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课堂

搜索文档
让学生当老师!AI时代课堂变革答案,藏在陶行知百年智慧里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2:44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 - 首届湾区校长治校交流座谈会聚焦"数智时代学校变革与生态重构",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 [2] -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提出以"三师课堂"(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中国方案 [4][5] - "三师课堂"理论根基源自陶行知"小先生制",强调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在数智时代焕发新生 [5] 三师课堂模式与实践 - 三师课堂采用"知-行-创"流程:教师主导知识传授(20分钟)、学生作为"小先生"分组互动(15分钟)、三者协同探究(10分钟) [5] - 教师与AI智能师共同承担知识传递,教师转向情感引导与思维激发,学生激发内驱力与创造力 [5] - "小先生制"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1000多所实验学校,西安庆安初级中学实现生源"低进高出"多年位居全区榜首 [6] - 深圳多所学校如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等将"三师课堂"与教育创新结合,实现人机协同动态生成与深度学习 [6] 基础教育创新与未来展望 - 中小学对人工智能敏感度超过高校,厦门双十中学在通用型AI爆发后迅速开展校本化应用 [7] -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自主研发全国首个AI教研员智能体,实时评价教师课堂表现并带动8所联盟校提升质量 [7] - 未来需坚持"育人为本、技术向善"价值观,推动AI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数智时代教育新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