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华海清科-20240820
清科研究中心· 2024-08-21 11:5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7亿元,同比增长21.23% [1][2]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化,包括新的曝光系统架构CMP设备、晶圆的简薄机、晶圆的简薄贴膜一体机、晶圆的边缘切割装备等 [1][2] - 公司积极推进新的生产基地建设,北京子公司和天津二期项目预计2024年底竣工验收并启用 [2] 行业需求情况 - 国内下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和新产能扩建情况较为积极 [3][4] - 国内存储产能扩展也在稳妥推进中 [3] - 公司新订单情况非常乐观,未来一两年行业需求值得期待 [3][4] 毛利率情况 - 公司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受产品结构和工艺差异影响 [4][5] - 未来毛利率预计将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5] - 公司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信心保持合理的毛利率水平 [6][7] 新产品发展情况 - 公司在先进封装领域推出了简薄抛光一体机、简薄贴膜一体机、边缘切割设备等新产品,已进入客户端验证 [7][8] - 这些新产品有望在2024年底或2025年实现较大规模订单 [8][9] 供应链和产能情况 - 公司总产能规划约1000台,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21][22] - 公司正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布局新的生产基地,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21][22] - 公司在关键零部件和耗材方面持续推进自主化和多元化供应,提高供应链安全性 [28][29][30]
清科数据:2月并购市场共完成103笔交易,建筑/工程行业规模领先
清科研究中心· 2024-03-14 08: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2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3笔并购交易,数量环比下降44.3%,同比下降30.9%;披露金额的有73笔,交易总金额约为264.17亿人民币,环比下降37.9%,同比下降82.3%;建筑/工程行业规模领先,VC/PE支持并购市场持续走低,并购退出案例数与金额双降 [39] 各部分总结 并购交易类型 - 境内并购99笔,占并购案例总数的96.1%,披露金额的案例69笔,总金额为234.40亿人民币;跨境并购4笔,总金额为29.77亿人民币 [17] 并购地域分布 - 按案例数量,广东省位列第一,完成20笔并购交易,占比19.4%;江苏省位列第二,完成12笔并购交易 [19] - 按并购金额,北京市表现突出,涉及交易金额达86.87亿人民币,占本月总交易金额的32.9%;新疆紧随其后,交易金额达到43.00亿人民币;上海市以39.08亿人民币占比14.8%的成绩排名第三 [4] 并购行业分布 - 案例数量上,能源及矿产和IT行业并列第一,完成12笔并购交易,占比11.7%;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位列第二,共完成11笔交易 [45] - 金额方面,建筑/工程行业位居第一,涉及金额为83.12亿人民币,占比达31.5%;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紧随其后,交易金额达到51.14亿人民币 [45] 典型并购案例 境内并购 - 中材国际对中材水泥增资40.86亿人民币,中材水泥是基础建材国际化业务平台,交易后中材国际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6][46] - 通威股份收购史记生物30%股权,作价16.50亿人民币,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布局,天邦食品能更聚焦下游业务 [7][46] 跨境并购 - 软通动力收购同方国际信息100%股权,作价5.44亿人民币,实现产业链延伸,增强数字产业业务布局 [9][49] - 港华智慧能源收购吉电能源50%股权,作价0.01亿人民币,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 [10][50] VC/PE支持并购情况 - 2月VC/PE支持并购案例8笔,案例数环比下降52.9%,涉及并购金额18.68亿人民币;被并购方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广东省和天津市,重点集中于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涉及并购金额6.04亿人民币 [30] - 本月并购退出事件2笔,涉及金额3.00亿人民币,包括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新三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功退出 [34]
2023年Q4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指数PEII发布
清科研究中心· 2024-02-29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指数为178,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19.6%,市场活跃度处于近三年最低水平[1] - 宏观经济持续恢复,2023年第四季度宏观环境指数为224,同比上升20.8%,环比微幅下降1.3%[2][3] 募资指数 - 2023年第四季度,全市场募资分指数为259,募集总规模4,544.32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2.2%、19.6%[5] - 人民币基金新募集规模共计4,424.96亿元,同比增长0.8%、环比下降12.8%,规模占比高达97.4%[5] - 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77.8%,相比2022年提升了4.6pct[5] 投资指数 - 2023年第四季度,投资分指数为147,同环比分别下降8.0%、30.0%[6] -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汽车、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及机械制造五大行业吸纳市场近8成资金,科技创新、国产替代、产业升级是当前市场的核心主题[6] - 新能源相关材料、半导体相关材料、航空航天相关材料和环保生物质材料的投资活跃度较高[6] 退出指数 - 2023年第四季度,退出分指数为101,同环比分别下降25.7%、24.0%,退出案例数和IPO案例数下滑明显[7] - A股IPO阶段性收紧,共发生121笔被投企业IPO,同环比分别大幅下降74.0%、63.3%[8] - 境外市场活跃度较高,共发生232笔被投企业IPO,环比大幅上升73.1%[8] VC/PE100指数 - 2023年第四季度,VC/PE100指数下滑,与市场整体综合指数走势保持一致[9][10] - VC/PE100机构人民币基金募集规模为883.57亿元,同比上升24.4%、环比下降10.3%,占比达到99.4%[12] - VC/PE100机构在半导体与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IT和化工原料及加工五大领域的投资集中度高于市场整体[16] - VC/PE100机构被投企业IPO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为3.44倍,略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16] 总结 - 股权投资市场正处于高峰期后的调整周期,呈现波动下行态势[17] - 募资端紧缩,人民币基金募资能力相对稳健,国资是主要出资方[17] - 投资端,机构出手谨慎,国产替代和前沿技术成为核心投资主线[17] - 退出端,受A股IPO市场影响,机构需寻求多元化退出方式[17] - 资本市场需高度服务国家战略,机构专业能力和创新水平受到考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