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爆款解读及暑期档前瞻
IPE· 2024-05-27 21:0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大模型API价格下降,促进了AI应用的商业化 [1][2] - 618电商促销活动取消预售,走向成熟阶段 [3][4][5] - 政策鼓励跨境电商出海和文旅设备更新,带来投资机会 [6][7] - 文化娱乐行业如电影、游戏等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8][9][10][12] - 出版行业向数字化、网络营销等方向转型 [11] - 游戏行业估值较低,部分公司业绩表现不错 [12][1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分析师提问** 公司在618期间的表现如何,哪些领域会受益更多? [5][6] **公司回应** 品牌类公司和电商服务/跨境出海公司在618期间会有较大受益,其中自有品牌的公司效果会更为明显。整体来看,618期间会为很多公司带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问题2 **分析师提问** 文旅行业有哪些新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 [6][7] **公司回应** 政策鼓励加快旅游体系和文化设备建设,文旅结合的趋势明显。暑期和节假日期间,大众出游和文化消费需求将持续旺盛,相关公司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问题3 **分析师提问** 游戏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些方面? [12][13] **公司回应** 游戏行业估值较低的公司,如凯恩、网易、心动等,在产品周期和财务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布局。同时也可关注一些中型游戏公司,如吉比特等,它们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分红较好,也是不错的投资机会。
数读O系列20240517
IPE· 2024-05-19 18:24
-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马可波罗[1] -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深交所对马可波罗上市发行审议结果为暂缓审议[1] - 论据:上周末上市审核再度重启,深交所审议了马可波罗上市发行情况,昨日得出暂缓审议决定[1]
A股绿色周报丨9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ST巴安控股公司被罚90万元
IPE· 2024-05-14 16: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境风险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经营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与形象,9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背后84.07万户股东可能面临投资风险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环境违法违规公司情况 - 9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其中3家为国资控制企业 [1][2][6] - *ST巴安(巴安水务)控股公司樟树市上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逃避监管排放水与废气污染物,被宜春市生态环境局罚款90万元 [3][6][7] - 银轮股份控股公司天台银申铝业有限公司逃避监测排放大气污染物,被台州市生态环境局罚款20万元 [8][9] - 华电能源控股公司山西锦兴能源有限公司相关COD监测数据缺失且被限高监测,被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兴县分局罚款82.8万元 [10] - 科远智慧全资子公司宿松科远绿能有限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被安庆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0万元,该公司曾请求免予处罚但未获同意 [10][11][12] 环境信息数据相关 -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多地政府权威环境数据,每周剖析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 [4] - 环境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认原则 [13]
2024光伏上市公司 企业气候行动指数(CATI)报告
IPE· 2024-05-11 1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中国光伏产业成为全球领跑者,但面临全球产业竞争和绿色准入门槛加严的挑战,需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8][9][10][16] - 光伏上市公司企业气候行动 CATI 指数评价显示,部分领先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绿色转型,但多数企业气候表现有待提升,需加强供应链减排和信息披露 [10][12][15][16] - 光伏企业在气候行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气候披露不足、供应链碳管理欠缺等,需关注国内外法规标准,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15][16][44][51][71][8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光伏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 全球转型共识带来长期机遇,2023 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近 510 吉瓦,光伏装机占四分之三,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55.2%,COP28 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两倍 [8][17] - 超常规发展面临新的制约,多国出台产业激励机制,贸易政策出现保护主义倾向,中国光伏企业需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9][21][22] - 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未达“零排放”,产业链上游碳排放大,末端回收可减少碳排放,需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 [23][24] - 启动光伏企业绿色供应链 CATI 指数评价项目,选取 42 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依据多渠道信息评价,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5][26] 企业气候行动 CATI 指数 3.0 - IPE 将供应链气候行动 SCTI 指数升级为企业气候行动 CATI 指数,2023 年再次升级,增加“测算并披露产品碳足迹”指标 [27] - 升级后的 CATI 指数 3.0 版对标全球主流气候治理体系和标准指南,在信息披露方面也有对标要求 [29] - CATI 指数为企业提供气候行动路线图,评价结果分为三级九等,投资者可拆分指标评估企业低碳转型态势 [30][31] 2024 光伏企业气候行动 CATI 评价结果 - 多家光伏企业积极响应双碳政策,但多数企业仍需提升气候治理水平 [32] - 2024 光伏企业气候行动 CATI 评价 TOP 10 中,隆基绿能获评 A 级,晶科能源等 4 家获评 BB 级,通威股份等 5 家获评 B 级,B 级及以上企业占比 24% [33][34][35] - 获评 C 级的企业超 60%,平均分仅 3.38 分,多数企业主要关注范围 1&2 测算和减排,需明确价值链低碳转型路径 [37] - 治理机制维度平均分得分率超 35%,79%企业制定和发布气候政策,40%企业将气候议题纳入董事会监督职责 [38] - 测算披露方面,43%企业开展核算披露工作,多数企业需加强信息披露,向新规对齐 [39] - 碳目标设定上,24%企业设定碳和/或能源目标,需科学设定减排和碳中和目标 [40] - 碳目标绩效是弱项,得分率和平均分得分率远低于其他维度,企业需加强目标绩效追踪和披露 [41] - 减排行动方面,86%企业开展能源管理或使用可再生能源,但平均分得分率不足 10%,多数企业未落实减排路径 [42] 光伏企业气候行动评价发现及解决方案 发现一:八成光伏企业加入气候行动,但行业整体气候披露表现尚不足以应对国内外披露新规 - 部分企业核算并披露范围 1&2、范围 3 排放量及产品碳足迹,设定减排和碳中和目标,承诺使用可再生能源 [44][46][47][49] - 行业整体气候信息披露不足,超半数企业未开展核算披露,超八成企业未将供应链减排纳入方针,需与利益方合作减排并充分披露信息 [51][52] 发现二:10 家光伏企业核算并披露了产品碳足迹信息,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光伏绿色贸易壁垒 - 10 家企业核算并披露多款光伏产品 PCF 信息,7 家取得 EPD 认证,产品碳足迹低于部分国家要求 [56] - 核算并披露 PCF 有助于企业减排和推动绿色供应链形成,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提升,多国出台碳足迹要求,中国需统一核算标准 [58][59][66] 发现三:七成光伏企业积极应用可再生能源并提升生产能效,但在供应链碳管理不足的情况下,光伏产业链对标《巴黎协定》目标开展低碳转型仍具挑战 - 七成企业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比例,部分企业承诺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多数企业开展能效提升和能源管理行动 [71][79] - 超八成企业未开展供应链碳管理,仅 6 家企业推动供应商开展相关项目,隆基绿能等 3 家披露合作减排项目 [83] 发现四:废旧光伏产品回收带来的减排潜力较高,企业亟待关注产品生命周期末端排放,推进回收机制规范化和规模化 报告未提及相关内容 展望与建议 - 具有供应链影响力和气候雄心的光伏龙头企业等带动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入零碳冲刺,推动中小企业加入全球气候进程 [16] - 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光伏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携手推进光伏供应链脱碳进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