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方案

搜索文档
英媒:美国政府施压多国,别参加下周的联合国巴以问题大会
环球时报· 2025-06-13 06:28
美国外交政策立场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外交照会阻止各国参加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会议,并威胁对参会国家施加"外交后果" [1] - 美方认为会议将破坏加沙停火谈判,并可能"助长哈马斯气焰",反对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动 [1] - 美国驻以大使明确表示当前政策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除非出现"重大变化" [2]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会议由法国和沙特主导,旨在制定巴勒斯坦建国路线图并保障以色列安全 [2] -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态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若实施将成为首个采取此行动的西方主要国家 [2] 国际反应 - 欧洲外交官批评美国照会行为是"愚蠢的霸凌",但预计多数国家不会因此放弃参会 [1] - 美国驻以大使的言论被以媒解读为坚定支持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主权主张 [2]
美国被爆施压各国不要参加下周联合国巴以问题会议,欧洲外交官怒斥:愚蠢的霸凌行径
环球网· 2025-06-12 13:28
美国劝阻各国政府出席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会议 - 美国正以破坏"人质释放努力"为由,劝阻各国政府不要出席下周在纽约举办的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国会议 [1] - 美国外交照会称任何在会后采取"反以色列行动"的国家将面临来自华盛顿方面的外交后果 [3] - 美国反对会议所暗示的对以色列的抵制、制裁及其他惩罚性措施 [3] 会议背景及目的 - 由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共同组织的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将于6月17日至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3] - 会议旨在重启"两国方案"构想 [3] - 联合国秘书长强调"两国方案"不容置疑,国际社会有责任为其实现创造条件 [3] 法国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 -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3] - 如果马克龙坚持这一表态,法国将成为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西方重量级国家 [3] 国际反应 - 一名欧洲外交官斥责美国的做法是"霸凌"且"愚蠢" [3] - 该外交官认为不会有太多国家因此放弃参会 [3] - 美国国务院和法国外交部均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3]
阿巴斯致信马克龙 支持解除哈马斯武装
新华社· 2025-06-10 22:45
巴勒斯坦政治动态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致信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支持解除哈马斯武装并承诺"史无前例的"改革 [1] - 阿巴斯明确要求哈马斯移交武器给巴勒斯坦安全部队,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并提议联合国授权国际维稳部队进驻 [1] - 法塔赫与哈马斯自2007年分裂后分别控制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1] 国际会议与外交进展 - 法国与沙特计划在联合国总部主办推动"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法国可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1] - 马克龙4月曾呼吁解除哈马斯武装、改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以落实"两国方案" [2] - 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若承认将具重大象征意义 [2] 巴勒斯坦内部改革计划 - 阿巴斯承诺一年内在国际社会监督下举行总统及议会选举,但未透露改革具体细节 [1][2] - 国际社会共识认为"两国方案"(基于1967年边界、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2]
英国外交大臣:西岸暴力事件使两国方案岌岌可危。
快讯· 2025-06-10 22:06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涉及政治外交领域,不包含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直接信息,根据任务要求"只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内容",本次分析无相关内容可输出
安理会未通过加沙停火决议草案 中方:对表决结果非常失望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08:22
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草案表决 - 决议草案因美国一票否决未获通过 表决结果为14票赞成 1票反对 0票弃权 [1] - 草案核心内容包括要求立即实现加沙持久停火 解除人道物资封锁 [1]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对表决结果非常失望 认为美国滥用否决权扼杀加沙民众希望 [1] 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现状 - 过去600多天加沙已有54000多民众丧生 以色列持续升级进攻封锁 [1] - 联合国指出美以推动的人道物资分配机制违反公正原则 近期物资分发点附近频发平民伤亡事件 [1] - 冲突导致人道援助被武器化 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遭袭 记者和人道工作者被杀害 [2] 国际社会反应与立场 - 傅聪指出以色列行为突破国际人道法红线 违反安理会联大决议及国际法院命令 [2] - 安理会停火努力受阻根本原因系美国多次否决停火要求并袒护以色列 [2] - 中方敦促美国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责任 支持采取必要行动平息加沙战火 [2]
巴西强烈谴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立新定居点
快讯· 2025-06-02 21:10
巴西谴责以色列新建定居点事件 - 巴西外交部强烈谴责以色列政府批准在约旦河西岸增建22个新定居点的行为 [1] - 巴西认为该行为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法院2024年7月19日的咨询意见 [1] - 巴西声明约旦河西岸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 巴西谴责以色列采取单方面措施扩张占领巴勒斯坦领土 [1] - 巴西认为以色列行为破坏"两国方案"的落实 [1]
美大使说风凉话:不如从法国“割地”
快讯· 2025-06-02 17:44
国际政治动态 - 法国表态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推动落实"两国方案"国际会议 [1] -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6月1日强烈抨击法国的这一举措 [1] - 美国大使建议法国"从法国里维耶拉圈出一块地来创建一个巴勒斯坦国"作为替代方案 [1]
中东国家外长与巴勒斯坦总统举行视频会议
新华社· 2025-06-02 04:26
中东局势与巴勒斯坦问题 - 沙特阿拉伯、巴林、埃及、约旦四国外长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组成的代表团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视频会议,讨论加沙地带局势和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1] - 代表团强调继续努力制止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侵略,结束人道主义灾难,实现巴勒斯坦人民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权利 [1] - 代表团将加大努力敦促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确保即将召开的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取得切实成果 [1] - 代表团要求以色列允许人道主义援助及医疗援助充足、持续地进入加沙地带,允许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运送援助,停止在约旦河西岸的危险升级行动 [1] 巴勒斯坦政府立场 - 阿巴斯赞赏代表团为停止加沙战争、结束人道主义灾难、推动实施"两国方案"所作努力 [1] - 巴勒斯坦政府将致力于推动改革,期待国际社会提供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的支持 [1] - 阿巴斯要求以色列发放其扣留的巴勒斯坦资金 [1] - 阿巴斯重申反对暴力和针对平民的袭击,表示将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际伙伴合作,为实现地区安全与和平作出努力 [1] 外交访问受阻 - 代表团原定于5月31日晚抵达安曼后召开协调会议,次日前往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与阿巴斯会晤 [2] - 以色列拒绝代表团通过其控制的约旦河西岸领空前往拉姆安拉 [2]
【环时深度】西班牙为何能在巴以问题上推动“马德里+”?
环球时报· 2025-05-30 06:47
西班牙外交立场与中东政策 -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在"马德里+"会议上呼吁国际社会考虑对以色列实施制裁以停止加沙军事行动 强调"两国方案"是唯一解决方案 [1] - 西班牙与以色列历史关系不密切 1986年才建交 新一轮巴以冲突后西班牙采取强硬支持巴勒斯坦立场 导致多次外交摩擦 [1] -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上任后首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联合比利时首相批评以色列对加沙平民袭击 引发以色列强烈谴责 [2] 西班牙与欧盟及中东国家关系 - 西班牙联合爱尔兰要求欧盟委员会对以色列可能侵犯人权行为采取强力措施 如暂停贸易往来 并承诺停止与以色列军火贸易 [2] - 西班牙与爱尔兰 挪威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成为首个受邀参加阿盟峰会的欧洲领导人 [4] - 西班牙与卡塔尔 阿联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企业在中东签署多项商业协议 如沙特麦地那至麦加高铁项目 [6] 西班牙外交战略的经济与地缘因素 - 西班牙与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国家有能源领域合作 中东局势不稳将影响能源安全 冲突产生的难民问题也对西班牙造成压力 [3] - 西班牙地处欧非美三大洲桥梁位置 与全球南方国家保持文化经济联系 渴望成为欧洲争夺全球南方的先锋 [7] - 西班牙国防部表示对以色列尖端技术实施禁运存在困难 如军用头盔灯和火箭发射器关键部件依赖以色列供应商 [10] 西班牙外交行动的实施挑战 - 西班牙国会开启对以色列武器禁运提案审议 但法案内容与欧洲法律存在冲突 面临技术性实施难题 [9] - 西班牙国防工业供应链中部分关键技术部件依赖以色列企业 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方案 [10] - 欧盟可能采取的初步制裁措施包括暂停与以色列合作项目 限制人员往来等"软性"措施 [10]
加沙冲突600天,全世界都在要求以色列收手
新华社· 2025-05-29 15:54
巴以冲突现状 -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600天 造成加沙地带5.4万多人死亡 [1] - 过去两周以色列军事行动升级导致1000多名加沙民众死亡 大量人口稠密地区被夷为平地 [1][4] - 国际社会敦促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 解除加沙封锁并恢复人道物资准入 [1][4] 国际社会表态 - 中国代表强调实现加沙持久停火刻不容缓 要求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法义务 [3][4] - 欧盟谴责以色列过度使用武力 呼吁立即停火并保障人道援助畅通 [7][8] - 联合国批评私营援助组织分发物资方案分散对加沙真实需求的关注 [16] 停火协议进展 - 哈马斯宣布与美国特使达成停火框架协议 内容包括永久停火、以军撤出及援助物资进入 [11][12] - 协议涉及释放10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及移交遗体 换取巴勒斯坦在押人员释放 [12] - 以色列官方否认知晓该协议 称哈马斯试图利用框架宣传自身愿景 [14] 人道主义危机 - 加沙地带发生援助物资抢夺事件 导致47名巴勒斯坦人受伤 哈马斯称以军开枪致3死46伤 [15] - 联合国指出私营援助分配方案存在安全隐患 强调应开放过境点满足实际需求 [15][16] 军事动态 - 以色列宣布击毙哈马斯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辛瓦尔 称其5月13日死于空袭 [18][21] - 分析人士认为辛瓦尔之死可能引发哈马斯强硬回应 使谈判复杂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