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供应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6月份,中国对美三大主要能源进口几近清零”
观察者网· 2025-07-24 19:35
中美能源贸易变化 - 中国6月几乎完全停止从美国进口三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为近三年首次 [1] - 中国去年6月从美国进口原油价值近8亿美元,今年6月降至零 [1] - 美国煤炭对华出口从去年6月的超9000万美元缩减至今年6月的仅几百美元 [1] - 美国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连续四个月为零,去年中国仅6%的LNG来自美国,低于2021年11%的峰值 [4] 关税政策影响 - 中国自2月10日起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加征10%关税 [1] - 中国买家因关税导致美国能源经济可行性降低,转向加拿大、中东等替代市场 [5] - 美国丙烷(LPG)对华出口份额从特朗普上任前的60%降至当前近乎零 [5] - 中国对美国玉米等农产品远期采购量降至零,部分因关税和市场竞争 [5] 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 - 中国原油进口主要转向沙特和俄罗斯,美国仅勉强进入前十 [5] - 俄罗斯成为中国天然气重要来源,陆路输送天然气削弱对海运LNG需求 [6] - 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2025年1-2月规上工业产量433亿立方米,同比增3.7% [6] - 中国天然气供应渠道多元,不依赖单一国家 [6] 行业分析与专家观点 - 停止采购美国原油反映中国战略转向其他供应商及应对关税的谨慎态度 [6] - 专家称中国进口商可能不再签订新的美国LNG合同 [4] - 美国页岩油开采商因中国买家缺席面临销售压力,海外原油销量跌至两年最低 [5] 地缘政治与市场反应 - 美国威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100%关税,可能针对中国、印度 [6] - 中国外交部反对单边制裁,强调关税战无赢家 [7]
【环球财经】欧洲为何加大对以色列施压
新华社· 2025-05-28 14:17
欧洲对以色列加沙军事行动的表态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谴责以色列军事行动损毁民用基础设施并造成平民伤亡,认为做法"令人憎恶",并呼吁解除封锁、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恢复停火及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 [1]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以色列军事行动对平民伤害已无法用打击哈马斯辩护,强调德国需在国际人道法被违反时发声 [1] - 英国、法国、西班牙等10多个欧洲国家呼吁以色列停止军事打击并解除封锁,避免人道主义灾难恶化 [1] 欧洲表态背后的考量 - 德国民调显示反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民众比例从2023年11月的31%升至2024年6月的61%,反映欧洲舆论变化 [2] - 欧盟通过发声应对公众压力,同时展示独立外交姿态以提升战略影响力,并借施压以色列向中东国家释放能源合作及反恐信号 [2] - 欧洲担忧加沙冲突引发难民潮,外交施压可降低难民涌入风险,缓解移民问题压力 [2] 欧洲可能采取的行动 - 欧盟若暂停或降级与以色列贸易合作(规模达相互依存水平),将冲击以色列经济韧性并削弱其长期军事行动能力 [3] - 欧盟拟援引《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人权条款启动审查,该协议是双方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的法律框架 [3] - 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已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计划6月联合沙特主办联合国会议推动"两国方案",马耳他亦计划同期承认巴勒斯坦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