源[85] - 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88] - 公司无重大投资、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87]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1 21:29
财务数据表现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3,433,000港元,2023年为12,864,000港元,同比增长约4.42%[32][3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497,000港元,2023年为16,341,000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7%[32] - 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为66,114,000港元,2023年为62,100,000港元,同比增长约6.46%[32] - 2024年3月31日总负债为22,272,000港元,2023年为43,046,000港元,同比下降约48.26%[32] - 2024年3月31日资产净值为43,842,000港元,2023年为19,054,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30.09%[3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51,000港元,2023年为8,022,000港元,同比增长约6.6%[32]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01港元,2023年为0.02港元,亏损幅度收窄50%[32] - 2024财年公司收益约为1343.3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286.4万港元维持稳定[71] - 2024财年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收益约为6000港元,2023财年约为10000港元[68] - 2024财年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359.5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817.2万港元减少约25.2%[73] - 2024财年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82.9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031.9万港元减少约43.5%[74] - 2024财年融资成本约为16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61.6万港元减少约74.0%[75] - 2024财年除税后亏损约为728.1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623.4万港元有所减少[77] - 2024财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约为121.6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10.7万港元[78]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2169.5万港元,较2023年的1880.7万港元增长15.4%[81] - 2024年3月31日总负债为2227.2万港元,较2023年的4304.6万港元减少48.3%[81]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获得CFS财经峰会等多个奖项,包括「2023年行业影响力品牌」奖、「最佳Web3.0组织奖」等[36] 未来业务发展战略 - 未来将深化港交所倡议合作,促进两地资本市场深度融合[38][39][40][41][42] - 未来将利用外资机构许可证优势,为港股引入内地资金并拓展海外业务[43][44][45] - 公司将把握中东资金流入机遇,开发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动家族办公室业务,深化数字化转型等[48][53][57] - 公司将巩固财经新闻服务领先地位,加强中国及香港媒体市场份额和数字营销业务发展[95] - 投资者关系业务预计未来数年成集团盈利业务,覆盖上市公司与首次公开售前项目[96] - 集团继续主办港股100强活动,开展活动管理业务[97] - 财华证券扩大服务,预计不久将从基金管理业务获可观收入[98] 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8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2023年抵押资产总账面价值约2726万港元[89]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52名,2023年为58名;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约1359.5万港元,2023年约1817.2万港元[9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93]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250万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按计划全部动用[101][103] - 2024年新增戴国良为执行董事[106]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提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报告[112] - 公司认为该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116]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规定买卖准则,全体董事确认该年度遵守准则[117][118] - 公司采纳高级管理层证券买卖合规手册,该年度未发现相关雇员违规事件[119][120] - 该年度董事会举行九次会议,各董事有相应出席记录[122][123] - 董事会负责公司整体管理,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业务策略及日常营运[124] - 公司最少有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为期一年[125] - 董事会根据规定成立审核委员会,截至2024年3月31日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任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任满,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127][130][1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由劳玉仪、黄伟健和王国贤组成,举行三次会议,检讨薪酬政策及执行董事表现[132][1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由劳玉仪、王国贤和黄伟健组成,举行三次会议,负责董事人选物色和推荐[136][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委员会由郁继燿、王国贤和黄伟健组成,举行一次会议,履行企业管治职责[141][144]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董事会认为目前成员多元化且达性别多元化[147][148][150] - 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目前具充足多元化,暂无可衡量目标,将适时检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51] - 董事会委派提名委员会履行董事遴选及委任职责,公司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52][153] - 董事提名政策评估候选人考虑品格信誉、资格、多元性等因素[153][154][155][156]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黄伟健3/3、郁继燿1/3、王国贤3/3、朱家聪2/3[129] - 薪酬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王国贤3/3、劳玉仪3/3、黄伟健3/3;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劳玉仪3/3、黄伟健3/3、王国贤3/3;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郁继燿1/1、黄伟健1/1、王国贤1/1[135][140][14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就审核服务收取约500,000港元,并无收取非审核服务费[163] - 公司秘书张延女士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15条之规定,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65]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涵盖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措施[167] - 回顾年度,董事会已就集团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检讨,审核委员会及内部审核并无发现任何重大问题[172] - 董事会于2022年4月采纳举报政策,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概无发现对集团财务报表或整体营运造成重大影响的欺诈或不当行为事件[173] - 董事会于2022年4月采纳反贪污政策,该政策适用于集团董事、高级职员及雇员,定期获检讨及更新[174] - 集团已订有政策披露内幕消息,载列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175] - 提名委员会将适时检讨董事提名政策,以确保其有效性[160] - 所有董事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培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规定[162] - 集团重视各层面的性别多元化,工作团队(包括高级管理层)的性别比率载于年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内“社会绩效数据概要 — 招聘条件”一节[161]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申报、控制及沟通程序,避免不平均发布内幕消息[176][177][178][179] 股东相关政策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80]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沟通[184][185] - 公司就支付股息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先确定派息比率[18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见财报附注[188] 业务面临挑战及应对 - 公司媒体等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将改善网站和应用吸引观众[192][193] - 公司金融等业务受市场下滑影响,将加强风险管理[194] 合规与关系维护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寻求法律意见[195][196] - 公司与雇员和客户保持良好关系,激励雇员并与客户沟通[197][198] 股息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付股息[199]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0:21
收益与亏损 - 公司2024年收益为13,43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864千港元增长4.4%[2] - 公司2024年净亏损为7,281千港元,较2023年的16,234千港元减少55.1%[2] - 公司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7,396千港元,较2023年的15,602千港元减少52.6%[19] - 公司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为8,612千港元,较2023年的15,709千港元减少45.2%[19] - 公司2024年收益为13,43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864千港元增长4.4%[29] - 公司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497千港元,较2023年的16,341千港元减少48%[29]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13,43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864千港元增长4.4%[60]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01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0.02港元有所改善[84]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收益为13,433,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12,864,000港元略有增长[9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除税后亏损约为7,281,000港元,较2023年的16,234,000港元有所减少[1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8,497,000港元,较2023年的16,341,000港元有所减少[14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21,695千港元,较2023年的18,807千港元增长15.4%[10]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66,114千港元,较2023年的62,100千港元增长6.5%[10]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7,504千港元,较2023年的31,739千港元减少76.4%[11] - 公司2024年资产净值为43,842千港元,较2023年的19,054千港元增长130.1%[11]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66,114千港元,较2023年的62,100千港元增长6.5%[29] - 公司2024年总负债为22,272千港元,较2023年的43,046千港元减少48.2%[29] - 公司2024年资产净值为43,842千港元,较2023年的19,054千港元增长130%[29]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66,114千港元,较2023年的62,100千港元增长6.5%[76]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从18,807千港元增至21,695千港元,增长15.4%[144] - 公司总资产从62,100千港元增至66,114千港元,增长6.5%[144] - 公司总负债从43,046千港元降至22,272千港元,减少48.3%[144] - 公司总权益从19,054千港元增至43,842千港元,增长130.1%[14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8,022千港元增至8,551千港元,增长6.6%[144] - 公司股东贷款从24,018千港元降至3,600千港元,减少85.0%[144] - 公司负债与股本比率从2.3倍降至0.5倍,减少78.3%[14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98%降至不适用[144] 收入与支出 - 公司2024年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收入为12,018千港元,较2023年的11,366千港元增长5.7%[47] - 公司2024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197千港元,较2023年的1,266千港元减少5.5%[47] - 公司2024年来自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为27千港元,较2023年的7千港元增长285.7%[50] - 公司2024年政府补助为395千港元,较2023年的624千港元减少36.7%[50] - 公司2024年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为-3,360千港元,较2023年的-2,240千港元增加50%[50] - 公司2024年分部业绩为亏损9,137千港元,较2023年亏损16,962千港元有所改善[70] - 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为142千港元,较2023年的93千港元增长52.7%[76] - 公司2024年主要客户A1贡献收益3,143千港元,客户B1贡献收益3,000千港元[60] - 公司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1,701千港元,中国地区收益为1,732千港元[78]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资产中,香港地区为5,524千港元,中国地区为24,127千港元[80] - 公司2024年所得稅抵免为2,016千港元,较2023年的1,344千港元增长50%[82]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13,595,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18,172,000港元减少25.2%[97]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融资成本为160,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616,000港元减少74.0%[98]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1,216,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107,000港元大幅增加[99]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3,731,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3,257,000港元有所增加[105]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95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无此项亏损[105]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889,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3,841,000港元略有增加[105]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核数师酬金为500,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600,000港元有所减少[105]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无借款利息支出,二零二三年度为488,000港元[10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829,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43.5%[119] - 公司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在2024年收益约为6,000港元,较2023年的10,000港元有所下降[116] - 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净亏损约为6,622,000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亏损增加约3,360,000港元[118]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3,595,000港元,较2023年的18,172,000港元有所减少[12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香港税项开支为零,递延税项抵免约为2,016,000港元[142] 资本与融资 - 公司按每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的基准,以0.10港元认购价完成发行333,269,387股供股股份[110] - 公司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5百万港元,已全部用于偿还股东贷款、扩展投资业务及一般营运资金[133] 员工与运营 - 公司在香港及中国的全职雇员从58名减少至52名[150]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销售及市场推广团队来增加和多元化收益[153]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5 06:26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9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36.6万港元上升约29.8%[10]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50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6.8万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收益为93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6.6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3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366千港元下降约29.8%[27][34] - 2023年上半年,财经资讯、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业务收益为8772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1545千港元;证券业务收益2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742千港元;贷款业务无收益,分部业绩亏损2千港元;物业投资业务收益606千港元,分部业绩盈利278千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提供财经资讯服务的服务收入为1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8千港元下降约13.3%;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收入为866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95千港元下降约31.2%[27][3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6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41千港元下降约5.5%[27][34] - 2023年上半年,分担行政开支的收入为274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87千港元下降约1.3%;利息收入为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千港元增长约1300%[27] - 2023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200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杂项收入为67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3千港元增长约89.8%[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9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36.6万港元上升约29.8%[61] - 同期,销售成本约29.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72.2万港元下降约58.7%[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从港股100强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收到财经资讯服务收入300万港元[51] - 广告及投资者关系业务产生的服务收入为公司主要收益来源[55] 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未经审核综合亏损约378.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31.1万港元[10]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3万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7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1万港元[11] - 2023年第三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57港仙,2022年同期为0.09港仙[11]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47港仙,2022年同期为0.20港仙[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458.5万港元及378.1万港元[4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1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43]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6,84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2,100千港元增长7.64%[1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33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5,622千港元增长83.85%[14]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1,53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022千港元增长43.84%[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0,00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307千港元下降11.48%[16]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9,11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9,054千港元增长157.77%[16] - 2023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为9,99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665千港元增长49.99%[1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684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2100千港元增长约7.6%;总负债为1773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3046千港元下降约58.8%[36]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33.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562.2万港元有所增加[47]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3.9万港元,较3月31日的802.2万港元有所增加[48] - 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244.7万港元,较3月31日的179万港元有所增加[49] - 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999808161股,金额为999.8万港元,较3月31日增加[5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2685.9万港元,权益总额约4911.5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1153.9万港元[6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 - 22.1%,较2023年3月31日约97.8%大幅改善[67]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868千港元,较2022年的4,391千港元有所减少[19] - 2023年供股所得款项为32,185千港元,偿还股东贷款25,637千港元[1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3,739千港元,而2022年为减少6,613千港元[19]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开发制作财经资讯等服务、提供经纪等业务及物业投资业务[21] - 公司主要经营分部包括财经资讯、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业务、证券业务、贷款业务和物业投资业务[29][30] 财务准则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采纳新准则未对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25] 税务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香港利得税及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42] 业务展望 - 公司将继续分配资源巩固财经新闻服务领先地位,提升在中国及香港媒体行业市场份额,加强数字营销业务发展[68] - 投资者关系业务预期未来数年成为公司盈利来源,将覆盖上市公司及首次公开发售前项目[68] - 财华证券将扩大服务范围,预期不久将从基金管理业务产生可观管理费及业绩费收入[69] 人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56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3月31日的58名有所减少[76] 供股款项使用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250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动用2432.5万港元[79][80]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价值超出资产总值5%的重大投资,无重大或然负债,报告期内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72][73][75] 股权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999,808,161股已发行普通股[83][85] - 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被视为于673,689,976股普通股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65.27%[82][83] - 主要股东Pablos和Maxx Capital分别持有594,340,889股普通股,占现有股权的59.45%[85] 人事变动 - 2023年8月24日起,陈维洁女士辞任执行董事,胡振毓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7] - 2023年8月24日起,朱家聪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郁继燿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87] 雇员购股权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购股权于4月1日结余为11,200,000,期内授出1,492,720,期内没收1,800,000,9月30日结余为10,892,720[89] 审核委员会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为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和内部监控程序[92][93]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董事拥有重大权益且对业务属重大的合约[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规定交易标准,公司不知悉相关雇员违反规定交易标准及书面指引的事件[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97]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的偏离事项[98] - 劳玉仪女士自2011年起兼任董事会主席及公司行政总裁,董事认为此安排对集团管理及业务发展有利[98] - 董事会将继续检讨并考虑集团整体情况,适时考虑分开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角色[98] - 公司现无针对董事法律诉讼购买保险,因董事会认为采取保守管理政策,将不时检讨购买保险的需要[98] 现任董事 - 报告发表日期,执行董事为劳玉仪女士及胡振毓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伟健先生、王国贤先生及郁继燿先生[100]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5 06:2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9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36.6万港元上升约29.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未经审核综合亏损约378.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31.1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50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6.8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3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90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4.4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04.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28.4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204.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28.4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57港仙,2022年同期为0.09港仙[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7港仙,2022年同期为0.20港仙[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1840千港元,上年同期亏损678千港元;六个月期间亏损2044千港元,上年同期溢利284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93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366千港元下降约29.8%[27][30][31][3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期内亏损2044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284千港元[30][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为6684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2100千港元增长约7.6%;负债为1773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3046千港元下降约58.8%[3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1千港元下降约91.6%[30][31][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9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29.8%[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29.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58.7%[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281.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6.8%[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3.3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9.1万港元[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未经审核综合亏损约为37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131.1万港元[5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685.9万港元,3月31日约为1880.7万港元;权益总额约为4911.5万港元,3月31日约为1905.4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53.9万港元,3月31日约为802.2万港元;无未动用银行融资[5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 - 22.1%,3月31日约为97.8%[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700.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995.9万港元[7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38]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997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1986千港元有所减少;流动资产为3686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0114千港元有所增加[12]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00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307千港元有所减少;流动资产净值为26859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8807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911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9054千港元大幅增加[13] - 2023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为999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665千港元增加;储备为4407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9081千港元增加[13] - 2023年9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 - 495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 - 6692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33.6万港元,3月31日为562.2万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3.9万港元,3月31日为802.2万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以账面价值合共约2726万港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质押作为借款融资抵押,与3月31日持平[59] 现金流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868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391千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3千港元,上年同期流出36千港元[15] - 2023年供股所得款项为32185千港元,偿还股东贷款25637千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464千港元,上年同期流出2186千港元[15]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3739千港元,上年同期减少6613千港元;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1539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0773千港元[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提供财经资讯服务的服务收入为1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8千港元下降约13.3%;广告及投资者关系服务收入为866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95千港元下降约31.2%[27][32] - 2023年上半年证券业务的经纪佣金及服务收入为2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6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41千港元下降约5.5%[27][30][31][32] - 2023年上半年分担行政开支的收入为274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87千港元下降约1.3%;利息收入为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千港元增长约1300%[27] - 2023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200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杂项收入为67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3千港元增长约89.8%[27] - 2023年上半年与短期租赁/经营租赁付款有关的开支为208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05千港元下降约13.3%;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为1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2千港元下降约57%[34]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的折旧为21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32千港元增长约17.3%;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70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959千港元下降约29.7%[34] 所得税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企业所得税拨备[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所得税为零,源于中国投资物业净租金收入[37] 供股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50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动用2432.5万港元,未动用817.5万港元[74][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供股所得款项用于抵销股东贷款2250万港元、投资者关系业务扩张82.5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00万港元[75] 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999,808,161股已发行普通股[77][79] - 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于673,689,976股普通股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65.27%[76] - 主要股东Pablo和Maxx Capita持有594,340,889股,占现有股权的59.45%[79] 人事变动情况 - 2023年8月24日起,陈维洁女士辞任执行董事,胡振毓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2] - 2023年8月24日起,朱家聪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郁继燿先生获委任[83] 雇员购股期权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购股期权于4月1日结余11,200,000,期内授出1,492,720,期内没收1,800,000,9月30日结余10,892,720[85] 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89][90] 重大合约及股份交易情况 - 除特定交易外,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董事拥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9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94] 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认为良好的企业管治是管理集团业务及事务的关键因素[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96] - 劳玉仪女士自2011年起兼任董事会主席及公司行政总裁,董事认为对集团管理及业务发展有利[96] - 董事会将继续检讨并考虑适时分开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96] - 公司因采取保守管理政策,现未为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购买保险,将不时检讨[97] 公司人员数量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于香港和中国有56名全职雇员,3月31日为58名[70] 重大投资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价值超出资产总值5%的重大投资,报告期内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6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与3月31日情况相同[69]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也会在公司网站刊登[102] 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开发制作财经资讯等服务、提供经纪等业务、贷款业务及物业投资业务[16]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22:4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营业额约43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739.8万港元减少约4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约80.4万港元,2022年同期则为净亏损约71.8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43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98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1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41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78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前亏损204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962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溢利0.12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0.11港仙[11]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开支总额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1385千港元[12] - 2023年Q2收益432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398000港元[20] - 2023年Q2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为152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3000港元[20]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0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18000港元[23] - 2023年Q2从港股100强有限公司收到金融资讯服务收入300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0 [28]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额约43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739.8万港元减少约41.6%[38] - 2023年第二季度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收益约152.8万港元,较2022年约182.3万港元减少约16.2%[38]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成本约13.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32万港元增加约58.4%[38]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约587.6万港元,较2022年约773万港元减少约24.0%[38]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80.4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约71.8万港元[39] - 2023年第二季度员工开支总额约350.3万港元,2022年约520.4万港元[4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息[9] - 2023年Q2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2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开发制作财经资讯等服务、提供经纪等服务、贷款业务及房地产投资[14] - 公司运营由3个网站及2个移动应用程式组成的5个分部,重点在上市公司财经公关及品牌推广[30] - 广告及投资者关系业务服务收入是公司主要收益来源[31] - 公司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持有牌照,从事证券经纪、包销及资产管理业务[34] - 位于中国的投资物业持续带来收入,对财务业绩有正面贡献[35]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有54名,2023年3月31日为58名[46] 资金筹集与使用 - 2023年6月14日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333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250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计划用于抵销股东贷款2250万港元、投资者关系业务扩张90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00万港元[50][51] 重大事项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无重大或然负债[40][45] 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666,538,774股已发行普通股[60][64] - 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被视为于435,055,736股普通股中拥有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65.27%[59][60] - 主要股东Pablos和Maxx Capital分别持有391,597,678股,占现有持股的58.75%[62] - 主要股东Broadgai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47,052,000股,占现有持股的7.06%[62] - 主要股东王源持有39,000,000股,占现有持股的5.85%[62] 购股期权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持有的购股期权从4月1日的11,200,000份减至6月30日的9,400,000份,期内没收1,800,000份[66] - 2020年12月1日授出的购股期权有效期至2024年9月3日,归属期为授出日期后2年[67] 审核委员会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伟健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6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检讨及监督集团的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程序[69]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69]
财华社集团(08317)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4 22:37
财务业绩对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营业额约43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739.8万港元减少约41.6%[9] - 2023年同期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约80.4万港元,2022年同期则录得净亏损约71.8万港元[9] - 2023年同期收益43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98千港元[11] - 2023年同期销售成本1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千港元[11] - 2023年同期毛利41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78千港元[11] - 2023年同期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15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3千港元[11] - 2023年同期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千港元[11] - 2023年同期一般及行政开支587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30千港元[11] - 2023年同期融资成本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2千港元[1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3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39.8万港元[2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为15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3万港元[2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1.8万港元[2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溢利约为0.0012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0011港元[28]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额约43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739.8万港元减少约41.6%[40] - 2023年第二季度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为收益约152.8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6.2%[41]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成本约13.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2万港元增加约58.4%[42]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587.6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4.0%[43]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为80.4万港元,2022年则亏损约71.8万港元[45] - 2023年第二季度员工开支总额约为350.3万港元,2022年约为520.4万港元[5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息[1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7] 税务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和中国所得税,2022年同期也无[25][26] 收入来源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从港股100强有限公司收到金融资讯服务收入300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32] 业务运营 - 公司旗下经营由3个网站及2个移动应用程式组成的5个分部,运营重点在于上市公司的财经公共关系及品牌推广[34]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2年4月1日开始的会计期间采纳了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所有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2] - 公司尚未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应用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2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有54名,较2023年3月31日的58名有所减少[52] 供股情况 - 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为333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50万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动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57] 管理层变动 - 董事会正在物色可获委任为行政总裁的适当人选[59] 股份交易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64] 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劳玉仪女士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435,055,736股普通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65.27%[6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666,538,774股已发行普通股[66][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Pablos、Maxx Capital分别持有391,597,678股,占比58.75%;Broadgai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47,052,000股,占比7.06%;王源持有39,000,000股,占比5.85%[69] 购股期权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购股期权从11,200,000份减至9,400,000份,减少1,800,000份[71] 审核委员会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和内部监控程序[73]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