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搜索文档
适度超前,“新基建”这么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7 08:24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十五五"规划建议则首次明确要"适度超前"。这一定 位,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型基础设施无论是对未来产业发展,还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能 形成重要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科研、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许多领域都有数 智化、绿色化的更新改造需求。这是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以新一代通信基站、高性能 算力设备、超大型存储设施等为代表的数智化基础设施,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黄群慧 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相比于商品的排他属性,基础设施往往具有很 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即公益性和普惠性。《建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实质上是在数字 化、智能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通过投资通信、算力、科研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相应的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非常 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是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作用、引领内需回暖的重要举措。 "比 ...
如何理解“适度超前”?“新型基础设施”将这么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7 08:23
适度超前,"新基建"这么建(这些新提法,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②) 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县县 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国家野外科 学观测研究站……"十四五"时期,中国日益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托起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 民群众的便利生活。 "十五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怎样发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 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新基建"适度超 前"这一表述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建议。 "新型基础设施"怎么建?如何理解"适度超前"? 为高质量发展搭建舞台 提起基础设施,很多人想到的是公路、铁路、水库等,这些属于传统基建范畴。那么,新基建是什么?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不同综合交通枢纽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 也不够充分。"《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我国高质量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 ...
适度超前,“新基建”这么建(这些新提法,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7 07:09
浙江省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东交易区建设项目已入选国家发改委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该项 目建成后,将有力增强金华城市保供能力,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物流枢纽体系。图为该项目建设现 场。黄文龙摄(人民视觉)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装置能够营造超过地球重 力千百倍的"超重力场",为相关实验提供关键支撑。图为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实验大楼。龙 巍 摄(人民视觉) 安徽省芜湖市近年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依托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和"东数西算"国家工程枢纽优 势,加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图为芜湖智算经济产业园。陶海金摄(人民视觉)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非常 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是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作用、引领内需回暖的重要举措。 "比如,'十五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就需要先通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 施建设来加快补齐短板,显著改善中小城市发展环境,提高产城融合能力,实现'筑巢引凤'。再如,新 兴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离不开即时通信、人工智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提供的配套服务,这 就需 ...
适度超前,“新基建”这么建(这些新提法,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
人民日报· 2025-11-27 06:49
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县县 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国家野外科 学观测研究站……"十四五"时期,中国日益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托起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 民群众的便利生活。 据介绍,伴随人工智能、区块链、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并改变生产生活,中 国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这些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 展、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一般生产条件,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搭建了舞 台。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十五五"规划建议则首次明确要"适度超前"。这一定 位,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型基础设施无论是对未来产业发展,还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能 形成重要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科研、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许多领域都有数 智化、绿色化的更新改造需求。这是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 ...
上周末 我国多领域迎来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24 08:09
全球最大、世界最长、国内首条 刚刚过去的周末 我国在能源、交通、通信 等多领域又实现新突破 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目前1号、2号机组已经建设完成 基地全面建成后 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 捷报频传 全球最大 "华龙一号"2号机组并网发电 11月22日,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电, 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漳州核电规划建设 据估算 可以满足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 年用电总和的75% 全球最大最完整 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链已建成 11月22日,《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 链。 近年来我国煤电装机占比持续下降 ...
全球最大、国内首条……上周末 我国多领域迎来新突破!
央视新闻· 2025-11-24 06:10
刚刚过去的周末 我国在能源、交通、通信 等多领域又实现新突破 捷报频传 全球最大、世界最长、国内首条 全球最大 "华龙一号"2号机组并网发电 11月22日,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电,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漳州核电规划建设 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目前1号、2号机组已经建设完成 基地全面建成后 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 据估算 可以满足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 在可再生能源制氢 及相关产业发展领域 我国也正成为全球的"领头羊" 年用电总和的75% 全球最大 最完整 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链已建成 11月22日,《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煤电装机占比持续下降 从2015年的58.7% 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33.1% 截至目前 我国绿色氢能产能超15万吨/年 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 已建成加氢站540座 占全球比重达40% 卫星物联网业务 商用试验正式启动 11月22日,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此次商用试验期为期两年,主要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 ...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
选股宝· 2025-11-23 22:57
行业动态与前景 - 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于11月22日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 - 漳州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能满足福建南部厦门市和漳州市用电总和的75% [1] - 核电已成为全球重要能源选择,2024年核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重为9%,截至2025年3月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17台,总装机容量3.77亿千瓦 [1] - 核电需求偏内需,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设备国产化渗透率提升,为产业链带来投资机会 [1]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江苏神通核电阀门在线15万台,其核级蝶阀球阀等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90%,产品覆盖AP1000、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等主力堆型 [2] - 中国核电目前在建机组以华龙一号为主,公司预计明后年每年都有3-4台核电机组进行第一罐混凝土浇注 [2]
缺电,快把美国逼疯了
格隆汇· 2025-11-23 18:18
美国电力危机与核电复兴 - 美国电力紧缺已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级别,核心推手是AI产业爆发[5] - 美国能源部重组,撤销清洁能源部门,新增碳氢化合物和地热能源办公室、聚变办公室,旨在弱化风电光伏,重点发展天然气、煤炭及核聚变发电[1] - 麦肯锡测算未来5到7年AI将使美国电力需求增加10%到20%,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到2030年美国本土电力缺口将达73.2吉瓦,其中超三成来自算力需求[6] - 美国政府宣布将直接采购并拥有多达10座新建大型核反应堆,项目投资规模高达数千亿美元,包括动用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2] - 发放10亿美元贷款用于重启三里岛核电站,其未来20年产出电力100%包销给微软的AI数据中心[3] - 核电因其“零碳+可靠”双重属性成为最优解,碳排放仅为煤电的1/600、天然气1/40,全年开工率稳在90%以上[7] - 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亚马逊纷纷与核电企业签单,为AI算力锁死能源供应[8] - 美国政府2024年承诺投入9亿美元推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加速核能部署法案》简化审批流程[11] - 贝莱德、先锋领航等机构增持核电概念股,推动美国核电板块指数年内涨幅超40%,部分企业股价年内最高涨幅达6倍以上[8] 中国核电发展战略与建设 - 中国是全球新建核电主力军,2022-2035年保持年均批准10台核电机组节奏,目标2035年核电容量较2020年50GW实现“三倍增长”至150GW[13]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核电建设投资达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520亿元,同比增长54%[13] - 中国现有58座运营核反应堆总装机60吉瓦,另有约30座在建反应堆总装机34吉瓦,预测到2040年装机容量达200吉瓦,发电量占比提升至10%左右[13] - 政策推动核电与“东数西算”工程融合,《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不低于80%[14] - 预计中国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2025年达20吉瓦,2030年增至40吉瓦,2035年突破63吉瓦,是2024年的3倍多[14] - 2025年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合计投资将达8250亿元创历史新高,特高压工程为核电消纳提供保障[15] - 中游设备制造企业如特变电工2025年10月前订单金额达52.3亿元,同比增长41%[17] - 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超600亿度[18][19] 核电产业链投资机遇 - 从反应堆设计、重型制造到铀浓缩及安全监控设备,产业链各环节将迎来订单爆发[8] - 上游铀矿领域将迎来供需失衡红利期,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40年全球核电需求翻倍,但过去十年勘探停滞导致产能缺口[8] - 中国上游有中核集团等在铀资源勘探与储备发力,下游运营端企业如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已与多地算力中心达成供电合作[17]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凭借功率灵活、建设周期短(3-5年)、成本可控优势成为发展核心抓手[11] - 全球范围内由AI算力驱动的能源革命已开启,核电从“备选”变为“必选”,催生产业链巨大发展机遇[21][22]
“华龙一号”第二台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新华社· 2025-11-23 09:01
项目进展 -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2号机组于11月22日9时32分首次并网成功,正式向电网送电,标志着该批量化建设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1] - 漳州核电2号机组于2020年9月4日开工建设,历经土建、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于2025年10月11日装载核燃料,2025年11月3日反应堆首次临界 [1] - 机组并网后状态良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标准,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系列试验以验证性能,确保满足商业运行条件 [1] - 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安全稳定发电超88亿度,2号机组预计在年内投入商运 [1] 项目规划与产能 - 漳州核电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目前3、4号机组处于土建安装阶段,5、6号机组正在扎实推进前期工作 [1] - 基地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 [2] - 作为“十四五”期间投产的重点项目,1、2号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亿度 [1] 环境影响与效益 - 漳州核电1、2号机组投产后,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超600万吨 [1] - 基地全面建成后提供的清洁电能,据估算可满足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用电总和的75% [2] - 项目将能够有效改善福建省“北电南送”的电力格局 [2]
重磅消息传来!两大利好
环球网资讯· 2025-11-23 07:44
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1月22日宣布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 [1][2] - 卫星物联网是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连接物联网设备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的低速数据业务 相比手机上网单次数据传输量小但覆盖范围更广 [4] - 商用试验期为两年 目标是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 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4] - 利用卫星物联网可为车辆、船舶、无人机、油气管线、工业设备等提供全域覆盖信息服务 形成大众化、规模化应用场景 [7] - 商用试验将带来大量卫星发射需求 带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等产业链上下游快速发展 [9] - 相关公司具备年产100颗到150颗500公斤以下卫星的制造能力 应用领域包括遥感、通信、深空探测 [11] “华龙一号”核电项目进展 -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于11月22日首次并网成功 开始向电网送电 [1][11] - 2号机组于2020年9月4日开工建设 于2025年10月11日装载核燃料 首次并网后机组状态良好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标准 [13] - 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安全发电超88亿度 2号机组预计12月份投入商业运行 3、4号机组处于土建和安装阶段 5、6号机组在推进前期工作 [15] - 漳州核电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清洁电能 可满足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用电总和的7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