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铢钱
icon
搜索文档
“手术”高水准 文物再青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0 07:04
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方舱内,考古人员和文保人员正在开展工作。 出土于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的王冠修复后重现光彩。 在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河北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的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实 物。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如何让出土王冠的2582颗珠饰一一准确归位?如何将碎成上百块的龙首拼接起来?精细化考古与现场文 物保护协同工作模式如何应用到中亚考古现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 遗产保护成果,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上万次精密焊接,王冠重现光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念在实验室开展工作。(本文配图除 署名外均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提供) 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一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静静陈列于恒温展柜中。冠体上翼龙昂 首、立凤振翅、双狮护佑,珍珠冕旒如星垂落。从王冠造型上看,龙纹、冕旒源自中原文化,立凤、双 狮造型带有中亚风格,印证了青海"高原丝路枢纽"的文明交流融合特质。 时间回到2018年。从这一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 局联合对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进行发掘。2019年,联合考古队 ...
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五铢”钱和斜纹纬锦
央视新闻· 2025-05-28 14:01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27日)发布的"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中,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发掘的蒙扎铁佩遗址,已完成部分实验室考古工作。 通过精细化发掘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发现了一枚铜钱带有"五铢"二字,为中华文明强大的辐射影响力增添新实证。 2024年9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蒙扎铁佩遗址展开了考古发掘,共发现6座墓葬、2处建筑基址,为保护好文物,将墓葬整体套箱提取进 实验室。2025年1月,我国文保专家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对2号墓葬展开了实验室精细化发掘和现场应急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韩化蕊:对一个铜钱,还对一些铜镜现场进行了除锈,还有拼对粘接等等的保护处理。然 后发现有一枚铜钱上面有着"五铢"的文字。它这个"五铢"的铭文并不是十分规整,关于它的朝代问题,以及它是否是传入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还在进行 研究当中。 另外,文保专家清理后发现,铜镜背面有中心钮,带有仿连弧纹,为汉式风格。 据介绍,本次实验室工作,共清理保护22件(套)金属器、21件(套)纺织品残片、2件(套)木器和3组芦苇棺。其中,纺织品大部分为服装构件,织物类 型涵盖绢、缣、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