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2025年3月CPI和PPI数据点评:通胀面临内外部压力,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
财信国际· 2025-04-10 22:41
3月数据情况 - 3月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2] CPI增速回升原因 - 低基数和环比降幅低于历史同期,使3月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至 -1.4%,对CPI同比下拉作用收窄0.35%[5] - “以旧换新”政策和低基数是非食品价格回升主因,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0.2%,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对CPI同比拉动作用提高0.24个百分点[6] PPI降幅扩大原因 - 国际输入性压力以及国内投资需求偏弱致3月PPI降幅扩大,翘尾因素提高0.1个百分点[6] - 生产资料环比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至 -0.4%,生活资料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至 -0.4%,“两新”政策对价格提振作用或已边际减弱[7] 4月数据预测 - 预计4月CPI约增长 -0.1%,二三季度延续负增长概率偏高[7] - 预计4月PPI降幅扩大至 -2.8%左右,全年延续负增格局[8] 总结与展望 - 3月CPI增速回升源于去年低基数效应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PPI回落反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9] - 短期国内通胀回升面临内外部压力,二三季度CPI继续负增长、PPI全年为负概率偏大[9] - 预计二季度国内宏观政策聚焦“振消费、稳楼市、稳股市、促民企”,畅通国内大循环[9]
2025年1~2月宏观数据点评:开局向新向好,政策要给早给足
财信国际· 2025-03-17 22:40
2025年3月17日 宏观经济 开局向新向好,政策要给早给足 -- 2025年1-2月宏观数据点评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伍超明 胡文艳 李沫 段雨佳 核心观点: 受"两新"、"两重"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国内新质生产力取得新进展、市场预期和 信心改善等因素影响,1-2月份主要供需指标多数回升,经济开局向新向好。但结构上 供给强于需求、大型企业强于中小企业、基建制造业强于房地产投资的不均衡特征明 显,加上民间投资、物价延续低迷,失业率有所走高,经济持续回升基础还不稳固。 三国际综合济研究员 宏观点评 往后看,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宏观政策将聚焦 "振消费、强科技、深改革、稳地产、惠民生"等重点方向加快加力落实,预计一季 度GDP增长5.3%左右,全年约增长5.0%。 图 1:主要宏观指标累计增速(%) 主要宏观指标累计增速 (%) 2024-03 2024-12 2024-09 2025-02 = 2024-06 12 - 8 -8 -12 工业增加值 制造业投资 房地产投资 消费 基础投资 出口 资料来源:WIND,财信研究院 正文: 一、生产:装备制造支撑工业增势不减,弱需求拖累 ...
2024年11月PMI数据点评:政策支撑制造业继续向好,但通胀和地产待提振
财信国际· 2024-11-30 18:10
制造业PMI - 2024年11月制造业PMI为50.3%,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1][4][5] - 生产指数为52.4%,环比提高0.4个百分点,扩张加快[9] - 新订单指数为50.8%,环比提高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2]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环比提高0.8个百分点,外需拖累减弱[12] 企业规模 - 大型企业PMI为50.9%,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5] - 中型企业PMI为50.0%,环比提高0.6个百分点[5] - 小型企业PMI为49.1%,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5] 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2%,环比提高1.1个百分点[12] - 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3%,环比提高1.3个百分点[12] - 装备制造业PMI为51.3%,与上月持平[1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9.2%,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12] 价格与库存 - 预计11月PPI同比下降3.0%,环比延续负增长[19]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与前值持平[19]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4%,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19] 非制造业PMI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4] - 服务业PMI为50.1%,与上月持平[25] - 建筑业PMI为49.7%,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首次降至收缩区间[25]
2024年6月货币数据点评:实体需求不足亟待政策破局
财信国际· 2024-07-13 18:02
社会融资规模分析 - 2024年6月社会融资增量为3.3万亿元,同比减少9283亿元,创历史新低[2][4] - 社会融资增速回落至8.1%,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需求不足、政府债券支持力度有限[2][4][10] - 上半年社会融资同比少增3.4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15万亿元,反映出私人部门融资意愿偏弱[20] 信贷结构分析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同比减少9200亿元,贷款增速回落至8.8%[27][28] -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受高基数、企业融资意愿偏弱等因素影响[29] - 居民贷款连续5个月同比减少,反映出居民资产负债行为收缩和预期亟待提振[32][33] 货币供应分析 - 6月M2增速下降至6.2%,创历史新低,主要受信贷疲弱、金融"挤水分"等因素影响[41][42][43][44][45][46] - M1增速连续3个月为负,主要源于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反映出实体经营转差[51][52][54] - 货币供应量M2作为中介目标将逐渐成为历史,利率将取而代之[56][57] 政策展望 - 预计三季度将是降准、降息的重要观测窗口期,但约束因素较多,政策将更偏谨慎[62][63][64][65][67][68] - 商业银行净息差偏低对降息形成约束,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是该约束松绑的信号[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