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300余件西周至隋唐固原文物精品亮相上博东馆 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
解放日报· 2025-07-09 09:28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展期从7月9日至11月17日,免费开放[1][4] - 展览精选323件宁夏固原地区西周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精品,包括61件一级文物和25件未定级的新出土文物[1] - 展览分为"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展示古代固原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1] 重点展品 - 鎏金银壶和凸钉玻璃碗是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前者承载希腊故事和波斯纹样,后者是典型萨珊风格玻璃器[2] - 北周李贤墓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隋代史射勿墓壁画则转为中原画法,体现四十年间绘画风格的演变[2] - 金方奇上的狩猎图、乐舞绿釉陶扁壶等文物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荣[2] 文化意义 - 展览实证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展现"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1][2] - 通过文物串联起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体现丝路贸易带来的文化交融[2] - 展览搭建了东南与西北文化对话的桥梁,是沪宁文旅合作的新篇章[3] 配套活动 - 固原市借展览开幕举行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上博东馆广场举办"六盘山下固原礼·物"大集[1] - 围绕明星展品和固原特色,推出近200款文创产品,涵盖多个品类[3]
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五铢”钱和斜纹纬锦
央视新闻· 2025-05-28 14:01
考古发现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发现6座墓葬和2处建筑基址,并将墓葬整体套箱提取进实验室进行保护[1] - 考古团队发现一枚带有"五铢"文字的铜钱,为中华文明辐射影响力提供新证据,但具体朝代和传入途径仍在研究中[1][3] - 文保专家清理出22件金属器、21件纺织品残片、2件木器和3组芦苇棺,其中纺织品包含绢、缣、锦等多种类型[5] 文物特征 - 出土铜镜背面带有汉式风格的中心钮和仿连弧纹[5] - 纺织品中发现斜纹纬锦,这种织物在唐代后期较为常见,但当地历史上并无养蚕缫丝背景,来源成谜[7] 历史背景 - 蒙扎铁佩遗址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抵达的大宛国所在地,丝绸之路北线与中线在此汇合[8] - 发掘的墓葬年代相当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证实了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持续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