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控股:AI要来革CXO的老命了?(深度调研)
海豚投研· 2025-01-26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晶泰控股这家侧重于生物制药上游药物发现的AI科技公司,从行业、产品、公司等方面展现AI制药进展,分析其前景、投资逻辑、特点、竞对、规划、技术特征、护城河、成功案例及商业模式等 [1][2][4] AI制药行业的整体现状 - 全球超千家AI制药公司,投融资总额达59.3亿美元,9年增长近27倍;100家大型企业涉相关业务,超1900家机构参与投资 [4] - AI在药物发现领域潜力吸引知名药企合作,大型药企倾向在特定环节用AI CRO代理研发服务,其他委托传统CRO厂商 [5] - AI技术成熟为新药研发带来颠覆性改变,能缩短药物发现和临床试验时间,提高研发效率;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证明AI在基础研究领域潜力 [7][8] - 未来十年AI制药市场将高速增长,到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118亿美元 [9]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时间层面,AI加持使药物发现过程时间缩短50%,从4 - 6年缩至36个月内 [10] - 成功率层面,AI方法使新药发现整体POS率提升22 pcts,从51%提升到73% [11][12] - AI能提升新药发现后多个固态研究环节的效率,在晶体结构预测等环节比传统纯实验方法有明显提升 [13] 晶泰科技主要特点 - 核心优势为全球领先的算法、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库,自主研发V^3技术平台,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15] - 是全球唯一拥有2种顶级预测算法的公司,分子物质结构预测算法获2024年第七届全球晶体结构预测盲测比赛第一,XtalFold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被多家药企采用 [16] - 自动化智能化实验系统积累全流程数据,用于训练化学大模型,解决分子合成瓶颈 [16] - 与超300家全球领先药企合作,前20大药企中的16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和头部药企合作产生的优质数据加速技术模型迭代和升级 [17] - 投资人包括奥博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 [18] 同行竞对 - 竞争对手集中在欧美市场,全球多家AI制药公司已上市,公司是少数具备量子物理能力、湿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能力的企业,解决方案智能度和全面性更优 [19] - 公司已将制药领域能力向农业、材料等多个行业迁移 [20] 晶泰规划 - 未来聚焦AI分子设计和自动化化学合成两大前沿领域,为客户提供药物研发全流程服务,拓宽服务行业 [21] - 在生物材料、农业技术、化妆品、新能源、中医药、石化等领域有布局进展 [22] 技术特征与护城河 - 核心特征是基于量子物理的AI方法,可改善研发周期,公司推出XFF、XFEP和Xpose三款工具,可定制化应用 [23][24][25] - 护城河为AI垂类模型、算法赋能的干端计算工具和自动化机器人驱动的湿端实验室,形成相互促进的学习循环 [27][28] - 已有两条管线进入IND,一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获美国FDA的IND批件,一款针对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的小分子药物获FDA儿科罕见疾病资格认定 [29] AI成功案例 - 已成功辅助至少10款药物上市,如帮助辉瑞Paxlovid提前六个月上市,与莱芒生物合作优化CAR - T细胞治疗药物,与希格生科合作缩短弥漫性胃癌靶向药研发时间 [30] 商业模式 - 主要商业模式包括药物发现研发服务、自动化合成实验服务、固态研究服务、AI + 自动化解决方案,客户拓展至多个领域,推动交叉销售 [32] - 已有赋能管线进入IND阶段,两款药物有新进展 [33]
【华金电子孙远峰团队-每日观点&资讯】(2025-01-27)
远峰电子· 2025-01-26 20:16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提供电子行业信息,涵盖重点公司、行情、国内外新闻、公司公告等,助投资者把握行业动态与投资趋势 [1][3] 重点公司 - 半导体领域有韦尔、圣邦等公司 [1] - 5G射频领域包括卓胜微、顺络等公司 [1] - 5G PCB领域有景旺、东山等公司 [1] - LED小间距领域包含洲明、国星等公司 [1] - 产业关注斯达、新洁能等公司 [1]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公司有亚翔集成(+10.00%)、德明利(+10.00%)等 [1] - 科创板领涨公司有云从科技 - UW(+13.75%)、炬光科技(+7.26%)等 [1] - 活跃子行业有SW光学元件(+3.40%)、SW品牌消费电子(+2.91%) [1] 国内新闻 - 台积电南科18厂九期控制中心新建工程准备动工,为扩充3nm产能做准备 [1] - 2024年通信业新兴业务收入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电信业务收入比提升至25%,拉动增长2.5个百分点,云计算等业务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长 [1] - DeepSeek成功证明大模型创新可通过工程设计和训练方法实现,降低硬件门槛和能耗,推动AI普惠化 [1] -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 [1] 公司公告 - 通富微电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6.2 - 7.5亿元 [3] - 江丰电子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58 - 4.22亿元 [3] - 雅克科技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8.5 - 9.3亿元 [3] - 先锋精科预计2024年营收10 - 11.5亿元,归母净利润2.1 - 2.2亿元 [3] 海外新闻 - AMD将新的DeepSeek - V3模型集成到Instinct MI300X GPU上 [3] - Meta计划2025年实现约1GW在线计算,年底拥有超130万个GPU,今年投资600 - 65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大幅发展人工智能团队 [3] - 日本王子控股向木制材料综合企业转型,开发满足2nm先进制程需求的光刻胶,目标2028年商业化 [3] - 2024年全球手机用户为AI聊天机器人和艺术生成工具花费12.7亿美元 [3] 团队简介 - 孙远峰为华金证券总裁助理等,有丰富经验和荣誉,带领团队获多项奖项 [5] - 王海维为电子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覆盖半导体板块,有相关任职经历 [5] - 王臣复为电子行业高级分析师,有多家公司就职经历 [5] - 宋鹏为电子行业助理分析师,曾就职于头豹研究院 [5] - 吴家欢为电子行业助理分析师,有电子与管理复合背景 [5]
【华金电子孙远峰团队-持续推荐珂玛科技】全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
远峰电子· 2025-01-26 20:16
文章核心观点 珂玛科技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全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新产品新材料产业化及客户采购需求增长,上调业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1][2][5] 全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显著提升 - 2024年预计营收8.4 - 8.6亿元,同比增长74.83% - 79.00%;归母净利润3.02 - 3.12亿元,同比增长268.92% - 281.14%;扣非归母净利润2.94 - 3.04亿元,同比增长278.43% - 291.30% [2] - 24Q4预计营收2.24 - 2.44亿元,同比增长75.35% - 91.02%,环比增长 - 3.35% - 5.28%;归母净利润0.76 - 0.86亿元,同比增长207.79% - 248.18%,环比减少0.53% - 12.07%;扣非归母净利润0.74 - 0.84亿元,环比增长 - 11.62% - 0.34% [2] 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国产替代推动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 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 - 基于技术积累和研发布局,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陶瓷加热器实现国产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 [3] - 2024年为半导体晶圆和设备厂商研发生产销售多款陶瓷加热器产品,部分已量产用于晶圆薄膜沉积流程 [3] 新产品、新材料成功实现产业化 - 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新材料产业化成果丰硕 [3] - 2024年研发集中于多项“卡脖子”产品,投入新材料体系及新工艺研发,产品覆盖多类化合物,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3] 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 - 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回暖和下游需求提升,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推进 [4] - 2026年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将达125亿元,2022 - 2026年CAGR为14% [4] - 下游半导体客户采购需求增长,带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2024年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4] 投资建议 - 上调业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8.48/11.28/14.16亿元,增速分别为76.5%/33.0%/2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4.31/5.61亿元,增速分别为277.1%/39.7%/30.1%;PE分别为83.1/59.5/45.7 [5] - 公司掌握先进陶瓷全工艺流程技术,客户优质,布局高附加值产品,受益于国产化趋势,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数据 主要财务指标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62|480|848|1128|1416| |YoY(%)|34.0|3.9|76.5|33.0|2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3|82|309|431|561| |YoY(%)|39.0|-12.2|277.1|39.7|30.1| |毛利率(%)|42.2|39.8|58.8|59.4|60.0| |EPS(摊薄/元)|0.21|0.19|0.71|0.99|1.29| |ROE(%)|14.5|11.1|19.8|21.7|22.0| |P/E(倍)|275.0|313.2|83.1|59.5|45.7| |P/B(倍)|39.8|34.8|16.5|12.9|10.1| |净利率(%)|20.2|17.0|36.4|38.2|39.6| [7]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估值比率等 [8]
涉“内乱头目”,尹锡悦被起诉
券商中国· 2025-01-26 19:56
文章核心观点 当地时间26日,韩国检方以涉嫌“内乱头目”对尹锡悦提起拘留起诉,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被起诉的在任总统 [1] 分组1 - 韩国检方根据对同案犯案件证据资料的审查结果,决定对尹锡悦提起公诉 [2] - 26日早些时候,韩国检方开会讨论被停职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滥用职权”案的后续处理方案 [2] 分组2 - 检方认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即将于27日到期 [3] - 韩联社称检方需在未能对尹锡悦进行面对面调查的情况下决定是否起诉,希望通过开会收集意见来决定该案后续处理方案 [3] - 韩国检方此前两次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延长拘留尹锡悦,均被驳回 [3]
经济运行的成本、约束与优化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1-26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经济体量增加,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偏快,未来经济增长面临诸多约束因素,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推进财税改革、合理配置资源到消费领域等方式降本增效,提高财政支出乘数效应 [1][6][36] 各部分总结 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偏快 - 经济增速变化:1980 - 2010年GDP平均增速超10%,2010年GDP总量超日本成全球第二,2011年后经济增速缓慢下行 [3] -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方面,2000 - 2023年制造业工人平均薪酬从1057美元/年提至14674美元/年,涨13.9倍;土地成本方面,2000 - 2020年全国平均房价从1049元/平涨到10425元/平,增长8.94倍,同期全国商品房用地价格从5.6万元/亩涨到569.7万元/亩,增长超100倍 [3][4] - 债务成本上升:2008年末宏观杠杆率141.2%,假设2024年末为300%,上涨1.12倍;2024年2季度宏观杠杆率达292%,超发达国家平均的255%和美国的249% [7][10] 未来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扩大 - 投资主导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放缓,2012年后PPI间断性持续为负,产能利用率下降;2021年后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基建投资边际效应递减,受政府财力约束,难维持高增速 [11][12] - 居民收入及结构约束:202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约44%,低于全球平均60%;中低收入群体占总人口60%,过去10年可支配收入占比维持在30%左右 [12] - 出口增速放缓:2024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5.9%,高于名义GDP增速,但以价换量明显,过去两年出口价格指数下跌约15%;2025年出口受美国等加征关税影响,增速面临下行压力 [14][16] - 居民和民企资产负债表收缩:2024年末居民住房贷款余额较一季度降4000亿元,住户储蓄净增14.26万亿元;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民间投资增速 - 0.1% [16][18] - 老龄化加速:2014 - 202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3.7%提至22.6%,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从4798亿元提至17511亿元;预计2060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达53.1%,社保基金对财政补贴需求将上升 [23] 财政支出结构再优化——经济运行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 降低债务成本: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超170%,需处置平台类公司债务问题;地方政府杠杆率过高,中央政府杠杆率偏低,应扩大中央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如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 [25][28][29] - 推进财税改革:明晰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减少地方事权、适度增加地方财权,将地方公共服务事权划归中央 [30][31] - 资源配置到消费领域: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民生领域投入比例;扩大以旧换新规模和范围,发展服务经济;优化消费结构,扩大公共消费规模 [32][33][35]
【招银研究|宏观月报】海外政策走向分化,中国政策更加积极(2025年1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1-26 19:43
文章核心观点 西方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美强欧弱”格局持续,日本经济向好重启加息;2024年中国经济如期达标,活力增强,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 [1][54] 海外经济:继续分化 美国经济:依然景气 - 拜登政府离任前加码财政扩张,2024Q4美国中央政府财政赤字飙升至7100亿美元,财政支出同比上升,收入同比下降 [7] - 美国市场利率水平于降息周期逆势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计上行90bp至4.6%,美股继续走牛,“宽财政”主导经济超调扩张,但财政力度边际退坡,短期经济或温和转冷 [8][13] - 消费加速扩张,投资再度收缩,居民消费在收入及财富效应支撑下快速增长,私人投资在融资成本上行压制下转向收缩,但知识产权及地产投资继续扩张 [13] - 就业市场或已步入新的“动态均衡”,失业率可能维持低位,短期财政政策力度或回落,中期特朗普政策或冲击劳动力供给、提振企业雇佣需求 [26] - 12月美国CPI通胀数据略微低于预期,2025Q1服务通胀将驱动通胀趋势性回落,但中长期通胀无稳定于2%下方的条件 [30][31] - 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仅剩1次25bp降息,终点利率位于4%上方,当前预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34] 日本经济:重启加息 - 日央行于1月议息会议宣布加息25bp,短期政策利率升至0.5%,部分委员对加息仍存疑虑 [35] - 日央行对经济及通胀形势判断越发乐观,认可通胀水平或长期稳定于2%上方,薪资与物价、企业与居民部门之间正向循环建立,经济或延续扩张态势 [35][37] - 日央行加息节奏及幅度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利率年中或升至1%附近,本轮加息终点可能接近2%,加息或对全球资产形成流动性压力 [42] 欧洲经济:继续降息 - 欧元区经济增长动力孱弱,制造业PMI全年处于荣枯线以下,拖累整体经济,复苏前景疲弱,欧央行下调24 - 26年实际GDP增速预期 [43][44] - 经济承压和通胀粘性有望化解支持降息,薪资增速放缓,欧央行下调24 - 26年HICP增速预期,外部环境稳定为降息创造窗口期,2025年连续降息之路即将开启 [47][52] 中国经济:如期达标,活力增强 - 202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名义增长4.2%,实际增长5%,经济运行呈现供给好于需求、外需好于内需、消费好于投资三大特征 [54] - GDP增速“前高、中低、后扬”,四季度明显反弹,12月“抢生产”和“抢出口”推动经济动能超季节性增强,但政策效果持续性取决于私人部门收入和预期改善情况 [55] - 外需方面,短期内“抢出口”持续,出口或保持较快增长,但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将增加贸易不确定性和企业成本 [58] - 内需方面,投资微降,消费增速延续上行,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张,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社零增速上行 [61] - 生产端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供需格局边际优化;12月通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CPI通胀同比0.1%,PPI通胀同比 - 2.3% [66] - 2025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锚定5%,增速形态大概率呈倒U型,一季度实际增速或保持在5%左右,经济动能有望增强 [69] 宏观政策:正视困难,更加积极 金融形势:财政发力,社融回升 - 隐性债务置换与企业内生需求偏弱,信贷整体弱于季节性,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企业端偏弱,居民中长贷继续改善 [71] - 社融新增2.85万亿,高于预期,政府债与企业债是主要支撑,置换专项债发行拉动政府债融资,企业债同比少减 [76] - M2同比增速上行0.2pct至7.3%,非银存款减少、企业与居民存款增加,M1同比连续第3个月回升,上行2.3pct至 - 1.4% [80] 财政形势:收支进一步改善 - 2024年全国财政收支整体“减收短支”,增速低于年初目标,预算完成进度低于往年均值,拖累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收支 [81] - 12月全国财政收支进一步改善,收入端增速大幅提升,税收和非税收入表现分化,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年内首次转正;支出端提速,债务付息支出增速较高,基建和民生领域支出表现分化 [84][85] 宏观政策:正视困难,更加积极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操作 - 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要求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调整信贷政策导向,新增“防范资金空转”要求,暂停国债买入后降准可能性上升 [88] - 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旨在稳定国债利率,“适度宽松”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年内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和基础货币投放 [89][91] 财政政策:高效落实,更加积极 - 2024年四季度以来,财政高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落实化债方案和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成效显现 [92] - 2025年财政政策定调“更加积极”,将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发力,同时化解债务风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仍有充足空间和工具相机出台政策 [95][96]
【招银研究|海外宏观】稳步转鹰——日央行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1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1-26 19:43
图1:日央行将短期政策利率调升至0.5% 资 料 来 源 : M AC R O B O N D 、 招 商 银 行 研 究院 前瞻地看,日央行正在告别保持极低利率的宏观基础,加息节奏及幅度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利率水平或于年中 升至1%附近,本轮加息终点可能接近2%。一方面,薪资与物价之间的正向循环愈发稳固,通胀已经实质性修 复。另一方面,企业与居民部门之间的正向循环正在建立,私人部门借贷意愿相应修复。 作者: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产负债管理部 东京时间1月24日,日央行宣布加息25bp。这是继去年7月套息交易逆转风波后首次加息,创2007年2月以来最 大加息幅度。短期政策利率水平升至0.5%,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从短期看,日元套息交易逆转冲击或难重现,相关头寸的风险偏好已在冲击发生后显著下降。从中长期看,若 日央行加息幅度超出预期,全球日元流动性或大规模退潮,以美股为代表的风险资产面临估值压力,美联储降 息空间相应增加。 一、经济:更加乐观 日央行对日本经济及通胀形势的判断越发乐观,首次认可通胀水平或长期稳定于2%上方。 图2:日本通胀水平或已稳定于2%上方 资 料 来 源 : M AC R O B O ...
增量资金来了!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获批;证监会发文,积极发展股票ETF;微信新增“群蓝包”功能……周末这些消息或将影响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1-26 19:41
宏观要闻 - 1月24日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表示两国元首为中美关系指出方向、确立基调 双方团队要落实共识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 1月24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财政收支数据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3% 支出284612亿元 比上年增长3.6% 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3] 金融证券 - 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从丰富产品体系、优化发展生态、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措施 [5]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规模520亿元 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等公司及资管公司参与 [6] - 1月24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2025年为市场办实事项目清单》 聚焦市场问题办10件实事 覆盖多业务领域 [7][8] - 深圳证监局联合央行深圳分行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作推进会 加强政策宣讲、推动银企对接、明确监管要求 [9][10] 产业公司 - 1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发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2025 - 2027年鼓励地方创新 力争培育典型企业、项目 形成可复制模式 [12] - 1月26日广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广东建设的实施意见》 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举措 [13] - 雷军1月25日称小米SU7交付量超15万辆 小米汽车2024年交付超13.5万辆 1月SU7交付超1.5万辆 [14] - 微信小店送礼物“蓝包”功能从灰度测试扩展到微信群发送 已添加到群聊天界面 [15][16] - 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就欧盟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征反补贴税起诉欧盟委员会 [17] 本周关注 - 本周A股仅1月27日一个交易日 限售股解禁规模环比降但较1月初增加 86亿股市值约600亿 涉及23家公司 5家解禁市值超10亿 [18] 机构策略 - 平安证券认为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结构性机会增加 建议关注成长风格、优质公司、国企改革及红利策略等机会 关注1月PMI等情况 [20] - 海通策略称春季行情有望展开 2025年市场或步入基本面驱动新阶段 科技制造确定性强 消费医药、地产或有预期差 [21] - 国盛证券指出风险因素阶段性缓和 A股宽幅震荡格局难打破 维持红利资产推荐 关注自主可控与AI交易机会 [23]
选对联、做美甲、买3D打印摆件、淘宠物干粮……从“年货一条街”,透视消费新气象丨新春走基层
证券时报· 2025-01-26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春节临近年货迎来销售旺季,传统年货仍是主角,同时新潮年货“出圈”,线上线下年货节激发消费新活力,折射消费业态变化与社会经济脉动 [1][3][13] 春节线下年货销售情况 - 广东惠州惠城港惠新天地“年货一条街”营造热闹喜庆氛围,周边人流量大且购物方便,铺位生意不错,如对联一天可卖几百副 [2][4] - 传统年货是“必需品”和消费主角,春联、福字、灯笼等装饰品及瓜子、花生等零食走俏,“年货一条街”有60家摊位集纳各类年货 [5] 新潮年货情况 - 95后成年货消费主力,00后消费力增长最快,新潮年货为春节增添不一样年味 [7] - 美甲、美睫、美发是爱美女士“过年三件套”,穿戴甲受消费者喜爱,文创摆件和手作香薰受年轻人欢迎,可作礼物 [7] - 3D打印店铺的蛇年摆件玩具将科技感与节庆氛围融合 [8] - “它经济”升温,宠物年货市场增长且多元化,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春节期间宠物年夜饭销售额和新年服饰搜索量大幅增长 [9] 线上年货节情况 - 1月7日启动的“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持续到2月5日,各大平台和地方推出相关活动,掀起网络促消费热潮 [12] - 电商平台将“年货大街”“年货市集”搬到线上,提供丰富便捷购物选择,折射消费业态变化 [13]
业绩利好!最高预增超28倍!
证券时报· 2025-01-26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1月26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增公告,多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翻倍 [1] 各公司业绩情况 翔港科技 - 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6000万元到9000万元,同比增加680.68%到1071.02%;扣非归母净利润52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增加2666.99%到3890.85% [2] - 是印刷包装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事彩盒、标签等包装印刷产品研产销 [2] - 业绩预增原因是开发新客户、拓展业务规模,提升经营效率与产品质量、管控成本费用,赎回可转债致利息费用减少 [3] 思特威 - 预计归母净利润3.71亿元至4.17亿元,同比增幅为2512%至2830% [3]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研产销,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等高科技领域 [3] - 业绩增长原因是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领域产品销量上升,收入规模增长使盈利能力改善、净利润率提升 [4] 辽宁能源 - 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1.36亿元至2.04亿元,同比增加469.51%至754.27% [4] - 主要业务是煤炭、电力生产销售,城市供暖及提供工业蒸汽等 [5] - 业绩预增原因是组织生产提产增效、强化成本管理、加大清欠力度、投资收益增长 [4] 达仁堂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1.5亿元至23.9亿元,同比增加118%至142%;扣非归母净利润7.1亿元至8.4亿元,同比减少12%至25% [5] - 从事药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中成药等 [5] - 归母净利润增加因出售联营公司股权获处置收益;扣非归母净利润减少因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减少和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5][6] 维维股份 - 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3.8亿元至4.8亿元,同比增加81.39%至129.13% [6] - 从事豆奶粉等产品研产销及粮食相关业务,旗下有多个知名品牌 [6] - 业绩预增原因是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使产品毛利提升、资产处置收益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减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