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搜索文档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1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18 18:0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9 月 17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线了 24 篇论文 , 其中 10 篇来自华人学者 (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 9 月 17 日,香港城市大学 任广禹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张杰 、 香港岭南大学 Wu Shengfan 、 吉林大学 蒋青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 Wenlin Jiang 、 Geping Qu 为 共同第一作者) ,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oughened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for dur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用于持久钙 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强化自组装单分子层 ) 的研究论文 【1】 。 9 月 17 日,普林斯顿大学 Zhihao Luo (现单位为犹他大学) 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ransitions in dynamical regime and neural mode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s ( 感知决策过程中动态模式和神经模式的 ...
“十四五”,央企科技创新“顶天立地”
科技日报· 2025-09-18 09:48
"强":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三年超万亿元 "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全面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以更大的力度集聚创新要 素、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 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科技成果,可以用'顶天立地'来形容。"张玉卓 自豪地说,"顶天",就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了"深海一号"二期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了深中通道 等一批重大工程;"立地",就是填补了一批产业技术空白,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基础材 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切实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安全发展。 不仅如此,张玉卓用"强""高""优"来概括"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取得的创新成果。 "'强'主要是体现在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力 度,有效汇聚内外部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明显提升。 张玉卓谈道,从研发投入看,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三年超过万亿 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去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 ...
国务院国资委:近年来国资央企创新效能不断提高
期货日报网· 2025-09-17 13:59
"强"主要是体现在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从研发投入看,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其中,基础研 究投入占比是8.8%,这样去年就有接近1000亿元投入了基础研究。从科研平台看,累计建设了国家级 研发平台474个,打造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8个,中央企业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91个实现重组入列, 这占全国的1/6。从科技人才看,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44万人、占全国的1/5,中央企业还拥有两院 院士219名,人才支撑更加有力。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谈及"十四五"期间央企取得的创新成果 时,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全面践行新型举国体 制,以更大的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成果可 以从"强""高""优"三个方面来概括。 "优",主要体现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一方面,不断强化"激励赋能",在出资人支持政策上,坚持"顶 格、管用、解渴",对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考核加分,对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给予"一票 ...
“十四五”以来央企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3:41
"十四五"以来央企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万亿元 中新网9月17日电 国新办17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进"十四 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请问,"十四 五"期间央企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介绍,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 部分。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全面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以更大的力度集聚创新要 素、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成果可以从"强""高""优"三个方面来 概括: "强"主要是体现在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汇聚内外部创 新资源,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明显提升。从研发投入看,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已经连续三 年每年投入超过1万亿元,去年达到1.1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是8.8%,这样去年就有接近 1000亿元投入了基础研究。从科研平台看,累计建设了国家级研发平台474个,打造了国家技术创新中 心8个,中央企业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91个实现重组入列,这占全国的1/ ...
李家超: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2:59
对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 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外五座大楼于2027年起陆续完工。香港 特区政府在今年内会推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标明地块;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产业分布等规划。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其中关于北部都会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 新合作区的内容尤为引人关注。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非常大的潜质,现在是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最佳衔接期。香港特区政府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成立由李家超领导的"北都 发展委员会",制订北部都会区各发展区的营运模式。与此同时,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 李家超还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制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的专属法例,包括为园区公司设立专项拨款渠 道以注入资金;管理指定地区跨境流动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及数据和生物样本流,吸 引科研及高端制造业落户香港等。 近段时间以来,香港北部都会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都有不少新消息。市场信息显示,香港规划 署署长叶子季近日公开表示,北部都会区将提供广阔土 ...
2025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验收结果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9-17 11:58
摘要 :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对2021年认定、建设期满的20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其他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机构等单独或联合建设的科研实体,是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聚集和培养优 秀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共享先进创新资源的重要基地。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对2021年认定、建设期满的20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 据验收结果,通过16家。其中新疆沙漠气象与沙尘暴重点实验室等6家重点实验室验收结果为优秀;新疆岩石矿物分析 及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6家重点实验室验收结果为良好;新疆抗逆植物基因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4家 重点实验室验收结果为一般。 | 新疆岩石矿物分析及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实 | 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 | 良 | | --- | --- | --- | | 验室 | | 好 | | | | 良 | | 新疆超声医学重点实 ...
国资委主任答一财:探索“松绑减负”,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
第一财经· 2025-09-17 11:32
累计推动近1000户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分红等激励。 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主要体现在创新效能不断提高。 国资央企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需求,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的 三层联动攻关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比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牵头或者参与22个国 家重大科技专项,承担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60%的标志性产品研发。加快建设原 创技术策源地,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累计布局策源地97个,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 果。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向,与8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企 民企,共同开展研发攻关。主导产学研融通创新,牵头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479家,开展产学研合作 项目2.5万个,优势互补、相互赋能。 "优",主要体现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工作上,国资央企倡导"紧密协同、上下贯通",努力营造有利 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中央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加充 沛。 张玉卓表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科技成果,可以用 ...
为“隐身斗篷”技术 穿上“保险护甲”
南京日报· 2025-09-17 07:39
保险产品创新 - 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签发全国首批概念验证与小试综合费用损失保险 为南京大学超构材料隐身项目提供30万元保险保障 [1] - 该保险产品针对科研团队在概念验证与小试阶段因材料测试 工艺优化 性能验证等特定原因中断或失败产生的费用损失提供保险补偿 [1] - 东南大学成功投保同类保险产品 为其高折三维光栅介质的常温旋涂工艺开发研究项目提供保障 [2] 科研项目特性 - 超构材料隐身通过人工纳米结构实现超越天然材料的物理特性 引导光波或声波绕开物体 突破传统隐形技术带宽狭窄限制 [1] - 高折三维光栅介质利用TiO2纳米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三维光栅模板进行充分填充 实现高折射率与纳米结构高保真 显著提升AR波导耦合与出射效率 [2] - 两项技术均属前沿领域 超构材料研发前沿性强不确定性高 高折三维光栅介质技术链条长容错率低 [1][2] 产业化痛点解决方案 - 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助力化解科研项目从0到1的产业化痛点 针对概念验证与小试阶段融资难风险大等困境 [1] - 保险机制有效补偿试产过程中因关键光学指标未达标产生的返工报废 工艺优化等费用 [2] - 通过保险工具分散风险激励科研人员探索未知领域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 [2]
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讲了三方面
第一财经· 2025-09-16 17:55
在今天(9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新闻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表示,科技创新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力量。中国科学院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科院已经建成覆盖全国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与研究体系,包括国家 级台站、院级台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为一些世界生物圈保 护区如鼎湖山、卧龙、九寨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西双版纳生态站通过长期观测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为亚洲象及其伴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 学基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通过保育羊肚菌、兜兰等新种质以及研发配套技术,形成了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中科院每年会更新和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科技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科技是如何支 撑生态文明建设的? 此外,中科院还牵头"科技支撑中国西部生态屏障建设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组织了第二次青藏高原 综合科学考察以及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为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
【科技日报】聚变堆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9-16 09:44
9月15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 又称"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标志着我国在聚变堆核心维护技术领 域取得重大突破。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 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其集成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等尖端技术,致力于攻克聚变堆主 机关键系统技术难题。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后,该设施将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 综合性研究平台。 "针对堆芯部件快速维护这一技术挑战,项目团队在材料、结构、感知、控制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 技术攻关。"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潘洪涛介绍,团队成功解决 了极端环境下大型机器人结构复杂、变形大,与聚变堆高可靠性、高精度维护需求之间的矛盾,并在国 际首次验证了大模块包层高精度快速更换和偏滤器靶板正面维护的工程可行性。这一突破进一步缩短了 检维修周期,也提升了聚变堆运行效率。 潘洪涛说,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的成功研制,标志着项目团队已全面突破相关技术壁垒,真正实现 了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自主可控。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