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历史研究
搜索文档
杨斌:为什么年轻人不知道家乡的过去,移民后代找不到根?| 正午访谈
新浪财经· 2025-10-06 12:39
研究背景与动机 - 历史学家杨斌长期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洋三角关系,中年时将学术焦点转向家乡严州府的地方史研究[2][4] - 研究动机源于2005年回国后与家人的交流,意识到家族和家乡历史面临被遗忘的风险,最初于2006-2007年写下数万字家族往事草稿[4][5] - 2017年决定系统性地撰写严州史,通过查阅南宋《严州图经》、清代《光绪严州府志》等文献,挖掘严州被忽略的历史价值[5] 严州的历史定位与独特性 - 严州被定义为“江南以南”,位于徽州与杭州之间,是江南文化的边缘和延伸,保留了徽州移民习俗和山区特有的文化特征[7] - 南宋时期是严州的“高光时刻”,作为“京畿三辅”为杭州提供木材和木炭等能源,政治地位显著提升[7][8] - 南宋时期严州文化达到顶峰,进士数量占其历史进士总数一半以上,并涌现出状元、榜眼和探花,严州刻本在当时颇具盛名[9] 严州湮没的过程与影响 - 严州的湮没是渐进过程,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淹没淳安、遂安两县及两座千年古城,导致30万人移民[9] - 1969年富春江大坝蓄水淹没沿江村落,造成5万人移民,1958年严州府行政建制被撤销,所辖六县划归杭州[9][10] - 地理湮没和行政撤销导致文化传承断裂,约35万人口迁徙,相当于严州府总人口的40%,文献、族谱和碑刻大量遗失[10][15] 严州的历史人物与形象变迁 - 严子陵形象从汉唐时期的“高洁”隐士转变为宋末元初的“忠烈”符号,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历史符号的需求[11] - 研究特别关注被历史忽略的女性,如清代坌柏村的汪吴氏,28岁丧夫后捐出40亩田地,展现了底层女性在有限空间内的坚韧与智慧[12][13] - 通过分析女性在清代社会的处境,研究强调应结合历史语境理解其行为,而非简单以现代价值观进行评判[13] 大坝建设对严州的影响 - 新安江水电站和富春江大坝的建设对华东地区电力供应有积极贡献,但彻底改变了严州的地理格局和经济联系[14] - 大坝建成后切断了新安江上游的通航,使严州与徽州持续两千年的经济文化联系中断,严州作为杭州“能源基地”的经济地位丧失[14][15] - 地理割裂加速了严州地方认同的淡化,文化传承难以修复,尽管有旅游性质的古城修复,但无法还原真实历史[15] 研究成果与未来方向 - 《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州府》旨在搭建地理湮没与记忆遗忘之间的桥梁,让严州历史被看见和记住[10][17] - 完成该著作后,研究者未来计划转向澳门史研究,重点关注乾隆时代澳门的社会状况及中西文化互动[16][17] - 研究者希望读者从中体会到历史应是公平和民主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书写自己和家乡的历史[17]