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搜索文档
走近“看不见”的重离子世界(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广大科技工作者锚定"四个面向",钻研新理 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作出巨大贡献。 重离子加速器有什么用?工业固废如何"变废为宝"?在青藏高原科考要克服哪些困难?……本版今起推 出"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栏目,邀请各领域科学家讲述他们的创新故事,解读他们的研究突破,让我 们在对话中碰撞思想火花,激扬奋斗热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编 者 人物小传 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里,原子、分子、质子、电子等微小粒子蕴藏着无限潜力。对于很多人而言,"重 离子"比较陌生,但它却是"极微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剖"它们的物理奥秘?为何要让它们 加速奔跑?在"看不见"的世界中,科学家们怎样几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研究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惠 及群众生活的前沿技术?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位于甘肃兰州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与中国科 学院院士、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赵红卫(见图,受访者供图)面对面交流。 "重离子加速器就是我们观察极微观世界的一台'显微镜'" 问:什么是重离子? ...
从深海到星空 本周我国多领域突破“上新” 开启未来新图景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18:37
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正式亮灯启用,馆内首场人形机器人5V5足球赛前训练同步开启[1] - "熊猫眼"赛训基地高12米,穹顶直径32米,场内比赛区域为24米×16米[3] -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4] 无人机物流 -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无人机装载海鲜从珠海唐家港起飞,历时55分钟跨越82.9公里后精准降落广州穗港码头[4][6] - 未来该航线将投入载重50公斤和200公斤的大载重物流无人机,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低空物流解决方案[6] 深海科考 - 科研团队利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惊人海底生态系统[7] - 首次在深达9533米的极端深度以及跨越2500公里的广阔海沟底部直接观测到世界上分布最深、规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9] - 这些生命不依赖阳光获取能量,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11] 天文发现 - 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形成之谜提供全新线索[12] -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双黑洞并合事件中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的明确迹象[14] 古生物研究 - 首次在广西确认兽脚类恐龙足迹的存在,填补广西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空白[14][16] - 为揭示华南地区中生代恐龙动物群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提供关键证据[16] 能源开发 - 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评审[16][18] - 实现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突破,开辟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和增储新阵地[18] 国防装备 - 人民海军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亮相,最大排水量超过4万吨[19][21] - 从海南舰、广西舰、安徽舰到湖北舰,人民海军两栖作战力量不断加强[21]
科协年会助力青年人才挑大梁
科技日报· 2025-08-03 11:43
7月1日至3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在北京集中举办,围绕"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 展"主题,开展主论坛、专题论坛、平行论坛、发布、宣传与科普、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等6个版块百余 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本届年会上,平等交流气氛格外浓重。 张慧观察到,不少青年学者在会上纷纷向院士、专家直接提问。在她看来,这种自由讨论、互相质 疑的氛围,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式,深化问题认知,最终催生更具价值的创新成果。 7月31日,中国科协举办第二十七届科协年会新闻通气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肖朝琼 介绍,本届年会共吸引110余人次院士在内的7000余人次科技工作者参与研讨。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 科技工作者占比高达57%,共计开展990余个高水平学术报告。 让青年科技工作者深度参与并主导前沿讨论,是本届年会的亮点之一。 作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慧今年参会收获颇多。 她表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论坛上,专家们深入探讨"从仿真到真实世界的'Sim2Real'挑战""多模 态感知融合"等前沿问题,启发她将具身学习思想融入自身研究的思路。 肖国梁是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 ...
中广核取得反应堆建模数据获取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45
专利授权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取得"反应堆建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444296B,申请日期为2022年1月 [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41.3555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083次,拥有商标146条、专利2968条、行政许可263个 [1]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148.7337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3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611次,拥有商标662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56个 [1]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504.986111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3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371次,拥有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14个 [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38.86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2条、专利3713条、行政许可42个 [2]
生命科学领域新增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790万仪器需求曝光
仪器信息网· 2025-07-29 11:2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将投资2185万元建设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1836万元建设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1770万元建设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 [1][2] - 三所重点实验室总投资达8301万元 [2] 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 - 该实验室于2023年1月18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 [3] - 实验室使命包括解决表观遗传学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解析重大疾病和老龄化器官衰退机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3] - 主要研究方向:染色质结构特征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系统发育和稳态的表观遗传机制、衰老与疾病发生的染色质调控与干预 [4][6] 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 - 前身为1989年建立的"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6次评估均为优秀 [7] - 重点布局自主原创高端装备和变革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难题 [7] - 研究内容包括生物超分子组装规律和功能调控原理、生物大分子模拟与设计、新型疫苗和大分子药物开发 [7] 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 - 由原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而来,2025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 [9] - 聚焦从感知觉到意识涌现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本源 [9] - 主要研究方向:意识涌现机制解析、意识涌现异态评估、心理健康精准调适 [12]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近期发布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8301万元 [10] - 主要采购项目包括: - 冷冻电镜原位结构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一期),预算1090万元,2025年6月采购 [11] - 蛋白质功能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一期),预算820万元,2025年6月采购 [13] - 300KV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升级改造项目,预算600万元,2025年6月采购 [13] - 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全国重点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2185万元,2025年8月采购 [13] - 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1836万元,2025年8月采购 [13] - 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采购项目,预算1770万元,2025年8月采购 [13]
浙江:用好QFLP试点政策 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
快讯· 2025-07-29 09:59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 浙江省计划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 [1] - 目标到2027年,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基金规模突破400亿元 [1] - 支持开展"科汇通"试点,允许境外科研资金直接汇入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 [1] 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 - 推进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1]
新研究改写出汗机制传统认知
科技日报· 2025-07-29 09:00
受试者在加热15分钟内开始出汗,汗水从毛孔中不断渗出并蒸发,形成一个循环。不同于传统认知 中的半球状水珠,汗液表现为几乎平坦的液面,它们在毛孔中聚集,随后缓慢溢出,与邻近毛孔渗出的 汗液汇合,最终在皮肤表面形成连续的汗液薄膜。 这些汗液会先渗透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待其完全浸湿后才开始在皮肤表面积聚。当受试者降温 时,这层汗膜迅速蒸发,并留下一层薄薄的盐分。 研究还发现,在第二次加热过程中,汗液的出现比首次更迅速。这是由于第一次出汗后在皮肤表面 形成的盐层加快了汗液渗透角质层的速度,使得第二轮汗液直接以液膜形式覆盖皮肤,绕过了"滴落成 珠"的阶段。 对汗液生成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排汗材料、功能性服装以及皮肤护理产品,同时 也为应对极端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和皮肤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记者张佳欣) 原标题:新研究改写出汗机制传统认知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界面期刊》的最新研究显示,汗液并非以人们熟 知的水珠形式出现,而是以膜状从毛孔中缓缓上涌,并在皮肤表面汇聚成片。这一发现改写了人们对出 汗机制的传统认知。 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汗液从毛孔中排出后会自然形成半球状的小水珠。新研究显示 ...
香港创科署:将精简并整合“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资助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9:16
(一)整合"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及"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两项资助计划均旨在资助香港本地研究 及发展(研发)中心、大学及其他指定公营科研机构与公司合作,进行应用研发项目,把研发成果转移 至香港本地业界,协助行业升级转型,提升竞争力。鉴于两项资助计划的目的与资助对象大致相同,在 整合措施实施后,香港本地公营科研机构可继续透过"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与公司合作进行应用研发项 目。 (二)"专利申请资助计划"与现有资助计划融合:"专利申请资助计划"旨在资助从未拥有任何专利及从 未接受该计划资助的香港本地注册公司和香港永久居民为其发明申请专利。鉴于基金下各项现有研发相 关的资助计划(即"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以及"企业支援计划")已 为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研发项目提供专利注册费资助,香港创科署认为"专利申请资助计划"已达成 在香港培育专利发展文化的目标。 上述资助计划的资源整合、资助上限和比例的调整安排,将于2025年八月一日零时零分起生效。连同创 香港科署先前向立法会工商及创新科技事务委员会报告的精简措施,基金下的资助计划数目在整合后将 变为10项。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28日 ...
美国多家联邦和科研机构向政府提出抗议
新华网· 2025-07-27 19:41
科研经费削减 - 特朗普政府拟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预算削减约40%,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削减逾50%,航天局科学预算也面临大幅削减 [2] - 多个太空探测项目被取消,白宫计划终止大部分气候与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的联邦资助 [2] - 多家联邦科研机构面临被重组或"拆解" [2] 科研机构抗议 -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国家卫生研究院,环境保护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人员批评政府对科研机构正常运作和科研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1] - 约1900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人员联名公开信称政府削减研究资金、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取消公众获取科学数据权限等举动重创美国科学事业 [1] - 华盛顿、亚特兰大等地爆发抗议活动,反对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 [1] 学术界打压 - 特朗普政府打击哈佛大学等高校,采取冻结拨款、威胁取消免税地位、限制录取国际学生等手段施压 [2] - 美国环保署数百名员工签署《异议声明》公开信3天后,约140名署名者被停职 [2] - 因担心打击报复,多数公开信签署人选择匿名 [2]
为何把脑类器官芯片“送上天”(趣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脑类器官芯片技术 - 脑类器官芯片是以人多能干细胞为来源,在信用卡大小的芯片上构建3D微型脑模型,包含脑微血管网络、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能模拟近似大脑的部分结构和功能 [3] - 该技术可模拟脑器官生理和病理响应,为脑疾病建模、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新工具,相比传统静态细胞培养更贴近人体真实环境 [3] - 科研人员已能在芯片上构建多种器官模型,包括脑、肝、肾等,拓展了体外仿生研究的应用范围 [3] 太空实验目的与意义 - 国际首次将脑类器官芯片送入空间站,旨在研究太空微重力、辐射环境对人脑健康的影响,揭示航天员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机制 [4] - 太空环境可加速机体衰老或功能衰退,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地面脑疾病研究提供"加速窗口",缩短病理研究周期 [5] - 实验成果有望实现"空—地转移"应用,推动脑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评估方法的创新 [5] 与脑机接口的差异 - 脑类器官芯片侧重体外仿生人脑结构与功能,用于脑发育、疾病机制和药物筛选等基础研究 [6] - 脑机接口是脑电信号采集与交互技术,直接实现人脑对机械或计算机的控制,如意念操控假肢等功能扩展 [6] - 两者目标不同:前者为"脑器官模拟",后者为"人机交互",技术路径和应用场景存在本质区别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