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威工程集团(08616)

搜索文档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2-11 21:1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46.1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119.7百万港元增长22.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净利润为9.5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7.4百万港元增长28.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5港仙,2020年同期为0.76港仙[8] - 2021年第三季度收益为55,97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51,735千港元增长8.2%[9] -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917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3,671千港元下降47.8%[9] - 2021年前九个月收益为146,14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19,697千港元增长22.1%[20]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46.1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19.7百万港元增长22.1%[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9.5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4百万港元增长28.2%[33] - 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7.4百万港元增至9.5百万港元[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财务成本为25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84千港元增长20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56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3,437千港元增长3.6%[9] - 其他收入前九个月为85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921千港元下降55.7%[23] - 财务成本前九个月为25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4千港元增长200%[26] - 其他收益及亏损前九个月为13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89千港元下降66.3%[24]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99.2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8.1百万港元增长27.0%[42] - 香港利得税开支为3.6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4百万港元增长3.6%[29] - 员工总成本为31.2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7.7百万港元增长12.6%[27]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59.8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8.0百万港元增长24.7%[27] - 其他收入由1.9百万港元减至851,000港元,主因香港政府「保就業」计划补贴终止[44] - 销售及分销成本由4.9百万港元增至7.2百万港元,增幅2.3百万港元或46.9%[45] - 行政开支由27.1百万港元增至27.4百万港元,增幅0.3百万港元或1.1%[46] - 财务成本由84,000港元增至252,000港元,主因银行借款增加[48] - 所得税开支由3.4百万港元增至3.6百万港元,与税前溢利增长一致[49] 毛利和毛利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47.0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41.6百万港元增长13.0%[7] - 2021年第三季度毛利为16,977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14,801千港元增长14.7%[9] - 毛利由41.6百万港元增至47.0百万港元,增幅5.4百万港元或13.0%[43] - 毛利率由34.8%降至32.2%,主要因工人数量增加、施工成本上升及高毛利项目竣工[43] 各业务线表现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前九个月为86,12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7,237千港元增长11.5%[20] - 建筑保护产品收益前九个月为60,02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2,460千港元增长41.3%[20] - 社区设施工程收益前九个月为35,91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4,893千港元增长2.9%[20] - 商业楼宇工程收益前九个月为30,96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305千港元增长69.2%[20]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为86.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58.9%),同比增长11.5%[37] - 建筑保护产品收益为60.0百万港元(占总收益41.1%),同比增长41.3%[37] - 私营项目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为44.3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7.6百万港元增长60.4%[38] - 瓷砖产品收益为21.7百万港元(占产品收益36.2%),较2020年同期的12.7百万港元增长71.4%[41] 公司权益和融资活动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80,71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166,185千港元增长8.7%[11] - 公司于2020年4月通过公开发售发行250,000,000股新股,每股发行价0.24港元,总募集资金60,000,000港元[12]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1.6百万港元,已动用15.645百万港元,余下5.955百万港元[53] - 购买机械设备预算2.11百万港元,已动用1.63百万港元,余款延期12个月至2022年3月31日[53]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林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股75%[63] - 林太太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股75%[63] - 林先生全资拥有Ultra Success公司,并持有其100%股权[64] - Ultra Success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股75%[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且未授出任何购股权[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1] - 林先生同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73] - 审核委员会确认公司2021年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77]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董事无持有竞争业务权益[62] - 合規顧問首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除合規顧問協議外無持有公司權益[75]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1-12 20: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90.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0百万港元增长32.6%[9] - 同期毛利达30.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6.8百万港元增长11.9%[9] -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3.8百万港元增至7.6百万港元,增幅约100%[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76港仙,去年同期为0.39港仙[9] - 第二季度收益41.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4.8百万港元增长18.9%[1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税前溢利为5.2百万港元[10]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76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5.8万港元增长102.4%[14]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90,16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67,962千港元增长32.7%[27] - 除税前溢利为9,40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784千港元增长62.6%[32][3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60.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75.8万港元增长102.3%[41]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32.6%至90.2百万港元,其中建筑保护工程贡献54.3百万港元(60.3%),产品供应贡献35.8百万港元(39.7%)[65] - 净利润增长100%至7.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8百万港元[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同比上升46.2%至60.2百万港元[10]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1.6%至16.1百万港元[10]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11.0%至1.8百万港元[10]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4,78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926千港元增长63.4%[32][33] - 行政开支为16,13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257千港元减少11.6%[32][33] - 其他收入为35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151千港元减少69.5%,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3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总成本为1849.8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607.9万港元增长15.1%[3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开支为180.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02.6万港元下降11.1%[3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14.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6万港元增长166.1%[3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净额为9.9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1.6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05.0万港元增长23.8%[3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3384.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427.9万港元增长39.4%[38] - 销售成本增长46.1%至60.2百万港元,主要因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上升[69] - 毛利率从39.4%下降至33.3%,因大型项目用工增加和建筑成本上升[70] - 行政开支减少12.0%至16.1百万港元,主要因专业费用降低[7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筑保护工程业务收益为54,330千港元,同比增长30.8%,其中社区设施收益23,667千港元,增长132.1%[27] - 建筑保护产品供应收益为35,838千港元,同比增长35.7%[27] - 公司分部业绩总计30,001千港元,其中建筑保护工程贡献12,945千港元,建筑保护产品贡献17,056千港元[32]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增长30.7%至54.3百万港元,公营项目收益25.4百万港元,私营项目收益29.0百万港元[66] - 百万港元以上项目数量从11个增至15个,10万至百万港元项目从53个减至36个[67] - 防水产品收益增长10.0%至20.2百万港元,但占比从69.5%下降至56.4%[68] - 瓷砖产品收益大幅增长82.6%至12.8百万港元,占比从26.5%提升至35.7%[6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80,853千港元,同比增长30.4%,占总收益的89.7%[34] - 澳门地区收益为9,315千港元,同比增长56.1%[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建议派付中期股息[9] - 公司所有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中,且未遭遇建筑保护产品供应短缺或困难[101] - 公司自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以来采取多项员工健康保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消毒、强制佩戴口罩和体温检测[101] - 公司将继续通过扩充人力和争取更多香港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巩固市场地位[101] - 公司收益来自非经常性项目和采购订单,无法保证获得新业务或新合约[104] - 公司依赖主要分包商完成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分包商收费大幅增加或工作不达标将造成重大影响[108] - 公司依赖独立第三方供应商生产所有自家品牌建筑保护产品[108] - 公司依赖品牌拥有人和制造商供应建筑保护产品,稳定供应受阻可能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08]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38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1266万港元[16] - 购买物业及设备支出466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1.9万港元大幅增加4065%[16]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80.8万港元,主要来自银行借款2150万港元[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及设备成本为4661.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11.9万港元大幅增长4065.5%[45]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6百万港元,截至报告日期已动用14.296百万港元,剩余7.304百万港元[97][98] - 所得款项用途:购买机械设备已动用1.384百万港元(剩余0.726百万港元,占比9.8%),扩充人手已动用5.284百万港元(剩余0.996百万港元,占比29.1%),加强财务状况已全额动用6.7百万港元(占比31.0%),扩充产品组合已动用0.928百万港元(剩余5.582百万港元,占比30.1%)[98] - 公司已购买十二项喷涂装置及两台喷涂机用于建筑保护工程[95] - 公司招聘一名工料测量经理、一名工料测量师、一名项目经理及两名管工以支持业务增长[95] - 公司已招聘销售代表推广自有品牌"DP ChemTech"及"DP"产品,并委聘检测中心进行新产品实验[95] - 公司无重大收购、出售、投资、资本开支、资产抵押、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截至2021年9月30日)[84][85][86][87][88][8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物业及设备从409.6万港元大幅增至4855.2万港元,增幅达1085%[12] - 存货从945.7万港元增至2626.3万港元,增长178%[1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5777.7万港元降至3590.3万港元,减少37.8%[12] - 合约资产从1.166亿港元微降至1.122亿港元,减少3.8%[12] - 银行借款从0增加至2126.9万港元[12] - 净流动资产从1.652亿港元降至1.288亿港元,减少22.1%[1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为1546.1万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546.6万港元下降39.3%[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6.3万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1.7万港元下降46.2%[4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534.9万港元下降至1539.8万港元,减少39.2%[48] - 逾期90天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为824,000港元(91-180天)加2,525,000港元(365天以上),合计334.9万港元,占总额21.7%[48] - 合约资产账面值为11219.6万港元,较期初11664.0万港元下降3.8%[51] - 应收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为2181.6万港元,较期初1978.8万港元增长10.3%[51] - 合约负债为1468.0万港元,较期初1160.8万港元增长26.4%[5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1947.9万港元下降至1100.7万港元,减少43.5%[53] - 即期有抵押银行借款为2126.9万港元,期初为零[56] - 应付保留金为474.4万港元,较期初433.9万港元增长9.3%[55] - 应收保留金中一年后到期的金额为1981.1万港元,占总额90.8%[52] - 现金及等价物减少至36.7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从4.5倍降至3.0倍[79] - 公司持有银行提供的履约保证金755,000港元,由0.8百万港元已抵押存款作担保[90][91] 风险因素 - 新冠疫情导致建筑项目进度放缓,部分工地工程被推迟或延误,对公司经营及财务表现持续产生影响[100] - 公司预计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防控措施效果和疫情持续时间,但现阶段无法合理准确预测其财务影响[101] - 公司收益主要以港元计值,但面临欧元、美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当前无外汇对冲政策[81] - 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律或法规而遭受检控、罚款或处罚[10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林先生通过Ultra Success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5%[110][11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且自上市以来无购股权授出、行使或注销[11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8]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林嘉荣一人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12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21] - 合规顾问除服务协议内在集团无其他须披露权益[122]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要求[12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000,000港元(10亿股)[57]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1-08-13 19: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收益为48.8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3.1百万港元增长47.4%[8][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总收益为48,79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3,143千港元增长47.2%[21] - 公司总收益从33.1百万港元增至48.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7.4%[35]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2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02,000港元大幅增长[8][9] - 净利润从0.9百万港元增至3.2百万港元,增幅255%[4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2港仙,2020年同期为0.10港仙[8][9] - 每股基本盈利为3.19港元(基于10亿股加权平均股份)[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及服务成本为33.833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20.012百万港元[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成本为2.799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377百万港元[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为8.215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9.472百万港元[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970,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560,000港元[9] - 销售成本增长69.0%至33.8百万港元[40] - 行政开支减少13.7%至8.2百万港元[44] - 销售及分销成本翻倍增长至2.8百万港元[43] - 香港利得税开支为97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60千港元增长73.2%[27] - 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20,056千港元,同比增长72.3%[2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6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88千港元增长36.3%[26] - 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董事酬金为2,649千港元,同比增长38.8%[26] - 员工总成本为9,727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387千港元增长16.0%[26] 各业务线表现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为31,697千港元,同比增长55.2%,其中商业楼宇收益15,575千港元增长120.6%[21] - 建筑保护产品供应收益为17,10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2,716千港元增长34.5%[21] - 社区设施工程收益大幅增长166.2%,从3,582千港元增至9,537千港元[21]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达31.7百万港元(占比65%),同比增长55.2%[35][36] - 私营项目工程收益大幅增长102%至21.9百万港元[36] - 供应建筑保护产品收益达17.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4.5%[35][38]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5.0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1百万港元增长14.5%[8][9] - 毛利率从39.6%下降至30.7%,减少8.9个百分点[41] 其他财务数据 - 汇兑收益净额为12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2千港元增长486.4%[24] 融资与资金运用 - 公司于2020年4月通过股份发售发行250,000,000股新股,每股发售价0.24港元,总集资额60.0百万港元[11][12]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6百万港元[50] - 购买额外机械及设备已动用970千港元(计划总额2,110千港元)[51] - 扩充分人手已动用4,150千港元(计划总额6,280千港元)[51] - 加强财务状况已全额动用6,700千港元(计划总额6,700千港元)[51] - 扩充产品组合及发展品牌产品已动用756千港元(计划总额6,510千港元)[51] - 尚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9,024千港元[51]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1年第一季度派付任何股息[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股息(2020年同期:无)[49]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林先生通过Ultra Success持有750,000,000股(股权比例75%)[60] - 林太太通过配偶权益持有750,000,000股(股权比例75%)[60] - 林先生全资控股Ultra Success公司(持股比例100%)[62] - Ultra Success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股权75%[64] - 林先生被视为全资拥有Ultra Success股份的实益拥有人[64] - 林太太因配偶关系被视为拥有林先生所持全部股份权益[64] - 林先生同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6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未有任何未行使购股权[66]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7] - 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守则及规定交易标准[70] - 合规顾问除服务协议外未持有公司集团任何权益[71] - 审核委员会确认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73]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6-29 22:48
财务表现:收益 - 公司总收益为1.789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2040万港元或10.2%[8] - 公司收益从2020年约199.3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约178.9百万港元,减少20.4百万港元或10.2%[15]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从2020年约120.6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约110.2百万港元,减少10.4百万港元或8.6%[18] - 建筑保护产品收益从2020年约78.7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约68.8百万港元,减少9.9百万港元或12.6%[20] - 防水产品收益从2020年52.157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42.45百万港元,占比从66.3%降至61.7%[20] - 瓷砖产品收益从2020年25.802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23.117百万港元,占比从32.8%升至33.6%[20] 财务表现:利润和毛利率 - 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24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700万港元或36.1%[8] - 毛利从2020年约78.1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约58.9百万港元,减少19.2百万港元或24.6%[22] - 毛利率从2020年39.2%降至2021年32.9%[22] - 年度溢利从2020年约19.4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约12.4百万港元[31]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从2020年约31.1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36.6百万港元,增加5.5百万港元或17.7%[27] - 员工成本为29.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8百万港元增加6.2百万港元或27.2%[56] 财务表现:资产和流动性 - 总资产为221.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85.5百万港元增加35.5百万港元或19.1%[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0.7百万港元增加17.9百万港元或44.0%[3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71.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3.5百万港元增加47.7百万港元或38.6%[34] - 资产负债比率为2.4%,较去年同期1.3%增加1.1个百分点[36] - 流动比率为4.5倍,较去年同期3.0倍增加1.5倍[37] - 流动资产净值为165.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8.5百万港元增加46.7百万港元或39.4%[37] 业务运营 - 公司定位为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包含工程服务及产品供应[1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有242份在建合约,原订合约金额约551.5百万港元[14] - 公司业务为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防水工程,已成功运营约23年[152] - 公司通过4家附属公司在香港运营,包括办公室、建筑工地及仓库[157][163] - 公司未作为任何项目的总承建商经营业务[157] - 提供履约担保755,000港元[54]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0年4月23日在联交所GEM成功上市[8] - GEM市场针对高风险中小型公司,证券波动性高于主板[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21.6百万港元[59]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1.6百万港元,已动用10.22百万港元,剩余11.38百万港元[60] - 购买机械设备计划动用211万港元(占总额9.8%),已动用22.3万港元,剩余188.7万港元,使用期限推迟至2022年3月31日[60] - 扩充人手计划动用628万港元(占总额29.1%),已动用287.3万港元,剩余340.7万港元,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使用[60] - 加强财务状况计划动用670万港元(占总额31.0%),已全额动用用于支付前期成本[60] - 扩充产品组合及品牌发展计划动用651万港元(占总额30.1%),已动用42.4万港元,剩余608.6万港元,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使用[60] 运营挑战与应对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COVID-19导致香港建筑项目延期及上市后员工成本与专业费用增加[8] - 新冠疫情导致建筑项目进度放缓,部分工地工程被推迟或延误[64] - 公司采取防疫措施包括工作场所消毒、员工佩戴口罩及体温检测[65] - 公司已购买五项喷涂机器用于建筑地盘工程[62] - 公司招聘一名工料测量经理、一名工料测量师、一名项目经理及两名管工以支持工程数量增长[62] - 公司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推广自家品牌产品,并委聘检测中心进行新产品实验检测[62]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占比60%[97] - 林太太自2018年7月起担任集团人力资源及行政经理[70] - 吴冠云先生自2020年3月18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吴冠云先生拥有超过20年管理经验[73] - 曹美婷女士自2020年3月18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何家杰先生自2020年3月18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何家杰先生在建筑行业拥有逾18年经验[78] - 罗启洋先生担任集团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79] - 罗启洋先生在会计审计及企业融资方面拥有逾10年经验[79] - 罗启洋先生于2020年7月26日加入集团[79] - 总经理黄恒泰拥有23年建材贸易行业经验[81] - 项目经理欧阳继生拥有20年建材行业经验[81]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自上市日期起[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为期3年自上市日期起[94] - 曹美婷女士及何家杰先生将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合资格重选连任[95] 公司治理实践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础[88] - 公司确认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A.2.1条外[88] - 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9] - 未发现相关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事件[89] - 公司未遵守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要求,由同一人担任[9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或应付核数师全年审核服务费用为128万港元[131] - 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及中国建设银行(亚洲)[5]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长沙湾励丰中心[6]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及至年报日期公司举行了6次董事会会议[123] - 所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6/6)[123] - 所有董事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率为100%(1/1)[123] - 审计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审查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02] - 审核委员会成员(吴先生、曹女士、何先生)在3次会议中出席率均为100%[123] - 审计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主席吴先生[102]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举行2次会议审查董事会结构和独立性[104][107] - 提名委员会成员(吴先生、曹女士、何先生)在2次会议中出席率均为100%[123]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何先生[104]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举行2次会议审查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109][11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吴先生、曹女士、何先生)在2次会议中出席率均为100%[123]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曹女士[109]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2名雇员在100万至150万港元区间,1名雇员在400万至450万港元区间[110] - 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包括培训课程和阅读材料[98] - 公司秘书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125]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计划于2021年8月20日举行[123]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董事会每年负责审查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32] - 风险管理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业务目标未达成的风险仅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132][135] - 公司管理层识别风险后董事会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主要风险并讨论缓解措施[133] - 风险缓解措施由管理层定期监控和审查并向董事会报告结果[133] - 公司已聘请独立内部监控顾问识别内部控制系统弱点并采取补救措施[136]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充足有效未发现重大监控过失[137] - 内部审核及财务报告职能的资源水平员工资格和培训预算被视为充足[137] - 公司采用信息披露政策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准确披露内幕消息[139] - 内幕消息需立即识别评估并提交主席和财务总监决定是否披露[139] - 执行董事林太太获派担任集团合规主任监察所有合规事项[14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倡导环保,使用环保产品并鼓励材料回收利用[9] - 公司制定政策程序管理环境及社会风险[153] - 公司董事会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并承担最终责任[154]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1财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157][160] - 公司通过电邮地址info@sunrayeng.com.hk接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反馈[162] - 公司主要持份者包括政府、股东及投资者、雇员、客户、公众及社会、供应商及承包商[166] - 公司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NOx)为54.37公斤,硫氧化物(SOx)为0.26公斤,颗粒物(PM)为4.33公斤[17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8.92 tCO2e,其中范围1直接排放46.44 tCO2e,范围2间接排放12.48 tCO2e[17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59 tCO2e/雇员(基于100名雇员计算)[179] - 公司无害废弃物处理总量为4,771.41公斤,其中纸张1,721.41公斤,建筑工地一般废弃物2,150公斤,水泥900公斤[181] - 公司废弃物处理密度为47.71公斤/雇员[181] - 公司回收纸张约344.29公斤[181] - 公司通过路线规划、提升汽车装载率及定期车辆保养等措施控制废气排放[177] - 公司采用双面打印、电子文件沟通及避免一次性用品等举措减少废弃物产生[180] - 公司通过使用LED灯泡、关闭非必要设备及采购高能效设备推动节能[184] - 公司确认已制定ESG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且无重大违反环保法规的情况[174][172] - 总能源消耗为205.36兆瓦时,其中直接能源消耗171.64兆瓦时(汽油133.15兆瓦时,柴油38.49兆瓦时),间接能源消耗33.72兆瓦时(外购电力)[185] - 能源密度为2.05兆瓦时/雇员[185]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为100名[56] - 公司共有100名雇员,其中男性66名(66%),女性34名(34%)[196] - 按年龄划分雇员:30岁或以下12名(12%),31至40岁23名(23%),41至50岁30名(30%),51岁或以上35名(35%)[196] - 按雇佣模式划分:全职64名(64%),合约/短期36名(36%)[196] - 按地区划分:香港99名(99%),澳门1名(1%)[196] - 整体全职雇员流动率为36.11%[199] - 按性别流动率:男性33.33%,女性41.67%[199] - 按年龄组流动率:30岁或以下25%,31至40岁25%,41至50岁20%,51岁或以上70%[199] - 按雇员类别流动率:高级管理层25%,中级管理层40%,一般员工37.04%[199] 投资者关系与沟通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财务报告及公告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148][166] - 公司通过网站www.sunray.com.hk发布最新业务发展及财务资料[148] - 新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20/21年报发布[71][75][80]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02-10 17: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19.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138.6百万港元减少13.6%[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41.6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57.9百万港元减少28.2%[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净利润为7.4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16.8百万港元减少56.0%[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76港仙,2019年同期为2.24港仙[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51.73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36.110百万港元增长43.3%[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14.801百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14.946百万港元基本持平[7]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1.19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86亿港元下降13.6%[17]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19.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8.6百万港元下降13.6%[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7.4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8百万港元下降55.8%[27]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16.8百万港元降至7.4百万港元,下降56.0%[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成本为4.90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4.127百万港元增长18.8%[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为27.144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23.970百万港元增长13.2%[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上市开支为0.926百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6.283百万港元[7]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溢利相关员工总成本为27.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0.0%[22]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80.7百万港元降至78.1百万港元,减少3.2%[38] - 行政开支从24.0百万港元增至27.1百万港元,增长12.9%[43] - 上市开支从6.3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0.926百万港元[44] 各业务线表现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为7723.7万港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楼宇收益2403.9万港元下降37.9%[17] - 社区设施收益3489.3万港元,同比增长141.6%,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17] - 建筑保护产品收益4246万港元,同比下降17.5%[17]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占比64.5%(77.2百万港元),建筑保护产品收益占比35.5%(42.5百万港元)[33] - 公营项目建筑保护工程收益大幅增长65.5%至49.6百万港元,私营项目收益下降51.6%至27.6百万港元[35] - 建筑保护产品总收益从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51.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42.5百万港元,下降17.5%[37] - 防水产品收益从33.094百万港元降至28.377百万港元,下降14.3%,占比从64.3%升至66.8%[37] - 瓷砖产品收益从18.250百万港元降至12.668百万港元,下降30.6%,占比从35.4%降至29.9%[37]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保留溢利为88.33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84.135百万港元增长5.0%[9] - 其他收入192.1万港元,其中政府补贴171.5万港元占主要部分[19] - 汇兑收益净额68.4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汇兑亏损48.5万港元[20] - 财务成本8.4万港元,主要为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1] - 香港利得税支出为3.4百万港元,澳门所得补充税支出为零[23]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贴1.9百万港元[4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21.6百万港元,其中31.0%用于加强财务状况支付前期成本[51] 上市相关事项 - 公司于2020年4月23日完成公开发售,发行2.5亿股新股,每股发售价0.24港元,募集资金总额6000万港元[10] - 资本化发行7.5亿股股份,股份溢价账拨充资本7499.999万港元[10] - 公司自2020年4月23日起于联交所GEM上市[11] - 购股权计划自2020年3月18日采纳,截至期末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65] - 上市后至2020年底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收益下降主要因COVID-19疫情导致私营项目动工时间延迟[36] - 项目数量总体增加,其中1百万港元以上项目从23个减少至14个[36] - 新冠疫情导致建筑项目进度放缓,部分建筑保护工程被推迟或延误,对经营和财务表现产生影响[54]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股息[3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主席林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职务,董事会认为符合集团最佳利益[70]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规遭受检控、罚款或处罚[57] - 自上市以来未发生董事及主要股东利益冲突情况[59] - 公司自上市起至报告日期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第A.2.1条除外[67] - 全体董事确认自上市起至报告日期遵守证券交易守则及规定交易标准[71] - 合规顾问首盛资本集团除合规顾问协议外在集团无其他需披露权益[72] - 审核委员会于2020年3月18日成立并书面订明职权范围[73]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73] 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建筑保护工程项目750,000,000股,占股权75%[60] - 林先生通过Ultra Success公司实益持有750,000,000股,占股权75%[60][61] - 林太太作为配偶被视同持有林先生全部股份权益,涉及750,000,000股[60][64] - Ultra Success作为主要股东直接持有750,000,000股,占股权75%[64] 运营措施 - 公司采取消毒防护措施保障员工健康,包括佩戴口罩和体温检测[55]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1-13 21: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68.0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2.4百万港元减少33.7%[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潤为3.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1百万港元大幅下降[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34.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4.8百万港元下降[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2百万港元下降[8]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7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4,074千港元下降73.3%[12][14]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6796.2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2449亿港元下降33.7%[26]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578.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27.3万港元下降68.4%[31][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3,758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4,074千港元下降73.3%[43] - 公司总收益从102.4百万港元下降至68.0百万港元,降幅33.7%[65] - 期内溢利从14.1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3.8百万港元[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6.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3.0百万港元减少37.6%[6][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13.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8百万港元下降[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上市开支为0.9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3百万港元大幅减少[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0.06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0.03百万港元增加[8]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1825.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52.3万港元增长35.0%[31][33]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上市开支为92.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28.3万港元下降85.3%[31][33]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56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31千港元增长80.6%[37] - 公司员工总成本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6,079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2,412千港元增长29.5%[39] - 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4,279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39,721千港元下降38.9%[39] - 香港利得税开支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026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4,213千港元下降51.9%[40] - 行政开支从13.5百万港元增至18.3百万港元,增幅35.0%,主要因上市后成本增加[74] - 所得税开支从4.2百万港元降至2.0百万港元[79] - 员工总数为84名,员工成本为1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2百万港元增长约10.8%[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为4154.5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301.6万港元下降34.1%[26][31]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保护产品收益为2641.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943.3万港元下降33.0%[26][31]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由63.0百万港元降至41.5百万港元,主要因私营项目延迟[64][67] - 私营项目收益从40.7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0百万港元[65] - 供应建筑保护产品收益由39.4百万港元降至26.4百万港元,主要因澳门客户需求减少[6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香港地区收益为6199.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782.1万港元下降29.4%[34]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澳门地区收益为596.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62.8万港元下降59.2%[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疫情导致建筑项目进度放缓,部分工地工程被推迟或延误[103] - 公司依赖分包商完成项目,分包商收费增加或工作不达标将造成重大影响[109] - 公司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生产自家品牌建筑保护产品[109] - 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律遭受检控、罚款或处罚[107]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82] - 公司无重大资本开支、重大投资、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89][90][91][92]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118,548千港元增至156,673千港元,增长32.2%[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9,920千港元增至63,915千港元,增长60.1%[10][17] - 合约资产从102,488千港元增至112,041千港元,增长9.3%[1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9,529千港元减少至16,119千港元,下降45.4%[10] - 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出12,66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2,917千港元[14] - 通过发行股本融资60,000千港元,扣除成本后净融资44,264千港元[12][17] - 应付股息5,800千港元[12] - 物业及设备从4,362千港元减少至3,783千港元,下降13.3%[10] - 使用权资产从1,612千港元大幅增至3,608千港元,增长123.8%[10]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获得政府补贴98.3万港元[35]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汇兑收益净额为29.3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汇兑亏损54.0万港元[36]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969,945千股,相比2019年同期的750,000千股增长29.3%[43] - 公司于2020年9月派付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58港仙,总金额5,800,000港元[46] - 贸易应收款项于2020年9月30日为15,122千港元,相比2020年3月31日的23,524千港元下降35.7%[49] - 公司于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及设备项目成本约1,119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315千港元增长255.2%[48] - 公司于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订立两项新租赁协议并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2,524千港元[48]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331.7万港元下降至1495.9万港元,降幅达35.9%[52] - 逾期91天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从13.2%(308.2万港元)大幅上升至35.1%(525.5万港元)[52] - 合约资产增长9.3%,从1.0249亿港元增至1.1204亿港元[55] - 应收保留金(扣除拨备)为1803.5万港元,其中87.8%(1582.5万港元)在一年后到期[55][5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47.7万港元下降至1143.1万港元,降幅达44.2%[57] - 应付保留金为480.9万港元,其中66.3%(318.6万港元)在一年后到期[57][58] - 公司法定股本增至1560万港元,分为15.6亿股[59] - 通过股份发售发行2.5亿股新股,每股发售价0.24港元,募集资金总额6000万港元[60] - 毛利率从41.9%下降至39.4%,因工人数量增加和材料成本上升[71]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贴约1.2百万港元[72] - 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58港仙,总金额5.8百万港元[81] - 公司总资产为208.6百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85.5百万港元增长约12.5%[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64.7百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40.7百万港元增长约59.0%[83] - 流动资产为200.6百万港元,流动负债为43.9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4.6倍[83] - 资产负债比率(租赁负债除以权益)为2.3%,较2020年3月31日的1.3%上升[83] - 流动资产净值为156.7百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18.5百万港元增长约32.2%[83] - 公司持有已抵押存款0.8百万港元作为履约担保的抵押[94] - 公司获得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1.6百万港元[101] - 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1,600千港元,已动用7,647千港元,剩余13,953千港元[102] - 购买机械及设备动用66千港元,占拟动用额2,110千港元的3.1%,剩余2,044千港元[102] - 扩充人手动用702千港元,占拟动用额6,280千港元的11.2%,剩余5,578千港元[102] - 加强财务状况已全额动用6,700千港元,占拟动用总额的31.0%[102] - 扩充产品组合动用179千港元,占拟动用额6,510千港元的2.7%,剩余6,331千港元[102]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750,000,000股股份,占股权75%[111] - Ultra Success持有新威工程集团750,000,000股普通股,占股权75%[115] - 林先生通过Ultra Success间接持有新威工程集团75%股权,被视为实益拥有人[115] - 林太太作为林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林先生所持全部股份的权益[11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未授予、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16] - 自上市日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7] - 林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121]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0年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24] - 公司合規顧問除服務協議外無其他權益關係[123] - 全體董事確認遵守證券交易操守守則[122] - 公司僅披露林先生通過Ultra Success持有的1股相聯法團股份[112]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0-08-13 20:45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为33.1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7.7百万港元减少30.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13.1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9.1百万港元减少31.3%[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净利润为902,000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0百万港元大幅下降[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0港仙,2019年同期为0.39港仙[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收益为3314.3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765.7万港元下降30.5%[18] - 公司收入从2019年同期的47.7百万港元下降至33.1百万港元,减少14.6百万港元或30.5%[33][35] - 毛利从19.1百万港元下降至13.1百万港元,减少6.0百万港元或31.3%[40] - 毛利率从40.1%略降至39.6%[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从2,961千港元下降至902千港元[26]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19年同期的28.5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20.0百万港元[7] - 行政开支从2019年同期的6.5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的9.5百万港元[7] - 上市开支从2019年同期的6.2百万港元大幅降至2020年的926,000港元[7]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8.5百万港元下降至20.0百万港元,减少8.5百万港元或29.9%[39] - 行政开支从6.5百万港元增加至9.5百万港元,增长3.0百万港元或45.9%[44] - 上市开支从6.2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926,000港元[45] - 员工总成本为838.7万港元,同比增长36.1%,其中董事酬金190.8万港元增长97.3%[22] 业务线表现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为2042.7万港元,同比下降31.7%,其中住宅楼宇收益978.8万港元下降21.1%,商业楼宇收益705.7万港元下降45.5%[18] - 建筑保护产品供应收益为1271.6万港元,同比下降28.4%[18] - 建筑保护工程收入从29.9百万港元下降至20.4百万港元,主要因私营项目进度延迟[35] - 建筑保护产品收入从17.7百万港元下降至12.7百万港元,主要因防水产品需求减少[38]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为38.2万港元,主要包括政府补贴28.5万港元和银行利息收入5万港元[19]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25.4万港元,主要包括汇兑收益2.2万港元和处置物业及设备亏损27.6万港元[20] - 财务成本为2.2万港元,主要为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1] - 所得税开支为5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11.2万港元下降73.5%[23]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超出部分按16.5%税率[23] - 澳门所得补充税按12%税率计算超过60万澳门元的应课税溢利[24]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加权平均股数939,560千股计算[26]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通过股份发售发行250,000,000股新股,发行价为每股0.24港元,所得款项总额60.0百万港元[10] - 股份发售中扣除发行成本18.9百万港元后,57.5百万港元计入股份溢价账[10] - 公司进行资本化发行,将股份溢价账7.5百万港元拨充资本,配发749,999,999股股份[10]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1.6百万港元[52] - 所得款项净额中31.0%(6.7百万港元)已用于加强财务支付项目前期成本[53] - 所得款项净额中29.1%(6.28百万港元)拟用于扩充人手[53] - 所得款项净额中30.1%(6.51百万港元)拟用于扩充建筑保护产品组合及发展自有品牌[53] - 所得款项净额中9.8%(2.11百万港元)拟用于购买额外机械及设备[53] - 截至报告日期所得款项净额剩余结余为14.9百万港元[53] 股权和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林先生通过Ultra Success持有750,000,000股(股权75%)[63] - 林太太通过配偶权益间接持有750,000,000股(股权75%)[63] - Ultra Success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股权75%[69] - 林先生通过Ultra Success全资持有公司75%股份,林太太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6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发行任何购股权[71] - 自上市日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2] - 林先生同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74]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采纳书面职权范围[79] - 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确认符合准则[79] - 合規顧問首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除服務協議外無其他權益[76] - 全體董事確認遵守證券交易操守守則[75] - 公司企業管治常規除主席兼CEO事項外均符合要求[73] 股息和合规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股息(2019年同期:无)[49] - 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律或法规遭受检控、罚款或处罚[60]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6-30 22: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财年经营收入约19170万港元,2020财年约1993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3.9%[6] - 公司2019财年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2900万港元,2020财年约1940万港元,减少约960万港元或33.2%[6] - 公司2019财年经调整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不包括上市开支)约3410万港元,2020财年约3340万港元,减少约100万港元或2.1%[6] - 2020财年收入约1.993亿港元,较2019财年约1.917亿港元增加约3.9%或约760万港元[15] - 2020财年提供建筑保护工程收入约1.206亿港元,占比60.5%,较2019财年约1.064亿港元增加[12][15] - 2020财年供应建筑保护产品收入约7870万港元,占比39.5%,较2019财年约8540万港元减少[12][17] - 2020财年销售及服务成本约1.212亿港元,较2019财年约1.126亿港元增加约860万港元或7.6%[18] - 2020财年毛利约7810万港元,较2019财年约7910万港元小幅减少约100万港元或1.3%,毛利率约39.2%,较2019财年约41.2%减少2.0%[19] - 2020财年所得税开支约610万港元,较2019财年约720万港元减少约110万港元或14.8%[26] - 2020财年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1940万港元,较2019财年约2900万港元大幅减少约960万港元或33.2%[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0财年提供建筑保护工程收入约1.206亿港元,占比60.5%,较2019财年约1.064亿港元增加[12][15] - 2020财年供应建筑保护产品收入约7870万港元,占比39.5%,较2019财年约8540万港元减少[12][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建筑保护工程及供应建筑保护产品[10] - 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为林嘉荣,执行董事还有汪佩仪[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冠云、曹美婷、何家杰[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4]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4] - 公司合规顾问为首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4] - 公司于2019年2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3月29日完成集团重组,股份在联交所GEM上市[19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提供建筑保护工程及供应建筑保护产品[197] 项目情况 - 2020财年公司承接210个项目,原定合约金额约5.275亿港元,完成19个项目,原定合约金额约3420万港元,有191份在建合约,原定合约金额约4.933亿港元[11]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的基础,但未遵守第A.2.1条[80]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的道德及证券交易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规定,未发现相关雇员违反标准守则事件[81] - 每名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固定年限自上市日期起均为三年,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每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且可重选连任[86] - 林先生、林太太及吴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均合资格应选连任[87] - 本年度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逾三分之一,公司全面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05(1)及5.05A条[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冠云为执业会计师,公司全面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05(2)条[89]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独立性要求[89] - 公司董事会监督集团业务及运营管理,负责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等,可将权力授予委员会[85]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考虑战略政策,董事履行责任时可获独立专业意见且费用由公司负担[85] - 2020财年林先生兼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A.2.1条恰当[91] - 公司于2020年3月18日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并采纳书面职权范围[92][95][97][102] - 审核委员会由吴先生、曹女士及何先生组成,吴先生为主席[95] - 上市后至年报日期,公司于2020年5月15日及6月30日举行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96]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何先生为主席[98] - 上市后至年报日期,公司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0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曹女士为主席[103] - 上市后至年报日期,公司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03] - 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公司2020年4月23日上市,本年度未举行定期董事会会议,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将安排至少四次定期会议[115] - 林先生、林太太、吴先生、曹女士、何先生在上市日期至报告日期期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1)[115] - 林冠良自2019年2月12日起担任公司秘书,本年度接受15小时以上专业培训[119] - 董事负责按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及公司条例编制财务报表,确保按持续经营基准真实反映集团状况[121] - 提名委员会提名或重选董事考虑长处、多元化政策等因素,公司将定期或按需检讨提名政策[114] - 股东提名人选为董事的程序在公司网站公布,候选人须接受提名委员会审阅及推荐[113]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旨在管理风险,保护资产及股东权益,每年进行检讨[126] - 公司风险管理流程涉及识别、评估、回应、监控及报告风险[127] - 公司设有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2020财年该系统充足有效[130][132] - 为筹备上市,公司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评估内部监控制度并采取补救措施[131] - 公司采用信息披露政策及程序防止内幕消息不当披露,审核委员会定期评估[134] 股东相关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可在大会与董事会交流,决议案投票结果将公布[135]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两月内举行[136] - 股东可按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程序在大会提呈新议案[137] - 股东可通过指定地址、电话、传真、电邮向董事会查询[140] - 2020年8月2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是公司自上市以来的首届股东大会[117] - 2020年6月30日,董事会建议向2020年8月31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58港仙,预计9月21日或之前支付,末期股息总额预计为580万港元,提案需经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9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首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147] - 报告于2020年6月获董事会确认及批准[148] - 报告期内公司无环境问题重大违规事项[159] - 2020年空气污染物排放中,氮氧化物18.76公斤、二氧化硫0.23公斤、颗粒物1.38公斤[161] - 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1为43.15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为21.44吨二氧化碳当量,总计64.58吨二氧化碳当量,强度为0.8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62] - 2020年回收纸张453.59公斤[165] - 2020年能源消耗中,所购电力34.03千千瓦 时、燃料145.00千千瓦 时,能源消耗总量179.03千千瓦 时,强度为2.30千千瓦 时/雇员[167] - 2020年用水16立方米,强度为0.21立方米/雇员[170] - 报告期末员工构成中,男性占69.2%、女性占30.8%[177] - 报告期末员工构成按年龄段划分,30岁或以下占14.1%、31至40岁占23.1%、41至50岁占33.3%、51岁或以上占29.5%[177] - 报告期末员工构成按雇员类别划分,高级管理层占6.4%、中级管理层占7.7%、一般员工占85.9%[177] - 2020年雇员流动率按性别划分,男性为33.3%、女性为29.2%[179] - 2020年整体雇员流动率为32.1%[179] - 集团为员工提供详细介绍和多方面培训,鼓励员工终身学习和参加外部研讨会或培训[181] - 集团禁止雇佣童工及强迫劳工,报告期内未发现相关事件[182] - 集团依赖次承判商及供应商,会定期评估其状况并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183] - 集团将服务质量作为运营核心,设有质量管理系统,报告期内未发现服务重大风险和收到服务质量投诉[185][186] - 集团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对获批新商标进行注册及保护[187] - 集团尊重客户数据隐私,采取措施保障数据完整性,报告期内未收到相关投诉[188] - 集团承诺反对舞弊及腐败,实施相关政策及程序,报告期内未发现违规情况[190][19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于2020年4月23日在联交所GEM上市[7] - 公司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50万港元,集团计划将其用于购买额外机械及设备、发展自家品牌产品和新项目员工招募[57] - 2020财年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收购事项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44] - 2020财年集团并无重大资本开支,2020年3月31日亦无重大资本开支承担[45] - 2020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46] - 2020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4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之后及直至报告日期,董事未发现有关集团业务或财务状况的重大事项[54] - 本年度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6] - 2020财年已付或应付核数师全年审核服务费用1280,上市非法定审核服务费用13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