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灾减灾
搜索文档
用好气象保障“安全账” 筑牢灾害防治防线
科技日报· 2025-06-20 15:44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 2023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项支持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 气象领域获批220个项目覆盖31个省及4个计划单列市 [1] - 因灾受损的基层台站基础设施 气象观测设施 信息化设施均得到维护和升级 [1] - 新建X波段相控阵雷达和升级智慧防灾减灾系统实现台风路径提前研判和动态更新 [1] 气象监测网络建设 - 重庆气象部门在431处危岩隐患点1公里范围内建成381个气象观测站实现全覆盖 [2] - 新疆新建58个新型智能气象观测站填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监测盲区 [2] - 青海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安装Ka波段机载云雷达等设备增强监测能力 [2] - 广东茂名博贺港通过海底电缆连接海上观测平台提升海洋气象探测能力 [2] 气象数据处理能力 - 四川"天擎"节点GPU算力融合使45层三维风场分析耗时从14分钟降至5.6分钟 [3] - 内蒙古混合精度算力达1.12PFlops 数据处理能力提升40% 解码耗时达毫秒级 [3] - 河南打造黄河流域洪旱防御系统实现雨水情实时监测和灾害自动识别 [3] 灾害预警应用成效 - 辽宁新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模块在特强暴雨中帮助5万余人成功避险 [4] - 天津海河流域预警系统提前11小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助力4000余人安全转移 [4] 民生领域应用拓展 - 吉林农区观测站间距提升至500米 梨树黑土地监测系统生成退化预警报告 [5] - 甘肃酒泉风电场预报系统为每台风机生成个性化"体检报告" [5] - 新疆激光测风雷达提前6小时监测10级大风 避免新能源设备损失超千万元 [5] 国际气象合作 - 黑龙江"分钟级 百米级"网格预报精准锁定亚冬会赛事窗口期 [6] - 上海城市预警工具箱数据被亚洲 非洲 大洋洲12个国家和地区接收运用 [6]
筑牢防灾减灾首道防线
经济日报· 2025-05-22 08:33
气象灾害预警与防范 - 当前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需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做好防汛监测预报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1] - 我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能够提前43分钟预警强对流天气,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82种预警信息可在1分钟内送抵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达99.1% [1] - 公众在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包括检查排水设施、加固房屋、储备生活物资等 [1] 气象灾害风险应对 - 极端天气正从"偶发事件"转变为"常态挑战",需持续提升气象预报预测准确性,加快气象科技创新,织密气象灾害监测网 [2] - 需与多部门联手筑牢防线,细化实化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应急响应、联动处置和效益评估等举措 [2] - 面对即将到来的梅雨季和南方主汛期,需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防灾减灾首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