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位一体战略任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郊抗日根据地斗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4 15:18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将在北平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根据抗日形势发展和地方实际情况, 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组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 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政权,至1941年上半年完成创建大块抗日根据地的 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郊抗日根据地对日据北平城形成了包围之势,对最后夺取北平抗日斗争胜利 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 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1939年2月7日,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以下简称挺进军)在平西正 式组成,萧克任司令员兼政委,在晋察冀军区领导下,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部 队。冀热察区党委、挺进军和冀热察军政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平郊抗日斗争进入新阶段。 平郊抗日根据地游击队行军途中 "三位一体"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准确判断华北形势,制定了以游击战为主要斗争方式的方针政策。晋察冀分局认真贯彻执行该 方针,首先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冀东大暴动受挫后,又及时调整战略,成立冀热察区党政军领导机 构,提 ...
“三位一体”战略任务与“两面政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0 05:50
战略部署与组织架构 - 卢沟桥事变后,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提出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三位一体”战略任务 [2] - 1939年2月7日,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在平西正式组成,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部队 [3] - 平郊抗日根据地自始至终在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统一领导下工作,便于统一调配干部、调动兵力 [7] 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 首先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因其群众基础较好,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已开展革命活动 [3] - 平西是晋察冀边区华北抗战的中心堡垒之一,直接威胁敌人占领的交通要道和大城市 [6] - 至1941年上半年完成创建大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形成了对敌统治中心北平的四面大包围形势 [2][6] 政权建设与斗争特色 - 普遍建立联合县政府,大量联合县政府长期存在成为政权建设的一大特点 [7] - 在敌人反复“扫荡”下,建立表面服从敌伪、实际配合抗日的“两面政权”,成为特殊斗争方式 [7] - 按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吸收党外人士建立民主政权,团结各阶层民众,实行减租减息 [9] 武装力量与作战形式 - 加强地方人民武装,县、区设游击队,村设游击组和民兵组织 [8] - 游击队负责侦察日伪活动、打击汉奸特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8] - 民兵负责站岗放哨、坚壁清野、抬担架、埋地雷等地雷战、地道战等多种形式的游击战争 [8] 统一战线与物资支援 - 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北平城内各阶层抗日力量及外国抗日人士均有联系 [9] - 建立秘密抗日据点和交通线,如自行车“驼峰航线”,用于运输各种抗日物资和药品 [9] - 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生产,动员人力、物力,在支援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