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化
搜索文档
汉风楚韵 新潮“徐”来
新华社· 2025-09-15 12:58
徐州文旅资源禀赋 - 徐州是汉文化重要发祥地,拥有544处汉文化遗址遗迹和12137件汉代可移动文物,形成“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文化声名 [8] - “徐州汉代三绝”包括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和汉墓,其中狮子山汉俑坑有6000余尊陶俑,组成庞大军阵 [8][10] -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有1600余件汉画像石,生动反映两汉时期历史文化和生活场景 [12] - 徐州地区发掘汉代墓葬约3000座,形成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崖墓群序列,汉玉代表中国已出土汉玉的最高艺术水平 [14] 文旅项目与活化利用 - 近年建成开放的“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原址原真展示2600年建城史,让汉代至明代百姓生活更为具象 [7] - “彭城七里”文化轴长约七里,横穿徐州老城区,将2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结珠成链,在保护与开发中焕然一新 [19][20] - 通过数字科技赋能文旅体验,如AI换装、5D影院、全息投影等,传统国风有了现代表达 [22] - 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入驻兼具文化性、体验性的丰富业态,楚汉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绵延叠加 [22] 文旅产业发展成效 - 2024年徐州游客接待总量破亿,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均近20% [22] - 2024年上半年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3262.37万人次,游客消费106.57亿元,分别增长12.26%和16.97% [22] - 结合本地文化IP开发的文创产品,如“楚汉风云戏马台”主题系列已累计销售超万套,实现文化创新与商业效益同步提升 [24] - 徐州汉服制作非遗技艺传承人一个月能接到300多件汉服订单,国风成为潮流 [19] 城市综合发展与文化赋能 - 徐州公铁水空管“五通汇流”,中欧班列、徐州港、观音国际机场等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28] - 徐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推动百年煤城生态转型,跻身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膺联合国人居奖 [28] - 2025年是徐州冲刺“万亿之城”的关键一年,注重让“两个文明”比翼齐飞,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29]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作为深地工程领域全球最大地下实验室,持续攻关深地科技前沿难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