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

搜索文档
伊朗将与法德英举行核问题会谈 外交部:呼吁有关方面相向而行
快讯· 2025-07-21 15:46
伊朗核问题会谈 - 伊朗、法国、德国和英国将于7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伊朗核问题会谈 [1] -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1] - 中方呼吁有关方面相向而行,为推动伊核问题重回政治解决轨道作出努力 [1]
美媒爆:美方对伊朗全面打击方案原计划持续数周,但被特朗普否决
环球网· 2025-07-17 22:10
美对伊朗核设施空袭效果评估 - 美方最新评估显示上月空袭仅基本摧毁一处伊朗核设施 导致该设施作业严重倒退 [1] - 另外两处核设施受损较轻 伊朗若有意可在未来数月内恢复铀浓缩活动 [1] - 美以政府正讨论若伊朗拒重启核谈判或试图重建设施 是否追加打击另两处设施 [1][4] 美方军事行动决策过程 - 美国中央司令部原制定更全面打击计划 涉及3处额外目标 行动持续数周 [3] - 特朗普总统否决该方案 因其外交政策倾向 [3] - 美政府持续追踪伊朗核计划 评估结果已通报部分国会议员及盟国 [3] 各方表态分歧 - 白宫坚称空袭"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 国防部发言人称三处设施"完全彻底摧毁" [5] - 美国媒体质疑官方说法 报道称伊核设施受损情况各方表态仍不统一 [5] - 伊朗最高领袖警告若再遭袭击将更猛烈反击 [5]
伊朗外长:感谢中方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09:48
中伊双边关系 - 中伊建交超过半个世纪,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考验,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4] - 中方将继续支持伊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支持伊方抵御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 [4] - 中方支持伊方通过政治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支持伊方秉持睦邻友好原则同周边邻国改善关系 [4] - 伊方发展对华关系的意志坚定不移,认为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5] 合作与互信 - 中方愿同伊方深化互信、加强合作、扩大交往,推动中伊关系行稳致远 [4] - 伊方支持中方的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和天津峰会筹办,愿加强两国高层交往与互利合作 [5] 伊朗核问题立场 - 伊朗明确不发展核武器,同时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 [5] - 伊朗愿在平等尊重前提下尽快同各方开展谈判协商,寻求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 [5] - 中方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 [5] - 中方重视伊方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5] - 中方支持伊朗同各方保持对话势头,愿继续为促进伊朗核问题解决和中东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5]
【王毅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7月16日讯,2025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天津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双方就伊朗核问题交换意见。阿拉格齐重申,伊朗明确不发展核武器,同时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愿在平等尊重前提下尽快同各方开展谈判协商,寻求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王毅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中方重视伊方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赞赏伊朗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和平,支持伊朗同各方保持对话势头,愿继续为促进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和
快讯· 2025-07-16 15:41
中伊外交会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天津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1] - 双方就伊朗核问题交换意见 [1] - 伊朗重申不发展核武器但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 - 伊朗愿在平等尊重前提下尽快同各方开展谈判协商 [1] - 中方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 [1] - 中方重视伊朗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 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 - 中方赞赏伊朗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和平 支持伊朗同各方保持对话 [1] - 中方愿继续为促进伊朗核问题解决和中东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1]
王毅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
快讯· 2025-07-16 15:40
中伊双边关系 - 中伊建交超过半个世纪 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考验 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1] - 中方将继续支持伊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支持伊方抵御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 [1] - 中方支持伊方通过政治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支持伊方秉持睦邻友好原则同周边邻国改善关系 [1] - 伊方发展对华关系的意志更加坚定不移 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 [1] - 伊方支持中方的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和筹办天津峰会 愿加强两国高层交往 深化互利合作 [1] 伊朗核问题 - 伊朗明确不发展核武器 同时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 [2] - 伊朗愿在平等尊重前提下尽快同各方开展谈判协商 寻求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 [2] - 中方一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 [2] - 中方重视伊方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 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2] - 中方赞赏伊朗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和平 支持伊朗同各方保持对话势头 [2]
普京呼吁伊朗接受“零浓缩铀”?假的!
证券时报· 2025-07-13 22:16
俄罗斯外交部驳斥普京呼吁伊朗接受"零浓缩铀"的报道 - 俄罗斯外交部严正批驳美国AXIOS网站关于普京呼吁伊朗接受"零浓缩铀"的报道,称其为"假新闻"和"肮脏的政治化运动" [1] - 俄外交部指责西方媒体持续充当政治精英和情报机构的工具,采用直接挑衅和制造假新闻等手段 [1] - 俄方强调必须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多次表示愿为寻求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提供协助 [1] 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伊朗将继续坚持铀浓缩权利,不会接受任何不承认其铀浓缩权利的协议 [2] -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并未停止",但所有活动和合作都将通过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 [2] - 伊朗议会通过法案,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这是在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实施空袭后采取的措施 [2] 伊朗核谈判的态度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伊朗愿就其核计划进行谈判,但必须确保谈判重启后不会演变为战争 [3] - 伊朗正在权衡可能举行的会谈的时间、地点和模式,但"不急于进行鲁莽的谈判" [3] - 伊朗需得到保证,如谈判不成功,伊朗不会再次受到攻击,目前正在评估一些已表示不会再次发生战争的保证 [3]
普京呼吁伊朗接受“零浓缩铀”?假的!
证券时报· 2025-07-13 20:13
俄罗斯外交部驳斥假新闻 - 俄罗斯外交部严正批驳AXIOS网站关于"普京呼吁伊朗接受零浓缩铀协议"的报道,称其为旨在激化伊朗核计划紧张局势的假新闻 [1][2] - 俄方指责西方媒体成为政治精英和情报机构的工具,特别点名总部毗邻五角大楼和中情局的AXIOS日益成为虚假信息传播中心 [2] - 俄罗斯重申一贯立场,主张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并愿为各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提供协助 [2] 伊朗核问题立场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伊朗将继续坚持铀浓缩权利,不接受任何否认该权利的协议 [3][4] -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转为通过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所有请求将根据伊朗利益逐一审查 [4] - 伊朗议会6月25日通过法案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直接合作,此前以色列6月13日空袭和美国6月21日打击伊朗核设施导致局势升级 [4] 伊朗核谈判态度 - 伊朗表示外交大门保持敞开,但需确保谈判重启后不会演变为战争,正在评估相关保证 [5][6][7] - 伊朗收到美国多种谈判信息,正在谨慎权衡会谈的时间、地点和模式,强调不急于进行鲁莽谈判 [6] - 美伊自4月以来已举行五轮间接谈判,第六轮因以色列突袭取消,双方在核心议题上仍存在突出分歧 [4][6]
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美以领导人私下磋商内情披露
快讯· 2025-07-12 15:23
美以领导人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私下磋商 - 美国总统特朗普暗示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新一轮打击,前提是伊朗寻求发展核武器 [1]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私下告知特朗普,若伊朗恢复核武器发展,以色列将实施进一步军事打击 [1] - 特朗普倾向与伊朗达成外交和解并就核问题达成协议,但未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计划 [1]
俄副外长:金砖国家并非“反美联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5:03
金砖国家立场 - 金砖国家并非"反美联盟",议程中不包含任何反美成分 [1] - 威胁和操弄性语言不是与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的应有对话方式 [1] - 俄方认为美国政府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并无新意 [1] 金砖国家合作倡议 - 推动建立金砖谷物交易所的倡议前景可观 [1] - 俄方有意推动该倡议落地 [1] - 目前已有相关概念性文件,在明确运作机构框架与参数方面取得实际进展 [1] 俄美关系 - 俄方认为美国政府言行矛盾,但仍致力于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 [1] - 俄美将很快确定第三轮双边问题磋商时间,讨论"一些棘手问题" [1] - 俄美双边议程进展出现"技术暂停"但未放缓 [1] - 俄美就"换囚"问题保持对话,专业机构持续联系 [1] 伊朗核问题 - 俄罗斯正最大程度参与寻求伊朗核计划政治解决方案 [2] - 俄方与美国、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多方开展相关工作 [2]
据伊朗新闻机构Mizan: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告诉欧洲理事会主席,德黑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取决于该机构“纠正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如果对伊朗进行重复侵略,回应将会“更加果断且令人遗憾”。
快讯· 2025-07-10 16:43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关系 -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德黑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取决于该机构"纠正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1] - 伊朗警告如果遭受重复侵略,回应将会"更加果断且令人遗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