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

搜索文档
一拖股份(601038):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农业机械高端化、大型化趋势
东吴证券· 2025-04-30 2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随着国内粮价筑底企稳和海外渠道持续开拓,公司业绩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2] - 公司整体费用控制良好,但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有望受益于拖拉机大型化、高端化趋势 [3] - 公司作为高端中大马力拖拉机龙头,将充分受益于国内拖拉机竞争格局大型化、海外市场拓展和粮价筑底反转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534|11,904|13,176|14,457|15,914| |同比(%)|(8.20)|3.21|10.68|9.72|10.0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97.02|922.02|1,022.25|1,122.68|1,254.70| |同比(%)|46.39|(7.52)|10.87|9.82|11.76| |EPS-最新摊薄(元/股)|0.89|0.82|0.91|1.00|1.12| |P/E(现价&最新摊薄)|14.93|16.15|14.56|13.26|11.87|[1] 投资要点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11.7%;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11.6%,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因主粮价格短期承压和拖拉机行业景气度下行,展望全年业绩规模有望增长 [2]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15.9%,同比-1.4pct,消除会计准则影响后同比-1.1pct;销售净利率11.9%,同比-1.3pct,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期间费用率4.17%,同比下降0.04pct,整体费用控制良好,公司有望受益于拖拉机大型化、高端化趋势 [3] - 公司是国内高端大马力拖拉机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国内拖拉机竞争格局大型化、海外市场拓展和粮价筑底反转,25年1 - 3月中大拖产量占比79.5%,同比+6.4pct;2025年1 - 3月拖拉机累计出口金额21.3亿元,同比+32.1%;粮价筑底反转趋势明显 [4] 市场数据 |项目|数值| |----|----| |收盘价(元)|13.25| |一年最低/最高价|12.35/20.49| |市净率(倍)|1.91|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9,695.09| |总市值(百万元)|14,888.30|[7] 基础数据 |项目|数值| |----|----| |每股净资产(元,LF)|6.93| |资产负债率(%,LF)|48.01| |总股本(百万股)|1,123.65| |流通A股(百万股)|731.71|[8]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7,425|8,269|9,644|11,179|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7,266|7,195|7,081|6,966| |资产总计(百万元)|14,691|15,464|16,724|18,145| |流动负债(百万元)|6,498|6,617|7,164|7,788|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15|415|415|415| |负债合计(百万元)|6,913|7,032|7,579|8,20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256|7,910|8,623|9,41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778|8,432|9,145|9,942|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904|13,176|14,457|15,9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0,145|11,090|12,095|13,241| |净利润(百万元)|931|1,022|1,123|1,25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2|1,022|1,123|1,255|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16|797|1,393|1,74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3)|96|112|9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36)|(373)|(410)|(458)|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39)|525|1,095|1,374| |每股净资产(元)|6.46|7.04|7.67|8.38| |ROIC(%)|11.49|11.80|12.02|12.34| |ROE-摊薄(%)|12.71|12.92|13.02|13.32| |资产负债率(%)|47.06|45.47|45.32|45.2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6.15|14.56|13.26|11.87| |P/B(现价)|2.05|1.88|1.73|1.58|[11]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之风电支撑基础专题报告:纵横逸气宁称力,驰骋长途定出群
东莞证券· 2025-04-29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风力发电系统支撑结构持续优化,钢混塔筒优势渐显,海上基础产品向深水远岸发展 [5][90] - 中国风电资源潜力大,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布局趋势明确 [5][91] - 全球风电行业景气度高,欧洲多国提高海风规划目标,中国海工企业有望受益 [5][64][93] - 建议关注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等风电支撑基础头部企业 [5][9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风电已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风力发电系统支撑结构持续优化 - 我国风电产业政策推动平价上网,成本下降,竞争力提升 [13] - 2023年中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低至0.019美元/千瓦时,较2017年降幅达67% [14] - 2022 - 2024年风机投标价格下滑后回升,大兆瓦机组占比提升 [17][18][23] - 风电产业链由上中下游组成,支撑基础产品质量要求高 [26][30] - 陆塔向钢混塔筒转变,2023年国内钢混塔筒装机量达7.3GW,同比增长209%;海上基础向导管架、漂浮式发展 [33] - 风塔制造技术壁垒高,国内头部企业有品牌优势,产能分布受运输等因素影响 [37][38] 1.2 国内加大电网基建投入,风电消纳情况不断改善 - 中国陆上风电曾存在消纳问题,海上风电便于消纳,2024年风电发电量占比约10.1% [43][45] - 2020 - 2024年全国风电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国家加大电网基建投入,2024年电网工程投资超6000亿 [45][46] - 2025年国网和南网总投资预计超8250亿,将推进特高压等工程建设 [52] 1.3 中国风电资源拥有巨大开发潜力,深水远岸是海风未来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达79.34GW,同比+4.5%,海上风电成全球最大市场 [53][55] - 国内风电招标量波动提升,2024年新增招标量164.1GW,同比增长90% [57] - 我国陆上和海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巨大,实际装机容量利用率低 [59] - 2025年自然资源部推进海上风电深水远岸布局,深远海风电项目基础结构将升级 [62][63] 2. 全球风电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2.1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风电发展,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17GW,再创历史新高 [64][66] - 预计至2030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增长至2118GW,较2024年增长86% [68] 2.2 欧洲多国提高未来的海风规划目标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8.0GW,中国、英国和德国新增装机占比约74% [73] - 欧洲多国提高海风规划目标,如2030年北海附近国家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计划提至120GW [76] 2.3 中国海工企业有望受益于欧洲市场发展 - 预计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239GW,2024 - 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9.2% [78] - 欧洲本土产能不足,中国海工装备产能充裕,大金重工等企业获欧洲订单,树立良好口碑 [82][83] 3.投资策略和重点公司 - 建议关注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等风电支撑基础头部企业 [94] - 大金重工是全球领先企业,布局国内外基地,构建全球战略营销体系 [95] - 泰胜风能产能布局全国,海外业务基地改造预计2025年完成 [96] - 海力风电产品涵盖多种规格,客户品牌优势突出,部分基地有自建码头 [98]
福斯达2024年及2025一季度业绩大增,海内外双市场并重效果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4-22 11:54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6.63%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69.04%,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76.26% [1][2] - 海外收入9.46亿元,占总营收39.09%,毛利率33.11%,贡献毛利3.13亿元,占总毛利55.38% [1][2] 双市场战略 - 坚持海内外双市场并重,海外订单爆发,中东、东南亚、日韩市场表现突出 [1][2] - 海外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定制化方案和专业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2] - 国内紧跟国产化替代趋势,石化行业占比最高,受益于行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量需求 [3] 产品与技术 - 主营深冷装备包括空气分离设备、LNG装置、绕管式换热器等,应用于天然气、石化、冶金、新能源等行业 [1] - 技术积累支撑设备向节能化、大型化、撬装化发展,涵盖空分、天然气液化、化工冷箱等关键技术 [4][5] - 2024年取得2套5万等级大型空分成套装置订单,推进10万等级特大型空分装置研发 [5] 行业趋势 - 深冷装备呈现节能化、大型化、撬装化趋势,大型设备可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4] - 石化、冶金等行业升级及新兴产业需求推动空分设备长期需求 [6] 订单与产能 - 2024年新签订单约40亿元,2023年新签41亿元,交付周期6个月至1.5年,在手订单充足 [7] - 四个生产基地布局科学,杭州湾码头工厂竣工提升大型设备交付能力,利于海外运输 [7] 未来规划 - 深耕深冷技术,研发10万等级空分设备、氢液化装置等,提升全球品牌竞争力 [7] - 坚持国内外双市场战略,加强与中高端客户及国际气体公司合作 [7]
四大趋势值得关注!ESIE 2025储能设计与解决方案论坛:电池技术、系统集成、构网型储能、数智化技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03 21:23
储能产业增长态势 - 2024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177.8GWh,同比增长62% [2] - 中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超100GWh,同比增长136%,占全球市场份额62%(以能量规模计) [2] 储能技术四大趋势 1. **电芯大型化** - 储能电芯容量从300Ah+升级至500Ah+、600Ah+,甚至出现超千安时电芯 [3] 2. **构网型储能兴起** - 为新能源波动与电网稳定需求搭建桥梁 [3] 3. **系统容量升级** - 储能系统加速迈入6MWh+时代,集成技术方案成为竞争关键 [4] 4. **数智化转型** - 产业从“规模化”向“价值化”质变,数智化成为关键驱动力 [4] 储能国际峰会(ESIE 2025)专题论坛 电池技术专场 - 议题覆盖470Ah电芯6+MWh系统、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热阻隔技术、新一代BMS等 [5] - 参与企业包括双登集团、楚能新能、亿纬锂能、晶科储能等 [5] 构网型储能专场 - 聚焦技术应用探索,如内蒙古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智能组串式构网技术、35kV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等 [6] - 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科华数能等企业分享解决方案 [6] 系统集成专场 - 讨论超分子全浸没式工商储一体机、大容量液冷PCS、AI赋能储能交易等 [7] - 科华数能、远景储能、特变电工等企业参与 [7] 数智化技术专场 - 议题涵盖AI赋能储能创新、电力市场数智化解决方案、虚拟电厂智慧调度等 [8] - 宁德时代、海博思创、南方电网等机构分享实践案例 [8] 其他主题论坛 - 包括储能安全与标准、BIPV+储能、AI及大模型在电池领域应用、独立共享储能开发等 [9][11] - 7位院士领衔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 [9]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举办 [15][17] - 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 [16]
【国金电新】风电叶片深度:提价逻辑顺畅,看好行业量利齐升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3-13 21:03
风电叶片行业核心观点 - 风电叶片环节受益于供需紧平衡、大叶片结构性稀缺及原材料成本传导,行业有望实现量利齐升 [3][9][34] - 2025年国内风电装机需求预计115GW(同比+32%),叶片产能117GW,供需基本持平且短期供给弹性有限 [10][11] - 风机大型化趋势加速(2024年8MW+机型占比15 7%,2025年预计超30%),大叶片产能结构性短缺支撑提价 [14][15][19] - 叶片厂商议价权提升叠加风电纱涨价(预计15-20%),盈利弹性有望显著修复 [5][31][36] 供需格局分析 需求端 - 2024年国内新增风机招标157GW(同比+93%),各省下发风电指标超183GW,2025年装机需求高景气 [10] - 风机大型化提速:8MW+机型2024年吊装占比15 7%(同比+7pct),2025年占比预计超30% [14][15] 供给端 - 叶片产能建设周期约1年,资本密集(单GW投资2-4亿元)且劳动密集,短期扩产受限 [12][13][17] - 行业双寡头格局明显,头部两家企业市占率近50% [11] - 大叶片产能稀缺:存量厂房设计限制(如120米以上叶片需新建产线),加剧结构性短缺 [19] 价格与盈利驱动因素 叶片提价逻辑 - 风机中标价格企稳回升:24Q4 5-8MW/8MW+机型加权均价环比+9%/+8%,支撑零部件提价 [4][25] - 招标规则优化:技术评分权重提升,最低价中标模式弱化,整机价格修复传导至叶片 [24][25] 成本传导与结构优化 - 风电纱占叶片成本21%,三大供应商(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垄断90%产能,复价15-20%将顺利传导 [5][29][31] - 叶片价格每上涨5%,头部企业净利率可提升4 25pct(参考2020年抢装期净利率+3 3pct) [4][33]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大叶片产能占比高、客户资源领先的第三方龙头,如中材科技(阳江基地100-150米叶片产能3GW) [13][34]
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大圆柱电池开发及产业化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3-01 17:20
2月28日,以"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为主题的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在 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正式举办,现场超200+圆柱电芯及应用、300+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齐聚盛会,携手共探新发展,共创新机遇。 在圆柱电池技术与创新专场环节, 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发表了《蓝京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开发及产业化进展》主题演讲。 图: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 以下是速记整理内容: 感谢组委会给我们这个机会来展示我们公司在大圆柱方面做的工作。 我今天要汇报的题目是《蓝京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开发及产业化进展》。 主要分3个部分:圆柱电池大型化趋势;大圆柱量产提速工艺难题及解决思路;蓝京大圆柱产品规划及开发进展。 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 1.我们认为圆柱电池会朝着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2.从2020年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发布以来,大圆柱电池在国内量产提速还没有达到非常可观的速度,针对此,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3.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2025年将开启大圆柱电池的量产提速,将有质的飞升。 首先看圆柱电池大型化趋势。 1.电极的制造; 2.极耳的成型/整形; 3.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