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搜索文档
 守护克孜尔
 腾讯研究院· 2025-11-03 18:59
(编者注:引语由腾讯研究院窦淼磊撰写)每年夏天,都有无数游客前往著名的新疆独库公路,从独山子 出发,独库公路向南穿越天山,最终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北侧的库车市。 库车地处戈壁深处的一大片绿洲中心,这片绿洲由木扎提河、库车河与渭干河构成的水系共同滋养。历史 上,这片绿洲曾是西域文明的中心地带——龟兹 (拼音qiū'cí) 所在地。 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龟兹西接中亚撒马尔罕,东连敦煌玉门,是中原、印度、希腊、波斯等多元文 化交汇的枢纽,孕育出了龟兹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多学者和研究者来到这里临摹、研究,游客也慕名而来。但许多游客参观之后都不理解,为什么每一处 石窟的壁画都不完整,甚至残破不堪,让人难以读懂、难以欣赏?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克孜尔石窟遭受了多重破坏。风沙、地震、雨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持续侵 蚀着石窟所依附的砂砾岩;公元十世纪前后发生的宗教更迭,导致部分壁画被刻意损毁;而20世纪初,德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背靠明屋塔格山,面对渭干河 国、日本等探险队在克孜尔系统性切割、盗运了大量壁画。据统计,目前有465块壁画散落在8个国家的20 多家博物馆中。 另一方面 ...
 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西安开幕
 陕西日报· 2025-10-20 07:00
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荣聘教授王力克表示,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不仅是中外美 术家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更是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丝路精神的重要窗口。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打动 人们的心灵,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与情感的桥梁。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日。其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将举行"美术馆之夜"等系列艺术活动和公共教育 活动,让艺术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记者:柏桦) 作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分为境外和境内 两大板块,共展出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470余件美术作品。其中,境外部分以"丝路传情,美美与 共"为展览主题,汇聚了320余件国外优秀原创艺术作品。境内部分以"科技赋能艺术,传统对话未来"为 方向,聚焦美术、装置、数字艺术多维融合,在往届展览的规模与成果基础上增设雕塑装置作品部分, 通过来自全国各地近150位(组)艺术家近160件(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涵盖绘画、摄影、数字艺术 等艺术门类的精品力作,展现中国艺术家多样的艺术表达风格,彰显国内艺术与国际艺术的深度融合。 开幕仪式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艺术院院长艾伦·奥兹博尔特表示,此次展览是人和人之 间、思想和 ...
 相约博物馆 | 万方乐奏有于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6 08:21
 历史文化与文物考古 - 和田地区博物馆通过丰富文物和展陈创新 在中国历史大框架中全方位讲述和田历史 证明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代中央政权对其进行了有效管辖治理 [4] - 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出土于尼雅遗址 为东汉时期织物 色彩鲜艳 织有汉字 经纬线密度远大于普通汉魏织物 代表当时织锦技艺最高水平 可能为蜀锦 [5] - 尼雅遗址即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国 《汉书·西域传》记载其距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有户四百八十 口三千三百六十 胜兵五百人 此距离记载是汉代中央政权对西域有效管辖治理的鲜明体现 [6] - 尼雅遗址考古发现东汉"司禾府印"煤精印章 是东汉在精绝设立屯田机构的证据 汉代始创西域屯田并不断扩大 中原先进农业技术传入西域 [6] - 精绝人技艺精湛 制作雕花木柜门等木器 木柜门浅浮雕图案包含牵象人物和有翅怪兽 纹饰精美 表明深居沙漠的精绝人与南亚 西亚存在文化交流 受丝绸之路影响 [7] - 和田古称于阗 为丝绸之路南道重要枢纽 早在张骞通丝绸之路前 已通过"玉石之路"与中原紧密联系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即以和田玉为原料 [8] - 清代乾隆时期《大禹治水图》玉山玉料来自和田密勒塔山 由清宫造办处设计 扬州工匠耗费六年雕刻完成 体现了多民族国家调度能力 [9] - 和田地区博物馆陈列大量古代文书 包括唐代于阗文"思略租赁桑树契约" 使用于阗文书写 租金为三匹于阗本地丝织品 丝织品可作为货币使用是丝绸之路沿线习惯 [9] - 约公元3世纪中原养蚕缫丝技术传入于阗 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相关传说 策勒县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东国公主传丝图》木板画复制件 [10] - 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重要佛教中心 唐代设置安西大都护府 下设龟兹 于阗 焉耆 疏勒四镇 在于阗形成完整军事镇防体系 唐朝典章制度 文化艺术对于阗产生深刻影响 [11] - 唐代宫廷有来自于阗的画家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 带来西域绘画技法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其擅长画西域人及菩萨形象 [11] - 于阗"国尚乐音 人好歌舞" 音乐舞蹈是生活重要部分 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出土汉晋时代木质竖箜篌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距今约2700年木箜篌 竖箜篌从西亚经西域传入中原 [12][13] - 洛浦县比孜力佛寺遗址出土人物纹栽绒毯 学者研究认为其图案讲述两河流域史诗《吉尔伽美什》 体现丝绸之路文化交流频密 [13]   文旅产业与发展 - 截至2024年 新疆有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家 游览博物馆与古遗址是领略新疆人文之美的重要途径 [4] - 2022年正式对外开放的约特干故城景区是近年来和田地区最受欢迎的文旅项目 距景区几公里处的约特干遗址可能是古于阗都城 景区内有复原故城和行进式歌舞表演 [13]
 敦煌文博会|“丝路协奏曲”中的“俄克拉何马州音符”
 新华社· 2025-09-24 20:26
记者:周阳 阮帅 张睿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美国中央俄克拉何马大学学生布丽安娜·劳奇第一次出国就来到敦煌。她在美国学习长笛,游览敦煌夜市时买下一只当地的陶埙。第一次吹响中 国的古老乐器,她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文化艺术与当地人民建立连接真的很美妙。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美国小提琴演奏家凯尔·迪灵汉姆带领的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乐队"马掌路"在敦煌夜市带来了一 场"快闪"表演。向新华社记者周阳演奏了融入敦煌元素的音乐作品后,他说:"我想找到一种方式,把'俄克拉何马州'放到丝绸之路上。" 2025年是甘肃省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40周年。俄克拉何马州历史协会执行董事特雷特·汤普森受邀第一次来到敦煌。汤普森早 就对这座丝路古郡充满向往,他说:"敦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是这里有着从古丝绸之路开始绵延至今的璀璨文化"。 ...
 300余件西周至隋唐固原文物精品亮相上博东馆 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
 解放日报· 2025-07-09 09:28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展期从7月9日至11月17日,免费开放[1][4]   - 展览精选323件宁夏固原地区西周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精品,包括61件一级文物和25件未定级的新出土文物[1]   - 展览分为"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展示古代固原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1]     重点展品   - 鎏金银壶和凸钉玻璃碗是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前者承载希腊故事和波斯纹样,后者是典型萨珊风格玻璃器[2]   - 北周李贤墓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隋代史射勿墓壁画则转为中原画法,体现四十年间绘画风格的演变[2]   - 金方奇上的狩猎图、乐舞绿釉陶扁壶等文物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荣[2]     文化意义   - 展览实证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展现"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1][2]   - 通过文物串联起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体现丝路贸易带来的文化交融[2]   - 展览搭建了东南与西北文化对话的桥梁,是沪宁文旅合作的新篇章[3]     配套活动   - 固原市借展览开幕举行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上博东馆广场举办"六盘山下固原礼·物"大集[1]   - 围绕明星展品和固原特色,推出近200款文创产品,涵盖多个品类[3]
 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五铢”钱和斜纹纬锦
 央视新闻· 2025-05-28 14:01
 考古发现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发现6座墓葬和2处建筑基址,并将墓葬整体套箱提取进实验室进行保护[1]   - 考古团队发现一枚带有"五铢"文字的铜钱,为中华文明辐射影响力提供新证据,但具体朝代和传入途径仍在研究中[1][3]   - 文保专家清理出22件金属器、21件纺织品残片、2件木器和3组芦苇棺,其中纺织品包含绢、缣、锦等多种类型[5]     文物特征   - 出土铜镜背面带有汉式风格的中心钮和仿连弧纹[5]   - 纺织品中发现斜纹纬锦,这种织物在唐代后期较为常见,但当地历史上并无养蚕缫丝背景,来源成谜[7]     历史背景   - 蒙扎铁佩遗址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抵达的大宛国所在地,丝绸之路北线与中线在此汇合[8]   - 发掘的墓葬年代相当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证实了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持续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