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Car Technology (SDA)

搜索文档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Strong Partnerships, Good Business Model
Seeking Alpha· 2024-06-24 00:45
文章核心观点 - 推荐投资SunCar Technology Group,因其技术解决了中国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售后市场不发达的问题,且在电动汽车售后市场和汽车电子保险市场有发展潜力,虽当前财务处于产品开发阶段但有增长空间 [1][7] 中国电动汽车售后市场 - 2023年近60%的新电动汽车注册在中国,中国虽仅占全球人口17.4%,但因国内制造商竞争激烈,推动电动汽车价格下降,约35%的中国人口为司机,相比美国有增长空间 [2] -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对服务、维修、保养和改装的需求将增加,SunCar在数字化售后服务业竞争小,能连接制造商和售后市场 [2][3] 中国汽车电子保险市场 - SunCar的汽车保险业务增长快,其创新技术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可实时获取保险报价,与服务提供商分佣,该服务受青睐且可能成最大业务板块 [4] - 中国汽车保险市场私有化且向电动汽车特定政策转变,SunCar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满足其独特保险需求,其云平台连接主要保险公司,通过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最佳保险政策 [4] - 电动汽车保险保费比内燃机汽车高20%,SunCar可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提供数据降低保费 [4] 财务状况 - SunCar市值约6.8亿美元,处于产品开发阶段,未盈利但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正,未杠杆化自由现金流为 - 3210万美元,净收入为 - 1760万美元 [5] - 公司最新报告显示手头现金5250万美元且在筹集资金,应收账款达5890万美元,过去12个月营运资金状况增强2390万美元,2023财年营收增长30% [5] - 公司主要费用为研发和管理费用,市值约为营收的1.9倍,若未来财务报告表现好,有估值提升空间 [5] 结论 - SunCar有望在中国新兴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其利用服务提供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数据使汽车服务和保险市场更高效,解决方案有一定可移植性,能解决电动汽车售后痛点,降低成本并提升车主体验 [7]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Partners with Ping An Property & Casualty to Elevate Airport Pickup Services
Prnewswire· 2024-06-17 20: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云基B2B汽车服务和汽车电子保险创新企业SunCar与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达成新战略合作,旨在提升为平安高价值客户提供的机场接送服务,体现双方对卓越和客户满意度的持续承诺 [1] 合作详情 -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是与SunCar就该高端服务合作的第七家平安分支机构,此前已有广东、福建、宁波、上海、北京和山西分公司参与合作 [2] - 此次合作支持平安为客户提供高端增值服务、建立长期关系的承诺,SunCar多年来已为平安多个分支机构提供汽车服务,此次扩展至机场接送服务,体现其服务质量高,且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平安分支机构使用其服务 [2] 公司表态 - SunCar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叶再昌表示很高兴扩展与平安的合作,提供高端机场接送服务,重申致力于为平安高净值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和无缝旅行体验,期待进一步扩展服务并树立客户满意度新标准 [3] 过往合作 - SunCar此前还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以及最近的蚂蚁财富等达成重要合作,凸显其利用先进技术提供顶级汽车服务和智能保险解决方案的决心 [3] 公司介绍 - SunCar于2007年成立,正在改变中国汽车服务和汽车保险的客户体验,中国是全球最大乘用车市场,公司开发并运营云平台,通过全国销售合作伙伴网络将司机与多种汽车服务和保险选项连接起来,已成为中国B2B汽车服务市场和电动汽车电子保险市场的领导者 [4] - 公司的多租户云平台使企业客户能优化访问和管理客户数据库及服务,司机可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获得数万家独立供应商提供的数百项服务 [4]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 Broadens Intelligent Insurance Services through Enhanced Partnership with Xiaomi Group's Insurance Affiliate
Prnewswire· 2024-05-13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与小米旗下北京厚积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扩大合作,利用SunCar先进智能保险服务平台在中国14个城市提供创新保险服务,旨在变革保险行业,为车主提供更智能服务 [1][2][4] 合作信息 - 合作双方为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和北京厚积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后者属小米集团 [1] - 合作将利用SunCar先进智能保险服务平台在中国14个城市提供创新服务 [1] - 合作范围覆盖上海、广州等14个关键城市 [3] 合作意义 - 展示SunCar通过技术在保险行业拓展和进步的能力 [2] - 实现线上线下保险服务无缝融合,打造动态保险生态系统 [2] - 让小米通过云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数字和智能保险解决方案 [3] - 为小米移动车主提供简化、用户友好的保险体验 [3] - 深化SunCar在中国车险领域变革的承诺,体现其领先地位 [4] 公司介绍 - SunCar于2007年成立,在中国汽车服务和车险领域变革客户体验 [5] - 开发运营基于云的平台,连接司机与多种汽车服务和保险选项 [5] - 是中国B2B汽车服务市场和电动汽车电子保险市场的领导者 [5]
SunCar Technology (SDA)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5-01 10:1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财年总收入为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9%,体现了公司在汽车服务和汽车电子保险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两大核心业务的有效协同 [17] - 汽车服务业务2023财年收入为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 [18] - 汽车电子保险业务2023财年收入为1.49亿美元,同比增长79% [19][20] - 公司2023财年亏损1800万美元,2022财年亏损1200万美元,持续投资于技术和业务拓展 [21] - 公司2023财年调整后EBITDA为160万美元,较2022财年增加720万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服务业务:2023财年收入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为企业客户的终端客户提供汽车服务 [18] - 汽车电子保险业务: - 电子保险中介业务2023财年收入1.18亿美元,同比增长75% [20] - 技术服务业务2023财年收入3100万美元,同比增长98%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全国33个省份拥有超过47,000家汽车服务供应商网络 [11] - 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64,000家保险销售合作伙伴 [12] - 公司与中国前10大保险公司(占汽车保险市场90%以上份额)建立了深厚合作关系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服务和电子保险技术平台 [8] - 公司与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主要电动车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深度融入其平台 [15] - 公司拥有全国性覆盖和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26][27][28]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利润率更高的电子保险业务,并保持两大业务的协同发展 [29][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2023年上市是重要里程碑,但只是实现愿景的一步 [7][8] - 公司将继续利用技术创新,提升客户体验,保持增长势头 [9][23] - 电动车和智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正加强与相关制造商的合作 [1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为什么银行、保险公司和企业客户使用SunCar汽车服务?** **回答** 公司的云平台可以为银行、保险公司等客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汽车服务,帮助他们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公司拥有47,000多家服务供应商网络,能为客户提供广泛的服务选择 [26][27] 问题2 **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为什么客户会选择公司?** **回答** 公司是少数同时提供电子保险和汽车服务的云平台,与竞争对手相比拥有全国性覆盖和技术优势,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公司与主要保险公司和电动车制造商建立了深入合作 [28][29][30] 问题3 **公司未来是否会以电子保险业务为主?** **回答** 电子保险业务增长迅速,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更大的业务板块。但由于两大业务高度协同,一个业务的增长也会带动另一个业务 [32]
SunCar Technology (SDA)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29 20:00
财务数据表现 - 2021 - 2023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249,235美元、282,413美元和363,746美元,呈逐年增长趋势[34] - 2021 - 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090美元、11,899美元和17,579美元,2023年亏损幅度较2022年有所扩大[34] - 截至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91,968美元和223,235美元,呈增长态势[35] - 2021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分别为 - 19,105美元、 - 16,092美元和 - 27,651美元,均为负数[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854美元,短期借款为83,029美元[40] - 202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92亿美元、2.824亿美元和3.637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960万美元、净亏损1090万美元和1760万美元,对应利润率为3.85%、-3.86%和-4.83%[61] - 2021 - 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1810万美元、1190万美元和1760万美元[61] - 2023年有三个客户占收入超10%,合计占比48%;四个客户占应收账款超10%,合计占比50%[77] - 2022年有两个客户占收入超10%,合计占比26%;四个客户占应收账款超10%,合计占比70%[77] - 2021年有一个客户占收入超15%;三个客户占应收账款超10%,合计占比46%[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560万美元和5600万美元,2021年和2022年分别确认坏账费用0和2600万美元,2023年转回信用损失410万美元[80] 业务经营情况 - 公司汽车服务和汽车电子保险业务依赖客户关系,若无法维持良好关系或提供满意服务,可能会失去部分业务[42] - 公司依赖汽车服务提供商和外部推荐来源开展业务,与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对业务至关重要[42] - 公司面临客户集中风险,失去重要客户或重要客户合作水平下降可能对增长和收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3] - 公司作为保险中介参与业务,仅获得销售保险的必要许可证,无法创建或修改保险产品[45] - 2022年3月1日处置金融租赁业务线,以专注于其余主要业务线[61] - 公司汽车电子保险业务收入受业务季节性、保单续保时间等因素影响有季度波动,一季度通常较低;汽车服务业务收入一般在二季度和四季度最高[92] - 公司最新业务增长策略包括随市场趋势扩大客户群、提供数字化在线服务、为新能源汽车司机设计专属保险计划、将为小企业合作伙伴提供的管理技术变现,但可能无法实现目标且成本超预期[91] - 公司业务依赖信息技术系统,若系统部分或完全故障,如软件故障、病毒攻击等,可能严重扰乱业务、损害声誉并影响盈利能力[94] - 公司面临客户流失风险,大客户尤其是保险公司议价能力强,若失去合作或佣金率下调,将对收入和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8] - 公司面临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无抵押或信用保险,虽有监控程序但不能确保有效限制风险,经济不确定时风险更高[80] - 公司可能无法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终端消费者需求,进入新产品和服务类别及新地区有新风险和挑战[81] - 公司面临网络安全风险,若安全措施被破坏,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可能损害数据库、声誉,导致客户流失[82] - 公司所处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竞争对手资源和品牌知名度更强,与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中断可能使公司失去竞争优势[86] - 公司面临客户信用风险,贸易应收款可能产生纠纷,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102] - 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扩张增加运营复杂性,可能对管理、运营和财务资源造成压力[103] - 公司运营主要通过1处自有物业和76处租赁物业,部分租赁物业存在产权问题,未按规定登记可能面临1000 - 10000元罚款[110][111] - 公司知识产权对业务至关重要,可能面临第三方侵权指控,诉讼成本高且结果不确定[113][115] - 公司业务依赖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及电信网络,可能无法满足持续增长需求[121] - 随着业务扩张,公司可能需升级设施和技术,若无法及时有效开发或提升,将影响业务和经营业绩[122] - 公司保险覆盖有限,约5%的总资产为财产、厂房和设备,未对主要资产和设施投保,可能面临重大成本和业务中断[123] - 公司面临自然灾害、健康疫情等风险,可能严重影响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125] - 作为保险中介,公司仅持有销售保险的必要许可证,不能创建或修改保险产品,若法规变化可能需额外成本获取许可[126][127] - 公司业务受中国银保监会等监管,法规变化可能影响汽车电子保险业务的盈利能力[129] - 外部销售代表和推荐来源的不当行为难以检测和阻止,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和财务状况[130][131] - 消费者可能越来越倾向于直接从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这将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5][136] - 保险保费和佣金率的变化以及推荐费用的增加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业务计划[137][138][139][140] - 保险业务具有周期性,当前低保费水平可能影响公司盈利,且开发新保险产品不一定能带来积极市场反馈和更多收入[142][143] - 公司计划与OEM合作并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定制保险,但产品开发和备案过程存在挑战和风险[144] 监管政策影响 - 公司业务受中国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影响,若未能遵守相关规定,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损害业务[45] - 中国政府监管行动和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务、接受外资投资或在美国等境外上市的能力[54][55] - 境内外资金转移受限,内部现金转移超1000万元人民币(约150万美元)需总经理审批[53] - 中国政府对经济各领域有重大影响,公司运营可能因法律法规变化而受损[167] - 公司业务可能受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干预,可能增加合规成本或面临处罚[168]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意见,加强对非法证券活动和中资企业海外上市的监管,公司无法确保及时完全遵守新规[170] - 中国法律体系的不确定性和法律法规的突然变化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并限制公司可获得的法律保护[171] - 公司业务主要受中国法律法规管辖,但中国法律体系快速演变,法律解释不统一、执行有不确定性,可能限制公司法律保护并影响业务[172] - 若中国采用更严格环保或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公司可能增加合规成本或运营受限,且中国知识产权和保密保护可能不如美国等国家[175] - 中国政府对公司业务有重大监督和干预权,可能发布影响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法规政策,还可能限制公司证券发行[176] - 公司可能受中国隐私、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约束,这些法规不断发展且解释不确定,可能增加合规成本和风险[17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商采取安全措施保护网络和数据,公司面临安全漏洞风险,若发生可能对业务和声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数据相关活动安全审查程序和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若公司被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可能承担额外义务[181] -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规定处理超100万个人信息或累计出境传输超10万个人信息等情况需进行安全评估,公司可能受此约束[183]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处理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境外上市等活动需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公司需关注其正式出台情况[184]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工业和电信数据处理者对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并履行相关义务,公司若涉及需遵守[18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提高个人信息处理保护要求,公司需调整业务实践以合规,且该法具体要求有待明确[188] - 公司需密切关注算法推荐监管动态并调整业务以合规,相关法规包括2021年9月多部门发布的算法监管指南和2022年3月生效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189] - 数据及隐私相关法规较新且概念待明确,公司若涉及高审查数据需采取更严保护措施,无法预测网络安全审查措施和网络数据安全草案的影响[190] - 遵守中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可能成本高且有不确定性,不合规会面临多种处罚[192] - 若网络数据安全草案生效,公司中国运营实体可能需聘请第三方进行年度数据安全评估并提交报告,否则可能面临罚款[193] - 中国并购规则等法规使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增长更困难,完成交易可能耗时且需审批,影响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维持[196][197] - 公司认为目前企业结构无需中国证监会根据并购规则审批,但存在不确定性,若需审批而未获可能面临制裁[198] - 2023年3月31日生效的境外证券发行上市试行办法明确多项规定,包括间接境外上市认定标准、豁免情况、负面清单等[201] - 违反试行办法负面清单或备案义务等,相关主体和个人将面临警告、禁令和罚款,公司国内公司、控股股东、顾问及相关个人均受影响[202] - 公司纳斯达克首次上市无需遵守试行办法备案义务,但未来发行需遵守,无法保证能满足所有要求,否则将受制裁[203] - 中国政府加强对海外交易监管可能限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能力,导致证券价值大幅下降或归零[205] - 2023年2月24日发布《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证券发行和上市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3月31日生效,若违反相关法规公司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206] - 目前公司及其子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或向外国投资者发行证券无需中国当局许可或批准,但未来不确定[207] 其他相关情况 - 公司目前无计划为A类普通股支付现金股息[58] - 未来大量证券销售或预期销售可能对普通股市场价格和融资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9] - 公司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长,导致运营层面现金流入和支出不匹配[88]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部分报告要求豁免,但不确定这是否会使普通股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105] - 公司可能在首次公开募股完成五周年后的财年末前保持新兴成长公司身份,若总收入超10.7亿美元等情况将提前结束[108] - 2021年外资准入全国负面清单从33条减至31条,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从30条减至27条[161] - 公司认为其业务不在2021年负面清单内,不受所有权限制,但清单未来若修订,公司所有权结构可能改变[162] - 若未来需获中国当局批准在美国交易所上市但被拒绝,公司将无法继续上市,普通股价值可能大幅下降或归零[166][169]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公司现金流、收入和财务状况,2012 - 2023年有不同幅度的升值和贬值[209,210,212] - 中国可用于减少汇率波动风险的对冲选择非常有限,公司目前未进行对冲交易[216] - 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币,外汇交易受中国外汇法规限制,支付外币股息政策未来不确定[217,218] - 海外监管机构在中国进行调查或收集证据可能困难,增加股东保护利益难度[219]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将按25%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222,223]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需对非居民企业股东股息代扣10%预提税[223]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非中国个人股东股息和股票转让收益可能按20%税率缴纳中国税[223] - 未能获得或优惠税收待遇终止、减少或延迟,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24] - 国内企业统一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公司两家子公司2018 - 2021年享受该优惠并于2021年12月成功续期3年[225] - 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未能续期,公司将从到期年份起按25%的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纳税,可能对净收入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131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净收入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29] - 非中国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可能被重新定性为直接转让,转让所得可能需缴纳10%的中国企业所得税[230] - 公司面临未来非中国居民企业投资者转让公司股份相关交易的报告和后果的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申报义务或被征税,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31]
SunCar Technology Reports 29% Revenue Growth, Including 79% Increase in Auto e-Insurance Business in FY 2023
Prnewswire· 2024-04-29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总营收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虽仍有净亏损但调整后EBITDA转正,公司借助技术和合作关系有望持续增长 [2][5] 2023财年财务结果 - 总营收3.64亿美元,较2022年的2.82亿美元增长29% [2] - 汽车服务业务营收2.15亿美元,较2022年的1.99亿美元增长8%,得益于服务订单增加 [2] - 汽车电子保险业务营收1.18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5%,因保费和保单数量增加,与电动车制造商合作带来超100%同比营收增长 [2] - 技术服务业务营收3100万美元,较2022年增长98%,源于业务扩张和保险公司对电子保险技术的采用增加 [2] - 2023年和2022年净亏损分别为180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公司持续战略投资技术和业务发展 [2] - 调整后EBITDA从2022年增加720万美元,2023年达160万美元 [1][2] 2023财年运营亮点 - 汽车服务业务与超1400家企业客户和超4.7万家服务提供商合作,覆盖超350个城市和所有33个省份,宣布与多家银行达成服务协议和续约 [3] - 汽车电子保险业务与85家保险公司、超900家分支机构和超6.4万家销售伙伴合作,宣布与多家电动车制造商达成保险协议和续约 [3] - 2023年5月完成与Goldenbridge Acquisition Limited的业务合并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3] - 发布电子保险系统7.9.0版本,具有新功能,已被18家领先新能源汽车公司部署 [4] 管理层评论 - 公司利用技术革新中国汽车服务和电子保险行业,云平台连接车主与服务及保险选项 [5] - 2023年营收显著增长,得益于汽车服务和电子保险业务协同及强大技术基础设施,战略聚焦电动车领域和与顶级制造商合作将推动持续增长和创新 [5] 资产负债表 - 2023年总资产2.23235亿美元,较2022年的1.91968亿美元增加 [12] - 2023年总负债1.55245亿美元,较2022年的1.55192亿美元略有增加 [12] - 2023年股东权益6799万美元,较2022年的3677.6万美元增加 [14] 现金流量表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2765.1万美元,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2394万美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4043.4万美元 [18][19] - 现金及受限现金较年初增加967.8万美元,年末为3359.5万美元 [19] 非GAAP财务指标 - 调整后EBITDA排除特定非经常性项目和非现金费用,用于评估运营绩效,公司认为与GAAP指标结合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和比较业绩 [19][20] - 2023年调整后EBITDA为164.9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0.5% [22]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 Schedules Fiscal Year 2023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on Tuesday, April 30th at 5 p.m. ET
Prnewswire· 2024-04-24 21:16
公司背景 -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是一家在中国创新领先的云端B2B汽车服务和汽车电子保险公司[1] - SunCar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改变中国汽车服务和汽车保险的客户旅程[4] 业务更新 - SunCar将于4月29日发布2023财年财务业绩,并于4月30日举行电话会议与投资社区讨论财务业绩和业务更新[1] - SunCar的多租户云端平台使企业客户能够最佳地访问和管理他们的客户数据库和服务,驾驶员可以通过单个应用程序访问数百种服务[1]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 Partners with China CITIC Bank International to Elevate Private Banking Travel Experience
Prnewswire· 2024-04-02 19:30
SunCar与中国中信国际银行合作 -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宣布将为中国中信国际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独家机场礼宾车服务[1] - SunCar与中国中信国际银行合作,旨在提供无与伦比的旅行体验,共同致力于客户服务卓越[2] SunCar的发展历程 - SunCar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改变中国汽车保险和售后服务的客户旅程,已在中国建立了领先地位[4]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 Announces Business Cooperation with Li Auto for Advanced System Software Development
Prnewswire· 2024-02-21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数字化汽车售后服务和在线汽车保险中介创新企业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与北京理想汽车保险经纪公司达成新业务合作,开发保险经纪信息技术系统,彰显技术实力并提升运营效率 [1][3] 合作详情 - 合作由SunCar全资子公司上海诚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理想汽车保险经纪公司达成,总对价174万元人民币(约24万美元) [1][2] - 双方将合作开发“理想汽车保险经纪系统”,预计2024年11月15日完成,涵盖全面软件解决方案以优化经纪业务流程 [2] - SunCar负责设计、开发和部署软件,提供6个月运营服务,还将提供终身免费维护和技术支持 [2] 合作意义 - 凸显SunCar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保险经纪行业树立新标准 [3] - 旨在通过提供定制软件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理想汽车保险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公司介绍 - SunCar成立于2007年,在中国汽车保险和售后市场服务领域进行变革,是B2B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和电动汽车在线保险市场的领导者 [4] - 公司开发运营在线平台,通过全国供应商网络连接司机与汽车服务和保险选项,其多租户云平台助力企业客户管理数据库和服务 [4]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 Secures Exclusive Vehicle Service Contract with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Sichuan Branch
Prnewswire· 2024-01-22 21:30
文章核心观点 SunCar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分行签订独家车辆服务合同,预计带来约2340万元人民币(330万美元)累计收入,体现其服务质量与拓展客户网络战略,此前已与多家银行合作,公司致力于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探索更多增长创新途径 [1][2][4] 合同情况 - 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分行签订一年期独家车辆服务合同,预计带来约2340万元人民币(330万美元)累计收入 [1] - 此前刚与中国建设银行福建分行达成价值2500万元人民币的协议 [2] 公司优势 - 拥有超460个洗车点及众多其他汽车服务点的广泛网络,能高效提供顶级服务 [2] 过往合作 - 过去一年与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主要银行建立重要合作 [3] 公司表态 -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叶载昌表示很高兴通过新合同扩大与建行合作,体现公司大规模服务能力及合作伙伴信心,公司致力于保持行业领先并探索更多增长创新途径 [4] 公司简介 - 2007年成立,在中国汽车保险和售后市场服务领域进行变革,是B2B汽车售后服务和电动汽车在线保险市场领导者,通过全国网络连接司机与服务及保险选项,其云平台助力企业客户管理数据和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