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搜索文档
Remember That TikTok Ban? This Week's Deadline Brings Talk of a Deal
CNET· 2025-09-17 04:28
As talks about TikTok's fate in the US pushed up against an imminent deadline,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moved the target date yet again.An executive order issued Tuesday by the White House, titled "Further Extending the TikTok Enforcement Ban," sets Dec. 16 as the new date through which the Justice Department will refrain from enforcing a law that could have shut down the wildly popular social media app in the US.That delay comes amid reports that the US and Chinese governments have moved closer to a deal ...
马德里谈判前,美国下马威,最高对华加税100%,中方反手断美财路
搜狐财经· 2025-09-15 19:24
中美两国定于9月1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这将是2025年以来双方第四次正式谈判。此前几轮谈判主要围绕中美关税战的停火协议展 开,今年7月达成的临时协议约定双方暂停加征新关税至11月10日。 谈判前夕,美国商务部突然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涉及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这种谈判前极限施压的操作,直接激怒中方 ——商务部一句"意欲何为"的质问,让全世界看清了美方破坏对话基础的真实意图。 美方在谈判前频频动作,已经提前打出多张施压牌。 特朗普政府要求在9月17日前完成TikTok美国本土化改制,否则将面临全面封禁。同时,美国加紧拉拢盟友构建对华关税同盟,在G7财长视频会议上推动 成员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种在谈判前制造压力的做法,已成为美方惯用谈判策略。美方还致函北约国家,要求他们集体对中国商品加征50%至100%的关税,试图将军事同盟转 化为经济围堵工具。 面对美方的明牌,中国采取了精准打击策略。 在稀土领域,中国调整出口管制政策,虽然允许符合条件的美企进口稀土产品,但必须经过严格审批。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中国这一举措直 接牵动美国半导体、军 ...
周周芝道 - 如何理解债券走势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中国债券市场[1][5][6] * 全球宏观经济与贸易[1][9][11] * 中国出口与贸易战影响[7][8][9] * 财政与货币政策[4][14][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债券市场2025年预计呈现震荡走势 十年期国债利率低点可能为1.6% 而非之前预测的1.5%[1][6][10] * 2026年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熊市风险 团队持悲观态度 提示关注内外通胀并轨和流动性变化带来的利率弹性压力[1][6][16] * 中美贸易战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资本品对新兴市场出口表现强劲 缓解了贸易战冲击[1][7][9] * 2026年全球需求预计触底反弹 欧美货币财政双宽松政策及非美经济体资本开支扩张将推动复苏[1][11][15] * 外需反弹可能牵引内需企稳 形成联动效应 而非此消彼长关系[11][12][15] * 反内卷政策本质是供给侧变化 最终效果是实现内外通胀并轨 可能推动国内通胀上升[17][20][24] * 财政政策应对2024年通缩的效果取决于其主动性 若房地产市场退化为内生变量 外需将成为重要增长动力[3][14]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呈现股强债弱的分化格局 科技板块反复定价[2][5] * 海外市场定价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 交易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但未导致大宗商品大幅调整[3][4] * 社融板块是决定债券市场核心定价的重要因素 PPI数据引发担忧但整体通胀和内需基本面平稳[10] * 债券利率回应融资需求及金融条件 而非单纯GDP增速 需关注供求关系与通胀变化[19] * 国内降息节奏不会完全跟随美联储 买卖国债是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一部分 不等同于降息[21][22] * 地产反弹可能呈现房价反弹不大但销售投资弹性更大的特征 类似日本1994-1995年情况[23] * 研究建议关注欧美经济需求 新兴制造业资本开支周期及历史地产周期与外需联动[24]
交易已清零,中方不肯掏钱买了!特朗普毫无办法,叫嚣要拉上27国对中国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09-13 11:34
据报道,最近全球能源市场变天了。中国对美国能源的进口量,居然直接掉到几乎为零。原油、液化天 然气、煤炭这些大宗商品,连"象征性"的采购都没了。外界惊呼,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中美贸易战下 的"结构性脱敏"——中国主动把美国能源完全排除在外。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气急败坏,不但自己扬 言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还开始拉拢27个盟友国家一起对中国下狠手。 7月的海关统计一出来,多少人都傻了眼。中国对美国能源的采购,创下五年以来的新低。液化天然 气、原油和煤炭加起来,不足一吨。连"个位数"都快凑不齐了。现在直接归零,等于给美国能源出口商 当头一棒。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中国对美能源采购清零。2019年那次贸易战高峰期,也出现过零采购。可那时中 美还有缓和的余地,双方一签协议,数据立马反弹。如今不一样了。整个能源贸易格局,已经发生了质 的转变。 这轮"清零"背后,根本不只是情绪波动。各类权威数据显示,自3月起中国就没再买美国LNG,6月起美 国原油订单也归零。煤炭进口量从年初的百万吨级,直落到每月不到一吨。经济账、战略账都算得明明 白白。 分析机构都指出,这次中国是有备而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战略决心。中国能源进口体系 ...
豆粕:跟随美豆反弹,等待USDA供需报告,豆一,反弹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12 1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豆粕跟随美豆反弹,等待USDA供需报告;豆一反弹震荡 [1] - 9月11日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9%,交易商在周五供需报告公布前调整仓位,分析师预计美国大豆和玉米产量预测将因夏末干旱下调,美国大豆单产预测或降至每英亩53.3蒲式耳,产量预计为42.71亿蒲式耳,但因中美贸易战致中国需求低迷,或下调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预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期货收盘价及涨跌情况:DCE豆一2511日盘3911元/吨,跌60(-0.13%),夜盘3957元/吨,涨31(+0.79%);DCE豆粕2601日盘3066元/吨,跌10(-0.33%),夜盘3090元/吨,涨15(+0.49%);CBOT大豆11美分/蒲,涨9(+0.88%);CBOT豆粕12美元/短吨,涨2.0(+0.70%) [1] - 现货价格情况:山东豆粕43%价格3050 - 3070元/吨,较昨持平;华东、华南地区不同时间段豆粕价格与期货合约基差有不同表现,部分持平,部分有小范围波动 [1] - 主要产业数据:前一交易日豆粕成交量10.6万吨/日,前两交易日35.9万吨/日;前一交易日豆粕库存106.39万吨/周,前两交易日101.49万吨/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9月11日CBOT大豆期货因交易商在周五供需报告公布前调整仓位而上涨,该报告含美国玉米和大豆产量预测,分析师预计因夏末干旱美豆和玉米产量预测下调,美豆单产或降至每英亩53.3蒲式耳,产量预计42.71亿蒲式耳,但因中美贸易战中国需求低迷,或下调2025/26年度美豆出口预测 [3] 趋势强度 - 豆粕趋势强度为+1,豆一趋势强度为+1,指报告日的日盘主力合约期价波动情况 [3]
豆粕:调整震荡,豆一:回落调整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10 15: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豆粕处于调整震荡状态,豆一处于回落调整状态 [1] - 9月9日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因中国避开美国供应,交易商在美农业部供需报告出台前调整仓位 [1][3] - 市场等待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全球供需报告,预计将下调美国大豆单产预测至每英亩53.3蒲,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42.71亿蒲,或下调美国大豆出口预期 [3] - 气象预报显示下周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干燥温暖,适合作物收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期货数据 - DCE豆一2511日盘收盘价3968元/吨,跌5(-0.13%),夜盘收盘价3937元/吨,跌34(-0.86%) [1] - DCE豆粕2601日盘收盘价3075元/吨,跌4(-0.13%),夜盘收盘价3066元/吨,跌10(-0.33%) [1] - CBOT大豆11收盘价1030.5美分/蒲,跌3.5(-0.34%) [1] - CBOT豆粕12收盘价288.6美元/短吨,涨3.4(+1.19%) [1] 现货数据 - 山东豆粕价格3060 - 3070元/吨,较昨-20至持平;泰州汇福2990元/吨,较昨持平 [1] - 华东豆粕价格较昨-10至持平,不同提货期有不同基差报价 [1] - 华南豆粕价格3020 - 3030元/吨,较昨-10,不同企业有不同提货期基差报价 [1] 主要产业数据 - 豆粕前两交易日成交量15.25万吨/日,前一交易日库存106.39万吨/周,前两交易日库存101.49万吨/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9月9日因中国需求匮乏,交易商在重大报告出台前调整仓位,CBOT大豆期货下跌,基准期约收低0.3% [1][3] - 中美贸易战使中国避开美国大豆,给美国大豆市场带来压力 [3] - 市场等待美国农业部周五的全球供需报告,周一美农业部下调玉米和大豆作物状况评级,支持下调产量预估预期 [3] 趋势强度 - 豆粕趋势强度为0,豆一趋势强度为 -1,指报告日的日盘主力合约期价波动情况 [3]
关税战打不下去了,美国想“体面认输”,特朗普不甘心,仍要挣扎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42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 7 比 4 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借助《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所实施的大部分关税措施都属于非法行为 之后,特朗普向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 毕竟,如果这项裁决落地,意味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会被没收,他将无权用所谓的"解决贸易逆差"作为借口,私自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输美产品加征关 税。 所以,特朗普肯定是不愿妥协的,现在,美国法院虽然已经作出裁定,但也给了一个多月的上诉时间,如果他能够成功给自己找补,促使最高法院改判,此 前的裁定自然就无效了。 在输掉了至关重要的关税官司之后,特朗普相当不服,不仅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发文,反复强调"所有关税仍然有效",更是想要推翻美国法院的裁定结果。 特朗普政府提出上诉 当然,要是特朗普在最高法院也败诉了,后果会很直接: 那些被判定越权加征的关税必须取消,之前跟其他国家谈好的贸易协议,也可能因为美国关税政策的失效,出现新的变化。 此外,这场官司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在探讨一个问题,即美国总统有没有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都在告诉外界,他想要 推翻美国三权分立的旧制度。 尤其现在,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已经手握美国两院的 ...
中美贸易战戛然而止?美国法院做出裁定,特朗普无权对华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16
得知判决结果后,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展开猛烈反击,连续发布十余条推文表达不满。他坚称所有关税措施仍然有效,并誓言要将案件上诉至最高法 院。这种激烈反应活像赌桌上输红眼的赌徒,即便牌局已被终止,仍死死攥着筹码不肯认输。 这场诉讼的关键争议点并非关税政策本身的对错,而是总统行政权力的边界问题。特朗普执政期间最惯用的策略就是频繁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将原本用于应 对战争、恐怖袭击等重大安全威胁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滥用为贸易战工具。这种将防空导弹用来打蚊子的做法,遭到法院明确否定。法官们一致认 为,如此重大的经贸政策调整必须经过国会授权,总统无权独断专行。 若最高法院维持原判,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美国财政部可能面临 巨额退税款,过去几年征收的2100多亿美元关税或将如数退还进口商在当前美国国债高企的背景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其外交谈判的 重要筹码就此丧失。此前与欧盟、日本等达成的贸易协议,很多都是建立在关税威胁基础上。特朗普甚至公开警告,若最终败诉,与欧盟达成的万亿美元贸 易协议可能全部作废。这种将国家经济作为要挟筹码的做法,充分展现了其政治风格。 当美国政坛陷入混乱之际,中国方面保 ...
中美关税交锋惨烈,潜伏在我国多年的美国货,却靠中国人大赚特赚
搜狐财经· 2025-09-05 23:11
核心观点 - 多个被中国消费者广泛认知为"国货"的消费品牌实际由外资控股 利润流向海外股东 这些品牌在中美贸易战中因本土化生产未受关税冲击 并通过营销策略维持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认知[2][4][6][8][10][12][14][16][18][20][22][24][26] 双汇发展 -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以20亿美元收购双汇多数股权 品牌从民族企业转变为外资控股[4] - 2013年母公司万洲国际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 成为全球猪肉巨头[6] - 2024年中国区年销售额突破600亿元 居肉制品行业首位 利润流向海外股东[8] - 供应链完全本土化 原材料来自国内养殖场 未受中美关税战影响[6][8] 大宝化妆品 - 2008年美国强生集团以23亿元收购大宝品牌 创始人另创森宝品牌但影响力式微[10] - 强生维持原有定价/包装和销售渠道 主要覆盖三四线城市中低端市场[12] - 生产完全本土化 贸易战期间成为进口护肤品替代品 年销售额未披露[12] 哈尔滨啤酒 - 2004年被美国安海斯-布希(百威母公司)以99.66%股权收购 2016年随百威转入比利时英博集团[16] - 2023年中国销量超180万吨 为百威英博亚太区贡献40%利润[20] - 90%原材料采购自中国 生产线本土化 未受进口关税影响[20] - 推行国潮营销策略 包括故宫IP联名和中国风包装[18] 小肥羊餐饮 - 2012年被美国百胜集团以46亿港元私有化收购 实际控制权转移[22] - 门店数量从峰值700余家缩减至2024年不足300家 但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维持盈利能力[24] - 原料采购和生产完全本土化 未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4] - 营销中强调"草原基因"和"中华美食"强化国货认知[24] 行业特征 - 外资收购后普遍保持品牌原有定位和营销策略 维持消费者对"国货"的认知[12][18][24] - 被收购品牌均实现供应链本土化 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在中国完成[6][12][20][24] - 资本跨国运作导致品牌国籍模糊化 利润导向成为核心决策因素[26]
补库暂告段落,玉米盘面回归弱势
中信期货· 2025-09-04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个农产品期货品种进行分析,认为油脂或继续震荡调整、蛋白粕区间震荡、玉米/淀粉短期反弹沽空长期低吸、生猪短期弱势长期或转强、天然橡胶震荡偏强、合成橡胶震荡偏强、棉花短期区间震荡、白糖震荡偏弱、纸浆走势震荡、原木近弱远强 [1][6][7][9][12][13][14][16][1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观点 - 油脂:或继续震荡调整,美豆优良率超预期下调至65%,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季节性下降,豆油库存或见顶,马棕8月累库幅度或有限,短期震荡调整,中期偏强运行概率大 [6] - 蛋白粕:区间下沿存支撑,美豆预计1050美分附近震荡,国内期现价格波动不大,盘面延续区间震荡,单边2900 - 2910多单持有,建议油厂逢高卖套,下游企业逢低买基差合同或点价 [7] - 玉米/淀粉:补库暂告段落,盘面回归弱势,短期反弹沽空,长期低吸,套利关注反套机会 [1][2][8][9] - 生猪:猪源充裕,猪价低位震荡,国庆前库存释放,下半年现货及近月猪价延续弱势,远月受去产能预期支撑,关注反套策略机会 [9] - 天然橡胶:短期驱动不明显,维持区间震荡,宏观情绪和基本面支撑下,短期走势预计震荡偏强 [12] - 合成橡胶:盘面维持区间震荡,短期丁二烯价格或小幅上涨,盘面震荡偏强运行 [13] - 棉花:棉价有支撑,但上行驱动不足,当前至10月初期震荡偏强,运行区间13800 - 14300元/吨,新棉大量上市后或承压下行,短期区间震荡 [14][15] - 白糖:糖价延续下滑,新榨季供应宽松,长期震荡偏弱,短期单边参考5550 - 5750区间运行 [16] - 纸浆:现货成交清淡,期货核心驱动难定,走势震荡 [17] - 原木:现货掉价,盘面震荡偏弱,技术面下跌,基本面未来几周供应缓解,或近弱远强 [18][19] 品种数据监测 报告提及油脂油料、蛋白粕、玉米淀粉、生猪、棉花棉纱、白糖、纸浆、原木等品种数据监测,但未给出具体数据内容 [21][41][54][73][112][125][140][159] 评级标准 - 偏强:预期涨幅大于2个标准差 - 震荡偏强:预期涨幅1 - 2个标准差 - 震荡:预期涨跌幅在正负一个标准差以内 - 震荡偏弱:预期跌幅1 - 2个标准差 - 偏弱:预期跌幅大于2个标准差 - 时间周期:未来2 - 12周 - 标准差:1倍标准差 = 500个交易日滚动标准差/当前价 [170] 中信期货商品指数 - 综合指数:商品指数2218.04(+0.17%)、商品20指数2479.52(+0.29%)、工业品指数2228.60(+0.05%) - 板块指数:农产品指数971.28,今日涨跌幅 - 0.06%,近5日涨跌幅 + 0.13%,近1月涨跌幅 - 0.88%,年初至今涨跌幅 + 1.74% [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