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秋文化
搜索文档
上海中秋的鲜肉月饼 | 十月行记
经济观察报· 2025-10-08 15:03
鲜肉月饼的产品定位与消费文化 - 产品定位为满足家庭实际需求的“里子”消费,而非用于送礼的“面子”消费,强调其务实属性 [1][5] - 产品核心价值在于新鲜和趁热食用,无需华丽包装,刚出炉时口感最佳 [1][5] - 上海消费者普遍认同鲜肉月饼是买给家人吃的食品,体现了本地务实的消费观念 [4][5] 鲜肉月饼的起源与历史 - 起源说法多样,一说前身是高桥松饼,源自高桥食品厂门市部,故有“高桥鲜肉月饼”之称 [6] - 另一说由苏式茶食店的鲜肉饺演变而来,师傅通过改变形状大小制成 [6] - 还有说法称老字号悦来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其成名,当时消费者用脸盆、水桶在长寿路排队购买 [6] 鲜肉月饼的制作工艺与品质标准 - 制作讲究酥皮,需用油酥和水油面皮反复叠压,称为“叠被子”,以达到层次分明、一碰即散的效果 [8] - 烹饪方法存在炭火平底锅烘烤与烤箱烘烤两派争议,前者皮更松脆,后者外形圆润整齐 [8] - 品质标准要求皮薄肉多,肉馅需有层次感和弹性,体现“务实”精神,追求味道的平衡与层次感 [7][8] 鲜肉月饼的市场表现与品牌认知 - 品牌光明邨备受本地“老法师”青睐,中秋前淮海路门店常出现排队四五个小时的现象,队伍可蜿蜒至成都南路 [8] - 消费者包括尝鲜者、怀旧者及游客,排队人群多为穿着清爽、手提布袋的“老上海”,购买目的多为家庭食用或馈赠亲友 [8] - 鲜肉月饼也作为上海特色点心用于招待外地朋友,例如通过外卖平台点购老大房产品,获得“从来没吃过”的良好反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