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跨越山海的“科技之花”——写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开幕之际
四川日报· 2025-06-11 08:27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 - 四川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牵引性工作,已获批建设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7家,合作对象覆盖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4] - 中国环流三号创下我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面向全球开放后吸引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一种特殊先进磁场结构 [3] - 四川围绕油气开发、核医学等领域部署筹建新一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并聚焦能源化工、轨道交通等学科培育后备力量 [4] 国际科技合作成果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有望扩大与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合作 [4] - 中国-克罗地亚联合实验室启动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计划扩大在现代农业、新能源技术领域合作 [4] - 中国-古巴神经技术联合实验室初步建成无创脑机接口技术链,在入睡困难干预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4]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巴基斯坦通过最终验收,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清洁能源中国方案 [7] - 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与39家国内外机构建立合作,计划3年内打造20个以上国际技术转移节点,促成100项以上国际合作项目 [8] - 四川发布两批次140个"双向揭榜挂帅"机会,吸引全球200余家企业参与,未来将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8] 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 - 四川推动认定各类外籍高层次人才96人,建成"外国专家书屋"9家,实施海外智力集聚计划 [9] - 四川开展肝脏微创技术、智能制造等国际培训,已培训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余名学员,促成埃及等国开展首例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手术 [10] - 四川计划在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实施新的培训计划,并面向摩洛哥、克罗地亚实施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