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融合

搜索文档
青茂口岸累计通关人次破亿 高效通关助力湾区融合
央视新闻· 2025-08-04 11:15
青茂口岸客流量突破1亿人次 - 青茂口岸累计通关客流量突破1亿人次 [2] - 青茂口岸自2021年9月8日开通以来已成为澳门第二大通关量口岸 [2] - 2023年青茂口岸通关客量占全澳出入境总客量的16.3% [2] 青茂口岸的功能与作用 - 青茂口岸是连接粤澳的重要跨境通道 [2] - 因其高效便捷的通关模式和24小时通行成为支撑"珠澳双城生活"的热门通道 [2] - 青茂口岸的开通有效分流了关闸口岸庞大的通关客流 [2] - 均衡了澳门的口岸通关资源和布局 [2] - 提升了整体通关效率和通关体验 [2] 2025年青茂口岸客流量数据 - 2025年1月至7月青茂口岸出入境总客量超过2078.6万人次 [2] - 日均约9.8万人次 [2] - 较去年同期增长1.8% [2] - 客流以澳门居民为主体约占53.5% [2]
湾区同心 共赴全运之约
人民日报· 2025-08-03 14:45
赛事筹备与场馆改造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举办,发布礼仪服装、颁奖音乐、奖牌及火炬 [1] - 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90%以上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竞赛场馆改造已全面收官 [3] - 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新增941米专业跑道和700米风雨跑道,打造"无界体育公园" [3] - 广东奥体中心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AR智能导航等技术,场馆建筑本体节能率达20%、降碳率达45% [4] - 深圳赛区场馆部署1707个无线网络接入点,实现智慧化监测和温湿度自动调节 [4] 赛事规模与群众参与 - 竞技体育比赛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5] - 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预计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上百万人参与预赛 [5] - 粤港澳三地开展"全运100全民共创百万公里大挑战"等大众体育活动 [4][5] - 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等场馆赛后将以"免费+低收费"模式向市民开放 [5] 湾区融合与跨境协作 - 赛事覆盖粤港澳三地19个城市,创全运会承办城市最多纪录 [7] - 预计内地赴港澳参赛人员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3000人 [7] - 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通关模式,横琴口岸设"免出示证件"通道 [8] - 会徽融合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元素,火炬设计体现"交流融合"理念 [8] - 香港将承办8个竞赛项目及1项群众赛事,澳门推动"赛场即景点"融合模式 [9] 城市提升与文旅结合 - 广东推进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 [6] - 梅州设计"观赛+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赛事场馆与"梅江八景" [5] - 云浮打造9个曲棍球石艺雕塑地标性景观片区 [6] - 澳门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发售吉祥物主题商品 [9]
湾区同心 共赴全运之约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22
赛事筹备与场馆改造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举办,发布礼仪服装、颁奖音乐、奖牌及火炬 [1] - 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首次实现"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赛事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1] - 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90%为现有场馆改造升级,不新建大型场馆和"全运村",改造已全面收官 [2] - 天河体育中心改造后新增941米专业跑道和700米风雨跑道,打造"无界体育公园",建筑节能率达20%、降碳率达45% [2][3] - 广东奥体中心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AR智能导航系统等技术,实现固体废料全利用 [3] - 深圳赛区部署1707个无线网络接入点,实现场馆监测、温湿度自动调节等智慧化功能 [3] 群众参与与城市提升 - 竞技体育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1.5万运动员),群众赛事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1.1万运动员),预赛参与人数超百万 [4] - 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等场馆赛后以"免费+低收费"模式开放,梅州推出"观赛+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文旅资源 [4] - 云浮借曲棍球赛事打造9个石艺雕塑地标,广东推进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 [5] 湾区融合与跨境协作 - 赛事覆盖粤港澳19个城市,为历届承办城市最多,预计内地赴港澳参赛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超3000人 [6] - 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通关模式,设立参赛代表团专用通道和观众"刷脸"通关服务 [7] - 会徽融合三地花卉元素,香港将承办8个竞赛项目,澳门推动"赛场即景点"模式并开设特许商品零售店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