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观察 | 总书记身体力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华社· 2025-09-26 06:57
政策导向与战略主线 - 政策核心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 - 该意识被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及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3] - 目标是汇聚各族人民智慧力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 经济发展与区域融合 - 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促进各地区经济上更紧密地融为一体 [8] -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举措 [6] - 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 [7] 文化认同与精神支撑 - 增强文化认同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为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5] -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5] -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是主干 各民族文化是枝叶 [5]
情暖天山气象新——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新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人民日报· 2025-09-22 08:17
经济发展成就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1955年的12.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万亿元,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2] - 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3年跨越3个千亿元台阶,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9]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3万元台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8万余元和1.94万余元,较2012年增加2.38万余元和1.25万余元 [7] 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新疆被赋予国家"五大战略定位",纳入"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枢纽地带 [6][9] - 新时代治疆方略提出"八个坚持",包括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推动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4][6] - 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超2000亿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支援格局,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6] 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 - 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覆盖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 [11]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 [11] - 通过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等措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惠及农牧民生活 [10][11] 文化保护与民族团结 -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交河故城夜游项目、莫尔寺遗址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13][14] - 多民族聚居社区占比超95%,通过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促进民族团结 [12] - 实施"石榴花"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深化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 [13][16] 基础设施与区域合作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成为中欧班列枢纽,货物16天可达荷兰,强化国际物流联通 [8][9] - 对口援疆推动跨区域合作,如新疆西门村与湖南十八洞村结对共建,促进资源共享 [16] - 通过兵地融合、基层力量下沉等措施,强化边疆治理与区域协同发展 [6][16]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新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华社· 2025-09-19 20:53
新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做好民族工作 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1] 新疆不断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和中华文化吸引力凝聚力 持续筑牢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构筑[1] 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逐步推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1] 着眼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 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1]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群众宗教信仰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宗教中国化稳步推进[1]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丨白皮书:新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华网· 2025-09-19 15:15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新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做好民族工作[1] - 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 荣辱与共 生死与共 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 -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1] 文化与社会建设 - 不断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和中华文化吸引力凝聚力[1] - 持续筑牢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构筑[1] - 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1] - 逐步推进各族群众在空间 文化 经济 社会 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1] -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1] 经济发展与宗教政策 - 着眼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1] - 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1] -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1]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 - 尊重群众宗教信仰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 -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1] -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 - 我国宗教中国化稳步推进[1]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
人民网· 2025-09-18 22:03
经济社会发展 - 2024年西藏经济呈现平稳健康、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2] - 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绝对贫困 发展进步离不开党中央特殊关心和全国大力支援 数以万计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参与建设实践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藏戏、唐卡等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生命力 成为展示西藏文化魅力的窗口 [2] - 西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承与创新中成为凝聚各民族群众情感的精神纽带 [2] 生态文明建设 - 西藏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 严格执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加快推进美丽西藏建设 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3] - 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 让各族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享受更多"绿色福利" [3] 边境安全与发展 - 统筹推进边防建设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边境城镇建设 [3] - 健全边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改善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形成"人人是哨兵、户户是哨所、村村是堡垒"的强边固防局面 [3] 制度保障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权利 [1]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使各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国家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 [1]
市政协召开党组会议
长江日报· 2025-08-30 09:04
市政协党组会议内容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1][2] - 传达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三指导组评估反馈会议精神[1][2] - 传达省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和省纪委办公厅关于5起风腐一体典型问题的通报[1][2] 市政协工作部署 -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对口援藏工作 关心关爱西藏在汉学生学习生活[2] - 持续巩固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 - 组织筹备市政协三季度常委会会议和编制"十五五"规划常委专题协商会等重要协商会议[2] - 精心谋划2026年重点工作[2] - 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 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2] 市政协会议安排 - 召开市政协主席办公会议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3]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对口援藏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8 10:27
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体现党中央对西藏工作高度重视和支持 [1][2] -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服务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2] -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 区域合作 - 高质量开展对口援藏工作 重点支持林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 - 深化粤藏两省区能源合作 加快实施藏电入粤工程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2] - 开展紧密型产业合作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 - 共享藏博会和广交会高交会等平台 共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2] 产业投资 - 援建项目资金向民生和基层倾斜 持续提升产业援藏和智力援藏水平 [2] - 精准开展产业合作 增强当地内生发展动力 [2] - 做好十四五援藏收官和十五五援藏规划编制 确保广东援藏工作走在前列 [2]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人民日报· 2025-08-28 05:48
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 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统筹中长期目标和远景目标有效衔接 [1] - 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在维护产业链 供应链和市场完整性上的支撑作用 [1] -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 -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1] - 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增加基础研发投入 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基础性研究 [1][6]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6] - 分行业开发垂类智能化大模型应用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3] - 部署量子科技 脑机接口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重大科技项目 [6] - 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升级 开发智能服务机器人 [3] - 构建"关键金属研发+战略储备+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关键金属自主可控 [19] 内需扩张与消费升级 -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2] -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夯实消费增长基础 [2][4]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投入 [2] - 通过稳就业 稳岗政策提升消费能力 [4] - 提高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投入力度 提振消费意愿 [4] - 打造社会体验型消费场景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5]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 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赋能作用 [1] - 健全数据产权 交易流通 收益分配 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 [1]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1] - 推动企业间 行业间数据互联互通 实行数据开放共享 [3] - 探索建立国家级农业数据交易平台 完善数据要素规则 [10] 能源资源保障 -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 [21] - 推进核能 新能源 储能关键技术突破 [21] - 推动新能源转化为绿氢 绿氨 绿醇替代化石燃料 [21] - 完善重要矿产资源评价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制度 [22] - 建立探产供储销全过程预测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 [22] 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 - 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乡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0] - 积极推进"种业芯片"攻坚 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10] - 发展定制农业 共享农场 农产品电商直供等新业态 [10] -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 加强高技能数字新农人培训 [10] - 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智慧系统 发展农业碳汇智能监测与交易 [10] 教育资源配置 - 建立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前瞻规划配置教育资源 [7] - 扩大优质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容量 [7] - 优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提高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7] -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8] 生态环境保护 - 设定PM2 5下降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 [19] - 2030年全国PM2 5年均浓度保持"十四五"降幅 二氧化碳排放稳中有降 [19] - 推进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20] - 加强减污降碳扩绿 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20] 国际创新合作 - 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22] - 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2] - 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产业应用研究项目 优化海外人才引进流程 [23] - 完善与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服务 [23]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从“民族团结”到“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央赠礼见证西藏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2:38
中央赠礼主题演变 - 2024年贺匾题词为"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 [1] - 2021年贺匾题词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1] - 2015年贺匾题词为"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 - 2005年赠送"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贺幛 [1] - 2001年赠送"民族团结宝鼎" [1] 治藏方略转型 - 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治藏方略从"稳藏"迈向"兴藏" [2] - 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工作重心从"保稳定"转向"求发展"和"谋幸福" [2] -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工作主线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 赠礼类型变化 - 上世纪五十年代赠礼为砖茶、酥油等生活物资 [3] - 1965年赠送农具类生产工具 [3] - 新时代赠礼转为电视机、电动酥油茶机、图书、投影仪等生活品质提升类物品 [3] 生态文明建设 - 2015年以来三次贺匾题词均包含"美丽西藏"关键词 [2] - 西藏被定位为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 - 当前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成就
新华社· 2025-08-19 14:26
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 - 统一战线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方面 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基础 "十四五"时期召开政党协商会议49次 各民主党派中央等围绕10个主题开展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400余件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立法工作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 2021年3月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35件 修改法律62件次 通过有关决定、决议34件 [5]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 2021年3月以来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收到40多万人次提出的119万条意见建议 并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6] 人民政协工作与协商民主 - 人民政协是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十四届全国政协举办委员学习研讨班6期 参学委员达3624人次 届内将实现委员参学全覆盖 [8] - 人民政协着力健全协商机制 召开30场专题座谈会覆盖10个专委会和34个界别 逐一听取538位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党组成员每年同党外委员开展"一对一"谈心交流不少于30人次 [8]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国家民委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五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从2020年的6012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83766亿元 [9]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71亿元 支持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