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

搜索文档
欧阳昌裕: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建设需系统性谋划、一体化创新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11 10:28
研究背景与初衷 - 解决能源发展面临需求压力大、供给制约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并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 -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和中心环节 新型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枢纽平台和核心环节 [2] - "三新"发展本质是新进主体与存量主体的博弈 涉及既有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甚至重构 需通过多能源品种、消费形态、发展模式及产业集群融合实现安全绿色经济和共享多方统筹 [2] 创新亮点 - 率先提出"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实施框架和重点举措 以纵深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首要任务 [4] - 引入系统工程思想进行理论基础研究 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创新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四形态"分析范式 [4] - 系统性升级"源网荷储碳数智治链"九大要素的规划方法 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资源与全要素协同融合 [5] 科技创新体系 - 加强路径影响技术、系统耦合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三类技术的研发应用 [6] - 通过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构建统一标准体系与数据互通机制、发挥区域示范作用等打造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7] 产业升级路径 - 引导化石能源产业有序退出和转型 突破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环节 带动新增电力投资 [7] - 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 协调电力产业链区域发展 增强电力产业链核心技术标准制定能力 [7] 协同治理策略 - 基于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绿色可持续三个维度建立"GBC"认知框架(G代表治理目标 B代表治理基础与规律 C代表治理内容结构) [7] - 通过市场机制重构、成本机制重塑与法治体系健全等重点举措完善协同治理体系 [7] 国际合作方向 - "三新"建设成为重构国际能源秩序、提升能源话语权的重要抓手 [8] - 国家政策通过顶层设计、激励机制和资源整合形成战略引导力 将全球能源治理宏观目标转化为企业行动具体方向 [8] 规划方法论 - 构建"规范性-实体性-程序性"中国特色能源电力规划理论框架 [8] - 规范性强调科学性与社会性协同 实体性聚焦全要素协同与系统功能重构 程序性强化动态反馈机制与适应迭代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