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集团(0001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0 12: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52.02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18%,主要因物业销售收入下跌87%至1.61亿港元[7][8]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溢利34.08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6%[7][8] - 2025年物业租赁收入49.12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3%;营业溢利34.99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4%[7][8] - 2025年酒店收入1.29亿港元,较2024年上升84%,营业亏损计及资产折旧后扩大至3400万港元[7][8] - 2025年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1.91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7%,每股基本盈利跌至0.87港元[8] - 计及4.94亿港元股东应占物业之净重估亏损后,2025年股东应占纯利6.97亿港元,每股盈利0.51港元[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52.02亿港元,较2024年的63.79亿港元下降18.45%;以人民币计,收入为48.13亿元,较2024年的58.46亿元下降17.67%[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13.08亿港元,较2024年的15.26亿港元下降14.28%;以人民币计,本期溢利为12.13亿元,较2024年的13.89亿元下降12.67%[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入为14.02亿港元,2024年为 - 6.56亿港元;以人民币计,2025年为 - 14.84亿元,2024年为11.32亿元[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27.10亿港元,2024年为8.70亿港元;以人民币计,2025年为 - 2.71亿元,2024年为25.21亿元[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51港元,2024年为0.65港元;以人民币计,2025年为0.48元,2024年为0.59元[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52.0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79亿港元下降18.45%[75][76] - 2025年上半年租赁收入43.0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4.64亿港元下降3.63%;已建成物业销售1.61亿港元,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12.28亿港元;酒店收入1.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000万港元增长84.29%;其他收入6.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17亿港元下降1.13%[75][76] - 2025年内地和香港物业租赁、销售、酒店业务总收入52.02亿港元,2024年为63.79亿港元;未计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来自营业的溢利2025年为31.29亿港元,2024年为32.86亿港元;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025年为2.69亿港元,2024年为7.15亿港元[77] - 2025年其他收入净额4100万港元,2024年为1900万港元[79] - 2025年利息支出净额为 - 4.87亿港元,2024年为 - 4.21亿港元[80] - 2025年除税前溢利23.96亿港元,2024年为22.82亿港元;已出售物业成本2025年为1.64亿港元,2024年为10.12亿港元;职工成本2025年为7.57亿港元,2024年为7.83亿港元;折旧2025年为7600万港元,2024年为4600万港元[81] - 2025年税项支出总额10.88亿港元,2024年为7.56亿港元[83] - 2025年和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分别为6.97亿港元和8.88亿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13.61618242亿股[86] - 2025年和2024年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分别为11.91亿港元和12.81亿港元,据此计算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87港元和0.94港元[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总财务费用减少6%至10.02亿港元,平均有效借贷利率减少至3.9%(2024年:4.4%)[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报告期物业销售进账1.61亿港元(2024年为12.28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业务营业亏损5700万港元,已签约未入账物业销售4700万港元,出售投资物业收益2700万港元[36] - 酒店收入总额1.19亿元人民币(等值1.29亿港元),同比增长86%(84%),沈阳康莱德酒店收入跌3%,昆明君悦酒店收入5700万元人民币[37] 各地区表现 - 内地商场租出率大致保持在90%以上,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租出率较去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收入增加11%[6] - 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按人民币和港币计值分别下跌2%和3%[12] - 租户销售额按人民币计值较去年同期下跌4%,商场组合整体租赁收入维持平稳,整体租出率微升1个百分点至94%[13] - 办公楼组合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4%[13] - 香港物业组合租赁收入下跌4%,零售物业组合整体租赁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7%及2%,办公楼组合收入跌幅为2%[14] - 内地物业组合中,商场收入24.12亿元,办公楼收入6.38亿元,住宅及服务式寓所收入0.5亿元,总额31亿元,按人民币计值下跌2%,换算成港币后跌幅扩大至3%[15]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1%和10%,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为99%[21] - 无锡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跌4%,收入上升8%,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为96%[21] - 上海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挫8%,收入持平,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为98%[21] - 整体租出率微升1个百分点至94%,办公楼组合整体租出率保持稳定于88%[13][14] - 昆明恒隆广场收入增长7%,租户销售额轻微下跌1%,租出率上升1个百分点至99%[22] - 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13%,租出率维持在94%[22] - 济南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均增长1%,租出率上升2个百分点至94%[22] - 沈阳皇城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4%和10%,租出率上升4个百分点至96%[24] - 天津恒隆广场收入下跌2%,租户销售额上升2%,租出率维持在94%[24] -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6%和31%,租出率上升5个百分点至88%[24]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7%和58%,租出率为86%[24] - 整体办公楼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4%至人民币6.38亿元,上海恒隆广场甲级办公楼占整体收入跌幅77%[25]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住宅大楼及服务式寓所整体收入录得28%的跌幅,撇除停业部分住宅大楼因租出率下滑13个百分点收入跌幅为16%[30] - 香港物业租赁收入减少4%至港币15.49亿元,营业溢利下跌4%至港币12.15亿元,租赁边际利润率为78%[31]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下跌7%至8.84亿港元,整体租出率维持93%,租户销售额微跌2%[33] - 办公楼收入下跌2%至5.53亿港元,租出率维持88%,港岛办公楼组合租出率增至83%,九龙办公楼组合收入下降4%,租出率降至92%[34] - 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内地消费者信心低迷但市场渐稳,预计后续内需将改善,上海恒隆广场正进行扩建和翻新[65] - 2025年下半年香港零售业受压力,但公司看好长远营商环境,将营造体验并优化物业组合[66] - 无锡“恒隆府”将推出首批预售单位,武汉和昆明“恒隆府”受买家青睐,香港继续推售住宅单位[6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976.49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71.7港元;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957.7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70.3港元[5] - 2025年6月30日净债项股权比率31.5%,2024年12月31日为30.8%;债项股权比率2025年6月30日为36.4%,2024年12月31日为37.9%[5] - 公司董事会宣布2025年度中期股息每股0.21港元,与2024年相同,将于2025年9月24日派发给8月15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5][11]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总值2008.58亿港元,内地和香港物业组合价值分别为1366.89亿港元及641.69亿港元[39] - 物业重估亏损2.69亿港元(2024年为7.15亿港元),内地物业组合重估亏损9300万港元,香港物业组合重估亏损1.76亿港元,净重估亏损4.94亿港元(2024年为3.93亿港元)[40] - 供出租及待售物业发展项目总值分别为261.37亿港元和81.18亿港元,对投资物业发展项目资本承担总额为125.55亿港元[41] - 内地无锡、杭州、上海、沈阳等地多个物业发展项目有新进展,预计分阶段竣工或开业[42][43] - 香港岛南区寿山村道地块完成清拆将重建豪宅,渣甸山卫信道重建项目获批,预计总楼面面积约25800平方尺[44]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总额为74.76亿港元,其中港币占53%,人民币占47%;2024年12月31日为108.17亿港元,其中港币占78%,人民币占22%[46] - 2025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559.72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7.94亿港元有所下降,其中42%以人民币计值[47] - 2025年6月30日定息债项占债项总额的比率为42%,撇除在岸浮息债项后,定息债项占离岸债项总额的比率为59%(2024年12月31日:55%)[47] - 2025年6月30日净债项结余为484.96亿港元,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1.5%,债项股权比率为36.4%;2024年12月31日净债项结余为469.77亿港元,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0.8%,债项股权比率为37.9%[49] - 撇除恒隆地产结余,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净债项结余为6.3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净现金结余9600万港元[50] - 2025年6月30日整体债项组合平均偿还年期为3.1年,约72%的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2024年12月31日平均偿还年期为2.9年,65%的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51] - 2025年6月30日备用银行承诺信贷金额的未提取结余为231.28亿港元,40亿美元中期票据的未提取结余等值188.2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分别为139.55亿港元和161.34亿港元[53] - 2025年首六个月利息保障倍数为3.2倍(2024年:3.2倍)[54] - 2025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的资产净值占资产净值总额约68%,因人民币兑港币升值1.5%产生换算收益15.29亿港元(2024年:7.25亿港元亏损)[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均无抵押给第三方,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7][58] - 恒隆内地物业组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占比从50%提升至80%,预计到年底旗下八个物业将采购约3.2亿千瓦时而超25%的可持续发展指标[59] - 以2023年近1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准,有望在2050年或之前减至10万吨以下[60] - 截至2025年6月,“Changemakers计划”吸引42名租户加入,占租赁总面积超238,000平方米,达可租赁总面积的12%[61] - 自2010年以来,公司已捐赠超3300万元资助清华大学相关项目[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0.2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7.43亿港元增长1.35%;以人民币计,为191.8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3.24亿元下降0.72%[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4.4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54亿港元下降11.06%;以人民币计,为22.3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77亿元下降13.27%[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5.5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87亿港元下降17.76%;以人民币计,为14.1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61亿元下降19.59


恒隆地产(0010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0 12: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9.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9%,主要因物业销售收入下跌87%至1.61亿港元[6][7]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溢利下降5%至32.55亿港元,物业租赁收入和营业溢利均下跌3%,分别为46.78亿和33.46亿港元[7] - 2025年上半年酒店收入增加84%至1.29亿港元,扣除资产折旧后营业亏损上升至3400万港元[7]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下跌9%至15.87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跌至0.33港元[7] - 计及6.75亿港元的股东应占物业之净重估亏损后,公司录得9.12亿港元的股东应占纯利,每股盈利为0.19港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租赁收入下跌3%至港币46.78亿元[10] - 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按人民币和港币计值分别下跌1%和2%[10] - 商场组合整体租户销售额按人民币计值较去年同期下跌4%,但整体租赁收入维持稳定,期末整体租出率上升1个百分点至94%[11] - 办公楼组合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5%,原因是上海甲级办公楼市场供应过剩和竞争激烈[11] - 香港物业组合租赁收入下跌4%,住宅及服务式寓所租赁收入有所改善,抵消部分零售租赁收入下降影响[11] - 零售物业组合整体租赁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7%及2%,办公楼组合收入下跌1%,期末租出率为87%,去年同期为89%[12] - 内地物业组合2025年上半年整体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下跌1%,换算成港币后跌幅扩大至2%,高端办公楼组合收入下跌5%[13]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1%及10%,期末租出率维持于99% [16][18] - 无锡恒隆广场收入增长8%,租户销售额下跌4%,期末租出率维持于96% [16][18] - 上海恒隆广场租出率维持98%,租户销售额下滑8% [16][18] - 内地商场方面,昆明恒隆广场收入增长7%,租户销售额下跌1%,租出率升至99%;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13%,租出率为94%[19] - 济南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同步上升1%,租出率微升至94%;沈阳皇城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增长4%和10%,租出率升至96%[19][20] - 天津恒隆广场收入下跌2%,租户销售额增长2%,租出率维持94%;武汉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滑36%和31%,租出率升至88%[20]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7%和58%,租出率为86%[22] - 内地物业组合2025年上半年整体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下跌1%,换算成港币后跌幅扩大至2%,高端办公楼组合收入下跌5%[13] - 香港物业租赁收入下跌4%至14.88亿港元,营业溢利减少4%至11.70亿港元,租赁边际利润率为79%[27] - 香港零售物业收入下跌7%至8.74亿港元,租出率维持94%;办公楼收入下跌1%至5.02亿港元,租出率维持87%[28][29] - 九龙办公楼组合租出率下跌3个百分点至93%,收入下降3%[30] - 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1%[31] - 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进账1.61亿港元,营业亏损5700万港元,已签约未入账物业销售4700万港元,出售投资物业收益2700万港元[33] - 沈阳康莱德酒店收入6200万元,下降3%,平均租出率70%;昆明君悦酒店收入5700万元,平均租出率59%;酒店总收入1.19亿元,增长86%,等值港币1.29亿元,增长84%[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9.68亿港元,较2024年的61.14亿港元下降18.74%[61] - 同期,公司直接成本及营业费用为17.13亿港元,较2024年的26.84亿港元下降36.18%[61] - 未计入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公司来自营业的溢利为29.91亿港元,较2024年的31.12亿港元下降3.89%[61] - 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01亿港元,较2024年的6.34亿港元下降68.29%[61] - 计入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后,公司来自营业的溢利为27.90亿港元,较2024年的24.78亿港元增长12.6%[61] - 公司本期溢利为12.47亿港元,较2024年的13.39亿港元下降6.87%[61]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9港元,较2024年的0.23港元下降17.39%[61] - 2025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2.47亿港元,2024年为13.39亿港元[62]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变动产生的汇兑差异为16.56亿港元,2024年为 - 7.65亿港元[62] - 2025年上半年租赁收入为41.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42.43亿港元[68][69] - 2025年上半年已建成物业销售为1.6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12.28亿港元[68][69] - 2025年上半年酒店收入为1.29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0.7亿港元[68][69] - 2025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和物业租赁等其他收入为5.68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5.73亿港元[68][69]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9.68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61.14亿港元[68][69] - 2025年物业收入49.68亿港元,2024年为61.14亿港元[70] - 2025年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01亿港元,2024年为6.34亿港元[70] - 2025年利息支出净额4.77亿港元,2024年为4.29亿港元[70] - 2025年除税前溢利23.1亿港元,2024年为20.68亿港元[70] - 2025年股东应占纯利9.12亿港元,2024年为10.61亿港元[70] - 2025年其他收入净额4500万港元,2024年为2300万港元[72] - 2025年税项支出总额10.63亿港元,2024年为7.29亿港元[76] - 2025年中期股息6亿港元,2024年为5.66亿港元[77] - 2025年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添置额10.38亿港元,2024年为19.15亿港元[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总财务费用减少7%至9.88亿港元,平均有效借贷利率减至3.9%(2024年:4.3%),计入损益表净额增加至4.97亿港元[49] 各地区表现 - 内地商场租出率大致维持在90%以上,收入保持稳定,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租出率较去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收入增加11%[5] - 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按人民币和港币计值分别下跌1%和2%[10] - 香港物业组合租赁收入下跌4%,住宅及服务式寓所租赁收入有所改善,抵消部分零售租赁收入下降影响[11]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1%及10%,期末租出率维持于99% [16][18] - 无锡恒隆广场收入增长8%,租户销售额下跌4%,期末租出率维持于96% [16][18] - 上海恒隆广场租出率维持98%,租户销售额下滑8% [16][18] - 内地商场方面,昆明恒隆广场收入增长7%,租户销售额下跌1%,租出率升至99%;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13%,租出率为94%[19] - 济南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同步上升1%,租出率微升至94%;沈阳皇城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增长4%和10%,租出率升至96%[19][20] - 天津恒隆广场收入下跌2%,租户销售额增长2%,租出率维持94%;武汉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滑36%和31%,租出率升至88%[20]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7%和58%,租出率为86%[22] - 内地物业组合2025年上半年整体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下跌1%,换算成港币后跌幅扩大至2%,高端办公楼组合收入下跌5%[13] - 香港物业租赁收入下跌4%至14.88亿港元,营业溢利减少4%至11.70亿港元,租赁边际利润率为79%[27] - 香港零售物业收入下跌7%至8.74亿港元,租出率维持94%;办公楼收入下跌1%至5.02亿港元,租出率维持87%[28][29] - 九龙办公楼组合租出率下跌3个百分点至93%,收入下降3%[30] - 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会宣布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与2024年相同[4][9] - 公司持续推动无锡恒隆广场二期等多个投资项目,65周年举办活动促客流增加[6] - 无锡恒隆广场二期预计下半年分阶段建成,“恒隆府”三季度预售,酒店下半年开业[39] - 杭州恒隆广场7月取得竣工证明,酒店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业,上海恒隆广场扩建预计2026年竣工[40] - 2025年8月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月14日下午4时30分截止办理,9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8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1331.28亿港元,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26.6港元[4] - 2025年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3.5%,债项股权比率为38.3%[4]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总值1932.30亿港元,录得物业重估亏损2.01亿港元,净重估亏损6.75亿港元[36][37] - 供出租及待售物业发展项目总值分别为261.37亿和81.18亿港元,对投资物业发展项目资本承担总额120.91亿港元[38]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总额69.0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3.03亿港元减少,港币占比从81%降至57%,人民币占比从19%升至43%[43] - 结算日借贷总额547.6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3.76亿港元减少,43%以人民币计值[44] - 2025年6月30日定息债项占债项总额比率为43%,撇除在岸浮息债项后,定息债项占离岸债项总额比率为60%(2024年12月31日:56%)[45] - 2025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547.67亿港元,其中港币占比57%(313.76亿港元),人民币占比43%(233.91亿港元);定息借贷占比43%(233.99亿港元),浮息借贷占比57%(313.68亿港元)[46] - 2025年6月30日净债项结余为478.62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470.73亿港元),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3.5%(2024年12月31日:33.4%),债项股权比率为38.3%(2024年12月31日:40.7%)[46] - 2025年6月30日整体债项组合平均偿还年期为3.0年(2024年12月31日:2.9年),约71%的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2024年12月31日:65%)[47] - 2025年6月30日备用银行承诺信贷金额未提取结余为217.53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25.35亿港元),40亿美元中期票据未提取结余为23.98亿美元(等值188.2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61.34亿港元)[48] - 2025年首六个月利息保障倍数为3.1倍(2024年:3.0倍)[50] - 2025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的资产净值占资产净值总额约70%,因人民币兑港币升值1.5%产生换算收益14.46亿港元(2024年:6.82亿港元亏损)[50] - 恒隆内地组合80%物业已全面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预计到年底旗下八个物业累计采购约3.2亿千瓦小时可再生能源[52] - 截至2025年6月,“Changemakers计划”吸引42名租户加入,分布于16座物业,占租赁总面积超23.8万平方米,或可租赁总面积的12%[54] - 自2010年以来,公司已捐赠逾3300万元资助清华大学房地产项目和学术研究交流计划[56] - 2025年4月2日,清华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举办论坛,约3000人线上线下参与[56] - 公司与香港房委会合作,为年轻创业家提供6个月免租零售空间[57]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670.93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65.19亿港元[63]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6.90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303亿港元[63] - 2025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流动负债为6.407亿港元,2024年12月31
汇丰控股(0000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0 1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降至158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57亿美元;除税后利润为124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52亿美元,减幅30%[6] - 不计须予注意项目,固定汇率除税前利润增至189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9亿美元[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降至341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2亿美元,减幅9%;不计须予注意项目,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收入增至354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9亿美元[6] - 除税前利润从2024年第二季的89亿美元减至63亿美元,减少26亿美元,减幅29%;除税后利润为49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减少20亿美元,减幅29%;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除税前利润减少27亿美元,减幅30%[9] - 收入较2024年第二季下跌1亿美元至165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不计及须予注意项目的收入增加8亿美元至177亿美元[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为158.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215.56亿美元;除税后利润为124.4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76.65亿美元[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列账基准收入为341.22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72.92亿美元;固定汇率收入为341.22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70.57亿美元[10][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5美元,2024年同期为0.89美元;每股摊薄后盈利为0.65美元,2024年同期为0.88美元[10] - 2025年上半年已宣布向股东回馈95亿美元,股份数目较2023年首季减少13%[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除税前利润158.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215.56亿美元[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115.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65.86亿美元[2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益为168.2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69.11亿美元[34] - 2025年上半年费用收益净额为66.43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62亿美元[3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益净额为321.8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62.26亿美元[3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51.59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99.3亿美元[34]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后利润为124.4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76.65亿美元[34]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为0.65美元,2024年同期为0.89美元[34]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09.8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51.83亿美元[36] - 2025年1 - 6月本期利润12.06亿美元,非控股股东利润384万美元,合计12.44亿美元[39] - 2025年1 - 6月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净额)8.41亿美元,非控股股东收益133万美元,合计8.54亿美元[39] - 2025年1 - 6月全面收益总额20.46亿美元,非控股股东收益517万美元,合计20.98亿美元[39]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158.1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215.56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13.182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26.699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36.43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 -38.799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13.657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 -16.792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减额36.905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28.892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已收取利息500.7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541.97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已支付利息350.65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412.54亿美元[43] - 2025年上半年已收取股息(不包括已收取联营公司股息)13.39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12.31亿美元[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普通股股息每股总计0.46美元,总额8147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每股总计0.62美元,总额11691百万美元[55] - 2025年分类为股东权益之资本证券票息总额547百万美元,2024年为526百万美元[55] - 2025年向股东派息总额8694百万美元,2024年为12217百万美元[5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0.65美元,2024年同期为0.89美元;摊薄后每股盈利2025年上半年为0.65美元,2024年同期为0.88美元[62] - 2025年上半年列账基准收入为341.22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72.92亿美元[64] - 2025年上半年预期信贷损失及其他信贷减值准备变动列账基准为 - 19.4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 - 10.66亿美元[6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支出列账基准为 - 170.22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 - 162.96亿美元[64]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列账基准为158.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215.56亿美元[64]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后利润列账基准为124.4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76.65亿美元[64] - 2025年上半年出售、缩减、收购及相关成本收入项为 - 1.39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5.71亿美元[66] - 2025年7月30日董事会批准2025年第二次股息,每股普通股0.1美元,分派约17.4亿美元,9月26日派付[54][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支出增至170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7亿美元,增幅4%;目标基准营业支出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4亿美元,增幅3%[6] - 营业支出为89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增加8亿美元,增幅10%[9] - 集团按年节省15亿美元成本目标取得进展,上半年节省7亿美元,有望2027年全面达成[22] - 2025年上半年企业中心确认净利息支出47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55亿美元[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整体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按固定汇率基准增长22%,新增投资资产净额440亿美元,270亿美元来自亚洲[17] - 企业及机构理财业务费用及其他收益按固定汇率基准增加18%,超五分之二增幅来自批发交易银行业务[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香港业务固定汇率除税前利润46.74亿美元,占比29.6%;2024年同期为47.54亿美元,占比22.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英国业务固定汇率除税前利润32.81亿美元,占比20.8%;2024年同期为35.33亿美元,占比16.4%[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企业及机构理财业务固定汇率除税前利润63.62亿美元,占比40.2%;2024年同期为61.21亿美元,占比28.5%[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93.84亿美元,占比59.4%;2024年同期为108.93亿美元,占比50.5%[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固定汇率除税前利润为1.581亿美元,各分部占比为香港29.6%、英国20.8%、企业及机构理财40.2%、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13.2%、企业中心 -3.8%[3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市场首六个月吸纳60万名新增银行客户,按固定汇率基准存款过去12个月增加9%[17] - 英国市场贷款金额按固定汇率基准增长4%[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继续以2025 - 2027年三年期间,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报率达到约15%为目标(不计及须予注意项目);预计2025年银行业务净利息收益约达420亿美元[9] - 预计2025年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平均值的百分比约为40个基点(包括持作出售用途贷款结欠)[9] - 与2024年比较,2025年的目标基准营业支出增长维持约3%[9] - 拟将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维持在14% - 14.5%的中期目标范围,2025年的股息派付比率目标基准为50%(不计及重大须予注意项目及相关影响)[9] - 公司目标2025、2026及2027年不计及须予注意项目的有形股本回报率达约15%[26] - 2024年4月IASB发布IFRS 18,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的年报期起生效,汇丰正评估其影响[5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盈利公布》预期于2025年10月28日发布,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预期于2026年2月25日公布[97] -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预计于2025年8月22日或前后提供给股东,可在汇丰网站下载[99] -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将上传至香港联交所网站[1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上半年金额含1亿美元按市值计价增益和1亿美元公允价值亏损,2024年上半年含48亿美元增益,被12亿美元减值部分抵销[14] - 集团于交通银行持股被摊薄致11亿美元亏损,确认10亿美元减值亏损[14]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中有14亿美元除税前累计未变现亏损,与出售法国零售银行业务后保留的房屋及若干其他贷款组合相关[41] - 2025年上半年因交通银行持股摊薄,拨回1.97亿美元货币换算储备亏损及5600万美元其他储备增益[42] - 2025年2月发行15亿美元6.95厘或有可转换证券,3月及6月分别发行8亿新加坡元5厘及20亿美元7.05厘或有可转换证券[42] - 2025年3月赎回24.5亿美元6.375厘或有可转换证券[42] - 2025年2月宣布回购最多20亿美元股份,4月完成;5月宣布回购最多30亿美元股份,7月完成[42] - Fairfield基金诉讼寻求追回3.82亿美元及利息,部分申诉被撤销,部分上诉待审[72] - Herald基金诉讼寻求归还25亿美元证券及现金或56亿美元损害赔偿及利息,2024年12月上诉法院裁定归还申索原则上成立,HSSL上诉聆讯定于2025年9月举行[73] - Alpha Prime基金诉讼在卢森堡和百慕达法院提出,卢森堡法院诉讼寻求11.6亿美元损害赔偿及利息,百慕达法院诉讼索赔金额未标明[73][74] - Senator基金诉讼寻求归还6.25亿美元证券或1.88亿美元损害赔偿及利息,事宜待卢森堡地方法院审理[74] - 美国反恐法相关诉讼七宗待审,汇丰三宗撤销呈请获批,撤销裁决可上诉或重新申述[75] - 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相关诉讼,汇丰与五原告群体和解,两宗个人诉讼索赔额未标明待审[76] - 巴西外汇市场调查将汇丰列为对象,诉讼待当地法院审理;南非外汇市场申诉中英国汇丰银行上诉待南非宪法法院审理;英国竞争上诉法庭申索约30亿英镑损害赔偿案中汇丰被列为被告,事宜在初步阶段[77] - 以色列外汇相关集体诉讼汇丰与原告达成和解,待法院审批[77] - 美国贵金属定价集体诉讼索赔额未标明,2023年5月被撤销,上诉待审;加拿大诉讼申索10亿加元损害赔偿及2.5亿加元惩罚性赔偿,两宗进行中,其他被搁置[79] - 现阶段要求汇丰预测各诉讼事宜解决方案不切实可行,影响可能甚大[74][75][76][78][80] - 2025年2月,英国竞争及市场管理局向汇丰处以2340万英镑罚款[82] - 2023年5月,First Citizens对汇丰旗下多家公司及员工提出诉讼,寻求10亿美元损害赔偿[85] - 2025年7月3日,英国汇丰银行向Chesnara plc出售其在英国的人寿保险实体[90] - 2025年7月11日,汇丰(欧洲大陆)达成协议向BlackFin Capital Partners出售基金管理业务[90] - 2025年7月18日,汇丰(欧洲大陆)就房屋及若干其他贷款组合出售签谅解备忘录[91] - 2025年6月30日,相关累计公允值亏损为14亿美元[91] - 2025年7月27日,HSBC Latin America Holdings拟出售乌拉圭汇丰银行[91] - 目前,汇丰不预期相关事宜最终解决会对集团财政状况构成重大影响[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内,除特定情况外,汇丰控股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汇丰遵守英国及香港企业管治规定[98] - 本新闻稿可能包含前瞻性陈述,不保证未来业绩[101] - 本新闻稿资料未经审核,不构成法定账目和《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95] - 实际成果可能与前瞻性陈述不同,受市场、监管、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102] - 可参考2025年2月20日送呈美国证交会的20 - F表格、4月29日的6 - K表格、预计7月30日或前后的6 - K表格了解业绩详情[103] - 汇丰列账基准业绩按IFRS会计准则编制,用非IFRS会计准则衡量指标补充[104


恒生银行(000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0 1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服务费用和其他收入按年上升34%,占总收入31.6%[2]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前之营业收入净额增长3%,至209.75亿港元[2]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80.97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下跌28%;每股盈利为3.34港元,减少34%;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7.9%[2][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增加3%,为209.75亿港元;营业溢利下跌25%,为85.49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下跌30%,为68.80亿港元[5] - 净利息收入减少11.44亿港元,即7%,为143.39亿港元,净利息收益率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0个基点至1.99%[21] - 保险业务金融工具收入净额增加68.09亿港元至90.58亿港元,保险服务业绩上升1.7亿港元(14%)至13.57亿港元[23]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7.61亿港元(23%)至41.15亿港元,其中投资服务收入增加6.91亿港元(41%)至23.74亿港元,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增加7400万港元(5%)至16.21亿港元[23] - 2025年上半年与2024年下半年比较,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之营业收入净额减少1.31亿港元(1%),营业溢利减少16.13亿港元(16%),股东应得溢利减少16.06亿港元(19%)[29] - 净利息收入减少9.62亿港元(6%),净利息收益率下降14个基点至1.99%,净服务费收入增长3.95亿港元(14%),净交易等相关收入增加11.87亿港元(252%)至16.58亿港元[29]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香港业务总收入为177.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4%,由服务费和其他收入增长31%带动,部分被净利息收入减少5%抵销[43]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为112.60亿港元,按年增长6%,由服务费和其他收入按年增长37%带动[44] - 2025年,财富收入按年大增43%,存款结余按年增加11%,非港元存款按年上升21%,新造按揭贷款较2024年下半年大增79%[44] - 2025年,投资收入按年增长47%,基金及结构性产品收入分别增长23%及76%,零售投资资产管理规模按年上升12%,优越理财Family+户口开户数目按年增加51%[45] - 商业银行业务总收入按年减少8%,为64.63亿港元[47] - 制订保险产品及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按年上升18%,为19.14亿港元[50] - 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业务总收入按年增加10%,为9.01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长14%,为6.04亿港元[51] - 外汇与期权买卖收入按年增长24%;不同资产类别财富产品收入增长79%;股票挂钩投资收入按年增加117%[51] - 2025年6月30日期内溢利为68.76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98.88亿港元[55] - 2025年6月30日除税后之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33.44亿港元,2024年为300万港元[55] - 2025年6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02.2亿港元,2024年为98.91亿港元[55] - 2025年6月30日本行股东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02.24亿港元,2024年为98.96亿港元[55]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880万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0224亿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893万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9896万港元[60]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净利息收入为1.4339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5483亿港元[61]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利息收入为2.668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0826亿港元[61]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利息支出为1.2342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5343亿港元[61] - 2025年上半年服务费收入45.59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40.16亿港元;服务费支出14.12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4.52亿港元[62] - 2025年上半年以公允价值计入收益表的金融工具收入净额为107.16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28.22亿港元[63]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10.57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55亿港元[64] - 2025年上半年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为48.6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5亿港元[6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支出为75.65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75.23亿港元;成本效益比率为36.1%,2024年同期为36.8%[66] - 2025年上半年总税项支出为12.2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4.19亿港元[67] - 2025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根据盈利62.85亿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8.82亿股计算,2024年同期盈利为96.11亿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9.07亿股[69] - 2025年上半年分派予普通股股东每股2.60港元,共48.94亿港元,2024年同期每股2.40港元,共45.57亿港元[70] - 2025年上半年额外一级资本票据已付票息为5.95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2.82亿港元[70]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香港、中国内地、其他地区及跨业务区域抵减的营业收入净额分别为199.69亿、9.31亿、0.8亿、-0.05亿港元,合计209.75亿港元[75]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香港、中国内地、其他地区分别为82.23亿、-1.18亿、-0.08亿港元,合计80.97亿港元[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支出增长4200万港元(1%)至75.65亿港元,员工支出增加2%,无形资产摊销增加14% [26][27] - 成本效益比率为36.1%,较2024年上半年的36.8%有所下降[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财富收入按年增长43%,制订保险产品及资产管理收入增加18%,今年第一季新造人寿保险保费按年增长57%[14] - 富裕客户数目过去三年每年增长10%,新开立的优越理财Family+户口数目按年增加51%[14] - 来自内地的新客户数量及有财富管理需求的内地优越理财客户数目均按年增长20%[15] - 过去6个月,提供予资讯科技行业的贷款增长37%,贸易融资贷款结余较2024年底增长16%,中小企同恒贷款结余较去年底增长49%[15] - 保险业务金融工具收入净额增加68.09亿港元至90.58亿港元,保险服务业绩上升1.7亿港元(14%)至13.57亿港元[23]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7.61亿港元(23%)至41.15亿港元,其中投资服务收入增加6.91亿港元(41%)至23.74亿港元,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增加7400万港元(5%)至16.21亿港元[23]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为112.60亿港元,按年增长6%,由服务费和其他收入按年增长37%带动[44] - 2025年,财富收入按年大增43%,存款结余按年增加11%,非港元存款按年上升21%,新造按揭贷款较2024年下半年大增79%[44] - 2025年,投资收入按年增长47%,基金及结构性产品收入分别增长23%及76%,零售投资资产管理规模按年上升12%,优越理财Family+户口开户数目按年增加51%[45] - 商业银行业务总收入按年减少8%,为64.63亿港元[47] - 贸易融资相关贷款结余自2024年底以来增长16%[47] - 制订保险产品及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按年上升18%,为19.14亿港元[50] - 保险业务合约服务差额按年上升20%,2025年6月为290亿港元[50] - 2025年第一季度,恒生人壽新造保费按年增长57%[50] - 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业务总收入按年增加10%,为9.01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长14%,为6.04亿港元[51] - 外汇与期权买卖收入按年增长24%;不同资产类别财富产品收入增长79%;股票挂钩投资收入按年增加117%[51] - 反向回购协议结余较去年底增加50%[51]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6月30日半年结算,香港业务总收入为177.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4%,由服务费和其他收入增长31%带动,部分被净利息收入减少5%抵销[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市场不确定性持续,贸易关税、高利率及商业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整体经济[2][11] - 公司拟展开最多达3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并预期于六个月内完成[3][5][19][37][85] - 香港最低补足税(HKMTT)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生效,公司预期会产生补足税负债[6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6月30日,普通股权益一级资本比率为21.3%,一级资本比率为23.3%,总资本比率为24.9%[5]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派息合共为2.60港元,较去年同期高出8%[3][5][18][37] - 2025年6月30日总减值贷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510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0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总减值贷款对总客户贷款比率为6.69% [26] - 资产总额较2024年底增长260亿港元(1%)至18220亿港元,客户贷款减少160亿港元(2%)至8030亿港元[31] - 提供予工业、商业及金融业务贷款减少4%,运输及运输设备贷款减少24%,资讯科技贷款增加37%,“居者有其屋计划”等置业贷款增加5%,信用卡贷款减少7% [31] - 贸易融资贷款增加16%,香港以外使用之贷款减少3% [32] - 客户存款较2024年底增长330亿港元,即3%,达13000亿港元[33] - 通知、往来及储蓄存款对客户存款总额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5%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6.2%[33] - 2025年6月30日贷款对存款比率为61.8%,2024年12月31日为64.7%[33][34] - 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增长10亿港元,即1%,达1710亿港元[34] - 保留溢利减少20亿港元,即2%[34]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2024年上半年:1.2%),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7.9%(2024年上半年:12.4%)[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3月31日止季度之平均流动性覆盖比率分别为335.0%及328.7%[36] - 2024年6月30日半年结算,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之营业收入净额为204.31亿港元,营业溢利为113.96亿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1795.196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625.632亿港元[39] - 公司成为首批将中国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连结的银行之一,扩展金管局“户口互联”服务至所有客户[46] - 公司于港铁佐敦站设立新分行,延长营业时间,提高外币提款机覆盖率,计划未来数月进一步投资港铁站分行并扩大服务范围[46] - 公司是香港首批为65岁及以上客户试行推出“智安存”户口方案的零售银行之一,7月起于21间指定分行设立反诈骗专员[46] - 中国南向的平均贷款结余较去年底增加43%[48] - 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已动用超三分之二,规模为800亿港元[48] - 2025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6.9522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为17.067亿港元[57] - 2025年已派股息为8.47亿港元,额外一级资本票据已付票息为595万港元[57] - 2024年赎回及偿还额外一级资本票据4.7亿港元,新发行4.687亿港元[60] - 2024年已派股息为8.4亿港元,额外一级资本票据已付票息为282万港元[60] - 2025年6月30日持作交易用途的资产中,库券为174.8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8.97亿港元减少[76] - 2025年6月30日强制以公平价值计入收益表的金融资产为1894.98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45.57亿港元增加[77] - 2025年6月30日总客户贷款为8197.0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321.09亿港元减少[78] - 2025年6月30日预期信贷损失对总客户


Republic Services(RSG)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7-30 09:51
Table of Contents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205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M 10-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rk One) ☑ QUARTERLY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quarterly period ended June 30, 2025 or ☐ TRANSITION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o Commission File Number ...
Tenet Health(THC)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7-30 08:1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医院运营部门在2025年6月30日运营49家医院和134个门诊设施[97] - 公司门诊护理部门在2025年6月30日拥有521个门诊手术中心和26家外科医院[98] - 2025年第二季度医院运营部门总入院量同比下降6.1%至116,963人次[116] - 2025年第二季度急诊科就诊量同比下降9.4%至528,848人次[116] - 2025年第二季度手术量同比下降13.7%至68,517例[116] - 2025年第二季度门诊护理部门合并病例数同比增长17.2%至487,171例[116] - 2025年第二季度医院运营部门平均住院天数下降3.8%至4.81天[116] - 2025年第二季度医院运营部门病床使用率为49.7%,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116]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医院总入院量同比增长1.6%,急诊入院量增长3%[162]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医院门诊总访问量同比下降3.2%,急诊访问量下降6.1%[163] - 2025年前六个月同医院付费入院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95.8%[162]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医院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2.8%至4.82天[162] - 2025年第二季度同医院手术总量下降1.7%,其中门诊手术下降2.9%[162] 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总额为52.7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2%(增加1.63亿美元)[119] - 医院运营部门净营业收入增长0.9%(增加3400万美元),门诊护理部门增长11.3%(增加1.29亿美元)[119][120]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为52.7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51.0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104.94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04.76亿美元[15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为8.23亿美元,占净营业收入的15.6%,2024年同期为7.61亿美元,占14.9%,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7.66亿美元,占16.8%,2024年同期为40.46亿美元,占38.6%[154] - 医院运营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为40.01亿美元,门诊护理部门为12.7亿美元[156] - 2025年前六个月医院运营部门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减少3.1亿美元),门诊护理部门同比增长15.4%(增加3.28亿美元)[159][160] - 医院运营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0.3%,门诊护理部门为32.4%[156] - 2025年前六个月门诊护理部门营业利润率33.7%,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156][158] - 公司Same-Hospital总部门净营业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39.61亿美元,同比增长5.5%[164][165] - Same-Hospital净患者服务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34.14亿美元,同比增长5.6%,每调整入院收入增长5.2%至16,352美元[164] - 门诊护理部门净营业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同设施收入增长8400万美元[174][175] - 同设施系统范围内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7.7%,病例量下降0.6%,每病例净收入增长8.3%[183] 成本和费用 - 医院运营部门薪资福利支出下降2.0%(减少3800万美元),但按调整后入院人次计算增长5.6%[122] - 门诊护理部门运营总支出增长10.5%(增加7900万美元),其中薪资福利支出增长10.6%[121] - 2025年前六个月医院运营部门工资福利支出占营收比例45.7%,门诊护理部门为24.7%[156] - Same-Hospital薪资福利支出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18.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净营业收入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至46.3%[164][166] - Same-Hospital用品支出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5.95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净营业收入比例保持15%[164][168][170] - 门诊护理部门薪资福利支出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净营业收入比例下降至24.7%[174][177] - 门诊护理部门用品支出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净营业收入比例下降至26.1%[174][179]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减值、重组和收购相关费用总计2400万美元,其中减值费用300万美元,重组费用1000万美元,收购相关费用1100万美元[185] - 2025年第二季度诉讼和调查成本为2800万美元,同比增长460%(2024年同期为500万美元)[188] - 2025年第二季度门诊护理部门因设施整合净亏损4200万美元,部分被设施出售净收益400万美元抵消[189]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4.1亿美元,同比下降2.6%(2024年同期为4.21亿美元)[191] - 2025年第二季度所得税费用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9.1%(2024年同期为1.1亿美元)[193]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从2025年3月的29.99亿美元降至6月的26.25亿美元[12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7.5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1.4%[125][129] - 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1.93亿美元,股票回购支出7.47亿美元(460.1万股)[129]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3.66亿美元,同比下降4.9%(2024年同期为3.85亿美元),预计全年资本支出在7.25亿至8.25亿美元之间[19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4%(2024年同期为13.33亿美元)[201] 股票回购 - 公司董事会授权增加1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总额达到30亿美元[105] - 2025年前六个月公司回购了10.95亿美元的普通股[114]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股票回购计划支出10.9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9.8%(2024年同期为5.48亿美元)[202] 债务和融资 - 公司长期债务总额为126.62亿美元,包括2027年至2031年到期的优先无担保票据和优先担保票据[206] - 公司信用协议提供15亿美元循环贷款额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且可动用额度为14亿美元[204] - 公司长期流动性依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以及未来借款和再融资的成功完成[210] - 公司当前长期债务均为固定利率,无重大浮动利率风险(除信贷协议下的潜在借款)[211] - 公司2025年固定利率长期债务总额为132.59亿美元,公允价值为131.58亿美元[215] - 2025年到期固定利率债务平均有效利率为7.1%,2027年为7.5%[215] - 2026年到期固定利率债务金额为31.15亿美元,平均有效利率为5.8%[215] - 2028年到期固定利率债务金额为31.42亿美元,平均有效利率为5.9%[215] - 2029年到期固定利率债务金额为14.28亿美元[215] - 2025年后到期固定利率债务金额为54.53亿美元,平均有效利率为4.3%[215] - 公司未使用商业票据或其他短期融资安排[211] - 公司未参与特殊目的实体或衍生品交易,无表外风险敞口[215] 收入来源 - 医院运营部门收入来源中,管理式医疗占比70.2%(同比+0.5%),医疗保险占比15.3%(+0.1%)[131] - 医院入院患者中管理式医疗占比69.6%(同比+0.8%),医疗补助占比3.8%(-1.0%)[132] - 公司从原始医疗保险计划(Original Medicare Plan)获得的净患者服务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5.3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5.1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10.78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1.28亿美元[144] - 公司从Medicaid计划获得的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3.5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2.86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6.77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6.25亿美元,占公司总净患者服务收入的11%[145] - 公司从Medicaid DSH和其他补充计划获得的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3.5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2.86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6.77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6.25亿美元[145] - 公司从管理式医疗计划获得的净患者服务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24.23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23.83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48.23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50.39亿美元[152] - 公司前10大管理式医疗支付方贡献了公司管理式医疗净患者服务收入的69%,其中国家支付方贡献了48%[151] - 公司为未保险患者和慈善患者提供的护理成本在2025年第二季度为1.46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57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2.77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17亿美元[153] 收购和投资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支付1.38亿美元收购11个ASC中心、1家外科医院和6家未合并设施[184] 政策和法规影响 - 预计2025年后平价医疗法案补贴政策到期可能导致未参保患者增加,影响公司收入[136] - CMS提议的IPPS规则预计将使2026财年专有医院的Medicare运营支付平均增加3.4%[148] - CMS提议的OPPS/ASC规则预计将使2026年专有医院的Medicare FFS OPPS支付平均净增加0.7%,ASC支付平均增加2.4%[149][150]
Houlihan Lokey(HLI) - 2026 Q1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30 07:07
Houlihan Lokey Reports First Quarter Fiscal 2026 Financial Results – First Quarter Fiscal 2026 Revenues of $605 million – – First Quarter Fiscal 2026 Diluted EPS of $1.42 – – Adjusted First Quarter Fiscal 2026 Diluted EPS of $2.14 – – Announces Dividend of $0.60 per Share for Second Quarter Fiscal 2026 – LOS ANGELES and NEW YORK - July 29, 2025 - Houlihan Lokey, Inc. (NYSE:HLI) ("Houlihan Lokey" or the "Company") today report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its first quarter ended June 30, 2025. For the first quart ...
FTAI AVIATION(FTAIM)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30 07:00
Exhibit 99.1 PRESS RELEASE FTAI Aviation Ltd.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Results, Declares Dividend of $0.30 per Ordinary Share NEW YORK, July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FTAI Aviation Ltd. (NASDAQ: FTAI) (the "Company" or "FTAI") today report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2025. The Company's consolidated compar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key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attached as an exhibit to this press release. Financial Overview | (in thousands, except per share data) | | | | --- | --- | ...
FORTRESS TRSP(FTAIN)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30 07:00
Exhibit 99.1 PRESS RELEASE FTAI Aviation Ltd.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Results, Declares Dividend of $0.30 per Ordinary Share NEW YORK, July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FTAI Aviation Ltd. (NASDAQ: FTAI) (the "Company" or "FTAI") today report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2025. The Company's consolidated compar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key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attached as an exhibit to this press release. Financial Overview | (in thousands, except per share data) | | | | --- | --- | ...
FTAI Aviation(FTAI)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30 07:00
Exhibit 99.1 PRESS RELEASE FTAI Aviation Ltd.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Results, Declares Dividend of $0.30 per Ordinary Share NEW YORK, July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FTAI Aviation Ltd. (NASDAQ: FTAI) (the "Company" or "FTAI") today report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2025. The Company's consolidated compar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key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attached as an exhibit to this press release. Financial Overview | (in thousands, except per share dat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