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icon
搜索文档
湾区同心 共赴全运之约
人民日报· 2025-08-03 14:45
赛事筹备与场馆改造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举办,发布礼仪服装、颁奖音乐、奖牌及火炬 [1] - 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90%以上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竞赛场馆改造已全面收官 [3] - 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新增941米专业跑道和700米风雨跑道,打造"无界体育公园" [3] - 广东奥体中心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AR智能导航等技术,场馆建筑本体节能率达20%、降碳率达45% [4] - 深圳赛区场馆部署1707个无线网络接入点,实现智慧化监测和温湿度自动调节 [4] 赛事规模与群众参与 - 竞技体育比赛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5] - 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预计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上百万人参与预赛 [5] - 粤港澳三地开展"全运100全民共创百万公里大挑战"等大众体育活动 [4][5] - 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等场馆赛后将以"免费+低收费"模式向市民开放 [5] 湾区融合与跨境协作 - 赛事覆盖粤港澳三地19个城市,创全运会承办城市最多纪录 [7] - 预计内地赴港澳参赛人员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3000人 [7] - 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通关模式,横琴口岸设"免出示证件"通道 [8] - 会徽融合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元素,火炬设计体现"交流融合"理念 [8] - 香港将承办8个竞赛项目及1项群众赛事,澳门推动"赛场即景点"融合模式 [9] 城市提升与文旅结合 - 广东推进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 [6] - 梅州设计"观赛+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赛事场馆与"梅江八景" [5] - 云浮打造9个曲棍球石艺雕塑地标性景观片区 [6] - 澳门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发售吉祥物主题商品 [9]
湾区同心  共赴全运之约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22
赛事筹备与场馆改造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举办,发布礼仪服装、颁奖音乐、奖牌及火炬 [1] - 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首次实现"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赛事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1] - 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90%为现有场馆改造升级,不新建大型场馆和"全运村",改造已全面收官 [2] - 天河体育中心改造后新增941米专业跑道和700米风雨跑道,打造"无界体育公园",建筑节能率达20%、降碳率达45% [2][3] - 广东奥体中心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AR智能导航系统等技术,实现固体废料全利用 [3] - 深圳赛区部署1707个无线网络接入点,实现场馆监测、温湿度自动调节等智慧化功能 [3] 群众参与与城市提升 - 竞技体育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1.5万运动员),群众赛事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1.1万运动员),预赛参与人数超百万 [4] - 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等场馆赛后以"免费+低收费"模式开放,梅州推出"观赛+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文旅资源 [4] - 云浮借曲棍球赛事打造9个石艺雕塑地标,广东推进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 [5] 湾区融合与跨境协作 - 赛事覆盖粤港澳19个城市,为历届承办城市最多,预计内地赴港澳参赛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超3000人 [6] - 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通关模式,设立参赛代表团专用通道和观众"刷脸"通关服务 [7] - 会徽融合三地花卉元素,香港将承办8个竞赛项目,澳门推动"赛场即景点"模式并开设特许商品零售店 [7][8]
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备情况新鲜“剧透” 一起追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6 10:56
赛事筹备与创新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举行 由广东 香港 澳门联合承办 这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 [1] - 筹办工作将"廉洁"写入办赛理念 不搞重复建设 不新建大型场馆 不新建"全运村" 90%以上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 有效降低办赛成本 [3] - 竞赛场馆改造已全面收官 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 [3] 赛事分布与项目安排 - 比赛项目分布在广东 香港 澳门三地的19个不同城市 按照"广东为主 港澳优先"原则 综合考虑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 [6] - 香港承办8个竞体比赛项目和1项群众赛事活动 澳门承办4个竞体比赛项目和1项群众赛事活动 [6] 跨境协调与技术应用 - 通过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 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采用人脸识别 前置查验等技术 运动员可在230公里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 实现"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 [8] - 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6000人 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3000人 便捷通关措施体现"粤港澳路路通 大湾区一家亲"理念 [8] 赛事意义 - 粤港澳联合承办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 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8]
“三不”“三地”“首次”“智能”……透过多个关键词看第十五届全运会亮点
央视网· 2025-07-25 17:03
全运会筹备进展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举行,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为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 [1] - 筹办工作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90%以上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不新建大型场馆和"全运村",有效降低办赛成本 [2] - 竞赛场馆改造已全面收官,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 [2] 三地联合承办安排 - 按照"广东为主、港澳优先"原则,比赛项目分布在三地19个城市,结合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 [4] - 香港承办8个竞体比赛项目和1项群众赛事活动,澳门承办4个竞体比赛项目和1项群众赛事活动 [4] 智能通关与跨境协调 - 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实现智能通关,例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可在230公里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 [6] - 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3000人,便捷通关措施提升参赛观赛体验 [6] 创新意义 - 三地联合承办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也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