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搜索文档
80年,穿越历史的伟大启示之四 |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03 09:3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花坛。 8月27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开展"从抗战史诗到少年担当"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们走进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聆听抗战英雄的故事。图为宣讲员向学 生们讲述抗战英雄罗忠毅的故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铁血铸山河,浩气贯苍穹。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铸就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东方主战场的壮丽丰碑。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80年后,抗战硝烟已经散去,但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今日之中国,在中国共产 ...
今日 阅兵!
人民日报· 2025-09-03 08:29
今天是2025年9月3日 中国人民将以最庄严的方式 向胜利致敬! 长安街上,军乐声中 人民军队将豪迈受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这一刻 江河涌起波澜,山岳为之震颤 这一刻 承载多少记忆,凝聚多少期盼 这是一次振奋精神的盛典 45个方(梯)队 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 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 三军浩荡,声如千骑疾 铁甲生辉,气卷万山来 这是一次传承光荣的行进 刘老庄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 老虎团、战斗模范团…… 一面面胜利的旗帜 将高擎在英雄传人的肩头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启程 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 首次集中亮相 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 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 第一次对外展示 这是一次捍卫历史的纪念 来自五大洲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嘉宾 来华出席纪念活动 展现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 和世界意义的普遍认可 一次阅兵 既是检阅,也是锤炼 火箭军某部常年担负值班任务 参加阅兵训练前 他们潜入深山执行战备任务长达4个月 海军某部一年四季驻扎在野外训练场 阅兵方队抽组人员装备后 直接从驻训场开赴阅兵训练场 今天,加入光荣的人民军队 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渴望 80年来 硝 ...
铭记两岸共同抗战历史,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新华网· 2025-09-02 10:56
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民族解放斗争完全胜利 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1] - 抗日战争是为国家生存 民族复兴和人类正义而战 粉碎日本殖民奴役中国图谋 对日本侵略者覆灭起决定性作用 [2] - 台湾同胞50年间抗日斗争牺牲逾65万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超过5万名台湾同胞赴大陆参战 [2] 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 台湾光复彰显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 证明两岸根脉相连命运与共 [3] - 台湾百姓在光复时张灯结彩欢呼雀跃重回祖国怀抱 [3] - 民进党当局否认台湾光复历史意义 抹杀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复归祖国版图的历史事实 [3] 民族复兴与统一前景 - 抗日战争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4] -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 [4] -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产生 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4]
评论丨铭记岭南烽火 凝聚复兴伟力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0:34
历史背景与抗战历程 - 卢沟桥枪声点燃全民族抗战烽火,中华大地山河破碎 [3] - 岭南儿女与全国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东江纵队以木船劈开敌寇封锁线 [4][5] - 华南抗日纵队包括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抗战中流砥柱 [12][14] 华南抗日武装战绩 - 东江纵队从200人发展至1.1万人,琼崖纵队坚守五指山7700余众 [12] - 华南抗日纵队进行3000余次战斗,歼敌2.2万人 [13][14] - 平均每3天一次战斗频率,歼敌数占华南日军总兵力15% [25][26] 重要战役与历史事件 - 1943年冬日军第104师团纠集伪军9000余人对大岭山根据地发动"万人大扫荡" [18] - 东江纵队不足千人在增城白面石村与东莞大岭山展开血战,300余名守军牺牲 [19] - 东莞梅塘乡战斗毙伤日军近百人,中山白石村战斗击毙日伪军40余人 [22][23] 文化传承与学术坚守 - 国立中山大学辗转粤北坪石镇,祠堂庙宇围屋成为知识避难所 [27] - 数学家黄际遇、美术家符罗飞、冼玉清教授等在战火中坚持学术与艺术创作 [28][29][30] - "坪石先生"以血肉之躯铸就精神长城延续中华文脉 [31] 抗战精神当代转化 - 抗战精神转化为深圳前海"敢为天下先"的创业豪情 [37] - 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便捷交通源自抗战时期"海上红色通道" [39] - 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通过VR技术让新一代重走游击路线 [40] 民间记忆与习俗传承 - 两广地区"白头春联"习俗起源于1932年淞沪抗战,用白色顶部缅怀广东牺牲子弟兵 [42][43][44] - 惠州博罗县村民在有机稻田延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奋斗哲学 [46][47]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体现协同精神,类似增龙博中心县委培养抗日骨干模式 [48][50] 红色教育基地与历史遗址 - 增城正果镇白面石村阻击战遗址变身红色教育基地 [52][53] - 村民王李营在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讲述父亲王雁门捐资建墓往事 [54][55] - 东江纵队在敌后建立9.7万平方公里根据地,牵制15万日伪军 [36]
80年前的那场胜利 新华社六篇重磅述评系统阐释
新华网· 2025-09-02 10:28
历史纪念活动 - 新华社于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播发系列文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 - 系列文章深刻阐释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代启示 [2] 历史意义与精神内涵 - 抗日战争胜利体现从沉沦走向荣光、从挫折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3]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3] - 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 [5] - 爱国主义精神构筑民族脊梁并召唤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奋斗不息 [5] -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9] -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9] 精神传承与时代价值 - 抗日战争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这座精神长城永远屹立不倒 [13] - 铭记艰苦卓绝的奋战可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11] - 世界历史曲折向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潮浩浩荡荡 [11]
新华时评丨铭记两岸共同抗战历史,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新华网· 2025-09-02 10:01
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战,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 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 民族耻辱。台湾光复时,台湾百姓家家张灯结彩,欢呼雀跃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段血与火熔铸的光辉 记忆,彰显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始终根脉相连、命 运与共。 令人愤慨的是,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分裂势力公然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成果,兜售"皇民"史观、"台独"史观,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大肆操弄"去中国化",刻意淡化、否认台 湾光复的历史意义,蓄意抹杀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复归祖国版图的历史事实。其数典忘祖、是 非不分的无耻言行,是对两岸同胞巨大民族牺牲的亵渎,是对人类社会正义良知的冒犯,更是其图谋分 裂国家的罪证。 历史述说过往,也昭示未来。 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中国大地之时起,中国人民就开展了抗击侵略者的伟大斗争,无 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无论牺牲多么巨大,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动摇光复河山的决心。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 ...
“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厦门举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9:33
研讨会概况 - 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8月30日至31日在福建厦门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 韩国等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1] 核心观点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历史形成的 中国必须统一且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统一 [1] - 台湾《祖国》杂志社社长戚嘉林指出研讨会通过严谨研究成果诠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本源 具有深远意义 [1] 研讨内容 - 专家学者围绕台湾抗日历史 台湾光复历史 台海关系等议题进行学术报告和分组讨论 [1]
新华时评|铭记两岸共同抗战历史,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新华社· 2025-09-02 09:27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回望那段峥嵘岁月,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奏响了 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英雄凯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 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 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 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完全胜 利,台湾也因此回归祖国怀抱。这场共御外侮、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值得全体中华儿女共同铭记,激 励两岸中国人携手同心、共担大义,奋力推进国家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这是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在 生死存亡关头,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侵略者无法逾越、不能征服的钢铁长城,彻底粉碎了日本 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对日本侵略 ...
习言道|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8:5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强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6] - 历史规律表明武力侵略扩张必然失败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并希望世界各国共同遵循这一道路[4]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政治引领和民族先锋作用[7][8] - 任何否认、歪曲或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都是自欺欺人[11] - 应以史为鉴塑造未来 传承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开创和平未来[13] 重要讲话内容 - 2014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讲话:宣告武力扩张必然失败的历史规律 表达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坚定立场[3][4][5] - 2014年9月3日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讲话:肯定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政治引领和先锋作用[7][8][9] -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招待会讲话:驳斥任何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11][12] - 2015年9月28日联合国大会讲话:强调以史为鉴开创和平未来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13][14] 历史观与价值观 - 历史是一面镜子 心怀敬畏和良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13] -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共同引以为戒并开创和平未来[13] -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任何霸凌手段都无法改变中国前进方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